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八中学校++本溪市高级中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入学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展开这是一份重庆市第八中学校++本溪市高级中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入学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75;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Na−23P−31K−39Ca−40Ge−73Sb−122Hg−201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挖掘文物价值,讲好中国故事”。下列文物的主要成分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H2S通入 FeCl3溶液:2Fe3++H2S=2Fe2++S↓+2H+
B.Na投入 CuSO4溶液:2Na+CuSO4=Na2SO4+Cu
C.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
D.向 NaHS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NaHSO4溶液:SO32−+2H+=SO2↑+H2O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煤的干馏得到焦炉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B.浓硫酸分别与 Cu和 C反应中,浓硫酸作用完全相同
C.Na与 O2在常温和加热条件的产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D.Fe分别与 Cl2和 S反应,产物中 Fe的价态不同
4.已知反应 O3+2KI+H2O=I2+O2+2KOH,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若生成 22.4LO2(标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2NAB.O3的 VSEPR模型为 V形
C.参与反应的 H2O含有孤电子对数为 2NAD.生成的还原产物质量为 56g
5.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不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
6.国际学术期刊 《Nature》官网发布 "LK-99不是超导体——科学侦探们如何解开这个谜团"。LK-99由 CuO、PbO、NH4H2PO4制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6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 O
B.N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C.Pb原子位于周期表第六周期第 IVA族
D.基态 Cu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
7.栀子苷是中草药栀子实的提取产品,可用作治疗心脑血管、肝胆等疾病的原料药物,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 C17H22O10
B.分子中含有4种含氧官能团
C.1ml该化合物含有手性碳原子数目为 8NA
D.1ml该化合物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可以产生氢气 5ml
8.[ZnCN4]2−在水溶液中可与 HCHO反应生成 [ZnH2O4]2+和 HOCH2CN,下列说法错误的
A.HCHO中键角 ∠H−C−H小于 120∘
B.HOCH2CN的沸点低于 HCHO
C.[ZnCN4]2−与 [ZnH2O4]2+的中心离子的配位数均为4
D.1mlHOCH2CN分子中含有的 σ键与 π键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1
9.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相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10.晶体X为拓扑绝缘体材料,其结构可视为金刚石晶体中的C原子被Hg、Ge和Sb取代后形成。其晶胞如图所示(已知:c>2a),下列说法错误的
A.最近的两个 Sb原子的距离 22apm
B.该晶胞中 Hg原子的配位数为4
C.若A原子的坐标为 0,0,0,则B 原子的坐标为 34,14,34
D.该晶胞的密度为 4×73+201+122×2NA×a2c×1030g/cm3(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
11.我国科技工作者设计以 CP和 Ni2P纳米片为催化电极材料,电催化合成偶氮化合物的装置如图所示 (R代表烃基,b极产物为偶氮苯)。该装置工作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OH−从右往左移动
B.电极 a的电极电势高于电极 b
C.b极反应为:
D.消耗 1mlRCH2NH2的同时生成 2ml偶氮苯
12.实验测得 0.10ml/LNaHCO3溶液的 pH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已知:N点溶液恢复到25∘C时溶液pH>8.6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C,HCO3−的水解平衡常数数量级为 10−9
B.O点溶液中,Kw>KalH2CO3×Ka2H2CO3
C.从 O点到 M点,NaHCO3水解平衡移动和水的电离平衡移动对溶液 pH的影响相同
D.从 O点到 P点,溶液中均存在cNa+=cCO32−+cHCO3−+cH2CO3
13.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20号元素,它们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6,且W、Y同主族,X的基态原子有7种空间运动状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W一定比同周期相邻的元素小
B.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一定为:W>Y
C.常见氧化物熔沸点:Z不一定高于 Y
D.简单离子半径可能为:Y>Z>W>X
14.碘甲烷 CH3I裂解时可发生如下反应:
I.2CH3Ig⇌C2H4g+2HIgΔH1.
