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第3页
    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同步测试题,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同步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下列属于噪声的是( )
    A.音乐课堂传出的小提琴声 B.坐在报告厅听到台上雄辩有力的演讲声
    C.图书馆看书时从操场传来的体育老师口令声 D.做体操时学校播放广播体操音乐
    2.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下列不属于噪声的是( )
    A.马路上人群的喧闹声 B.马路上车辆的马达声
    C.建筑工地上嘈杂的各种响声 D.课堂上老师的讲课声
    3.泡沫塑料块刮玻璃产生的噪声波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物理学角度讲,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会发出噪声
    B.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不可以使学生免受环境噪声干扰
    C.在教室周围植树可以适当减弱环境噪声的干扰
    D.以分贝为单位表示噪声音调高低的等级
    4.如图所示,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两声音的响度相同
    B.两声音的音调相同
    C.两声音都不可能属于噪声
    D.两声音的音色不相同
    5.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则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和乙声音的音调相同 B.乙和丙声音的响度不同
    C.丙和丁声音的音色不同 D.从物理学角度来看,丁声音属于噪声
    6.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是噪音
    B.乙丙的音调相同
    C.甲乙丙的响度相同
    D.丙丁音色不同
    7.噪声监测器在对环境声音的监测中,可以提供声音的部分参数以便采取相关措施。监测器测出的甲、乙两种声音的特性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
    A.甲、乙两种声音一定都属于噪声
    B.甲的频率高,是超声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
    C.在监测器处,甲的响度小于乙的响度
    D.甲每秒的振动次数小于乙每秒的振动次数
    8.在一些闹市区,常会看到如图所示的监测设备,显示屏上的数据分贝反映的是声音的( )
    A.响度B.音色C.音调D.振动顿率
    9.如图所示,将甲音叉、手机分别放在M、N处,利用手机软件测出甲音叉发出的声音为40dB。撤去甲音叉,将乙音叉放在M处,手机位置不变,测出乙音叉发出的声音为60dB,甲比乙( )
    A.发声的响度一定较大
    B.发声的音调一定较低
    C.振动的频率一定较高
    D.振动的振幅一定较小
    10.长沙福元路大桥东入口采用了全封闭的隔音措施,该设施主要由隔音板组成,能降噪20分贝左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采用全封闭隔音措施是在声源处阻断噪音的传播
    B.分贝是用来表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
    C.隔音板能降低噪声的音调
    D.隔音板隔音利用了声音的直线传播
    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所以0dB就是指频率20Hz的次声波
    B.次声波传播的距离很远,超声波产生的振动频率比可闻声波更高
    C.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D.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相同
    12.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嗓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这种超声波具有能量
    B.这种声波的强度是145dB以上
    C.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
    D.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13.街道旁的电子显示屏显示的噪声等级为78.8dB,若人处在此噪声等级的环境中( )
    A.对人的听力会产生严重危害 B.对人的学习会产生影响
    C.对人的睡眠不会产生影响 D.对人的学习、睡眠都不会产生影响
    14.“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措施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 )
    A.教室周围植树 B.机场工作人员佩戴耳塞
    C.公共场所禁止大声喧哗 D.高速公路两旁安装隔音板
    15.下列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 )
    16.高速公路通过村庄密集区时,在高速公路两侧安装玻璃隔声板,能有效降低噪声,下列减弱噪声的途径与之相同的是( )
    A.禁止鸣笛 B.机场跑道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
    C.街道上安装噪声监测仪 D.学校周围植树
    17.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免受环境噪声干扰,在教室周围植树。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 )
    A.防止噪声产生B.阻断噪声传播
    C.防止噪声进入耳朵D.减小噪声传播速度
    18.每年高考和中考期间,社会各界都努力为考生创设良好的环境,防止噪声的危害是一项重要工作。下列关于考试期间控制噪声的说法和做法正确的是( )
    A.考场周围可以大声播放音乐,因为音乐不属于噪声
    B.考场附近禁止车辆行驶和鸣笛,是从声源处防止噪声的产生
    C.关闭门窗可以完全消除噪声,因为固体不能传声
    D.干扰的声音不可能完全杜绝,若在考场内听到80dB的噪声应属于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19.下列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人说话时声带在振动,表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图乙中,用相同的力从左向右依次敲击玻璃瓶,发出声音的音调逐渐变高
    C.图丙中,倒车雷达利用了电磁波传递信息
    D.图丁中,武汉鹦鹉洲大桥桥头的“隔音蛟龙”是从“阻断噪声传播”的方面着手控制噪音
    20.如图为学校附近常见的控制噪声标志,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与图示方法相同的是( )
