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01
    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02
    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03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冰乃壅江作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本试卷共8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3.闭卷考试,不可查阅参考资料,应独立答题。
    4.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 70万年前的北京,是野兽的天堂……在这巨大的野生动物园里,有一个特别的存在——这些生物……拿着石器……准备伏击他们的猎物,猎取到猎物后,他们会用打磨尖的石头划开猎物的表皮。“他们”是( )
    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山顶洞人D. 半坡人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70万年前的北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前,他们会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会使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B项正确;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但是材料中的“70万年前的北京”不符,排除A项;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3万年前,他们已经会人工取火,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但是材料中的“70万年前的北京”不符,排除C项;半坡人生活在距今约6000年前,他们已经会种植粟,会制作彩陶,但是材料中的“70万年前的北京”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 下图所示是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据此推测( )

    猪纹陶钵
    A. 河姆渡人会制作简单的乐器B. 河姆渡人已饲养家畜
    C. 当时陶器制作技术达到巅峰D. 河姆渡人使用天然漆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表明河姆渡人已经会制作陶器、掌握绘画技术、会饲养家畜,B项正确;河姆渡人会制作简单的乐器骨哨,排除A项;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不能说明当时陶器制作技术达到巅峰,排除C项;猪纹陶钵是用夹炭黑陶制成。天然漆又称大漆,生漆,主要应用于涂饰建筑物、木器,排除D项。故选B项。
    3. 陶寺都城遗址位于山西省襄汾县,距今4300—4000年,被纳入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该遗址已陆续发掘出城墙、宫殿区、大型宗教礼制建筑、王陵区、政府掌控的大型仓储区等。该遗址的发掘可以用来研究( )
    A.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B. 早期国家的产生
    C. 长江流域的原始农业D. 部落联盟的兴起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陶寺都城遗址位于山西省襄汾县,距今4300—4000年”“该遗址已陆续发掘出城墙、宫殿区、大型宗教礼制建筑、王陵区、政府掌控的大型仓储区等”可知,陶寺都城遗址出现了早期国家的特征,城池,宫殿等;因此题干材料陶寺都城遗址可以用来严谨早期国家的产生,B项正确;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主要是生活在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距今70万年---20万年的北京人;距今约3万年的山顶洞人等,与题干遗址时间不符,排除A项;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他们栽培水稻,属于原始农业,与题干遗址时间不符,排除C项;陶寺都城遗址是早期国家的遗存,不是用来研究部落联盟的兴起,排除D项。故选B项。
    4. 陕西省宝鸡市出土的西周早期周成王时的青铜器“何尊”,内底铸铭文12行122字,铭文提到周武王灭商后决定“宅兹中国”,即建都于天下的中心,这一铭文内容与《尚书》等文献的记载可互相印证。由此可知,青铜器( )
    A. 具有重要史料价值B. 制作精美工艺精湛
    C. 是主要书写载体D. 数量众多种类齐全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这一铭文内容与《尚书》等文献的记载可互相印证”说明青铜器内的铭文具有重要史料价值,A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青铜器内铭文的价值,而不是青铜器本身的制作工艺,排除B项;商周时期的主要书写载体是甲骨,其他题干强调的不是书写载体,而是青铜器内的铭文价值,排除C项;题干只提及一件青铜器,体现不出青铜器数量众多种类齐全,且题干强调的是“何尊”内底的铭文价值,排除D项。故选A项。
    5. 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是一座研究中国文字的专题博物馆,全馆分多个展览单元。下面文物最适宜放入的展览单元是( )
    A. 字法自然B. 甲骨记事C. 钟鼎千秋D. 由隶到楷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在,甲骨文时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主要记载商朝的政治、经济、祭祀等活动。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有深远影响,因此题干文物图片最适宜放入的展览单元是甲骨记事,B项正确;字法自然是在书法艺术创作中书者不仅要汲取大自然的形象,还要汲取万物体现出来的韵律,排除A项;钟鼎千秋主要展示了商代、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和金文,排除C项;由隶到楷主要展示了汉代的简帛、玺印、汉魏石刻等反映由隶书向楷书转化的文字文物。排除D项。故选B项。