II.3C2H4g⇌2C3H6gΔH2<0
III.2C2H4g⇌C4H8gΔH3<0
向密闭恒容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碘甲烷,平衡时 C2H4、C3H6和 C4H8的占容器内所有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ΔH1>0
B.700K时,反应II用物质的量分数表示的平衡常数 Kx=360
C.700K时,从反应开始至恰好平衡,反应 II的速率大于反应 Ⅲ的速率
D.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体积压缩为原来的一半,C2H4的体积分数将减小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58分。
15.(15分) Ce2CO33可用于催化剂、光学材料和电子材料等领域。现以氟碳铈矿的烧渣(含CeO2、CeF4、BaO、SiO2等)为原料制备 Ce2CO33,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Ce3+易与 SO42−成复盐沉淀。
②硫脲 [CSNH22]具有还原性,酸性条件下易被氧化为 SCN2H32。
③一定条件下,CeIII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 CeIV。
回答下列问题:
(1)铈为58号元素,其某种核素含有82个中子,该核素的符号为 。
(2)滤渣中含 Ba元素,试剂 a为 (填化学式,下同),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
(3)酸浸后得到的酸性滤液中含 CeF2+,CeF2+中化学键类型可能为 。
A.离子键B.σ键C.π键D.共价键
(4)
①请写出加入硫脲将 CeF22+还原为 Ce3+的离子方程式 。
②“取铈”时,加入过量硫酸钠的目的是 。
(5)“溶铈”时,加入稀 HCl溶解 CeOH3,同时须加入试剂 b,根据题中信息推测,试剂 b的作用为 。
(6)
①“沉铈”过程中,生成 Ce2CO33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若常温下,Ka2H2CO3=5.0×10−11,Ksp[Ce2CO33]=1.0×10−28,溶液中 cHCO3−=0.2ml⋅L−1,则要使 Ce3+完全沉淀,理论上溶液的 pH不低于 (金属离子完全沉淀时浓度不高于 1.0×10−5ml⋅L−1)。
16.(14分)次磷酸钠 NaH2PO2在纺织及医药等行业有重要应用,实验室可用白磷 P4制取少量的 NaH2PO2,装置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 X的名称为 ,装置 B的作用是 。
(2)在 X中加入丁醇和白磷 P4,其中加入丁醇的主要目的是 ;反应进行时会产生有毒气体 PH3,其离子方程式为 。
(3)反应结束后还需通入一段时间 N2,其目的是 。
(4)PH3有剧毒,须在装置 C、D中充分转化为磷酸,试写出 PH3与少量 NaClO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取产品 0.50g溶于稀硫酸配成 250mL溶液,取 25mL于锥形瓶中,然后用 0.02ml/LKMnO4标准溶液滴定,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经过3次平行实验测得 KMnO4标准溶液平均消耗 18.00mL,产品纯度为 。
17.(14分) CaCO3是原煤脱硫过程中常见的吸附剂,其脱硫效果用固硫率 η%表示,η%是指反应相同时间原煤中硫含量的减少量与原煤中硫含量的比率。
(1)CaCO3吸附过程中发生如下反应,求 CaCO3s+SO2g⇌CaSO3s+CO2gΔH= kJ/ml。
(2)已知钙硫的投料比与固硫率随温度变化见图 1,研究表明 CaO的量是固硫率提升的关键。
①下列有关图1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际生产中选择的最佳钙硫比为2.5与反应物的实际接触面积有关
B.反应i和反应 ii高温下均有利于自发进行,因此工业选择 900∘C进行处理
C.对于反应ii,Ka=Kb>Kc>Kd
D.800∘C→900∘C,固硫率提高可能与反应i速率加快有关
②将 2mlCaCO3s和 1mlSO2g加入 P=10MPa的容器中(忽略固体体积的影响),维持温度、压强不变,投料后反应初期体系内几乎检测不到 CaO的存在,理由是 ,平衡时 mCaO=56g,η=55,Kpi= MPa,此时再向体系内同时充入 1mlCO2g和 1mlSO2g反应 (ii)的 v正 v逆(填>、<或=)。
(3)
①文献中常用图2表达方解石 CaCO3的晶体结构,请判断图中的平行六面体是不是方解石的一个晶胞并简述理由 。
②将固硫后的最终产物 CaSO4制成溶液,利用图3装置可生产氢氧化钙,膜 a、b分别选择性透过一种离子。装置中分离出产品的操作为 ,若阳极区电解质溶液的质量变化量为 28g,则电路中转移电子数为 。
