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前押题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前押题卷(含答案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测试范围,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人教版第1-5单元。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C-12;N-14;O-16;F-19;Na-23;S-32;Cl-35.5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6-20小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下列造物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棉线织布B.楠木制舟C.粮食酿酒D.沙里淘金
2.空气和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为78%
B.空气中常见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
C.地球上的总水储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我们要节约用水
D.实验室可以通过蒸馏自来水获取净化程度较高的水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滴管取液 B.闻药品气味 C.读液体体积 D.点燃酒精灯
4.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氮气常温下无色无味,可用作保护气B.酒精具有可燃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C.氢气难溶于水,可用作燃料D.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光,可制成电光源
5.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变化
B.6000L氧气加压可装入40L的钢瓶中—氧分子的体积变小
C.冰水共存物是纯净物—冰和水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通常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6.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火星四射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出现白色烟雾
7.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K2SO4 B.NaOH C.SO3 D.O3
8.化学实验操作中常常有许多“先后”之分,否则就会出现事故或者使实验失败。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不正确的( )
A.用滴管吸取液体时,先在空气中挤捏胶帽排出空气,后伸入液体中吸取
B.加热试管中的固体时,应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后固定在药品部位加热
C.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
D.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气管
9.下图所示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们表示四种不同的元素 B.①表示的粒子符号是O2-
C.①③④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D.②④表示的是原子
10.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卡罗琳•贝尔托齐等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对点击化学和生物正交化学的发展”所做的贡献。FSO2N3是一种安全、高效的点击化学试剂,下列关于FSO2N3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25g
B.由四种非金属元素组成
C.物质类别属于氧化物
D.其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11.水是生命之源。城市生活用水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的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自来水厂投入明矾进行消毒
B.吸附池内常用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
C.通过反应沉淀池、过滤池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
D.硬度较高的自来水,用户可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其硬度
12.元素观、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B.分子和原子的区别是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C.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等
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
13.硅是制造芯片的主要原料,如图是某种制取硅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示的四种物质都由分子构成
B.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4:73
C.该反应装置中需无氧气
D.硅元素反应后化合价降低
14.下列探究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探究蜡烛燃烧是否生成CO2,将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B.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将少量品红加入到热水中
C.探究MnO2对H2O2分解是否有影响,比较MnO2加到H2O2溶液前后产生气泡快慢
D.探究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不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等体积两种气体
15.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了某一化学反应,涉及的物质为甲、乙、丙、丁,如图为各物质在反应前和反应后某时刻的质量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中消耗甲和乙的质量比为7:4B.丁可能为单质
C.x的值是31D.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可能为7:11
16.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可能的原因合理的是( )
A.实验室制取氧气,始终收集不到气体——装置漏气
B.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读数偏小——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
C.过滤时,过滤速度缓慢——未使用玻璃棒搅拌漏斗里的液体
D.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炸裂——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17.如图是实验过滤操作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
