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郑州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郑州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郑州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郑州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郑州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2024郑州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含解析
展开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60分)
下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一年中二分二至日晨线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表示夏至日和冬至日晨线的分别是( )
A. 甲、乙B. 甲、丙C. 乙、丙D. 丙、乙
2. 我国最早迎来2024年第一缕阳光的地区可能在( )
A. 东北地区B. 华北地区C. 台湾岛上D. 南海地区
3. 由甲日到丙日,郑州( )
A. 路灯关闭时间逐渐推后B. 日落方向总在西南
C. 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D. 白昼时间逐渐增加
2023年8月30~31日,“超级月亮”现身北京夜空(图)。“超级月亮”一般是指月球近地点满月。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月球距离地球时远时近导致了月球“视面积”的变化。月球在近地点比在远地点视面积大30%。完成下面小题。
4. 此次超级月亮出现时,日、月、地三者的位置关系示意为( )
A. AB. BC. CD. D
5. 该次“超级月亮”之后,整夜不见月亮的晴夜在( )
A. 9月1日B. 9月14日C. 9月28日D. 9月31日
6. 与月球周期运动相关的地理事象是( )
A. 冬小麦两年三熟B. 一年12个月C. 潮汐每月两次大潮D. 月亮东升西落
广元珊瑚玉集中分布在四川广元宣河镇。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一部分珊瑚形成化石,后来又变质成为珊瑚玉。完成下面小题。
7. 形成珊瑚化石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 岩浆活动B. 风化侵蚀C. 变质作用D. 固结成岩
8. 四川广元宣河镇珊瑚化石形成的地理环境为( )
A. 高山冰川B. 河谷平原C. 温暖浅海D. 湿热森林
9. 从成因来看,和广元珊瑚玉属于同一类岩石的是( )
A. 页岩B. 板岩C. 石灰岩D. 花岗岩
下图为某地貌类型在世界的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该地貌在大洋板块边缘通常为( )
A. 海岭B. 海沟C. 海岸山脉D. 裂谷
11. 甲处地貌位于( )
①生长边界上②消亡边界上③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④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12. 该地貌在乙处的成因是( )
A. B. C. D.
图为美国尤里卡和纽约两地位置和气温年变化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导致纽约和尤里卡气温年变化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 纬度B. 海陆分布C. 大气环流D. 植被
14. 与纽约相比,尤里卡的气候特征是( )
A. 冬季降水量较小B. 降水较均匀C. 夏季气温高D. 冬季气温低
15. 形成尤里卡气候特征的主要原因是( )
①受副高和西风交替控制②常年受西风控制③受暖流影响④受寒流影响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下表是郑州市某区2023年12月1日~10日天气要素统计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6. 与3日相比,4日最高气温较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 白昼时间比较长B. 地面辐射作用弱C. 大气保温作用强D. 大气削弱作用弱
17. 12月8日最高气温出现在( )
A. 6:00左右B. 14:00左右C. 18:00左右D. 20:00左右
18. 推测该地9日和10日主导风向最可能为( )
A. 偏东风B. 偏南风C. 偏西风D. 偏北风
太平洋上某岛屿P,其海拔2400米以上区域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1800米以下区域受信风控制。下图为世界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与P地同纬度的Q地的气候特征是( )
A. 炎热干燥B. 温暖湿润C. 高温多雨D. 寒冷干燥
20. P、Q两地气候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B. 海陆位置C. 地形地势D. 洋流性质
21. P岛上四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
格伦峡坝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科罗拉多河上的格伦峡。建坝后,下游水温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水生生态也随之变化。为恢复原有生态,通过水温管理策略,改变泄水方式(根据季节选择下泄表层或深层水),下游水生生态得以恢复。左图为建格伦峡坝前后水库下游水温统计图,右图为格伦峡坝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与建坝前相比,建坝后下游河流( )
A. 夏季水温升高B. 水温年变化减小
C. 暖水性鱼增多D. 冷水性鱼减少
23. 建坝后,下游水温变化较大的原因是( )
