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 高考化学 考点40 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 讲义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复习 高考化学 考点40 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 讲义,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学平衡常数,转化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化学平衡常数
(1)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用K表示。
(2)表达式
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mA(g)+nB(g)pC(g)+qD(g),K=。
(3)应用
①判断反应进行的限度
K值大,说明反应进行的程度大,反应物的转化率高。K值小,说明反应进行的程度小,反应物的转化率低。
②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化学反应aA(g)+bB(g)cC(g)+dD(g)在任意状态时,浓度商均为Qc=。
Qc>K时,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Qc=K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QcK,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Qc<K,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Qc=K,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正确;C.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故错误;D.根据选项C分析,故错误。
1.在KI溶液中存在平衡,测得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如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的
B.利用该反应可以除去硫粉中少量的碘单质
C.在上述体系中加入苯,平衡不移动
D.25℃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KI固体,平衡常数K小于680
【答案】B
【详解】
A.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即,选项A错误;
B.硫难溶于水,而碘单质与形成而溶于水,可以达到除去硫粉中少量碘的目的,选项B正确;
C.加入苯,碘能溶于苯,使水中碘的浓度变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选项C错误;
D.加入KI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与物质的浓度无关,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平衡常数的几个易错点
(1)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若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等倍扩大或缩小,尽管是同一反应,平衡常数也会改变。
(2)能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的为气体、非水溶液中的H2O、溶液中的溶质,固体与纯液体以及溶液中H2O的浓度可看为常数,不能代入。
考向二 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与应用
典例2 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表: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 。
(2)该反应为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某温度下,各物质的平衡浓度符合下式:3c(CO2)·c(H2)=5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
(4)若830 ℃时,向容器中充入1 ml CO、5 ml H2O,反应达到平衡后,其化学平衡常数K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5)830 ℃时,容器中的反应已达到平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扩大容器的体积,平衡 (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移动。
(6)若1 200 ℃时,在某时刻平衡体系中CO2、H2、CO、H2O的浓度分别为2 ml·L−1、2 ml·L−1、4 ml·L−1、4 ml·L−1,则此时上述反应的平衡移动方向为 (填“正反应方向”“逆反应方向”或“不移动”)。
【答案】(1) QUOTE
(2)吸热 (3)700 ℃
(4)等于 (5)不
(6)逆反应方向
【解析】(1)根据化学方程式可写出K= QUOTE 。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K值逐渐增大,说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3)某温度下,由3c(CO2)·c(H2)=5c(CO)·c(H2O)得出 QUOTE = QUOTE =0.6=K,查表知K=0.6时对应温度是700 ℃。
(4)只要温度不变,K值就不变。
(5)830 ℃时达到平衡,扩大容器体积,由于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则平衡不移动。
