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五四制)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展开(分值:100分: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3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70分;共100分。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按要求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上的相应位置。
3.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
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4.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到答题卡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图时可
用2B铅笔,不得超出预留范围。
5.切记不要直接在试卷上答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生活处处皆是物理,下列几种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cm
B. 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C.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g
D. 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75dm
【答案】A
【解析】
【详解】A.学生把手掌伸开,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约为18cm,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宽度与它差不多,故A符合题意;
B.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不是10m/s,故B不符合题意;
C.10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那么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故C不符合题意;
D.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中学生身高的一半,约为7.5dm,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如图所示,在师大一中运动会入场式上,某班方队整齐划一的经过主席台时的情景,若说方队中某同学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主席台B. 主席台上坐着的评委
C. 主席台旁的旗杆D. 方队中的另一个同学
【答案】D
【解析】
【详解】ABC.在师大一中运动会入场式上,某班方队整齐划一的经过主席台时的情景,方队中的同学与主席台、主席台上坐着的评委、主席台旁的旗杆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以主席台、主席台上坐着的评委、主席台旁的旗杆为参照物方队中的同学是运动的,故ABC不符合题意;
D.方队中同学们之间没有位置变化,以方队中的另一个同学为参照物,这位同学是静止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 “宫、商、角、徵、羽”起源于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乐的五个基本音阶,亦称五音,相当于现代7个音阶中的d、re、mi、sl、la.五音实际上是指声音的( )
A. 音色B. 音调C. 响度D. 速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中国古乐的五个基本音阶,每个音阶对应的频率是逐渐增大的,因为频率越高,音调越高,由此可知d、re、mi、sl、la.五音实际上是指声音的音调.故B正确.
4. 如图所示,是博物馆珍藏的古代青铜“鱼洗”,注入半盆水后,用双手搓把手,会发出嗡嗡声,盆内水花四溅。传说,众多“鱼洗”声能汇集成千军万马之势,曾吓退数十里外的敌军。这反映了我国古代高超的科学制器技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鱼洗”正在振动
B. “鱼洗”振动幅度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C. “鱼洗”发出的声音只能靠盆中水传入人耳
D. 众多“鱼洗”声汇集改变了声音的传播速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鱼洗”正在振动,故A正确;
B.“鱼洗”振动幅度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高,故B错误;
C.“鱼洗”发出的声音靠盆中水和空气的振动传入人耳,故C错误;
D.虽然众多“鱼洗”声汇集,但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5. 如图是某同学在地铁站台的平面玻璃安全门前候车时看到的情景。关于这些情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站台内的灯光在门上的“提醒标识”表面发生镜面反射
B. 站台内景物在玻璃门中所成的像是实像
C. 当安全门向两边打开时,乘客在玻璃门中的像位置不动
D. 当乘客远离玻璃门时,他在玻璃门中的像变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A.站台内的灯光照到门上的“提醒标识”表面,会发生漫反射现象,故A错误;
B.站台内景物在玻璃门中所成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成的是虚像,故B错误;
C.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人的位置不变,平面镜所在平面位置不变,平面镜成的像的位置不变,当安全门向两边打开时,乘客在玻璃门中的像位置不动,故C正确;
D.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当乘客远离玻璃门时,他在玻璃门中的像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6. 日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来计时一种工具。如图所示,通过观察直杆在太阳下影子的位置就可知道时间。下列现象与日晷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 筷子“弯折”B. 小孔成像C. 桥的倒影D. 海市蜃楼
【答案】B
【解析】
【详解】一天中不同时间,日晷晷面上的直杆会在晷面留下长短和位置不同的影子,据此来记录时间。这主要是利用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工作的。
A.筷子“弯折”,是光发生折射造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小孔成像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
C.倒影是平面镜成的像,本质是光的反射,故C不符合题意;
D.海市蜃楼的形成是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发生了折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 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可快速登录网页,访问网络数据,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 )
