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3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肝水肿是大量体液在肝组织内积聚而导致的肝脏膨胀和功能紊乱。它的形成可由多种因素引发,严重的肝水肿还可引起多种并发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乙肝病毒会破坏肝细胞的结构,导致组织液渗透压降低引起肝水肿
B. 肝静脉血栓导致的血液回流受阻可引起肝水肿,同时淋巴液也会增多
C. 重度肝水肿患者饥饿时比正常人更容易出现低血糖的症状
D. 具有排钠和利尿作用的药物均可用于肝水肿的辅助治疗
2. H+对呼吸的调节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实现的。血浆中的H+浓度升高,会直接刺激动脉中的外周化学感受器,引起呼吸加深加快。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限制了血浆中H+对脑干中的中枢化学感受器的作用,但是CO2可通过血脑屏障,并与水反应解离出H+,从而对中枢化学感受器产生刺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剧烈运动可使血浆中H+浓度升高,呼吸加深加快
B. H+浓度升高引发呼吸加深加快属于正反馈调节
C. 血脑屏障的存在可减少酸碱失衡对脑的影响
D. H+和CO2对呼吸的调节是神经和体液调节的结果
3. 猪与人的血糖调节机制相似,但猪摄食量大、运动量少,却不易得糖尿病。科学家为探究其原因,通过实验得出以下结果:①猪胆酸(HCAs)占猪血清总胆汁酸的76%,人的HCAs只占24%。②抑制HCAs合成后,血液中由肠道细胞产生的GLP-1含量显著降低,GLP-1具有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等作用。③在HCAs的作用下,肠道细胞膜上的FXR受体被拮抗时,GLP-1水平升高。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 糖尿病患者血清中HCAs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
B. 猪体内血糖转变为甘油三酯和合成肝糖原的效率比人的低
C. 肠道细胞膜上的FXR受体表达水平越高,血糖水平越低
D. 猪体内高水平的HCAs通过提高GLP-1的含量使血糖浓度降低
4. 研究发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EP3神经元可在炎热环境中被激活,通过抑制交感神经的活动来维持体温稳定。但是当人体发炎时,机体会产生前列腺素E2(PGE2),它会抑制EP3神经元,从而引起人体发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EP3神经元被激活时,人体的血管舒张、汗腺分泌量增加
B. 炎症导致发烧时,人体的甲状腺激素含量上升以增加产热
C. PGE2会使EP3神经元膜内电位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D. 退烧药布洛芬可能通过阻断PGE2的合成使体温降低
5.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以局部或全身炎性反应为特征的自身免疫病,临床诊断SLE的重要依据是自身抗体的产生。糖皮质激素是治疗SLE的常规药物,而新型靶向药物贝利木单抗可通过与B细胞激活因子(BAFF)结合,从而抑制B细胞的活化及自身抗体的生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SLE患者体内产生自身抗体的浆细胞只能识别自身的抗原物质
B. BAFF的作用可能是与B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
C. 若某药物能提高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表达量,则可用于辅助治疗SLE
D. 在SLE患者的发病过程中遗传、激素和环境因素均可发挥作用
6. 为研究生长素促进根生长的原理,实验小组利用赤霉素合成缺陷型的突变体进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 去除顶芽后,根的伸长不再受自身生长素的影响
B. 去除顶芽后,突变体对赤霉素的敏感性增强
C. 生长素和赤霉素在促进细胞伸长时存在相互作用
D. 生长素的浓度不会影响赤霉素促进根伸长的效果
7. 干旱胁迫下,植物根系能迅速合成脱落酸(ABA),引发保卫细胞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导致其胞内渗透压降低,气孔关闭从而降低了植物水分的蒸发,其分子机制如图1所示。研究小组用ABA处理后,测定保卫细胞中的相关指标,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A需要从根部极性运输至叶片才能作用于保卫细胞
B. ABA使保卫细胞膜上Ca2+通道开放,导致其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C. 胞质Ca2+浓度出现第二个峰值,可能与液泡膜上Ca2+通道开放有关
D. ABA使保卫细胞中K+浓度升高和Cl-浓度降低,导致细胞失水气孔关闭
8. 自然界中种群的数量变化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随种群密度的增长,不同因素(a、b、c)对种群死亡率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和b属于密度制约因素,c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B. 种群数量超过K值时,a因素的制约作用会减弱
C. 传染病在密度大的种群中更容易传播,可用c代表
D. 寒流对某种食草动物种群密度的影响,可用b表示
9. 科研人员研究了两种浓度的天门冬氨酸(Asp)对铜绿微囊藻种群密度的影响,结果如图1所示。统计铜绿微囊藻的数量时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图2表示第4天统计时一个中方格中该藻的数量(假设铜绿微囊藻在计数室中均匀分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抽样检测法可用于调查铜绿微囊藻的种群密度
B. de段铜绿微囊藻数量快速增长,其出生率大于ef段
C. 图1中两种浓度的Asp均可提高铜绿微囊藻的种群密度
D. 图2表示的是用25μml/LAsp处理后得到的结果
10. 高原鼠兔主要栖息在植被高度较低、视野开阔的草地中。高原鼠兔繁殖快、数量多,对草原生态系统危害大。在玛曲草原上,围封处理和补播禾草类植物均可降低高原鼠兔数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高原鼠兔繁殖快是因为其在草原上食物充足、没有天敌
B. 围封处理后决定高原鼠兔数量的直接因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
C. 防治过程中应将高原鼠兔种群数量控制在K/2左右
D. 在玛曲草原中,补播的禾草类植物的植株高度较低
11. 博斯腾湖是新疆的主要渔业基地,当地渔民主要在秋季进行捕捞。该湖夏季温度高,有利于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等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鱼类密度明显高于春季和秋季。为研究不同环境因子对鱼类密度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调查,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调查鱼类密度时,若网眼过大则调查结果会偏小
B. 较高的水温、电导率和盐度可减弱湖中鱼类的种内竞争和种间竞争
C. 夏季水体透明度低可提高鱼类密度的原因可能是鱼类的被捕食率低
D. 影响鱼类密度季节性变化的主要生物因素是食物和人工捕捞
12. 蚜虫在叶片上取食时,叶片会释放挥发性物质水杨酸甲酯吸引蚜虫的天敌——七星瓢虫。当蚜虫与七星瓢虫直接接触后,蚜虫能够从腹管分泌一种告警信息素,引起临近的蚜虫群体扩散或坠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蚜虫分泌的告警信息素有利于七星瓢虫的捕食
B. 告警信息素可以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 水杨酸甲酯和告警信息素可被用于蚜虫的生物防治
D. 水杨酸甲酯经空气传播后可与七星瓢虫体内相应受体结合
13. 图示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丁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D表示不同生物,①~③表示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过程①②③中,碳以CO2的形式进行传递
