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九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11月联考科学试题
展开1.全卷分卷Ⅰ和卷Ⅱ,共4大题,35小题,总分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请用钢笔或水笔在答题卷的指定位置填写学校、姓名和考号,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Cl-35.5,Ca-40,Fe-56,Cu-64,Zn-65,Ba-137
卷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关于酸和碱的一些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用浓硫酸在纸上写字
B. 打开浓盐酸的瓶盖,瓶口产生大量白雾
C. 将氢氧化钠敞口放置质量增加
D. 氢氧化钙溶液久置表面产生一层白膜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用浓硫酸在纸上写字,是利用了浓硫酸的腐蚀性、脱水性,使纸变黑,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
B、打开浓盐酸瓶盖,瓶口产生大量白雾,是挥发出氯化氢与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
C、将氢氧化钠敞口放置质量增加,是因为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
D、氢氧化钙溶液久置表面产生一层白膜,是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故选B。
2. 正确操作是实验成功、保证安全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闻气味B. 测定溶液的pH
C. 验证酸碱之间反应D. 稀释浓硫酸
【答案】C
【解析】
【详解】A、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滴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显红色,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逐滴滴入稀盐酸,目的是使反应充分进行,至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显中性,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以防止酸液飞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3. 一般地说,金属越活泼,冶炼越困难,人类使用该金属的时间就越迟。如图为铁、铜、钠、锌四种金属的最早冶炼历史年代,则甲代表的金属是( )
A. 铁B. 铜C. 钠D. 锌
【答案】B
【解析】
【详解】金属的利用与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和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有关,四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依次为铜、铁、锌、钠,由此判断人类历史上大量使用铁、铜、钠、锌四种金属的时间先后顺序是铜、铁、锌、钠,所以最早使用的是铜,故选B。
4. 城市建设离不开塔吊。如图,下列过程中塔吊悬绳C的拉力对货物做功的是( )
A. 悬吊货物竖直升降
B. 悬吊货物静止不动
C. 沿吊臂缓慢水平移动货物
D. 绕塔身缓慢水平转动货物
【答案】A
【解析】
【详解】A.悬吊货物竖直升降,钢绳对货物有拉力,且在拉力方向移动了距离,因此做了功,故A符合题意;
B.悬吊货物静止不动,钢绳对货物有拉力,货物没有在拉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因此没有做功,故B不符合题意;
C.沿吊臂缓慢水平移动货物,钢绳对货物有拉力,货物没有在拉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因此没有做功,故C不符合题意;
D.绕塔身缓慢水平转动货物,钢绳对货物有拉力,货物没有在拉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因此没有做功,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5. 生活中一些常见食物的近似pH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鸡蛋清显碱性B. 胃酸过多的人应少吃泡菜
C. 橘子汁不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D. 上述食物中牛奶的酸性最强
【答案】D
【解析】
【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对于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最宜进食的食物应该是显弱碱性的食物;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
【详解】A、鸡蛋清的pH范围是7.6-8.0,大于7,显碱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B、泡菜的pH小于7,是酸性物质,胃酸过多的人应少吃四川泡菜,故选项说法正确;
C、橘子汁的pH范围是3.0-4.0,小于7,显酸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故选项说法正确;
D、橘子汁的pH最小,酸性最强,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6. 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人们从事生产活动也需要能量,这些能量最终主要来自( )
A. 流水和风
B. 太阳辐射能
C. 绿色植物的能量
D. 深埋在地下的煤和石油
【答案】B
【解析】
【分析】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详解】动植物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这些能量都来自有机物得氧化分解。动物的食物在消化道内消化后,被吸收,之后在细胞中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储存于ATP中,直接用于生命活动。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呼吸作用氧化分解,释放出能量。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将其所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储存能量的过程。光合作用实现了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把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把光能变成化学能储存起来。所以这些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