(6)该条件下Qc= QUOTE = QUOTE =4>K=2.6,故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1)在一定条件下CO(g)+H2O(g) CO2(g)+H2(g),当CO与H2O(g)的起始物质的量之比为1∶5,达平衡时,CO转化了eq \f(5,6)。若a kg含Ca5(PO4)3F(相对分子质量为504)的质量分数为10%的磷尾矿,在上述过程中有b%的Ca5(PO4)3F转化为P4,将产生的CO与H2O(g)按起始物质的量之比1∶3混合,则在相同条件下达平衡时能产生H2________kg。[已知:4Ca5(PO4)3F+18SiO2+30C2CaF2+30CO+18CaSiO3+3P4]
(2)乙苯催化脱氢制苯乙烯反应:
CH2CH3(g)CH=CH2(g)+H2(g)
维持体系总压p恒定,在温度T时,物质的量为n、体积为V的乙苯蒸气发生催化脱氢反应。已知乙苯的平衡转化率为α,则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用α等符号表示)。
【答案】(1)eq \f(ab,44 800)
(2)eq \f(α2,1-α2)peq \b\lc\[\rc\](\a\vs4\al\c1(或\f(nα2,(1-α2)V)))
【解析】(1)当CO和H2O(g)的起始物质的量之比为1∶5时,设CO为1 ml,则:
CO(g)+H2O(g)CO2(g)+H2(g)
起始物质的量(ml) 1 5 0 0
改变物质的量(ml) eq \f(5,6) eq \f(5,6) eq \f(5,6) eq \f(5,6)
平衡物质的量(ml) eq \f(1,6) eq \f(25,6) eq \f(5,6) eq \f(5,6)
故此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eq \f(c(CO2)·c(H2),c(CO)·c(H2O))=1。
由题意知,反应4Ca5(PO4)3F+18SiO2+30C2CaF2+30CO+18CaSiO3+3P4,若a kg含Ca5(PO4)3F的质量分数为10%的磷尾矿,当有b%的Ca5(PO4)3F转化为P4时,产生的CO的物质的量为n=ab/67.2 ml,将产生的CO和H2O(g)按起始物质的量之比为1∶3混合,设在相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CO转化了x ml,则
CO(g)+H2O(g)CO2(g)+H2(g)
起始物质的量(ml) n 3n 0 0
改变物质的量(ml) x x x x
平衡物质的量(ml) n-x 3n-x x x
故eq \f(x·x,(n-x)·(3n-x))=1,得x=eq \f(3,4)n,则达到平衡时产生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eq \f(ab,67.2)×eq \f(3,4) ml=eq \f(ab,89.6) ml,氢气的质量为eq \f(ab,44.8) g=eq \f(ab,44.8)×10-3 kg=eq \f(ab,44 800) kg。
(2)从浓度角度求Kc: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总压强p相同时,eq \f(V1,V2)=eq \f(n1,n2),乙苯的转化率为α,由此可得:eq \f(V,V反应后)=eq \f(1,1+α),V反应后=(1+α)V,根据化学方程式及平衡常数的定义:Kc=eq \f(\f(n2α2,V2(1+α)2),\f(n(1-α),V(1+α)))=eq \f(nα2,V(1-α)(1+α))=eq \f(nα2,(1-α2)V)。
从压强角度求Kp:容器中氢气的物质的量为αn,苯乙烯的物质的量为αn,乙苯的物质的量为(1-α)n,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1+α)n,所以氢气的分压为eq \f(αn,(1+α)n)p,苯乙烯的分压为eq \f(αn,(1+α)n)p,乙苯的分压为eq \f((1-α)n,(1+α)n)p,因此Kp=eq \f(\f(αn,(1+α)n)p·\f(αn,(1+α)n)p,\f((1-α)n,(1+α)n)p)=eq \f(α2,1-α2)p。
考向三 转化率的计算与比较
典例3 已知可逆反应:M(g)+N(g)P(g)+Q(g) ΔH>0,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温度下,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1 ml·L-1,c(N)=2.4 ml·L-1;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60%,此时N的转化率为________。
(2)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4 ml·L-1,c(N)=a ml·L-1;达到平衡后,c(P)=2 ml·L-1,a=________。
(3)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为c(M)=c(N)=b ml·L-1,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_____。
【解析】用“平衡三段式法”,借助平衡常数来串联计算:
(1) M(g)+N(g)P(g)+Q(g)
c始/(ml·L-1) 1 2.4 0 0
c转/(ml·L-1) 0.6 0.6 0.6 0.6
c平/(ml·L-1) 0.4 1.8 0.6 0.6
α(N)=eq \f(0.6,2.4)×100%=25%,K=eq \f(0.6×0.6,0.4×1.8)=0.5。
(2)eq \b\lc\{\rc\ (\a\vs4\al\c1(c始/(ml·L-1) 4 a 0 0,c平/(ml·L-1) 2 a-2 2 2))
由K=eq \f(2×2,2×(a-2))=0.5,解得a=6。
(3)eq \b\lc\{\rc\ (\a\vs4\al\c1(c始/(ml·L-1) b b 0 0,c平/(ml·L-1) b(1-x) b(1-x) bx bx))
由K=eq \f((bx)2,[b(1-x)]2)=0.5,解得x≈0.41。
【答案】(1)25% (2)6 (3)41%
