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元素周期律(达标作业)(原卷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355770/1-170814396968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2.2 元素周期律(达标作业)(原卷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355770/1-17081439697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2.2 元素周期律(达标作业)(解析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355770/0-170814396802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2.2 元素周期律(达标作业)(解析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355770/0-170814396811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2.2 元素周期律(达标作业)(解析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355770/0-170814396822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第二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第二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同步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122元素周期律达标作业原卷版docx、122元素周期律达标作业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2课时 元素周期律
一、选择题
1.(2022·北京东城区高二上学期期末)下列各组元素中,电负性依次减小的是
A.F、N、OB.Cl、C、FC.As、N、HD.Cl、S、As
【答案】D
【解析】A项,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向右电负性逐渐增强,则F>O>N,错误;B项,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弱,则F>Cl,错误;C项,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弱,则N>As,错误;D项,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向右电负性逐渐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弱,则Cl>S>P>As,故Cl>S>As,正确。
2.(2023·山东青岛市高二期末)下列价电子排布对应的基态原子中,电负性最大的是
A.2s22p1B.2s22p3C.2s22p4D.3s23p4
【答案】C
【解析】可以先根据价电子排布推出具体的原子,再比较电负性。
选项中A~D对应的元素分别为B、N、O、S;其中电负性最大的是O;答案选C项。
3.(2022·北京大兴区高二上学期期末)对Na、Mg、Al有关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金属性:Na>Mg>AlB.电负性:Na<Mg<Al
C.第一电离能:Na<Mg<AlD.还原性:Na>Mg>Al
【答案】C
【解析】A项,Na,Mg,Al位于同一周期,金属性从左至右,逐渐减小,正确;B项,同一周期元素,电负性从左至右逐渐增大,正确;C项,同一周期,第一电离能从左至右呈增大趋势;此外需要注意同一周期,第一电离能的特殊情况:ⅡA>ⅢA,ⅤA>ⅥA,故第一电离能:Na<Al<Mg,错误;D项,Na,Mg,Al位于同一周期,还原性从左至右,逐渐减小,正确。
4.(2022·福建漳州市三模节选)下列状态的C微粒中,电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大的是
A.[Ar]3d74s2B.[Ar]3d74s1C.[Ar]3d74s14p1D.[Ar]3d74p2
【答案】B
【解析】C的基态电子排布式为[Ar]3d74s2,A项,要电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为I1,B项,所需能量为I2,I2>I1,C、D为激发态,所需能量更低,故选B项。
5.(2023·四川乐山市沫若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第一电离能比较,介于硼和氮之间的元素有几种
A.1B.2C.3D.4
【答案】C
【解析】第一电离能一般变化规律:周期表往右往上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出现反常的有:IIA、VA价电子属于全满、半满稳定结构,第一电离能比相邻原子大,故B<Be(IIA)<C<O<N(VA),所以介于B、N之间的有三种元素,故答案选C项。
6.(2022·安徽淮北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下列关于元素第一电离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钾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小于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故钾的活泼性强于钠
B.因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故第一电离能必依次增大
C.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2np6(当只有K层时为1s2)的原子,第一电离能较大
D.对于同一元素而言,原子的电离能I1<I2<I3……
【答案】B
【解析】A项,钾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小于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说明钾失电子能力比钠强,所以钾的活泼性强于钠,正确;B项,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但第IIA族元素大于第IIIA族元素,第VA族元素大于第VIA族元素,错误;C项,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2np6(若只有K层时为1s2)的原子达到稳定结构,再失去电子较难,所以其第一电离能较大,正确;D项,对于同一元素来说,原子失去电子个数越多,其失电子能力越弱,所以原子的电离能随着原子失去电子个数的增多而增大,正确。
7.(2023·北京东城区高二期末改编)按照F、Cl、Br的顺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依次减小B.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C.电负性依次增大D.对应氢化物分子中的稳定性依次增大
【答案】A
【解析】