故选B。
【点睛】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为动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7. 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A. 硬度很大、熔点很高B. 是银白色的固体
C. 导电性、导热性好D. 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答案】C
【解析】
【详解】A、有些金属很软、熔点很低,故A错误;
B、大多数金属是银白色的固体,铜红色,金黄色,故B错误;
C、金属均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传热性,故C正确;
D、仅是比较活泼金属易与酸反应产生氢气,故D错误;
故选C。
8. 如图为物质的分类关系,①与②是并列关系,③包含在②中,若②是纯净物,则③不可能是( )
A. 二氧化碳B. 氯化钾C. 海水D. 铜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二氧化碳属于化合物中的氧化物。②是纯净物,二氧化碳属于纯净物,③可能是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B、氯化钾是一种盐,属于化合物。②是纯净物,氯化钾属于化合物,③可能是氯化钾,不符合题意;
C、海水属于混合物。②是纯净物,海水应属于与纯净物并列的混合物,即①,符合题意;
D、铜是一种金属单质,属于纯净物。②是纯净物,铜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 碱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下列关于Ba(OH)2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 )
A.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B. 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
C. 能与溶液反应生成沉淀
D. 能与CO2反应生成水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碱的通性进行分析。
【详解】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是碱的通性,不符合题意;
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是中和反应,是碱的通性,不符合题意;
C、能与溶液反应生成沉淀,是的性质,不是碱的通性,符合题意;
D、能与CO2反应生成水,是碱的通性,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 归类是我们经常用到的一种学习方法。若用下图所示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类,则表中的选项与图相符的是( )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Y纯碱是碳酸钠,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为盐不属于碱,不符合题意;
B、甲烷、酒精、脂肪都属于有机化合物,符合题意;
C、合金包括纯金属和合金,氧化铁不属于合金,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铁为不溶性碱,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1. “价类图”是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绘制的图像,它能将散乱的科学知识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对科学问题的理解和整体认知。如图是含铁元素的物质的价类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物质a可以在空气中剧烈燃烧
B. 物质c能与CO反应,这个反应为置换反应
C. 物质d能够与硫酸铜反应
D. 物质e溶液呈黄色,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d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物质a中铁硬水的化合价为0,则物质a为铁单质,铁单质不能在空气中燃烧,选项错误;
B、物质c为氧化物,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c为氧化铁,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不属于置换反应,选项错误;
C、d为碱,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d为氢氧化铁,氢氧化铁不溶于水,不能够与硫酸铜反应,选项错误;
D、物质e为盐,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即e是一种三价铁盐,则e溶于水后溶液呈黄色,也能够与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即物质d,选项正确,故选D。
12. 使用如图所示装置(搅拌装置略)探究溶液离子浓度变化,已知反应的产物如果全部是沉淀(或沉淀和水)时灯光会变暗。下列灯光变化可能出现“亮→暗(或灭)→亮”现象的是( )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氯化银沉淀,溶液中始终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会变暗,选项错误;
B、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随着反应进行溶液中离子逐渐减少,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无自由移动的离子,灯会变暗,继续加入硫酸,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灯会变亮,选项正确;
C、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溶液中始终有自由移动的离子,灯不会变暗,选项错误;
D、碳酸钾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钾、水和二氧化碳,溶液中始终有自由移动的离子,灯不会变暗,选项错误,故选B。
13. 小林打排球,排球离开手后向上运动到一定高度又落回地面。不计空气阻力,关于排球离开手后的运动过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排球在上升过程中,小林对排球做功
B. 排球在下落过程中,排球的重力势能变小
