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358958/0-170823470430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358958/0-170823470438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358958/0-170823470440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5页。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卡上。
2.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卷前必须先填好答题卡的密封线内各项内容。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安徽池州杏花村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是江南农耕文化的代表。自2012年起,杏花村文化旅游区建设进入新阶段,深入挖掘农耕文化,特别是景区景点与二十四节气形成呼应,打造西湘烟雨、白浦荷风、桑柘丹枫、梅洲晓雪等重要景点。下图示意二十四节气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相邻两个节气之间的时间间隔大约为15天)。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惊蛰到处暑期间,该村( )
A. 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B. 公转角速度先增后减
C. 白昼时间先变长后变短D. 自转线速度先增后减
2. 依据材料,该村景区景点与二十四节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清明,谷雨梅洲晓雪B. 小暑,大暑西湘烟雨
C. 寒露,霜降桑柘丹枫D. 小寒,大寒白浦荷风
【答案】1. C 2. C
【解析】
【1题详解】
图中惊蛰到处暑期间,太阳直射点先向北经过赤道到北回归线,再由北回归线向南。该村位于北温带地区,由惊蛰到夏至太阳直射点越来越靠近该村,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而由夏至到处暑太阳直射点南移,当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A错误;图中惊蛰到处暑期间,经过7月初(远日点),地球公转加速度应是先慢后快,B错误;由惊蛰到夏至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北半球各地昼渐长,而夏至到处暑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各地昼渐短,所以该村白昼时间先变长后变短,C正确; 自转线速度与地球公转关系不大,不会出现明显变化,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梅洲晓雪是指观看当地梅花盛开,通常是在12月下旬—2月初之间开花,不在清明和谷雨的这段时间,A错误;西湘烟雨是指当地进入梅雨期的景观,当地入梅时间是在6月上旬到7月上旬,时间在小暑之前,B错误;桑柘丹枫是指枫叶经霜泛红,对应一年中的寒露到霜降这段时间,C正确;白浦荷风是夏季荷花盛开的时候,不对应小寒到大寒的这段时间,D错误。故选C。
【点睛】白浦荷风源自诗句“天机雪锦织鲛飞,艳朵亭亭倚画扉。花里不妨呼净友,采香须棹月明威。”东起秀山门的鸭儿嘴,西到杜公祠,沿平天湖畔圈圩筑埂,称白浦圩。每逢夏季,荷花满圩,碧波之上,烟霞一片,清风送香,景色迷人,是杏花村的名胜。
M汽车公司于1920年在日本广岛县成立。2005年在我国汽车城吉林省长春市投资建设生产基地,负责乘用车及其零部件、维修工具销售及售后服务。2012年在江苏省南京市成立集研发、制造和销售为一体的整车制造型企业。2017年后销量下滑,2021年M公司将长春基地业务合并至南京基地,加强与中方企业合作,布局新能源市场。完成下面小题。
3. 2005年,长春吸引M公司投资建厂的主要因素是( )
A. 劳动力B. 交通条件C. 原材料D. 产业基础
4. 2021年,M公司将在长春基地的业务合并至南京基地的主要目的是( )
A. 降低研发成本B. 增加就业机会C. 提高汽车产量D. 适应市场变化
【答案】3. D 4. D
【解析】
【3题详解】
长春吸引M公司投资建厂,是因为长春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拥有较好的工业基础,相关机械以及汽车工业基础雄厚,D正确;汽车产业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需求较少,A错误;在中国有很多城市的交通条件优于长春,交通条件不是主要的考虑因素,B错误;汽车生产的原材料对汽车产业布局的影响较小,排除C。故选D。
