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3专题05 物体的运动-备战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

    3专题05 物体的运动-备战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第1页
    3专题05 物体的运动-备战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第2页
    3专题05 物体的运动-备战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第3页
    还剩4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3专题05 物体的运动-备战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3专题05 物体的运动-备战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共45页。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经典基础题TOC \ "1-3" \h \u
    \l "_Tc16452" 【题型1长度单位及换算】
    1.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
    A.3.6km=3.6km×1000m=3600mB.3.6km=3.6km×1000=3600m
    C.3.6km=3.6×1000m=3600mD.3.6km=3.6×1000=3600m
    2.下列长度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7.8nm=7.8×10⁻3=7.8×10﹣3μm
    B.7.8cm=7.8cm÷100=0.078m
    C.7.8cm=7.8cm×10=78mm
    D.7.8cm=7.8×10mm=78mm
    \l "_Tc5338" 【题型2 长度的测量】
    3.小刚五次测量课本的宽度,记录结果;17.29cm、17.51cm、17.32cm、17.30cm、17.31cm,则课本宽度为( )
    A.17.33cmB.17.30cmC.17.305cmD.17.31cm
    4.如图所示,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圆柱体直径,其中测量方法最佳的是( )
    A.B.C.D.
    5.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某一工件的宽度,在同一位置先后进行了5次测量,结果如下:2.34cm,2.36cm,2.83cm,2.35cm,2.37cm。则该工件的宽度应记为( )
    A.2.355cmB.2.36cmC.2.35cmD.2.45cm
    6.小明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分别为12.84cm、12.86cm、12.85cm、12.3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12.85cmB.12.9cm
    C.12.725cmD.12.73cm
    7.如图是测量细铜丝直径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图中可以看出缠绕不够紧密,会导致测量值偏大
    B.缠绕足够紧密时,可以消除误差
    C.测量起点不是0刻度线,这种测量方法是错误的
    D.该实验采用了以直代曲法
    \l "_Tc31833" 【题型3 时间单位及换算】
    8.小明利用停表测量自己脉搏跳动45次所用的时间如图所示,停表读数__________s;由此可以推算出小明的脉搏一分钟大约跳__________次。
    9.如图所示,甲铅笔长_____cm;乙秒表的读数为_____s;丙表读数为_____km/h。

    10.2014年6月12日,我市新城市公交客车陆续上线试运营。如图所示,车头标志灯异常醒目。据了解,新公交车长度约10.5_____(填长度单位),净质量12吨,限制最高行驶速度为60_____(填速度单位),当遇到高峰运行时,约每15_____(填时间单位)一个班次。
    \l "_Tc846" 【题型4 停表的使用和读数】
    11.任真同学的身高是1.76_____;用秒表测量时间如下图,时间为_____s。A物体的长度为_____cm;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

    12.(1)如图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__________℃,水的温度是__________℃;
    (2)如图是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则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s。

    13.如甲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____(A/B),测出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cm,图乙中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_s。
    \l "_Tc846" 【题型5 速度单位及换算】
    14.我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_________(运动/静止)的;它们在3s内飞行了900m,则飞机的速度为_________km/h;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选取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的_________性。
    15.古人说“游云西行而谓月之东驰”。认为云朵向西运动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的;认为月亮向东运动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的。通常我们默认_________为参照物。
    16.小明骑自行车2min行驶600m,他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m/s,马拉松全程约42.195km,世界纪录为2h01min09s,20_________(填单位),若二者在公路上以各自的平均速度同时向西运动,以小明为参照物,运动员向_________(选填“东”或“西”)运动。
    \l "_Tc16452" 【题型6 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
    17.如图所示是我国发射的“嫦娥3号”和“玉兔车”,玉兔车上的电池帆板接收太阳光发电,这说明光具有_________;登月玉兔车以200m/h速度匀速行走20m要_________h。

    18.甲、乙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们的速度之比为5∶3,通过路程之比3∶5,则甲、乙所用的时间之比为_________;如果乙物体的速度为15m/s,那么,甲物体的速度为_________km/h。
    19.汽车司机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开始减速所需要的时间叫反应时间,此时间段内汽车以原速行驶,行驶的距离被称为反应距离(如图)。经测定,某司机正常反应时间是0.5s,该司机驾车以20m/s的速度在某段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0m,则经过_________m距离后汽车才开始减速;若该司机饮酒后,仍以20m/s的速度在该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在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变为40m,此时司机反应时间是_________s。由此可知,司机在饮酒后,刹车反应会_________。(选填“变快”、“变慢”或“不变”)因此,杜绝酒后驾车。

