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利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题
展开一、填空(每空2分,共24分)
1. 谚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智慧,如“冬至大如年”,意思是冬至后的严寒才真正开始,在物理学中常用______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答案】温度
【解析】
【详解】通常人们对冷热的感知是不准确的,因此在物理学中常用温度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 某大型飞机采用现在盛行的超高强度结构钢制造,这种结构钢的密度是ρ钢=7.8×103kg/m3,其物理意义是______。
【答案】体积为1m3的钢,质量是7.8×103kg
【解析】
【详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数值上等于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比,钢的密度是ρ钢=7.8×103kg/m3,其物理意义是,体积为1m3的钢,质量是7.8×103kg。
3. 如图所示,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一名小男孩用铜管乐器(小号)深情演奏《我和我的祖国》,小男孩演秦时用手按下不同的按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音色”)。
【答案】音调
【解析】
【详解】小男孩演秦时用手按下不同的按键,改变了小号管中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了空气柱的振动频率,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4. 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如图是某同学使用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长度的情景,则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mm,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dm。
【答案】 ①. 1 ②. 0.220
【解析】
【详解】[1]由图可知,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1mm。
[2]测量的起始刻度不是零刻度,而是4.00cm的刻线,物体的末端对着的刻度线为6.20cm,所以物体的长度
物体的长度为0.220dm。
5. 如图所示,夜色中的梦蝶湖流光溢彩,湖边实景与湖中“倒影”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图案。已知湖水深2m,湖边一彩灯距水面高度5m,则该彩灯的“倒影”距离水面______m。
【答案】5
【解析】
【详解】“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的像,像和物体到镜面距离相等,彩灯距水面高度5m,则该彩灯的“倒影”距离水面5m。
6. 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屏幕,容易导致视力受损。某人看远处物体时,成像示意图如图所示,则他需要佩戴__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进行矫正。
【答案】凹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成像在视网膜的前面,属于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的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
7. 每年春节在我国有吃饺子的风俗。在煮水饺的时候,刚下锅的水饺沉在水底,煮熟之后水饺会漂在水面上,煮熟的水饺漂上来是因为煮熟后水饺体积变大,质量______,平均密度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①. 不变 ②. 变小
【解析】
【详解】[1]水饺煮熟的过程中,所含物质的总量不变,则质量不变。
[2]水饺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根据可知平均密度变小。
8. 如图所示,装有水的长方体水槽水平放置,固定在左壁上的激光笔发出的一束光射到水面上的O点,如图所示,反射光在水槽右壁上S点形成一个亮斑(图中未画出),若水面上升1cm,反射光在水槽右壁上S'点形成一个亮斑,则S'点和S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cm。
【答案】2
【解析】
【详解】往水槽内注水,水面上升1cm,此时入射点O提升1cm,并向左移动1cm,反射光线相对于入射点O也提升1cm,并向左移动1cm,故右壁S'点向上移动了2cm, S'点和S点之间的距离是2cm。
9. 如图是一款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象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比对,若要拍摄镜头前1.2m处的人脸,它的焦距应小于______cm。
【答案】60
【解析】
【详解】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拍摄人脸的原理和照相机的工作原理相同,所以人脸应在它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即
1.2m>2f
所以,它的焦距应小于0.6m=60cm。
10. 有一个容积为10L的氧气瓶,使用一段时间后瓶内氧气密度为4kg/m3,要想使瓶内氧气密度达到10kg/m3符合使用要求,需要向瓶内充______kg的氧气。
【答案】
【解析】
【详解】氧气瓶内原来的氧气质量为
瓶内氧气密度达到10kg/m3时,氧气瓶内氧气的质量为
需要向瓶内充入的氧气质量为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 生活中有许多地方应用了物质的物理属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冰箱的门吸应用了磁性材料的磁性
B. U盘用半导体材料来记录数据
C. 撑竿跳高用的撑竿具有良好的弹性
D. 用铁制作炒锅利用了其导电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A.冰箱门吸是磁铁制成的,利用了磁铁的磁性,能够使冰箱门保持良好密封,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U盘是存储信息的,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撑竿具有良好的弹性,运动员借助撑杆的弹性飞过横杆,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用铁制作炒锅利用了其导热性,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2. 关于误差和错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测量仪器的不规范操作会造成实验误差
B. 精心设计,并使用科学的实验测量方法,就不会产生误差
C. 错误是不可避免的,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D. 利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办法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会造成实验错误,而不是误差,故A错误;
B.精心设计,并使用科学的实验测量方法,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故B错误;
C.在测量中,错误是可避免的,误差是不可以避免的,故C错误;
D.利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此外改进测量方法,选用更精密的仪器也可以减小误差。故D正确。
故选D。
