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春开学摸底测试卷-数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春开学摸底测试卷-数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注意卷面整洁,下面各题能简使的用简便方法计算,求如图形的面积,下面的数与0最接近的一个数是,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有个,把30本练习本摞成一个长方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注意卷面整洁
一、计算题(共27分)
1.直接写出得数。(每题0.5分,共5分)
0. = 0.42=
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加“★”的得数保留两位小数。(每题3分,共9分)
★
3.下面各题能简使的用简便方法计算。(每题2分,共8分)
4.求如图形的面积。(每题5分,共5分)
二、选择题(共18分)
5.下面的数与0最接近的一个数是( )。
A.﹣5B.﹣2C.﹢4D.﹢6
6.去掉“50”“53.0”“0.50”及“0.050”末尾的零后,大小发生变化的是( )。
A.50B.53.0C.0.50D.0.050
7.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有( )个。
①大于0.5而小于0.7的小数只有0.6。
②和是小数,两个加数也都是小数。
③一个三位小数保留两位后是4.39,这个三位小数最小是4.39。
④面积是1公顷的果园,一定是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
A.0B.1C.2D.3
8.把30本练习本摞成一个长方体(如图1),前面成长方形,再把这摞练习本均匀斜放(如图2),这时前面变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现在的平行四边形与原来的长方形相比( )。
A.周长不变、面积变小B.面积不变、周长变小
C.周长不变、面积变大D.面积不变、周长变大
9.爷爷今年70岁,丁丁比爷爷小b岁,5年后丁丁比爷爷小( )岁。
A.5B.bC.b-5D.70-b
10.把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料锯成3段用了9分钟,照这样计算,把这根木料锯成5段,要用( )分钟。
A.12B.15C.18D.22.5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9分)
11.小军用竖式计算5.1加一个两位小数时,把加号看成了减号,得到2.76,这道竖式的正确结果是( )。
12.在( )中填入“>”“<”或“=”。
8.18( )8.108 4.2公顷( )1200平方米 41亿( )40900000000
13.小婷和小静的钱合起来正好可以买一本《英汉辞典》。如果小婷单独买,那么差9.6元;如果小静单独买,那么差5.8元。如果用20元买这本《英汉辞典》,应找回( )元。
14.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34平方厘米,它的一条底边是17厘米,这条底边上的高是( )厘米。
15.一个直角三角形中的一个锐角是a°,这个三角形的另一个锐角是( )°。
16.一种规格的钢材,0.6米重1.5千克,那么1千克这样长的钢材长( )米,2米长的这种钢材重( )千克。
四、判断题(共10分)
17.0.06和0.060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也相等。( )
18.十分位上的“8”与百分位的“8”相差0.72。( )
19.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它们的底和高一定相等。( )
20.小数乘法和小数加、减法一样,用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 )
21.a×4×a×25=100a。( )
五、解答题(共36分)
22.如图,王叔叔把他家的梯形果园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地里栽梨树,三角形地里栽苹果树。
(1)每棵梨树占地3平方米,一共可以栽多少棵梨树?
(2)苹果树占地多少平方米?
23.希望小学五、六年级同学在科技活动中制作标本的情况如下表:
(1)请将上边的统计表补充完整。
(2)根据上边的统计表,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3)( )年级的( )标本制作的件数最少。
(4)( )年级制作的标本总件数最多;其中( )标本的件数最多。
24.小明去书店买了两本书,一本《成语故事》花了9.78元,一本《优秀作文》花了13.42元。小明付给售货员25元,应找回多少元?
25.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地相对而行,4小时后相遇。已知甲每小时行10.2千米,乙每小时行8.4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6.天元林场栽了樟树和松树各x排,樟树每排15棵,松树每排16棵。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樟树和松树的总棵数。
(2)当x=20时,林场栽的樟树和松树一共有多少棵?