B. 乙所含的能量大于丙中四种生物所含能量的总和
C. D处于第三、四营养级,其与B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和竞争
D. 丁中的物质和能量进入甲中后会被乙重新利用
14. 新疆艾比湖国家自然保护区是典型的湿地荒漠生态系统,胡杨群落、盐爪爪群落等是分布其中的主要群落类型。保护区内距离艾比湖越近,水盐含量越高。在胡杨群落中,距湖岸由近及远胡杨依次呈现聚集分布和随机分布。科研人员对胡杨群落中不同植物在水分维度上的生态位进行调查,发现其重叠指数较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胡杨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不同于盐爪爪群落
B. 靠近湖岸的植物更耐盐,远离湖岸的植物更耐旱
C. 胡杨呈现的集群和随机分布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D. 胡杨群落中不同植物对水分的竞争可能较激烈
15. 利用植物固沙是防治荒漠化的重要措施,但是人们在半干旱区种植高密度固沙林进行治沙时,却出现了固沙林大面积衰退或死亡的现象,同时还会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等严重的生态问题。为研究不同密度的固沙林对植被修复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高密度固沙林可能因超出该地区的水分承载力而导致生态衰退
B. 低密度固沙林中良好的林下光照条件有利于草本植物的生长
C. 与低密度固沙林相比,高密度固沙林的抵抗力稳定性更强
D. 种植低密度固沙林更有利于半干旱区荒漠化的防治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心室肌细胞受到刺激时可发生电位变化,通常将该变化过程分为五个时期,各时期膜电位水平、离子的跨膜移动情况和持续时间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0期心室肌细胞膜外的Na+浓度高于膜内
B. 1期心室肌细胞的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C. 2期Ca2+通道开放,Ca2+内流与K+外流的速率相等
D. Ca2+内流使电位恢复的时间延长,可防止心跳过速
17. 细胞因子风暴是当机体感染病原体时,免疫细胞被激活并爆发性分泌大量细胞因子而引发的严重炎症反应。研究人员发现α-MMC可靶向作用于某些免疫细胞,并通过调节其细胞因子的表达,以抑制细胞因子风暴的发生。为研究α-MMC的作用机制,检测了不同免疫细胞中LRP1(免疫细胞表面的一种受体)的相对密度,并测定了α-MMC作用后不同细胞的存活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胞因子可通过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来增加免疫细胞的数量
B. α-MMC可能通过识别LRP1来抑制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中细胞因子的表达
C. B细胞和T细胞不能产生细胞因子,因此α-MMC对它们没有作用
D. α-MMC对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中细胞因子表达的抑制效果依赖于其浓度
18. 二斑叶螨和智利小植绥螨是草莓田中常见的两种螨。前者是主要的害螨,大量爆发时不仅会抑制草莓生长,还会引起草莓品质和风味显著下降。后者是对草莓没有危害的益螨。草莓田中这两种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两种螨为捕食关系,则曲线b代表二斑叶螨
B. 7~21天内智利小植绥螨的数量增多与食物充足有关
C. a、b曲线相交时,智利小植绥螨和二斑叶螨的数量相同
D. 智利小植绥螨数量的增加不会影响二斑叶螨的K值
19. 普通大蓟马和西花蓟马是寄生在豆科作物上的两种害虫,捕食螨是两者共同的天敌。为明确两者的种间竞争情况,给予三种不同的培养条件,在每种条件下同时培养两种蓟马,分别统计了两种蓟马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普通大蓟马对于菜豆豆荚和豇豆豆荚的喜好不同
B. 在未加入捕食螨的情况下,西花蓟马终将取代普通大蓟马
C. 加入捕食螨后,在菜豆豆荚上普通大蓟马的种间竞争能力变弱
D. 寄生作物的种类和捕食者的存在都会影响两种蓟马的种间竞争
20. 微囊藻是生活在湖泊中的一种蓝细菌,它产生的藻毒素难以降解,并能抑制其他生物的生长。某湖泊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相关数据(单位:J·cm-2·a-1)如表所示。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 藻毒素能促进微囊藻繁殖,从而提高湖泊生物多样性
B 微囊藻大量繁殖会使生态系统中能量X减少
C. 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81.5J·cm-2·a-1
D. 能量从植食性动物到肉食性动物的传递效率约为17%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
21. 焦虑障碍(AD)是神经类疾病中较常见的一种,患者表现为对不切实际的问题过于担忧,同时伴随出现呼吸急促、心慌、尿频、尿急等症状。
(1)AD患者在焦虑状态下,一方面副交感神经会过度兴奋,导致膀胱收缩。另一方面肾上腺髓质分泌的____增多,进而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循环血量增多,当心房容量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兴奋经迷走神经传至下丘脑,抗利尿激素释放量____(填“增加”或“减少”),尿量增加。综上所述,AD患者出现尿频、尿急的症状是____调节的结果。
(2)科研人员发现AD患者体内α-突触核蛋白(α-syn)的结构发生改变。aα-syn是一种主要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小体内表达的蛋白,α-syn错误折叠后会形成寡聚体,寡聚体能使囊泡及线粒体等结构损伤。检测发现,AD患者海马区体积变小,据此推测其原因是____。这种损伤会导致AD患者的____记忆功能下降,进而加重焦虑情绪。
(3)阿普唑仑是一种抗焦虑药物,它能加强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与其受体的结合,从而抑制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但随着用药周期的延长,同剂量的药物发挥的作用远不及以往,推测其原因可能是____。(答出两点)
22. 细胞癌变后通常会表达特异性的膜蛋白,引发机体的免疫系统作出应答。
(1)细胞癌变后,机体中的树突状细胞可激活____细胞,后者分裂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新形成的一部分细胞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识别癌细胞并与其结合,进而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使癌细胞凋亡,该过程还会受到____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调控。
(2)药物X可用于肝癌的治疗。为研究药物X的作用机理,将肝癌细胞与T淋巴细胞按一定比例混合,分别加入适量用A溶剂溶解的不同浓度的药物X溶液,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各组肝癌细胞的凋亡率,结果如图所示。
①该实验的对照组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
②若要探究药物X能否直接杀伤肝癌细胞,需要增设的实验是____。
③若药物X不能直接杀伤肝癌细胞,则图示实验结果说明____
(3)已知T细胞表面的PD-1和癌细胞表面的PD-L1结合后,T细胞的活性会被抑制,无法有效识别癌细胞,导致癌细胞的免疫逃逸。为进一步研究药物X的作用机理,研究人员利用癌症模型鼠进行实验,测定不同组小鼠中T细胞表面PD-1和癌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量,结果如表所示。
结合(2)中的实验结果和上表中数据分析,药物X的作用机理是____。
23.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包括离子毒性、渗透胁迫和氧化胁迫,直接妨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并降低农作物产量。因此,盐胁迫是限制植物生长和农作物产量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