A项,F、Cl、Br为同一主族元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离能依次减小,正确;B项,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经依次增大,错误;C项,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负性依次减弱,错误;D项,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逐渐减弱,对应氢化物稳定性依次减弱,错误。
8.(2023·江苏省阜宁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有反应NaCN+H2O2+H2O=NaHCO3+NH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大小:I1(N)<I1(O)B.电负性大小:χ(O)<χ(C)
C.热稳定性:NH3<H2OD.离子半径:r(Na+)>r(O2-)
【答案】C
【解析】A项,氮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是2s22p5,p电子处于半充满状态,较稳定,氧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是2s22p6,所以第一电离能大小:I1(N)>I1(O),错误;B项,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电负性逐渐增大,所以χ(C)<χ(O),错误;C项,非金属性越强,其元素形成的简单氢化物越稳定,所以非金属性:O>N,热稳定性NH3<H2O,正确;D项,微粒半径大小比较的方法如下: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一样,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钠离子和氧离子的电子层数一样多,钠离子的核电荷数大,半径小,故r(Na+)<r(O2-),错误。
9.(2023·北京朝阳区高二上学期期末)下列所述的粒子(均为36号以前的元素),按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基态X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②基态Y-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6
③基态Z2-的轨道表示式为
④基态E+的最高能级的电子对数等于其最高能层的电子层数
A.②>③>①B.④>③>②C.③>②>④D.④>②>③
【答案】B
【解析】①X为F元素,②Y为Cl元素,③Z为S元素,④E为K元素,根据元素周期律,判断原子半径K>S>Cl>F,即④>③>②>①。
A项,原子半径③>②>①,错误;B项,原子半径④>③>②,正确;C项,原子半径④>③>②,错误;D项,原子半径④>③>②,错误。
10.(2023·山东潍坊市·高二期末)以下有关元素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元素电负性:Na<P<OB.第一电离能:S>P>Si
C.最高化合价:Mn>Cr>VD.离子半径:Cl->K+>Na+
【答案】B
【解析】A项,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电负性就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Na<P<O,所以元素的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Na<P<O,正确;B项,一般情况下,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但第IIA、第VA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处于原子轨道的全满、半满的稳定状态,失去电子消耗的能量比相邻元素大,所以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P>S>Si,错误;C项,Mn元素最高为+7价,Cr元素最高为+6价,V元素最高为+5价,所以元素的最高化合价由高到低的顺序为:Mn>Cr>V,正确;D项,离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当离子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时,离子的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Cl-、K+核外有3个电子层,Na+核外有2个电子层,所以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l->K+>Na+,正确。
11.(2022·北京顺义区高二上学期期末)如图是第三周期主族元素的某些性质随原子序数变化的柱形图,则y轴可表示
①第一电离能 ②电负性 ③原子半径 ④简单离子半径 ⑤最高正化合价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D.②⑤
【答案】D
【解析】①Mg的3s电子全满为稳定结构,P的3p电子半满为稳定结构,则电离能大于相邻的元素,与图象不符,①错误;②随原子序数的增大,元素的非金属性增强,则元素的电负性增强,则y轴可表示电负性,②正确;③随原子序数的增大,原子半径减小,与图象不符,③错误;④同一周期中,核电荷数越大金属离子及非金属离子半径越小,④错误;⑤第三周期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最高正化合价逐渐增大,则y轴可表示最高正化合价,⑤正确;故选D项。
12.(2023·四川绵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摸底)中国科学家首次在月球上发现新矿物,并命名为“嫦娥石”。嫦娥石发现于嫦娥五号月壤的玄武岩碎屑中,是新的磷酸盐矿物,属于陨磷钠镁钘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r(Na)<r(Mg)<r(P)<r(Ca)B.金属性:Ca>Mg>Na
C.第一电离能:I1(P)>I1(Mg)>I1(Na)D.电负性:χ(P)>χ(Ca)>χ(Mg)
【答案】C
【解析】A项,钠、镁、磷为同周期元素原子,原子半径r(Na)>r(Mg)>r(P),错误;B项,Na、Mg是同周期,金属性Na>Mg,错误;C项,Na、Mg、P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I1(P)>I1(Mg)>I1(Na),正确;D项,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P>Mg>Ca,所以电负性χ(P)>χ(Mg)>χ(Ca),错误。
13.(2022·安徽淮北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Mg、Al的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
B.V、Cr、Mn的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大
C.S2﹣、Cl﹣、K+的半径逐渐减小
D.O、F、Ne的电负性逐渐增大
【答案】C