C. 排球在上升过程中,排球受到的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D. 排球在下落过程中,排球所受的重力一直在做功
【答案】A
【解析】
【详解】A.排球上升过程中,小阳没有给排球力的作用,所以小阳没有对排球做功,故A错误,符合题意;
B.排球下落过程中,排球的质量不变,高度减小,排球的重力势能减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排球在上升过程中,排球已经离手而去,排球已经不再受到手的作用,不考虑空气阻力情况下,排球只受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排球在落地前,受到重力作用,并且在重力的方向有距离,所以排球所受的重力一直在做功,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 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等的足量的稀盐酸,天平调平后,同时向其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片和铁片,则反应开始到反应结束的过程中,天平指针指向的变化是( )
A. 先向右偏后向左偏B. 先向左偏后向右偏
C. 先向右偏后平衡D. 先向左偏后平衡
【答案】A
【解析】
【详解】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等的足量的稀盐酸,天平调平后,同时向其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过量锌片和铁片,锌的活动性强于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要快,而氢气会逸散到空气中,导致左盘质量减少的要快,所以天平指针先向右偏;所用金属质量完全相同,稀盐酸过量,当金属完全反应后,根据、可知,铁完全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比锌反应完全生成的氢气质量多,所以最终天平指针向左偏。
故选A。
15. 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图像来表示化学反应过程中的量的相互关系。现一烧杯中含有HCl和CuCl2的混合液,将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混合液中直至过量(CuCl2溶液看成中性),则反应中各个量的图像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B. 甲、乙C. 乙、丙D. 甲、丙
【答案】C
【解析】
【详解】甲:加入氢氧化钠时,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后和氯化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和氯化钠,溶液的pH显增大,然后不变,对应关系错误;
乙:加入氢氧化钠时,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后和氯化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和氯化钠,开始不产生沉淀,盐酸完全反应后,才产生沉淀,对应关系正确;
丙:氢氧化钠先和盐酸反应,所以溶液中氯化铜质量不变,之后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所以质量减小直至零,对应关系正确。
故选C。
16. 实验室中同学们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成功探究出了久置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溶液可以选择稀盐酸或CaC12溶液(查阅资料得知:CaC12溶液显中性)
B. 若Ⅱ、Ⅲ均有明显现象,则说明样品部分变质
C. D物质可能是气体,也可能是沉淀
D. 溶液B中的溶质一定只含有NaOH和甲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甲溶液不能选择稀盐酸,因为氢氧化钠、碳酸钠均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溶液,溶液B为氯化钠溶液和盐酸的混合溶液,滴加酚酞溶液不变色,无法确定溶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故A错误;
B、甲溶液可以选用氯化钙溶液,若Ⅱ、Ⅲ均有明显现象(现象分别是产生白色沉淀、酚酞溶液变红色),分别说明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钠,则说明样品部分变质,故B正确;
C、由A选项的分析,D物质是沉淀,故C错误;
D、溶液B中的溶质中一定含有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的氯化钠,故D错误;故选B。
卷Ⅱ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32分)
17. 生活中常用到的电动车在行驶时是将___________能转化为机械能,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将___________能转化为化学能。
【答案】 ①. 电 ②. 太阳
【解析】
【详解】[1]生活中常用到电动车,电动车在行驶时消耗电能,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2]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时,是利用太阳能将水和CO2转化为有机物,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在生物体内。
18. 从Na、Mg 、O、H、C中的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写出相应物质的化学式:
(1)一种非金属氧化物___________;
(2)一种难溶性的碱___________;
(3)一种可溶性的盐___________。
【答案】 ①. CO2(合理即可) ②. Mg(OH)2 ③. Na2CO3(合理即可)
【解析】
【详解】(1)由提供的元素组成的非金属氧化物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过氧化氢、水等,化学式分别为CO、CO2、H2O2、H2O;
(2)由提供的元素组成的难溶性碱是氢氧化镁,其化学式为Mg(OH)2;
(3)由提供的元素组成的可溶性盐是碳酸钠、碳酸氢钠等,化学式分别为Na2CO3、NaHCO3。
19. 下图甲中过山车从A点出发,先后经过B、C、D、E点;图乙是过山车在B、C、D、E点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山车在B点的重力势能___________ E点的动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在这个过程中,过山车的机械能大小是 ___________ 的。(选填“变大”或“不变”“变小”)
【答案】 ①. 等于 ②. 变小
【解析】
【详解】(1)[1]根据图乙知道,B点重力势能的条形图高度与E点动能的条形图高度相等,即二者大小相等。
