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难点4 描述实验操作、补充实验方案 热练(含解析)—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362920/0-170832575168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破难点4 描述实验操作、补充实验方案 热练(含解析)—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362920/0-17083257517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破难点4 描述实验操作、补充实验方案 热练(含解析)—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362920/0-170832575174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破难点4 描述实验操作、补充实验方案 热练(含解析)—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展开这是一份破难点4 描述实验操作、补充实验方案 热练(含解析)—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NiS,Ka2=4.7×10-1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已知:①ClO2可被NaOH溶液吸收,反应为2ClO2+2NaOH===NaClO3+NaClO2+H2O。
②无水NaClO2性质稳定,有水存在时受热易分解。
反应Ⅰ所得废液中主要溶质为Na2SO4和NaHSO4,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且浪费资源。为从中获得芒硝(Na2SO4·10H2O)和石膏(水合硫酸钙),请补充完整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滤液进一步处理后排放(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和设备:CaO固体、酚酞、冰水和冰水浴)。已知:CaSO4不溶于Na2SO4水溶液;Na2SO4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2 (2023苏锡常镇教学情况调研一)对SiO2为载体的加氢废催化剂(主要含有WS2、NiS、Al2S3,少量碳、磷)处理的实验流程如下:
已知:①该实验中pH=5.0时,Al3+沉淀完全;在pH=6.0时,Ni2+开始沉淀。②实验中须用到的试剂:2 ml·L-1 H2SO4溶液、0.1 ml·L-1 NaOH溶液。浸渣中含NiO、少量的Al2O3和不溶性杂质。请完成从浸渣制备NiSO4·6H2O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023连云港调研)硫脲[CS(NH2)2]是白色晶体,易溶于水,150 ℃时能转变为NH4SCN。常用于制造树脂、染料、药物,实验室可用下列方法制备。
步骤Ⅰ:称取一定质量的CaS在三颈烧瓶中制成浆液,不断搅拌下通入适量CO2,反应生成Ca(HS)2溶液,装置如图所示。
步骤Ⅱ:将一定量的CaCN2与Ca(HS)2溶液混合,加热至80 ℃时生成硫脲。
已知:H2CO3的电离平衡常数分别为Ka1=4.5×10-7、Ka2=4.7×10-11;
H2S的电离平衡常数分别为Ka1=1.1×10-7、Ka2=1.3×10-13。
回答下列问题。
(1) 按如图装置实验,判断CO2是否已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已知:NH4SCN溶液呈酸性,KSCN溶液呈中性;NH4SCN、KSCN都易溶于乙醇、水,温度高时容易分解和氧化;常温下KSCN的溶解度为217 g。
利用硫脲制备KSCN的方法:取一定量硫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加热后的产物溶于一定比例的无水乙醇和水中形成溶液,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干燥,得到KSCN晶体。(实验中可选用试剂:KOH、无水乙醇。实验中须使用的实验仪器:pH计)。
4 (2023南通如皋适应性考试一)一种以磷铁渣(主要含FeP,以及少量Fe2O3、SiO2等杂质)、KMnO4为原料制备磷酸锰[Mn3(PO4)2]的实验过程如下:
