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汕头金山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汕头金山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第1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汕头金山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第2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汕头金山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汕头金山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汕头金山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75分钟;考试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北京时间2018年4月2日8时15分左右,在太空中飞行了六年半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再入大气层,绝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少部分落入位于南太平洋中部航天器坟场。下图为“今年天宫一号坠落前某时刻的轨迹及全球昼夜情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天宫一号再入大气层焚毁时,新的一天范围约占全球的( )
    A. 30%B. 40%C. 50%D. 60%
    2. 该日后一周内( )
    A. 地球公转速度变快B. 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C. 全球昼变长夜变短D. 全球日出方位在东偏北
    【答案】1. C 2. D
    【解析】
    【1题详解】
    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范围是从0点经线向东到180°经线,由材料可知,天宫一号再入大气层的时间是2018年4月2日8时15分,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东经120°的地方时,故此0°经线的时间是0点15分,故此时全球新一天的范围大概占全球的一半左右, C 正确, ABD 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天宫一号再入大气层的时间是2018年4月2日8时15分,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北移动。地球公转速度在近日点(1月初)最快,远日点(7月初)最慢,此时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故 A 错误;此时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变大,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小,故 B 错误;此时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故 C 错误;在北半球的夏半年,全球各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故 D 正确;故选D。
    【点睛】新的一天范围约占全球的范围=180°经线的地方时/24。
    下图为我国山东丘陵某地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据图判断( )
    A. 甲处适宜建化工厂B. 乙处河道可能有水坝
    C. 林地为常绿阔叶林D. 小学距村庄约4千米
    4. 图中四地,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最高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
    【答案】3. B 4. C
    【解析】
    【3题详解】
    从图中河流沉积颗粒大小可知,该地河流从西北流向东南,甲处为河流上游,不适宜建化工厂,会影响河流水源,A错;乙处河流沉积颗粒物大小发生突变,粒径忽然减小,可能是由于建设水坝拦截了较大颗粒沉积物所致,B对;此地为山东丘陵,是温带地区,林地应为落叶阔叶林,C错;小学距村庄大约4段比例尺所示线段长度,共1200米,D错。故选B。
    【4题详解】
    甲处为林地,但树龄较短(小于2年),土壤表层有机物积累少,A错;如上题分析,乙处为水坝,落差较大,流水速度快,土壤表层受流水侵蚀严重,有机质含量少,B错;丙处为菜地,生长周期短,无用枝叶等有机物还田多。土壤有机物含量高,C对;丁为耕地,作物生长周期长,秸秆还田较少,土地有机质消耗较大,含量低,D错。故选C。
    【点睛】工业区的布局:为减少污染,污染大的工业区如化工厂一般选择布局在城市外围、盛行风下风向(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城区河流的下游。高新技术产业区多与科教文化区、环境优美的地区邻近。
    融雪洪水灾害由大量的积雪快速融化引起,可分为雨雪混合型(简称“混合型”) 洪水灾害和升温融雪型(简称“升温型”)洪水灾害,融雪洪水中常夹杂着冰凌和融冰。下表示意1900—2020年北半球融雪洪水灾害频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下列地区中,融雪洪水灾害多发的是( )
    A. 尼罗河流域B. 中南半岛C. 北冰洋沿岸D. 亚洲中部
    6. 春季与秋季融雪洪水灾害频次差异大,主要因为( )
    ①春季地表积雪较多 ②气温变化趋势不同 ③秋季气温低于春季 ④ 秋季雨水少于春季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7. 一般认为,混合型洪水比升温型洪水破坏力更强,其理由最可能是( )
    A. 混合型比升温型洪水频次高B. 雨水的流动性比积雪融水强
    C 积雪面雨水会加速积雪消融D. 混合型洪水中有冰凌和融冰
    【答案】5. D 6. A 7. C