①水库蓄水深度大②水库蓄水时间短③下泄表层水库水④下泄深层水库水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24. 当地水温管理策略是( )
A. 夏季下泄表层水B. 冬季下泄表层水
C 全年下泄表层水D. 全年下泄深层水
雪岭云杉是天山原始森林主要的组成部分,喜冷湿,耐庇荫。下图为天山伊犁河谷不同海拔、不同坡向雪岭云杉面积、土地面积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25. 雪岭云杉植被覆盖率最高的海拔高度为( )
A. 1000-1200mB. 2100-2300mC. 2600-2800mD. 3600-3800m
26. 海拔低于1200m几乎没有雪岭云杉分布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 人类干扰B. 坡度较缓C. 土壤贫瘠D. 气温较高
27. 雪岭云杉在西北坡向分布面积最大的主要原因有( )
①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②迎风坡,多地形雨③阴坡,蒸发较弱④阳坡,光照充足
A. ①③B. ②③C. ②④D. ③④
受全球变暖的影响,季节性冻土的变化明显。下图为甘肃陇东地区季节冻土发育及最低气温变化特征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28. 陇东地区冻土深度增加最快的时段为( )
A. 11月上旬到12月上旬B. 12月中旬到1月上旬
C. 1月中旬到2月下旬D. 3月上旬到3月下旬
29. 受全球变暖影响,陇东地区季节性冻土( )
A. 冻结厚度变厚B. 冻结时间提前C. 融化时间推迟D. 冻结期缩短
30. 2~3月陇东地区季节性冻土变化会( )
A. 缓解气候变暖B. 诱发地质灾害C. 缓解水土流失D. 诱发洪涝灾害
二、综合题(共4小题,40分)
3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第四纪以来,黄河多次在下游沉积、决口和改道,形成了多个山前冲积扇。黄河冲积扇地区是中原聚落的集中分布区。下图为河流山前冲积平原分布示意图。
(1)描述郑州段黄河冲积扇的形成过程。
(2)说出河流冲积扇厚度和沉积粒径的分布特点。
(3)该地区聚落主要分布在黄河冲积扇上,分析冲积扇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3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两天两夜的暴风雪后,2023年12月17日下午,山东威海一带的降雪终于接近尾声。威海市降大暴雪,局地降特大暴雪,积雪厚度最大达到了36厘米。下表为威海市气候情况(据1971—2000年资料统计),下图为山东半岛局地示意图。
(1)说出威海的气候特点及其成因。
(2)分析威海本次暴雪形成的主要原因。
(3)说出此次暴风雪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南方涛动是一种气压对比现象,用塔西提岛(148°05'W,17°53'S)和达尔文(130°59'E,12°20'S)两个观测站的海平面气压之差来表示,即南方涛动指数(SOI),等于塔西提岛减去达尔文的海平面气压。SOI的大小表示南方涛动的强弱,通常也用南方涛动指数反映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的势力强弱。左图为2018~2023年南方涛动指数和Nin3.4区海温指数((170°W—120°W,5°S—5°N)区域平均海温距平值)变化示意图,右图为太平洋局部示意图。
(1)描述沃克环流的形成过程。
(2)将塔西提的气温和气压状况近似的看作为东南太平洋的气温、气压状况,利用海平面气温与气压的相互关系,说明南方涛动指数与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的相互关系。
(3)根据左图推测,2023年的秋冬季节可能出现厄尔尼诺现象,推理说出该现象对我国冬季产生的影响。
3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川金丝猴是中国特有的珍贵动物,食性很杂,以野果、嫩芽、竹笋为主,主要分布在北亚热带地区,在我国仅分布于四川、陕西、湖北和甘肃四省,栖息于海拔1500—3300米的原始森林和次生林中。川金丝猴的活动范围和种群密度随食物资源和季节变化不同。目前川金丝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下图为川金丝猴分布区示意图。
(1)说明川金丝猴仅分布于四川、陕西、湖北和甘肃四省的主要自然原因。
(2)说出冬、夏季川金丝猴的活动海拔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3)为保护川金丝猴提出合理建议。
1日
2日
3日
4日
5日
6日
7日
8日
9日
10日
气温
l0/-2℃
13/-2℃
13/一2℃
17/1℃
20/2℃
15/5℃
23/5℃
23/5℃
14/2℃
3/-3℃
天气
晴
晴
晴转多云
晴
晴转多云
晴
晴
睛转阴
睛转小雨
雨夹雪转暴雪
空气质量
45优
56良
84良
89良
90良
137轻度
107轻度
83良
140轻度
56良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平均温度(℃)
-0.9
0.1
4.6
11.4
16.9
21.2
24.3
24.7
21.2
15.6
8.5
2.1
平均最高温(℃)
2.0
3.4
8.5
16.0
21.6
25.5
27.8
27.8
24.4
9.1
11.8
5.2
平均最低温(℃)
一3.4
一2.5
1.3
7.5
12.8
17.7
21.3
220
18.2
12.4
5.5
一0.5
平均降水量(mm)
129
12.2
17.8
36.1
49.0
74.5
132.6
175.7
79.9
37.3
29.9
221
郑州市2023—2024学年上期期末考试
高二地理试题卷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60分)
下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一年中二分二至日晨线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表示夏至日和冬至日晨线的分别是( )
A. 甲、乙B. 甲、丙C. 乙、丙D. 丙、乙
2. 我国最早迎来2024年第一缕阳光的地区可能在( )