    6. 周天子派使者到鲁国“求金”“求车”,周室之困窘已很显然。各诸侯国也由开始的尊王发展到后来的“政由方伯”。“礼乐征伐自大夫出”已是司空见惯。这表明当时( )
    A. 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 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 周王室的地位下降D. 诸侯争霸战争不断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周天子派使者到鲁国‘求金’‘求车’,周室之困窘已很显然。各诸侯国也由开始的尊王发展到后来的‘政由方伯’。‘礼乐征伐自大夫出’已是司空见惯。”可知,东周以后王室权威下降,无力控制诸侯,诸侯争霸,就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当时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分封制崩溃,诸侯割据争霸、礼崩乐坏,周王室日益衰微,C项正确;当时礼乐制度还存在,知识诸侯都不遵守礼乐制度,排除A项;从夏朝到清末王位世袭制意志存在,排除B项;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不断,题干材料未涉及诸侯争霸,排除D项。故选C项。
    7. 商鞅规定,凡是努力经营农业生产,多缴纳租税的,免去其本身的徭役,凡是弃农经商以致贫穷而交不起租税的,没收为官府的奴婢。这属于商鞅变法措施中的( )
    A. 确立县制B. 奖励军功C. 禁止私斗D. 鼓励耕织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商鞅规定,凡是努力经营农业生产,多缴纳租税的,免去其本身的徭役,凡是弃农经商以致贫穷而交不起租税的,没收为官府的奴婢。”可知,这是商鞅变法对耕织的奖励,对工商业的限制,借此发展农业,D项正确;商鞅变法中主要为了加强君主权力的是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题干材料未涉及,排除A项;商鞅变法奖励军功,杀敌越多,赏赐越厚,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排除B项;“禁止私斗”与题干涉及的“凡是努力经营农业生产,多缴纳租税的,免去其本身的徭役”不符合,排除C项。故选D项。
    8. “冰乃壅江作堋(分水的堤坝)……又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形容蜀地物产丰饶,像大海一样富有)。”下列选项最符合材料意思的是( )
    A. 都江堰可以用来防洪B. 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C. 都江堰可以用来灌溉D. 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因此题干材料“冰乃壅江作堋(分水的堤坝)……又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形容蜀地物产丰饶,像大海一样富有)”,体现了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B项正确;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使堤防、分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防洪、浇灌、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这些是都江堰的功能,与题干“蜀沃野千里”信息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
    9. 他认为天下祸患、掠夺、埋怨、愤恨的产生,都是由于“不相爱”,人们需要用“兼相爱、交相利”来改变“不相爱”。他是( )
    A. 孔子B. 老子C. 墨子D. 孟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兼相爱、交相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墨子是墨家学派创始人,他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C项正确;孔子主张仁者爱人,排除A项;老子主张无为而治,排除B项;孟子主张仁政,提倡民贵君轻,排除D项。故选C项。
    10. 据记载,秦始皇仅修建骊山陵就动用刑徒及奴隶70万人,再加上防备匈奴的有30万,戍守五岭的有50万,如果再算上修驰道、搞运输的人,全国服役的人估计不下200万。这说明秦朝( )
    A. 以民为本B. 徭役繁重C. 思想专制D. 刑罚严苛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秦始皇仅修建骊山陵就动用刑徒及奴隶70万人,再加上防备匈奴的有30万,戍守五岭的有50万,如果再算上修驰道、搞运输的人,全国服役的人估计不下200万”可知,秦朝征发大量刑徒及奴隶、民工服徭役,说明秦朝徭役繁重,B项正确;题干措施体现的是秦始皇不恤民力,而不是以民为本,排除A项;秦朝思想专制的措施是秦始皇实行的“焚书坑儒”,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秦朝的法律,体现不出秦朝刑罚严苛,排除D项。故选B项。
    11. 汉高祖推行了“什五而税一”的赋税政策;汉文帝即位后,“劝趣农桑,减省租赋”,减轻刑罚,化行天下。这反映了汉初统治者( )
    A. 加强专制,中央集权B. 休养生息,与民休息
    C. 以农为本,抑制商业D. 勤俭治国,生活简朴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到处一片荒凉景象。汉高祖推行了“什五而税一”赋税政策;他的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继续,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农业生产发展。文帝、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每年春耕时,他们贵为天子,还亲自下地耕作,给百姓做榜样。因此题干信息,“汉高祖推行了‘什五而税一’的赋税政策;汉文帝即位后,‘劝趣农桑,减省租赋”,减轻刑罚,化行天下’,这反映了汉初统治者休养生息,与民休息,B项正确;汉初统治者实现中外朝制度,削弱相权,加强专制,中央集权,是从政治上巩固统治,与题干重视农业发展无关,排除A项;题干信息重视农业发展,汉初统治者对商业态度无关,排除C项;勤俭治国,生活简朴是从治国和生活方式对汉初统治者评价,与题干统治者重视农业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2. 董仲舒认为,“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武帝采纳这一观点,实行了( )
