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浙江省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浙江省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01
    浙江省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02
    浙江省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03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浙江省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共23页。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春,二月,甲寅,诏曰:“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粢盛,皇后亲桑以供祭服。 其具礼仪! ”
    初,秦时祝官有秘祝,即有灾祥,辄移过于下。夏,诏曰:“盖闻天道祸自怨起而福由德兴。百官之非宜由朕躬今秘祝之官移过于下以彰吾之不德。朕甚弗取。其除之!”
    齐太仓令淳于意有罪,当刑,诏狱逮系长安。其少女缇萦上书救父。 天子怜悲其意,五月,诏曰:“《诗》 曰:‘恺弟君子, 民之父母。 ’今人有过, 教未施而刑已加焉,或欲改行为善而道无由至。朕甚怜之! 夫刑至断肢体, 刻肌肤, 终身不息, 何其刑之痛而不德也! 岂为民父母之意哉! 其除肉刑,有以易之; 及令罪人各以轻重,不记逃,有年而免。 具为令! ”
    是时,上既躬修玄默,而将相皆旧功臣,少文多质。 惩恶亡秦之政,论议务在宽厚,耻言人之过失; 化行天下, 告讦之俗易。 吏安其官,民乐其业, 畜积岁增,户口浸息。 风流笃厚,禁罔疏阔,罪疑者予民,是以刑罚大省,至于断狱四百,有刑错之风焉。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太宗孝文皇帝下》)
    材料二:
    十四年冬,匈奴寇边,杀北地都尉卬。 遣三将军军陇西、 北地、 上郡,中尉周舍为卫将军,郎中令张武为车骑将军, 军渭北,车千乘,骑卒十万人。上亲劳军,勒兵,申教令,赐吏卒。自欲征匈奴,群臣谏,不听。 皇太后固要,上乃止。于是以东阳侯张相如为大将军,建成侯董赫、内史栾布皆为将军,击匈奴,匈奴走。
    春,诏曰:“朕获执牺牲、 珪币以事上帝宗庙,十四年于今。历日弥长,以不敏不明而久抚临天下,朕甚自愧。其广增诸祀坛场、珪币。 昔先王望祀不祈其福, 右贤左成,先民后己,至明之极也。 今吾闻祠官祝釐,皆归福于朕躬,不为百姓,朕甚愧之。夫以朕之不德,而专乡独美其福,百姓不与焉,是重吾不德也。其令祠官致敬,无有所祈。 ”
    (节选自《汉书·文帝纪》 )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3分)
    百官A之非B宜C 由朕D躬E今秘祝之 F 官移过于下 G 以彰H吾之不德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灾祥,指灾害,偏义复词,“灾” “祥”两个相反的词, 取其中一个词的意义。
    B.风流, 文中指风尚习俗, 与我们现在所说的“风流倜傥”中的“风流”不一样。
    C.勒,指统率、 部署,与《渔家傲》 “燕然未勒归无计”中的“勒”的词义相同。
    D.愧, 指感到惭愧,与《鸿门宴》 “旦日沛公从百余骑” 中的“从” 的用法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缇萦上书为父请命,得到了汉文帝的怜悯和同情,相关的法令由此得以重新制定,犯罪的淳于意不用承受肉刑。
    B.汉文帝时期,朝廷上下以秦朝弊政为鉴戒,国家法网宽松,在互相检举的情况下,有犯罪嫌疑的人可从宽发落。
    C.由于匈奴骚扰边境、杀死北地都尉孙卬,汉文帝先是派遣多位将领驻军镇守要地,后又派兵出击,使匈奴退兵。
    D.文帝下诏,要求扩大祭祀规模、增加祭品,同时要求祠官在祝福时能够为百姓祈祷,而不只是为他个人祈福。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 今人有过,教未施而刑已加焉,或欲改行为善而道无由至。
    (2) 昔先王望祀不祈其福,右贤左戚,先民后己,至明之极也。
    14.历史上对汉文帝有“德厚侔天地”的评价,认为他的德行与天地齐同。汉文帝的“德”体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3分)
    浙江省台州区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 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吕端,字易直,其先燕人。历官四十年始大用。淳化四年参知政事,至道初拜相,太宗尝憾任用之晚。端持重识大体。同列奏对,或多异议,一日内出手札戒谕,自今中书事经吕端裁决乃得闻奏。咸平初以疾罢,薨,年六十六。赠司空,谥正惠。 尝使高丽,暴风折樯,舟人恐怖,端读书自若。两使绝域后有往者必问端为宰相未其为远近所慕如此。
    (节选自曾巩《隆平集·宰臣》)
    材料二:
    保安军奏获李继迁①母,太宗甚喜。是时寇准为枢密副使,吕端为宰相,上独召准与之谋。准退,自宰相幕次前过不入,端使人邀入幕中,曰:“向者主上召君何为?”准曰:“议边事耳。”端曰:“陛下戒君勿言于端乎?”准曰:“不然。”端曰:“若边鄙常事,枢密院之职,端不必预知;若军国大计,端备位宰相,不可以莫之知也。”准以获继迁母告,端曰:“君何以处之?”准曰:“准欲斩于保安军北门之外,以戒凶逆。”端曰:“陛下以为何如?”准曰:“陛下以为然,令准之密院行文书耳。”端曰:“必若此,非计之得者也。愿君少缓其事,文书勿亟下,端将入,覆奏之。”即召阁门吏,使奏“宰臣吕端请对”。上召入之,端见,具道准言,且曰:“昔项羽得太公,欲烹之,汉高祖曰:‘愿遗我一杯羹’’夫举大事者,固不顾其亲,况继迁胡夷悖逆之人哉! 且陛下今日杀继迁之母,继迁可擒乎? 若不然,徒树怨雠而益坚其叛心耳。”上曰:“然则奈何?”端曰:“以臣之愚,谓宜置于延州,使善养视之,以招徕继迁,虽不能即降,终可以系其心,而母死生之命在我矣。”上抚髀称善,曰:“微卿,几误我事。”即用端策。其母后疾死于延州,继迁寻亦死,其子德明竟纳降请命。
    (节选自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二)
    【注】①李继迁:银州人,党项族。西夏建国后,追谥神武皇帝,庙号太祖。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两使A绝域B后C有往者D必问端E为宰相未F其为远近G所慕H如此。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用,指被重用,“函谷举”的“举”表示被攻下,两者用法相同。
    B.中书,在文中指中书省,宋代为宰相办公之所,与枢密院合称为“二府”
    C.鄙,指边境,与《烛之武退秦师》中“越国以鄙远”的“鄙”用法相同。
    D.大事,指夺取政权的武装起义,与现在一般所说的“大事”意思不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吕端老成持重能识大体,直到很晚才担任参知政事和宰相,太宗为此感到遗憾。他曾出使高丽,遇到风险,但镇定自若毫不畏惧。
    B.宋朝军队抓获李继迁之母,太宗担心走漏消息,单独召见寇准商议此事。两人议定,将李继迁之母斩首示众,警戒凶恶叛逆之人。
    C.吕端认为自己既然身为宰相,自然应该知晓军国大事。寇准向他如实说明情况后,吕端指出计策不当,请求入见皇帝,陈述己见。
    D.项羽欲烹杀刘邦之父,却吓不倒刘邦。吕端用这一历史故事劝谏太宗,不要诛杀李继迁之母,可羁押、善待她,以维系李继迁之心。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愿君少缓其事,文书勿亟下,端将入,覆奏之。(4分)
    (2)上抚髀称善,曰:“微卿,几误我事。”即用端策。(4分)
    14.从对待李继迁之母一事上看,吕端最优秀的品质是什么? 请结合材料二概括并分析。(3分)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测语文试卷
    (一)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 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功名大立,天也。为是故,因不慎其人,不可。 夫舜遇尧,天也。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滨,钓于雷泽,天下说之,秀士从之,人也。舜之耕渔,其贤不肖与为天子同。其未遇时也, 以其徒属堀地财,取水利,编蒲苇,结罘网,手足胼胝不居,然后免于冻馁之患。其遇时也,登为天子,贤士归之,万民誉之。尽有之,贤非加也; 尽无之,贤非损也。 时使然也。
    百里奚之未遇时也,亡虢而虏晋,饭牛于秦,转鬻以五羊之皮。公孙枝得而说之,献诸缪公,三日,请属事焉。缪公曰: “买之五羊之皮而属事焉,无乃天下笑乎? ”公孙枝对曰: “信贤而任之,君之明也; 让贤而下之,臣之忠也。君为明君,臣为忠臣。彼信贤,境内将服,敌国且畏,夫谁暇笑哉? ”缪公通用之。谋无不当,举必有功,非加贤也。使百里奚虽贤,无得缪公,必无此名矣。 今焉知世之无百里奚哉? 故人主之欲求士者,不可不务博也。