A. 东北地区B. 华北地区C. 台湾岛上D. 南海地区
3. 由甲日到丙日,郑州( )
A. 路灯关闭时间逐渐推后B. 日落方向总在西南
C. 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D. 白昼时间逐渐增加
【答案】1. B 2. D 3. A
【解析】
【1题详解】
二分日时,晨线和经线重合,故乙对应春分日和秋分日;夏至日,越往北白昼越长,故甲对应夏至日;冬至日越往北黑夜越长,故丙对应冬至日。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故晨线的东侧为白天,西侧为黑夜。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我国最早迎来2024年第一缕阳光是出现在1月1日最早出现日出的地方,1月1日太阳直射南半球,故越往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四个选项中,南海地区位置最靠南,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题详解】
由甲日到丙日,即是由夏至到冬至。郑州在北半球,黑夜由最短到最长,天亮的时间越来越晚,路灯关闭时间逐渐推后,A正确。太阳直射南半球,日出东南方、日落西南方;太阳直射北半球,日出东北方、日落西北方;太阳直射赤道,日出正东方、日落正西方,B错误。由夏至到冬至,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移到南回归线,郑州在北回归线的北侧,故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 白昼时间由最长变到最短,CD错误。故选A。
【点睛】太阳直射南半球,日出东南方、日落西南方;太阳直射北半球,日出东北方、日落西北方;太阳直射赤道,日出正东方、日落正西方。
2023年8月30~31日,“超级月亮”现身北京夜空(图)。“超级月亮”一般是指月球近地点满月。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月球距离地球时远时近导致了月球“视面积”的变化。月球在近地点比在远地点视面积大30%。完成下面小题。
4. 此次超级月亮出现时,日、月、地三者的位置关系示意为( )
A. AB. BC. CD. D
5. 该次“超级月亮”之后,整夜不见月亮的晴夜在( )
A. 9月1日B. 9月14日C. 9月28日D. 9月31日
6. 与月球周期运动相关的地理事象是( )
A. 冬小麦两年三熟B. 一年12个月C. 潮汐每月两次大潮D. 月亮东升西落
【答案】4. D 5. B 6. C
【解析】
【4题详解】
地球围绕太阳转动,月球围绕地球转动,太阳、地球、月球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且地球位于中间,此时此时看到满月,从太阳系图的上空看,地球围绕太阳做逆时针运动,“超级月亮”一般是指月球近地点满月,D正确,ABC错误,故选D。
【5题详解】
“超级月亮”出现的时间8月30~31日是望月,半个月后9月14日左右是朔日,整夜不见月亮,这时太阳、月球、地球成一条直线,B正确;9月1日、9月28日、9月31日夜间均有月亮出现,ACD错误。故选B。
【6题详解】
潮汐的产生与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吸引力有关,潮汐每月两次大潮,与月球周期运动相关,C正确。冬小麦两年三熟 与季节(地球的公转)和纬度有关;闰年有十三个月,而平年有十二个月;月亮东升西落与地球的自转有关,与月球周期运动并不相关,ABD错误。故选C。
【点睛】月相歌 :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中。 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面朝西。 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 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北半球观察月相时,要面向南方而立,左手为东、右手为西。
广元珊瑚玉集中分布在四川广元宣河镇。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一部分珊瑚形成化石,后来又变质成为珊瑚玉。完成下面小题。
7. 形成珊瑚化石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 岩浆活动B. 风化侵蚀C. 变质作用D. 固结成岩
8. 四川广元宣河镇珊瑚化石形成的地理环境为( )
A. 高山冰川B. 河谷平原C. 温暖浅海D. 湿热森林
9. 从成因来看,和广元珊瑚玉属于同一类岩石的是( )
A. 页岩B. 板岩C. 石灰岩D. 花岗岩
【答案】7. D 8. C 9. B
【解析】
【7题详解】
结合化石的形成过程可知,珊瑚死亡后被泥沙掩埋,经过外力作用(固结成岩)形成珊瑚化石,D正确,ABC错误。故选D。
【8题详解】
珊瑚生存的环境是温暖浅海,因而四川广元宣河镇珊瑚化石形成的地理环境为温暖浅海,C正确,ABD错误。故选C。
【9题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珊瑚化石又变质成为珊瑚玉,说明沉积岩经过变质作用,会形成变质岩,板岩属于变质岩,由页岩(沉积岩)变质形成,A错误;B正确;石灰岩属于沉积岩、花岗岩属于岩浆岩,CD错误。故选B。
【点睛】岩浆岩受流水、风、冰川、海浪等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形成沉积岩。同时,这些已生成的岩石,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等作用下发生变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新的岩浆。
下图为某地貌类型在世界的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该地貌在大洋板块边缘通常为( )
A. 海岭B. 海沟C. 海岸山脉D. 裂谷
11. 甲处地貌位于( )
①生长边界上②消亡边界上③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④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12. 该地貌在乙处的成因是( )