(1)当植物处于盐胁迫环境中,土壤中过量的Na+进入植物细胞后,会对细胞质基质中多种酶产生毒害作用。此时植物根系细胞中质膜和液泡膜上的Na+转运蛋白的作用均会增强,从Na+转运蛋白功能的角度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意义是____。
(2)为了避免幼苗受到盐胁迫的毒害,某些植物会通过改变自身激素的含量来抑制种子的萌发,据此推测,____的含量会升高,____的含量会降低。
(3)乙烯是参与植物抗盐性的一类重要激素。研究发现,外施乙烯会提高拟南芥的抗盐性,而外施乙烯抑制剂1-甲基环丙烯,则会提高水稻对盐的耐受性,这说明____。
a、科研小组为了研究盐胁迫下大豆中乙烯含量的变化,检测了大豆幼苗在盐胁迫下,3种乙烯合成关键酶基因(A、B、C)表达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如图所示:
通过分析该实验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有:①____;②____。
b、已知盐胁迫会引起细胞内活性氧(ROS)的积累,从而严重破坏细胞结构和大分子。科研小组发现乙烯不会影响正常条件下水稻细胞中ROS的产生,但是在盐胁迫下它却显著提高了ROS的含量,欲证明在大豆中也存在同样的调控机制,选用下列实验材料设计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大豆幼苗、NaCl溶液、ACC(一种乙烯合成前体,外源添加ACC可用于研究乙烯的作用)
实验思路:____;
预期实验结果:____。
24. 优势度是植物群落内某种植物处于优势或劣势状态的综合测定指标。本氏针茅是黄土高原草地群落的优势种,由于过度放牧,本氏针茅受到破坏导致草地退化。为探究能否通过长期封禁措施,使退化草地中本氏针茅的优势种地位得以恢复,科研小组对封禁后不同演替阶段的退化草地中主要植物种群的优势度进行了统计,结果如图甲所示。
(1)退化草地封禁后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为____,判断依据是____。
(2)据图甲可知,封禁措施____(填“能”或“不能”)恢复本氏针茅的优势种地位。这说明____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有时超过其他因素的影响。
(3)为探究幼苗出土率是否为封禁后群落演替的决定因素,对不同演替阶段的退化草地中主要植物种群的幼苗出土率(有活力的种子比例)进行了统计,结果如图乙所示。
据图乙推测,演替后期四种植物中,单位时间内赖草的新增个体数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最多,原因是____。根据图甲和图乙的结果可知,长期封禁过程中,植物幼苗出土率的高低____(填“是”或“不是”)其成为优势种的决定因素,判断依据为____。
25. 云南高原某湖泊流域面积较小,水体自然置换周期长,自净能力较弱。湖泊中的N、P等元素主要通过藻类→浮游动物→虾、银鱼→水鸟、人的途径离水上岸。
(1)该湖泊生态系统的基石是____等生物。湖泊受到轻微污染时可以实现自净,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____。
(2)该湖泊被污染后,虾和银鱼的数量大量减少甚至消失,导致湖泊中的N、P含量急剧增加,从N、P离水途径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
(3)为了修复该湖泊生态系统,管理人员引入了水生植物海菜花(一种可被人类食用的大型水草),引入后湖泊中的N、P明显减少,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价值。
(4)为了修复该湖泊生态系统,管理人员还向水体中投放了土著经济鱼类金线鲍,这主要遵循了____和____等生态学基本原理。从能量流动研究意义的角度分析,引入海菜花和金线鳃的优势是____。(答出两点)实验材料
添加物质
根的长度(mm)
突变体植株
水
4
赤霉素
20
去除顶芽的突变体植株
水
3
赤霉素
7
生长素
7
赤霉素+生长素
22
项目
春季
夏季
秋季
水温/℃
16
25.6
14.4
透明度/m
4.2
2.0
4.1
电导率/(μS/cm)
1273
1538
1155
盐度/%
0.14
0.3
0.16
膜电位水平(mV)
离子跨膜移动情况
持续时间(ms)
0期
-90→+30
Na+内流
1-2
1期
+30→0
K+外流
10
2期
0
Ca2+内流和K+外流
100-150
3期
0→-90
K+外流
100-150
4期
-90
Na+外运、K+内运、Ca2+移出
-
能量
生物类型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X
未利用的能量
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有机物输入的能量
生产者
44.0
5.0
95.0
Y
0
植食性动物
9.5
1.5
11.0
Z
50
肉食性动物
6.8
0.5
8.2
0
11.0
X药物剂量/mg·kg-1
PD-1
PD-L1
0
1.2
0.9
5
0.8
0.8
10
0.7
0.4
15
0.1
0.3
高二生物试题
2024.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肝水肿是大量体液在肝组织内积聚而导致的肝脏膨胀和功能紊乱。它的形成可由多种因素引发,严重的肝水肿还可引起多种并发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乙肝病毒会破坏肝细胞的结构,导致组织液渗透压降低引起肝水肿
B. 肝静脉血栓导致的血液回流受阻可引起肝水肿,同时淋巴液也会增多
C. 重度肝水肿患者饥饿时比正常人更容易出现低血糖的症状
D. 具有排钠和利尿作用的药物均可用于肝水肿的辅助治疗
【答案】A
【解析】
【分析】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造成的,其水分可以从血浆、细胞内液渗透而来。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
(2)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
(3)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吸水能力增强,组织液增加,组织水肿;
(4)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组织水肿现象;
(5)肾脏病变引起细胞内外液体交换失衡。肾炎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水滞留,导致组织水肿。
【详解】A、乙肝病毒会破坏肝细胞的结构,导致组织液渗透压降升高引起肝水肿,A错误;
B、组织液可通过淋巴回流到血浆,若静脉血栓导致的血液回流受阻,导致组织水肿,同时淋巴液增多,B正确;
C、重度肝水肿患者肝功能障碍,血糖低时肝糖原不能水解为葡萄糖,因此重度肝水肿患者饥饿时比正常人更容易出现低血糖的症状,C正确;
D、具有排钠和利尿作用的药物,可以促进水盐的排出,降低组织液含量,因此可用于肝水肿的辅助治疗,D正确;
故选A
2. H+对呼吸的调节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实现的。血浆中的H+浓度升高,会直接刺激动脉中的外周化学感受器,引起呼吸加深加快。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限制了血浆中H+对脑干中的中枢化学感受器的作用,但是CO2可通过血脑屏障,并与水反应解离出H+,从而对中枢化学感受器产生刺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剧烈运动可使血浆中H+浓度升高,呼吸加深加快
B. H+浓度升高引发呼吸加深加快属于正反馈调节
C. 血脑屏障的存在可减少酸碱失衡对脑的影响
D. H+和CO2对呼吸的调节是神经和体液调节的结果
【答案】B
【解析】
【分析】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除激素外,其他一些化学物质,如组胺、某些气体分子(NO、CO等)以及一些代谢产物(如CO2),也能作为体液因子对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功能起调节作用。CO2是调节呼吸运动的重要体液因子。体液中CO2浓度变化会刺激相关感受器,从而通过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进行调节。
【详解】A、剧烈运动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血浆中H+浓度升高,呼吸加深加快,A正确;
B、H+浓度升高引发呼吸加深加快属于神经-体液调节,不属于正反馈调节,B错误;
C、血浆中H+无法透过血脑屏障,可减少酸碱失衡对脑的影响,C正确;
D、H+和CO2对呼吸的调节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D正确。
故选B。