    孔子穷乎陈、 蔡之间,七日不尝食,孔子弦歌于室,颜回择菜于外。 子路与子贡相与而言曰: “夫子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宋,穷于陈、蔡。夫子弦歌鼓舞,未尝绝音。盖君子之无所丑也若此乎?”颜回无以对, 入以告孔子。孔子愀然推琴, 喟然而叹曰:“由与赐小人也。召, 吾语之。 ”子路与子贡入,子贡曰:“如此者,可谓穷矣! ”孔子曰:“是何言也?君子达于道之谓达, 穷于道之谓穷。今丘也拘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所也何穷之谓? 故内省而不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陈、蔡之厄,于丘其幸乎!”孔子烈然返瑟而弦,子路抗然执干而舞。子贡曰: “吾不知天之高也,不知地之下也。”古之得道者,穷亦乐,达亦乐,所乐非穷达也。 道得于此,则穷达一也,为寒暑风雨之序矣。故许由娱于颍阳,而共伯得乎共首。
    (节选自《吕氏春秋》,有删改)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将需断句对应的标号写在答题纸上。 (3分)
    今丘也A 拘仁义 B 之道C 以遭D乱世E之患 F 其所也G 何H穷之谓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胼胝,指老茧子。后有成语“胼手胝足”,形容劳动十分辛勤。
    B.下,指居于……之下, 与《谏太宗十思疏》中的“思江海下百川”中的“下”用法相同。
    C. “由”与“赐”分别是指子路和子贡的字,在古代,长辈称呼晚辈一般称字。
    D. 穷,指困窘,与“达”相对。儒家强调“君子固穷”,意谓君子在困窘的境遇中仍然能坚守节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在作者看来,无论是舜还是孔子,他们不管外在境遇如何,都极力保持自身的德行,因此外在的时机不那么重要。
    B. 百里奚由一个奴隶变成“谋无不当, 举必有功”的重臣,主要是因为“缪公遂用之”。
    C. 面对孔子在困厄中仍然弦歌不绝的举动,开始子路和子贡并不理解,认为老师没有羞耻之心。
    D.孔子教育弟子,君子的“穷” 和“达”不是看境遇,而是看仁义之道有没有受到亏损。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 买之五羊之皮而属事焉,无乃天下笑乎? (4分)
    (2) 孔子烈然返瑟而弦,子路抗然执干而舞。 (4分)
    14. 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材料第一、二两段举例论证的特点。 (3分)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联考高三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二十四年春,王正月,秦伯纳之。及河,子犯以璧玉授公子,曰:“臣负羁绁从君巡于天下,臣之罪甚多矣。臣犹知之,而况君乎?请由此亡。”公子曰:“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投其璧于河。济河,围令狐,入桑泉,取白衰。二月甲午,晋师军于庐柳。秦伯使公子絷如晋师,师退,军于郇。辛丑,狐偃及秦、晋之大夫盟于郇。壬寅,公子入于晋师。丙午,入于曲沃。丁未,朝于武宫。戊申,使杀怀公于高梁。
    吕、邵畏偏,将焚公宫而弑晋侯。寺人披请见,公使让之,且辞焉。曰:“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滨,女为惠公来求杀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虽有君命,何其速也。夫祛犹在,女其行乎。”对曰:“臣谓君之入也,其知之矣。若犹未也,又将及难。君命无二,古之制也。除君之恶,唯力是视。蒲人、狄人,余何有焉?今君即位,其无蒲、狄乎?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君若易之何辱命焉行者甚众,岂唯刑臣。”公见之,以难告。三月,晋侯潜会秦伯于王城。己丑晦,公宫火,吕甥、邵芮不获公,乃如河上,秦伯诱而杀之。晋侯逆夫人嬴氏以归。秦伯送卫于晋三千人,实纪纲之仆。
    初,晋侯之竖头须,守藏者也。其出也,窃藏以逃,尽用以求纳之。及入,求见,公辞焉以沐。谓仆人曰:“沐则心覆,心覆则图反,宜吾不得见也。居者为社稷之守,行者为羁绁之仆,其亦可也,何必罪居者?国君而仇匹夫,惧者甚众矣。”仆人以告,公遽见之。
    (节选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材料二:
    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自少好士,年十七,有贤士五人:曰赵衰;狐偃咎犯,文公舅也;贾佗;先轸;魏武子。自献公为太子时,重耳固已成人矣。献公即位,重耳年二十一。献公十三年,以骊姬故,重耳备蒲城守秦。献公二十一年,献公杀太子申生,骊姬谗之,恐,不辞献公而守蒲城。献公二十二年,献公使宦者履辊(即寺人披)趣杀重耳。重耳逾垣,宦者逐斩其衣祛。重耳遂奔狄,是时重耳年四十三。
    (节选自《史记·晋世家》)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A相B君C若D易E之F何G辱H命I焉J行K者L甚M众
    11.下列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弑,在古代特指臣子杀死君主或子女杀死父母,本文吕、邵为臣子,文公为诸侯,用“弑”说明了他们的行为属以下犯上,暗含作者的批判态度。
    B.晦,《说文》曰“月尽也”,即月亮昏暗不明。若以此月相纪日,当指每月三十,此处“晦”与《登泰山记》“戊申晦”都是月相纪日的用法。
    C.成人,此处为“成年”的意思。按照礼制,古代男子成年时需要举行冠礼,《礼记·曲礼上》中记载“二十曰弱冠”,“成人”指男子二十岁。
    D.趣,造字属于“六书”中的形声,从走取声;词义发达,存在“趣味”“志趣”等多种义项,文中的“趣”解释为“赶快”,为“趣”的本义。
    12.下列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伯在文公归晋过程中多次援手,先派公子絷前往晋军游说其退兵,又促成了文公一方与晋大夫间的结盟,并杀了怀公。
    B.文公秘密会见秦伯的首要目的就是想借助秦伯的力量诱杀了自己的反对者,这充分体现了其作为成熟政治家的权谋手段。
    C.文公出奔狄国,是因为看到了太子申生的前车之鉴。他唯恐自己被骊姬施计迫害,于是先自请守卫蒲城,再从蒲城不辞而别。
    D.狐偃与文公外有君臣之义,内有骨肉之亲,流亡时忠心追随,济河中途,文公不惜为他投璧誓河,君臣二人关系非同一般。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除君之恶,唯力是视。蒲人、狄人,余何有焉?(4分)
    (2)居者为社稷之守,行者为羁绁之仆,其亦可也,何必罪居者?(4分)
    14.结合材料,从晋文公的角度出发,分析他能成为霸主的原因。(3分)
    浙江省台温联谊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期终联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4题。
    孔子谓宓子贱曰:“子治单父①而众说,语丘所以为之者。”曰:“不齐②父其父,子其子,恤诸孤而哀丧纪。”孔子曰:“善,小节也,小民附矣,犹未足也。 ”曰:“不齐也所父事者三人,所兄事者五人,所友者十一人。 ”孔子曰:“父事三人,可以教孝矣;兄事五人,可以教弟矣;友十一人,可以教学矣。中节也,中民附矣,犹未足也。”曰:“此地民有贤于不齐者五人,不齐事之,皆教不齐所以治之术。”孔子曰:“欲其大者乃于此在矣昔者尧舜清微其身以听观天下务来贤人夫举贤者百福之宗也。不齐之所治者小也,不齐所治者大,其与尧、舜继矣。”
    宓子贱为单父宰,过于阳昼,曰:“子亦有以送仆乎?”阳昼曰:“吾少也贱,不知治民之术。有钓道二焉,请以送子。”子贱曰:“钓道奈何?”阳昼曰:“夫扱纶错饵,迎而吸之者也,阳桥③也,其为鱼也薄而不美;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者,鲂也,其为鱼也博而厚味。”宓子贱曰:“善。”于是未至单父,冠盖迎之者交接于道。子贱曰:“车驱之,车驱之,夫阳昼之所谓阳桥者至矣。”于是至单父,请其耆老尊贤者,而与之共治单父。
    孔子兄子有孔蔑者,与宓子贱皆仕,孔子往过孔蔑,问之曰:“自子之仕者,何得?何亡?”孔蔑曰:“自吾仕者,未有所得,而有所亡者三,曰:王事若袭,学焉得习? 以是学不得明也,所亡者一也;奉禄少,粥不足及亲戚,亲戚益疏矣,所亡者二也;公事多急,不得吊死视病,是以朋友益疏矣,所亡者三也。 ”孔子不说,而复往见子贱,曰:“自子之仕,何得?何亡?”子贱曰:“自吾之仕,未有所亡,而所得者三:始诵之文,今履而行之,是学日益明也,所得者一也;奉禄虽少,粥得及亲戚,是以亲戚益亲也,所得者二也;公事虽急,夜勤吊死视病,是以朋友益亲也,所得者三也。 ”孔子谓子贱曰:“君子哉若人!君子哉若人! 鲁无君子也,斯焉取斯?”