【4题详解】
南京地处沪宁杭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经济发达,汽车消费市场广阔,相对长春地区的汽车产业发展更有市场优势,M公司2017年后销量下滑,为进一步开拓沪宁杭地区汽车市场,所以M公司将在长春基地的业务合并至南京基地,D正确;研发成本在长春和南京并无明显差别,A错误;在长春也可以提高汽车产量,增加就业不是企业的目的,BC错误。故选D。
【点睛】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包括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农业基础、技术、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历史条件。
下图示意2015-2020年我国四大区域(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之间人口迁移的百分比。完成下面小题。
5. 图中的③地区,最可能表示我国( )
A. 东部地区B. 中部地区C. 西部地区D. 东北地区
6. 图中箭头A近年来呈增高趋势,该现象会提高西部地区的( )
A. 矿产资源储量B. 老年人口比重C. 对外开放程度D. 逆城市化水平
【答案】5. A 6. C
【解析】
【5题详解】
据图示信息可知③地区由①地区迁入人口全国占比4.13%,由②地区迁入25.82%,由西部地区迁入18.5%。现阶段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是经济因素,体现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相对发达地区迁移。③地区迁入①地区人口全国占比1%,小于4.13%,说明③地较①地更能吸引人口迁入,③地经济发展水平较①地高;③地区迁入②地区人口全国占比8.79%,小于25.82%,说明③地较②地更能吸引人口迁入,③地经济发展水平较②地高;③地区迁入西部地区人口全国占比6.61%,小于18.5%,说明③地较西部地区更能吸引人口迁入,③地经济发展水平较西部地区高;我国四大区域中经济最发达的是东部地区,通过上述分析得知③地较①②以及西部地区经济都发达,所以③对应我国东部地区,A正确,BCD错误。故选A。
【6题详解】
箭头A代表我国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的人口迁移,由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迁入人口全国占比增高,说明东部地区迁入西部地区的人口数量增加,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东部地区的人口会给西部地区带来资金、技术以及管理经验,提高西部地区的对外开发程度,C正确;矿产资源储量不会因人口迁入而发生变化,A错误;东部迁入的人口主要以劳动力为主,会减缓西部地区的老年人口比重,主要迁入西部的城市地区,提高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BD错误。故选C。
【点睛】改革开放后,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较为发达,中西部较为落后,为了提高经济收入,人口由中西部向东部发达地区迁移。所以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
木本油料利用木本植物种子、果实制成,具有不与粮争地的优势。湖南省木本油料产业已成为乡村振兴特色产业。2021年,湖南启动岳麓山实验室建设,联合科研单位与企业,打造林业种业创新高地。完成下面小题。
7. 木本油料产业的发展,直接带动当地产业有( )
①仓储与物流业②观光与旅游业③纺织业④机械制造业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
8. 岳麓山实验室的建设有利于( )
A. 提高粮食生产安全B. 增加油茶种植面积C. 增加粮食生产面积D. 解决油料供给问题
【答案】7. A 8. A
【解析】
【7题详解】
木本油料产业产品的主要市场是湖南省其他各地,甚至是全国,木本油料产业的发展必然要开阔市场,直接带动当地仓储与物流业的发展,①正确;湖南省木本油料产业已成为乡村振兴特色产业,湖南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优良,环境优美,木本油料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乡村地区经济发展,结合当地乡村自然景观可带动观光与旅游业,②正确;油料产品不是纺织业和机械制造业的原料,不能直接带动纺织业和机械制造业发展,③④错误。故选A。