    A.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B. 盐铁专卖
    C. 组建骑兵,北击匈奴D. “推恩令”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并结合所学可知,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彻底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百家争鸣的局面,A项正确;盐铁专卖是汉武帝的经济措施,排除B项;北组建骑兵,北击匈奴是汉武帝的军事措施,排除C项;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是为了解决王国问题,和加强思想控制没有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
    13. 下图所示是某部东汉史著作的部分目录。由此可知,东汉时期的特点是( )
    二十九、太监的政变
    三十三、东汉第一外戚
    三十六、梁冀之死
    四十、太监又赢了
    A. 政治腐败时局动荡B. 农民起义不断
    C.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D. 自然灾害频繁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东汉史著作的部分目录“太监的政变、东汉第一外戚、梁冀之死、太监又赢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著作体现了东汉中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现象,C项正确;政治腐败时局动荡是东汉中后期的特点,但与题干反映的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不符,排除A项;题干目录没有涉及农民起义,排除B项;题干反映的是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与“自然灾害”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4. 下列图片表明张骞通西域( )
    A. 目的是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B. 宣扬了汉朝的富足
    C. 使汉朝加深了对西域的了解D. 丰富了中原的物种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图片苜蓿和大蒜都是张骞出使西域后带回来的西域物种,表明张骞通西域丰富了中原的物种,D项正确;张骞出使西域目的是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与题干图片张骞出使西域带回西域物种无关,排除A项;题干图片表明张骞出使西域带回西域物种,与宣扬了汉朝的富足无关,排除B项;题干图片表明张骞出使西域带回西域物种,不能说明使汉朝加深了对西域的了解,排除C项。故选D项。
    15. “纸的发明首先使当时的书籍更加便宜……当这种材料流向社会后,没有多少财富和得不到朝廷支持的私家学者们著书的风气开始了,社会文化教育事业有了蓬勃发展。”材料意在说明( )
    A. 造纸术的发明背景B. 造纸术的发明过程
    C. 造纸术的工艺流程D. 造纸术的重要意义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使当时的书籍更加便宜”“当这种材料流向社会后,没有多少财富和得不到朝廷支持的私家学者们著书的风气开始了,社会文化教育事业有了蓬勃发展。”说明造纸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这是造纸术的重要意义,D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当这种材料流向社会后”,而不是造纸术发明的背景,排除A项;题干没有涉及造纸术的发明过程和工艺流程,而是纸张流向社会后产生的作用,排除BC项。故选D项。
    16. 《汉书》中评价司马迁:“有良史之材……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由此可知,司马迁作为“良史”具有的品质是( )
    A. 意志坚定,坚韧不拔B. 是非分明,秉笔直书
    C. 文笔极佳,叙事生动D. 批判专制,反对迷信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有良史之材……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大意是他的文章能忠实地直书史实,他所记述的历史事件翔实准确,他不虚构统治者的善事,也不隐瞒统治者的恶行,由此可知,司马迁作为”良史“具有的品质是是非分明,秉笔直书,B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涉及司马迁意志坚定,坚韧不拔的品质,排除A项;题干材料没涉及司马迁文笔极佳,叙事生动的品质,排除C项;题干材料没涉及司马迁批判专制,反对迷信的品质,排除D项。故选B项。
    17. 下图所示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
    A.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B.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C.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项正确;夏商周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排除A项;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BD项均不正确,排除BD项;故选C项。
    18. 魏晋时期,原产于北方的麦、菽等农作物在南方大量种植,使江南地区由水稻一收转向稻麦双收,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材料所述现象主要是由于( )
    A. 江南自然资源丰富B. 南方水利工程的兴建