(1) 溶解。将一定量的磷铁渣加入如图甲所示装置的三颈烧瓶中,维持温度60 ℃,边搅拌边向三颈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和KMnO4溶液,反应后有 Fe3+、Mn2+和H3PO4生成。反应后过滤。
(2) 除铁。向所得滤液中加入萃取剂(由磷酸酯和煤油混合而成,磷酸酯易溶于煤油,难溶于水)萃取溶液中的Fe3+。萃取结束后取有机层,经过反萃取操作,可回收萃取剂重复使用。萃取剂中磷酸酯(用HA表示)萃取溶液中的Fe3+时发生反应:Fe3++3(HA)2(有机层)⥫⥬Fe(HA2)3(有机层)+3H+。
(3) 制Mn3(PO4)2。请补充完整由萃取后所得水层中Mn2+、H3PO4制纯净Mn3(PO4)2固体的实验方案:取萃取后所得水层溶液100 mL[其中c(Mn2+)=1.2 ml·L-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干燥沉淀,得Mn3(PO4)2固体。{已知溶液的pH对所得沉淀中锰磷比[ eq \f(n(Mn),n(P))]和Mn的沉淀率影响如图乙所示。实验中需使用的实验试剂:0.1 ml·L-1H3PO4、NaOH溶液、盐酸、BaCl2溶液}
5 (2023南通如皋适应性考试二)碘及碘化钾是实验室中的常见试剂,含碘废液中碘元素通常以I-、I eq \\al(-,3)、I2和IO eq \\al(-,3)中的一种或多种形式存在,回收碘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
(1) 为检验某实验室酸性废液中是否含I-,现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废液,向其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不变蓝。另取少量废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溶液中含有I-。{请补充完整该实验方案,实验中可以选用的试剂:FeCl3 溶液、FeCl2溶液、淀粉溶液、KSCN溶液、K3[Fe(CN)6]溶液}
(2) 若废液中含有I2,可以用CCl4进行萃取,萃取后所得有机层可以用KOH溶液进行反萃取。反萃取后所得水层中的溶质为KIO3和KI。请补充完整由反萃取后所得水层制取KI晶体的实验方案:取反萃取后所得水层,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KI易溶于水;氧化性:KIO3>S。实验中可以选用的试剂:H2S气体、NaOH溶液、稀硫酸)
6 (2023扬州一模)纳米铁粉可去除水中的Cr(Ⅵ)。由于其活性较强,制备时常使其表面形成保护性氧化膜。
(1) 纳米铁粉的制备。实验室以NaBH4溶液(碱性)与FeSO4溶液为原料制备纳米铁粉(装置见图甲),将A溶液加入三颈烧瓶中,通过滴液漏斗缓慢加入B溶液,产生大量H2。反应结束后将三颈烧瓶分别放置0、2、4、6小时,待纳米铁粉表面产生不同厚度的氧化膜后,分别取出固体,洗涤、干燥,得4种纳米铁粉(以Fe-0、Fe-2、Fe-4、Fe-6表示)。
(2) 研究放置时间对纳米铁粉性能的影响。实验一:室温下,取相同质量的4种纳米铁粉分别投入相同体积、含Cr(Ⅵ)浓度相同的污水中,一段时间后测量Cr(Ⅵ)去除率;实验二:取4份相同体积的蒸馏水分别置于三颈烧瓶中,再各加入相同质量的4种纳米铁粉,搅拌,相同时间后测量溶液中c(Fe2+),结果如图乙所示。
(3) 研究影响纳米铁粉溶出c(Fe2+)的因素。取一定量蒸馏水,用HCl调节pH约为6。将其分为相同体积的两份并分别置于三颈烧瓶中,向其中一只通入N2;再各加入相同质量的纳米铁粉,搅拌,一段时间后测得未通N2的三颈烧瓶内溶液中c(Fe2+)大于通入N2的。
(4) 纳米铁粉去除Cr(Ⅵ)主要是经过“吸附→反应→共沉淀”的过程。pH<8.6,纳米铁粉颗粒表面带正电荷;pH=8.6,纳米铁粉颗粒表面不带电;pH>8.6,纳米铁粉颗粒表面带负电荷。在水溶液中Cr(Ⅵ)主要存在微粒平衡浓度占Cr(Ⅵ)总浓度的百分数与pH的关系如图丙所示。以实验室制得的纳米铁粉去除pH=4的水样中的Cr(Ⅵ),请补充完整实验方案:将一定量水样置于烧杯中,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一段时间,测量溶液中c[Cr(Ⅵ)],待c[Cr(Ⅵ)]小于1×10-3 ml·L-1,分离出固体。(还可使用的试剂:0.1 ml·L-1 NaOH溶液,0.1 ml·L-1 HCl)
破难点4 描述实验操作、补充实验方案
1. 向废液中分批加入适量CaO固体并搅拌,用冰水浴控制反应温度,对浊液取样并滴加酚酞,至溶液呈浅红色时停止加入CaO。静置后过滤,用水洗涤沉淀2~3次得到石膏;滤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至32.4 ℃以下,接近0 ℃,过滤,所得晶体用冰水洗涤2~3次,低温干燥得到芒硝