【解析】A项,Mg的最外层为3s电子全满,稳定结构,难以失去电子,第一电离能最大,Na的最小,错误;B项,V、Cr、Mn的最外层电子排布遵循电子排布能量规律,三者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2,错误;C项,由于S2﹣、Cl﹣、K+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且原子序数越小,半径越大,正确;D项,O、F位于同一周期,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依次增大,Ne为稀有气体元素,电负性小于F,错误。
14.(2023·福建龙岩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现有四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
①1s22s22p63s23p4 ②1s22s22p63s23p3 ③1s22s22p3 ④1s22s22p5
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④>③>②>①
B.原子半径:④>③>②>①
C.电负性:④>③>②>①
D.最高正化合价:④>③=②>①
【答案】A
【解析】根据元素的电子排布式,①是S、②是P、③是N、④是F。
A项,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同主族从上向下,电离能减小,且第三周期存在反常情况:P>S,因此,第一电离能关系为:F>N>P>S,即④>③>②>①,正确;B项,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为:同主族从上向下,原子半径增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因此F(④)半径最小,(②)P半径大于(③)N,错误;C项,同周期元素从左向右,元素电负性逐渐增大,即S(①)>P(②),错误;D项,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其族序数,F(④)无正价,因此关系为:S(①)>P(②)=N(③),错误。
15.(2023·福建龙岩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下表列出了某短周期元素R的各级电离能数据(用I1、I2……表示,单位为kJ·ml-1)。下列关于元素R的判断中一定正确的是
①R的最高正价为+3价 ②R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 ③R元素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 ④R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ⅡA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C
【解析】某短周期元素R的第三电离能剧增,说明该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处于IIA族,该原子存在第五电离能,说明核外电子数数目大于4,故R为Mg元素。
①R为Mg元素,R的最高正价为+2价,①错误;②R为Mg元素,1s2s22p63s2,②错误;③R元素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s2,为全满稳定状态,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的元素Al,③正确;④R为Mg元素(1s2s22p63s2),原子核外最外层共有2个电子,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ⅡA族,④正确;综上所述可知:元素R的判断中一定正确的叙述序号是③④,故选C项。
二、填空题
16.(2023·甘肃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高二期末)根据表中五种元素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数据(单位:kJ·ml-1),回答下列问题:
(1)在周期表中,最可能处于同一族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
A.Q和RB.S和TC.T和UD.R和TE.R和U
(2)下列离子的氧化性最弱的是______
A.S2+B.R+C.T3+D.U+
(3)下列元素中,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最像Q元素的是_____
A.硼B.铍C.氦D.氢
(4)T元素最可能是_______区元素,其氯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5)每种元素都出现相邻两个电离能的数据相差较大的情况,这一事实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原子核外_______,如果U元素是短周期的元素,你估计它的第二次电离能飞跃数据将是第_______个。
(6)如果R、S、T是同周期的三种主族元素,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其中元素_______的第一电离能反常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E (2)D (3)C (4)p TCl3 (5)电子分层排布,各能层能量不同 10 (6)R>S>T S S的第一电离能失去的是s能级的电子,s能级为全充满稳定结构,能量较低,故第一电离能反常高。
【解析】由表中数据元素的电离能可以看出,Q的电离能很大,可能为零族元素,R和U的第一电离能较小,第二电离能剧增,故表现+1价,最外层电子数为1,二者位于同一族,S的第一、第二电离能较小,第三电离能剧增,故表现+2价,最外层电子数为2,T的第一、第二、第三电离能较小,第四电离能剧增,表现+3价,最外层电子数为3。
(1)以上五种元素中,最可能为同族元素的是R和U,故填E;(2)电离能最小,离子的氧化性最弱,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U的电离能最小,则U+氧化性最弱,故填D;(3)Q元素电离能很大,可能为0族元素,同族元素性质相似,故填C;(4)T元素的第一、第二、第三电离能较小,第四电离能剧增,表现+3价,最可能为p区元素,其氯化物的化学式为TCl3,故填p、TCl3;(5)根据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每失去一个电子所吸收的能量不同,从侧面证明了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各能层能量不同;如果U为短周期元素,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其为第IA族元素,且原子序数大于4,为Na,第二次电离能飞跃是在失去最内层电子时,即第10个电子时出现电离能飞跃,故填电子分层排布,各能层能量不同、10;(6)R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1,S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2,T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若R、S、T是同周期的3种主族元素,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R<S<T,其中由于S的第一电离能失去的是s能级的电子,s能级为全充满稳定结构,能量较低,故第一电离能反常高,故填S。