    20.甲、乙两地相距60km,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往乙地的整个过程中,已知前一半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是30km/h,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60km/h,则汽车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km/h。
    【题型7 测量物体平均速度】
    21.如图是苹果下落过程中拍摄的频闪照片,相机每隔0.1s曝光一次,红苹果显示红色是因为苹果只能反射_________;运动照片上A与B的间距,所对应的苹果的实际运动路程为48cm,则苹果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m/s。

    22.图1是小红和小华在做“比较纸锥下落快慢”的实验场景,纸锥没有从同一高度下落,她俩分别用米尺测得甲、乙纸锥下落的高度为s1、s2,下落的时间为t1、t2。如果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则应比较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大小,值大的纸锥下落的快,若用相同路程比时间,则应比较_________和_________,值小的纸锥下落的快。图2是她俩用米尺测量纸锥下落速度的过程照片,她们设计了如下表格进行数据处理,请你指出她们的三个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

    23.如图为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做的是_________运动(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小球从B点到F点运动的路程是_________cm,平均速度是_________m/s。
    24.在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要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他用每隔相等时间拍照一次的相机(相机说明书上的相关描述如下:“每秒拍照1次,像成在同一底片上”),拍下如图所示的照片,请回答:
    (1)纸锥运动的时间tAB_________tBC(选填“<”、“=”、“>”);
    (2)从A到D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
    (3)右侧为纸锥从E到F过程放大图,EF段纸锥运动的路程是________cm,EF段纸锥下落的速度是_________m/s。
    【题型8 匀速直线运动】
    25.一辆汽车沿斜坡往下做直线运动,第一个4s内前进8m,第二个4s内前进8m,第三个4s内……都前进了8m,这辆汽车所做的是( )
    A.匀速直线运动B.变速直线运动
    C.先做匀速运动后做变速运动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26.下列物体的运动可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正在进站的火车
    B.在草地上自由滚动的足球
    C.站在正在上行的自动扶梯上的顾客
    D.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
    27.如图所示,甲、乙两球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分别在不同轨道上向右运动的频闪照片。
    (1)由图甲情境可以得出,该球做直线运动;
    (2)球乙做变速运动,判断的依据是。
    28.(1)将A、B两小球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图甲是在它们运动的过程中,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频闪灯的闪光频率为40赫兹。则图甲中_________(选填“A”或“B”,下同)小球的平均速度大,可以用图乙中s-t图像描述_________小球的运动;
    (2)小芳同学骑着自行车沿直线行驶,如图丙所示,这是自行车行驶150m的v-t图像,则自行车行驶150m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m/s;在第5s至第10s内,自行车做_________(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直线运动。
    【题型9 变速直线运动】
    29.如图是物块从A处沿直线水平运动到E处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物块做_________(匀速/变速)直线运动,物块从C处到E处共运动了_________cm的路程,此过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m/s。
    30.如图甲所示,A长度为_________cm;如图乙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_(选填“A”“B”或“C”);观察图丙可知,汽车做_____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31.如图所示,在研究小球沿斜面滚下的运动规律时:
    (1)小球从A点开始沿斜面滚下,记下小球每隔0.1s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AF之间距离为________cm;
    (2)可以看出小球运动越来越快,这里采用的比较方法是( )
    A.相同时间比路程 B.相同路程比时间
    (3)小球从A到F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m/s;
    (4)下列运动图像中符合小球运动规律的是( )
    A. B.C. D.
    【题型10 参照物】
    32.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在轨的“天和”号核心舱实现自主交会对接,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升空过程中,以火箭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
    B.火箭升空过程中,以火箭为参照物,宇航员是运动的
    C.对接成功后,以核心舱为参照物,神舟十六号飞船是静止的
    D.对接成功后,以地球为参照物,神舟十六号飞船做匀速直线运动
    33.小明和小华在玄武湖公园里划船游玩,以船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以下表述能说明“运动的相对性”的是( )
    A.以船上的小明为参照物,船是静止的
    B.以水边的小树为参照物,船是运动的
    C.以船上的小华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
    D.以飞过的小鸟为参照物,小明是运动的
    34.小华坐在一列火车上,透过车窗看到另一列车情况如图所示。小华乘坐的列车_________停在轨道上;另一列车_________停在轨道上;两列车速度大小方向_________均相同(均选填“可能”或“不可能”)。
    35.水釜城湖边道路上的灯光亮时,湖水上方实景与湖中“倒影”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图案。已知某处水深为3m,该处湖边一路灯距水面6m,则该灯的“倒影”距水面_________m;若湖水再上涨0.2m,则该路灯与其对应“倒影”相距_________m;一只小鸟以3m/s的速度平行于水面飞行,水中的“倒影”相对于小鸟是_________(选填“静止的”、“运动的”)。