3. 猪与人的血糖调节机制相似,但猪摄食量大、运动量少,却不易得糖尿病。科学家为探究其原因,通过实验得出以下结果:①猪胆酸(HCAs)占猪血清总胆汁酸的76%,人的HCAs只占24%。②抑制HCAs合成后,血液中由肠道细胞产生的GLP-1含量显著降低,GLP-1具有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等作用。③在HCAs的作用下,肠道细胞膜上的FXR受体被拮抗时,GLP-1水平升高。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 糖尿病患者血清中HCAs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
B. 猪体内血糖转变为甘油三酯和合成肝糖原的效率比人的低
C. 肠道细胞膜上的FXR受体表达水平越高,血糖水平越低
D. 猪体内高水平的HCAs通过提高GLP-1的含量使血糖浓度降低
【答案】D
【解析】
【分析】人体内有多种激素参与调节血糖浓度,如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等,它们通过调节有机物的代谢或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直接或间接地提高血糖浓度。胰岛素是唯一能够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
【详解】A、依题意,“抑制HCAs合成后,血液中由肠道细胞产生的GLP-1含量显著降低,GLP-1具有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等作用”,即HCAs含量降低时,GLP-1含量显著降低,胰岛素含量降低,胰高血糖素含量升高。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含量低,推测其血清中HCAs的水平也低于正常人,A错误;
B、依题意,“猪与人的血糖调节机制相似,但猪摄食量大、运动量少,却不易得糖尿病”,则可推测,猪体内血糖转变为甘油三酯和合成肝糖原的效率比人的高,B错误;
C、依题意,“在HCAs的作用下,肠道细胞膜上的FXR受体被拮抗时,GLP-1水平升高”,“GLP-1具有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等作用”。据此推测,肠道细胞膜上的FXR受体表达水平越高,GLP-1水平越低,胰岛素分泌量越少,胰高血糖素分泌量越高,血糖水平越高,C错误;
D、依题意,“在HCAs的作用下,肠道细胞膜上的FXR受体被拮抗时,GLP-1水平升高”,在猪体内高水平的HCAs的作用,GLP-1水平升高,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使血糖浓度降低,D正确。
故选D。
4. 研究发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EP3神经元可在炎热环境中被激活,通过抑制交感神经的活动来维持体温稳定。但是当人体发炎时,机体会产生前列腺素E2(PGE2),它会抑制EP3神经元,从而引起人体发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EP3神经元被激活时,人体的血管舒张、汗腺分泌量增加
B. 炎症导致发烧时,人体的甲状腺激素含量上升以增加产热
C. PGE2会使EP3神经元膜内电位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D. 退烧药布洛芬可能通过阻断PGE2的合成使体温降低
【答案】C
【解析】
【分析】人体体温调节:(1)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2)机理: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3)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4)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
【详解】A、由题干可知,EP3神经元可在炎热环境中被激活,从而维持体温稳定,故EP3神经元被激活时人体的血管舒张、汗腺分泌量增加,A正确;
B、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新陈代谢,增加产热,炎症导致发烧时,人体的甲状腺激素含量上升以增加产热,B正确;
C、PGE2会抑制EP3发挥作用,故PGE2不会使EP3神经元膜内电位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C错误;
D、退烧药布洛芬具有退热作用即可降低体温,可能通过阻断PGE2的合成,减少对EP3神经元的抑制作用使体温降低,D正确。
故选C。
5.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以局部或全身炎性反应为特征的自身免疫病,临床诊断SLE的重要依据是自身抗体的产生。糖皮质激素是治疗SLE的常规药物,而新型靶向药物贝利木单抗可通过与B细胞激活因子(BAFF)结合,从而抑制B细胞的活化及自身抗体的生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SLE患者体内产生自身抗体的浆细胞只能识别自身的抗原物质
B. BAFF的作用可能是与B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
C. 若某药物能提高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表达量,则可用于辅助治疗SLE
D. 在SLE患者的发病过程中遗传、激素和环境因素均可发挥作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由于免疫系统异常缴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这类疾病就是自身免疫病。
【详解】A、浆细胞不具有识别作用,A错误;
B、新型靶向药物贝利木单抗可通过与B细胞激活因子(BAFF)结合,从而抑制B细胞的活化及自身抗体的生成,可推测BAFF的作用可能是与B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B正确;
C、皮质激素是常用治疗药物,若某药物能提高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表达量,有利于糖皮质激素与受体的结合,可用于辅助治疗SLE,C正确;
D、由题干信息可知,环境因素、激素和遗传因素可能在SLE 患者发病过程中起作用,D正确。
故选A。
6. 为研究生长素促进根生长的原理,实验小组利用赤霉素合成缺陷型的突变体进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 去除顶芽后,根的伸长不再受自身生长素的影响
B. 去除顶芽后,突变体对赤霉素的敏感性增强
C. 生长素和赤霉素在促进细胞伸长时存在相互作用
D. 生长素的浓度不会影响赤霉素促进根伸长的效果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长素主要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这些部位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为生长素。
【详解】A、去除顶芽后,植株其余部位能产生生长素,所以根的伸长受自身生长素的影响,A错误;
B、分析表格可知,去除顶芽后,外源添加赤霉素,根长度比不除去顶芽用赤霉素处理组的根的长度短,说明去除顶芽后,突变体对赤霉素的敏感性减弱,B错误;
C、分析表格可知,去除顶芽后添加生长素和赤霉素促进根的长度比单独使用两种激素的作用要强,说明生长素和赤霉素在促进细胞伸长时存在相互作用,C正确;
D、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生长素的浓度会影响赤霉素促进根伸长的效果,D错误。
故选C。
7. 干旱胁迫下,植物根系能迅速合成脱落酸(ABA),引发保卫细胞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导致其胞内渗透压降低,气孔关闭从而降低了植物水分的蒸发,其分子机制如图1所示。研究小组用ABA处理后,测定保卫细胞中的相关指标,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A需要从根部极性运输至叶片才能作用于保卫细胞
B. ABA使保卫细胞膜上Ca2+通道开放,导致其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C. 胞质Ca2+浓度出现第二个峰值,可能与液泡膜上Ca2+通道开放有关
D. ABA使保卫细胞中K+浓度升高和Cl-浓度降低,导致细胞失水气孔关闭
【答案】C
【解析】
【分析】ABA合成部位:根冠、萎蔫的叶片等。分布: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多。主要作用: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详解】A、ABA不存在极性运输,ABA可以通过植物体内的维管束系统进行长距离运输,A错误;