    A.观看电影时将手机调为静音
    B.上课时关闭教室门窗
    C.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D.道路两旁设置隔音板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21.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分别是 、 、 。下面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哪一种,摩托车上安装的消声器这是 ,城市道路旁安装隔音板,这是 ,工厂里面的防噪声耳罩,这是 。
    22.中考期间,考试铃声通过 传到同学们耳中;考场周围禁鸣喇叭,是在 处控制噪声。
    23.禅城某小区一群大妈常跳广场舞,优美的舞曲声对于大妈们来说是 ,附近居民楼上的居民来说是 。音乐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变化,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 。
    24.如图甲,把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示波器,观察示波器屏幕上的图像。小明发现,刚开始的时候,图像如图乙;过了几秒钟,图像变成如图丙。由图像可知,这段时间内,声音的 音调 和 没有改变, 改变了(以上空格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该音叉1s内振动了256次,则音叉发出的声音频率为 Hz,从物理学角度分析,该音叉发出的声音为 (选填“乐音”、“噪音”)。
    25.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判断的;如图甲、乙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 是噪声的波形,图 是乐音的波形。
    26.在物理课堂上,老师通过示波器展示了乐音和噪声的波形图,如图1所示,其中 (选填“甲”或“乙”)图是乐音的波形图。环保部门常在噪声较大的街头设置如图2所示的噪声监测系统,该装置上显示的69.0dB是指噪声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27.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手机上安装的一款工具软件,该软件的作用是测量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根据图中的测量结果可知,此时的环境 (选填“是”或“不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28.为打造“宜居城市”,常州市市区严格控制噪声污染,市区要多植树,这是在 减弱噪声;如图为路边安装的噪声监测装置,数字后面的单位是 (分贝/赫兹),反映的是噪声的 (响度/音调/音色)。
    29.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0dB (选填“是”或“不是”)指没有声音。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它是属于从 处减弱噪声的;在城市道路旁安装噪声监测器 (选填“能”或“不能”)减弱噪声。
    30.特种兵作战时穿着消音靴。作战消音靴是在 处减弱噪声,这样做主要是防止 (选填“音调”或“响度”)过大而暴露目标:他们在越野拉练时能听到指战员下达的各种口令,声音是通过 传到战士们的耳中。
    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
    31.学习了声音的相关知识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
    (1)悠扬的笛声是空气 产生的;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大于/等于/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 ;
    (4)如图所示,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由图形可知:图 是噪声的波形。
    32.亲爱的同学,你会使用下列仪器吗?
    (1)如图7甲所示,小龙担任发令员,在起点发令后,小明跑完40m的路程,小柳在终点听到枪声时开始计时,由图可知,小明跑40m所用的时间为 s,小明跑40m的平均速度是 m/s,小明跑步的测到成绩比实际成绩 (选填“好一些”、“差一些”或“无法比较”)。
    (2)图乙是小汽车正在高速公路行驶时的速度表盘,小汽车的速度是 ,该路段限速120km/h,此时小汽车 (选填“有”或“没有”)违反交通规则。
    (3)图丙是便携式噪声监测仪,仪表上显示的是噪声强弱的等级为90.4 ,它 (选填“能”或“不能”)起到控制噪声的作用。
    33.学习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后,小明对材料的隔音性能产生了兴趣,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请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步骤:
    ①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
    ②把闹钟放到一个鞋盒里,将衣服盖在鞋盒上方,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见滴答声,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
    ③分别将各种材料盖在鞋盒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下表的数据:
    回答问题:
    (1)小明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声音的响度越 (填“大”或“小”)的原理;
    (2)根据小明所得数据可知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隔音性能 (填“好”或“差”),其原因是粗糙材料吸收声音的性能要比平滑材料强;
    (3)如果再给你一块海绵,你认为其隔声性能与报纸相比, 隔声性能好一点;
    (4)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里,“隔音”就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是有效的降噪方法之一;在控制噪声的方法分类中,“隔音”是在 减弱噪声;
    (5)为降低电影院中噪声,请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
    34.如图所示,将敲响的音叉在耳边慢慢转动,会听到时强时弱的声音。音叉的两个叉股就是两个声源,都会发出疏密相间的声波。两个声源发出的疏密相间的波同时传播到一点,会相互影响。
    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开发出一种“以声消声“的反噪声技术。简单地说,就是用话筒将噪声收集起来传送到专门的电脑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通过喇叭发出新的噪声,恰能将原来噪声的振动抵消,这种“以声消声”的方法称作“有源消声技术”。目前这一技术已经应用到空调器、大功率冰箱及汽车发动机的制造中。
