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日照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日照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公元1210年前后,长白山发生强烈的火山喷发,毁灭了原来的植被,造成大面积裸地。据考察,东坡的火山灰厚度最大。火山灰土孔隙度高,质地较粗,易受侵蚀。与其他坡向相比较,东坡的植被、土壤恢复较慢。长白落叶松(针叶林)是长白山东坡植被恢复的先锋树种,直到公元1710年前后才得以建群并发育至今。图表示现在长白山北坡、东坡植被垂直分布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1. 导致东坡火山灰厚度最大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坡度B. 年降水量
C. 喷发时的风向D. 距火山口远近
2. 公元1210年~1710年间,长白山东坡植被、土壤恢复较慢的根本原因是( )
A. 气候不稳定B. 降水量较小
C. 大风频率高D. 火山灰深厚
3. 受自然演化规律影响,东坡山麓地带的针叶林将演替为( )
A. 灌丛B. 阔叶林C. 苔原D. 岳桦林
【答案】1. C 2. D 3. B
【解析】
【1题详解】
风向对火山灰的飘动方向影响较大,而地形坡度、年降水量、对火山灰的飘动方向影响极小,AB错误;每个坡向都有距离火山口近的地方和远的地方,因此距火山口远近不是影响东坡火山灰厚度的主要因素,D错误;长白山火山喷发时,可能受风向的影响,处于风下风向的坡向火山灰沉积较多,厚度较大,上风向的坡向火山灰沉积较小,厚度较薄,造成不同坡向火山灰厚度差异,而东坡可能正好位于下风向,火山灰厚度大,C正确。故选C。
【2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东坡的火山灰厚度最大,火山灰土孔隙度高,质地较粗,易受侵蚀,不利于植被生长,所以长白山东坡植被、土壤恢复较慢,D正确;材料并无信息体现公元1210年~1710年间有出现气候不稳定、降水量较小、大风频率高等现象,ABC错误,故选D。
【3题详解】
读北坡自然带分布特征可知,北坡山麓地带为阔叶林。北坡植被、土壤恢复较快,而东坡植被、土壤恢复较慢,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坡的植被演替将朝着类似于北坡的方向发展,因此受自然演化规律影响,东坡山麓地带的针叶林将演替为阔叶林,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类似于纬度地带性分异,纬度越低,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类型越多,自然带谱越复杂。
根据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以将我国各个省区(直辖市)划分为“高老龄化—高经济水平”、“高老龄化—低经济水平”、“低老龄化—低经济水平”和“低老龄化—高经济水平”四种类型,依据下图完成。
4. 下列省区(直辖市)中,由“高老龄化—低经济水平”型转变为“高老龄化—高经济水平”型的是( )
A. 山东B. 河北C. 湖南D. 重庆
5. 对比分析2000年与2020年人口老龄化与省区经济发展水平统计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北京、上海两地老龄化程度减轻得益于高经济增长水平引发的人口迁入
B. 西藏、宁夏、青海老龄化程度一直较低与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时间较晚有关
C. 2020年广东老龄化程度较低的主导因素为较高的生育水平
D. 2020年老龄化程度较重的地区一般具有趋同的产业结构
【答案】4. D 5. B
【解析】
【4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山东省 2000年为“高老龄化一高经济水平”型,2020年为“高老龄化一高经济水平”型,A错误;河北省 2000年为“低老龄化一高经济水平”型,2020年为“高老龄化一低经济水平”型,B错误;湖南省 2000年为“低老龄化一高经济水平”型,2020年为“高老龄化一高经济水平”型,C错误;重庆 2000年为“高老龄化一低经济水平”型,2020年为“高老龄化一高经济水平”型,D 正确。故选 D。
【5题详解】
北京、上海两地老龄化程度增加,A错误;西藏、宁夏、青海老龄化程度一直较低,主要原因是以少数民族为主,人口出生率较高,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时间较晚,B正确;2020年广东老龄化程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吸引大量外来青壮年劳动力,C错误;2020年老龄化程度较重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产业结构较为合理,不具有趋同的产业结构,D错误。故选B。
【点睛】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具体来说,就是人口总数中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而年轻人口的比重相对下降。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6. 山东半岛毗邻渤海和黄海,图为半岛周围海域环流示意,图示甲、乙、丙三处表层海水盐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 )
A. 甲乙丙B. 乙甲丙C. 丙甲乙D. 丙乙甲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丙处位于外海,有暖流流经,受增温作用影响,蒸发较强,海水盐度较高;乙海域有寒流流经,受降温作用影响,蒸发较弱,海水盐度较低;甲海域紧靠陆地,有陆地径流补给,海水盐度最低,所以海水盐度由高到低为丙乙甲,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00年以后,世界打火机生产中心转移到湖南省邵东市。邵东市由原来几家生产作坊快速形成打火机全产业链布局,并相继成立打火机行业协会和打火机出口监管委员会。2009年,多家企业组建了一家集研发、组装、销售于一体的龙头企业。目前,邵东市每年生产的一次性打火机占世界同类打火机总产量的7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邵东打火机全产业链布局快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①打火机产业生产链短 ②打火机产业附加值低