A. B. C. D.
【答案】10. B 11. D 12. D
【解析】
【10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此地貌类型分布在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的交界处,是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形成的,太平洋中也有分布,和海沟的分布一致,B正确;海岭主要分布在大洋板块内部,A错误;海岸山脉主要分布在大陆沿海,C错误;裂谷主要位于大陆板块内部,D错误。故选B。
【11题详解】
板块与板块分离的边界是生长边界,板块与板块碰撞的边界是消亡边界。读图可知,甲处位于南美洲西部沿海,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板块碰撞,属于消亡边界,②④正确,①③错误,故选D。
【12题详解】
乙处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相互碰撞形成的,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D正确;A图是板块张裂形成裂谷或海洋,B图是大洋板块张裂形成海岭,C图是板块挤压碰撞形成褶皱山脉,ABC错误。故选D。
【点睛】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岩石圈并非整体一块,而是分裂成许多块,这些大块岩石称为板块。萨维尔·勒皮雄在1968年将全球地壳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
图为美国尤里卡和纽约两地位置和气温年变化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导致纽约和尤里卡气温年变化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 纬度B. 海陆分布C. 大气环流D. 植被
14. 与纽约相比,尤里卡的气候特征是( )
A. 冬季降水量较小B. 降水较均匀C. 夏季气温高D. 冬季气温低
15. 形成尤里卡气候特征的主要原因是( )
①受副高和西风交替控制②常年受西风控制③受暖流影响④受寒流影响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答案】13. C 14. B 15. C
【解析】
【13题详解】
尤里卡的地理位置是北纬40°-60°大陆的西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西风带影响,气温年变化较小;纽约的地理位置是北纬40°-60°大陆的东岸,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变化较大。因此,大气环流是导致纽约和尤里卡气温年变化差异的主导因素,C正确;两地纬度位置相当,海陆分布、植被不是主要因素,ABD错误。故选C。
【14题详解】
尤里卡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全年温和,降水均匀,ACD错误,B正确,故选B。
【15题详解】
尤里卡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西风控制,沿岸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明显,②③正确,④错误;受副高和西风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①错误。故选C。
【点睛】地中海气候,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降水多;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降水少。
下表是郑州市某区2023年12月1日~10日天气要素统计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6. 与3日相比,4日最高气温较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 白昼时间比较长B. 地面辐射作用弱C. 大气保温作用强D. 大气削弱作用弱
17. 12月8日最高气温出现在( )
A. 6:00左右B. 14:00左右C. 18:00左右D. 20:00左右
18. 推测该地9日和10日的主导风向最可能为( )
A. 偏东风B. 偏南风C. 偏西风D. 偏北风
【答案】16. D 17. B 18. D
【解析】
【16题详解】
3日天气为晴转多云,4日天气为晴,4日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多,地面辐射增多,大气吸收地面辐射,最高气温升高,D正确,B错误;两日之间白昼时间相差不大,晴朗天气大气保温作用弱,且保温作用主要影响夜晚气温,AC错误。故选D。
【17题详解】
12月8日睛转阴,一般在12时太阳辐射最强,13时地面辐射最强,14时左右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升温,形成最高气温,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8题详解】
该地9日和10日出现小雨、雨夹雪转暴雪,主要受到北方冷空气影响,因而推测主导风向最可能为偏北风,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大气削弱作用:太阳辐射先通过大气圈,然后到达地面。由于大气对它有一定的吸收、散射和反射作用,使到达地面的总辐射有明显削弱,这种现象称为大气削弱作用。紫外光和红外光被削弱多,可见光被削弱少。而太阳辐射能又主要集中在可见光波段。