    (节选自《说苑·政理》)
    【注】①单父:春秋时鲁国邑名。②不齐:宓子贱以名自称。③阳桥:一种白色的鱼。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欲其大者/乃于此在矣/昔者尧舜清微其身/以听观/天下务来贤人/夫举贤者/百福之宗也
    B. 欲其大者/乃于此在矣/昔者尧舜清微/其身以听/观天下/务来贤人/夫举贤者/百福之宗也
    C. 欲其大者/乃于此在矣/昔者尧舜清微/其身以听观天下/务来贤人/夫举贤者/百福之宗也
    D. 欲其大者/乃于此在矣/昔者尧舜清微其身/以听观天下/务来贤人/夫举贤者/百福之宗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所兄事者五人”与“吾得兄事之”(《鸿门宴》)两句中“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
    B.“过于阳昼”与“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齐桓晋文之事》)两句中“过”字含义相同。
    C. 冠盖,泛指古代官员穿戴的服饰和乘坐的车辆,文中指在大道上迎接宓子贱的官吏很多。
    D. 君子,指人格高尚的人,广见于先秦典籍,历代儒客文人以君子之道自勉。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宓子贱治理单父教导人们恪守孝道、敬爱兄长、互相学习,得到众人的一致好评,使平民亲附,但孔子认为这还不够。
    B. 宓子贱在去单父上任之前拜访阳昼,阳昼将自己钓鱼的两点感悟送给宓子贱,启示宓子贱为官要善于识人、用人。
    C. 宓子贱对在大道上来往不断地迎接他的官员避之不及,等到了单父,他却亲自请来德高望重的老者贤人,并与他们共同治理单父。
    D. 同时为官,孔蔑认为自己有三失,宓子贱却认为自己有三得,在了解到孔蔑和宓子贱做官以来的不同得失后,孔子夸赞了宓子贱的君子品德。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不齐父其父,子其子,恤诸孤而哀丧纪。(4分)
    (2)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者,鲂也,其为鱼也博而厚味。(4分)
    14. 孔蔑与宓子贱在对公务与学习之间关系的认识上有怎样的不同? 请简要说明。(3分)
    浙江省G7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4题。
    子路曰:“不能甘勤苦,不能恬贫穷,不能轻死亡,而曰我能行义,吾不信也。”昔者,申包胥立于秦庭,七日七夜,哭不绝声,遂以存楚。不甘勤苦,安能行此?曾子布衣缊袍未得完,糟糠之食、藜藿之羹未得饱,义不合则辞上卿。不恬贫穷,安能行此?比干将死而谏逾忠,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山而志逾彰。不轻死亡,安能行此?故夫士欲立义行道,毋论难易,而后能行之;立身著名,无顾利害,而后能成之。《诗》曰:“彼其之子,硕大且笃。”非良笃修激之君子,其谁能行之哉?
    王子比干杀身以作其忠,尾生杀身以作其信,伯夷、叔齐杀身以成其廉,此四子者,皆天下之通士也,岂不爱其身哉?以为夫义之不立,名之不著,是士之耻也,故杀身以遂其行。因此观之,卑贱贫穷,非士之耻也;夫士之所耻者,天下举忠而士不与焉,举信而士不与焉,举廉而士不与焉;三者在乎身名传于后世与日月并而不息虽无道之世不能污焉然则非好死而恶生也,非恶富贵而乐贫贱也。由其道,遵其理,尊贵及己,士不辞也。孔子曰:“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富而不可求,从吾所好。”大圣之操也。《诗》云:“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言不失己也。能不失己,然后可与济难矣,此士君子之所以越众也。
    曾子衣弊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君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
    (节选自《说苑·立节》)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三者在乎身名/传于后世/与日月并而不息/虽无道之世/不能污焉/
    B. 三者在乎身名/传于后世/与日月并而不息/虽无道之/世不能污焉/
    C. 三者在乎身/名传于后世/与日月并而不息/虽无道之/世不能污焉/
    D. 三者在乎身/名传于后世/与日月并而不息/虽无道之世/不能污焉/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非士之耻也”与“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中的“耻”字含义相同。
    B.“举信而士不与焉”与“信可乐也”(《兰亭集序》)中的“信”字含义不同。
    C.“大圣之操也”与“大王来何操”(《鸿门宴》)中的“操”字含义不同。
    D.“我心匪石”与“所守或匪亲”(《蜀道难》)中的“匪”字含义相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子路认为,一个人只有甘于辛勤劳苦,安于贫穷困乏,看轻死亡,才能实行仁义,申包胥、曾子、比干等就是这样的人。
    B. 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上,用牺牲生命来表明自身的廉洁,他们不是不爱惜生命,而是认为正义不树立,名声不显著,是士人的耻辱。
    C. 古代士人修身厉行、厌恶富贵、乐于贫贱,甘愿为正义赴死,他们追求的是传名于后世,与日月同辉,其气节操守令人钦佩。
    D. 曾子坚持不接受鲁国国君的赏赐,认为接受赏赐,自己便会因此惧怕国君,孔子听闻这件事后,称赞曾子能保全气节。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以为夫义之不立,名之不著,是士之耻也,故杀身以遂其行。(4分)
    (2)曾子衣弊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4分)
    14.曾子、伯夷、叔齐等人皆能“不失己”,故能“全其节”。中国历史上还有哪些“不失己”的典型人物和事件?请简要例举。(3分)
    文言文阅读
    浙江省嘉兴市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高三语文试卷
    (一)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 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春,二月,甲寅,诏曰:“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粢盛,皇后亲桑以供祭服。 其具礼仪! ”
    初,秦时祝官有秘祝,即有灾祥,辄移过于下。夏,诏曰:“盖闻天道祸自怨起而福由德兴。百官之非宜由朕躬今秘祝之官移过于下以彰吾之不德。朕甚弗取。其除之!”