③当地有打火机创新技术 ④当地有打火机产业基础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8. 邵东打火机产业发展过程中龙头企业的主要作用是( )
A. 控制各企业发展规模B. 协调与外地生产联系
C. 监督产品质量与价格D. 引领产品研发和营销
9. 除技术创新外,支撑邵东打火机产业长期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
①快捷的对外交通 ②稳定的市场需求 ③有效的企业组织 ④较高的产品价格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答案】7. B 8. D 9. B
【解析】
【7题详解】
本道题主要考查工业地域的形成等相关知识,邵东打火机全产业链布局快速形成原因:邵东市原来有几家生产作坊,说明当地生产打火机有一定的产业基础,故④正确;此外打火机产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链短,因此能够快速形成,故①正确;产业附加值低不是产业快速形成的主要原因,故②排除;其中当地打火机产业在创立之初,技术并不成熟,故③排除;因此正确答案为B,故排除A、C、D,选择B。
【8题详解】
根据题干可得,“多家企业组建了一家集研发、组装、销售于一体的龙头企业”,因此可知龙头产业的主要作用为引领产品研发和营销,故D正确,因此排除A、B、C,选择D。
【9题详解】
打火机生产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邵东依靠其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源,相对便利的交通以及与广东省等沿海地区地缘较近等原因初期发展较快,但不是长期发展的因素,故①排除;但要实现长期发展必须要有稳定的市场需求必须要有稳定的市场需求,故②正确;此外还需要有效的企业组织,提升打火机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故③正确;打火机产品价格较低廉,故④排除;故B正确,因此排除A、C、D,选择B。
【点睛】产业竞争力,亦称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某国或某一地区的某个特定产业相对于他国或地区同一产业在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求、持续获利等方面所体现的竞争能力;产业附加值一般指高附加值产业。 附加值是附加价值的简称,是在产品的原有价值的基础上,通过生产过程中的有效劳动新创造的价值,即附加在产品原有价值上的新价值。
区域交通运输发展与城市区域扩张相互影响。某县级城市临近长江,历史悠久,早期城区扩张缓慢,上世纪90年代后扩张迅速。下图示意该城市1990年城区范围(老城区)及现今主要交通线分布,其中火车站建于1934年,高铁站建于2020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相对于1990年城区,现今该城市扩张面积最小的区域在( )
A. 东侧B. 南侧C. 西侧D. 北侧
11. 现今的皖赣线及其火车站可能会( )
①促进城区沿东西方向扩张②退化为以货运为主③增加新城区规划建设难度④妨碍高速公路通行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
12. 新建高铁站选址在老城区南侧主要是考虑( )
A. 公路走向B. 科技水平C. 地形起伏D. 区域发展
【答案】10 C 11. B 12. D
【解析】
【10题详解】
据图可见,1990年城区面积较小、西侧紧临青弋江分布,说明早期城市选址受河流因素影响,上世纪90年代后受全面改革开放影响,城市经济发展迅速,伴随更为高效、快捷的公路、铁路等运输线路的修建,河流运输地位不断下降,且河流横亘阻隔,增加城区扩张建设难度,故新建城区少跨越河流向西发展,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1题详解】
皖赣线及其火车站修建年代早,分布在1990年城区南侧边缘,但1990年后城区扩张迅速,故现今位于城区内部,故③正确;由于早期修建的铁路运输效率、速度、舒适度等远不及汽车、高铁,故其客运地位不断下降、客运功能逐渐弱化,②正确;也正因此,新建城区更多会选择在公路沿线、高铁站附近,而非沿老旧铁路发展,①错误;皖赣线修建早于高速公路,考虑车辆通行速度和效率,修建高速公路时会以修隧洞或架桥形式避开铁路线,故对高速公路的车辆通行影响较小,④错误;结合选项可知,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2题详解】
对于该城区而言商合杭高铁属于过境高铁线,整体平直且与公路交叉,在该城设立高铁站是兼顾区域发展,与其公路走向无关,A错误,D正确;该城临近长江,整体以平原为主,地形起伏影响小,C错误;高铁线路及站点的建设依赖于国家级的路桥建造技术,与区域科技水平基本无关,B错误。故选D。
【点睛】 影响城市形成区位因素:
(一)自然因素:1.地形: (1)世界上的大城市多数位于平原地区.因为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地区,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2)在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居住条件不利,所以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3)山区城市一般都沿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 。 2.气候:世界上的城市大多分布在中低纬度气温适中,降水适度的沿海地区.。 3.河流: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供水和运输功能上,城市最容易出现在河运的起点或终点、河流的汇合处、河口以及过河点.。
(二)社会经济因素 1.自然资源; 2.交通; 3.政治、军事、宗教; 4.科技和旅游.