B.滤纸和漏斗间不能留有气泡
C.过滤后液体仍然浑浊,可能是因为待滤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D.为了加快过滤速度,可以用玻璃棒在漏斗内轻轻搅拌
18.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可在闭合电源开关后利用电阻丝放热引燃白磷。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前倾斜U型管,若管内液体始终水平,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B.白磷燃烧时,可观察到右侧管内液面降低
C.若电阻丝本身消耗氧气生成某种固体,则实验结果是一样的
D.装置未完全冷却时,左侧管内液面始终低于1刻度处
19.如图是关于氧气的部分知识网络,关于该图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制氧气的原料都是纯净物
B.Ⅰ类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C.Ⅱ类反应中可以添加食物的腐烂
D.Ⅰ、Ⅱ两类反应都放出热量
20.某同学误将少量KMnO4当成MnO2加入KC1O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可以代表KCl
B.t2时刻,开始产生O2
C.t1时刻,KMnO4开始分解
D.t2时刻,固体中有两种含钾元素的物质
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
本题共8个小题,共60分。
21.(4分)用化学用语填空:
(1)硫元素______;
(2)二氧化碳分子______;
(3)2个亚铁离子______;
(4)标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22.(9分)“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之一,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根据图1中A所示,可知铁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
(2)写出铁在氧气中燃烧的表达式:______ 。
(3)写出图1中F所表示粒子的符号 ______;在B~F中属于稳定结构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______。
(4)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2所示,查阅资料得知:若用n表示电子层数,每层上最多排2n2个电子,次外层最多排18个电子。由上述信息可以推断:锶属于______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周期,在图1B~F中与锶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______(填序号)。
(5)图3是某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若X-Y=8,则该粒子的符号是______。
23.(5分)空气中的各成分作为原料广泛用于化工、炼钢、石油化工、电光源等领域,是人类生活的重要资源。下列是工业上利用空气的成分合成氨气的流程示意图。
(1)空气净化后可以除去空气中的污染物,请列举一种空气污染物______。
(2)液态空气的分离利用的原理是______,属于______ 变化。
(3)流程中制取氨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
24.(7分)某研究小组做了如下探究微粒运动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查阅资料】
I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NH3),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HCl),氨气与氯化氢相遇会产生大量白烟,这是因为两者发生反应生成了氯化铵。氨气和氯化氢均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的气体。Ⅱ.分子的质量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
探究一:探究温度对微粒运动速率的影响。
【实验操作】
步骤一:如图1所示,向B、D、F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步骤二:向A、E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有橡皮塞的导管按图连接好,并将E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
【分析讨论】
(1)实验中使用了F装置,其作用是______。
(2)步骤二中,可观察到B、D试管中的液体均由无色变成红色,且先出现颜色变化的是D试管,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请另举出生活中的一个实例来证明上述结论______ 。
(3)图1中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
探究二:探究分子质量对微粒运动速率的影响。
【实验操作】如图2所示,两只注射器内分别盛有浓盐酸和浓氨水,在长玻璃管外壁上用记号笔做了A、B、C三个标记。实验开始时,同时向长玻璃管两端的脱脂棉上各滴入10滴浓盐酸和浓氨水,一会儿后玻璃管中产生大量白烟,且AB段内白烟最浓厚。
【分析讨论】
(4)AB段内白烟最浓厚,说明分子质量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是______。
生成物氯化铵常温下的状态是______ (填“固体”、“液体”或“气体”)。
(5)请写出上述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5.(8分)A-H是初中常见的八种物质,有如图所示关系:其中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F是一种最常见的液体,反应③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并且H是一种黑色的固体,在②的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改变。试推断: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E______;I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反应基本类型______。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反应基本类型______。
(4)在做反应③实验时没看见火星四射的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写出一条)。
26.(12分)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物质之一,我们应该多角度进行研究。
(一)水的组成以及构成
(1)图1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水里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b试管中生成的气体用 ______来检验。
(2)图2是电解水的微观过程,该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写粒子符号)。
(3)下列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是______(填序号)。
A.水的电解 B.水的蒸馏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二)水的净化和保护
(4)下列做法符合爱护水和保护水的是______(填序号)。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C.使用含磷洗衣粉
.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5)自来水厂常用明矾作絮凝剂,明矾能作絮凝剂,是因为明矾溶于水后生成具有吸附作用的胶状物氢氧化铝,则______ ,氢氧化铝的化学式为______。