    (1)空气中传播的音叉的声音是 的波,人耳听到的声音较弱时,
    是两个声源发出波同时传达,引起空气的振动 的结果。
    (2)话筒收集噪声, (选填“有”或“没有”)控制噪声的产生;电脑分析获得的是
    (3)“以声消声”技术消除噪声的途径属于
    A.控制声源 B.阻断噪声传播 C.人耳处减弱
    (4)图示噪声源在空间A点产生的噪声振动波形,则声源在A点的振动应为 。
    35.某校八年级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噪声的控制进行了探究。他们从发现到提出问题,做出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通过观察、实验和调查走访等途径来收集数据,发现控制噪声污染已经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在市区的主要干道设立噪声监测及分贝数显示装置,以加强每个公民控制噪声的环保意识。控制噪声方面已经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①在嘈杂的环境中工作的人们戴上耳罩、耳塞等;②未装消音设备的机车不得驶入市区;③在市区内不安装高音喇叭,车辆尽量少鸣喇叭;④积极搞好城市绿化;⑤采用多孔建筑材料加强隔音。
    (1)由上述兴趣小组提供的材料分析论证,可以得出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
    其中 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填序号)。
    (2)如图所示的设备反映了声音 特征,显示数字的单位是 。
    (3)在教室里上课,室外常有噪声干扰,请你提出两条减少学校噪声干扰的合理化建议:
    ① ;② 。题型
    选择题
    填空题
    作图题
    实验题
    计算题
    总计
    题数
    20
    10
    0
    5
    0
    35
    声音
    声音强弱的等级/dB
    频率/Hz

    50
    2000

    90
    500
    当前噪声:70分贝
    材料
    衣服
    报纸
    平装书
    塑料袋
    袜子
    听不见滴答声的实际距离/m
    2.1
    2.8
    3.7
    5.2
    1.2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2章 《声现象》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同步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下列属于噪声的是( )
    A.音乐课堂传出的小提琴声 B.坐在报告厅听到台上雄辩有力的演讲声
    C.图书馆看书时从操场传来的体育老师口令声 D.做体操时学校播放广播体操音乐
    【答案】C
    【解析】解:A、音乐课堂传出的小提琴声,是同学们想要听到的声音,不属于噪声,故A不合题意;
    B、坐在报告厅听到台上雄辩有力的演讲声,是人们想要听到的声音,不属于噪声,故B不合题意;
    C、图书馆看书时从操场传来的体育老师口令声,影响了人们读书,属于噪声,故C符合题意;
    D、做体操时学校播放广播体操音乐,是同学们想要听到的声音,不属于噪声,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2.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下列不属于噪声的是( )
    A.马路上人群的喧闹声 B.马路上车辆的马达声
    C.建筑工地上嘈杂的各种响声 D.课堂上老师的讲课声
    【答案】D
    【解析】解:A、马路上人群的喧闹声,属于噪声,故A错误。
    B、马路上车辆的马达声,属于噪声,故B错误。
    C、建筑工地上嘈杂的各种响声,属于噪声,故C错误。
    D、课堂上老师的讲课声,不属于噪声,故D正确。
    故选:D。
    3.泡沫塑料块刮玻璃产生的噪声波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物理学角度讲,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会发出噪声
    B.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不可以使学生免受环境噪声干扰
    C.在教室周围植树可以适当减弱环境噪声的干扰
    D.以分贝为单位表示噪声音调高低的等级
    【答案】D
    【解析】解:A、发声物体无规则的振动会产生噪音,故A正确;
    B、安装噪声监测器只会测出噪声的强弱,不能减弱噪声,可提醒大家减弱噪声,故B正确;
    C、在教室周围植树,可以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正确;
    D、物理学中以分贝为单位表示噪声响度高低的等级,故D错误。
    故选:D。
    4.如图所示,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两声音的响度相同
    B.两声音的音调相同
    C.两声音都不可能属于噪声
    D.两声音的音色不相同
    【答案】C
    【解析】解:两个声音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振动频率是相同的,则声音的音调相同;两种声音振动的幅度相同,响度相同;两种声音的波形不同,音色不同;物体做有规律的振动所发出的声音,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和学习,也属于噪声,故C错误,ABD正确。
    故选:C。
    5.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则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和乙声音的音调相同 B.乙和丙声音的响度不同
    C.丙和丁声音的音色不同 D.从物理学角度来看,丁声音属于噪声
    【答案】B
    【解析】解:A、甲和乙声音的波形疏密相同,所以音调相同,故A正确;
    B、乙和丙声音的波形偏离平衡位置相同,所以响度相同,故B不正确;
    C、丙和丁声音的波形形状不同,说明音色不同,故C正确;
    D、从物理学角度来看,丁声音的波形杂乱无章属于噪声,故D正确。
    故选:B。
    6.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是噪音
    B.乙丙的音调相同
    C.甲乙丙的响度相同
    D.丙丁音色不同
    【答案】C
    【解析】解:从图中可以看出,A、乙图声音的波形也是规则的,因此乙不是噪声,故A错误;
    B、乙丙的振动的频率不相同,故音调不相同,相同时间内,乙的频率快,故乙的音调比丙的高,故B错误;
    C、甲乙丙振幅相同,所以响度相同,故C正确;
    D、丙丁的声波的形状相同,说明丙丁的音色相同,故D错误。
    故选:C。
    7.噪声监测器在对环境声音的监测中,可以提供声音的部分参数以便采取相关措施。监测器测出的甲、乙两种声音的特性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