B、ABA与保卫细胞的细胞膜上受体结合,使保卫细胞膜上钙离子通道开放,钙离子进细胞后,钙离子促进钾离子出细胞,抑制钾离子进细胞,导致其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B错误;
C、胞质Ca2+浓度出现第二个峰值,可能与液泡膜上Ca2+通道开放有关,因为植物缺水后合成脱落酸,激活保卫细胞膜Ca2+通道,形成动作电位,液泡膜上Ca2+通道开放可以导致胞质Ca2+浓度升高,C正确;
D、ABA的作用是使保卫细胞中K+浓度降低和Cl-浓度降低,导致其胞内渗透压降低,进而导致细胞失水气孔关闭,降低植物水分的蒸发,D错误。
故选C。
8. 自然界中种群的数量变化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随种群密度的增长,不同因素(a、b、c)对种群死亡率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和b属于密度制约因素,c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B. 种群数量超过K值时,a因素的制约作用会减弱
C. 传染病在密度大的种群中更容易传播,可用c代表
D. 寒流对某种食草动物种群密度的影响,可用b表示
【答案】D
【解析】
【分析】1、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分两类:一类是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密切关系的因素,如食物、流行性传染病等;另一类是非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的因素,气候、季节、降水等的变化,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没有关系,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2、据图分析,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大,a的死亡率增大,b的死亡率不变,说明a代表密度制约因素,b代表非密度制约因素。
【详解】A、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大,b的死亡率不变,故b代表非密度制约因素,A错误;
B、当种群数量超过K值时,种群密度过大会导致种内竞争加剧,密度制约a因素对种群的作用增强,种群的死亡率增加,B错误;
C、传染病在密度大的种群中更容易传播,可用a代表,C错误;
D、寒流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对某种食草动物种群密度的影响,可用b表示,D正确。
故选D。
9. 科研人员研究了两种浓度的天门冬氨酸(Asp)对铜绿微囊藻种群密度的影响,结果如图1所示。统计铜绿微囊藻的数量时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图2表示第4天统计时一个中方格中该藻的数量(假设铜绿微囊藻在计数室中均匀分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抽样检测法可用于调查铜绿微囊藻的种群密度
B. de段铜绿微囊藻数量快速增长,其出生率大于ef段
C. 图1中两种浓度的Asp均可提高铜绿微囊藻的种群密度
D. 图2表示的是用25μml/LAsp处理后得到的结果
【答案】B
【解析】
【分析】对一支试管中的培养液的铜绿微囊藻逐个计数是非常困难的,可以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先将盖玻片放在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的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铜绿微囊藻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铜绿微囊藻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铜绿微囊藻总数。
【详解】A、铜绿微囊藻数量多无法逐个计数,因此可用抽样检测法可用于调查铜绿微囊藻的种群密度,A正确;
B、de段铜绿微囊藻数量快速增长,说明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ef段种群数量降低,说明出生率小于死亡率,但两段出生率大小无法比较,B错误;
C、通过与对照组种群数量变化的比较,可两种浓度的Asp均可提高铜绿微囊藻的种群密度,C正确;
D、由图2可知一个中方格中的铜绿微囊藻数量为20,则其密度为20÷16×400×104=5×106个/ml,即第4天种群密度为5×106个/ml,可知是用25μml/LAsp处理后得到的结果,D正确。
故选B。
10. 高原鼠兔主要栖息在植被高度较低、视野开阔的草地中。高原鼠兔繁殖快、数量多,对草原生态系统危害大。在玛曲草原上,围封处理和补播禾草类植物均可降低高原鼠兔数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高原鼠兔繁殖快是因为其在草原上食物充足、没有天敌
B. 围封处理后决定高原鼠兔数量的直接因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
C. 防治过程中应将高原鼠兔种群数量控制在K/2左右
D. 在玛曲草原中,补播的禾草类植物的植株高度较低
【答案】B
【解析】
【分析】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
【详解】A、高原鼠兔繁殖快是因为其在草原上食物充足,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说法不完整,A错误;
B、围封处理后决定高原鼠免数量的直接因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B正确;
C、防治过程中应将高原鼠兔种群数量控制在K/2以下,C错误;
D、在玛曲草原中,补播的禾草类植物的植株高度较高,D错误。
故选B。
11. 博斯腾湖是新疆的主要渔业基地,当地渔民主要在秋季进行捕捞。该湖夏季温度高,有利于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等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鱼类密度明显高于春季和秋季。为研究不同环境因子对鱼类密度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调查,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调查鱼类密度时,若网眼过大则调查结果会偏小
B. 较高的水温、电导率和盐度可减弱湖中鱼类的种内竞争和种间竞争
C. 夏季水体透明度低可提高鱼类密度的原因可能是鱼类的被捕食率低
D. 影响鱼类密度季节性变化的主要生物因素是食物和人工捕捞
【答案】B
【解析】
【分析】群落的种间关系中有捕食、种间竞争、寄生和互利共生等,其中种间竞争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种间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详解】A、调查鱼类密度时,若网眼过大会导致较小的鱼类不能被捕捞,则调查结果会偏小,A正确;
B、据表格数据可知,夏季时水温、电导率和盐度均高于其他季节,且结合题意可知,该湖夏季温度高,有利于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等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鱼类密度明显高于春季和秋季,据此推测,较高的水温、电导率和盐度可增加湖中鱼类的种内竞争和种间竞争,B错误;
C、夏季水体透明度低可提高鱼类密度的原因可能是,低透明度能够影响天敌的视线,鱼类的被捕食率低,C正确;
D、分析题意,当地渔民主要在秋季进行捕捞,且不同季节食物来源不同,故据此推测影响鱼类密度季节性变化的主要生物因素是食物和人工捕捞,D正确。
故选B。
12. 蚜虫在叶片上取食时,叶片会释放挥发性物质水杨酸甲酯吸引蚜虫的天敌——七星瓢虫。当蚜虫与七星瓢虫直接接触后,蚜虫能够从腹管分泌一种告警信息素,引起临近的蚜虫群体扩散或坠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蚜虫分泌的告警信息素有利于七星瓢虫的捕食
B. 告警信息素可以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 水杨酸甲酯和告警信息素可被用于蚜虫的生物防治
D. 水杨酸甲酯经空气传播后可与七星瓢虫体内相应受体结合
【答案】A
【解析】
【分析】信息传递种类:(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蜘蛛网的振动频率。(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等。(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如孔雀开屏。