(2)[2]B点的重力势能等于E点的动能,但是B点的动能不为零,而E点的重力势能为零,过山车的机械能等于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则B点的机械能大于E点的机械能,即它的机械能是变化的。
20. 某植物的花瓣汁液(以下简称: X汁液)呈紫色,X汁液分别滴加到盛有下列溶液的试管中有如下现象:
(1)据上表推测,X汁液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做酸碱指示剂;
(2)将X汁液滴入肥皂水中溶液呈绿色,则肥皂水pH___________7 (填“>” “<” 或“=”)。
【答案】 ①. 能 ②. >
【解析】
【详解】(1)根据表格可以看出,X汁液在酸碱溶液中颜色不一样,能作指示剂;
(2)X汁液滴入石灰水、氢氧化钾溶液等显碱性的溶液中溶液呈绿色,因此将X汁液滴入肥皂水中溶液呈绿色,说明肥皂水显碱性,pH>7。
21. 如图所示为小林总结了酸、碱、盐的反应规律 ,其中“—”表示相连物质能发生反应,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农业上利用硫酸铜和氢氧化钙反应制备波尔多液 ,该制备原理是符合图中反应规律___________ (请填写图中的序号) 。
(2)小林研究反应规律时,发现有些反应需要加入指示剂才能够判断反应是否发生了(不考虑反应的吸、放热) 。下列符合此要求的反应是___________。
A.Cu(OH)2和H2SO4 B.NaOH和HCl C.BaCl2和Na2SO4
【答案】 ①. ③ ②. B
【解析】
【详解】(1)硫酸铜是盐类,氢氧化钙是碱类,因此是盐和碱的反应,故选:③;
(2)A、氢氧化铜和硫酸反应,蓝色沉淀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故A错误;
B、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没有实验现象,因此需要加入指示剂,故B正确;
C、氯化钡和硫酸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故C错误;
故选B。
22. 在盐酸中加入过量的某种金属粉末,反应的微观模型如图所示,图中圆圈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
(1)该金属粉末可能是______;
A.Cu B.Mg C.Al D.Na
(2)图中“”所代表的离子是______(填离子符号)。
【答案】 ①. B ②. Cl-
【解析】
【详解】(1)反应前,溶液中含有大量的氢离子、氯离子,金属粉末与盐酸反应后,金属离子与氯离子的数目比为2:4,则金属的化合价为+2价,且铜与盐酸不反应,因此该金属粉末可能是Mg。
(2)反应前后溶液中都存在的离子是氯离子,所以图中“”所代表的离子是Cl-,故填Cl-。
23. 如图是铁、盐酸、氢氧化钙、硫酸铜和氯化镁五种物质的反应与转化关系,“一”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在一定条件下的物质转化。
(1)A物质是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2)A与C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
(3)从物质反应规律分析,在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中,能与B反应生成D的物质有___________ (填序号)。
①2类 ②3类 ③4类 ④5类
【答案】 ①. Fe ②. 置换反应 ③. ③
【解析】
【分析】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氢氧化钙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钙,氢氧化钙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因此A、B、C、D、E分别是铁、盐酸、硫酸铜、氯化镁、氢氧化钙,代入验证,推理正确。
【详解】(1)由分析可知,A物质是Fe;
(2)由分析可知,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此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故属于置换反应;
(3)盐酸能和镁反应生成氯化镁,能和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能和氢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能和碳酸镁反应生成氯化镁,故能与B反应生成D的物质有4类,故选③。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5小题,24题6分,28题8分,其余每小题7分,共35分)
24. 学习了酸的有关性质,对“酸”有了深刻的认识。盐酸和硫酸是两种重要的酸。
(1)浓硫酸使木棒或棉花变黑,体现了浓硫酸的___________;(选填“吸水性”、“脱水性”或“腐蚀性”)
(2)如图为实验室稀释浓硫酸的操作示意图,其中烧杯中的液体A是___________;(选填“浓硫酸”或“水”)
(3)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的瓶盖,瓶口出现白雾,这是因为浓盐酸具有___________性。
【答案】 ①. 脱水性 ②. 浓硫酸 ③. 挥发
【解析】
【详解】(1)浓硫酸使木棒或棉花变黑,是因为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把木棒或棉花等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按水的组成脱去生成水;
(2)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慢慢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以防止酸液飞溅,其中烧杯中的液体A是浓硫酸;
(3)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的瓶盖,瓶口出现白雾,这是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盐酸小液滴。
25. 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小球从同一斜面某处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后停止。
(1)实验中,探究的动能是指___________;(填字母)
A.小球在斜面上的动能 B.小球撞击木块时的动能
C.小球撞击木块后的动能 D.木块被小球撞击后的动能
(2)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3)比较___________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质量相同的物体,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答案】 ①. B ②. 不能 ③. 甲、乙
【解析】
