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展开1.请抄写下面一段话,注意书写正确,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ㅤㅤ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它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
——摘自鲁迅《雪》
2.读拼音写词语,看谁写得干净、工整又美观。
二、词语乐园
3.下列加点字,在词语中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单薄(bó) 笨拙(zhuō) 谬赞(niù) 威风凛凛(lǐn)
B.瘦削(xuē) 骤然(zhòu) 慷慨(kǎi) 热血沸腾(xiě)
C.参差(cēn) 花蕾(lěi) 苔藓(xiǎn) 汹涌澎湃(pài)
D.尽量(jìn) 提供(gòng) 琴弦(xián) 自作自受(zuò)
4.根据句意选择恰当的词语,请将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ㅤㅤ宋徽宗的《听琴图》用笔细腻,色彩典雅, 地刻画了古人抚琴听琴的情景,尤其是人物神情堪称 ,让我们仿佛听到了如 般美妙动听的琴音。这琴音 ,久而不绝,令人沉醉。
5.下面是柳公权创作的书法作品《玄秘塔碑》(局部)。作品刚劲有力,有气势和魄力,可以用来赞美这部书法作品的词语是( )
A.妙笔生花B.骨力遒劲C.画龙点睛D.栩栩如生
6.概括下面这段话的大意,最恰当的一项是( )。
眼睛是不会说谎的。当我们以美好喂养它时,它会在心中长出一份美好来;当我们以丑陋喂养它时,它会在心中长出一份丑陋来。我们看一个人素质高低,只要看他的眼睛,就能判断个八九不离十。泄露一个人的秘密的,往往不是别的,而是一个人的眼睛。
A.眼睛会泄露秘密。
B.眼睛要用美好的东西来喂养。
C.眼睛是不会说谎的。
D.眼睛可以看出一个人素质的高低。
7.积累天地
ㅤㅤ“一切景语皆情语”,古诗词中处处有景,景中含情。从《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笔下,我们感受到“明月别枝惊鹊, 。”的欢喜之情;同样写月,《宿建德江》的孟浩然却由“ , 。”之景道出了心中的愁绪。同样写水,“ , 。”歌咏了黄河的姿态与气势;“ ,两山排闼送青来。”描绘了田间溪水的清婉。景中有色,祖国的春天在朱熹的《春日》中是“等闲识得东风面, 。”般多彩;在杜牧的《江南春》中同样是“ ,水村山郭酒旗风。”般红绿相映。
8.快乐读书吧
ㅤㅤ读名著《童年》带给我们许多收获与思考。这部小说中出现了数十个人物,讲述了许多令人难忘的故事情节。请你结合阅读《童年》的收获,选择恰当的内容,完成下面的题目。(书籍版本不同,人名翻译不同,音意接近即可辨识。)
(1)《童年》中,主人公阿廖沙的好朋友都有谁?请将序号填写在他的通讯录中。
(2)“卡纳特街的生活”令阿廖沙终生难忘!好朋友们也是如此,大家纷纷在朋友圈留言。
ㅤㅤ还会有谁发表评论呢?请你结合故事情节推测,并试着写写吧!
会继续评论:“ 。”
三、阅读与欣赏
9.课内阅读
夏天里的成长(节选)
ㅤㅤ①生物从小到大,本未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ㅤㅤ②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连接处的缝隙几乎填满。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
(1)请你用“_____”画出第①自然段的中心句,想一想围绕这句话,短文从 和 两方面列举了许多事物,写出了生物在夏天里 的状态。
(2)下列句子与选段中画“~~~~”的句子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六月六,看谷秀。
B.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
C.雨点儿在我的头顶和肩膀上起劲地跳跃:滴答,滴答滴答……
D.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3)选段②中紧扣“ ”(用原文回答)通过敏锐的观察和巧妙的构思写出了 、 、 、 、 五个事物在夏天的变化。
(4)选文中两个自然段都是围绕“夏天里的成长”展开的,能否调换二者的顺序?为什么?