13. 关于密度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不同种类的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定不同
B. 是密度的定义式,实质上密度与物体质量、体积无关
C. 同种物质的密度与该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D. 同种物质的密度与该物质组成的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答案】B
【解析】
【详解】A.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决定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但个别不同物质密度相同,即质量与体积之比相同,故A错误;
BCD.对于同一种物质,在确定的温度和状态下,密度是不变的,即物质的密度大小与质量和体积无关,不能理解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或与体积成反比,故B正确,CD错误。
故选B。
14. 如图是北京冬奥会上,谷爱凌滑雪比赛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雪的形成和霜很相似,都是水蒸气吸热凝华而形成的
B. 雪的形成和冰很相似,都是水放热凝固而形成的
C. 雪地上的影子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D. 现场观众能看到该运动员是因为照在该运动员身上光发生了漫反射
【答案】D
【解析】
【详解】AB.雪是高空的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霜是地面附近的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要放热,冰是由水凝固而成的,故AB错误;
C.雪地上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错误;
D.现场观众能看到该运动员是因为照在该运动员身上的光发生了漫反射,使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故D正确。
故选D。
15. 学完物态变化相关知识后,某同学对生活中情景做出如下的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冬天,戴眼镜的学生走出温暖的教室,眼镜会变模糊,是因为液化形成的小水珠附在眼镜上造成的
B. 烧开水时,看到冒“白气”,“白气”形成的过程要放热
C. 冬季,松花江畔枝头上的奇景雾凇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 早晨的雾,是空气中水蒸气放热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答案】A
【解析】
【详解】A.冬天,戴眼镜的学生从室外走进温暖的教室,眼镜会变模糊,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形成的小水珠附在眼镜上造成的,如果走出温暖的教室,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高的镜片,不会发生此现象,故A错误,A不符合题意;
B.烧开水时,看到冒“白气”,“白气”是高温的水蒸气在空气中上升过程中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形成的过程要放热,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冬季,松花江畔枝头上的奇景雾凇是水蒸气放热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早晨的雾,是因为夜间气温较低,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6. 将质量相等的实心铁块、铝块、铜块(已知三者中铜的密度最大,铝的密度最小)分别制作成体积相同的空心球,则空心部分体积最大的是( )
A. 铜球B. 铝球
C. 铁球D. 一样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于铜的密度最大,铝的密度最小,根据可知,质量相等的实心铁块、铝块、铜块,铜的体积最小;将质量相等的实心铁块、铝块、铜块分别制作成体积相同的空心球,则空心部分体积最大的是铜球,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7. 声波能直观地反映声音的特性。如图所示的是四种声音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和乙的音色相同B. 甲和丙的音调相同
C. 乙和丙的响度相同D. 乙和丁的响度相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甲、乙波形不同,音色不同,振动的频率相同,音调相同,故A错误;
B.由图可知,相同时间内,甲、丙振动的次数不相同,即甲、丙振动的频率不相同,所以甲、丙的音调不相同,故B错误;
C.由图可知,乙、丙的振幅相同,所以乙、内的响度相同,故C正确;
D.由图可知,乙、丁的振幅不相同,所以乙、丁的响度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C。
18.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的情景,探究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分析正确的是( )
A. 为了使烛焰的像更清晰,应选择明亮的环境进行实验
B. 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
C. 像的大小与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有关
D. 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为了使烛焰像更清晰,应选择较暗的环境进行实验,故A错误;
B.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不会成在光屏上,故B错误;
C.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始终相等,与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无关,故C错误;
D.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像是经平面镜反射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19.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烛焰在如图所示位置所成像的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相同
B. 将蜡烛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向右移动光屏可得到烛焰所成清晰的像
C. 保持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远视眼镜,向左移动光屏可得到烛焰所成清晰的像
D. 保持蜡烛、光屏的位置不动,移动凸透镜,光屏上不可能得到烛焰所成清晰的像
【答案】C
【解析】
【详解】A.烛焰在如图所示位置,此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成像的特点与投影仪成像特点相同,故A错误;
B.将蜡烛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则物距变大,像距会变小,向左移动光屏可得到烛焰所成清晰的像,故B错误;
C.保持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远视眼镜,远视眼镜为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会使光线提前会聚成像,像距变小,向左移动光屏可得到烛焰所成清晰的像,故C正确;
D.保持蜡烛、光屏的位置不动,移动凸透镜,根据光路可逆原理可知,当物距和像距的长度互换时,光屏上会得到烛焰所成清晰的像,故D错误。
故选C。
20. 某同学在利用天平、量筒、烧杯等实验器材来测量某液体密度,他根据实验测量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80cm³的该液体的质量为100g
B. 烧杯的质量为40g
C. 该液体的密度为2g/cm³