    C.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 政府重视经济的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魏晋时期,原产于北方的麦、菽等农作物在南方大量种植,使江南地区由水稻一收转向稻麦双收,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可知,魏晋时期的江南地区,不像北方那样战乱不休,社会比较安定。在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共同努力下,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并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农业生产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包括推广和改进犁耕,实行精耕细作,以及推广选种、育种、田间管理和施用粪肥等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C项正确;虽然江南地区自然资源相对较为丰富,但这并不是导致农作物种植结构改变的主要原因。江南地区的自然资源主要是以水资源为主,对于农作物的种植结构变化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它并不是直接导致麦、菽等农作物大量种植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南方水利工程的兴建可以提高农田的灌溉条件,有利于农作物的种植,但它并不是导致农作物种植结构改变的主要原因。即使没有南方水利工程的兴建,北方人口南迁也会带来农作物种植结构的改变,排除B项;虽然政府的政策和重视程度对经济发展有一定影响,但它并不是导致农作物种植结构改变的主要原因。在魏晋时期,政府重视程度相对较低,并没有直接推动农作物种植结构的改变,排除D项。故选C项。
    19. 他亲自研究度量衡,并用自己最新的圆周率成果修正量器容积的计算。他是( )
    A. 祖冲之B. 贾思勰C. 胡昭D. 顾恺之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他亲自研究度量衡,并用自己最新的圆周率成果修正量器容积的计算。”可知,南朝祖冲之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也就是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千年。A项正确;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著有《齐民要术》。《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排除B项;胡昭是汉末三国时期书法家,排除C项;东晋的顾恺之是最著名的画家,他擅长的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作品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排除D项。故选A项。
    20. 锺繇的楷书总结并推进了汉代隶书楷化的成果;王羲之取法于锺繇,将他的书风发展得更加妍美。这体现了书法艺术发展的特点是( )
    A. 历史悠久B. 个性鲜明C. 继承创新D. 化繁为简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锺繇楷书总结并推进了汉代隶书楷化的成果;王羲之取法于锺繇,将他的书风发展得更加妍美”可知,材料反映出钟繇和王羲之集成前代书法成果并积极创新,反映了书法艺术的特点是继承创新,C项正确;历史悠久属于书法的特点,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A项;题干体现的是钟繇和王羲之对前代书体的继承与创新,体现不出书法艺术个性鲜明的特点,排除B项;题干体现的是钟繇和王羲之对前代书体的继承与创新,体现不出书法艺术化繁为简的特点,排除D项。故选C项。
    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荀子·儒效篇》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也说:“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
    材料三:西汉初年,异姓诸侯王据有关东的广大区域,拥兵自重,专制一方,是统一的隐患和中央集权的严重障碍。汉武帝时期,诸侯王虽然不像以前那样强大难制,但是有的王国仍然“连城数十,地方千里”,威胁着西汉中央政权。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1)材料一反映了周朝哪一制度,根据材料指出这一制度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图中“?”处内容,并指出秦朝在地方制度上有何创新。
    (3)根据材料三,西汉时面临怎样的问题?汉武帝面对这一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
    【答案】(1)分封制。分封的多数为同姓宗亲。
    (2)丞相。实行郡县制。
    (3)诸侯国势力大,威胁中央。实行“推恩令”。
    【解析】
    【小问1详解】
    制度:根据材料一“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可知,反映是西周的分封制。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从而确立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
    特点:根据材料一“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可知,西周分封制中分封多数为同姓宗亲。
    【小问2详解】
    官职:根据材料二“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实现统一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因此材料二“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中“?”填写丞相。
    地方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在地方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伺候我国历代完成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小问3详解】
    问题:根据材料三“西汉初年,异姓诸侯王据有关东的广大区域,拥兵自重,专制一方,是统一的隐患和中央集权的严重障碍”可知,西汉面临诸侯国势力大,威胁中央。