广东佛山市飞鹅山地层以泥岩、泥质粉砂岩为主,风化强烈、裂隙发育。随着人类工程活动日益增多,雨季时极易发生滑坡地质灾害。2008年6月,飞鹅山Ⅲ号滑坡(下图),造成了巨大危害。与一般滑坡不同,该次滑坡形成了主、次两个滑坡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飞鹅山Ⅲ号滑坡形成主、次两个滑坡体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雨量更多强度更大B. 坡体存在强风化带
C. 裂隙发育加剧坍塌D. 坡体地形异常陡峻
14. 通过“削坡+锚杆+抗滑桩r植草绿化截排水”的综合治理措施,飞鹅山滑坡治理效果良好。下列关于飞鹅山滑坡的治理措施,不合理的是( )
A. 坡体上部建设锚杆抗滑桩B. 坡体分级设置截水排水沟
C. 坡面人工削坡减轻载重量D. 坡面采用植草绿化以护坡
【答案】13. B 14. A
【解析】
【13题详解】
飞鹅山Ⅲ号滑坡体表层的残坡积层、强风化带遇水易崩解、坡面岩土软化,导致岩体重力增加,诱发滑坡,故其最主要原因是坡体存在强风化带,B正确;降雨量多少、裂隙发育、坡体地形异常陡峻,会对两个滑坡体产生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ACD错误,故选B。
【14题详解】
飞鹅山滑坡的治理措施,通过工程措施、生物措施护坡,坡体分级设置截水排水沟,加强排水,减少地表水下渗;人工削减坡体重量,加固坡下支挡;坡面采用植草绿化以护坡,保持水土,故BCD合理,坡体上部建设锚杆抗滑桩会增加山体重量,且效果不大,故A不合理,故选A。
【点睛】滑坡是斜坡岩土体沿着惯通的剪切破坏面所发生的滑移地质现象。滑坡的机制是某一滑移面上剪应力超过了该面的抗剪强度所致。
我国甲、乙两中学进行正午太阳高度角测试的实践活动,绘制了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之差的年变化示意图(图)。已知甲地位于35°N。完成下面小题。
15. 乙地纬度最接近( )
A. 20°NB. 22°NC. 40°ND. 42°N
16. M~N时段,乙地( )
A. 日出方位由东北转向东南B. 正午日影始终朝向正南
C. 昼长始终长于甲地D. 正处于大雪节气
【答案】15. A 16. B
【解析】
【15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甲、乙地均位于我国,则甲地和乙地均位于北半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回归线与极圈任何两地之间每天的正午太阳高度差等于两地纬度差,即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之差没有变化,而图中显示,乙地与甲地(35°N)之间的正午太阳高度之差在MN时段有明显变化,表明乙地不位于回归线与极圈之间,而是位于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当太阳直射点位于两条纬线以南地区时,差值相等,当夏至日二者正午太阳高度角差值最小。夏至日时二者正午太阳高度角差值最小=8°,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公式H=90°- 纬度差(所求地与直射点之间的纬度差),计算可得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H=90°-(35°-23.5°)=78.5°,甲乙两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差-8°,乙地正午太阳高度=86.5°,进一步计算乙地的纬度=23.5°-(90°-86.5°)=20°N,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6题详解】
甲乙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差值最小时为夏至日,则图中N为夏至日,N以前M为太阳直射乙地(20°)这一天,M~N时段太阳直射点从20°N移到北回归线(夏至日)期间,乙地日出方位一直位于东北方向,A错误,太阳直射点位于乙地以北,正午影子朝南,B正确,太阳直射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长,乙地昼长短于甲地,C错误;此时时夏至日前后,大雪节气位于北半球冬半年,D错误。故选B。
【点睛】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H=90°-|所求地纬度±直射点纬度|同减异加(即:所求地与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则用“-”,不在同一半球则用“+”)。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6分)