    【解析】
    【5题详解】
    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北半球融雪洪水灾害主要分布在30°~60°N的中纬度地带,以40°~50°N最多。尼罗河流域、中南半岛主要位于低纬度地带,排除AB;北冰洋沿岸主要位于高纬度地带,排除C;亚洲中部位于中纬度地区,冬季较寒冷,多高海拔山地,冬季有大量积雪,春季升温快,因此多融雪洪水灾害,D符合题意。故选D。
    【6题详解】
    表格数据表明,春季的融雪洪水灾害频次远大于秋季,这主要是因为经过冬季积累,春季地表积雪多,且春季处于升温趋势,容易产生融雪洪水灾害,而秋季经过春夏季的融雪,地表积雪少,且秋季处于降温趋势,不容易产生融雪洪水灾害,①、②符合题意;秋季气温不一定低于春季,秋季雨水不一定少于春季,且雨水多少与融雪洪水灾害出现关联度不大,③、④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7题详解】
    混合型洪水是雪面雨水与融雪洪水混合形成,雪面雨水带来热量并冲击积雪,使得积雪消融速度快,混合型洪水水量大,水位高,因此破坏力更强,C符合题意;表中数据表明,混合型比升温型洪水频次高,但频次高并不能表明单次洪水的破坏力强,排除A;雨水和积雪融水均为液体状态,在同一环境条件下的流动性差异不大,排除B;材料信息表明,两类融雪洪水中均有冰凌和融冰,排除D。故选C。
    【点睛】融雪洪水由积雪融化形成的洪水,简称雪洪,融雪洪水在春、夏两季常发生在中高纬地区和高山地区。影响雪洪大小和过程的主要因素是:积雪的面积、雪深、雪密度、持水能力和雪面冻深,融雪的热量(其中一大半为太阳辐射热)积雪场的地形、地貌、方位、气候和土地使用情况。
    青藏高原常见的草毡层(下图),由交织缠结的植物活、死根系与细颗粒物混杂而成。草毡层的厚度约20~30厘米,随地表起伏无明显变化。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与下伏物质(粗碎屑或基岩)的矿物、化学成分显著不同。草毡层对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青藏高原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主要来自( )
    A. 基岩风化B. 流水搬运C. 冰川搬运D. 风力搬运
    9. 草毡层中植物死根分解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温低B. 大气含氧量低C. 蒸发弱D. 太阳辐射强烈
    10.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草毡层可( )
    ①增加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②减少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
    ③增加地表对地下的水分补给④减少地表对地下的水分补给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答案】8. D 9. A 10. C
    【解析】
    【8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与下伏物质(粗碎屑或基岩)的矿物、化学成分显著不同,说明其来源不是基岩风化,A错误;冰川搬运不具备分选性,冰川沉积物的粒径大小为杂乱无章,C错误;流水搬运来的沉积物主要分布于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而草毡层随地表起伏无明显变化,B错误;风力搬运范围广,不受地表起伏影响,所以草毡层中的细土物质多来自风尘输入,其来源可能是附近的冰川与河流沉积物,也可能是千里之外的干旱区,D正确。故答案选D。
    【9题详解】
    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微生物的分解受到抑制,草毡层中植物死根分解缓慢,A正确;土壤中的根系主要是进行厌氧分解,空气中的含氧量对土壤中根系的分解影响较小,B错误;蒸发弱、太阳辐射对土壤中植物死根分解影响较小,CD错误。故答案选A。
    【10题详解】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草毡层可以起到隔热作用,减少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缓解下部冻土融化,②正确,①错误;草毡层具有水分保蓄及调节地表径流作用,增加下渗量,增加地下水补给,③正确,④错误。②③正确,故答案选C。
    【点睛】草毡层是联结成片的毡状草皮层,在青藏高原是一个常见但不寻常的现象。这一厚度仅约20 cm的土层,是高寒草甸土壤生产力、水分涵养、碳固定、气候调节等重要生态功能的主要载体,对维系高原草甸生态系统稳定及牧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海浩”是指海面上出现“白茫茫云雾”的现象。下图为2021年1月7日青岛经历寒潮天气时海面出现的“海浩”奇观(海面云雾主要由冰晶组成)。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1. 此次“海浩”现象的发生条件是( )
    A. 冷锋过境前;水温高于气温B. 冷锋过境后;水温高于气温
    C. 冷锋过境前;水温低于气温D. 冷锋过境后;水温低于气温
    12. 与“海浩”现象的产生关联性最小的是( )
    A. 低空水汽量多B. 海面气温低
    C. 天气晴朗微风D. 昼夜温差小
    【答案】11. B 12. D
    【解析】
    【11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推测,海面云雾主要由冰晶组成,是水汽蒸发遇冷凝结或凝华而成。所以“海浩”现象发生的条件应该是海水温度高于空气温度,海水蒸发的水蒸气遇冷后形成,因此气温越低,越有利于形成“海浩”现象。冷锋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此时海面气温低于水温,故C、D选项错误,B正确。冷锋过境前,由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不利于“海浩”形成,A错误。所以正确答案是B。