18.( 15分)有机物 Q是一种抗过敏药物卢帕他定的合成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已知:
B.−Ph为C.吡啶环具有芳香性回答下列问题:
(1)A→B的转化中实现了官能团由 到 的转变(填名称),CH3O3B中 B原子的杂化方式与 PPh3中 P原子杂化方式是否相同? 。(填“是”或“否”)。
(2)B→C的反应类型为 。
(3)D也可以转化成 C,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4)已知有机物 Q结构中含有七元环,则有机物 Q的结构简式为 。
(5)有机物 M为 E的同分异构体,其中满足下列条件的 M的结构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写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之比为 1: 1: 1的结构简式 。
①含六元环且环上有两个取代基;②分子具有芳香性
(6)已知苯环上的甲基是邻对位定位基,羧基为间位定位基。化合物 B的另一种合成路线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 P的结构简式为 。
【参考答案】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 本溪市高级中学校 2024届高三下入学适应性考试
化学试题A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C 2.A 3.D 4.B 5.D 6.D 7.C 8.B 9.A 10.C 11.D 12.B 13.A 14.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58分。
15.(1) 58140Ce
(2) H2SO4(1分); SiO2、BaSO4(1分)
(3) BD
(4) ① 2CeF2++2CSNH22+2H+=2Ce3++SCN2H32+4HF
② 将 Ce3+转化为复盐沉淀,并因同离子效应利于沉淀析出。
(5) 防止 CeIII被空气氧化(1分)
(6) ① 2Ce3++6HCO3−=Ce2CO33↓+3CO2↑+3H2O
② 5.0
16.(1) 三颈烧瓶(1分); 防倒吸(1分)
(2) 做分散剂(或者做溶剂),使反应物充分混合,加快反应的速率; P4+3OH−+3H2OΔ3H2PO2−+PH3↑
(3) 将装置中残留的 PH3充分导入 C、D中被吸收,防止拆卸装置时污染环境
(4) PH3+4NaClO=H3PO4+4NaCl
(5) 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液加入后,溶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79.2%
17.(1) (14分)
17.(1) −99.3(1分)
(2) ① AD
② 反应i的活化能大于反应 ii,所以反应速率反应i小于反应 ii,反应初期 CaO生成后马上被消耗; 7.75; >
(3) ① 不是,不满足晶胞要求的无隙并置(或平行的棱上碳酸根的取向不同)
② 过滤(1分); 1.0NA
18.(1) 氨基(1分); 碳碘键(碘原子)(1分); 否(1分)
(2) 还原反应
(3)
(4)
(5) 12;
(6) A.唐陶文吏俑
B.兽面纹青铜盉
C.素纱蝉衣
D.千金猴王砚
A.定容后,溶液的摇匀
B.淀粉溶胶的净化
C.除去Cl2 中的HCl并干燥
D.用于NH3的尾 气吸收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用pH 计测定浓度均为0.1ml/L的NaHCO3、NaHSO3溶液的酸碱性
NaHCO3溶液显碱性,NaHSO3溶液显酸性
可以确定
NaHCO3是弱酸,无法判断H2SO3是否为弱酸
B
铬酸钾溶液中存在平衡:2CrO42−+2H+⇌H2O+Cr2O3−,向铬酸钾溶液中加水稀释
溶液黄色加深
平衡逆向移动
C
向肉桂醛中加入溴水
溴水溶液褪色
证明肉桂醛中含有碳碳双键
D
取少量Na2SO3溶液于试管中,先加入足量稀硝酸,再加足量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证明Na2SO3溶液已经被氧化变质
反应方程式
ΔHkJ/ml
EakJ/ml
反应 (i)
CaCO3s⇌CaOs+CO2g
+180.7
197.4
反应 (ii)
CaOs+SO2g⇌CaSO3s
-280.0
31.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工业流程题,原理综合题,实验题,有机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重庆市第八中学校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四)化学试题(解析版),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