    齐太仓令淳于意有罪,当刑,诏狱逮系长安。其少女缇萦上书救父。 天子怜悲其意,五月,诏曰:“《诗》 曰:‘恺弟君子, 民之父母。 ’今人有过, 教未施而刑已加焉,或欲改行为善而道无由至。朕甚怜之! 夫刑至断肢体, 刻肌肤, 终身不息, 何其刑之痛而不德也! 岂为民父母之意哉! 其除肉刑,有以易之; 及令罪人各以轻重,不记逃,有年而免。 具为令! ”
    是时,上既躬修玄默,而将相皆旧功臣,少文多质。 惩恶亡秦之政,论议务在宽厚,耻言人之过失; 化行天下, 告讦之俗易。 吏安其官,民乐其业, 畜积岁增,户口浸息。 风流笃厚,禁罔疏阔,罪疑者予民,是以刑罚大省,至于断狱四百,有刑错之风焉。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太宗孝文皇帝下》)
    材料二:
    十四年冬,匈奴寇边,杀北地都尉卬。 遣三将军军陇西、 北地、 上郡,中尉周舍为卫将军,郎中令张武为车骑将军, 军渭北,车千乘,骑卒十万人。上亲劳军,勒兵,申教令,赐吏卒。自欲征匈奴,群臣谏,不听。 皇太后固要,上乃止。于是以东阳侯张相如为大将军,建成侯董赫、内史栾布皆为将军,击匈奴,匈奴走。
    春,诏曰:“朕获执牺牲、 珪币以事上帝宗庙,十四年于今。历日弥长,以不敏不明而久抚临天下,朕甚自愧。其广增诸祀坛场、珪币。 昔先王望祀不祈其福, 右贤左成,先民后己,至明之极也。 今吾闻祠官祝釐,皆归福于朕躬,不为百姓,朕甚愧之。夫以朕之不德,而专乡独美其福,百姓不与焉,是重吾不德也。其令祠官致敬,无有所祈。 ”
    (节选自《汉书·文帝纪》 )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3分)
    百官A之非B宜C 由朕D躬E今秘祝之 F 官移过于下 G 以彰H吾之不德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灾祥,指灾害,偏义复词,“灾” “祥”两个相反的词, 取其中一个词的意义。
    B.风流, 文中指风尚习俗, 与我们现在所说的“风流倜傥”中的“风流”不一样。
    C.勒,指统率、 部署,与《渔家傲》 “燕然未勒归无计”中的“勒”的词义相同。
    D.愧, 指感到惭愧,与《鸿门宴》 “旦日沛公从百余骑” 中的“从” 的用法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缇萦上书为父请命,得到了汉文帝的怜悯和同情,相关的法令由此得以重新制定,犯罪的淳于意不用承受肉刑。
    B.汉文帝时期,朝廷上下以秦朝弊政为鉴戒,国家法网宽松,在互相检举的情况下,有犯罪嫌疑的人可从宽发落。
    C.由于匈奴骚扰边境、杀死北地都尉孙卬,汉文帝先是派遣多位将领驻军镇守要地,后又派兵出击,使匈奴退兵。
    D.文帝下诏,要求扩大祭祀规模、增加祭品,同时要求祠官在祝福时能够为百姓祈祷,而不只是为他个人祈福。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 今人有过,教未施而刑已加焉,或欲改行为善而道无由至。
    (2) 昔先王望祀不祈其福,右贤左戚,先民后己,至明之极也。
    14.历史上对汉文帝有“德厚侔天地”的评价,认为他的德行与天地齐同。汉文帝的“德”体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3分)
    10. BEG(译文:百官的过失,都应该由朕一人负责。现在秘祝官员把过失的责任推给臣下,是显扬我的失德。)
    11. C (“燕然未勒归无计”中的“勒”是“刻”的意思。 )
    12. B (“在百姓互相检举的情况下, 可从宽发落获罪者”错,原文“告讦之俗易”,是改变了那种互相检举、攻讦的风俗。 )
    13.翻译:
    (1) 现在人有了过错,教育还没有施行,但是刑法已经加给他,有的人想改变行为做善事, 也无路可走了(没有通往的道路了) 。 (施、 或、为、无由至,各1分。 )
    (2) 昔日先王盼望祭祀却不祈求自己的福祉,亲厚(尊重) 贤才薄待亲眷,以民为先,以己为后,实在是英明极了。 (其、右贤左戚、先民后己,各 1 分,判断句1分)
    14.①治民宽厚(怜悯百姓) ②事必躬亲(善为表率) ③谦恭自省(善于反思) 。 (每点1分,其他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文言文译文:
    材料一:
    春季,二月,甲寅(十六日) ,文帝下诏说: “朕亲自率领天下臣民进行农耕,供应宗庙祭祀的粮食,皇后亲自采桑养蚕,供应祭祀的祭服;制定有关此事的礼仪!”
    当初,秦朝的祝官中有秘祝,一旦出现了灾异,就把造成过失的责任从皇帝身上移到臣子身上。夏季,文帝下诏书说: “朕听说天之道,祸从怨而起,福由德而兴, 百官的过失,都应该由朕一人负责。现在秘祝官员把过失的责任推给臣下,是显扬我的失德。我认为不可取。应予废除! ”
    齐国太仓令淳于意犯了罪,当处以肉刑,皇帝下诏书将他逮捕拘押在长安。他的小女儿缇萦向皇帝上书。文帝很怜悯和同情缇萦的孝心,五月,下诏书说:“《诗经》说‘开明宽厚的君主,是爱护百姓的父母。’现在人们有了过错,还没有加以教育就处以刑罚,有的人想改变行为做善事,也无路可走了,朕很怜惜!肉刑的残酷,以至于切断人的肢体,摧残人的皮肉,使人终生无法生长,这是多么残酷和不合道德!难道这符合为民父母的本意吗!应该废除肉刑, 用别的惩罚去代替它;此外,应规定犯罪的人各依据罪名的轻重,只要不从服刑的地方潜逃,服刑到一定年数,就可以释放他。制定出有关的法令!”
    这一时期,文帝自身谦逊自守,而将相大臣都是老功臣, 少文采而多质朴。君臣以导致秦灭亡的弊政为鉴戒,议论国政讲究以宽厚为本,耻于议论别人的过失;这种风气影响到全国,改变了那种互相检举、攻讦的风俗。官吏安于自己的官位,百姓乐于自己的生业,府库储蓄每年都有增加,人口繁衍。风俗归于笃实厚道, 禁制法网宽松,有犯罪嫌疑的,从宽发落,所以,刑罚大量减少,甚至一年之内全国只审判了四百起案件,出现了停止动用刑罚的景象。
    材料二:
    十四年冬,匈奴骚扰边境,杀北地都尉孙印。皇上派三位将军驻军镇守陇西、北地、上郡,中尉周舍为卫将军,郎中令张武为车骑将军,统军于渭北,车辆千乘、骑兵十万人。皇上亲自慰劳军队,整治、统率士兵, 申明教令,赏赐士卒。皇上打算亲征匈奴,群臣谏阻,不听。皇太后痛切要求皇上不要亲冒矢石,皇上才罢其意。于是派东阳侯张相如为大将军,建成侯董赫、内史栾布都任将军, 出击匈奴, 匈奴退兵。
    备,下诏说: “朕能奉献牺牲圭币以祭祀上帝宗庙,至今已十四年了。在位的时间很久,以无所作为之人长期君临天下,朕深感惭愧。只有扩大祭祀规模与增加祭品精度以谢神祇。昔日先王远施恩泽而不求他人报答,盼望祭祀而不祈个人福祉,厚贤薄亲,先民后己,实为英明之极。现在我听闻祠官祝福,都希望福祉集于朕身,而不为百姓祈祷,这使朕感到愧疚。以朕这不德之人,一心追求个人的美满幸福, 而不与百姓同享,这就更为增加了我的过失。现令祠官向神祇致敬,切不可为我个人祈福。”
    浙江省台州区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 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吕端,字易直,其先燕人。历官四十年始大用。淳化四年参知政事,至道初拜相,太宗尝憾任用之晚。端持重识大体。同列奏对,或多异议,一日内出手札戒谕,自今中书事经吕端裁决乃得闻奏。咸平初以疾罢,薨,年六十六。赠司空,谥正惠。 尝使高丽,暴风折樯,舟人恐怖,端读书自若。两使绝域后有往者必问端为宰相未其为远近所慕如此。
    (节选自曾巩《隆平集·宰臣》)
    材料二:
    保安军奏获李继迁①母,太宗甚喜。是时寇准为枢密副使,吕端为宰相,上独召准与之谋。准退,自宰相幕次前过不入,端使人邀入幕中,曰:“向者主上召君何为?”准曰:“议边事耳。”端曰:“陛下戒君勿言于端乎?”准曰:“不然。”端曰:“若边鄙常事,枢密院之职,端不必预知;若军国大计,端备位宰相,不可以莫之知也。”准以获继迁母告,端曰:“君何以处之?”准曰:“准欲斩于保安军北门之外,以戒凶逆。”端曰:“陛下以为何如?”准曰:“陛下以为然,令准之密院行文书耳。”端曰:“必若此,非计之得者也。愿君少缓其事,文书勿亟下,端将入,覆奏之。”即召阁门吏,使奏“宰臣吕端请对”。上召入之,端见,具道准言,且曰:“昔项羽得太公,欲烹之,汉高祖曰:‘愿遗我一杯羹’’夫举大事者,固不顾其亲,况继迁胡夷悖逆之人哉! 且陛下今日杀继迁之母,继迁可擒乎? 若不然,徒树怨雠而益坚其叛心耳。”上曰:“然则奈何?”端曰:“以臣之愚,谓宜置于延州,使善养视之,以招徕继迁,虽不能即降,终可以系其心,而母死生之命在我矣。”上抚髀称善,曰:“微卿,几误我事。”即用端策。其母后疾死于延州,继迁寻亦死,其子德明竟纳降请命。
    (节选自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二)
    【注】①李继迁:银州人,党项族。西夏建国后,追谥神武皇帝,庙号太祖。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两使A绝域B后C有往者D必问端E为宰相未F其为远近G所慕H如此。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用,指被重用,“函谷举”的“举”表示被攻下,两者用法相同。
