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4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四年级上册4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53页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
《速度、时间和路程》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中的教学内容。教材首先总结整数乘法的一般方法,接着研究“积的变化规律”,梳理了基于乘法运算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和总价”“速度、时间和路程”。教材充分体现了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用乘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学此内容之前,学生掌握了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具备了乘数是两位数乘法的计算能力,在已有的生活实践中初步感知了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概念。
教学目标:
1.理解速度,知道速度的表示方法,会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理解和掌握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路程三个数量的关系。
2.经历“解决具体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解释说明模型——再用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3.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以及孩子们的爱国情操。
教学重难点:
1.理解速度的意义;
2.理解和掌握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路程三个数量的关系
教学方法:创设情景、启发引导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对比分析
教学媒体资源:课件 视频
教学过程:
课前互动:我们日常出行交通工具是什么?
【设计意图】走进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师生交谈 过去人们出行方式是什么。
2.创设情境,淘气和笑笑谁走的快?
笑笑:我从家走到慧泽小学只用了6分钟。
淘气:我从家走到慧泽小学只用了8分钟。
【设计意图】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以经验为基础的,教学中把抽象的“速度” 概念与学生熟悉的“比快慢”生活经验紧密连接。通过情境创设,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无法判断谁走得快、谁走得慢时,就会产生认知冲突,学生思路就会朝向“速度”方向靠近,这个时候比快慢经验与“速度”的含义自然对接,进而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在基础知识教学中落实推理素养的培育。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认识时间、路程出示淘气和笑笑家与学校的示意图,引出时间、路程的概念。
2.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
3.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等),叫做时间。
4.初步感知速度
(1)探究比较方法
笑笑:360÷6=60(千米)
淘气:560÷8=70(千米)
60米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六 除法5 路程、时间与速度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六 除法5 路程、时间与速度教案设计,共5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4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谈话导入,探索路程 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巩固练习,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