    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推恩“建议,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弟子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这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汉武帝随后又找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中央大大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因此汉武帝面对诸侯国势力大,威胁中央的问题采用”推恩令“。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推广私人教学,在实践中,破除了等级、地域和种族的界限,接收贾人、贱人、和农家的子弟入学。他在教学中坚持对不同对象施以不同的教育,主张因材施教,培养各具专长的人才。为了教学的需要,孔子还搜集、整理、编订了《诗》《书》《礼》《乐》《易》等作为教材。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孟子主张统治者施行“仁政”,推行道德教化,让老百姓过上富足生活。韩非子则认为“好利恶害,夫人之所有”,因此提出“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赏罚可用,则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
    ——摘编自崔永东《中西法律文化比较》
    材料三: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之学异常活跃,极富创造力,被公认为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灿烂辉煌的时代。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此伏彼起的各种学术思想,几乎都渊源于春秋战国时代,都受到诸子之学的深远影响。
    ——摘编自颜世安《从“稷下学宫”看战国百家争鸣》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对教育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孟子和韩非子的政治主张有何不同。
    (3)综上所述,分析“诸子之学”对中国古代社会有何影响。
    【答案】22. 贡献:创办私学,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整理、编订了《诗》《书》等文献作为教材。
    23. 不同: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或推行道德教化);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
    24. 影响:促进了教育发展;为统治者治理国家提供了思想基础;成为后世各种学术思想的渊源。
    【解析】
    【小问1详解】
    贡献:根据材料可知,“孔子推广私人教学,在实践中,破除了等级、地域和种族的界限,接收贾人、贱人、和农家的子弟入学。”体现了孔子的贡献是创办私学,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他在教学中坚持对不同对象施以不同的教育,主张因材施教,培养各具专长的人才。”体现了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为了教学的需要,孔子还搜集、整理、编订了《诗》《书》《礼》《乐》《易》等作为教材。”体现了孔子整理、编订了《诗》《书》等文献作为教材。
    【小问2详解】
    不同:根据材料可知,“孟子主张统治者施行‘仁政’,推行道德教化,让老百姓过上富足生活。”说明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或推行道德教化;“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赏罚可用,则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体现了韩非子以法治国的主张。
    【小问3详解】
    影响:根据材料一中孔子在教育上的主张可知,孔子的主张和行动促进了教育发展;根据材料二孟子和韩非的治国主张可知,“诸子之学”为统治者治理国家提供了思想基础;根据材料三“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此伏彼起的各种学术思想,几乎都渊源于春秋战国时代,都受到诸子之学的深远影响。”说明“诸子之学”成为后世各种学术思想的渊源。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敦煌壁画)
    图2 丝绸之路示意图
    材料二:丝绸之路开辟后,无数的商人和商队在这条遥远漫长的古道上奔波……丝绸之路作为人类互动的鲜活例证,对世界历史进程尤其是东西方文明之间的交流互动产生了巨大作用。丝绸之路上的互动主要涉及外交、商业、艺术和科技等,形成了独特的商贸文化、风土人情文化、物种文化、农耕文化、工业文化、宗教文化等,不断促进着多民族多文化的融合发展。
    ——摘编自姜国峰《汉代丝绸之路文化生成与传播的历史镜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1、图2所反映内容的联系。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丝绸之路的影响。
    (3)某校计划筹办“丝绸之路”文化长廊,请你为文化长廊拟一条标语。
    【答案】(1)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通。
    (2)推动了东西方贸易发展;促进了东西方文明交流;形成了独特文化;促进了多民族多文化融合发展。
    (3)丝绸之路,文化之桥。
    【解析】
    【小问1详解】
    联系:根据材料一图1反映是张骞出使西域;图2反映是丝绸之路的路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1反映是张骞出使西域为图2丝绸之路的路线的开通奠定了基础。也就是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通。
    【小问2详解】