(6)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填离子符号),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请设计实验证明某水样是硬水,并完成实验报告。
27.(10分)“制氧机”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保健、急救、大型化工生产等都需要制氧,使用时通过试剂发生反应产生氧气,某兴趣小组对便携式家用制氧机开展探究。
Ⅰ.定性探究反应原理
(1)该制氧机中有一包过碳酸钠粉末和一包二氧化锰,向盛有过碳酸钠的烧杯中加入水,观察到产生气泡非常缓慢,向其中放入二氧化锰,立即有大量气泡产生。检验该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
(2)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在常温下也可以快速制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3)从便于携带的角度分析。上述两组药剂中______ 更适合用作制氧机中的制氧剂。
Ⅱ.定量探究实际制氧效率
【资料】理论上生成150mL氧气,分别需要6%的过氧化氢溶液7.6mL,过碳酸钠1.4g。
(4)小组同学取上述两种药品分别加入0.2g二氧化锰进行对比实验,比较过氧化氢溶液和过碳酸钠制取氧气的效率。测得数据如下图(20min后几乎不产生氧气)请分析制氧剂选择过碳酸钠的依据是。
Ⅲ.探究反应的装置
(5)化学制氧机内缸如下图。为保证制氧的效果稳定,制氧机反应仓的加水量在夏季比冬季的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室根据上述化学制氧机原理示意图组装制取氧气的装置,除A-D仪器外,还需补充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
(7)小组同学利用饮料瓶、吸管、输液管等日常用品设计并制作了简易制氧机,如下图。他们想为鱼缸中的鱼供氧,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________(填“甲”或“乙”)。该装置与化学制氧机相比,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
(8)关于制氧机的研究,除获得氧气的反应原理:分析不同制氧剂的优劣、发生、净化、收集装置等问题外,同学们还能继续探究的问题有。
28.(5分)过氧乙酸(CH3COOOH)、次氯酸钠(NaClO)常用于对环境进行杀菌、消毒。
(1)过氧乙酸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
(2)过氧乙酸不稳定易分解,反应方程式为:2CH3COOOH=2CH3COOH+X↑,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3)废水中的尿素可用次氯酸钠溶液来吸收除去,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 (NH2)2+3NaClO=CO2↑+N2↑+ 3NaCl+2H2O,用含4.47g次氯酸钠(NaClO)的溶液,理论上可以吸收尿素的质量为多少?(请将计算过程写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该水样为硬水
参考答案
1.C
【详解】A、棉线织布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故为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楠木制舟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故为物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故为化学变化,故C符合题意;
D、沙里淘金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故为物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A
【详解】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空气中常见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该选项说法正确;
C、虽然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大,但淡水很少,可利用的淡水更少,则应该节约用水,该选项说法正确;
D、蒸馏得到的水为纯水,则蒸馏为净化程度最高的水,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3.B
【详解】A、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A错误;
B、闻药品气味的方法是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入鼻孔,禁止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故B正确;
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C错误;
D、点燃酒精灯,应该用火柴,不能用一个酒精灯点燃另一个酒精灯,容易引起火灾,故D错误。
故选B。
4.D
【详解】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故选项A错误;
B、酒精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故选项B错误;
C、氢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故选项C错误;
D、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电光源,故选项D正确;
故选:D。
5.B
【详解】A.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实质是:氢气分子分解成氢原子,氧气分子分解成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结合成水分子,所以发生变化的是分子种类,而原子种类、元素种类及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选项微观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B.6000L氧气加压可装入40L的钢瓶中,是因为构成氧气的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但氧分子的体积不变,故选项微观解释错误,符合题意;
C.冰和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因此,冰水共存物是纯净物,故选项微观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通常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故选项微观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6.C
【详解】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选项错误;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结论不是现象,选项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火星四射,选项正确;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出现白烟,没有雾,选项错误;
故选:C。
7.C
【分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详解】A、硫酸钾含有硫元素、氧元素和钾元素三种元素,因此不是氧化物,选项错误;
B、氢氧化钠含有钠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三种元素,因此不是氧化物,选项错误;
C、三氧化硫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选项正确;