17.(2023·广东揭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下表为长式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的编号代表对应的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③原子的核外电子轨道表示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元素⑩的一价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元素属于_______区元素。
(3)在标号的主族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
(4)元素④⑥⑦的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已知周期表中存在对角相似规则,如②与⑤在周期表中处于对角线位置则化学性质相似,②的氧化物、氢氧化物也有两性,写出②的氢氧化物与⑨的氢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2)1s22s22p63s23p63d10或[Ar]3d10 ds (3)O (4)H2O>H2S>PH3 (5)Be(OH)2+2NaOH=Na2BeO2+2H2O
【解析】由题干提供的部分元素周期表可知,①为H,②为Be,③为N,④为O,⑤为Al,⑥为P,⑦为S,⑧为Ar,⑨为Na,⑩为Cu,据此分析解题。
(1)由题干信息可知,③为N,则③原子的核外电子轨道表示式是,故答案为:;(2)由题干信息可知,⑩为Cu,故元素⑩的一价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10或[Ar]3d10,该元素属于ds区元素,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10或[Ar]3d10;ds;(3)同一周期,从左往右,元素电负性依次增强;同一主族,从上往下,元素电负性依次减弱;故在标号的主族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O,故答案为:O;(4)由题干信息可知,④为O、⑥为P、⑦为S;同一周期,从左往右,元素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同一主族,从上往下,元素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稳定性越强,故元素④⑥⑦的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2O>H2S>PH3,故答案为:H2O>H2S>PH3;(5)由题干信息可知,②为Be、⑨为Na,②的氧化物、氢氧化物也有两性,故②的氢氧化物[Be(OH)2]与⑨的氢氧化物(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e(OH)2+2NaOH=Na2BeO2+2H2O,故答案为:Be(OH)2+2NaOH=Na2BeO2+2H2O。
18.(2023·北京东城区高二上学期期末)锂(Li)元素常用于电池制造业。
Ⅰ.对锂原子结构及其性质的研究
(1)基态Li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其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的_______(填“s”、“d”、“ds”或“p”)区。
(2)基态Li原子的电子发生跃迁形成激发态Li原子时,_______(填“吸收”或“释放”)能量。
(3)下图为元素(部分)的第一电离能(I1)与原子序数的关系。
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I1(Li)>I1(Na)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对锂离子电池的研究
钴酸锂(LiCO2)电池和磷酸铁锂(LiFePO4)电池是两种常见的新能源汽车电池。
(4)C3+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6,与_______(填“Fe”、“Fe2+”或“Fe3+”)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5)Li、O、P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s22s1 s (2)吸收 (3)两者最外层电子数相同,Li的核外电子层数为2,钠的核外电子层数为3,则Li失去最外层电子需要吸收更多能量 (4)Fe2+ (5)O>P>Li
【解析】(1)Li为第3号元素,基态Li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1,最外层电子处于s能级,其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的s区;(2)基态是能量最低的状态,基态Li原子的电子发生跃迁形成激发态Li原子时,需要吸收能量;(3)Li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1,Na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1,两者最外层电子数相同,Li的核外电子层数为2,钠的核外电子层数为3,则Li失去最外层电子需要吸收更多能量,故I1(Li)>I1(Na);(4)C3+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6,其核外电子数为24,Fe为第26号元素,失去两个电子后和C3+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则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粒子应为Fe2+;(5)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强,Li、O、P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O>P>Li。I1
I2
I3
I4
……
R
740
1500
7700
10500
……
元素代号
I1
I2
I3
I4
Q
2080
4000
6100
9400
R
500
4600
6900
9500
S
740
1500
7700
10500
T
580
1800
2700
11600
U
420
3100
4400
590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第一节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晶体的常识复习练习题,文件包含312晶胞晶体结构的测定达标作业原卷版docx、312晶胞晶体结构的测定达标作业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第三节 分子结构与物质的性质同步练习题,文件包含233溶解性分子的手性达标作业原卷版docx、233溶解性分子的手性达标作业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三节 分子结构与物质的性质课后复习题,文件包含232分子间的作用力达标作业原卷版docx、232分子间的作用力达标作业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