    B.中书,在文中指中书省,宋代为宰相办公之所,与枢密院合称为“二府”
    C.鄙,指边境,与《烛之武退秦师》中“越国以鄙远”的“鄙”用法相同。
    D.大事,指夺取政权的武装起义,与现在一般所说的“大事”意思不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吕端老成持重能识大体,直到很晚才担任参知政事和宰相,太宗为此感到遗憾。他曾出使高丽,遇到风险,但镇定自若毫不畏惧。
    B.宋朝军队抓获李继迁之母,太宗担心走漏消息,单独召见寇准商议此事。两人议定,将李继迁之母斩首示众,警戒凶恶叛逆之人。
    C.吕端认为自己既然身为宰相,自然应该知晓军国大事。寇准向他如实说明情况后,吕端指出计策不当,请求入见皇帝,陈述己见。
    D.项羽欲烹杀刘邦之父,却吓不倒刘邦。吕端用这一历史故事劝谏太宗,不要诛杀李继迁之母,可羁押、善待她,以维系李继迁之心。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愿君少缓其事,文书勿亟下,端将入,覆奏之。(4分)
    (2)上抚髀称善,曰:“微卿,几误我事。”即用端策。(4分)
    14.从对待李继迁之母一事上看,吕端最优秀的品质是什么? 请结合材料二概括并分析。(3分)
    10. B D F 【解析】原文标点:两使绝域,后有往者,必问端为宰相未。其为远近所慕如此。
    11. C 【解析】“越国以鄙远”的“鄙”指把……当作边邑,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与文中的“鄙”用法不同。
    12. B 【解析】“太宗担心走漏消息”于文无据。
    13.(1)希望您稍微缓一缓办理此事,文书不要急于下发,我将入宫觐见,再次奏闻此事。(“少”“亟”各1分,句意2分)
    (2)太宗拍着大腿叫好,说:“如果不是您,几乎误了我的大事;”于是采用吕端的计策。(“微”“几”各 1分,句意2分)
    14.深谋远虑。(1分)吕端反对诛杀李继迁之母,认为这样不仅无益,反而有害;主张羁押、善待李继迁之母,以此维系李继迁之心。(2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吕端,字易直,他的祖上是燕地人。任官四十年才获重用。淳化四年担任参知政事,至道初年就任宰相,太宗曾为重用他太晚感到遗憾。吕端谨慎稳重,能识大体。同僚回答皇帝的提问,有时看法各不相同,一天宫内传出皇帝手书,告诫训谕大臣,命令自今以后中书省事务须经吕端裁判断定才能报告皇帝。咸平初年因病罢任,逝世,享年六十六岁。赠官司空,谥号正惠。(吕端)曾出使高丽,暴风折断了桅杆,船夫大为恐惧,吕端照常读书。两次出使塞外,后来有到塞外出使的人(异族君主)一定会问吕端担任宰相没有。他被远方的人仰慕到了如此地步。
    材料二:
    保安军奏告朝廷,抓获了李继还(西夏太祖)的母亲,太宗非常高兴。当时寇准担任枢密副使,吕端担任宰相,太宗单独召见寇准,与他商议此事。寇准退出后,从宰相办公处经过却不入内,吕端派人请他到幕府中,说:“刚才皇上召见您做什么?”寇准说:“商议边境上的事情而已。”吕端说:“陛下告诫您不要对我讲这件事了吗?”寇准说:“没有。”吕端说:“如果是边境上的一般事情,那是枢密院的职责,我不必参与了解;如果是军国大计,我充任宰相,不可以不知道。”寇准告诉他抓获了李继迁的母亲,吕端问:“您准备怎样对待她?”寇准说:“我打算在保安军北门之外将她斩首,以此警戒凶恶叛逆之人。”吕端问:“陛下认为应该怎样做呢?”寇准说:“陛下赞同我的意见,命我到枢密院发布公文。”吕端说:“一定要像这样,不是好的计策。希望您稍微缓一缓办理此事,文书不要急于下发,我将入宫觐见,再次奏闻此事。”立即召来阁门吏,派他奏告“宰臣吕端请求奏对”。太宗召见吕端,吕端见到太宗,详细陈述了寇准的话,并说:“从前项羽抓获了太公(刘邦之父),准备烹煮他,汉高祖说:‘希望分我一杯肉羹。’做大事的人,本来不会顾及自己的双亲,更何况李继迁这样的异族叛逆之人呢! 再说陛下今天诛杀了李继迁的母亲,李继迁就可以被活捉吗? 如果不是这样,只会白白树敌而使他的叛心更加坚定而已。”太宗说:“既然如此,那么该怎么办?”吕端说:“按照我的愚见,认为应该将她安置在延州,派人好好服侍她,以此招抚李继迁,即使不能让他立刻投降,终究可以维系他的心思,(因为)他母亲的生死操纵在我方手上。”太宗拍着大腿叫好,说:“如果不是您,几乎误了我的大事。”于是采用吕端的计策。李继迁的母亲后来病死在延州,李继迁不久也去世,他的儿子李德明最终归顺宋朝,请求饶恕己命。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测语文试卷
    (一)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 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功名大立,天也。为是故,因不慎其人,不可。 夫舜遇尧,天也。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滨,钓于雷泽,天下说之,秀士从之,人也。舜之耕渔,其贤不肖与为天子同。其未遇时也, 以其徒属堀地财,取水利,编蒲苇,结罘网,手足胼胝不居,然后免于冻馁之患。其遇时也,登为天子,贤士归之,万民誉之。尽有之,贤非加也; 尽无之,贤非损也。 时使然也。
    百里奚之未遇时也,亡虢而虏晋,饭牛于秦,转鬻以五羊之皮。公孙枝得而说之,献诸缪公,三日,请属事焉。缪公曰: “买之五羊之皮而属事焉,无乃天下笑乎? ”公孙枝对曰: “信贤而任之,君之明也; 让贤而下之,臣之忠也。君为明君,臣为忠臣。彼信贤,境内将服,敌国且畏,夫谁暇笑哉? ”缪公通用之。谋无不当,举必有功,非加贤也。使百里奚虽贤,无得缪公,必无此名矣。 今焉知世之无百里奚哉? 故人主之欲求士者,不可不务博也。
    孔子穷乎陈、 蔡之间,七日不尝食,孔子弦歌于室,颜回择菜于外。 子路与子贡相与而言曰: “夫子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宋,穷于陈、蔡。夫子弦歌鼓舞,未尝绝音。盖君子之无所丑也若此乎?”颜回无以对, 入以告孔子。孔子愀然推琴, 喟然而叹曰:“由与赐小人也。召, 吾语之。 ”子路与子贡入,子贡曰:“如此者,可谓穷矣! ”孔子曰:“是何言也?君子达于道之谓达, 穷于道之谓穷。今丘也拘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所也何穷之谓? 故内省而不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陈、蔡之厄,于丘其幸乎!”孔子烈然返瑟而弦,子路抗然执干而舞。子贡曰: “吾不知天之高也,不知地之下也。”古之得道者,穷亦乐,达亦乐,所乐非穷达也。 道得于此,则穷达一也,为寒暑风雨之序矣。故许由娱于颍阳,而共伯得乎共首。
    (节选自《吕氏春秋》,有删改)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将需断句对应的标号写在答题纸上。 (3分)
    今丘也A 拘仁义 B 之道C 以遭D乱世E之患 F 其所也G 何H穷之谓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胼胝,指老茧子。后有成语“胼手胝足”,形容劳动十分辛勤。
    B.下,指居于……之下, 与《谏太宗十思疏》中的“思江海下百川”中的“下”用法相同。
    C. “由”与“赐”分别是指子路和子贡的字,在古代,长辈称呼晚辈一般称字。
    D. 穷,指困窘,与“达”相对。儒家强调“君子固穷”,意谓君子在困窘的境遇中仍然能坚守节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在作者看来,无论是舜还是孔子,他们不管外在境遇如何,都极力保持自身的德行,因此外在的时机不那么重要。
    B. 百里奚由一个奴隶变成“谋无不当, 举必有功”的重臣,主要是因为“缪公遂用之”。
    C. 面对孔子在困厄中仍然弦歌不绝的举动,开始子路和子贡并不理解,认为老师没有羞耻之心。
    D.孔子教育弟子,君子的“穷” 和“达”不是看境遇,而是看仁义之道有没有受到亏损。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 买之五羊之皮而属事焉,无乃天下笑乎? (4分)
    (2) 孔子烈然返瑟而弦,子路抗然执干而舞。 (4分)
    14. 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材料第一、二两段举例论证的特点。 (3分)
    10. (3分) CFG(少写、 多写、 错写均不给分)
    11. (3分) C “由”与“赐”是名,不是字。 长辈称呼晚辈一般称名。
    12. (3分) A 没有说外在时机不重要。
    13. (8分)(1) 用五张羊皮买了他来却委任他官职,恐怕要被天下耻笑吧! (属、无乃、被动句,各1分,句子通顺1分)
    (2) 孔子威严地重新拿起瑟弹起来,子路威武地拿着盾牌跳起舞来。(烈然、弦、抗然、 干各1分)