太平洋上某岛屿P,其海拔2400米以上区域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1800米以下区域受信风控制。下图为世界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与P地同纬度的Q地的气候特征是( )
A. 炎热干燥B. 温暖湿润C. 高温多雨D. 寒冷干燥
20. P、Q两地气候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B. 海陆位置C. 地形地势D. 洋流性质
21. P岛上四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
【答案】19. A 20. B 21. B
【解析】
【19题详解】
读图可知,Q地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东北信风控制,全年炎热干燥,属于热带沙漠气候,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0题详解】
P地是位于太平洋上的岛屿,受海洋的影响较大,降水多于Q地,B正确;两地的纬度位置差异较小,A错误;岛屿P海拔2400米以上区城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1800米以下区域受信风控制,地形地势不是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C错误;P地区位于副热带海域中心位置,洋流的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B。
【21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岛屿P海拔2400米以上区城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1800米以下区域受信风控制。读图可知,岛屿P中间高四周低,乙地位于东北信风迎风坡,受地形阻挡,年降水量最多,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
格伦峡坝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科罗拉多河上的格伦峡。建坝后,下游水温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水生生态也随之变化。为恢复原有生态,通过水温管理策略,改变泄水方式(根据季节选择下泄表层或深层水),下游水生生态得以恢复。左图为建格伦峡坝前后水库下游水温统计图,右图为格伦峡坝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与建坝前相比,建坝后下游河流( )
A. 夏季水温升高B. 水温年变化减小
C. 暖水性鱼增多D. 冷水性鱼减少
23. 建坝后,下游水温变化较大的原因是( )
①水库蓄水深度大②水库蓄水时间短③下泄表层水库水④下泄深层水库水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24. 当地水温管理策略是( )
A. 夏季下泄表层水B. 冬季下泄表层水
C. 全年下泄表层水D. 全年下泄深层水
【答案】22. B 23. B 24. A
【解析】
22题详解】
读图可知,建坝前水温年变化大,建坝后水温年变化小,B正确;建坝后下游河流夏季水温降低,A错误;建坝后夏季水温减低很多,故暖水性鱼减少,冷水性鱼可能增多,CD错误。故选B。
【23题详解】
夏季排洪,泄的深层水,水温低,③错误,④正确;建坝后,水库蓄水深度大,下泄的深层水与下游水温温差大,导致建坝后下游水温变化较大,①正确;与水库蓄水时间长短关系不大,②错误。故选B。
【24题详解】
由图可知,水温管理策略后夏季月均水温明显提高,可推测,为恢复原有生态,通过水温管理策略,夏季下泄表层水,下游水温与建坝前相比降低幅度较小,下游水生生态得以恢复,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河流的水文特征一般包括径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水体自净能力、有无凌汛、流速及水位等。
雪岭云杉是天山原始森林主要的组成部分,喜冷湿,耐庇荫。下图为天山伊犁河谷不同海拔、不同坡向雪岭云杉面积、土地面积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25. 雪岭云杉植被覆盖率最高的海拔高度为( )
A. 1000-1200mB. 2100-2300mC. 2600-2800mD. 3600-3800m
26. 海拔低于1200m几乎没有雪岭云杉分布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 人类干扰B. 坡度较缓C. 土壤贫瘠D. 气温较高
27. 雪岭云杉在西北坡向分布面积最大的主要原因有( )
①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②迎风坡,多地形雨③阴坡,蒸发较弱④阳坡,光照充足
A. ①③B. ②③C. ②④D. ③④
【答案】25. B 26. D 27. B
【解析】
【25题详解】
据图可知:2100-2300m处云杉面积最大,同时土地面积较小,因此该区域的雪岭云杉植被覆盖率最高,B正确,排除ACD。故选B。
【26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雪岭云杉是天山原始森林主要的组成部分,喜冷湿,耐庇荫,海拔低于1200m时,海拔较低,温度较高,不满足雪岭云杉喜冷湿生长习性,D正确,天山人烟罕至,人类干扰较少,且人类干扰不属于自然原因,A错误;坡度较缓有利于雪岭云杉生长,B错误;一般海拔较低的区域,土壤深厚,C错误。故选D。
【27题详解】
天山位于北半球,西北坡是阴坡,气温较低,蒸发较弱,③正确,④错误;森林生长需水量大,北坡有云杉林分布,说明北坡降水丰富,为迎风坡,②正确,④错误。②③组合正确。故选B。