3.甲胺铅碘(CH3NH3PbI3)用作全固态钙钛矿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敏化剂,可由CH3NH2、PbI2及HI为原料合成,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中所需的甲醇工业上利用水煤气合成CO(g)+2H2(g)CH3OH(g) ΔH0 平衡常数为K1;
反应② [O]+O32O2 ΔH2000
【答案】BD
【解析】A.随温度升高NO的转化率先升高后降低,说明温度较低时反应较慢,一段时间内并未达到平衡,分析温度较高时,已达到平衡时的NO转化率可知,温度越高NO转化率越低,说明温度升高平衡向逆方向移动,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分析该反应为放热反应,∆H=2000,故D正确;故选BD。
【点睛】解本题时需要注意:实线中在最高点之前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主要讨论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最高点之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可以研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4.[2018江苏]一定温度下,在三个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发生反应2SO2(g)+ O2(g)2SO3(g)(正反应放热),测得反应的相关数据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v1< v2,c2< 2c1 B.K1> K3,p2> 2p3
C.v1< v3,α1(SO2 ) >α3(SO2 ) D.c2> 2c3,α2(SO3 )+α3(SO2 )K(400℃);
由图像知,400℃时,HCl平衡转化率为84%,用三段式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得:
起始(浓度) c0 c0 0 0
变化(浓度) 0.84c0 0.21c0 0.42c0 0.42c0
平衡(浓度)(1-0.84)c0 (1-0.21)c0 0.42c0 0.42c0
则K=;根据题干信息知,进料浓度比过低,氧气大量剩余,导致分离产物氯气和氧气的能耗较高;进料浓度比过高,HCl不能充分反应,导致HCl转化率较低;
(2)根据盖斯定律知,(反应I+反应II+反应III)×2得 ∆H=(∆H1+∆H2+∆H3)×2=-116kJ·ml-1;
(3)若想提高HCl的转化率,应该促使平衡正向移动,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可以增大压强,使平衡正向移动;也可以及时除去产物,减小产物浓度,使平衡正向移动;
7.[2017新课标Ⅰ节选]近期发现,H2S是继NO、CO之后的第三个生命体系气体信号分子,它具有参与调节神经信号传递、舒张血管减轻高血压的功能。回答下列问题:
(3)H2S与CO2在高温下发生反应:H2S(g)+CO2(g)COS(g) +H2O(g)。在610 K时,将0.10 ml CO2与0.40 ml H2S充入2.5 L的空钢瓶中,反应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2。
①H2S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反应平衡常数K=________。
②在620 K重复试验,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3,H2S的转化率_____,该反应的H_____0。(填“>”“ > ③B
【解析】(3)① H2S(g) + CO2(g)COS(g)+ H2O(g)
开始 0.40ml 0.10ml 0 0
反应 x x x x
平衡 (0.40–x)ml (0.10–x)ml x x
解得x=0.01ml,所以H2S的转化率是
由于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相等的反应,所以在该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化学平衡常数;
②根据题目提供的数据可知温度由610K升高到620K时,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水的物质的量分数由0.02变为0.03,所以H2S的转化率增大。α2>α1;根据题意可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所以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H>0;③A.增大H2S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但加入量远远大于平衡移动转化消耗量,所以H2S转化率降低,A错误;B.增大CO2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使更多的H2S反应,所以H2S转化率增大,B正确;C.COS是生成物,增大生成物的浓度,平衡逆向移动,H2S转化率降低,C错误;D.N2是与反应体系无关的气体,充入N2,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所以对H2S转化率无影响,D错误。答案选B。
8.[2016上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CO2的捕集利用技术成为研究的重点。
完成下列填空:
(1)目前国际空间站处理CO2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将CO2还原,所涉及的反应方程式为:
CO2(g)+4H2(g)CH4(g)+2H2O(g)
已知H2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若温度从300℃升至400℃,重新达到平衡,判断下列表格中各物理量的变化。(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相同温度时,上述反应在不同起始浓度下分别达到平衡,各物质的平衡浓度如下表:
a、b、c、d与m、n、x、y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__。
【答案】(1)