    影响:根据材料二“丝绸之路开辟后,无数的商人和商队在这条遥远漫长的古道上奔波”可知,丝绸之路推动东西方贸易发展;根据材料二“丝绸之路作为人类互动的鲜活例证,对世界历史进程尤其是东西方文明之间的交流互动产生了巨大作用”可知,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根据材料二“丝绸之路上的互动主要涉及外交、商业、艺术和科技等,形成了独特的商贸文化、风土人情文化、物种文化、农耕文化、工业文化、宗教文化等,不断促进着多民族多文化的融合发展”可知,丝绸之路促进多民族文化融合发展,形成了独特文化。
    【小问3详解】
    标语:本题是开放性题目,围绕筹办“丝绸之路”文化长廊,设计标语,如丝绸之路,文明交汇,传承千年,再创辉煌;丝路传承,文化盛宴,感受千年丝绸文化魅力等。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到西晋,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羯、氐、羌和活动在长城一带的鲜卑。
    ——《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禁胡语,孝文帝实施汉化中最重要的政策,即将语言改变,规定不再说鲜卑复合语,而须改说单音节的汉语;孝文帝下令把鲜卑族人的姓氏(通常是复姓),改为单姓。……实行汉制,使汉族人民与鲜卑族更好地在文化、行为习惯方面相互适应,增加了民族之间的交流沟通。
    ——摘编自王典《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这一现象有何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两则材料体现了什么共同主题。
    【答案】24. 现象: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影响: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意思相符即可)
    25. 措施:说汉语;改汉姓;用汉制。
    26. 共同主题:民族交融。
    【解析】
    【小问1详解】
    现象:根据材料一“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到西晋,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羯、氐、羌和活动在长城一带的鲜卑”可知,材料一反映是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原来生活在西北的氐族、羌族,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中;分辨在蒙古草原上的匈奴和羯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鲜卑族有一部分迁到辽宁,一部分迁都陕西及河套地区。北方少数民族内迁促进北方民族交融。
    【小问2详解】
    措施:根据材料二“禁胡语,孝文帝实施汉化中最重要的政策,即将语言改变,规定不再说鲜卑复合语,而须改说单音节的汉语”可知,孝文帝改革措施说汉语;根据材料二“孝文帝下令把鲜卑族人的姓氏(通常是复姓),改为单姓”可知,改汉姓是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之一;根据材料二“实行汉制,使汉族人民与鲜卑族更好地在文化、行为习惯方面相互适应,增加了民族之间的交流沟通”可知,孝文帝改革措施用汉制。
    【小问3详解】
    共同主题:根据上述材料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和孝文帝改革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共同体现了民族交融的主题。
    25.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辉煌灿烂,下列是两部我国古代著名科技著作,请你为其写一段80字左右的解说词。(要求:语句通顺,条理清晰,史实正确,包含著作的朝代、作者、地位或影响)
    《伤寒杂病论》 《齐民要术》
    【答案】示例:《伤寒杂病论》是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所著,这部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齐民要术》是北朝贾思勰所著,这部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解析】
    【详解】示例:结合所学知识从著作的朝代、作者、地位或影响进行解说,《伤寒杂病论》是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所著,他虚心向名医求教,四处奔走,广泛收集民间药方,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一书。这部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辨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北朝贾思勰撰写的。书中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重要思想。这部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所以解说词如下,《伤寒杂病论》是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所著,这部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齐民要术》是北朝贾思勰所著,这部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相关试卷

    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贾村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贾村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无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贾村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贾村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共4页。

    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原卷版docx、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