【点睛】天山山地的年降水量,同一山坡自西到东,逐渐减少;山地迎风坡(北坡)多于背风坡(南坡);山地内部盆地或谷地少于外围山地。
受全球变暖的影响,季节性冻土的变化明显。下图为甘肃陇东地区季节冻土发育及最低气温变化特征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28. 陇东地区冻土深度增加最快的时段为( )
A. 11月上旬到12月上旬B. 12月中旬到1月上旬
C. 1月中旬到2月下旬D. 3月上旬到3月下旬
29. 受全球变暖影响,陇东地区季节性冻土( )
A. 冻结厚度变厚B. 冻结时间提前C. 融化时间推迟D. 冻结期缩短
30. 2~3月陇东地区季节性冻土变化会( )
A. 缓解气候变暖B. 诱发地质灾害C. 缓解水土流失D. 诱发洪涝灾害
【答案】28. B 29. D 30. B
【解析】
【28题详解】
读图可知,陇东地区冻土深度增加最快的时候是甘肃陇东地区季节冻土平均动土厚度曲线斜率最大的阶段,12月中旬到1月上旬符合题意,AC错误,B正确;3月上旬到3月下旬的平均冻土深度在减小,D错误。故选B。
【29题详解】
受全球变暖影响,陇东地区季节性冻土冻结厚度变薄,冻结时间推迟,融化时间提前,冻结期缩短,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0题详解】
2~3月陇东地区季节性冻土变化不会缓解气候变暖,A错误;冻土融化,地基不稳,会诱发地质灾害,B正确;加剧水土流失,不会诱发洪涝灾害,CD错误。故选B。
【点睛】全球变暖的影响: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导致干旱、暴雨、洪涝等灾害增加;导致各国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大量物种难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灭绝,最终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变化。
二、综合题(共4小题,40分)
3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第四纪以来,黄河多次在下游沉积、决口和改道,形成了多个山前冲积扇。黄河冲积扇地区是中原聚落的集中分布区。下图为河流山前冲积平原分布示意图。
(1)描述郑州段黄河冲积扇的形成过程。
(2)说出河流冲积扇厚度和沉积粒径的分布特点。
(3)该地区聚落主要分布在黄河冲积扇上,分析冲积扇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答案】(1)黄河中游携带大量的砾石和泥沙;冲出太行山后;地势趋缓,流速变慢;泥沙不断在山前堆积形成扇状堆积地貌。
(2)从扇顶到扇缘厚度越来越小,颗粒越来越小。
(3)黄河冲积扇为聚落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黄河冲积扇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耕作,可为聚落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历史时期黄河冲积扇多次发生决堤事件,中原聚落受到严重的洪水威胁。
【解析】
【分析】本题以河流山前冲积平原分布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冲积扇的形成过程、河流堆积地貌的特点、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小问1详解】
读图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冲积扇上游为地势起伏大的太行山区,以西是黄土高原,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河流流速快,侵蚀作用强,携带大量的砾石和泥沙;当河流冲出太行山后,由于地势变得平坦,河流流速减缓,河道宽阔,流速进一步下降,河流搬运的泥沙逐渐在此沉积下来,在山前堆积形成扇状堆积地貌,形成了冲积扇。
【小问2详解】
沉积物颗粒大小与沉积厚度与河流流速还有沉积的地形有关。流速减小,搬运能力逐渐减弱,颗粒大的先沉积且沉积较多,颗粒小的后沉积且沉积较少。越往冲积扇外缘,沉积物质逐渐减少。
【小问3详解】
黄河冲积扇区河流口以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河流还可以行船,还可以交通运输,加强对外联系和运输,促进经济发展,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河流带来大量营养物质,土壤肥沃,利于农作物生长,利于耕作,可为聚落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历史时期,黄河多次在下游沉积、决口和改道,中原聚落受到严重的洪水威胁。
3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两天两夜的暴风雪后,2023年12月17日下午,山东威海一带的降雪终于接近尾声。威海市降大暴雪,局地降特大暴雪,积雪厚度最大达到了36厘米。下表为威海市气候情况(据1971—2000年资料统计),下图为山东半岛局地示意图。
(1)说出威海的气候特点及其成因。
(2)分析威海本次暴雪形成的主要原因。
(3)说出此次暴风雪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答案】(1)夏季气候特点:高温多雨。成因:受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影响。冬季气候特点:寒冷干燥。成因:受来自陆地的西北季风影响。