10.文言文阅读
文徵明习字
ㅤㅤ文徵(zhēng)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①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②苟且③,或答人简札,少④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⑤精妙。
[注释]①率(lǜ):标准。②尝:曾经。这里“未尝”指从来没有。③苟且:敷衍了事,随随便便,马虎。④少:通“稍”,稍微。⑤益:愈加,更加。
(1)联系上下文,请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注释,并在正确答案下画“√”。
①或答人简札( A.或者 B.有时)
②日以十本为率(A.太阳 B.每天)
③必再三易之不厌(A.改变,更换 B.交换)
④故愈老而愈益精妙(A.缘故 B.所以)
(2)结合注释,理解句意。
ㅤㅤ“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的意思是: 。
(3)阅读文章,请用“_____”标划出文徵明书法“愈老而愈益精妙”的原因。
(4)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11.现代文阅读
落墨花
ㅤㅤ①五代十国时期,宫廷画家黄荃严谨细腻的花鸟画,被称为“黄家样”。当时想进入画院的画家都以“黄家体制”为准,几乎人人效仿,全国上下一时蔚然成风。然而,在江南,却有一位与黄荃画风(截然不同 与众不同) 的画家脱颖而出,这位画家名叫徐熙。
ㅤㅤ②徐熙是江南名门望族之后,世代书香。在诗书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徐熙,性格(墨守成规 洒脱不羁) 。他不做官,喜爱诗文绘画,尤其精于花鸟,平时在家与朋友谈诗论画,常以“江南布衣”自居。
ㅤㅤ③徐熙最喜欢在大自然中以步当车,享受江南明媚秀美的景色。每当他漫步在田间地头,那些生动多姿的杂花野草常常吸引他的注意。他最喜欢拈花在手,细细地观察每一片叶子的俯仰变化,然后再把它们画到纸上。
ㅤㅤ④自由自在生长在大自然里的汀花野竹、水鸟渊鱼,是徐熙所喜爱的绘画题材。一次,在郊外,他见到一株果实累累的石榴树,这株树上,挂满了火红的石榴果,他拿出纸笔,调色研墨,开始写生。
ㅤㅤ⑤徐熙饱蘸了墨,提起毛笔,跟前的石榴树果实晶莹剔透,垂累可爱。从哪里开始画好呢?他略一犹豫,只听身后“啊”的一声叫。徐熙回头,只见一个小牧童正站在他身后,好奇地看着他的举动。
ㅤㅤ⑥徐熙对小牧童一笑,牧童说道:“你落下的墨汁在纸上开花了。”徐熙低头一看,原来笔上的一滴墨,落到了纸上,那滴墨汁在纸上自由地散开,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形状,真的像是开了一朵墨花一样。
ㅤㅤ⑦徐熙灵光一闪,提笔在这个墨点上略加点染,随后又用浓墨粗笔,草草地画出了一些枝干和石榴叶。最后,一株果实累累的石榴树,出现在画面上。这幅画既没有用线精勾细勒,也没有经过反复渲染敷色。落墨成画,敷彩为花,清新而又生动,彻底摆脱了“黄家样”的样式,呈现出一种与黄荃的“黄家富贵”完全相左的独特风格。
ㅤㅤ⑧徐熙回到家以后,反复琢磨,用这种写意的方法画了一幅《石榴图》。在《石榴图》中徐熙共画了100多个石榴果,画面上枝叶纷繁,枝干、叶子均用墨笔画出,空隙间夹杂着石榴果。整幅画面墨不掩色,色不碍墨,只是略施颜彩。一眼望去,全画有一种洒脱奇伟的气势。
ㅤㅤ⑨所有见到这张画的人,都惊叹于徐熙自成一格的画法。别人见他落墨成花,就称他的画法为“落墨花”。后来,徐熙的画名越传越远,他最常画的题材是杂花野鸟,画好的作品几乎张张都是精品,均令人啧啧称奇。人们因为知道他最常画的题材都是一些江边花、路边草,因此形容他的画风为“徐熙野逸”。
(1)在文中选择恰当的词语,用“√”标出来。
(2)读了全文可知,黄荃擅长画 画,被称为“黄家样”,在当时蔚然成风。而 的画却自成一体,赢得了大家的喜爱,人们还把他的画法称为“ ”。这种画法用文中的八个字形容,就是“ , ”。
(3)阅读第②至⑨自然段,请你用简洁的词语概括“落墨花”画法的由来。
(4)根据本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徐熙之所以要自成一派,是因为他心高气傲,要摆脱“黄家样”的模式。
B.宫廷画家黄荃严谨细腻的花鸟画,被称为“黄家样”,在全国蔚然成风。
C.徐熙能有“落墨花”的画法,全靠一次意外的滴墨。
D.本文主要介绍黄荃和徐熙这两位画家的绘画成就。
(5)本文在第②自然段讲述徐熙的出身和喜好,这样写一方面写出了他 的特点,另一方为后文 做铺垫。