D. 由图像和公式可知,该液体质量与其体积成正比关系
【答案】D
【解析】
【详解】ABC.设量杯的质量为m杯,液体的密度为ρ,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
由可得
当液体体积为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
联立①②可得
80cm³的该液体的质量
故ABC错误;
D.由图像和公式可知,液体质量随体积的增大而增大,且该液体质量与其体积成正比关系,故D正确。
故选D。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8分)
21. 在探究“晶体熔化特点”的实验中,实验小组将装有碎冰的试管放入装有适量水的烧杯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按图甲的实验装置组装器材,应最先调整______(选填“酒精灯”或“温度计”)的位置;
(2)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为______℃;
(3)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在冰熔化过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______(选填“保持不变”或“不断上升”);
(4)在DE段试管中的物质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沸腾。
【答案】 ①. 酒精灯 ②. -4 ③. 保持不变 ④. 不能
【解析】
【详解】(1)[1]实验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碎冰充分接触且不能碰到试管的底部,所以,按图甲的实验装置组装器材,应最先调整酒精灯的位置。
(2)[2]如图乙,温度计分度值为1℃,示数在0℃以下,示数为-4℃。
(3)[3]由图丙可知,BC段为熔化过程,在冰熔化过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保持不变。
(4)[4]试管中碎冰熔化后是水,在DE段,试管中的水达到了沸点,但是由于烧杯中的达到沸点并沸腾时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试管中的水不能继续吸热,所以,试管中的水不能沸腾。
22. 小明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当各器材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承接到烛焰清晰的像。
(1)实验前,应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
(2)如图所示,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倒立、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成“缩小”)清晰的实像,这是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工作原理;
(3)若保持图中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只把光屏向左适当调节,光屏上烛焰的像逐渐变得模糊,这与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形成原因相同。
【答案】 ①. 同一高度上 ②. 缩小 ③. 照相机 ④. 远视眼
【解析】
【详解】(1)[1]为了使像能始终成在光屏中心,实验前,应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
(2)[2][3]如图,此时物距大于像距,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清晰的实像,这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3)[4]若保持图中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只把光屏向左适当调节,光屏上烛焰的像逐渐变得模糊,此时像成在光屏后;远视眼对光的会聚能力过弱,看近处物体时,成像于视网膜后,所以,这与远视眼形成原因相同。
23. 小康同学为测量一块矿石的密度,进行如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将矿石放在已调好的天平的左盘,往右盘加减砝码,当最后放入5g的砝码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则他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填字母);
A.向右移动游码
B.向左移动平衡螺母
C.取出5g的砝码
(3)按正确操作称量矿石质量,天平平衡后,所用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矿石的质量为______g;
(4)向量筒中倒入60mL的水,用细线拴住矿石并放入量筒中后,量筒中的水面如图丙所示,则矿石的体积为______cm3;
(5)实验所测矿石的密度为______kg/m3;
(6)因矿石具有吸水性,实验所测矿石的密度值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 ①. 右 ②. C ③. 49.4 ④. 20 ⑤. ⑥. 偏大
【解析】
【详解】(1)[1]甲图中指针指向刻盘的左侧,说明左侧托盘沉,需要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至横梁平衡。
(2)[2]放入5g的砝码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说明5g的砝码大,则需取下5g的砝码,向右调节游码,故C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3]乙图中天平读数为砝码加游码的示数,则读数为
(4)[4]丙图中矿石的体积为
(5)[5]矿石的密度为
(6)[6]因矿石具有吸水性,导致矿石的体积测量偏小,由可知,密度会偏大。
四、应用与计算题(第24题5分,第25题6分,第27题7分,共18分,解答要有必要的公式和过程,只有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24. 国庆旅游期间,小磊同学乘坐汽车以15m/s的速度驶向一座高山,他向高山大喊一声,经4s后听到回声,已知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m/s。请计算他大喊时与高山的距离。
【答案】
【解析】
【详解】解:4s内声音传播的距离为
4s内汽车行驶的距离为
他大喊时与高山的距离为
答:他大喊时与高山的距离为。
25. 小刚从冰箱中取出一个装满冰的瓶子,测得瓶和冰的总质量为550g,已知该空瓶质量为100g,过了一段时间后,冰全部熔化成为水。不考虑蒸发影响,已知ρ冰=0.9g/cm³,ρ水=1g/cm3。求:
(1)空瓶的容积;
(2)冰全部熔化成水后,体积减少了多少?
【答案】(1);(2)
【解析】
【详解】解:(1)瓶中冰的质量为
m冰=m-m瓶=550g-100g=450g
空瓶的容积为
(2)冰全部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体积为
体积减少量为
答:(1)空瓶的容积为;
(2)冰全部熔化成水后,体积减少了。
26. 如图所示,一只烧杯盛满水时,称得其总质量为500g;放入一金属球溢出一部分水后,称得其总质量为840g;取出金属球后,称得烧杯和剩余水的质量为300g(ρ水=1.0×103kg/m3)。求此金属球的密度。
【答案】
【解析】
【详解】解:金属球的质量为
m球=m2-m3=840g-300g=540g
金属球排开水的质量为
m水=m1-m3=500g-300g=200g
金属球的体积为
金属球的密度为
答:金属球的密度为。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实验题,计算与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九上物理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九上物理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同学们在石峰公园进行登山比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