    【题型11 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36.放学回家,小华发现公交车在快车道上快速行驶,小华在非机动车道上与公交车同方向行走,以公交车为参照物,小华( )
    A.向同方向运动B.静止不动
    C.向相反方向运动D.上述情况都有可能
    37.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左车)乙(右车)两车的相对于地面上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静止,乙车一定向左运动
    D.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可能向右运动
    38.两辆汽车A、B在平直路面上运动时的s-t图像如图甲所示,初始时运动方向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0~t1时间内,两车速度vA>vB
    B.在30~40s内,两车速度vA>vB
    C.在t2~t3时间内,以A车为参照物,B车向东运动
    D.在t2~t3时间内,以地面为参照物,A车向西运动
    优选提升题
    39.如图所示,某校八年级同学正在举行升旗仪式。由图及日常生活经验,可以推断,该校旗杆的高度约为( )
    A.4mB.7mC.10mD.12m
    40.下列方法中最能减小误差的是( )
    A.仔细地测量1枚硬币的厚度
    B.多次测量1枚硬币的厚度,再求平均值
    C.分别测量10枚相同硬币的厚度,再求平均值
    D.测量10枚相同硬币重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出1枚硬币的厚度
    41.小明有几种长度测量方法:
    ①测量细铜丝的直径:先将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0圈,测出总长度,然后算出细铜丝的直径;
    ②测1张纸的厚度:用刻度尺测出100张纸的厚度,然后算出1张纸的厚度;
    ③测量一段曲线的长度:用圆规取一定长度如1cm,然后用圆规逐段去测量曲线,最后得出曲线的总长度。
    其中所用测量方法相同的是( )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42.如图所示是同学们测量硬币直径的几种做法,其中最合理的是( )
    A.B.C.D.
    43.)要测量 1 元硬币的厚度,为尽可能减小实验误差,下列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
    A.用毫米刻度尺仔细地测量1枚1元硬币的厚度
    B.用毫米刻度尺测量10枚相同1元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
    C.用毫米刻度尺多次测量1枚1元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D.用毫米刻度尺分别测量10枚相同硬币中每一枚的厚度,然后求它们的平均值
    44.甲、乙两人进行100m赛跑,结果甲比乙超前10m到达终点。如果让甲从原起跑线往后退10米起跑,乙仍从原起跑线起跑,两人都保持原来的速度重新比赛,则比赛结果是( )
    A.同时到B.甲先到C.乙先到D.不能确定
    45.甲、乙两辆玩具小车在同一时刻从起点沿同一方向出发,运动了后到达终点,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B.甲车的速度为,乙车的速度为
    C.乙车比甲车早6s到达终点
    D.经过3s,甲、乙两车相距
    46.小利和小松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向东出发进行竞走比赛,若他们的运动可视为匀速直线运动,记录下他们通过的路程s和运动的时间t,并画出了如图所示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 )
    A.小利的速度大小为3m/s
    B.小利和小松的速度大小之比为3∶1
    C.若以小松为参照物,小利向东运动
    D.在时,小利在小松后面12m处
    47.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路面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根据图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0~2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m/s
    B.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
    C.2~5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D.5~7s内,小车运动了4m
    48.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从第3s开始,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t=4s时,A的速度小于B的速度
    ③t=5s时,A、B两物体相遇
    ④t=5s时,A、B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A.只有①④正确B.只有③④正确
    C.只有②③正确D.只有①③正确
    49.如图是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的s﹣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都做变速直线运动
    B.甲、乙两车速度之比为2:3
    C.若它们相对地面均向东行驶,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西行驶
    D.甲车2小时行驶的路程,乙车需行驶1.5小时
    50.如图是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s–t图像,从0时刻计时开始,则关于它们运动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出发前,乙在甲的前面,甲运动15s追上乙
    B.甲、乙在运动后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甲>v乙
    C.甲、乙同时出发,甲运动8s追上乙
    D.乙比甲先出发7s,第15s末,甲、乙的速度相等
    51.小明取长50cm的细玻璃管探究“气泡的运动规律”。在几乎注满水的管中留一小气泡,将玻璃管反转后,记录气泡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塞子为参照物,气泡是静止的
    B.将玻璃管翻转后须立刻计时
    C.为便于测量,可通过调节气泡大小使气泡运动得慢些
    D.为方便实验,只需要测两段的运动时间即可得出气泡的运动规律
    52.“月亮在云朵中穿行”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月亮B.行人C.云朵D.地球
    二、填空题
    53.小刚同学测橡皮的宽度,记录5次测量结果,分别是:①2.51cm,②2.51cm,③2.41cm,④25.2mm,⑤2.53cm。小刚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其中错误数据的序号是,根据以上记录,被测橡皮的宽度是cm。
    54.(1)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cm,两种读数方法中正确的是(选填“a”或“b”),该物体的长度是cm;