(6)为了完成不同的阅读任务,阅读本文时重点关注的内容和阅读收获也不相同,请把你的阅读过程记录在下面表格中。
四、表达与生活
12.口语交际
ㅤㅤ仔细读图,根据提示,完成任务。
ㅤㅤ小明同学家住在英雄山附近,8:00点前要到省博物馆参加研学活动。6:40他来到英雄山公交站台前,正犹豫如何乘车才能最快到达?请你仔细看图,帮他规划一下最佳线路吧!
ㅤㅤ最佳乘车线路是:
13.写作
环境:冬日黄昏 热火朝天的赛场 放学后的校园
人物:志愿者小分队 女孩小叶 淘气的南南
ㅤㅤ请你从以上提供的词语中,选择一个环境、一到两个人物,展开丰富的想象写一则故事。注意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完整,重点部分写详细。题目自拟,文章不少于400字。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六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
1.【解答】故答案为:
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它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
——摘自鲁迅《雪》
2.【解答】故答案为:
稍微 谚语
抽屉 伶俐
二、词语乐园
3.【解答】A.有误。“谬赞”的“谬”应读“miù”。
B.有误。血:读“xuè”时意思有血液,流动于心脏和血管内的不透明的红色液体,由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构成;有血统关系的;比喻刚强热烈。读“xiě”时意思为义同“{血}”(xuè)。用于口语。故“热血沸腾”的“血”应读“xuè”。
C.正确。
D.有误。供:读“gòng”时意思有陈设;摆放;在神佛或先辈的像(或牌位)前陈列香烛等表示敬奉;祭祀时摆设祭品。读“gōng”时意思有供给;供应;提供某种东西让人使用。故“提供”的“供”应读“gōng”。
故选:C。
4.【解答】①余音绕梁: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②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
③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摹仿得非常逼真、传神。
④画龙点睛:意思是给画好的龙点画上眼睛。比喻说话或写作诗文时,在关键的地方加上一两个精辟的词句点明要旨,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主题更加鲜明深刻。
故答案为:
③惟妙惟肖 ④画龙点睛 ②高山流水 ①余音绕梁
5.【解答】A.妙笔生花:比喻出众的写作才能。
B.骨力遒劲:形容刚劲有力,有气势和魄力,霸气。
C.画龙点睛:内容中最出色,最精彩的一部分。
D.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
柳公权的的楷书用笔方圆并施,点画棱角分明,结构精妙。人们常说的“颜筋柳骨”之“柳骨”即形容其书法瘦硬挺拔,骨力遒劲。
故选:B。
6.【解答】本段用总分的表达方式,告诉我们眼睛是不会说谎的。
故选C。
7.【解答】依次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唐代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唐代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一),宋代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宋代朱熹的《春日》,唐代杜牧的《江南春》。
故答案为:
清风半夜鸣蝉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万紫千红总是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
8.【解答】(1)《童年》中,主人公阿廖沙的好朋友有:小茨冈、彼得大叔、格里戈里。
(2)结合“卡纳特街的生活”的情节,写出评论即可。如:“好事儿”会继续评论:“记得,我还记得我们在一起欣赏自然美景。”
故答案为:
(1)①③⑤;
(2)“好事儿”记得,我还记得我们在一起欣赏自然美景。
三、阅读与欣赏
