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 构图的作用》教学设计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08/15359733/0-170824820855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 构图的作用》教学设计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08/15359733/0-170824820863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 构图的作用》教学设计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08/15359733/0-17082482086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美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课 构图的作用教学设计
展开课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本课是“美术的主要表现手段”单元中的第三课,属于“欣赏•评述”领域,课本选用古今中外的绘画作品作为构图的例子,欣赏作品的同时教师概括地介绍绘画作品的构图形式和形式美的原则,并结合作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和认真分析构图的表现形式及基本原则。让学生初步了解构图的方法,理解构图在美术作品中所起到的组织画面、辅助主题表达的艺术作用,为未来的绘画实践奠定理论基础。
教学目标:
1.理解艺术作品中的基本构图形式,感受作品的形式美,并理解构图在不同类型和风格艺术作品中的重要作用。
2.学生通过欣赏感受、思考探索、交流评述等学习活动,欣赏古代和现代中外艺术作品。了解构图的基本方法,理解其重要作用,提高欣赏能力和创意表现能力,逐步提高艺术品质。
3.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感受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带来的美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审美意识。
重点:对作品构图形式进行分析,了解构图形式在艺术作品中起到的组织画面,辅助表达主题的作用。
难点:分析构图的形式及创作意义。
评价建议:用两种方式让学生进行鉴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二是运用逆向思维,让学生以相反的形式组织画面,并评论效果。本课的评价标准应体现多维度和多极化,鼓励学生积极展示自我,提高自主性、自信心和语言能力。
教学准备:安排学生课前利用网络、书籍搜索关于构图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交流互动
出示《自由引导人民》 油画 德拉克洛瓦 法国
关键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创作一幅这样的画面?
小问题:画面中有哪些人物?他们在干什么?
在造型艺术中,各个艺术形象之间的结构和联系必须遵循一定的章法,而构图就是这种规则的体现。
画面中的人物形象组成了什么样的图形?本作品中的构图形式让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师总结:这是三角形构图的经典作品,作品中代表自由、平等、博爱含义的三色旗位于三角形的顶角,引导人民的自由女神处于横向黄金分割线处,街头战斗人群的头部位于纵向黄金分割线的位置。如此庞大、壮观和动荡的战斗场景由画家有序的构成了画面。
二、新授概念
1.构图:它指的是艺术创作时艺术形象在平面的物质空间中的位置和关系,个体或局部的形象组成整体的艺术作品,表达构思中设想的形象与审美效果。构图在中国传统绘画中也被称为“章法” “布局” 或“经营位置”。
2.构图的形式
小组讨论分析,课本提供的几种构图形式,分别对应那一副作品,并探讨这幅作品的主题是什么?这样的构图形式有没有帮助作者表达出强烈的主题性?
《露气》 潘天寿 《舞蹈》 马蒂斯 《初踏黄金路》 李焕民
《阳关三叠》 王宏剑 《吉祥蒙古》 韦尔申
《初踏黄金路》 图片中的人物和动物形象形成了一连串的连续的点,S形构图具有独特的节奏和韵律美感,同时使画面结构饱满。
《舞蹈》采用圆形构图将作品中的人物排列在一起,使画面看上去更加生动活泼和富有运动美感。
《吉祥蒙古》 作者用垂直构图将画面中的人物分割开,画面呈现出一种宁静、祥和、自然的氛围。
《阳关三叠》画面中的人全部在同一条水平线上,表现出了稳定、宁静、沉寂的场面。
《露气》重要的视觉形象放在了黄金分割线附近,左下方是密集的,右上方是稀疏的;有形象的部分是实,六百的地方是虚,整幅作品的布局疏密结合、虚实搭配加上墨色浓淡干湿、笔法线条畅涩的丰富变化使作品产生了清爽、舒适的形式美感。
构图形式:
几何图形:主要形象的基本形及其占有的位置和面积。基本形的构成和变化使得画面的构图不相同。基本形状的大小也使得绘画的构图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
三角形构图:常见的构图形式之一,有崇高、稳定的感觉,长三角形,有向上、飞驰、崇高的感觉。
S形构图:“S”型组合意味着画面形象从前景延伸到中景、远景呈现出“S”的形状,画面突出纵深方向的空间关系的视觉感。这种构图特点是画面非常生动,富有很强的空间感。
圆形构图:圆形是封闭和整体的基本形状,圆形构图通常意味着画面中的形象呈圆形。圆形构图在视觉上产生旋转、运动和收缩的美感。在圆形构图中,如果有一个关注点在视线上,然后整个画面将这一点作为轴,就能产生强大的向心力。
形式线:
水平线构图:具有平静、安宁、舒适、稳定等特点。运用水平线构图形式的画面,一般主线形是水平方向的,主要用于表现平坦、宽敞的场景。
垂直线构图:画面中以垂直线条为主,垂直线在人们的心里是符号化象征,能充分展示景物的高大和深度。
斜线构图:有延伸、冲突的视觉效果。斜线容易使人感到重心不稳,因此动感强,倾斜角越大,动感越强。斜线构图的画面比垂直线构图的画面富有动感,能制造一种紧张的氛围,并可以形成深度空间,使画面充满活力。
黄金分割构图:让我们从最基本的介绍开始这个话题——“黄金分割”是古希腊人发明的几何公式,遵循此规则的构图形式被认为是“和谐的”,对于许多艺术家来说“黄金分割”是他们在当前创作中必须理解的一种构图形式。
三、合作探究
关键问题:画家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构图?如果不这样构图对画面有什么影响?
学生讨论,尝试改变名画的构图形式要素。
构图的原则:
1.突出主题:为了表达作品的主题,画面具有突出和完美的艺术效果。学生尝试找出不同作品的主体形象。
2.追求形式美:增强作品的艺术魅力,绘画的构图应以巧妙运用变化、统一、对称、均衡、重复、节奏、韵律等形式美法则。
学生根据现有资料讨论,画家是怎样利用构图传达形式之美,提高作品的吸引力。
四、评价总结
绘画构图形式美是一项复杂且难度较大的知识和技巧。也是绘画实践不可避免的问题。因此,掌握最简单的构图要领(形式美的法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绘画并将其应用于绘画实践中。
五、课外拓展
构图在摄影理论中称为“取景”。对摄影作品进行构图分析,把所学知识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也可以用废旧画报进行拼贴练习,使学生亲自体验构图的原则体会形式美。
六、教学反思
初中美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美术的主要表现手段第3课 构图的作用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美术的主要表现手段第3课 构图的作用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概念,常见构图形式,构图原则,构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美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课 构图的作用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课 构图的作用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组织教学,导入新课,教学过程,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课 构图的作用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课 构图的作用教案,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