    14. (3分) ①本文列举了舜、 百里奚等人物例子。这些人物都非常具有代表性,分别从不同方面论证了人为努力和掌握时机的重要性。②舜不论是否即位都一直保持贤能的例子强调了维持个人品德与掌握时机的重要性;百里奚作为人才被穆公赏识的例子阐述了君主要广泛求士和时机对于个人成才的重要性。 (写出1点得1分,2点得3分)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联考高三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二十四年春,王正月,秦伯纳之。及河,子犯以璧玉授公子,曰:“臣负羁绁从君巡于天下,臣之罪甚多矣。臣犹知之,而况君乎?请由此亡。”公子曰:“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投其璧于河。济河,围令狐,入桑泉,取白衰。二月甲午,晋师军于庐柳。秦伯使公子絷如晋师,师退,军于郇。辛丑,狐偃及秦、晋之大夫盟于郇。壬寅,公子入于晋师。丙午,入于曲沃。丁未,朝于武宫。戊申,使杀怀公于高梁。
    吕、邵畏偏,将焚公宫而弑晋侯。寺人披请见,公使让之,且辞焉。曰:“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滨,女为惠公来求杀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虽有君命,何其速也。夫祛犹在,女其行乎。”对曰:“臣谓君之入也,其知之矣。若犹未也,又将及难。君命无二,古之制也。除君之恶,唯力是视。蒲人、狄人,余何有焉?今君即位,其无蒲、狄乎?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君若易之何辱命焉行者甚众,岂唯刑臣。”公见之,以难告。三月,晋侯潜会秦伯于王城。己丑晦,公宫火,吕甥、邵芮不获公,乃如河上,秦伯诱而杀之。晋侯逆夫人嬴氏以归。秦伯送卫于晋三千人,实纪纲之仆。
    初,晋侯之竖头须,守藏者也。其出也,窃藏以逃,尽用以求纳之。及入,求见,公辞焉以沐。谓仆人曰:“沐则心覆,心覆则图反,宜吾不得见也。居者为社稷之守,行者为羁绁之仆,其亦可也,何必罪居者?国君而仇匹夫,惧者甚众矣。”仆人以告,公遽见之。
    (节选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材料二:
    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自少好士,年十七,有贤士五人:曰赵衰;狐偃咎犯,文公舅也;贾佗;先轸;魏武子。自献公为太子时,重耳固已成人矣。献公即位,重耳年二十一。献公十三年,以骊姬故,重耳备蒲城守秦。献公二十一年,献公杀太子申生,骊姬谗之,恐,不辞献公而守蒲城。献公二十二年,献公使宦者履辊(即寺人披)趣杀重耳。重耳逾垣,宦者逐斩其衣祛。重耳遂奔狄,是时重耳年四十三。
    (节选自《史记·晋世家》)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A相B君C若D易E之F何G辱H命I焉J行K者L甚M众
    11.下列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弑,在古代特指臣子杀死君主或子女杀死父母,本文吕、邵为臣子,文公为诸侯,用“弑”说明了他们的行为属以下犯上,暗含作者的批判态度。
    B.晦,《说文》曰“月尽也”,即月亮昏暗不明。若以此月相纪日,当指每月三十,此处“晦”与《登泰山记》“戊申晦”都是月相纪日的用法。
    C.成人,此处为“成年”的意思。按照礼制,古代男子成年时需要举行冠礼,《礼记·曲礼上》中记载“二十曰弱冠”,“成人”指男子二十岁。
    D.趣,造字属于“六书”中的形声,从走取声;词义发达,存在“趣味”“志趣”等多种义项,文中的“趣”解释为“赶快”,为“趣”的本义。
    12.下列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伯在文公归晋过程中多次援手,先派公子絷前往晋军游说其退兵,又促成了文公一方与晋大夫间的结盟,并杀了怀公。
    B.文公秘密会见秦伯的首要目的就是想借助秦伯的力量诱杀了自己的反对者,这充分体现了其作为成熟政治家的权谋手段。
    C.文公出奔狄国,是因为看到了太子申生的前车之鉴。他唯恐自己被骊姬施计迫害,于是先自请守卫蒲城,再从蒲城不辞而别。
    D.狐偃与文公外有君臣之义,内有骨肉之亲,流亡时忠心追随,济河中途,文公不惜为他投璧誓河,君臣二人关系非同一般。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除君之恶,唯力是视。蒲人、狄人,余何有焉?(4分)
    (2)居者为社稷之守,行者为羁绁之仆,其亦可也,何必罪居者?(4分)
    14.结合材料,从晋文公的角度出发,分析他能成为霸主的原因。(3分)
    10.BFJ【解析】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君若易之,何辱命焉?行者甚众
    11.B【解析】晦,指每月最后一天,最后一天不一定是三十。
    12.D【解析】A文中只交代“狐偃及秦、晋之大夫盟于郇”,并没有提及是不是秦伯促成,且杀死怀公的是文公而非秦伯;B文中并未言及文公秘密会见秦伯的首要目的。C“先自请守卫蒲城,再从蒲城不辞而别”,晋文公守卫蒲城并非自请,“再从蒲城不辞而别”更是无中生有,原文中“不辞献公而守蒲城”,应该理解为“对献公不辞而别就跑去守蒲城”。
    13.(1)除掉国君所憎恶的人,就看自己有多大的力量。至于他是蒲人,还是狄人,(对)我(来说)有什么区别呢?(恶,词类活用1分;“唯力是视”“余何有焉”两处宾语前置句式各1分;句子通顺1分。)
    (2)留在国内的人是国家的守卫者,跟随在外的人是背着马笼头、马缰绳的仆人,这也都是可以的,何必要怪罪留在国内的人?(“居者”“行者”翻译成“……的人”1分;“为”1分;“罪”作动词1分;句式通顺1分)
    14.①不记前仇,胸襟宽广;②不忘恩义,重视贤士;③善于见机且能当机立断;④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每点1分,任意3点满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文言文翻译】
    材料一:鲁僖公二十四年,春天,周历正月。秦穆公派兵护送晋公子重耳回国。到了黄河边上,子犯拿了一块宝玉献给公子重耳,并说:“我牵马执缰服侍您走遍了天下各国,(一路上)得罪您的地方太多了。连我自己尚且知道有罪,何况您呢?让我从此走开,到别国去吧。”公子重耳说:“我要是不同舅舅一条心,就请白水作证。”说着把那块宝玉扔到了河里,以示求河神作证。(重耳在秦军的护送下)过了黄河,(进入晋国国境,接着)围困令狐,攻入桑泉,又拿下白衰。同年二月,初四日,晋怀公的部队驻扎在庐柳,秦穆公派遣公子絷到晋国部队(劝说他们退兵)。晋军后退,驻扎在郇城。十一日,狐偃同秦、晋两国的大夫在郇城签订盟约。十二日,重耳接管了晋国军队。十六日,(重耳)进入曲沃城。十七日,(重耳)到(祖父)武公的宗庙朝拜。十八日,(重耳)派人到高梁杀死了晋怀公。
    吕甥、卻芮害怕受到威逼,要焚烧晋文公的宫室而杀死文公。寺人披请求进见,文公令人训责他,并且拒绝接见,说:“蒲城之战,君王命你第二天赶到,你马上就来了。后来我陪同狄国国君到渭河边打猎,你替惠公前来谋杀我,惠公命你三天后赶到,你过了第二天就到了。虽然有君王的命令,怎么那样快呢?那只袖口还在。你走吧!”披回答说:“小臣以为君王这次返国,大概已懂得了君臣之间的道理。如果还没有懂,又要遇到灾难。对国君的命令没有二心,这是古代的制度。除掉国君所憎恶的人,就看自己有多大的力量。至于他是蒲人,还是狄人,(对)我(来说)有什么区别呢?现在君王即位,就会没有蒲、狄那样的事件吗?齐桓公抛弃射钩之仇,而让管仲辅佐自己,君王如果改变桓公的做法,又何必辱蒙君王下驱逐的命令?走的人很多,岂只受刑的小臣我一人?”文公接见了披,他把即将发生的灾难报告了文公。晋文公暗地里和秦穆公在秦国的王城会晤。三月的最后一天,文公宫室被烧。吕甥、卻芮没有捉到文公,于是跑到黄河边上,秦穆公诱他们过河而杀了他们。晋文公迎接夫人嬴氏回国。秦穆公赠送给晋国卫士三千人,都是一些得力的臣仆。
    当初,晋文公有个侍臣名叫头须,是专门管理财物的。当晋文公在国外的时候,头须偷盗了财物潜逃,把这些财物都用来设法让晋文公回国。等到晋文公回到晋国,头须请求进见。晋文公用正在洗头发为由来推脱不见。头须对仆人说:“洗头的时候心就倒过来,心倒了意图就反过来,无怪我不能被接见了。留在国内的人是国家的守卫者,跟随在外的是背着马笼头马缰绳的仆人,这也都是可以的,何必要怪罪留在国内的人?身为国君而仇视普通人,害怕的人就多了。”仆人把这些话告诉晋文公,晋文公立即接见了他。
    材料二:晋文公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他从小就喜好结交士人,十七岁时就有五个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朋友:赵衰;狐偃咎犯,这是文公的舅父;贾佗;先轸;魏武子。从献公做太子时,重耳就已是成人了。献公即位时,重耳二十一岁。献公十三年,因为骊姬缘故,重耳被献公封到蒲城去防备秦国。献公于二十一年时,杀死了太子申生,骊姬进谗言,重耳害怕,与献公不辞而别就跑回蒲城据守。献公二十二年,献公让宦者履鞋赶快杀死重耳。重耳爬墙逃跑,宦者追赶,砍掉重耳的袖子。重耳就逃往狄国,这个时候重耳四十三岁。