9.【解答】(1)考查了中心句。通过读语段可知第1句是中心句,围绕第一句来写。根据“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可知紧扣“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这几个关键词展开描写。根据“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写出了夏天植物听得见、看得见的生长特点。
(2)考查了修辞手法。“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从三个不同的方面,写出了夏天万物生长的景象。由此可知,D项与之相同。故选D。
(3)考查了谚语的作用。从“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连接处的缝隙几乎填满。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可知,文章第二自然段中作者围绕“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这一中心,写了五种事物,分别是:山、河、铁轨、地、柏油路。
(4)考查了思维拓展。结合选文内容言之成理即可。通过阅读可知,第①段写了动物、植物的成长过程,第②段没有生命的事物的成长过程。从而印证了“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万物的生长主要是动物、植物的成长,故不能调换二者的顺序。
故答案为:
(1)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飞快的长 跳跃的长 听得见、看得见的生长;
(2)D;
(3)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 山 地 河 铁轨 柏油路;
(4)不能调换二者的顺序。因为第①段写了动物、植物的成长过程,第②段没有生命的事物的成长过程。万物的生长主要是动物、植物的成长,故不能调换二者的顺序。
10.【解答】(1)考查词语解释。①“或答人简札”的意思是:有时给人回信。或:有时。故选B。
②“日以十本为率”的意思是: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日:每天。故选B。
③“必再三易之不厌”的意思是: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易:改写。故选A。
④“故愈老而愈益精妙”的意思是: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故:所以。故选B。
(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句中重点词语有:临写:临贴写;日:每天;句意为:文徵明临贴写《千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
(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从“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能看出文征明书法精妙的原因可以概括为勤学苦练,坚持不懈,要求严格。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本文通过记叙文征明勤学苦练、坚持不懈、一丝不苟练习书法的故事,告诫我们如果做事半途而废,最终只能一事无成,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故答案为:
(1)①B;
②B;
③A;
④B;
(2)文徵明临贴写《千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
(3)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4)我们如果做事半途而废,最终只能一事无成,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11.【解答】(1)考查了选词填空。根据词语的意思进行选择,截然不同:形容事物之间毫无相同之处。与众不同:和大家不一样。故选,截然不同。墨守成规:思想保守,不求改革进取。洒脱不羁:潇洒自如,不收约束。故选,洒脱不羁。
(2)考查了内容理解与概括。根据“宫廷画家黄荃严谨细腻的花鸟画,被称为‘黄家样’。”“在江南,却有一位与黄荃画风截然不同的画家脱颖而出,这位画家名叫徐熙。”“落墨成画,敷彩为花,清新而又生动”“别人见他落墨成花,就称他的画法为“‘墨花’。”可知答案。