【详解】(1)[1]在实验中,小球从斜面上滚下来,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将它的动能转移给木块,木块克服阻力在水平面上移动,根据可知,木块移动距离越大,则小球撞击木块时的动能越大,故B符合题意,而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根据牛顿第一定律,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木块不受摩擦力作用,被小球撞击后木块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无法通过木块移动的距离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实验将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3)[3]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时,必须控制小球的质量相同,只改变速度,即小球在斜面上的高度,故选甲和乙两次实验。
26. 在化学实验中,有时药品的滴加顺序不同会导致实验现象不同。某同学使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集气瓶内气球的体积变化与滴加药品体积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A点表示开始滴加某种药品,B点表示开始滴加另一种药品 (不考虑由于滴入液体的体积及反应导致的温度变化对集气瓶内气压的影响)。据图回答:
(1)实验中首先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
(2) BC段气球体积不变的原因(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
(3) CD段气球体积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 ①. 盐酸 ②. ③. NaOH与CO2反应,使集气瓶气体减少,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气球体积增大
【解析】
【分析】(1)若先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被消耗,集气瓶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气球胀大。
(2)若先滴加盐酸,盐酸不与二氧化碳反应,不考虑由于滴入液体的体积对集气瓶内气压的影响,集气瓶内气压不变,气球的体积无变化。
【详解】(1)由分析、结合根据图乙可知,开始AB段气压不变,可确定首先加入的试剂是稀盐酸,故填:稀盐酸;
(2)由分析(1)可知,开始加入稀盐酸不与二氧化碳反应,因不考虑滴入体积对集气瓶内气压的影响,所以气球体积不变;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可以与稀盐酸、二氧化碳发生反应,根据酸碱优先反应的原则,则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氢氧化钠先与盐酸,放出热量,但因不考虑反应导致温度变化对集气瓶内气压的影响,所以BC段气球体积不变的原因是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3) CD段气球体积增大的原因是:NaOH与CO2反应,使集气瓶气体减少,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气球体积增大,故填:NaOH与CO2反应,使集气瓶气体减少,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气球体积增大。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根据酸碱优先反应及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使容器内气压减小进行解答。
27. 学习了酸雨及酸的性质后,同学们知道了煤(含有C、H、O、S等元素)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制作了“酸雨形成及危害的模型”来研究酸雨形成的原因及危害,并设计了评价表。图1是小林制作的模型。
评价表:
(1)根据评价表,该模型的指标一可被评为优秀。因为该装置可以除去大部分污染气体,原因是氢氧化钠溶液具有 ___________的性质。
(2)该模型的指标二被评为合格的原因是,煤燃烧还能产生 ___________气体,也能使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变红。
(3)该模型的指标三被评为待改进,于是小林设计了图2、图3两种模型。这两种改进模型中,图 ___________的模型能被评为合格。
【答案】 ①. 吸收二氧化硫 ②. 二氧化碳 ③. 3
【解析】
【详解】(1)根据评价表,该模型的指标一可被评为优秀。因为该装置可以除去大部分污染气体,原因是氢氧化钠溶液能够与二氧化硫反应,具有吸收二氧化硫的性质;
(2)该模型的指标二被评为合格,即有实验现象,但不能说明煤燃烧产生SO2,原因是,煤中含有碳元素,燃烧还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也会使紫色石蕊变红,故无法判断煤燃烧产生的是二氧化硫,故按照指标而被评为合格,故填:二氧化碳;
(3)该模型不能通过实验现象显示酸雨的危害,所以按照指标三被评为待改进,于是设计了图2、图3两种模型。这图2中使用水和金片,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无法通过实验现象显示酸雨的危害,按照指标三被评为待改进,而图3中使用水和铁片,在酸雨环境中更容易被腐蚀,即能通过一个实验现象显示酸雨的危害,所以两种改进模型中,图3的模型能被评为合格,故填3。
28. 如图所示是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请分析回答:
(1)实验开始时,合理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选填“A”或“B”);
A.先加热,再通氢气 B.先通氢气,再加热
(2)在实验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同时试管口有水珠出现,说明氢气具有___________性。
(3)铜在空气中加热很容易氧化变成氧化铜,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在实验结束时要注意的操作是:___________。
【答案】 ①. B ②. 黑色粉末变红色 ③. 还原 ④. 熄灭酒精灯后,继续通氢气,直至试管冷却至室温
【解析】
【详解】(1)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实验开始时,应先通氢气,排净装置内空气,然后再加热,以防止发生爆炸,故选B;
(2)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观察到黑色粉末变成红色,同时试管口有水珠出现;在此反应中氢气夺去了氧化铜中得氧,说明氢气具有还原性;