1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5~8月,夏威夷群岛(图a)第二大岛毛伊岛气候严重异常。2023年8月8日,拉海纳镇(图b)发生严重火灾,造成百余人遇难。当天,二级飓风(相当于强台风)多拉的中心在毛伊岛南面大约八百公里处从东向西移动,飓风的接近使火灾强度不降反升。
(1)推测此次毛伊岛大火发生前的气候异常表现,并说明其在火灾发展中的作用。
(2)由于毛伊岛西部山地对气流的影响,加剧了该火灾的蔓延。试解释其原因。
(3)说明飓风多拉的接近使火灾强度不降反升的原因。
【答案】(1)高温、干旱、强风。高温直接影响可燃物本身的温度,使可燃物达到燃点时所需热量大大降低,被点燃的风险增加;高温和干旱导致植物缺水,干燥的植被提供了大量的助燃物;由于强风和干旱的条件,火势迅速蔓延,并向南部和西部扩展。
(2)拉海纳镇位于毛伊岛西部山地西侧沿海地区,由于西部山地海拔高,对湿润的东北信风阻挡作用强,降水少;拉海纳镇地处东北信风的背风坡,部分气流越过山地之后下沉,气流下沉增温,形成焚风效应,受干热焚风影响,火灾不断蔓延。
(3)夏威夷岛距离飓风中心过远,远离飓风降水区,降水少;受飓风影响,干热焚风由东向西吹向拉海纳镇,进一步烘干植物;飓风使毛伊岛风力增大,风力加剧了火势的蔓延。
【解析】
【分析】本题以毛伊岛地理位置以及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火灾的影响因素、地形对大气环流的影响、飓风带来的天气特点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较高要求。
【小问1详解】
毛伊岛位于20°N附近,地处热带,气温高,受东北信风影响较大,风力大;火灾发生前气温一般较高。高温直接影响可燃物本身的温度,本身气温越高使可燃物达到燃点时所需热量大大降低,被点燃的风险增加,更易发生火灾;火灾的发生离不开大量的助燃物,高温和干旱导致植物缺水,干燥的植被提供了大量的助燃物;由于受强劲的东北风的影响,火势迅速蔓延,并向南部和西部扩展。
【小问2详解】
发生火灾的地点是拉海纳镇,拉海纳镇位于毛伊岛西部山地西侧沿海地区,据其纬度位置可知其常年受东北信风影响,由于西部山地海拔高,对湿润的东北信风阻挡作用强,降水少;拉海纳镇地处东北信风的背风坡,东北信风的部分气流越过山地之后下沉,气流下沉增温,形成焚风效应,受干热焚风影响,火灾不断蔓延并不断扩大。
【小问3详解】
多拉的中心在毛伊岛南面大约八百公里处,毛伊岛距离飓风中心过远,远离飓风降水区,飓风带来的降水并不能影响到该岛;毛伊岛西侧有面积较大的山地,受飓风影响,东北信风有所增强,越过干热焚风由东向西吹向拉海纳镇,进一步烘干植物;据图示可知夏威夷岛北部是夏威夷高压控制,南侧的飓风多拉是低压气旋,所以其南侧飓风的出现导致夏威夷岛南北两侧气压差增大,风力加剧了火势的蔓延。
18.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9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被列为重大国家战略。城市群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载体,核心城市对城市群发展至关重要。济南近几年大力推进济滨高铁、济莱高铁、济郑高铁及小清河复航等项目建设。下表为黄河流域城市群相关统计数据。(发育阶段中三级指发育成熟阶段、四级指快速发育阶段、五级指发育雏形阶段)
(1)概括黄河流域城市群发育的空间差异,并从区域联系角度分析原因。
(2)说明高铁、小清河复航等项目的建成,对济南市发挥辐射功能的作用。
【答案】(1)空间差异大,越往上游水平越低;山东半岛城市群发育程度最高,是黄河流域城市群的龙头。
原因:黄河通航能力差、沿黄交通建设滞后,人员往来和物资流通受限;区域产业层次不高,区域产业分工、协作条件差。
(2)提高济南市的交通枢纽地位、城市地位,扩大经济服务范围;依托便利高效的交通网,缩短了与周边地区的时间距离,强化空间联系,带动周边发展;促进人员往来和物资流通,优化资源空间配置,促进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
【解析】
【分析】本题以黄河流域城市群为背景设置试题,涉及区域发展差异、城市发展对区域的带动作用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素养。
【小问1详解】
从黄河流域城市群相关统计数据可知,黄河流域城市群发育阶段有多个等级差异,故黄河流域城市群发育的空间差异大。其中,山东半岛城市群发育阶段为三级,是黄河流域城市群中发育程度最高的城市群,属于黄河流域城市群的龙头,可以带动黄河流域城市群的发展。原因可以从黄河沿岸的交通、产业等方面分析。黄河中上游地区落差大、流量较小且季节变化大,下游为地上河,整体来看黄河的通航能力差,沿黄河的交通建设较为落后,故黄河沿岸城市之间的人员来往和物资流通不便;受地理位置和交通等限制,黄河流域的产业多为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层次不高,交通不便导致区域产业的分工协作条件也比较差,故黄河流域城市群发育的空间差异大,越往上游越低。