【详解】A、根据题意“当蚜虫与七星瓢虫直接接触后,蚜虫能够从腹管分泌一种告警信息素,引起临近的蚜虫群体扩散或坠地”可知,蚜虫分泌的告警信息素不利于七星瓢虫的捕食,A错误;
B、告警信息素可以调节蚜虫、植物和七星瓢虫之间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正确;
C、水杨酸甲酯和告警信息素可被用于蚜虫的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有利于环境的保护,C正确;
D、水杨酸甲酯属于信息分子,经空气传播后可与七星瓢虫体内相应受体结合,D正确。
故选A。
13. 图示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丁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D表示不同生物,①~③表示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过程①②③中,碳以CO2的形式进行传递
B. 乙所含的能量大于丙中四种生物所含能量的总和
C. D处于第三、四营养级,其与B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和竞争
D. 丁中的物质和能量进入甲中后会被乙重新利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图示可知,甲为无机环境,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丁为分解者。
【详解】A、①为生产者的呼吸作用,②生产者的光合作用,③为分解者的呼吸作用,三个过程中碳都以CO2的形式进行传递,A正确;
B、乙为生产者,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丙为消费者,能量逐级递减,因此乙所含的能量大于丙中在四种生物所含能量的总和,B正确;
C、由图可知,在乙→A→B→D食物链中,D为第四营养级,在乙→A→D食物链中,D为第三营养级,D可捕食B,且和B都以A为食,因此D与B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和竞争,C正确;
D、丁中的物质可被乙重新利用,但能量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不能再利用,D错误。
故选D。
14. 新疆艾比湖国家自然保护区是典型的湿地荒漠生态系统,胡杨群落、盐爪爪群落等是分布其中的主要群落类型。保护区内距离艾比湖越近,水盐含量越高。在胡杨群落中,距湖岸由近及远胡杨依次呈现聚集分布和随机分布。科研人员对胡杨群落中不同植物在水分维度上的生态位进行调查,发现其重叠指数较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胡杨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不同于盐爪爪群落
B. 靠近湖岸的植物更耐盐,远离湖岸的植物更耐旱
C. 胡杨呈现的集群和随机分布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D. 胡杨群落中不同植物对水分的竞争可能较激烈
【答案】C
【解析】
【分析】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垂直结构是指大多数群落都在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的垂直分层主要与对光的利用率有关,这种分层现象提高了群落对光的利用能力。动物的垂直分层主要与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有关。水平结构生物的垂直分层是由于地形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光照强度的不同以及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差异、人与动物的相互影响等引起的,在水平上往往呈现镶嵌分布。
【详解】A、物种组成是区分群落的重要特征,生物群落不同,其群落外貌和物种组成存在差异,A正确;
B、保护区内距离艾比湖越近,水盐含量越高,靠近湖岸的植物更耐盐,远离湖岸的植物更耐旱,B正确;
C、群落的水平结构研究的是群落中不同种群的水平分布,胡杨呈现的集群和随机分布不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C错误;
D、胡杨群落中不同植物在水分维度上的生态位重叠指数较高,因此胡杨群落中不同植物对水分的竞争可能较激烈,D正确。
故选C。
15. 利用植物固沙是防治荒漠化的重要措施,但是人们在半干旱区种植高密度固沙林进行治沙时,却出现了固沙林大面积衰退或死亡的现象,同时还会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等严重的生态问题。为研究不同密度的固沙林对植被修复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高密度固沙林可能因超出该地区的水分承载力而导致生态衰退
B. 低密度固沙林中良好的林下光照条件有利于草本植物的生长
C. 与低密度固沙林相比,高密度固沙林的抵抗力稳定性更强
D. 种植低密度固沙林更有利于半干旱区荒漠化的防治
【答案】C
【解析】
【分析】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取决于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物种的多少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
【详解】A、由题意可知,在半干旱区种植高密度固沙林进行治沙时,不仅出现了固沙林大面积衰退或死亡的现象,同时还会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等严重的生态问题,推测高密度固沙林可能因超出该地区的水分承载力而导致生态衰退,A正确;
B、分析图可知,低密度固沙林中草本植物生物量最高,说明低密度固沙林中良好的林下光照条件有利于草本植物的生长,B正确;
C、与低密度固沙林相比,高密度固沙林的物种丰富度指数较低,营养结构相对较简单,其抵抗力稳定性更弱,C错误;
D、分析图可知,种植低密度固沙林物种丰富度指数最高,推测种植低密度固沙林更有利于半干旱区荒漠化的防治,D正确。
故选C。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心室肌细胞受到刺激时可发生电位变化,通常将该变化过程分为五个时期,各时期膜电位水平、离子的跨膜移动情况和持续时间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0期心室肌细胞膜外的Na+浓度高于膜内
B. 1期心室肌细胞的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C. 2期Ca2+通道开放,Ca2+内流与K+外流的速率相等
D. Ca2+内流使电位恢复的时间延长,可防止心跳过速
【答案】BC
【解析】
【分析】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
【详解】A、0时期表示动作电位产生过程,钠离子内流,但细胞外钠离子浓度高于细胞内,A正确;
B、1期为恢复静息电位过程,此时膜电位为正,即膜电位为外负内正,B错误;
C、2时期表示恢复为静息电位过程,此时K+外流,Ca2+内流,电位接近于0mV水平,可知只有K+外流速度约等于Ca2+内流速度的2倍才能使电位接近0mV水平,C错误;
D、Ca2+内流可减慢静息电位的恢复过程,使电位恢复的时间延长,可防止心跳过速,D正确。
故选BC。
17. 细胞因子风暴是当机体感染病原体时,免疫细胞被激活并爆发性分泌大量细胞因子而引发的严重炎症反应。研究人员发现α-MMC可靶向作用于某些免疫细胞,并通过调节其细胞因子的表达,以抑制细胞因子风暴的发生。为研究α-MMC的作用机制,检测了不同免疫细胞中LRP1(免疫细胞表面的一种受体)的相对密度,并测定了α-MMC作用后不同细胞的存活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胞因子可通过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来增加免疫细胞的数量
B. α-MMC可能通过识别LRP1来抑制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中细胞因子的表达
C. B细胞和T细胞不能产生细胞因子,因此α-MMC对它们没有作用
D. α-MMC对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中细胞因子表达的抑制效果依赖于其浓度
【答案】ABD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B细胞和T细胞LRP1的相对密度低,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LRP1的相对密度高;高浓度α-MMC作用后,B细胞和T细胞细胞的存活率高,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存活率低。