A. 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
B. 必须保证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
C. 二维码是光源
D. 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反射光,白色部分吸收光
【答案】B
【解析】
【详解】AB.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二维码到摄像头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二维码本身不发光,不是光源,故C不符合题意;
D.当扫描黑白相间的条纹时,黑色条纹吸收所有光线,故黑色条纹不反射色光,而白色条纹能够反射所有色光,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 小丽配戴200度的远视眼镜来矫正视力,针对这一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B. 远视眼看远处物体时成像在视网膜前
C. 透过眼镜看小丽的眼睛,看到她的眼睛变大了
D. 透过眼镜看小丽的眼睛,看到她的眼睛变小了
【答案】C
【解析】
【详解】AB.远视眼看不清近处景物,是因为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后方,所以要配戴凸透镜使光线提前会聚在视网膜上,故AB错误;
CD.透过眼镜看小丽的眼睛,由凸透镜成像规律知道,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看到她的眼睛变大了,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9. 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质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 能装1kg水的瓶子一定能装下1kg的酒精
C. 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
D. 一瓶矿泉水被喝掉一半后,剩余矿泉水的密度变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A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不因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改变。故AD错误;
B.由于酒精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所以1kg水的体积比1kg酒精的体积小。因此能装1kg水的瓶子不能装下1kg的酒精。故B错误;
C.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里面气体的质量不变,体积减小。根据可知里面气体密度变大。故C正确。
故选C。
10. 用容器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体积V与液体和容器总质量m的关系如图线段AB所示,请你观察图像,根据图像可知( )
①容器的质量是20g
②液体的密度是3×103kg/m3
③5L这种液体的质量为5kg
④这种液体可能是水
A. 只有①②正确B. 只有②③正确
C. 只有①④正确D. 只有③④都正确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①由图像可知,当液体体积为0时,液体与容器的总质量m为40g,则容器质量为40g,故①错误;
②由图像知,m=100g时,V=60cm3,由于100g是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所以液体的质量为
m液=m﹣m容器=100g﹣40g=60g
液体密度为
故②错误;
③5L这种液体的体积为
V′=5L=5dm3=0.005m3
液体的质量为
m液′=ρV′=1×103kg/m3×0.005m3=5kg
故③正确;
④这种液体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所以可能是水,故④正确。
故选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1. 明代的一位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诗人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_(选填“流水”或“地面”);人骑水牛时,他相对于牛是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答案】 ①. 流水 ②. 静止
【解析】
【详解】[1][2]“桥流水不流”可以理解为“桥动水不动”,意思就是说桥在运动,研究对象应该是桥,以流水为参照物,桥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桥是运动的,选择的参照物是流水;人骑水牛时,以水牛为参照物,人相对水牛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人是静止的。
12. 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于12月18日发生6.2级地震,各级政府全力开展搜救,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地震时产生的__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具有较大的破坏性,能将高大的建筑物摧毁,这说明声音能传递____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
【答案】 ①. 次声波 ②. 能量
【解析】
【详解】[1]大自然的许多活动,如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等,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地震时产生的次声波具有较大的破坏性,能将高大的建筑物摧毁。
[2]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将高大的建筑物摧毁,这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13. 在医院中护士经常用如图甲所示测温枪测量体温,这是利用了人体发出的____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医院走廊中有如图乙所示的“静”字,这是在__________(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控制噪声。
【答案】 ①. 红外线 ②. 声源处
【解析】
【详解】[1]测温枪是利用人体发出的红外线来测量体温的,人体辐射的红外线强度越大,测温枪示数越高。
[2]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医院走廊中所示的“静”字,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4. 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为了计时更准确,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__,若计时员开始计时时,小车已过A点,则所测得AC段的平均速度将偏__________。(均选填“大”或“小”)
【答案】 ①. 小 ②. 大
【解析】
【详解】[1] 为了计时更准确,应该调节斜面的坡度较小,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较长。
[2] 若计时员开始计时时,小车已过A处,会导致所测的AC段时间偏小,由
可知,所测得AC段的平均速度将偏大。
15. 我国古诗文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的“影”是光的______形成的;“楼台倒影入池塘”中的“倒影”是光的______形成的。(均选填“反射”、“折射”或“直线传播”)