【8题详解】
岳麓山实验室的建设有利于木本油料产品品质和产量的提高,这会使木本油料的市场占比扩大,导致粮食油料市场相对减少,减少了对粮食的消耗,有利于提高粮食生产安全,A正确;油茶是木本油料来源之一,即使当地需要扩大木本油料作物的种植面积,也未必是增加油茶种植面积,另外该实验室的建设也与增加木本油料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关系不大,B错误;岳麓山实验室主要研究的是木本油料,与粮食无关,C错误;解决油料供给问题是消费市场决定的,与岳麓山实验室的建设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A。
【点睛】木本油料,可供榨油的木本植物的果实或种子的总称。一般为多年生木本植物的籽实。发展木本油料产业有利于减少对粮食的消耗,有利于粮食安全。
辐射雾是指地表辐射冷却作用使近地面大气中水汽凝结而形成的雾,常出现在秋冬季节的晴朗天气,是造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四川省绵西高速公路交通管制的重要原因。下图示意2019-2021年大雾造成绵西高速公路交通管制的开始、结束时间。完成下面小题。
9. 2019-2021年,大雾造成绵西高速公路交通管制的时段通常在( )
A. 0到8时B. 7到11时C. 4到12时D. 0到12时
10. 绵西高速公路秋冬季节大雾多发是由于( )
A 昼夜温差大B. 受准静止锋影响C. 大气不稳定D. 气流受地形抬升
【答案】9. D 10. A
【解析】
【9题详解】
图中黑色柱体代表交通管制开始时间,图中从20时的1次,21时的1次,22时的7次,23时的4次,0时的13次,1时的4次,2时的7次,4时的13次可知交通管制开始时间通常在0时(频次较高,时间较4时更早)开始;图中灰色柱体代表交通管制结束时间,在12时之后没有分布,可知交通管制结束时间通常在12时,所以判断2019-2021年大雾造成绵西高速公路交通管制的时段通常在0到12时,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0题详解】
辐射雾是指地表辐射冷却作用使近地面大气中水汽凝结而形成的雾,形成条件之一是近地面气温低,而一天中夜间气温较白天低,夜间气温越低越有利形成辐射雾;白天水汽蒸发越多,形成雾的水汽来源越多,白天气温越高,水汽蒸发越旺盛,越有利雾的形成,所以昼夜温差大有利于雾的形成。且材料中提到“辐射雾常出现在秋冬季节的晴朗天气”,也说明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辐射雾的形成,A正确;受准静止锋影响天气以阴雨为主,昼夜温差小不利于形成辐射雾,B错误;大气不稳定风力较大不利于雾的形成,C错误;气流受地形抬升易形成地形雨,昼夜温差较小,不利于形成辐射雾,D错误。故选A。
【点睛】雾、露、云等都主要由悬浮在空气中的小水滴组成。水汽变成水滴,需要降温条件,同时还需要空气中有较多的凝结核。
冰川反照率是指冰川表面反射太阳总辐射与接收太阳总辐射的比率,气温、固态降水、云量、太阳入射角等是影响冰川反照率变化的重要因素。木斯岛冰川位于我国西北萨吾尔山的北坡,下图示意2018年木斯岛冰川表面反照率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1. 监测冰川面积变化需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A.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B. 地理信息系统C. 遥感技术D. 移动通信技术
12. 根据材料推测,引起木斯岛春季冰川反照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固态降水增多B. 太阳高度降低C. 阴雨天气增多D. 气温逐渐升高
【答案】11. C 12. D
【解析】
【11题详解】
要对某地理事物进行变化监测需要利用遥感技术,冰川面积变化需要用遥感实时监测才能发现,C正确;全球定位系统的主要功能为定位和追踪,不能监测冰川面积变化,A错误;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无法监测地理事物变化,B错误;移动通信技术不属于地理信息技术,无法监测地理事物变化,D错误。故选C。
【12题详解】
春季气温回升快,且昼长时间变长,光照时间增长,太阳高度也会越来越大,冰川融化速度加快导致冰川面积减小,反照率下降,D正确,B错误;据图示信息可知在3、4、5月春季的固态降水逐渐减少,况且固态降水增多会导致冰川面积增加,冰川反照率会上升,不符合题意,A错误;当地纬度较高,且地处山地北坡,气温较低,春季时形成降雨天气条件不足,一般不会出现阴雨天气,C错误。故选D。