27.一条新挖的水渠,横截面是梯形,渠口宽3.2米,渠底宽1.6米,渠深1.4米,它的横截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种类
数量/件
年级
合计
昆虫
植物
矿石
五年级
( )
15
30
20
六年级
( )
25
42
35
总计
( )
( )
( )
( )
参考答案:
1.0.62;0.003;0.3;0.16;4
9;y;17;10;24
【详解】略
2.5.11;7.74;3.68
【分析】计算小数加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得数里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小数的位数不够,需要在前面补0占位。
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根据“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找到要求保留的数位,看下一位;如果下一位的数字大于或等于5,要往前进一;如果下一位的数字小于5,要舍去。
【详解】5.11 7.74 ★3.68
3.29.75;45;
1.6;20
【分析】,根据减法的性质,将算式变为进行简算即可;
,根据乘法分配律,将算式变为进行简算即可;
,先计算括号里面的加法,再根据除法的性质,将算式变为进行简算即可;
,先计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计算中括号里面的除法,最后计算中括号外面的除法。
【详解】
=
=
=
=
=
=
=
=
=
=
=
=
=
4.146cm2
【分析】把组合图形分成一个长方形和梯形;如图:,图形面积=长是10cm,宽是8cm的长方形面积+上底是8cm,下底是14cm,高是(16-10)cm的梯形面积;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面积=长×宽;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详解】8×10+(8+14)×(16-10)÷2
=80+22×6÷2
=80+132÷2
=80+66
=146(cm2)
5.B
【分析】因为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点,在数轴上,0的右边是正数,0的左边为负数;0右边的正整数为﹢1、﹢2、﹢3、…,0左边的负整数为﹣1、﹣2、﹣3,…,比较每个数字到0点的距离,可得与0最接近的是﹣2。
【详解】2<4<5<6
由分析可得:与0最接近的数是﹣2。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了零与正数、负数之间的关系,关键是找出二者的分界点“0”。
6.A
【分析】小数的性质: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据此解答。
【详解】去掉“50”“53.0”“0.50”及“0.050”末尾的零后,“53.0”“0.50”及“0.050”大小不变,“50”变为5。所以大小发生变化的是50。
故答案为:A
7.A
【分析】①小数的大小比较,先比较两个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时,看它们的小数部分,从高位比起,相同数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依次类推,直到比出为止,据此判断;
②假设这两个数是2和0.02,然后求出它们的和,再进行判断;
③取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小,“五入”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大,要考虑4.39是一个三位小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4.39最大是4.394,“五入”得到的4.39最小是4.385,据此判断;
④根据1公顷=10000平方米,假设长方形的长为200米,宽为50米,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据此求出长方形的面积,然后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①大于0.5而小于0.7的一位小数有0.6,两位小数有0.51、0.52、0.53⋯,三位小数有0.511、0.512、0.513⋯,所以大于0.5而小于0.7的小数有无数个,原说法错误;
②假设这两个数是2和0.02,2+0.02=2.02,此时和是小数,但两个加数不都是小数,原说法错误;
③一个三位小数保留两位后是4.39,这个三位小数最小是4.385,原说法错误;
④如:200×50=10000(平方米)=1(公顷),则长是200米,宽是50米的长方形的面积也是1公顷,所以原说法错误。
综上可知,题干中没有正确的。
故答案为:A
8.D
【分析】图中前面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所以面积不变。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与长方形的宽相比,变大了,因此周长变大。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长方形面积=长×宽,平行四边面积=底×高,长方形周长=(长+宽)×2,平行四边形周长=(长+宽)×2。由分析可知,图中前面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所以面积不变。平行四边形底边和长方形的底边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宽大于长方形宽,所以平行四边形周长大于长方形周长。