    (2)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宽度需要多次测量。若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了三次,读数分别为18.50cm、18.49cm、18.53cm,则物理课本的宽度为cm。
    55.仪器的使用和读数。
    图甲是使用温度计情形,操作的错误是。图乙是改正错误后温度计的示数,为℃。图丙中木块长度为cm。图丁中机械秒表示数为s。
    56.下表为测量一张纸的厚度时所设计的数据记录表格,请将a、b两处的内容补充完整,a;b;最后一列取平均值的目的是:。某同学测量了三次,求得一张纸的厚度分别为:0.085mm、0.088mm和0.087mm,则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可记录为mm。
    57.某同学想测量一卷筒纸的长度,考虑到纸筒上绕的纸很长,不可能将纸全部拉直了再测量,他从纸筒标签上了解到:拉开后的纸厚度为 d。然后测出卷筒纸的内半径 r、外半径R 即可求得一卷筒纸的长度,则此卷筒纸的长度为。
    58.在“练习使用刻度尺”活动中,小明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操作正确,如图所示,则物理课本的宽度为cm。小明又使用相同的方法测量了3次物理课本不同位置的宽度,记录的结果为18.50cm、18.67cm、18.51cm,课本的宽度应记为cm。
    59.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是cm。为了减少测量的误差,可以采用的方法。PM2.5是漂浮于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即m的颗粒物。
    60.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曝光一次,利用这种方法记录的竖直向上抛出的苹果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苹果在上升过程中做(选填“变速”或“匀速”)直线运动,苹果在、位置间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位置间的平均速度。
    61.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甲物体10s到15s处于状态;0到10s内甲乙都做运动,甲的速度(选填“>”、“=”或“/vB,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在30~40s内,A车的s-t图像是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路程无变化,说明这段时间内A车处于静止状态,其速度为0,因此vA
    【详解】[1]由图像可知,甲在10s到15s,路程大小没有发生变化,所以甲在10s到15s处于静止状态。
    [2]由图可知,0到10s内,甲、乙的路程随时间增大而增大,且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所以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3]由图可知,0到10s内甲、乙运动时间相同,甲的路程大于乙的路程,由可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62.变速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同 C
    【详解】[1][2]由纸锥照片可知:纸锥从位置甲运动到位置乙的过程中,纸锥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越来越大,所以纸锥做变速运动。
    [3]甲到乙纸锥在相等的时间t内路程s越来越大,由知,纸锥的速度越来越大,乙到丙图像中纸锥下落的距离几乎不变,所以纸锥后面应该是匀速的,所以由图像知图像C能反应纸锥下落的运动情况,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63.秒表较小时间 40.0 >小 D
    【详解】(1)[1]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需测量小车运动的距离和运动的时间,再通过计算得出小车的平均速度,因此实验的原理是。
    (2)[2]常用刻度尺测量路程,秒表测量时间。
    (3)[3][4]斜面的坡度越大,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越快,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就越短,不方便测量时间,因此实验时为了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
    [5]AB的距离为
    (4)[6]小车从A位置由静止滑下时,做匀加速运动,AC中点在AB中点的后方,由于速度越来越快,则经过路程AC中点时的速度大于经过路程AB中点时的速度,即v1>v2。
    (5)[7]过了B点后计时,所计时间偏大,根据公式可知,在路程不变的情况下,时间偏大,速度就会偏小。
    (6)[8]小车在斜面下滑过程中的速度越来越快。即小车全程做变速直线运动,图像A表示物体静止,图像B表示物体匀速运动,图像D表示物体加速运动,图像C表示物体匀速运动。小车做加速运动,故符合的图像为D。故选D。
    64.秒表
    纸锥下落的时间大
    【详解】(1)[1]由于实验中需要测量纸锥下落的高度和下落的时间,所以需要测量时间的工具秒表。
    (2)[2]由于纸锥下落的时间短,不易测量,所以较难测出纸锥下落的时间。
    [3]可以换用锥角较大的纸锥进行试验,纸锥受到的空气阻力增大,纸锥下落的时间增长,方便测量时间。
    65.秒表慢 0.25

    相关试卷

    3专题10 计算题专练-备战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

    这是一份3专题10 计算题专练-备战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小明乘汽车去60km外的连云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3专题09 实验题-备战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

    这是一份3专题09 实验题-备战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共64页。

    3专题08 作图题-备战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

    这是一份3专题08 作图题-备战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画出经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请补全该光路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