    浙江省台温联谊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期终联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4题。
    孔子谓宓子贱曰:“子治单父①而众说,语丘所以为之者。”曰:“不齐②父其父,子其子,恤诸孤而哀丧纪。”孔子曰:“善,小节也,小民附矣,犹未足也。 ”曰:“不齐也所父事者三人,所兄事者五人,所友者十一人。 ”孔子曰:“父事三人,可以教孝矣;兄事五人,可以教弟矣;友十一人,可以教学矣。中节也,中民附矣,犹未足也。”曰:“此地民有贤于不齐者五人,不齐事之,皆教不齐所以治之术。”孔子曰:“欲其大者乃于此在矣昔者尧舜清微其身以听观天下务来贤人夫举贤者百福之宗也。不齐之所治者小也,不齐所治者大,其与尧、舜继矣。”
    宓子贱为单父宰,过于阳昼,曰:“子亦有以送仆乎?”阳昼曰:“吾少也贱,不知治民之术。有钓道二焉,请以送子。”子贱曰:“钓道奈何?”阳昼曰:“夫扱纶错饵,迎而吸之者也,阳桥③也,其为鱼也薄而不美;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者,鲂也,其为鱼也博而厚味。”宓子贱曰:“善。”于是未至单父,冠盖迎之者交接于道。子贱曰:“车驱之,车驱之,夫阳昼之所谓阳桥者至矣。”于是至单父,请其耆老尊贤者,而与之共治单父。
    孔子兄子有孔蔑者,与宓子贱皆仕,孔子往过孔蔑,问之曰:“自子之仕者,何得?何亡?”孔蔑曰:“自吾仕者,未有所得,而有所亡者三,曰:王事若袭,学焉得习? 以是学不得明也,所亡者一也;奉禄少,粥不足及亲戚,亲戚益疏矣,所亡者二也;公事多急,不得吊死视病,是以朋友益疏矣,所亡者三也。 ”孔子不说,而复往见子贱,曰:“自子之仕,何得?何亡?”子贱曰:“自吾之仕,未有所亡,而所得者三:始诵之文,今履而行之,是学日益明也,所得者一也;奉禄虽少,粥得及亲戚,是以亲戚益亲也,所得者二也;公事虽急,夜勤吊死视病,是以朋友益亲也,所得者三也。 ”孔子谓子贱曰:“君子哉若人!君子哉若人! 鲁无君子也,斯焉取斯?”
    (节选自《说苑·政理》)
    【注】①单父:春秋时鲁国邑名。②不齐:宓子贱以名自称。③阳桥:一种白色的鱼。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欲其大者/乃于此在矣/昔者尧舜清微其身/以听观/天下务来贤人/夫举贤者/百福之宗也
    B. 欲其大者/乃于此在矣/昔者尧舜清微/其身以听/观天下/务来贤人/夫举贤者/百福之宗也
    C. 欲其大者/乃于此在矣/昔者尧舜清微/其身以听观天下/务来贤人/夫举贤者/百福之宗也
    D. 欲其大者/乃于此在矣/昔者尧舜清微其身/以听观天下/务来贤人/夫举贤者/百福之宗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所兄事者五人”与“吾得兄事之”(《鸿门宴》)两句中“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
    B.“过于阳昼”与“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齐桓晋文之事》)两句中“过”字含义相同。
    C. 冠盖,泛指古代官员穿戴的服饰和乘坐的车辆,文中指在大道上迎接宓子贱的官吏很多。
    D. 君子,指人格高尚的人,广见于先秦典籍,历代儒客文人以君子之道自勉。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宓子贱治理单父教导人们恪守孝道、敬爱兄长、互相学习,得到众人的一致好评,使平民亲附,但孔子认为这还不够。
    B. 宓子贱在去单父上任之前拜访阳昼,阳昼将自己钓鱼的两点感悟送给宓子贱,启示宓子贱为官要善于识人、用人。
    C. 宓子贱对在大道上来往不断地迎接他的官员避之不及,等到了单父,他却亲自请来德高望重的老者贤人,并与他们共同治理单父。
    D. 同时为官,孔蔑认为自己有三失,宓子贱却认为自己有三得,在了解到孔蔑和宓子贱做官以来的不同得失后,孔子夸赞了宓子贱的君子品德。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不齐父其父,子其子,恤诸孤而哀丧纪。(4分)
    (2)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者,鲂也,其为鱼也博而厚味。(4分)
    14. 孔蔑与宓子贱在对公务与学习之间关系的认识上有怎样的不同? 请简要说明。(3分)
    10. D
    11. B【解析】拜访;超过。
    12. A【解析】孔子认为,宓子贱治理单父教导人们恪守孝道、敬爱兄长、互相学习,使“小民附矣”“中民附矣”。“小民”指平民,“中民”指中等阶层的人。
    13. (1)我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对待百姓的父亲,像爱护自己的子女一样爱护百姓的子女,抚恤所有的孤儿并为百姓的丧事而哀痛。(4分)
    (2)如果是若隐若现,似食不食的鱼,是鲂鱼,这种鱼肉肥厚而味美。(4分)
    14. ①孔蔑认为公务缠身,所学的知识无法得到温习,因此学习不能够明白领会;(1分)②宓子贱认为当初记诵的文章,现在在处理公务中实践并推行它,于是学习的东西一天比一天明白。(2分)
    【参考译文】
    孔子对宓子贱说:“你治理单父得到众人的好评,告诉我你是靠什么做到这一步的。”子贱说:“我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对待百姓的父亲,像爱护自己的子女一样爱护百姓的子女,抚恤所有的孤儿并为百姓的丧事而哀痛。”孔子说:“不错,但这只是小的善行,能使平民亲附,但还不够。”(子贱又)说:“我当作父亲一样对待的有三人,当作兄长一样对待的有五人,所结交的朋友有十一人。”孔子说:“当作父亲一样对待的有三人,能够用来教育人们尽孝道了;当作兄长一样对待的有五人,能够用来教育人们敬爱兄长了;结交朋友十一人,能够用来教育人们互相学习了。这些是中等的善行,中等阶层的人会亲附,但是还不够。”(子贱)说:“此地百姓中比我贤明的有五人,我向他们学习,他们都教给我怎样从政治民的方法。”孔子说:“要想使自己成就大事业,关键就在这里了。从前尧、舜清心寡欲放下架子,来观察、了解天下,致力于招揽贤人。推举贤人,这是各种福祉的根本。(可惜啊! )子贱所治理的地方太小了,(如果)子贱所治理的地方很大,他在政绩方面将会是尧、舜的后继者了。”
    宓子贱将要做单父县令,去拜访阳昼,说:“你有什么话来赠送我吗?”阳昼说:“我从小贫贱,不懂得治民的方法。只有钓鱼的两点体会,让我拿它送给你吧。”子贱说:“钓鱼的体会怎么样? ”阳昼说:“抛下钓丝投放诱饵,迎来吞食的鱼,是阳桥鱼,这种鱼肉少且味道不美;如果是若隐若现,似食不食的鱼,是鲂鱼,这种鱼肉肥厚而味美。”宓子贱说:“讲得好。”在他还未到单父的时候,在大道上迎接他的官吏来往不断。子贱说:“快赶车走,快赶车走,那阳昼所说的阳桥鱼来了。”等他到了单父,请出那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并与他们共同治理单父。
    孔子的哥哥有个儿子名叫孔蔑,与宓子贱同时在做官,孔子经过孔蔑处,问他说:“自从你做官后,得到了什么? 失去了什么? ”孔蔑说:“自从我做官后,没有得到什么,但失去的却有三种,这就是:公事缠身,所学的知识怎能得到温习? 因此学习不能够明白领会,这是第一失;俸禄太少,稠粥还不足够供给内外亲戚,亲戚日益疏远了,这是第二失;公事繁忙紧张,不能去吊唁死者和探望病人,因此朋友日益疏远了,这是第三失。”孔子不高兴,又前去见子贱,说:“自从你做官后,得到了什么? 失去了什么? ”子贱说:“自从我做官后,没有失去什么,却得到了三样:当初记诵的文章,现在实践并推行它,于是学习的东西一天比一天明白,这是所得之一;俸禄虽少,可稠粥还能供给内外亲戚,因此亲戚一天比一天亲近,这是所得之二;公事虽然紧张,夜里常去吊唁死者和探望病人,因此朋友一天比一天亲密了,这是所得之三。”孔子评价子贱说:“这个人真是君子啊! 这个人真是君子啊! 鲁国(如果)没有君子,这个人是从哪里学到的这种品德呢? ”
    浙江省G7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4题。
    子路曰:“不能甘勤苦,不能恬贫穷,不能轻死亡,而曰我能行义,吾不信也。”昔者,申包胥立于秦庭,七日七夜,哭不绝声,遂以存楚。不甘勤苦,安能行此?曾子布衣缊袍未得完,糟糠之食、藜藿之羹未得饱,义不合则辞上卿。不恬贫穷,安能行此?比干将死而谏逾忠,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山而志逾彰。不轻死亡,安能行此?故夫士欲立义行道,毋论难易,而后能行之;立身著名,无顾利害,而后能成之。《诗》曰:“彼其之子,硕大且笃。”非良笃修激之君子,其谁能行之哉?
