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期末复习PPT课件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期末复习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原子种类,原子数目,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计算依据,计算步骤,设未知量,列比例式,简明地写出答案,16×2,x06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点一 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________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________总和。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
即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不变,因此,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守恒。
①“参加”意味着反应物中过量的剩余部分的质量不应算在内。如蜡烛燃烧剩余的石蜡不算在内;
②“总和”意味着把各种状态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算在内。如肉眼看不见的气体也应考虑
③ 质量守恒定律仅适用化学变化。
3.化学反应中的“六个不变”、“两个一定变”、“一个可能变”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
物质的种类一定变(生成了新的物质)
分子的种类一定变(生成了新的分子)
2H2+O2 2H2O H2+Cl2 2HCl
4.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
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
【练习1】、根据2CH3OH+3X+4NaOH=2Na2CO3+6H20,推求X的化学式为( )A.O2 B.CO C.CO2 D.H2
(2)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元素组成
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质量不变。
【练习2】气体X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X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和_____(填元素符号)。
依据: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
(3)解释密闭容器中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
【练习3】a克过氧化氢溶液和b克二氧化锰混合, 待完全反应后得c克残余物,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A.(a-c)克 B. (a + b-c)克C. (a-b + c)克 D.(a-b-c)克
【练习4】 在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内发生了某化学反应,测得t1和t2时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反应后甲的质量为3.4 D、乙、丁变化的质量比为11:9
(4)解释微观反应示意图
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及原子个数不变。
【练习5】 (2020无锡)如图是甲在乙中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反应后原子的数目减少B. 甲与乙反应的质量比是17∶32C. 丙、丁的分子个数比是2∶3D.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练习6】小明同学学了质量守恒定律后,自己查资料得知铁粉和稀硫酸(H2SO4)在常温下可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于是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了改变?请你和小明按下面的过程一起探究:(1)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后,总质量______(填“变”或“不变”)。
(2)设计实验方案:按你的假设小明设计了如图装置的实验,实验进行时把气球中的铁粉倒入稀硫酸中,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后, 你认为天平最终能平衡吗?说出你的理由。
Fe+H2SO4=FeSO4+H2↑
反应后,天平最终不能平衡,因为生成了氢气,气球不会变瘪,气球在空气中会受到向上的浮力。
知识点二 化学方程式
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①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②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即质量比)③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关系(粒子个数比)。
质的方面:表示在点燃条件下,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
量的方面:表示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粒子方面:每2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
注意:①反应物无气体,而生成物有气体的,需要在生成物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标“↑”。②在溶液中的反应,如果反应物没有固体,生成物有固体,需要在生成物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标“↓”。③配平化学方程式时不能改动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
【练习】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1)C3H8+O2→CO2+H20(2)C2H2+O2→CO2+H20(3)Fe2O3+CO→Fe+CO2
知识点三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①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质量总和;②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乘积之比
“设、方、关、比、算、答”。
【练习1】 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2.写出化学方程式
3.标出相关物质的质量比 以及已知量、未知量
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 x
2×(39+55+16×4)
答:可以得到0.6g氧气。
【练习2】: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26.5g,加热使之反应,待反应至不再有气体生成后,将试管冷却、称量,得到剩余固体16.9g,求:(1)制取氧气的质量;(2)剩余固体中含有哪些物质?各为多少克?
m(O2)=26.5g-16.9g=9.6g
设生成KCl的质量为x
MnO2的质量为:16.9g–14.9g=2g
答:制得氧气的质量为9.6g,剩余固体中有KCl和MnO2,质量分别为14.9g和2g。
【练习3】已知化学反应:2A+B=2C+D,当10gA和8g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6gC。如果要得到3gD,则参加反应的B物质的质量是( )A.1g B.2g C.3g D.4g【练习4】已知在反应3A+2B=2C+D中,反应物A、B的质量比为3:4。当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共140g时,B消耗的质量为____g。
相关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课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如何书写化学方程式,1书写原则,碳在氧气中燃烧,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如何配平,臆造了物质的组成,反应产物与事实不符,P2O5,2书写步骤,如何配化学计量数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设未知量,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列出比例式求解,写出简明的答案,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课题 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2021学年课题 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演示ppt课件,文件包含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ppt、配平方程式动画wmv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