【点睛】冰川地表反照率是指冰川表面反射太阳总辐射与接收太阳总辐射的比率,反照率越强,表明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越少,反之,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越多。
海洋热浪通常是指极端温暖的海面温度持续数日至数月的事件,局部海域海洋热浪频发常与大气环流或海洋环流的变化导致的局部海水温度异常升高有关。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孟加拉湾海洋热浪频发。下图示意孟加拉湾地理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13. 据材料推测,夏季,孟加拉湾海洋热浪多发于其( )
A. 西北部海域B. 东北部海域C. 西南部海域D. 东南部海域
14. 近年来,孟加拉湾海洋热浪频发,可能造成( )
①海洋物种大规模转移②海水侵蚀作用减弱
③热带风暴的强度增大④海啸发生频率增大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
【答案】13. B 14. B
【解析】
【13题详解】
局部海域海洋热浪频发常与大气环流或海洋环流的变化导致的局部海水温度异常升高有关。夏季该海域主要受西南季风影响,受西南季风影响该海域海水主要由西南向东北流,西南海域纬度低,由相对低纬的较暖海水不断向孟加拉东北海域堆积,导致东北海域海水温度上升明显,出现海洋热浪,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4题详解】
孟加拉湾海洋热浪频发,海水温度异常升温改变了孟加拉海洋物种的生存环境,该海域的海洋物种为寻找新的栖息地而被迫大规模转移,①正确;孟加拉湾海洋热浪频发,海水温度异常升温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海水对沿岸陆地的接触面积变大,海水侵蚀作用增强,②错误;孟加拉湾海洋热浪频发,海水温度异常升温,会给热带风暴提供更多的能量,热带风暴的强度会有所增大,③正确;海啸与海底地震相关,与海洋热浪无关,④错误,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热带风暴是指在热带地区海洋上形成的旋转气旋风暴系统。它通常由暖湿气流、低气压系统和对流云组成。热带风暴的形成需要一定的热水面温度和湿度条件。
某研究运用出租车GPS定位的轨迹大数据,揭示城市居民出行行为和城市空间结构特征。该研究将居民出行距离划分为短距离(0-3千米)、中距离(3-9千米)和长距离(大于9千米)三种。随着出行距离的增加,出行流量呈现出递减的趋势。下图示意中国北方某大城市不同长度出行组的出行方向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5. 出租车短距离出行的上下车热点集中在该城市( )
A. 中心商务区B. 工业区C. 风景区D. 文教区
16. 该城市空间形态可能为( )
A. 条带式B. 圈层式C. 网格式D. 组团式
【答案】15. A 16. B
【解析】
【15题详解】
出租车短距离出行主要指3公里以内的距离,而出租车载客地多在人口密集区域,选项中的四个区域人口密度最大的是中心商务区,且中心商务区人口流动量最大,所以出租车短距离出行的上下车热点集中最可能集中在城市的中心商务区,A正确,排除BCD。故选A。
16题详解】
条带式城市空间结构的城市平面布局呈狭长带状发展,而据图示信息可知在不同的距离下出租车向北、向东、向南出行量很大,向西出行量也相对较大,而条带式城市空间结构主要是沿两个方向延伸,不会出现该城市出行方向状况,A错误;出租车向北、向南、向东、向西出行量都较大,说明市中心附近是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由市中心向周边地区人口密度逐渐减少,符合圈层式城市空间形态特征,B正确;网格式与组团式对应的城市中心相对不明显,会造成各个方向上的出行流量相对均衡的情况,不会出现该城市出行方向状况,CD错误。故选B。
【点睛】 圈层结构理论主要观点是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城市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与空间距离成反比,区域经济的发展应以城市为中心,以圈层状的空间分布为特点逐步向外发展。
第Ⅱ卷