【详解】A、细胞因子可促进B细胞和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来增加免疫细胞的数量,A正确;
B、由图可知,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相较于B细胞和T细胞,LRP1的相对密度高,α-MMC作用后细胞的存活率低,α-MMC可能通过识别LRP1来抑制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中细胞因子的表达,B正确;
C、T细胞可产生细胞因子,T细胞LRP1的相对密度低,α-MMC作用后细胞的存活率高,可能是LRP1量低,不易被α-MMC识别,而存活率高,C错误;
D、由图可知,随α-MMC的浓度增加,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存活率下降,D正确。
故选ABD。
18. 二斑叶螨和智利小植绥螨是草莓田中常见的两种螨。前者是主要的害螨,大量爆发时不仅会抑制草莓生长,还会引起草莓品质和风味显著下降。后者是对草莓没有危害的益螨。草莓田中这两种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两种螨为捕食关系,则曲线b代表二斑叶螨
B. 7~21天内智利小植绥螨的数量增多与食物充足有关
C. a、b曲线相交时,智利小植绥螨和二斑叶螨的数量相同
D. 智利小植绥螨数量的增加不会影响二斑叶螨的K值
【答案】AB
【解析】
【分析】种间关系有原始合作、互利共生、捕食、寄生、种间竞争。
【详解】A、由曲线图可知,二斑叶螨的数量多于智利小植绥螨,被捕食者的数量一般多于捕食者,因此若两种螨为捕食关系,二斑叶螨为被捕食者,根据曲线关系中,被捕食者“先增先减”可得,曲线b代表二斑叶螨,A正确;
B、智利小植绥螨为消费者,7~21天内智利小植绥螨的数量增多与食物充足有关,B正确;
C、根据左右两边纵坐标的数值不同可知,a、b曲线相交时,智利小植绥螨和二斑叶螨的数量不相等,C错误;
D、智利小植绥螨数量的增加会使得二斑叶螨的K值减少,D错误。
故选AB。
19. 普通大蓟马和西花蓟马是寄生在豆科作物上的两种害虫,捕食螨是两者共同的天敌。为明确两者的种间竞争情况,给予三种不同的培养条件,在每种条件下同时培养两种蓟马,分别统计了两种蓟马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普通大蓟马对于菜豆豆荚和豇豆豆荚的喜好不同
B. 在未加入捕食螨的情况下,西花蓟马终将取代普通大蓟马
C. 加入捕食螨后,在菜豆豆荚上普通大蓟马的种间竞争能力变弱
D. 寄生作物的种类和捕食者的存在都会影响两种蓟马的种间竞争
【答案】ACD
【解析】
【分析】种间竞争:不同种生物争夺食物和空间(如羊和牛),分为“两种生物生存能力不同”和“两种生物生存能力相当”两种类型。
【详解】A、由图可知,普通大蓟马和菜豆豆荚混合培养时,从F1代到F2代成虫数量下降,而普通大蓟马和豇豆豆荚混合培养时,成虫数量逐渐上升,故普通大蓟马对于菜豆豆荚和豇豆豆荚的喜好不同,A正确;
B、在未加入捕食螨的情况下,若使用菜豆豆荚培养,普通大蓟马的成虫数量随代数增加逐渐上升,而西花蓟马成虫数量随代数增加逐渐下降,在该条件下,西花蓟马无法取代普通大蓟马,B错误;
C、分析题图曲线:加入捕食螨后,在菜豆豆荚上普通大蓟马数量减少,而西花蓟马数量增加,故加入捕食螨后,在菜豆豆荚上普通大蓟马的种间竞争能力变弱,C正确;
D、分析曲线,改变作物种类和是否添加捕食者均会改变西花蓟马和普通大蓟马的数量变化趋势,因此寄生作物的种类和捕食者的存在都会影响两种蓟马的种间竞争,D正确。
故选ACD。
20. 微囊藻是生活在湖泊中的一种蓝细菌,它产生的藻毒素难以降解,并能抑制其他生物的生长。某湖泊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相关数据(单位:J·cm-2·a-1)如表所示。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 藻毒素能促进微囊藻繁殖,从而提高湖泊的生物多样性
B. 微囊藻大量繁殖会使生态系统中能量X减少
C. 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81.5J·cm-2·a-1
D. 能量从植食性动物到肉食性动物的传递效率约为17%
【答案】CD
【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同化能的去向包括呼吸作用消耗和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主要包括流向下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和未被利用。
【详解】A、藻毒素能促进微囊藻繁殖,抑制其他生物的生长,降低湖泊的生物多样性,A错误;
B、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可分为流入下一营养级、未被利用的能量,和流入分解者的能量,所以X表示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微囊藻大量繁殖会使生态系统中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增多,B错误;
C、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值为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和输入的能量。肉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为6.8+0.5+8.2=15.5J∙cm-2∙a-1,其中有11个单位来自外来有机物的输入,所以上一营养级输入的能量为4.5J∙cm-2∙a-1,所以Z为4.5,植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为9.5+1.5+11+4.5=26.5J∙cm-2∙a-1,其中有5来自外来有机物的输入,所以上一营养级输入的能量Y为21.5J∙cm-2∙a-1,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为44+5.0+95+21.5=165.5J∙cm-2∙a-1,所以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值为165.5+5.0+11.0=181.5J∙cm-2∙a-1,C正确;
D、由C选项分析可知,植食性动物到肉食性动物的传递效率是4.5÷26.5×100%≈17%,D正确。
故选C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
21. 焦虑障碍(AD)是神经类疾病中较常见的一种,患者表现为对不切实际的问题过于担忧,同时伴随出现呼吸急促、心慌、尿频、尿急等症状。
(1)AD患者在焦虑状态下,一方面副交感神经会过度兴奋,导致膀胱收缩。另一方面肾上腺髓质分泌的____增多,进而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循环血量增多,当心房容量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兴奋经迷走神经传至下丘脑,抗利尿激素释放量____(填“增加”或“减少”),尿量增加。综上所述,AD患者出现尿频、尿急的症状是____调节的结果。
(2)科研人员发现AD患者体内α-突触核蛋白(α-syn)的结构发生改变。aα-syn是一种主要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小体内表达的蛋白,α-syn错误折叠后会形成寡聚体,寡聚体能使囊泡及线粒体等结构损伤。检测发现,AD患者海马区体积变小,据此推测其原因是____。这种损伤会导致AD患者的____记忆功能下降,进而加重焦虑情绪。
(3)阿普唑仑是一种抗焦虑药物,它能加强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与其受体的结合,从而抑制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但随着用药周期的延长,同剂量的药物发挥的作用远不及以往,推测其原因可能是____。(答出两点)
【答案】21. ①. 肾上腺素 ②. 减少 ③. 神经调节和体液
22. ①. AD患者体内的α-syn形成寡聚体,破坏囊泡和线粒体等结构,导致神经元死亡,使海马区体积变小 ②. 短时
23. 随着用药周期的延长,GABA的分泌量减少、GABA受体数量减少、GABA受体的敏感性降低
【解析】
【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完成的,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含有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以胞吐的形式分泌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起突触后膜所在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小问1详解】