【答案】 ①. 直线传播 ②. 反射
【解析】
【详解】[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影”是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2]“楼台倒影入池塘”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16. 为了监控取款机前的实时情况,银行ATM自动取款机上方安装有一摄像头。摄像头的工作原理相当于凸透镜成倒立、________的实像;当取款人逐渐靠近取款机时,他所成的像会逐渐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①. 缩小 ②. 变大
【解析】
【详解】[1][2]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其成像的原理是: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取款人逐渐靠近取款机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所以他所成的像会逐渐变大。
17. 某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铝罐,即钢罐内表面要压接一层厚度为0.25mm的铝膜。他们先把薄薄的铝膜装到钢罐内与内表面相贴,再往钢罐内灌满水,水中插入冷冻管使水结冰,铝膜就与钢罐接牢了。请你利用所学知识解释铝膜是怎么与钢罐接牢的:__________。
【答案】见解析
【解析】
【详解】当钢罐内灌满水,水中插入冷冻管,水会结冰,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由知道,水结冰时体积变大会产生的巨大压力,将铝膜与钢罐紧紧压在一起。
三、作图、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6分)
18. 请在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请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
【解析】
【详解】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
19. 请在图中画出经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答案】
【解析】
【详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会发生偏折,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必过左侧焦点,故连接折射点和左侧焦点,并将其延长,并带上箭头,即为折射光线,过凹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延长过光心的光线,并画上箭头即可,故如图所示:
20. 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小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如图甲他先将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白色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且与镜面保持__________,白色的硬纸板的作用是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如图甲用量角器测量角i和角r,可以得到的规律是__________,有的同学认为这个结论不可靠,理由是__________。若将入射光线EO向ON靠近,则反射光线OF__________ON(选填“靠近”或“远离”);
(3)在图甲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光反射时,光路是__________;
(4)为了进一步确定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小李将纸板沿PQ剪开,将纸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平面镜图乙所示,发现在纸板右侧的__________(选填“上部”或“下部”)会看到反射光线,此实验现说明:__________。
【答案】 ①. 垂直 ②. ①显示光的传播路径②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③.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④. 实验次数少,无法得出普遍规律 ⑤. 靠近 ⑥. 可逆的 ⑦. 下部 ⑧.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解析】
【详解】(1)[1] 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由于法线与镜面垂直,且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所以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时,要保持与镜面垂直。
[2] 白色的硬纸板的作用是①显示光的传播路径②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2)[3] 如图甲用量角器测量角i和角r,可以得到的规律是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 有的同学认为这个结论不可靠,理由是实验次数少,无法得出普遍规律。
[5] 若将入射光线EO向ON靠近,入射角减小,则反射角也减小,则反射光线OF向ON靠近。
(3)[6] 在图甲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光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4)[7] [8] 如图丙所示,根据题意可知,将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上半部分与反射光线不在同一平面,而下部分与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发现在纸板右侧的下部会看到反射光线,此实验现象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
21. 小刚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cm;
(2)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凸透镜位置不变,想要找到清晰的像应该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像的特点是倒立、__________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
(3)当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实像时,保持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和光屏对调一下位置,光屏上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到清晰的像;
(4)在实验过程中,当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时,用不透光的纸板挡住凸透镜的左半部,此时光屏上的像将__________;
A.像大小、形状不变,像的亮度变暗
B.像的左半部消失
C.像的右半部消失
D.像缩小一半
(5)某同学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得不到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答案】 ①. 10.0 ②. 右 ③. 放大 ④. 投影仪 ⑤. 能 ⑥. A ⑦. 蜡烛在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