(3)铜在空气中加热很容易氧化变成氧化铜,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需在实验结束时熄灭酒精灯后,继续通氢气,直至试管冷却至室温。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29-31题各6分,32-34题各7分,35题6分,共45分)
29. 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查阅资料可知合金的熔点低于其中任何一种金属的熔点。下表是几种金属熔点的数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合金属于___________(选填“化合物”或“混合物”);
(2)如图表示铅锡合金的熔点随其中一种金属的质量分数变化的图像,则该图中横坐标表示___________金属的质量分数;
(3)一般家用保险丝大都是用铅(不少于98%)和锑(0.3~1.5%)制成的合金,根据以上信息及生活经验判断该合金的熔点可能为___________。
A.20-40℃ B.232- 300℃ C.327-600℃ D.630-900℃
【答案】 ①. 混合物 ②. 锡 ③. B
【解析】
【详解】(1)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2)横坐标质量分数为零时熔点要比质量分数为100%时熔点高,因为铅的熔点比锡的熔点高,所以横坐标表示锡的质量分数;
(3)合金的熔点比它的组成成分熔点要低,铅、锑这两种物质熔点最低的是327℃,最高是630℃,所以保险丝应该选择熔点比327℃低,且必须要高于室温,选项B符合题意。
30. 压路机是一种利用碾轮的碾压作用,使土壤、路基垫层和路面铺砌层压实的工程机械,广泛用于筑路、筑堤和筑坝等工程.某型号压路机质量为3×104千克,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120千瓦,g取10牛/千克.求:
(1)该压路机发动机正常工作,压路机在沥青路面上行驶500秒,发动机所做的功为多少焦?_______
(2)该压路机发动机正常工作,压路机在水平地面以4米/秒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则压路机的牵引力为多少牛?______压路机受到的阻力为多少牛?_______
【答案】 ①. 6×107J ②. 3×104N ③. 3×104N
【解析】
【详解】(1)发动机所做的功W=Pt=1.2×105W×500J=6×107J;
(2)根据P=Fv得压路机的牵引力:
F== =3×104N,
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压路机受到的阻力f=F=3×104N.
31. Cu-Zn合金称为黄铜,有优良的导热性和耐腐蚀性,可用作各种仪器零件。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黄铜的组成,取20g该黄铜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分5次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使之充分反应。每次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及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于下表: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从以上数据可知,最后剩余的 11.2g 固体的成分是___________ ;表格中,m=___________;
(2)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___________
【答案】 ①. Cu##铜 ②. 17.4 ③. 44%
【解析】
【详解】(1)从以上数据可知,最后剩余的11.2g固体的成分是铜;第二次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是14.8g,反应的锌质量是5.2g,即40g稀硫酸能和2.6g锌反应,表格中m=20-2.6=17.4;
(2)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100%=44%。
32. 是常见的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有重要作用。
(1)上述物质中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___;
(2)中N、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
(3)为测定化肥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小青称取样品(样品中杂质不含氮元素、可溶,且不参与反应)溶于水,向水中加入足量的溶液,充分反应后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白色固体,计算该化肥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答案】32. (NH4)3PO4
33. 7:1:12 34. 设硫酸铵中含有氮元素质量为x。
由(NH4)2SO4+BaCl2=BaSO4↓+2NH4Cl可知:
解得:x=2.8g;
(NH4)2SO4化肥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答:该(NH4)2SO4化肥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4%。
【解析】
【小问1详解】
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NH4)3PO4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
【小问2详解】
NH4NO3中N、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2):(4×1):(16×3)=7:1:12;
【小问3详解】
详见答案
33. 学校科学实验室为测定某地区周围石灰岩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采取以下的方法:取该石灰岩样品10g,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地进行反应。测量反应前后的质量,电子天平示数、数据如图(已知石灰岩样品中含有的二氧化硅等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石灰岩样品中的二氧化硅属于___________。(填“盐”、“金属氧化物”或“非金属氧化物”)
(2)根据实验室测量的数据、电子天平示数,求出石灰岩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
(3)小林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后发现,通过上述实验过程步骤计算得到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比实际的要大,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 ①. 非金属氧化物 ②. 由图可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12.00g-108.70g=3.3g,设石灰岩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