(2)
【解析】(1)H2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这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即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平衡常数减小,反应物的转化率减小。
(2)相同温度时平衡常数不变,则a、b、c、d与m、n、x、y之间的关系式为。
9.[2016新课标全国Ⅲ节选]煤燃烧排放的烟气含有SO2和NOx,形成酸雨、污染大气,采用NaClO2溶液作为吸收剂可同时对烟气进行脱硫、脱硝。回答下列问题:
(2)在鼓泡反应器中通入含有SO2和NO的烟气,反应温度为323 K,NaClO2溶液浓度为5×10−3 ml·L−1。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分析结果如下表。
①写出NaClO2溶液脱硝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增加压强,NO的转化率______(填“提高”、“不变”或“降低”)。
②随着吸收反应的进行,吸收剂溶液的pH逐渐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③由实验结果可知,脱硫反应速率______脱硝反应速率(填“大于”或“小于”)。原因是除了SO2和NO在烟气中的初始浓度不同,还可能是___________。
(3)在不同温度下,NaClO2溶液脱硫、脱硝的反应中,SO2和NO的平衡分压pe如图所示。
①由图分析可知,反应温度升高,脱硫、脱硝反应的平衡常数均____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②反应ClO2−+22+Cl−的平衡常数K表达式为___________。
7.【答案】(2)①4OH−+3+4NO4+3Cl−+2H2O 提高 ②减小 ③大于 NO溶解度较低或脱硝反应活化能较高
(3)①减小 ②
【解析】(2)①亚氯酸钠具有氧化性,则NaClO2溶液脱硝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OH−+3+4NO4+3Cl−+2H2O;正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则增加压强,NO的转化率提高。
②根据反应方程式2H2O++2SO22+Cl−+4H+、2H2O+3+4NO4+3Cl−+4H+可知随着吸收反应的进行氢离子浓度增大,吸收剂溶液的pH逐渐减小。
③由实验结果可知,在相同时间内硫酸根离子的浓度增加的多,因此脱硫反应速率大于脱硝反应速率。原因是除了SO2和NO在烟气中的初始浓度不同,还可能是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强,易被氧化。
(3)在不同温度下,NaClO2溶液脱硫、脱硝的反应中,SO2和NO的平衡分压pe如图所示。①由图分析可知,反应温度升高,SO2和NO的平衡分压负对数减小,这说明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因此脱硫、脱硝反应的平衡常数均减小。②根据反应的方程式ClO2−+22+Cl−可知平衡常数K表达式为。
K
105
反应程度
很难进行
反应可逆
反应可接近完全
反应类型
条件的改变
反应物转化率的变化
有多种反应物的可逆反应mA(g)+nB(g)pC(g)+qD(g)
恒容时只增加反应物A的用量
反应物A的转化率减小,反应物B的转化率增大
同等倍数地增大(或减小)反应物A、B的量
恒温恒压条件下
反应物转化率不变
恒温恒容条件下
m+n>p+q
反应物A和B的转化率均增大
m+nn+p
反应物A的转化率增大
m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化学考点专项题集 专题17 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文件包含专题17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备战2023年高考化学精选考点专项突破题集新高考地区原卷版docx、专题17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备战2023年高考化学精选考点专项突破题集新高考地区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20讲 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练)- 2024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练习+专题】,文件包含第20讲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练-2024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精讲精练+专题讲座原卷版docx、第20讲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练-2024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精讲精练+专题讲座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20讲 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讲)- 2024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练习+专题】,文件包含第20讲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讲-2024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精讲精练+专题讲座原卷版docx、第20讲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讲-2024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精讲精练+专题讲座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