AD患者在焦虑状态下,肾上腺素由肾上腺髓质分泌,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循环血量增多,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吸收,当心房容量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兴奋经迷走神经传至下丘脑,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减少,尿量增加。综上所述,AD患者出现尿频、尿急的症状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果。
【小问2详解】
AD患者体内的α-syn形成寡聚体,破坏囊泡和线粒体等结构,导致神经元死亡,使海马区体积变小,海马区与短时记忆有关,所以这种损伤会导致AD患者的短时记忆功能下降,进而加重焦虑情绪。
【小问3详解】
随着用药周期的延长,GABA的分泌量减少、GABA受体数量减少、GABA受体的敏感性降低,所以随着用药周期的延长,同剂量的药物发挥的作用远不及以往。
22. 细胞癌变后通常会表达特异性的膜蛋白,引发机体的免疫系统作出应答。
(1)细胞癌变后,机体中树突状细胞可激活____细胞,后者分裂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新形成的一部分细胞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识别癌细胞并与其结合,进而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使癌细胞凋亡,该过程还会受到____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调控。
(2)药物X可用于肝癌的治疗。为研究药物X的作用机理,将肝癌细胞与T淋巴细胞按一定比例混合,分别加入适量用A溶剂溶解的不同浓度的药物X溶液,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各组肝癌细胞的凋亡率,结果如图所示。
①该实验的对照组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
②若要探究药物X能否直接杀伤肝癌细胞,需要增设的实验是____。
③若药物X不能直接杀伤肝癌细胞,则图示实验结果说明____。
(3)已知T细胞表面的PD-1和癌细胞表面的PD-L1结合后,T细胞的活性会被抑制,无法有效识别癌细胞,导致癌细胞的免疫逃逸。为进一步研究药物X的作用机理,研究人员利用癌症模型鼠进行实验,测定不同组小鼠中T细胞表面PD-1和癌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量,结果如表所示。
结合(2)中的实验结果和上表中数据分析,药物X的作用机理是____。
【答案】(1) ①. 细胞毒性T ②. 辅助性T
(2) ①. 将肝癌细胞与T淋巴细胞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加入等量的A溶剂 ②. 在肝癌细胞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适量用A溶剂溶解的不同浓度的药物X溶液,测定肝癌细胞的凋亡率 ③. 药物X能促进T淋巴细胞杀伤肝癌细胞,且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强
(3)抑制T淋巴细胞表面PD-1的表达和癌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使T细胞活性增强,促进肝癌细胞的凋亡
【解析】
【分析】细胞免疫过程:抗原经抗原呈递细胞摄取、加工处理和呈递给细胞毒性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产生记忆细胞和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与相应的靶细胞密切接触,进而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抗原暴露出来,此时体液中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细胞集团或沉淀,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小问1详解】
细胞癌变后,机体中的树突状细胞可激活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分泌出细胞因子,刺激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分化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并结合相应的靶细胞,进而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抗原暴露出来。
【小问2详解】
本实验的变量是不同浓度的药物X溶液,故对照组是不添加药物X溶液,即将肝癌细胞与T淋巴细胞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加入等量的A溶剂;若要探究药物X能否直接杀伤肝癌细胞,则要排除T淋巴细胞的作用,故需要增设的实验是在肝癌细胞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适量用A溶剂溶解的不同浓度的药物X溶液,测定肝癌细胞的凋亡率;若药物X不能直接杀伤肝癌细胞,则是T淋巴细胞杀伤肝癌细胞,由图可知,随药物X溶液浓度增加,肝癌细胞的凋亡率上升,说明药物X对T淋巴细胞杀伤有促进作用,且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强。
【小问3详解】
由表可知,药物X可T细胞表面PD-1和癌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且随药物X剂量增强,抑制作用增强,则T细胞的活性增强,促进肝癌细胞的增强。
23.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包括离子毒性、渗透胁迫和氧化胁迫,直接妨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并降低农作物产量。因此,盐胁迫是限制植物生长和农作物产量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
(1)当植物处于盐胁迫环境中,土壤中过量的Na+进入植物细胞后,会对细胞质基质中多种酶产生毒害作用。此时植物根系细胞中质膜和液泡膜上的Na+转运蛋白的作用均会增强,从Na+转运蛋白功能的角度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意义是____。
(2)为了避免幼苗受到盐胁迫的毒害,某些植物会通过改变自身激素的含量来抑制种子的萌发,据此推测,____的含量会升高,____的含量会降低。
(3)乙烯是参与植物抗盐性的一类重要激素。研究发现,外施乙烯会提高拟南芥的抗盐性,而外施乙烯抑制剂1-甲基环丙烯,则会提高水稻对盐的耐受性,这说明____。
a、科研小组为了研究盐胁迫下大豆中乙烯含量的变化,检测了大豆幼苗在盐胁迫下,3种乙烯合成关键酶基因(A、B、C)表达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如图所示:
通过分析该实验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有:①____;②____。
b、已知盐胁迫会引起细胞内活性氧(ROS)的积累,从而严重破坏细胞结构和大分子。科研小组发现乙烯不会影响正常条件下水稻细胞中ROS的产生,但是在盐胁迫下它却显著提高了ROS的含量,欲证明在大豆中也存在同样的调控机制,选用下列实验材料设计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大豆幼苗、NaCl溶液、ACC(一种乙烯合成前体,外源添加ACC可用于研究乙烯的作用)
实验思路:____;
预期实验结果:____。
【答案】(1)质膜上Na+转运蛋白将Na+排出细胞,液泡膜上的Na+转运蛋白将细胞质基质中的Na+转运隔离到液泡中,以防止细胞质基质中Na+的过度积累,从而降低Na+对细胞的毒害作用
(2) ①. 脱落酸 ②. 赤霉素
(3) ①. 在不同植物的抗盐性中乙烯的作用不同 ②. 盐胁迫下乙烯的含量会增加 ③. 盐胁迫12h内乙烯的含量先升高后降低 ④. 将生理状况相同的大豆幼苗均分为四组,编号甲、乙、丙、丁;甲组和乙组在正常条件下培养,丙组和丁组加入NaCl溶液,其中乙组和丁组外源添加等量的ACC;培养相同时间后,检测大豆幼苗中ROS的含量 ⑤. 四组大豆幼苗中ROS的含量关系:甲=乙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东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