二、综合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万寿菊喜暖、喜湿、喜光、耐旱、不耐积水,花期在7-9月,观赏价值高,气味可驱虫。万寿菊全株可入药,花朵可制天然色素,广泛应用于多个工业领域。位于我国季风区边缘地带的甘肃省清水县(下图),地处陇山山地向陇西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当地政府近年来积极推动万寿菊种植业的发展,将其作为新的主导产业,以期带动当地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的协同发展,吸引外迁的大量年轻人口回流。在万寿菊的采摘过程中,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缺人缺机械,易腐易过期”。针对这些问题,当地政府正在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努力缓解采摘问题,以确保万寿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分析清水县适宜发展万寿菊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2)从产业联系角度,说明清水县选择万寿菊种植业作为新的主导产业的原因。
(3)针对清水县万寿菊采摘期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答案】17. 季风区边缘,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适宜万寿菊种植;日照时数长,光照较充足,满足万寿菊喜光特性;地形以山地为主,有一定坡度,排水良好;河流流经,灌溉水源较充足。
18. 万寿菊具有驱虫功效,可减少农药使用,提高其他农产品品质,促进农业发展;工业利用价值高,带动制药、染料等相关工业发展;观赏价值高,带动当地观光休闲旅游业发展。
19. 采摘期雇佣外迁人口;加大技术投入,研制,引进适于山区使用的小型采摘机械;加强交通物流建设,提高万寿菊外运速度;发展万寿菊保鲜冷藏技术;推动万寿菊相关就地加工产业发展。
【解析】
【分析】本题以甘肃省清水县区域图以及甘肃省地形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农业区位因素、产业联系、农业发展问题及措施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
【小问1详解】
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自然灾害等条件。位于我国季风区边缘地带,雨热同期,水热条件较好,满足万寿菊喜暖、喜湿特性,适宜万寿菊种植;季风区边缘地带降水较少,日照时数长,光照较充足,满足万寿菊喜光特性;据甘肃省地形图可知当地地形以山地为主,有一定坡度,排水良好,满足万寿菊不耐积水特性;河流流经,灌溉水源较充足,满足万寿菊喜湿特性。
【小问2详解】
产业联系需要分别说明该产业对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影响。第一产业方面:万寿菊具有驱虫功效,可减少农药使用,产品绿色有机,提高其他农产品品质,促进农业发展;万寿菊全株可入药,可作为制药的原料,万寿菊花朵可制天然色素,可作为印染的原料,工业利用价值高,带动制药、染料等相关工业发展;万寿菊观赏价值高,可带动当地观光休闲旅游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小问3详解】
在万寿菊的采摘过程中,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缺人缺机械,易腐易过期”。针对“缺人”应在采摘期雇佣外迁人口,借助外来劳动力;针对“缺机械”应加大技术投入,研制,引进适于山区使用的小型采摘机械;针对万寿菊易腐易过期应加强交通物流建设,提高万寿菊外运速度,保证产品运送到消费者手中的质量,同时应发展万寿菊保鲜冷藏技术;如果外围鲜花市场饱和,应推动万寿菊相关就地加工产业发展。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位于长江荆江河段的关洲(下图),顺水流方向,可划分为洲头、洲中、洲尾三个部分,是典型的卵石夹沙质江心洲,堆积物平均粒径从洲头向洲尾总体逐渐减小。2003年前,荆江河段大致冲淤平衡,关洲面积较为稳定。2003-2015年间,因上游大型大坝蓄水运行,荆江河段冲大于淤;以及关洲河道左汊中后部河床人为无序采砂,共同导致了关洲的萎缩。2015年后,得益于政府部门实施的相关整治措施,关洲的萎缩趋势得以减缓,对于维护关洲的稳定和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1)从堆积作用分选性的角度,说明关洲堆积物平均粒径从洲头向洲尾总体逐渐减小的原因。
(2)简述上游大坝蓄水运行如何导致荆江河段冲大于淤。
(3)指出关洲2003-2015年间萎缩的方向,并解释其原因。