    【12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海浩“是指海面上方气温突降,海水温度高于空气中温度,海水蒸发的水蒸气遇冷后迅速凝结为小水珠或冰晶。因此形成该现象需要充足的水汽,海面气温低等条件,故A、B叙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天气晴朗,昼夜温差大;白天气温高,海面蒸发旺盛,空气中水汽流足,夜晚气温低,利于水汽凝结,微风不利于水汽扩散,因此天气晴朗微风利于形成海浩”,故C叙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昼夜温差小,气温变化小,不容易形成“海浩”,故D叙述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冷锋过境:过境前,被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过境时会出现大风、雨雪、降温等天气;过境后,被单一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多尔改错是长江北源楚玛尔河流域内最大的咸水湖,湖水季节性流出到楚玛尔河。湖水深度呈现东北部深、西南部浅的特点。近年来多尔改错面积萎缩明显,周围部分区域形成了一些小规模的新月形沙丘。下图为“多尔改错及周边区域等高线分布图”,冬季在图示区域的西南方向常形成青藏高原上势力较强的冷高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当多尔改错湖水流出量最大时,其主要的补给来源为( )
    A 积雪融水补给多B. 地下水补给丰富
    C. 山地降水丰沛D. 冰川融水补给多
    14.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是新月形沙丘集中分布区且形态比较符合实际状况的是( )
    A. 甲地B. 乙地C. 丙地D. 丁地
    【答案】13. D 14. A
    【解析】
    【13题详解】
    该地海拔较高,深居大陆内部,降水较少,季节性积雪量较小,地下水水位较低,ABC错误;多尔改错湖位于青藏高原中部的长江北源附近,该地降水少,湖水主要靠入湖的河水补给,而河流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夏季气温高,高山冰雪融水量大,河流水量大,入湖水量就多,河流补给湖泊的水量大,湖水流出量也最大,故D正确。所以选D。
    【14题详解】
    依据图文材料可知,西南部有河流注入,河水携带的泥沙在入湖口沉积形成湖口三角洲,西南部湖底沉积的泥沙多;近年来该湖泊面积萎缩明显,周围部分区域会露出水面,由于湖水深度呈现东北部深、西南部浅,西南部出露的面积较大,西南部裸露出来的湖底泥沙多,在盛行风的搬运、堆积作用下,形成新月形沙丘;该湖位于青藏高原冬季冷高压东部,加上东西延伸的地形,因此当地盛行偏西风,在西风的吹拂下,形成的新月形沙丘开口朝东,沙丘位于湖泊偏西部且开口朝东,故符合的为甲,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
    【点睛】在沙堆顶部风速较大,空气压力较小;背风坡风速由上向下变小,空气压力随之增大,到坡脚恢复正常。这种压力差导致背风坡近水平轴涡漩的生成,使背风坡开始形成浅小的马蹄形凹地。如果风速和沙量继续增大,沙堆背风坡的凹地就将进一步扩大,背风坡逐渐变陡,以至大于砂的休止角而发生滑塌。同时,沿沙丘两侧绕过的气流又在背风坡形成2个具有垂直轴的涡漩,把背风坡滑落坡脚的沙粒搬运到沙丘两侧前方堆积,形成顺风向前延伸的翼角,随着这种作用的继续,翼角扩大,就形成风沙流中形态较稳定的新月型沙丘,它常成群分布。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一般低纬度地区的物种丰富度高于高纬度地区。山地中坡地的面积也会影响生物的数量,从而对物种的丰富度产生影响。下图示意秦岭主峰太白山不同海拔段的坡地面积和物种丰富度变化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太白山区物种丰富度最高的海拔和平均坡度最小的海拔范围分别是( )
    A. 1200m左右,700~900mB. 1300m左右,1800~2300m
    C. 2000m,700~900mD. 2200m,1800~2300m
    16. 太白山3500~3700m海拔段物种丰富度较低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海拔高,气温低,冰川广布B. 山地坡度小,阴坡面积大
    C. 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光热不足D. 坡地面积小,海拔高,水热条件较差
    【答案】15. B 16. D
    【解析】
    【15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点表示物种丰富度,太白山区物种丰富度随海拔变化呈单峰曲线变化,海拔1300m左右物种丰富度最高,海拔1300m以下物种丰富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海拔1300m以上物种丰富度随高度的增加总体上在减少,所以太白山区物种丰富度最高的海拔为1300m左右;图中坡地面积最大的区域,坡地的平均坡度最小,所以平均坡度最小的海拔范围为1800—2300m,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6题详解】
    太白山是秦岭主峰,地处亚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冰雪带分布较少,影响较小,A错误;读图,3500~3700m海拔段,坡地面积小,说明其坡度较大,B错误;太白山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C错误;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水热条件,太白山3500~3700m段,海拔高,水热条件较差,坡地面积小,适宜生长的物种数量、种类也少,D正确。故选D。