【小问2详解】
高铁、小清河复航等项目的建成,使济南市的交通通达度更高,成为交通枢纽城市。交通地位上升促进城市地位的上升,从而扩大了济南市的经济服务范围。高铁、小清河复航,交通更便利,缩短了济南市与周边地区的运输距离,节省了运输时间,加强了济南市与周边地区的联系,从而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同时,交通更便利后,济南市与周边地区的人员来往和物资流通更密切,可以促进资源空间配置的优化,从而促进城市之间各产业的信息交流和分工协作等。
1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元谋盆地地处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带。盆地四周高山耸立,山势陡峻,与盆地地势高差达数百米甚至上千米,盆地内有巨厚的泥质砂岩、砾岩等河湖相沉积物,地表千沟万壑,冲沟、陷穴等地貌分布广泛,且两者发育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多见串珠状陷穴汇聚于一条冲沟内的现象。图A为陷穴的发育过程示意图,图B为冲沟与串珠状陷穴景观图。
(1)从板块运动的角度解释元谋盆地的成因。
(2)指出元谋盆地沉积地层利于冲沟、陷穴发育特性。
(3)说明元谋盆地冲沟、串珠状陷穴发育过程中相互促进的关系。
【答案】19. 元谋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板块挤压碰撞,地质历史时期,元谋地壳强烈抬升,岩层断裂下陷形成湖泊;地表径流携带大量泥沙在湖底沉积;后因流水侵蚀强烈,湖水外泄形成盆地。
20. 泥质砂岩、砾岩等河湖相沉积物垂直节理发育,地表流水沿节理下渗,形成地下径流,地下径流沿地下通道不断侵蚀,导致地表坍塌形成出露地表的竖向洞穴。
21. 冲沟中发育串珠状陷穴,陷穴消亡后,冲沟底部发育新冲沟,冲沟垂直节理发育,进一步发育形成新的串珠状陷穴,如此循环往复。
【解析】
【分析】本题以元谋盆地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板块构造、流水侵蚀作用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小问1详解】
由材料“元谋盆地地处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带”可知,元谋盆地是在晚新生代青藏高原与云南高原受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隆起过程中形成的众多断陷盆地之一。由材料“盆地四周高山耸立,山势陡峻,与盆地地势高差达数百米甚至上千米”可知地质历史时期,元谋地壳强烈抬升,岩层断裂下陷形成湖泊;由材料“盆地内有巨厚的泥质砂岩、砾岩等河湖相沉积物”可知地表径流携带大量泥沙在湖底沉积;由材料“地表千沟万壑,冲沟、陷穴等地貌分布广泛”可知后因流水侵蚀强烈,湖水外泄形成盆地。
【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盆地内有巨厚的泥质砂岩、砾岩等河湖相沉积物”可知元谋盆地底部有非常厚的泥质砂岩、砾岩;由图A可知,该地区盆地内有泥质砂岩、砾岩等垂直节理发育。此处为盆地,地表径流向此处汇集,由图A(1)可知地表流水沿垂直节理下渗,形成地下径流,由图A(2)可知,地下径流沿地下通道不断侵蚀,进而导致地表坍塌形成出露地表的竖向洞穴。
【小问3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冲沟和陷穴都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当冲沟中发育串珠状陷穴后,随着侵蚀作用的继续进行,陷穴消亡,冲沟底部发育新的冲沟,冲沟垂直节理发育,进一步发育形成新的串珠状陷穴,如此循环往复。
2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畎(jiàn)亩法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农业耕作方法,由畎(沟)和亩(垄)两部分组成。该方法对土地的利用有“上田弃亩,下田弃畎”两种方式。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的两种畎亩法。
(1)推测“上田弃亩,下田弃畎”的合理性。
(2)分析亩(垄)作对增大昼夜温差的作用。
(3)黑龙江垦区的坡耕地多采用垄向区田(在坡耕地的垄沟中按一定距离修筑土挡,把垄沟分成许多小浅穴,如下图)耕作方式。分析垄向区田耕作在改善当地农田生态环境中所起的作用。