(3)考查了内容理解与概括。根据“原来笔上的一滴墨,落到了纸上,那滴墨汁在纸上自由地散开,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形状,真的像是开了一朵墨花一样。”“所有见到这张画的人,都惊叹于徐熙自成一格的画法。别人见他落墨成花”可概括出答案。
(4)考查了内容理解与概括。根据“在江南,却有一位与黄荃画风截然不同的画家脱颖而出,这位画家名叫徐熙。”可知选项A错误。根据“宫廷画家黄荃严谨细腻的花鸟画,被称为‘黄家样’。当时想进入画院的画家都以‘黄家体制’为准,几乎人人效仿,全国上下一时蔚然成风。”可知选项B错误。根据“徐熙低头一看,原来笔上的一滴墨,落到了纸上,那滴墨汁在纸上自由地散开,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形状,真的像是开了一朵墨花一样。徐熙灵光一闪,提笔在这个墨点上略加点染,随后又用浓墨粗笔,草草地画出了一些枝干和石榴叶。”可知选项C说法正确。根据短文内容可知,主要介绍了徐熙的画法“落墨花”的创作过程。选项D说法错误。
(5)考查了内容理解与概括。根据“在诗书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徐熙,性格洒脱不羁。他不做官,喜爱诗文绘画,尤其精于花鸟”“别人见他落墨成花,就称他的画法为‘落墨花’。”可知答案。
(6)考查了开放探究。根据“在诗书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徐熙,性格洒脱不羁。他不做官,喜爱诗文绘画,尤其精于花鸟”“别人见他落墨成花,就称他的画法为‘落墨花‘。“人们因为知道他最常画的题材都是一些江边花、路边草,因此形容他的画风为’徐熙野逸‘。”可知答案。
故答案为:
(1)截然不同 洒脱不羁;
(2)花鸟画 徐熙 落墨花 落墨成画 敷彩为花;
(3)滴墨落纸,散形成花 落墨成花,自成一格。
(4)C;
(5)性格洒脱不羁,喜爱诗文绘画 徐熙创作新的画法“落墨花”。
(6)性格洒脱不羁,喜爱诗文绘画 第⑦⑧自然段 第⑨自然段 画法为“落墨花”,画风为“徐熙野逸”。
四、表达与生活
12.【解答】从三个图表中可以看出,小明最佳乘车线路是:小明乘坐93路公交车从英雄山出发,到经十路舜耕路换乘911路公交车中间经过两站到省博物馆。
故答案为:
小明乘坐93路公交车从英雄山出发,到经十路舜耕路换乘911路公交车中间经过两站到省博物馆。
13.【解答】范文:
放学后
“叮铃铃”,总算是放学了。同学们快速整理着书包,教室里时不时传来“哐当哐当”的桌椅撞击声。一阵兵荒马乱之后,同学们又急忙整队,伴着一路“哒哒”的脚步声,终于步出了校园。
没一会儿,校园一片寂静。小鸟不再“叽叽喳喳”叫个不停,蚂蚁也趁着天色微暗匆匆赶回巢穴,辛苦一天的老师也回到了自己家中,整个校园都静了,一切都是那么和谐。罗老师今天值日,像往常一样在学校到处看看,这时他发现,走廊上一个女孩子在偷偷地抹眼泪。他走向前,关切地询问:“同学,你叫什么名字,怎么了?”那个小女孩抬起了头,说:“我叫小叶,我没有把老师交代的事情做好。”原来小叶是个小组长,放学了帮老师检查语文作业本,正当她要在作业本上画对勾的时候,突然有个声音把她吓了一跳,结果他她手上的红笔也不自觉地画了一横在作业本上。她觉得同学会对她有意见的,老师肯定会骂她的,她越想越紧张,不知不觉就哭了起来。
罗老师问明白了来龙去脉,看了看本子上的红线,和颜悦色地安慰她:“没事的,下次注意就好了,你又不是故意的。”听了老师宽慰的话,她觉得不再伤心了。罗老师又关切地说:“不早了,赶紧回家吧!”小叶谢过罗老师,迈着轻快的脚步走出了校园。 shā wēi
yàn yǔ
chōu ti
líng lì
①余音绕梁
②高山流水
③惟妙惟肖
④画龙点睛
①小茨冈
②桑娜
③彼得大叔
④克莱谛
⑤格里戈里
⑥西蒙
阅读任务
阅读段落
阅读收获
任务一:了解徐熙的性格爱好
第②自然段
任务二:读懂徐熙能脱颖而出的原因
大胆尝试、反复琢磨
任务三:了解徐熙的画法、画风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词语乐园,句段理解,积累运用,语言实践,课内阅读,课外阅读,表达与生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词语乐园,句段理解,积累运用,语言实践,课内阅读,课外阅读,表达与生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抄写句子,词语我会写,下列词语属于同一类的是,加点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是,我会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