D、臭氧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选项错误;
故选:C。
8.D
【详解】A、使用胶头滴管时,伸入液体前,应捏紧胶头,排出里面的空气,再伸入试剂中吸取液体,避免试剂与空气反应,不符合题意;
B、实验室制取氧气,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后固定在药品部位加热,以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匀造成炸裂,不符合题意;
C、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以避免装入药品后发现装置气密性不好,更换部分仪器而浪费药品,不符合题意;
D、高锰酸钾制O2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然冷却而炸裂,符合题意;
故选D。
9.A
【详解】A、根据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②和③核内质子数相同,都是11,属于同一种元素,图中共表示3种元素,故错误;
B、①中质子数为8,是氧元素,核内质子数比核外电子数少2个,带两个单位负电荷,故粒子符号是O2-,故正确;
C、①③④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个,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故正确;
D、②④的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都表示的是原子,故正确。
故选A。
10.B
【详解】A、FSO2N3的相对分子质量=19+32+16×2+14×3=125。A不正确;
B、FSO2N3由F、S、O、N四种非金属元素组成。B正确;
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FSO2N3由F、S、O、N四种非金属元素组成。所以FSO2N3不属于氧化物。C不正确;
D、FSO2N3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32:(16×2)=1:1。D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B。
11.A
【详解】A、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加速其沉降,达到净水的目的,但是不能进行消毒,故符合题意;
B、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不符合题意;
C、通过反应沉淀池,使悬浮的杂质沉降,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故不符合题意;
D、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其在加热时,能形成沉淀,所以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B
【详解】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说法正确;
B、分子和原子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分成更小的微粒,分子和原子的区别是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说法错误;
C、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等,说法正确;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说法正确。
故选B。
13.A
【详解】A、甲是四氯化硅分子,乙是氢分子,丙是硅原子,丁是氯化氢分子,丙是硅单质,由原子构成,A错误;
B、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丙和丁的质量比为,B正确;
C、该反应中有一氧化碳生成,故装置中需无氧气,防止发生爆炸,C正确;
D、四氯化硅中硅元素化合价为+4价,生成的硅化合价为0,故反应后硅元素化合价降低,D正确。
故选A。
14.C
【详解】A、将干冷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干冷烧杯上产生水珠,证明蜡烛燃烧生成水,不能证明生成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B、要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应设置对照试验,先将少量品红加入到热水中,再将相同质量的品红加入冷水中,观察品红扩散的速率,不符合题意;
C、探究MnO2对H2O2分解是否有影响,应设置对照试验,比较MnO2加到H2O2溶液前后产生气泡快慢,符合题意;
D、要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需要氧气浓度较高,探究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不同,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等体积两种气体,木条继续燃烧则是空气,木条立即熄灭则是呼出气体,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B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20g+20g+20g+20g=13g+16g+20g+xg,x=31,反应后,甲的质量减小,甲是反应物,乙的质量减小,乙是反应物,丙的质量不变,丙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丁的质量增加,丁是生成物。
【详解】A、反应中消耗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0g-13g):(20g-16g)=7:4,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中,甲、乙是反应物,丁是生成物,故丁一定是化合物,符合题意;
C、由分析可知,x的值是31,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中,消耗甲与生成丁的质量比为:(20g-13g):(31g-20g)=7:11,如果甲和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1:1,则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11,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AD
【详解】A、实验室制取氧气,始终收集不到气体,可能是装置漏气,符合题意;
B、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俯视读数,读取数值大于实际数值,会导致读数偏大,不符合题意;
C、过滤时,不能用玻璃棒搅拌漏斗里的液体,防止弄破滤纸,不符合题意;
D、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否则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符合题意。
故选AD。
17.BC
【详解】A、过滤用于除去水中不溶性的杂质,对于可溶性的杂质,不能通过过滤除去,A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过滤装置中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滤纸和漏斗间不能留有气泡,B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C、过滤后液体仍然浑浊,可能是因为待滤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可能是滤纸破损,可能是烧杯未洗净,C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D、试验中不能为了加快过滤速度,用玻璃棒在漏斗内轻轻搅拌,D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C。
18.CD