    A.甲、乙两种声音一定都属于噪声
    B.甲的频率高,是超声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
    C.在监测器处,甲的响度小于乙的响度
    D.甲每秒的振动次数小于乙每秒的振动次数
    【答案】C
    【解析】解:A、甲、乙两处声音不一定都属于噪声,这要取决于声音是否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故A错误;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甲的频率小于20000Hz不是超声波,故B错误;
    C、甲的响度为50dB,乙的响度为90dB,说明甲声音的响度小于乙声音的响度,故C正确;
    D、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甲的频率大于乙的频率,即声音甲每秒的振动次数大于声音乙每秒的振动次数,故D错误。
    故选:C。
    8.在一些闹市区,常会看到如图所示的监测设备,显示屏上的数据分贝反映的是声音的( )
    A.响度B.音色C.音调D.振动顿率
    【答案】A
    【解析】解:由显示屏上的数据(70分贝)可知,该装置是用来监测噪声强弱的仪器,故其测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响度。
    故选:A。
    9.如图所示,将甲音叉、手机分别放在M、N处,利用手机软件测出甲音叉发出的声音为40dB。撤去甲音叉,将乙音叉放在M处,手机位置不变,测出乙音叉发出的声音为60dB,甲比乙( )
    A.发声的响度一定较大
    B.发声的音调一定较低
    C.振动的频率一定较高
    D.振动的振幅一定较小
    【答案】D
    【解析】解:已知甲音叉发出的声音为40dB,乙音叉发出的声音为60dB,则甲比乙响度小,则振动的振幅一定较小,不能比较二者的频率和音调的关系,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0.长沙福元路大桥东入口采用了全封闭的隔音措施,该设施主要由隔音板组成,能降噪20分贝左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采用全封闭隔音措施是在声源处阻断噪音的传播
    B.分贝是用来表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
    C.隔音板能降低噪声的音调
    D.隔音板隔音利用了声音的直线传播
    【答案】B
    【解析】解:A、采用全封闭隔音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是在声源处阻断噪声的传播,故A错误;
    B、声音的强弱等级用分贝为单位来划分,故B正确;
    C、音调的高低与振动频率有关,隔音板不能降低噪声的音调,故C错误;
    D、隔音板隔音通过阻断噪声的传播来减弱噪声,不是利用声音的直线传播,而且声音也不是沿直线传播的,故D错误。
    故选:B。
    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所以0dB就是指频率20Hz的次声波
    B.次声波传播的距离很远,超声波产生的振动频率比可闻声波更高
    C.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D.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相同
    【答案】A
    【解析】解:A、人们以分贝(符号是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故A错误;
    B、次声波的频率较低,穿透能力强,传播的距离很远,超声波的频率较大,大于可听到声音的频率,故B正确;
    C、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故C正确;
    D、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不同材料的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正确。
    故选:A。
    12.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嗓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这种超声波具有能量
    B.这种声波的强度是145dB以上
    C.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
    D.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答案】A
    【解析】解:A、“金嗓子”能够震慑海盗,是利用声音具有能量,但不是超声波,故A说法错误;
    B、能发出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说明该声波的强度是145dB以上,故B说法正确;
    C、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故C说法正确;
    D、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13.街道旁的电子显示屏显示的噪声等级为78.8dB,若人处在此噪声等级的环境中( )
    A.对人的听力会产生严重危害 B.对人的学习会产生影响
    C.对人的睡眠不会产生影响 D.对人的学习、睡眠都不会产生影响
    【答案】B
    【解析】解: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学习、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4.“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措施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 )
    A.教室周围植树 B.机场工作人员佩戴耳塞
    C.公共场所禁止大声喧哗 D.高速公路两旁安装隔音板
    【答案】C
    【解析】解:A、道路两旁种植树木,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错误;
    B、机场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
    C、公共场所禁止大声喧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正确;
    D、高速公路两旁安装板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C。
    15.下列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 )
    【答案】A
    【解析】解:A、摩托车的消声器消声,是在声源处弱噪声,故A正确;
    B、隔音蛟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错误;
    C、工作人员使用防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
    D、隔音板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A。