(2)威海等周边地区冬季多吹西北风,海洋环绕,水汽丰富,加上冬季风从渤海带来丰富的水汽,遇到胶东丘陵的阻挡,加上冷锋过境,水汽上升凝结形成降雪。
(3)暴风雪形成结冰影响到沿海地区公路、铁路等交通,大风降温影响到居民生活,给农业带来了低温冻害。
【解析】
【分析】本题以威海市气候情况(据1971—2000年资料统计)、山东半岛局地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气候类型的判读、影响降水的因素、冷风过境的天气变化、暴风雪天气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结合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判断气候类型和成因。由表格数据分析可知,威海夏季(6~8月)气温较高,能够达到28℃左右,降水量较大,最大到176mm左右,总体呈现夏季高温多雨的特点,这是因为威海位于东部季风气候区,夏季受来自东南季风控制,携带大量的暖湿气流。冬季(12月~次年2月)气温低于0℃,降水量相对较少,呈现冬季寒冷干燥的特点,这是因为危害冬季受西北季风控制,寒冷干燥。
【小问2详解】
威海本次暴雪形成的主要原因可以从水汽来源、风向、地形等方面进行分析。读图可知,威海三面环海,冬季受西北季风控制,来自陆地上的西北季风经过渤海湾的时候,加湿作用明显;威海位于胶东地区,受丘陵地形阻挡,水汽抬升,容易形成降雪;暴雪天气属于冷锋过境,水汽上升凝结容易形成降雪。
【小问3详解】
暴风雪天气气温较低,道路容易形成结冰,影响到沿海地区公路、铁路等交通;暴风雪天气属于冷锋过境,大风降温会影响到居民生活;大幅度的降温,会给农业带来了低温冻害。
3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南方涛动是一种气压对比现象,用塔西提岛(148°05'W,17°53'S)和达尔文(130°59'E,12°20'S)两个观测站的海平面气压之差来表示,即南方涛动指数(SOI),等于塔西提岛减去达尔文的海平面气压。SOI的大小表示南方涛动的强弱,通常也用南方涛动指数反映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的势力强弱。左图为2018~2023年南方涛动指数和Nin3.4区海温指数((170°W—120°W,5°S—5°N)区域平均海温距平值)变化示意图,右图为太平洋局部示意图。
(1)描述沃克环流的形成过程。
(2)将塔西提的气温和气压状况近似的看作为东南太平洋的气温、气压状况,利用海平面气温与气压的相互关系,说明南方涛动指数与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的相互关系。
(3)根据左图推测,2023年的秋冬季节可能出现厄尔尼诺现象,推理说出该现象对我国冬季产生的影响。
【答案】(1)东南信风吹拂,表层海水由东向西;太平洋西岸水温升高,空气上升,高空形成高压;太平洋东岸海水上泛,气温降低,高空形成低压;高空空气由西向东运动。
(2)南方涛动指数为正值,表示东南太平洋的气压高,气温低,此时表现为拉尼娜现象(事件);
南方涛动指数为负值时,表示东南太平洋的气压低,气温高,此时表现为厄尔尼诺现象(事件)。
(3)据图可知,南方涛动指数为负值,今年秋冬季节,东南太平洋可能会气温升高,减弱了沃克环流,也就减弱了影响我国赤道低压的势力,从而就减弱了我国西北风的势力,导致我国大部分地区寒潮偏少,气温偏高的现象。
【解析】
【分析】本题以2018~2023年南方涛动指数和Nin3.4区海温指数变化示意图、太平洋局部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海-气相互作用、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的成因及其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小问1详解】
沃克环流是正常年份的太平洋赤道区域东西两岸之间的大气环流。 赤道附近的太平洋水温分布西高东低。在西太平洋,海洋赋予了大气巨大的热量,使这里的空气温暖而潮湿,盛行上升气流,成为对流活动极为旺盛的地区也是太平洋降水最为丰富的地区,而热带东太平洋为冷水域,冷水使其上方的空气变冷、密度增大,这一带洋面上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少云天气。气候平均而言,太平洋大气低层东部气压高,西部气压低,空气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从东边来的空气流到西太平洋正好补偿了因上升而流失的空气。而高空的情况常常与低层相反,在太平洋上空常以偏西气流为主。这样就在赤道地区形成了一个闭合的环流圈,即西太平洋为气流上升区,到高空以后向东运行,行至东太平洋下沉到海面,然后向西太平洋流动。这个在低纬度太平洋上空形成东西向流动的大气环流就是沃克环流。
【小问2详解】
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拉尼娜现象是沃克环流加强,厄尔尼诺现象沃克环流相反。厄尔尼诺现象是太平洋中部和东部的热带海域表面水温比平时上升,这种现象一般发生在圣诞节前后。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正好相反,是指太平洋中部和东部的热带海域表面水温低于平时的状况。南方涛动指数反映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的势力强弱。南方涛动是塔西提岛和达尔文两个观测站的海平面气压之差,当南方涛动指数为正值时,表示东南太平洋的塔西提岛气压高,气温低,此时表现为拉尼娜现象; 南方涛动指数为负值时,表示东南太平洋的塔西提岛气压低,气温高,此时表现为厄尔尼诺现象。
【小问3详解】
SOI的大小表示南方涛动的强弱,2023年的秋冬季节可能出现厄尔尼诺现象,读图可知,2023年的南方涛动指数为负值,东南亚赤道附近气温偏低,气流下沉,气压升高,北半球欧亚大陆上的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与东南亚的低压之间的差值变小,偏北风势力减弱,寒潮减少,气温偏高。