【解析】
【详解】(1)[1]由图可知,最小、最亮的光斑就是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即焦距为
(2)[2][3][4]凸透镜焦距为10.0cm,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物距为15cm,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像距应大于二倍焦距,即光屏位于70.0cm刻度线右侧,因此光屏应向右移动,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3)[5]根据光路是可逆的,保持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和光屏对调一下位置,物距和像距对调,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
(4)[6]用不透光的纸板挡住凸透镜的左半部,右半部分仍能够折射成像,只不过到达像点的光变少了,像变暗了,但光屏上的像仍然是完整的,大小形状均不变,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7]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得不到像,其原因可能是因为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了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有可能物体在焦点上,不能成像;有可能烛焰、凸透镜、光屏不在同一水平高度上,像无法成在光屏上;也有可能物体虽然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但是离焦点太近,像距太大,超过了光具座的长度,光屏上得不到像。
22. 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好奇的小王同学想知道老师所用粉笔的密度。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如下探究:
(1)他把10支粉笔放到调好的托盘天平上,当天平再次平衡,右盘的砝码和标尺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则每支粉笔的质量为__________g;
(2)小王在量筒中加入体积为V1的水,把一支粉笔放入量筒,发现粉笔在水面停留一瞬,冒出大量的气泡后沉底。量筒中水面到达的刻度为V2,若把(V2﹣V1)作为粉笔的体积来计算粉笔的密度,测得粉笔的密度会比真实值偏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3)小王把一支同样粉笔用一层保鲜膜紧密包裹好放入水中(保鲜膜的体积忽略不计),发现粉笔漂浮在水面上,于是他用水、小金属块、量筒和细线测量粉笔的体积,如图乙,粉笔的密度为__________g/cm3;
做完试验后,该同学想用类似的方法测量一杯液体的密度,步骤如下:
①测量空烧杯的质量;
②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③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液体的体积;
④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液体的密度。
(4)上述测量过程会导致测得的密度值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
(5)为了使测量值更精确,上述测量顺序可调整为:__________(填写序号)。
【答案】 ①. 3.84 ②. 大 ③. 0.64 ④. 偏大 ⑤. ②③①④
【解析】
【详解】(1)[1] 由图甲得,10支粉笔的质量为
每支粉笔的质量为
(2)[2] 粉笔会吸水,导致水与粉笔的总体积V2变小,若把作为粉笔的体积来计算粉笔的密度,测得粉笔的体积会偏小,粉笔的质量测量准确,则粉笔的密度会比真实值大。
(3)[3] 由图乙得,量筒的分度值为2mL,读数时以凹液面的底端所对的刻度值为准,粉笔的体积为
粉笔的密度为
(4)[4] 先测空玻璃杯质量,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液体的体积;这种做法因玻璃杯壁粘液体,测出的体积偏小,算出的密度偏大;
(5)[5] 实验中为了减少液体在玻璃杯上的附着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可先测玻璃杯与液体的总质量,再倒入量筒中,然后测玻璃杯的质量,因此,调整后的步骤顺序为:②③①④。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23. 小江和爷爷一起出海捕鱼,渔船从港口出发行驶45km抵达目的地,渔船平均速度为5m/s,求:
(1)渔船从港口到目的地需多少小时?
(2)到达目的地后,爷爷用声呐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探测鱼群所在深度,经过0.2s后收到回波,求鱼群距海面约有多深?(海水中声速v2=1500m/s)
【答案】(1)2.5小时;(2)150m
【解析】
【详解】解:(1)由题意可得,渔船的速度为
v1=5m/s=18km/h
到达目的地的路程s1=45km,故所需时间
(2)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v2=1500m/s,超声波从发射到抵达鱼群处所用时间为
故海水深度
s2=v2t2=1500m/s×0.1s=150m
答:(1)渔船到达目的地需要2.5小时;
(2)鱼群距海面约为150m。
24. 2023年8月3日,津潍高铁东营段首梁浇筑下线,标志着津潍高铁东营段箱梁建设施工正式开启。东营黄河公铁大桥正式进入承台施工阶段,其中某建筑工地需要400m3的沙石,为了估测沙石的密度,工人用一只质量为10kg空桶平平装满一桶沙石,测得总质量为62kg,再用这只桶装满一桶水,测得桶和水的质量为30kg,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
(1)桶的容积是多少?
(2)沙石的密度是多少?
(3)若用一辆载重4000kg的卡车将沙石运送到工地,至少要运多少车?
【答案】(1)0.02m3;(2)2.6×103kg/m3;(3)至少要运260车
【解析】
【详解】解:(1)桶中水的质量
桶中水的体积
桶的容积
(2)桶中沙石的质量
用一只空桶平装满一桶沙石的体积
沙石的密度
(3)建筑工地需要沙石的质量
所需汽车数量
即至少要运260车。
(1)桶的容积是0.02m3;
(2)沙石的密度是2.6×103kg/m3;
(3)至少要运260车。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2023-2024学年物理九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2023-2024学年物理九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抽油烟机装有照明灯和排气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利区六校2023-2024学年物理八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利区六校2023-2024学年物理八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
2022年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二〇二二年东营市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物理试题B5版pdf、2022年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docx、物理答案docx、二〇二二年学业水平模拟考试物理答题卡2pdf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