x=75%
答:石灰岩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75% ③. 盐酸的挥发使计算出的二氧化碳质量偏大,导致计算得到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比实际要大
【解析】
【详解】(1)石灰岩样品中的二氧化硅是由氧元素和硅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
(2)见答案;
(3)小林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后发现,通过上述实验过程步骤计算得到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比实际的要大,可能的原因是:盐酸的挥发使计算出的二氧化碳质量偏大,导致计算得到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比实际要大。
34. 在学习“金属的冶炼”时,某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氧化铜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实验所取氧化铜样品质量为10克。(所含杂质不参加反应)
(1)该实验利用了一氧化碳的________性。
(2)甲同学的方法:先称量出玻璃管及样品的总质量为m1 , 待反应完全后再次称量,质量为m2,利用m1-m2的值,求出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其中m1-m2的值是指________的质量。
(3)乙同学的方法:先测出氢氧化钠浓溶液的质量为50克,待反应完全后再次称量,质量为54.4克。请你计算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____
【答案】 ①. 还原性 ②. 氧化铜中氧元素 ③. 80%
【解析】
【分析】一氧化碳和氧化铜高温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详解】(1)一氧化碳和氧化铜高温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得到氧,故该实验利用了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2)先称量出玻璃管及样品的总质量为m1, 待反应完全后再次称量,质量为m2,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得到氧化铜中的氧,利用m1-m2的值, m1-m2的值是指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
(3)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设样品中CuO的质量为x
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
35. 小林通过学习“酸、碱、盐”的性质后,归纳出它们间之间反应往往有沉淀、气体等现象,他进行了如下三个实验,并将实验一、二所观察到的现象绘制成图。
实验一: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到混有少量稀硫酸的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如图甲;
实验二:氢氧化钡溶液逐滴加入到混有少量稀硝酸的硫酸钠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乙;
现小组成员将氢氧化钡溶液逐滴加入到混有少量稀硝酸的硫酸铜溶液中,请在图丙中画出所得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Ba(OH)2溶液的质量变化图,并进行分析说明。
【答案】;第一阶段的沉淀是BaSO4,该段斜率稍大;第二阶段的沉淀是BaSO4和Cu(OH)2,该段斜率最大;第三阶段的沉淀是Cu(OH)2,该段斜率偏小;第四阶段完全反应不会产生沉淀,曲线变平直
【解析】
【详解】将氢氧化钡溶液逐滴加入到混有少量稀硝酸的硫酸铜溶液中,Ba2+与溶液中的反应生成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酸的BaSO4沉淀,OH-先跟硝酸中的H+发生中和反应,待H+完全反应,OH-与Cu2+开始生成Cu(OH)2沉淀,待Cu2+反应完后不会再产生沉淀;所以第一阶段的沉淀是BaSO4,该段斜率稍大;第二阶段的沉淀是BaSO4和Cu(OH)2,该段斜率最大;第三阶段的沉淀是Cu(OH)2,该段斜率偏小;第四阶段完全反应不会产生沉淀,曲线变平直,所以丙中图像为:。食物
橘子汁
泡菜
牛奶
鸡蛋清
pH
3.0~4.0
3.2~3.6
6.3~6.6
7.6~8.0
选项
甲
X
Y
Z
A
常见的碱
烧碱
纯碱
熟石灰
B
常见的有机物
甲烷
酒精
脂肪
C
常见的合金
铝合金
钢
氧化铁
D
常见的不溶性盐
硫酸钡
氯化银
氢氧化铁
试剂甲
试剂乙
A
NaCl
B
C
HCl
NaOH
D
溶液名称
白醋
稀盐酸
氯化钠溶液
蒸馏水
石灰水
氢氧化钾溶液
颜色
红色
红色
紫色
紫色
绿色
绿色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密封性好,能除去大部分污染气体
密封性好,能除去小部分污染气体
密封性不好,不能除去污染气体
指标二
能通过实验现象说明煤燃烧产生的气体是SO2
有实验现象,但不能说明煤燃烧产生SO2
没有明显实验现象
指标三
能通过多个实验现象显示酸雨的危害
能通过一个实验现象显示酸雨的危害
不能通过实验现象显示酸雨的危害
金属
锡
铅
锑
熔点/℃
232
327
630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 (g)
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 (g)
第 1 次
40
m
第 2 次
40
14.8
第 3 次
40
12.2
第 4 次
40
11.2
第 5 次
40
11.2
50,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科学试题(2): 这是一份50,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科学试题(2),共8页。
50,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科学试题(1): 这是一份50,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科学试题(1),共2页。
50,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科学试题: 这是一份50,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科学试题,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