即,前面变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后面积不变、周长变大。
故答案为:D
9.B
【分析】根据年龄差不变的特点,5年后玲玲和爷爷的年龄的差就是今年爷爷和玲玲的年龄的差,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得:爷爷今年70岁,丁丁比爷爷小b岁,5年后丁丁比爷爷小b岁。
故答案为:B
10.C
【分析】把-根木头锯成3段,那么就是要锯2次,才会有3段,那么每锯一次所要花费的时间是:9÷2=4.5分钟;现在锯成5段,就是要锯4次,那么总共需要时间是: 4×4.5=18分钟。
【详解】锯一次用时:
9÷(3−1)
=9÷2
=4.5(分钟)
锯5段要用的时间:
4.5×(5-1)
=4.5×4
=18(分钟)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关键是求出每锯一次所要花费的时间;知识点是:段数=锯的次数+1。
11.7.44
【分析】读题可知,将加号看成了减号,即5.1-□.□□=2.76,根据被减数-差=减数,求出这个两位小数,再用5.1加这个两位小数即可。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法则:(1)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2)从低位算起;(3)按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4)结果中的小数点和相加减的数里的小数点对齐。
【详解】5.1-2.76=2.34
5.1+2.34=7.44
这道竖式的正确结果是7.44。
12. > > <
【分析】1公顷=10000平方米,把两边的数化成同一单位,再根据小数的大小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百分位,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把整亿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也就是去掉整数末尾的8个0,再在数的后面写上单位“亿”。
【详解】8.18>8.108
1200平方米=0.12公顷,4.2公顷>0.12公顷,4.2公顷>1200平方米
40900000000=409亿,41亿<409亿,41亿<40900000000
13.4.6
【分析】小婷和小静的钱合起来正好可以买一本,如果小婷单独买,那么差9.6元,说明小静有9.6元;如果小静单独买,那么差5.8元,说明小婷有5.8元。把两人的钱数相加即是一本《英汉辞典》的价钱,最后用20减去这本《英汉辞典》的价钱,即可求出应找回多少元。
【详解】20-(9.6+5.8)
=20-15.4
=4.6(元)
则应找回4.6元。
14.4
【分析】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再除以2,既然面积是34平方厘米,那么底乘高是68平方厘米,除以底边长度17厘米,得到高是4厘米。
【详解】(平方厘米)
(厘米)
【点睛】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面积时,底和高要相互对应。
15.90-a
【分析】因为是直角三角形,所以两个锐角和是90°,已知一个锐角是的度数,求另一个锐角,用90°减去已知锐角的度数,即可解答。
【详解】(90-a)°
一个直角三角形中的一个锐角是a°,这个三角形的另一个锐角是(90-a)°。
16. 0.4 5
【分析】根据除法的意义,用钢材的总长度除以钢材的总重量,即可求出1千克这样长的钢材长多少米;用钢材的总重量除以钢材的总长度,求出每米长钢材的重量,再乘2,即可解答。
【详解】0.6÷1.5=0.4(米)
1.5÷0.6×2
=2.5×2
=5(千克)
一种规格的钢材,0.6米重1.5千克,那么1千克这样长的钢材长0.4米,2米长的这种钢材重5千克。
17.×
【分析】根据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0.06和0.060大小相等;0.06的计数单位是0.01;0.060的计数单位是0.001,计数单位不同,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0.06和0.060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不相等。
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8.√
【分析】十分位上为“8”是0.8,百分位上为“8”的数是0.08,用0.8减去0.08,得到的结果,再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0.8-0.08=0.72
十分位上的“8”与百分位的“8”相差0.72。
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小数的意义以及小数减法的计算。
19.×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可知,三角形的面积是由底和高决定的,当两个三角形的底和高不相等时,底和高的乘积可能相等;可以举例说明。
【详解】如:一个三角形的底是6cm、高是2cm;另一个三角形的底是4cm、高是3cm;
6×2÷2=6(cm2)
4×3÷2=6(cm2)
两个面积都是6cm2的三角形,它们的底和高不相等。
所以,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它们的底和高不一定相等。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0.×