    王子比干杀身以作其忠,尾生杀身以作其信,伯夷、叔齐杀身以成其廉,此四子者,皆天下之通士也,岂不爱其身哉?以为夫义之不立,名之不著,是士之耻也,故杀身以遂其行。因此观之,卑贱贫穷,非士之耻也;夫士之所耻者,天下举忠而士不与焉,举信而士不与焉,举廉而士不与焉;三者在乎身名传于后世与日月并而不息虽无道之世不能污焉然则非好死而恶生也,非恶富贵而乐贫贱也。由其道,遵其理,尊贵及己,士不辞也。孔子曰:“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富而不可求,从吾所好。”大圣之操也。《诗》云:“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言不失己也。能不失己,然后可与济难矣,此士君子之所以越众也。
    曾子衣弊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君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
    (节选自《说苑·立节》)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三者在乎身名/传于后世/与日月并而不息/虽无道之世/不能污焉/
    B. 三者在乎身名/传于后世/与日月并而不息/虽无道之/世不能污焉/
    C. 三者在乎身/名传于后世/与日月并而不息/虽无道之/世不能污焉/
    D. 三者在乎身/名传于后世/与日月并而不息/虽无道之世/不能污焉/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非士之耻也”与“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中的“耻”字含义相同。
    B.“举信而士不与焉”与“信可乐也”(《兰亭集序》)中的“信”字含义不同。
    C.“大圣之操也”与“大王来何操”(《鸿门宴》)中的“操”字含义不同。
    D.“我心匪石”与“所守或匪亲”(《蜀道难》)中的“匪”字含义相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子路认为,一个人只有甘于辛勤劳苦,安于贫穷困乏,看轻死亡,才能实行仁义,申包胥、曾子、比干等就是这样的人。
    B. 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上,用牺牲生命来表明自身的廉洁,他们不是不爱惜生命,而是认为正义不树立,名声不显著,是士人的耻辱。
    C. 古代士人修身厉行、厌恶富贵、乐于贫贱,甘愿为正义赴死,他们追求的是传名于后世,与日月同辉,其气节操守令人钦佩。
    D. 曾子坚持不接受鲁国国君的赏赐,认为接受赏赐,自己便会因此惧怕国君,孔子听闻这件事后,称赞曾子能保全气节。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以为夫义之不立,名之不著,是士之耻也,故杀身以遂其行。(4分)
    (2)曾子衣弊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4分)
    14.曾子、伯夷、叔齐等人皆能“不失己”,故能“全其节”。中国历史上还有哪些“不失己”的典型人物和事件?请简要例举。(3分)
    10. D【解析】“名”为“传于后世”的主语,应在其前断开,排除 A、B;在“虽无道之世”这个句子句意完整,“世”作为宾语,不可断开,排除B、C。
    11. A【解析】A. 耻辱/以……为辱。两句中的“耻”字含义不同。句意:是读书人的耻辱/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羞耻;B. 信义/确实、实在。两句中的“信”字含义不同。句意:天下推举信义的人,自己不在其列/实在很快乐;C. 操守/拿、带。两句中的“操”字含义不同。句意:这是大圣人的操守/大王带了什么东西来;D项,不是。两句中的“匪”字含义相同。句意:我的心不是石头/把守关隘的人如果不是朝廷的亲臣忠士。
    12. C【解析】“厌恶富贵、乐于贫贱”错误。由原文“非恶富贵而乐贫贱也”可知,古代士人不是厌恶富贵而喜欢贫贱。
    13. (1)(他们)认为正义不树立,声名不显著,是读书人的耻辱,因此以牺牲自身来成就自己的德行。(4分)
    (2)曾子穿着破旧的衣服从事耕作,鲁国国君派人前去送给他封地,说:“请用这来置备衣物。”(4分)
    14. 示例:①屈原“伏清白以死直兮”,纵身投江,九死未悔。②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愤然辞官,归隐田园。③文天祥“一片丹心照汗青”,精忠报国,宁死不屈。(3分)
    【参考译文】
    子路说:“不能甘愿勤苦,不能安于贫穷,不能轻视死亡,却说自己能行仁义,我不敢相信。”从前,(楚国的)申包胥站在秦国的朝廷上,七天七夜,痛哭不绝,于是保住了楚国。不能甘愿勤苦,怎么能做到这样子? 曾子粗布衣裳都穿不上,糟糠做的饭、藜藿做的菜都吃不饱,(如果和他的)道义不合,即使授予他上卿的官位也不接受。不能安于贫穷,怎么能做到这样子呢? 比干快要被处死时,劝谏(纣王)更加忠诚,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上,志向更加昭彰。不能轻视死亡,怎么能做到这样子呢? 所以说士人想要树立原则、推行道义,要不论艰难或容易,然后才能实行它;立身于世显露名声,要不顾及利害,然后才能成功。《诗经》上说:“像他那样的人,高大而且忠厚。”不是善良忠厚、修身厉行的君子,谁能做到这样呢?
    王子比干牺牲生命表明自己的忠诚,尾生牺牲自身表明自己的信用,伯夷、叔齐牺牲自身表明自己的廉洁,这四个人都是天下最通情达理的读书人,难道他们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 (他们)认为正义不树立,声名不显著,是读书人的耻辱,因此以牺牲自身来成就自己的德行。从这点看来,卑贱贫穷,不是读书人的耻辱;读书人认为耻辱的是,天下推举忠诚的人,自己不在其列;(天下)推举信义的人,自己不在其列;(天下)推举廉洁的人,自己不在其列;(如果忠、信、廉)三者兼备于自己一个人身上,名声流传于后世,与日月同辉,即使在无道的时代,也不能玷污他。那么这样,(读书人)并不是喜欢死亡而厌恶生存,也不是厌恶富贵而喜欢贫贱。经由正道,遵循事理,尊贵的地位轮到自己,读书人是不推辞的。孔子说:“如果富贵能够追求,即使是替别人执鞭驾车的事,我也愿意做;如果富贵不能追求,就按照我的意愿去做。”这是大圣人的操守。《诗经》上说:“我的心不是石头,不可以转动;我的心不是一张席子,不可以卷起。”这是说不失去自己。能够不丧失自己的节操,然后才能与他共同渡过危难,这就是贤士能够超出众人的原因。
    曾子穿着破旧的衣服从事耕作,鲁国国君派人前去送给他封地,说:“请用这来置备衣物。”曾子不接受。(那人)回去,又再送来,(曾子)还是不接受。使者说:“这又不是先生你向人要求的,是别人献给你的,你为什么不接受? ”曾子说:“我听说:接受别人馈赠的人,就会害怕得罪馈赠者;给了人家东西的人,就会对受东西的人显露骄色。那么,就算国君赏赐我土地而不对我显露一点骄色,但我能不因此害怕得罪他吗?”最终还是不接受。孔子知道了这件事,就说:“曾参的话,是足以保全他的节操的。 ”
    相关试卷

    浙江省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名篇名句默写(含答案): 这是一份浙江省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名篇名句默写(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含答案): 这是一份浙江省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含答案),共8页。

    2024届江苏省部分地区10月高三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江苏省部分地区10月高三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共21页。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