【答案】(1)“上田弃亩”指在地势高的田里,将农作物种在沟内(而不种在垄上),有利于对农作物抗旱保墒(增加土壤水分)。“下田弃畎”,指在地势低的田里,将农作物种在垄上(而不种在沟内),有利于排水防涝、通风透光。
(2)亩(垄)作增大了表面积,白天受光照面积大、增温快,夜间散热面积大、降温快,昼夜温差变大;亩(垄)上水分减少,土温昼夜变化更大。
(3)该地黑土流失严重,垄沟中的土挡能减缓地表径流,减轻土壤养分的流失,保持黑土肥力;该地雨季短,旱地土壤含水量低,小浅穴利于储水,增加下渗,提高土壤含水量,有效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我国最早出现的农业耕作方法相关图文为材料设置三道试题,涉及农业发展方向与措施、耕作方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地理事物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等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上田弃亩”指在地势高的田里,将农作物种在沟内,而不种在垄上(如左图),垄与沟有位差,便于垄排水入沟,有利于增加沟内土壤水分,有利于农作物抗旱保墒。“下田弃畎”,指在地势低的田里,将农作物种在垄上,而不种在沟内,垄与沟有位差,便于垄排水入沟,利于农作物排水防涝,且将农作物种在垄上(与种在沟内比)更加通风透光。
【小问2详解】
读图可见,亩(垄)作使地面呈波浪形起伏状,增大了地表面积,白天受光照面积大,增大了接纳太阳辐射量、增温快,夜间亩(垄)作散热面积大、降温快,土温昼夜温差变大;亩(垄)作,垄与沟出现位差,便于排水,使亩(垄)上水分减少,比热容减小,土温昼夜变化更大。
【小问3详解】
题意表明,垄向区田耕作在改善当地农田生态环境中所起的作用应结合当地环境从有利方面进行分析评价。从有利影响来看,该地为黑龙江垦区的坡耕地,当地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雨季(夏季)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垄沟里的土挡与地表径流方向垂直,能阻挡地表径流,降低坡面径流的流速,从而减少土壤侵蚀,减轻土壤养分的流失,保持土壤肥力,利于农业增产;黑龙江省位于东北地区,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坡面水分容易流失,坡耕地不易储水,雨季之外土壤缺水现象明显,垄向区田耕作方式中,图中垄沟中的小浅坑利于储水、增加下渗,使得土壤中涵养的水源较多,提高土壤含水量,能够缓解旱情,利于抗旱,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有效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位置
城市群名称
人口密度(人/km2)
城镇密度(个/万km2)
发育阶段
1980年
2016年
1980年
2016年
上游
兰西
69.60
121.67
2.88
23.86
五级
宁夏沿黄
51.16
106.33
8.15
1558
五级
呼包鄂榆
37.48
64.95
4.34
13.26
四级
中游
晋中
127.86
235.79
10.40
29.87
五级
关中平原
192.97
269.57
15.50
95.97
五级
下游
中原
480.93
704.35
19.59
78.30
四级
山东半岛
348.49
525.70
48.28
69.23
三级
黄河流域平均
191.82
29304
12.32
33.7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鄄城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 此次天气现象, 重庆降温幅度最大最可能是因为, 此次天气现象主要影响我国, 河流弯曲系数越小,说明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鄄城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 此次天气现象, 重庆降温幅度最大最可能是因为, 此次天气现象主要影响我国, 河流弯曲系数越小,说明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日照市校际联合考试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1,盐矿资源开发导致,表示省际人口流动规模的是,影响该地主导风向的最主要因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