【答案】18. 关洲主要受流水堆积作用形成,从洲头向洲尾顺水流方向,河流流速下降,搬运能力减弱,大颗粒泥沙多在洲头堆积,小颗粒泥沙多在洲尾堆积,堆积物粒径总体从洲头向洲尾减小。
19. 大坝蓄水拦沙,上游来沙减少,淤积减弱;荆江河段含沙量下降,低于挟沙能力,冲刷加剧。
20. 自洲尾向洲头萎缩;洲头向洲尾粒径逐渐减小,抗侵蚀能力逐渐减弱;洲尾临近采砂区,泥沙流失量多,泥沙流失速度快,萎缩速度较快。
【解析】
【分析】本题以长江荆江河段的关洲水系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流水堆积作用的分选性、水利工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流水堆积地貌的变化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
【小问1详解】
关洲属于江心洲,江心洲属于流水堆积地貌,洲头处较洲尾处河流流速更快,河流流速越快搬运能力越强,沉积物颗粒越大。所以从洲头向洲尾顺水流方向,随着河流流速下降,搬运能力减弱,大颗粒泥沙多在洲头堆积,小颗粒泥沙多在洲尾堆积,江心洲的堆积物粒径总体从洲头向洲尾减小。
【小问2详解】
河流的冲淤能力与河流的含沙量、河流的径流量有关。上游大坝蓄水的同时也会对拦截上游泥沙,导致下游河流含沙量降低,河流挟沙能力下降导致冲刷加剧;上游蓄水导致下游来水量也有所减少,挟沙能力下降也会导致冲刷加剧;大坝蓄水拦沙,上游来沙减少,淤积减弱,导致荆江河段冲大于淤。
【小问3详解】
据第一题分析得知堆积物粒径总体从洲头向洲尾逐渐减小,沉积物粒径越大抗侵蚀能力越强,所以自洲尾向洲头抗侵蚀能力逐渐减弱;“关洲河道左汊中后部河床人为无序采砂,共同导致了关洲的萎缩”,这表明洲尾临近采砂区,人类对洲尾泥沙流采沙量多,导致洲尾泥沙流失速度快,萎缩速度较快。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湖泊可因机械沉积作用和生物沉积作用逐渐变成沼泽。九寨沟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高山峡谷区,年降水量646mm。2015年吸引500万人次游客。2017年地震后,多处湖泊沼泽化,尤其小型浅水湖——五花海。为恢复良好生态环境,管理者采取湖外“防范”和湖内“去污”措施,将浅水湖泊治理纳入重点工作范畴,并减小人为干扰。下图示意五花海湖泊位置和震后滑坡分布。
(1)分析地震后五花海湖泊沼泽化加剧的演化过程。
(2)请保护区管理者缓解该地湖泊沼泽化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19. 地震带来的松散堆积物,使湖泊变浅;松散堆积物带来营养物质,促进植被生长;扩张的植被通过蒸腾作用消耗大量的水分;部分植物因缺水死亡,植物残骸的堆积进一步降低水位,导致湖泊退化。
20. 在湖岸周围设置隔离带,减少自然灾害的物源入湖;将湖泊周围径流及山体物源与湖泊分离;定期打捞清理湖面的植物残骸、凋落物。
【解析】
【分析】本题以五花海湖泊位置和震后滑坡分布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湖泊水文水系的变化、湿地的治理措施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
【小问1详解】
地震会加剧当地岩石破碎,松散堆积物多向湖泊中运动,淤积河床会导致湖泊变浅;松散堆积物进入湖水中也带来了营养物质,这会促进湖区植被生长,占用湖区空间;湖区植被面积扩大会加大植物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消耗大量的水分,使湖区水量减少;部分植物因缺水死亡,植物残骸的堆积进一步降低水位,导致湖泊退化。
【小问2详解】
据上题分析湖泊沼泽化的物质来源是地震导致的松散堆积物以及植物和植物残体。所以缓解该地湖泊沼泽化应从沼泽化物质来源着手,首先是地震导致的松散堆积物,这些物质主要来源于周围山体,应设置一定的隔离带,减少相关物质进入湖泊;河流携带的泥沙也会促使湖泊沼泽化,应将湖泊周围径流分离,减少河流入湖泥沙量;在湖岸周围设置隔离带,减少地震等自然灾害的物源入湖;针对植物及植物残体应定期打捞清理湖面的植物残骸、凋落物,减少植物占用湖泊空间。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40,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填空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上学期12月期中地理试题,共7页。
这是一份广东省汕头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期中地理试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