    16.高速公路通过村庄密集区时,在高速公路两侧安装玻璃隔声板,能有效降低噪声,下列减弱噪声的途径与之相同的是( )
    A.禁止鸣笛 B.机场跑道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
    C.街道上安装噪声监测仪 D.学校周围植树
    【答案】D
    【解析】解:在高速公路两侧安装玻璃隔声板,能有效降低噪声,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A、学校附近禁止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
    B、机场跑道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
    C、安装噪声噪声监测装置只会测出当时环境声音的响度,但不能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
    D、学校周围植树,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7.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免受环境噪声干扰,在教室周围植树。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 )
    A.防止噪声产生B.阻断噪声传播
    C.防止噪声进入耳朵D.减小噪声传播速度
    【答案】B
    【解析】解:在教室周围植树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正确。
    故选:B。
    18.每年高考和中考期间,社会各界都努力为考生创设良好的环境,防止噪声的危害是一项重要工作。下列关于考试期间控制噪声的说法和做法正确的是( )
    A.考场周围可以大声播放音乐,因为音乐不属于噪声
    B.考场附近禁止车辆行驶和鸣笛,是从声源处防止噪声的产生
    C.关闭门窗可以完全消除噪声,因为固体不能传声
    D.干扰的声音不可能完全杜绝,若在考场内听到80dB的噪声应属于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答案】B
    【解析】解:A、考场周围可以大声播放音乐,音乐会影响学生的考试,属于噪声,故A错误;
    B、考试期间学校周围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B正确;
    C、关闭门窗不能完全消除噪声,因为固体能传声,故C错误;
    D、30dB~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故D错误。
    故选:B。
    19.下列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人说话时声带在振动,表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图乙中,用相同的力从左向右依次敲击玻璃瓶,发出声音的音调逐渐变高
    C.图丙中,倒车雷达利用了电磁波传递信息
    D.图丁中,武汉鹦鹉洲大桥桥头的“隔音蛟龙”是从“阻断噪声传播”的方面着手控制噪音
    【答案】C
    【解析】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是靠声带的振动说话的,故A正确;
    B、用同样的力从左向右敲击这8个瓶子时,瓶子水越来越少,越来越容易振动,所以频率越来越大,音调越来越高,故B正确;
    C、倒车雷达上的超声定位系统主要利用了超声波来传递信息,故C错误;
    D、武汉鹦鹉洲大桥桥头的“隔音蛟龙”是从“阻断噪声传播”的方面着手控制噪音,故D正确。
    故选:C。
    20.如图为学校附近常见的控制噪声标志,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与图示方法相同的是( )
    A.观看电影时将手机调为静音
    B.上课时关闭教室门窗
    C.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D.道路两旁设置隔音板
    【答案】A
    【解析】解:禁鸣喇叭就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A、观看电影时将手机调为静音,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符合题意;
    B、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不合题意;
    C、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C不合题意;
    D、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21.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分别是 、 、 。下面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哪一种,摩托车上安装的消声器这是 ,城市道路旁安装隔音板,这是 ,工厂里面的防噪声耳罩,这是 。
    【答案】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解析】解: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分别是: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从噪声的产生防治噪声,即在声源处减小噪声;
    诚市道路旁安装隔音板是在噪声的传播过程减弱噪声;
    戴耳罩是在噪声的接收处减弱噪声,即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22.中考期间,考试铃声通过 传到同学们耳中;考场周围禁鸣喇叭,是在 处控制噪声。
    【答案】空气;声源。
    【解析】解:声音靠介质传播,考试铃声是通过空气传入耳朵的;考场周围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故答案为:空气;声源。
    23.禅城某小区一群大妈常跳广场舞,优美的舞曲声对于大妈们来说是 ,附近居民楼上的居民来说是 。音乐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变化,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 。
    【答案】乐音;噪声;信息。
    【解析】解:优美的舞曲声对于大妈们来说是她们喜欢听的,所以是乐音,而对附近居民楼上的居民来说是他们不想听到的,所以是噪声。
    音乐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变化,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故答案为:乐音;噪声;信息。
    24.如图甲,把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示波器,观察示波器屏幕上的图像。小明发现,刚开始的时候,图像如图乙;过了几秒钟,图像变成如图丙。由图像可知,这段时间内,声音的 音调 和 没有改变, 改变了(以上空格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该音叉1s内振动了256次,则音叉发出的声音频率为 Hz,从物理学角度分析,该音叉发出的声音为 (选填“乐音”、“噪音”)。