3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川金丝猴是中国特有的珍贵动物,食性很杂,以野果、嫩芽、竹笋为主,主要分布在北亚热带地区,在我国仅分布于四川、陕西、湖北和甘肃四省,栖息于海拔1500—3300米的原始森林和次生林中。川金丝猴的活动范围和种群密度随食物资源和季节变化不同。目前川金丝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下图为川金丝猴分布区示意图。
(1)说明川金丝猴仅分布于四川、陕西、湖北和甘肃四省的主要自然原因。
(2)说出冬、夏季川金丝猴的活动海拔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3)为保护川金丝猴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1)四省均有大部分地区位于北亚热带;四省北亚热带地区多山地地形;山地原始森林和次生林面积广大,栖息地广阔;森林中动植物丰富,食物充足;
(2)夏季,活动在海拔较高的地方。海拔高,气候较凉爽,更适宜;植物丰富,食物充足。冬季,活动在海拔较低的地方。海拔低,气候更加温暖;食物更充足,利于过冬。
(3)建立自然保护区;完善法律法规,并严格执法;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保护金丝猴的意识;设立基金;加强国际合作;进行人工繁育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川金丝猴分布区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生态保护措施、影响气候的因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小问1详解】
从气候、地形、栖息地、食物来源方面进行分析。由材料可知,川金丝猴是中国特有的珍贵动物,食性很杂,以野果、嫩芽、竹笋为主,主要分布在北亚热带地区,栖息于海拔1500—3300米的原始森林和次生林中。四川、陕西、湖北和甘肃四省均有大部分地区位于北亚热带,气候适宜川金丝猴的生存;四省北亚热带地区多山地地形,山地原始森林和次生林面积广大,适宜川金丝猴的栖息地广阔;森林中动植物丰富,食物充足,满足了川金丝猴复杂的食性。
【小问2详解】
由材料可知,川金丝猴栖息于海拔1500—3300米的原始森林和次生林中,其活动范围和种群密度随食物资源和季节变化不同。夏季低海拔地区气温较高,而海拔较高的地方,气候相对凉爽,更适宜金丝猴的生存;夏季水热条件好,野果、嫩芽、竹笋等食物来源丰富,食物充足。冬季高海拔地区气候寒冷,低海拔地区气温更加温暖,更适宜金丝猴的生存;食物来源充足,有利于川金丝猴过冬生存。
【小问3详解】
保护川金丝猴可以从建立自然保护区、法律法规、宣传、国际合作、人工繁育、设立基金等方面进行分析。建立自然保护区,合理规划各项人类活动,限制人类破坏其栖息地;完善法律法规,并严格执法,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公民保护金丝猴的意识;设立基金,让当地居民从生态环境的保护中受益;加强国际合作,加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保护川金丝猴;进行人工繁育,加强川金丝猴的基因保护等。
1日
2日
3日
4日
5日
6日
7日
8日
9日
10日
气温
l0/-2℃
13/-2℃
13/一2℃
17/1℃
20/2℃
15/5℃
23/5℃
23/5℃
14/2℃
3/-3℃
天气
晴
晴
晴转多云
晴
晴转多云
晴
晴
睛转阴
睛转小雨
雨夹雪转暴雪
空气质量
45优
56良
84良
89良
90良
137轻度
107轻度
83良
140轻度
56良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平均温度(℃)
-0.9
0.1
4.6
11.4
16.9
21.2
24.3
24.7
21.2
156
8.5
2.1
平均最高温(℃)
2.0
3.4
8.5
16.0
21.6
25.5
27.8
27.8
24.4
9.1
11.8
5.2
平均最低温(℃)
一3.4
一2.5
1.3
7.5
12.8
17.7
21.3
22.0
18.2
12.4
5.5
一0.5
平均降水量(mm)
12.9
12.2
17.8
36.1
49.0
745
132.6
175.7
79.9
37.3
29.9
22.1
2024芜湖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芜湖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含解析,文件包含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docx、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东台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东台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级地震, 下图中符合该天气系统的是, 该天气系统开始衰退的时间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宁波慈溪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宁波慈溪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含解析,共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