解析:加入一定量CaO使NaHSO4反应成CaSO4,为了保证NaHSO4反应完,所加CaO需稍过量,CaO过量溶液显碱性,可以用酚酞作指示剂,当溶液变为浅红色时停止加CaO,CaSO4不溶于Na2SO4水溶液,此时可用过滤、洗涤的方法得到石膏,此时滤液为Na2SO4溶液,还不是芒硝,由图可知看,可将温度调整到32.4 ℃以下,形成芒硝,析出芒硝晶体,过滤、洗涤、干燥即可,为了使芒硝产率较高,可用冰水洗涤,降低因溶解损失的量。
2. 将浸渣加入稍过量的2 ml·L-1 H2SO4 溶液中,充分搅拌;边搅拌边滴加 0.1 ml·L-1 NaOH溶液,调节溶液的pH为5.0~6.0,过滤;将滤液加热(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
解析:废催化剂通入空气氧化焙烧,WS2、NiS、Al2S3转化为相应的金属氧化物同时生成CO2、SO2,加入碳酸钠焙烧,金属氧化物转化为钠盐,水浸除去滤渣,滤液加热煮沸,加入盐酸调节pH得到硅酸、氢氧化铝沉淀成为滤渣X;过滤滤液加入氨气、氯化镁除去磷,滤液加入氯化钙溶液处理得到CaWO4。该实验中,当pH=5.0时,Al3+沉淀完全;当pH=6.0时,Ni2+开始沉淀,应调节pH为5.0~6.0。
3. (1) b中出现黑色沉淀即CO2过量 (2) 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至150 ℃充分反应 边搅拌边滴加KOH并微热除去NH3至用pH计测定溶液pH为中性,加热,低温将乙醇和水蒸出至大量晶体析出,过滤
解析:步骤Ⅰ中,CaS的浆液和CO2在三颈烧瓶中发生反应,由题可知,H2S的第一、二步电离常数比H2CO3都小一些,可知酸性强弱:H2CO3>H2S>HCO eq \\al(-,3)>HS-,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反应中可能生成H2S,装置b中的硫酸铜溶液用于吸收H2S,此时可用于检验装置a中通入CO2的含量;步骤Ⅱ中可将过滤得到的Ca(HS)2溶液与CaCN2加热反应得到硫脲。(1) 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可知,碳酸的酸性比H2S的大,若通入的CO2过量,装置a的反应中会生成H2S,经装置b中的硫酸铜溶液吸收,生成硫化铜黑色沉淀。(2) 硫脲[CS(NH2)2]是白色晶体,易溶于水,150℃时能转变为NH4SCN。NH4SCN属于铵盐,能与KOH发生复分解反应得到NH3·H2O和KSCN。NH4SCN、KSCN都易溶于乙醇、水,温度高时容易分解和氧化,加热硫脲时注意隔绝空气,另外,NH4SCN溶液呈酸性,KSCN溶液呈中性,可通过该点性质,去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当溶液呈中性时,判断KSCN的生成。
4. (3) 向其中滴加50 mL 0.1 ml·L-1 H3PO4,再滴加NaOH溶液,调节溶液pH=7,过滤,洗涤沉淀至最后一次洗涤滤液中加入盐酸和BaCl2溶液无沉淀生成
解析:(3) 分析图像,当pH=7时,沉淀中 eq \f(n(Mn),n(P))=1.5,与Mn3(PO4)2中比例一致,且Mn的沉淀率较高,结合提供的试剂可先加H3PO4,再加NaOH调节pH为7,过滤、用HCl、BaCl2溶液检验是否洗涤干净。
5. (1) 向其中滴加几滴淀粉溶液,再滴入FeCl3溶液,若溶液变蓝 (2) 向其中边搅拌边通入H2S气体,至静置后向上层清液中通入H2S气体时,不再有沉淀生成,停止通入,将所得溶液蒸发结晶,得到KI晶体,同时将蒸发所得的气体通入NaOH溶液中
6. (4) 用0.1 ml·L-1 NaOH溶液调节水样pH约为6(略小于8.6),向其中加入适量Fe-4纳米铁粉,搅拌
解析:(4) 由于要除去的Cr(Ⅵ)是带负电荷,为有更好的吸附效果,纳米铁粉颗粒需表面带正电荷,所以pH应调整至pH<8.6,pH不能过低,会消耗纳米铁粉,所以可控制pH约为6,选择Fe-4,Cr(Ⅵ)去除率较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破难点5 滴定计算 热重分析计算 热练(含解析)—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共6页。
这是一份破难点3 归因解释、过程评价等描述题 热练(含解析)—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CO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破难点2 微观机理描述题 多角度认识催化剂 热练(含解析)—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