    【答案】音调;音色;响度;256;乐音。
    【解析】解:(1)从乙、丙两图可以看出,在相同时间内,乙、丙振动的次数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振动频率是相同的,所以它们的音调是相同的;发声体的的材料结构没变,则音色没改变;振幅变小,响度变小;
    (2)音叉发声时,在1秒内振动了256次,频率为f=256Hz;
    (3)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发声体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称为噪声,发声体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称为乐声,此声波属规则振动产生的,因此应是乐音。
    故答案为:音调;音色;响度;256;乐音。
    25.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判断的;如图甲、乙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 是噪声的波形,图 是乐音的波形。
    【答案】音色;乙;甲。
    【解析】解:人们在说话时,由于声带的差异,发出的音色是不同的,所以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
    从图形上可以看出,甲声音中的振动都是规则的振动,故是乐音;乙是无规则振动,故是噪声。
    故答案为:音色;乙;甲。
    26.在物理课堂上,老师通过示波器展示了乐音和噪声的波形图,如图1所示,其中 (选填“甲”或“乙”)图是乐音的波形图。环保部门常在噪声较大的街头设置如图2所示的噪声监测系统,该装置上显示的69.0dB是指噪声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答案】甲;响度。
    【解析】解:由图可知,甲图中的声音有规律,所以甲是乐音;乙图中的声音无规律,所以乙是噪声;
    噪声监测仪是用来监测噪声大小的仪器,测量的是声音的响度。
    故答案为:甲;响度。
    27.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手机上安装的一款工具软件,该软件的作用是测量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根据图中的测量结果可知,此时的环境 (选填“是”或“不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答案】响度;不是。
    【解析】解:(1)根据图示可知,dB是分贝的符号,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声音的强弱叫响度,故该软件的作用是测量声音的响度。
    (2)因30~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声音大于50dB会影响人的正常休息和睡眠,大于70dB会影响人的正常工作学习,大于90dB将会影响人的听力,图中显示为79dB,超出了30~40dB范围,会影响人的正常工作学习,故此时的环境不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故答案为:响度;不是。
    28.为打造“宜居城市”,常州市市区严格控制噪声污染,市区要多植树,这是在 减弱噪声;如图为路边安装的噪声监测装置,数字后面的单位是 (分贝/赫兹),反映的是噪声的 (响度/音调/音色)。
    【答案】传播过程中;分贝;响度。
    【解析】解:城市中多植树,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噪声监测装置是用来监测噪声强弱的仪器,故其测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响度,其单位是分贝(dB)。
    故答案为:传播过程中;分贝;响度。
    29.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0dB (选填“是”或“不是”)指没有声音。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它是属于从 处减弱噪声的;在城市道路旁安装噪声监测器 (选填“能”或“不能”)减弱噪声。
    【答案】不是;声源;不能。
    【解析】解: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等级;0dB是人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不是指没有声音;图中标志表示禁止鸣笛,因此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噪声监测器是用来监测噪声强弱的仪器,故其测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响度;噪声监测设备只能监测噪声大小,不能减弱噪声的强度。
    故答案为:不是;声源;不能。
    30.特种兵作战时穿着消音靴。作战消音靴是在 处减弱噪声,这样做主要是防止 (选填“音调”或“响度”)过大而暴露目标:他们在越野拉练时能听到指战员下达的各种口令,声音是通过 传到战士们的耳中。
    【答案】声源;响度;空气。
    【解析】解:消音靴能够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从声音的三个特征来分析时,这主要是减小声音的强弱,即是防止响度过大而暴露目标;特种兵听到指战员下达的各种口令,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战士们的耳中。
    故答案为:声源;响度;空气。
    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
    31.学习了声音的相关知识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
    (1)悠扬的笛声是空气 产生的;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大于/等于/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 ;
    (4)如图所示,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由图形可知:图 是噪声的波形。
    【答案】(1)振动;(2)大于;(3)月球上方是真空,而真空不能传声;(4)乙。
    【解析】解:(1)吹笛子时空气柱会振动发出声音;
    (2)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月球上没有空气,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进行传播,所以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
    (4)由甲图可以看出,其波形图呈周期性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是乐音的波形;乙图中的波形图杂乱无章,是无规则的,是噪声的波形。
    故答案为:(1)振动;(2)大于;(3)月球上方是真空,而真空不能传声;(4)乙。
    32.亲爱的同学,你会使用下列仪器吗?