    【点睛】在高山地区,由于海拔高度不同从而导致从山麓到山顶的热量、水分组合的分异,进一步产生了植被土壤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山地自然带,这种自然带的分异,叫垂直地带性分异。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5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磐安县地处浙江中部大盘山区,为重点生态功能区(下图阴影区域)。为推动流域协调发展,1994年金华市划出3.8km2土地建设金磐开发区,用于磐安县异地发展工业,园区内产值和税收归磐安县所有。磐安县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生态经济(集中式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这一模式被称为“飞地生态补偿”。截至2019年,金磐开发区累计上缴各类收入50多亿元,吸纳磐安县就业人员2万多人,安置下山移民1000余人。磐安县空气质量和出境地表水质常年保持较高标准。

    (1)简述磐安县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的条件。
    (2)分析金磐开发区对磐安县发挥区域主体功能的有利影响。
    (3)说明该“飞地生态补偿”模式给金华市带来的益处。
    【答案】(1)通过金磐开发区产业飞地为“生态立县”提供资金补偿;地处大盘山区,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优良,适合发展立体生态农业;邻近长三角客源市场,交通便利,适合发展生态旅游。
    (2)磐安县地处大盘山区,多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金磐开发区能够为磐安县增加产值,创造税收,保障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安置移民,增加就业,缓解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人地矛盾,提升环境承载力。
    (3)金华市位于河流下游、夏季风下风向,磐安县的污染减轻能改善金华市的环境;带动金华市城镇化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拉动基础设施建设;为金华市提供优质农产品和旅游目的地,提升金华市民生活品质。
    【解析】
    【分析】本题以磐安县为材料,涉及区域发展条件评价以及区域关联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为推动流域协调发展,1994年金华市划出3.8km2土地建设金磐开发区,用于磐安县异地发展工业,园区内产值和税收归磐安县所有。”可知,金华市设置金磐开发区产业飞地,经济收益归磐安县所有,能够为磐安县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提供资金;根据材料信息“磐安县地处浙江中部大盘山区,为重点生态功能区”可知,磐安县位于大盘山区,生态环境质量较高,为重点生态功能区,适宜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磐安县位于浙江省,距离我国东部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较近,靠近生态旅游客源地,靠近高速公路和高铁,交通运输条件便利,适宜发展生态旅游产业。
    【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磐安县地处浙江中部大盘山区,为重点生态功能区”可知,磐安县为重点生态功能区,境内多限制开发区和经济开发区等;根据材料信息“园区内产值和税收归磐安县所有。”、“截至2019年,金磐开发区累计上缴各类收入50多亿元”可知,金磐开发区能增加磐安县的产值和税收,增加磐安县的经济收入,能够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提供资金保障;根据材料信息“吸纳磐安县就业人员2万多人”可知,金磐开发区能够促进磐安县居民转移就业,提高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根据材料信息“安置下山移民1000余人”可知,金磐开发区能够促进磐安县生态移民,缓解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人地矛盾,提高环境承载力,促进生态功能区的保护。
    【小问3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吸纳磐安县就业人员2万多人,安置下山移民1000余人”可知,金磐开发区能够吸纳大量磐安县劳动力,带动金华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城市发展;根据材料信息“磐安县空气质量和出境地表水质常年保持较高标准。”可知,磐安县的空气和水质较好,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磐安县位于金华河流上游、夏季风上风向,能够为金华提供优质的水源,保障金华的大气质量,有利于促进金华生态环境的改善;根据材料信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集中式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可知,磐安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能够为金华提供优质的农产品和生态旅游目的地,提高金华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居民幸福感。
    【点睛】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森林茂密,但多为结构相似的低龄次生林。该地区林冠层主要由松树组成,光线可穿透到地面,促进了林下植物生长,这些植物富含油脂,野火风险很高。研究人员在该地区开展了一项火灾应对试验项目,图左示意试验区位置,图右示意项目技术方案。
    (1)说明该地野火高发的原因。
    (2)据图描述该项目技术方案,并列举该方案的推广条件。
    【答案】18.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高温干燥;森林茂密,枯落物积累多;植物富含油脂,易燃。
    19. 方案:冬季采用机械有选择性采伐部分林木,春季用机械移除地表枯枝落叶等可燃物,放牧通过牲畜食草,减少地表枯落物的数量。条件:林下光照要充足;落叶具有季节性,相对集中;干湿季分明,湿季降水充足;森林群落结构复杂,资金充裕。
    【解析】