【详解】A、实验前倾斜U型管,若管内液体始终水平,说明装置漏气,气密性不好,选项错误;
B、由于白磷燃烧放热,U型管内气体膨胀,压强增大,右侧液面则会上升,选项错误;
C、若电阻丝本身消耗氧气生成某种固体,则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因为该实验的目的消耗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内外形成压强差,无论是白磷燃烧消耗氧气,还是电阻丝消耗氧气,结果是一样的,选项正确;
D、装置未冷却到室温时,装置中的气体受热膨胀,可观察到左侧管内液面始终低于1刻度处,选项正确。
故填D。
19.CD
【详解】A、实验室制氧气的原料不都是纯净物,例如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原料是混合物,故说法错误;
B、Ⅰ类反应中的蜡烛、天然气与氧气反应,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点,不属于化合反应,故说法错误;
C、食物的腐烂,反应进行的很慢,甚至不易察觉,属于缓慢氧化,故说法正确;
D、Ⅰ类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Ⅱ类反应发生缓慢氧化,也放出热量,故说法正确;
故选CD。
20.AC
【分析】根据高锰酸钾加热生成二氧化锰可以做催化剂,同时生成氧气、锰酸钾;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气和氯化钾,将少量KMnO4当成MnO2加入KClO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氯酸钾的质量大于高锰酸钾可判断:图中a:氯酸钾,b:高锰酸钾,c:氯化钾;t1时刻,KMnO4开始分解产生氧气;起催化作用物质是高锰酸钾分解产生的二氧化锰。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A、c可以代表氯化钾,也可以是氯酸钾产生的氧气,正确;
B、t1时刻高锰酸钾分解开始生成氧气;t2时刻氯酸钾分解生成氧气,错误;
C、t1时刻,KMnO4开始分解,正确;
D、t2时刻,高锰酸钾部分分解、氯酸钾刚开始分解无氯化钾产生,则固体中有高锰酸钾、锰酸钾、氯酸钾3种含钾元素的物质,错误。
故选AC。
21.(1)S (2)CO2(3)2Fe2+(4)
【详解】(1)硫元素的元素符号为S。
(2)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二氧化碳分子可表示为CO2。
(3)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亚铁离子可表示为2Fe2+。
(4)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故表示为。
22.(1)26
(2)铁+氧气四氧化三铁或
(3)Cl- E、F CE
(4)金属五/5 D
(5)S2-
【解析】元素周期表信息图中,元素名称的左上角的数字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右上角为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下边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1)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据图1中A所示,可知铁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6。
(2)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铁+氧气四氧化三铁或。
(3)图1中F所表示粒子为17号元素氯元素原子得到1个电子后形成的离子,符号为Cl-;在B~F中E、F为最外层电子填满了的8电子稳定结构,故属于稳定结构的是E、F;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故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CE。
(4)由汉字结构可知,锶属于金属元素;锶原子序数=质子数=电子数=38,则核外电子排布为2、8、18、8、2,有5个电子层,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五周期;元素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关系,在图1B~F中D与锶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5)图3是某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若为原子,则X=10+Y,则X-Y=10,因为X-Y=8,故该微粒为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X=16、Y=8,该粒子为16号元素硫元素形成的硫离子,符号是S2-。
23.1)二氧化硫(或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
(2)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物理
(3)氮气+氢气氨气化合反应
【解析】(1)空气污染物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臭氧等,故一种空气污染物可以是:二氧化硫(或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
(2)液态空气的分离利用的原理是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液氮的沸点低,先变成氮气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是液氧,该变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3)流程中制取氨气的文字表达式为:氮气+氢气氨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应,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24.探究一:(1)作对比实验(作对比实验,证明空气不能使酚酞变色)
(2)温度越高,微粒运动速率越快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暗处更容易干
(3)吸收多余的氨气,防止空气污染
探究二:(4)(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子质量越小,分子运动速率越快固体
(5)氨气+氯化氢→氯化铵
【详解】探究一:(1)试管中含有空气,因此需要设置空白对照实验,验证酚酞变红不是由于空气引起的,故实验中使用了F装置,其作用是作对比实验(作对比实验,证明空气不能使酚酞变色);
(2)根据实验现象,温度高的一侧先变红,说明温度越高,微粒运动速率越快;例如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暗处更容易干,也是因为阳光下,温度高,微粒运动速率加快;
(3)由于氨气有刺激性气味,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图1中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氨气,防止空气污染;
探究二:(4)根据AB段内白烟浓厚,说明氨气分子先运动到氯化氢一侧,氨气分子质量小于氯化氢分子质量,所以说明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子质量越小,分子运动速率越快;出现白烟,则是固体小颗粒,生成物氯化铵常温下的状态是固态;
(5)氯化氢与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25.(1)KMnO4 H2O2 H2
(2)分解反应
(3)化合反应
(4)收集的氧气不纯(或铁丝表面有铁锈)