    (1)如图7甲所示,小龙担任发令员,在起点发令后,小明跑完40m的路程,小柳在终点听到枪声时开始计时,由图可知,小明跑40m所用的时间为 s,小明跑40m的平均速度是 m/s,小明跑步的测到成绩比实际成绩 (选填“好一些”、“差一些”或“无法比较”)。
    (2)图乙是小汽车正在高速公路行驶时的速度表盘,小汽车的速度是 ,该路段限速120km/h,此时小汽车 (选填“有”或“没有”)违反交通规则。
    (3)图丙是便携式噪声监测仪,仪表上显示的是噪声强弱的等级为90.4 ,它 (选填“能”或“不能”)起到控制噪声的作用。
    【答案】(1)8;5;好一些;(2)140km/h;有;(3)分贝(dB);不能。
    【解析】解:(1)由图甲可知,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0min和0.5min之间;大盘的分度值是1s,而大盘指针在8s,因此秒表读数为8s。
    小明跑40m的速度:v=st=40m8s=5m/s。
    终点计时员应该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若听到枪声开始计时,因为声速比光速小得多,听到枪声再计时,记录时间会偏小,小明跑步的测量成绩会比实际成绩好一些。
    (2)如图乙所示,从车内显示速度的表盘示数可以看出,指针指向数值140,则该车此时的运动速度为140km/h,大于限制最高速度,所以此时小汽车违反交通规则;
    (3)噪声监测仪是用来监测噪声大小的仪器,测量的是声音的响度,单位是分贝(dB);该装置是用来监测噪声强弱的仪器,不能起到减弱噪声的作用。
    故答案为:(1)8;5;好一些;(2)140km/h;有;(3)分贝(dB);不能。
    33.学习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后,小明对材料的隔音性能产生了兴趣,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请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步骤:
    ①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
    ②把闹钟放到一个鞋盒里,将衣服盖在鞋盒上方,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见滴答声,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
    ③分别将各种材料盖在鞋盒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下表的数据:
    回答问题:
    (1)小明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声音的响度越 (填“大”或“小”)的原理;
    (2)根据小明所得数据可知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隔音性能 (填“好”或“差”),其原因是粗糙材料吸收声音的性能要比平滑材料强;
    (3)如果再给你一块海绵,你认为其隔声性能与报纸相比, 隔声性能好一点;
    (4)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里,“隔音”就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是有效的降噪方法之一;在控制噪声的方法分类中,“隔音”是在 减弱噪声;
    (5)为降低电影院中噪声,请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
    【答案】(1)小;(2)好;(3)海绵;(4)响度;传播过程中;(5)使用较厚的隔音材料进行装修。
    【解析】解:(1)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与振幅和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响度越小;
    (2)根据小明所得数据可知,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到听不见滴答声的实际距离近;则说明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隔音性能好;其原因是粗糙材料吸收声音的性能要比平滑材料强;
    (3)海绵材料隔声性能比报纸好,因为海绵表面粗糙多空,吸收声音的性能好;
    (4)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里,“隔音”就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隔音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5)为降低电影院中噪声,可使用较厚的隔音材料进行装修,以便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1)小;(2)好;(3)海绵;(4)响度;传播过程中;(5)使用较厚的隔音材料进行装修。
    34.如图所示,将敲响的音叉在耳边慢慢转动,会听到时强时弱的声音。音叉的两个叉股就是两个声源,都会发出疏密相间的声波。两个声源发出的疏密相间的波同时传播到一点,会相互影响。
    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开发出一种“以声消声“的反噪声技术。简单地说,就是用话筒将噪声收集起来传送到专门的电脑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通过喇叭发出新的噪声,恰能将原来噪声的振动抵消,这种“以声消声”的方法称作“有源消声技术”。目前这一技术已经应用到空调器、大功率冰箱及汽车发动机的制造中。
    (1)空气中传播的音叉的声音是 的波,人耳听到的声音较弱时,
    是两个声源发出波同时传达,引起空气的振动 的结果。
    (2)话筒收集噪声, (选填“有”或“没有”)控制噪声的产生;电脑分析获得的是
    (3)“以声消声”技术消除噪声的途径属于
    A.控制声源 B.阻断噪声传播 C.人耳处减弱
    (4)图示噪声源在空间A点产生的噪声振动波形,则声源在A点的振动应为 。
    【答案】(1)由空气振动产生;相互抵消;(2)没有;新的噪声;(3)A;(4)B。