    【分析】本题以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森林火灾为背景材料,涉及到火灾的原因、防治森林火灾的措施方案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了对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
    【小问1详解】
    火灾的产生需要可燃物、助燃物和引火源。由左图可知试验点靠近地中海沿岸,该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高温干燥,在太阳光暴晒下,易产生火源;由材料可知该地区森林茂密,枯枝落叶积累多,可燃物多且该地区植物富含油脂,油脂易燃,更易引发火灾。
    【小问2详解】
    方案:由图可知,该方案分季节采用不同措施减少火灾发生频率,主要为冬季采用机械,选择性采伐部分林下次生林木,以减少林下生物量;春季用机械移除地表枯枝落叶,减少可燃物。通过放牧食草动物,啃食地表植被,减少林下植被萌芽量抑制其生长,避免干枯之后增加可燃物。推广条件:由材料可知该地区林冠层主要由松树组成,光线可穿透到地面,促进了林下植物生长,所以说林下光照要充足;图中为亚热带地区,落叶具有季节性,相对集中;地中海气候降水有明显的的季节差异,干湿季分明,湿季降水充足;由图可知该地区的林木群落较复杂,各个阶段的实施需要机械作业,需要充足的资金。
    19.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温泉是地表水向下渗透至含水层形成地下水,再受地下热源加热成为热水和蒸汽,一旦岩层出现裂隙,处于地下高压状态的热水和蒸汽窜涌而出,最终形成温泉。西藏因其特殊的地质地貌,温泉数量居全国第一。当富含矿物质的温泉流出地表时,温度和压力变化,矿物质重新沉积,形成层层叠叠、精妙绝伦的泉华。下图为典型的西藏温泉示意图。
    (1)分析西藏温泉众多的自然条件。
    (2)说明层层叠叠的泉华形成过程。
    (3)说出温泉对周边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
    【答案】(1)多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补给充足。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岩层多断裂,利于地表水下渗。地热丰富,地下热源充足。多断裂带,利于温泉涌出。
    (2)地下热水溶解大量矿物质;泉水达到地表后,压力和温度降低,矿物质发生沉淀,形成泉华;不断会有新形成的泉华覆盖在老的泉华上,形成层层叠叠泉华。
    (3)气温升高/改善小气候;空气湿度加大,降水增加;河流结冰期缩短;形成特有地貌;有利于动植物生长,提高生物多样性。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西藏地区的温泉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区域地理、流水沉积和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小问1详解】
    由材料和图表可得,冰雪融水沿地层裂缝,下渗进入地层深处,补给地下水与地下水共同被热源加热升温,沿地表裂隙窜涌而出。西藏地区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地形区,青藏高原地形区处在我国的第一阶梯,平均海拔高,气温低,积雪易留存,储量大,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充足;该地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岩浆活动频繁,地下热源充足,可加热大量的地下水,温泉补给热水量大;且此处地质结构不稳定,岩层多断裂,地表多裂缝,为高山冰雪融水下渗、补充地下水和地层深处热水窜出地表创造了条件。
    【小问2详解】
    由材料“富含矿物质的温泉流出地表时,温度和压力变化,矿物质重新沉积,形成层层叠叠、精妙绝伦的泉华”可得温度和压力是矿物质融入温泉和沉积析出的重要条件,类似于喀斯特地貌区,流水的溶蚀和沉积。地层深处的温泉在高温高压下溶解大量的矿物质,随温泉到达地表后,温度和压力的降低,温泉中的矿物质沉积,形成泉华。随着温泉的不断喷涌,泉华反复覆盖和叠加,最终形成层层叠叠的地理景观。
    【小问3详解】
    该题需要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角度作答,该地处于青藏高原地形区,气温低,生态环境脆弱。温泉会使得当地气温升高,蒸发加剧,空气湿度上升,降水增加,区域小气候得到改善;气温升高还会使得当地水文条件发生变化,河流结冰期变短;水热条件的改善为当地动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条件,丰富了物种多样性,在高原上形成了特有的地貌。纬度
    3~5月
    6~8月
    9~11月
    12~2月
    总计
    升温型
    混合型
    升温型
    混合型
    升温型
    混合型
    升温型
    混合型
    升温型
    混合型
    0°~30°N
    0
    0
    0
    0
    0
    0
    0
    1
    0
    1
    30°~40°N
    5
    24
    25
    21
    0
    1
    3
    12
    33
    58
    40°~50°N
    132
    151
    10
    12
    1
    5
    27
    49
    170
    217
    50°~60°N
    34
    22
    3
    5
    0
    0
    3
    7
    40
    34
    60°~70°N
    16
    1
    0
    6
    1
    0
    0
    1
    17
    8

    相关试卷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40,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40,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填空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