【分析】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A是高锰酸钾(KMnO4);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是氧气;反应③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并且H是一种黑色的固体,G是铁,H是四氧化三铁;在②的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改变,F是一种最常见的液体,D是氧气,反应②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E是H2O2,F是H2O;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I是氢气(H2);C是锰酸钾。代入框图检验,推断合理。
【详解】(1)由分析可知,A的化学式为KMnO4,E的化学式为H2O2,I的化学式为H2,故填:KMnO4;H2O2;H2。
(2)反应①是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反应基本类型属于分解反应。故填:;分解反应。
(3)反应③是铁在氧气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反应基本类型属于化合反应。故填:;化合反应。
(4)在做反应③实验时没看见火星四射的现象可能的原因是收集的氧气不纯、铁丝表面有铁锈等,故填:收集的氧气不纯(或铁丝表面有铁锈)。
26.(一)(1)增强水的导电性带火星木条
(2)H、O
(3)AC
(二)(4)BD
(5)2
(6)Ca2+、Mg2+煮沸取样后,加少量肥皂水,振荡泡沫很少,可观察到有浮渣
【详解】(1)电解水实验时,为增强水的导电性,水里常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电解水生成氢气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所以据图1可知,b试管中生成的气体是氧气,氧气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故氧气可用带火星木条检验。
故填:增强水的导电性;;带火星木条。
(2)由图2可知,该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符号为H、O。故填:H、O。
(3)能证明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实验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水通电生成氧气和氢气,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因此能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填AC。
(4)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会造成水的污染。不有利于保护水资源。A不符合题意;
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能防止水的污染,有利于保护水资源。B符合题意;
C、使用含磷洗衣粉,会造成水的污染,不有利于保护水资源。C不符合题意;
D、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有利于节约用水。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BD。
(5)化合物KAl(SO4)m·12H2O中,K为+1价、Al为+3价、SO4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有(+1)+(+3)+(-2)×m=0。解得:m=2;
Al为+3价,OH根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氢氧化铝的化学式为:Al(OH)3。
(6)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符号为Ca2+、Mg2+。
设计实验证明某水样是硬水,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取样后,加少量肥皂水,振荡。
实验现象:泡沫很少,可观察到有浮渣。
实验结论:该水样为硬水。
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水壶内壁会形成水垢成分是氢氧化镁和碳酸钙,食醋中含有醋酸,能与氢氧化镁和碳酸钙反应,可用来清除水垢。
27.Ⅰ.(1)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置内,带火星木条复燃,说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2)
(3)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
Ⅱ.(4)20min内,生成氧气的量比过氧化氢多
Ⅲ.(5)夏季温度高,反应速率快,多加水,可减缓生成氧气的速率
(6)水槽
(7)甲制作材料易得,造价低不方便携带
(8)实际应用时两种试剂用量配比(或装置的不断优化;如何获得更平稳的气流等)
【详解】Ⅰ.(1)检验该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置内,带火星木条复燃,说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从便于携带的角度分析,过碳酸钠是固体,而过氧化氢是液体,所以上述两组药剂中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更适合用作制氧机中的制氧剂;
Ⅱ.(4)测得数据如下图(20min后几乎不产生氧气),制氧剂选择过碳酸钠的依据是:20min内,生成氧气的量比过氧化氢多;
Ⅲ.(5)为保证制氧的效果稳定,制氧机反应仓的加水量在夏季比冬季的高,是因为夏季温度高,反应速率快,多加水,可减缓生成氧气的速率;
(6)实验室根据上述化学制氧机原理示意图组装制取氧气的装置,除A-D仪器外,还需补充的仪器是水槽;
(7)他们想为鱼缸中的鱼供氧,能达到目的的是甲,因为甲装置产生的氧气能通过导管进入水中,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乙装置产生的氧气无法进入水中;该装置与化学制氧机相比,优点是:制作材料易得,造价低,缺点是:不方便携带;
(8)关于制氧机的研究,除获得氧气的反应原理:分析不同制氧剂的优劣、发生、净化、收集装置等问题外,同学们还能继续探究的问题有:实际应用时两种试剂用量配比(或装置的不断优化;如何获得更平稳的气流等)。
28.(1)1:2(2)O2
(3)解:设理论上可以吸收尿素的质量为x
答:理论上可以吸收尿素的质量为1.2g。
【详解】(1)①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H3COOOH,则过氧乙酸(CH3COOOH)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3)=1:2;
②次氯酸钠(NaClO)中,钠元素是+1价,氧元素是-2价,设氯元素是x价,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有(+1)+x+(-2)=0,x=+1,
故填:①1:2;②+1
(2)①该题是溶液稀释的问题,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的原理,设需要10%的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为x,则:
②过氧乙酸不稳定易分解,反应方程式为:2CH3COOOH=2CH3COOH+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因此X化学式应为:O2
故填:①5;②O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考前押题化学必刷卷(盐城卷)(含答案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从中药中提取的calebin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考前押题化学必刷卷(泰州卷)(含答案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09gD,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考前押题化学必刷卷(无锡卷)(含答案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山梨酸,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