    【解析】解:(1)空气中传播的音叉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波,人耳听到的声音较弱,两个声源发出波同时传达,引起空气的振动相互抵消;
    (2)话筒收集噪声,没有控制噪声的产生;电脑分析结果通过喇叭发出新的噪声;
    (3)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远处传播,假如甲声源传来的疏波和乙声源传来的密波恰好同时到达某点,那么这一点的空气就会安静无波,在这里也就听不到声音了。这种方法称为有源消声技术;由此可知,“以声消声”技术消除噪声的途径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4)分析图可知,B图中产生的噪声振动波形与A点声波的频率和振幅相同,相位相反,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由空气振动产生;相互抵消;(2)没有;新的噪声;(3)A;(4)B。
    35.某校八年级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噪声的控制进行了探究。他们从发现到提出问题,做出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通过观察、实验和调查走访等途径来收集数据,发现控制噪声污染已经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在市区的主要干道设立噪声监测及分贝数显示装置,以加强每个公民控制噪声的环保意识。控制噪声方面已经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①在嘈杂的环境中工作的人们戴上耳罩、耳塞等;②未装消音设备的机车不得驶入市区;③在市区内不安装高音喇叭,车辆尽量少鸣喇叭;④积极搞好城市绿化;⑤采用多孔建筑材料加强隔音。
    (1)由上述兴趣小组提供的材料分析论证,可以得出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
    其中 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填序号)。
    (2)如图所示的设备反映了声音 特征,显示数字的单位是 。
    (3)在教室里上课,室外常有噪声干扰,请你提出两条减少学校噪声干扰的合理化建议:
    ① ;② 。
    【答案】(1)②③;④⑤;①;(2)响度;dB;(3)关闭门窗,拉上窗帘;可在校园内、外广泛植树。
    【解析】解:(1)①在嘈杂的环境中工作的人们戴上耳罩、耳塞等,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②未装消音设备的机车不得驶入市区,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③在市区内不安装高音喇叭,车辆尽量少鸣喇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④积极搞好城市绿化,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⑤采用多孔建筑材料加强隔音,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2)这种设备(噪声检测仪)反映了声音的强弱,即响度;因为声音的强弱用分贝来表示,所以噪声监测设备上的数据的单位是分贝,符号为dB;
    (3)在教室里上课,室外常有噪声干扰,应设法减弱噪声,可在校园内、外广泛植树等;关闭门窗,拉上窗帘。
    故答案为:(1)②③;④⑤;①;(2)响度;dB;(3)关闭门窗,拉上窗帘;可在校园内、外广泛植树。
    题型
    选择题
    填空题
    作图题
    实验题
    计算题
    总计
    题数
    20
    10
    0
    5
    0
    35
    声音
    声音强弱的等级/dB
    频率/Hz

    50
    2000

    90
    500
    当前噪声:70分贝
    材料
    衣服
    报纸
    平装书
    塑料袋
    袜子
    听不见滴答声的实际距离/m
    2.1
    2.8
    3.7
    5.2
    1.2

    相关试卷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同步训练题,共23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考点专题训练 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考点专题训练 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考点专题训练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原卷版docx、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考点专题训练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原卷+解析)-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学优生重难点易错题精练(人教版):

    这是一份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原卷+解析)-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学优生重难点易错题精练(人教版),文件包含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解析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学优生必刷同步易错题集人教版docx、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原卷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学优生必刷同步易错题集人教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