【分析】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计算小数的加减法时,小数点一定要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要对齐;计算小数乘法时,小数点不要求对齐;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1.×
【分析】根据连乘的运算顺序求出a×4×a×25积,再与100a比较即可。
【详解】a×4×a×25
=4a×a×25
=4a2×25
=100a2
100a≠100a2,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用字母表示数。
22.(1)40棵;
(2)30平方米
【分析】(1)由题意可知:平行四边形的底是8米,高是15米,带入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求出面积,再用面积除以每棵梨树的占地面积即可解答;
(2)苹果树的占地面积等于底是12-8=4米,高是15米的三角形的面积,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1)8×15÷3
=120÷3
=40(棵)
答:一共可以栽40棵梨树。
(2)(12-8)×15÷2
=4×15÷2
=30(平方米)
答:苹果树占地30平方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实际应用。
23.(1)见详解
(2)见详解
(3)五;昆虫
(4)六;植物
【分析】(1)根据统计表提供的数据,求出五年级昆虫、植物、矿石一共制作标本共计多少件;求出六年级昆虫、植物、矿石一共制作标本多少件;五年级和六年级昆虫一共制作标本多少件;五年级和六年级植物一共制作标本多少件;五年级和六年级矿石一共制作标本多少件;再求出总共制作标本多少件数,即可完成统计表;
(2)根据统计表提供的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
(3)观察统计图,找出哪个年级哪种标本制作的件数最少;
(4)观察统计图,找出哪个年级制作标本总件数最多,找出其中哪种标本件数最多。
【详解】(1)五年级:15+30+20
=45+20
=65(件)
六年级:25+42+35
=67+35
=102(件)
昆虫:15+25=40(件)
植物:30+42=72(件)
矿石:20+35=55(件)
总件数:65+102=167(件)
(2)
(3)102>65;30>20>15;五年级的昆虫标本制作的件数最少。
(4)102>65; 25<35<42;六年级制作的标本总件数最多;其中植物标本制作件数最多。
【点睛】本题考查补全统计表、统计图,并且考查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问题的能力。
24.1.8元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用9.78加上13.42,求出一本《成语故事》和一本《优秀作文》的总价是多少;然后用25减去它们的总价,求出应找回多少元即可。
【详解】25-9.78-13.42
=25-(9.78+13.42)
=25-23.2
=1.8(元)
答:应找回1.8元。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加法、减法的意义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一本《成语故事》和一本《优秀作文》的总价是多少。
25.74.4千米
【分析】把甲乙两人的速度先加起来,再根据“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把数据代入即可解题。
【详解】(10.2+8.4)×4
=18.6×4
=74.4(千米)
答:A、B两地相距74.4千米。
26.(1)31x棵
(2)620棵
【分析】(1)樟树每排15棵,x排有(15×x)棵;松树每排有16棵,x排有(16×x)棵;总棵数=樟树的棵数+松树的棵数,即可求出樟树和松树的总棵数。
(2)当x=20时,代入算式,即可解答。
【详解】(1)15×x+16×x
=15x+16x
=31x(棵)
答:樟树和松树一共有31x棵。
(2)当x=20时。
31×20=620(棵)
答:当x=20时,林场栽的樟树和松树一共有620棵。
【点睛】本题考查用字母表示数以及含有字母式子化简与求值的知识。
27.3.36平方米
【分析】这个横截面的面积就是上底为3.2米,下底为1.6米,高为1.4米的梯形的面积,由此利用梯形的面积公式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3.2+1.6)×1.4÷2,
=4.8×0.7,
=3.36(平方米),
答:它的横截面的面积是3.36平方米。
【点睛】此题考查了梯形的面积公式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应用。
种类
数量/件
年级
合计
昆虫
植物
矿石
五年级
65
15
30
20
六年级
102
25
42
35
总计
167
40
72
5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春开学摸底测试卷-数学五年级下册人教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注意卷面整洁,合理灵活地计算,解方程,求下图阴影部分的面积,3.05×0.05的积是位小数,下面说法错误的是,今年老王a岁,李叔是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春开学摸底测试卷-数学四年级下册苏教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注意卷面整洁,脱式计算,下面三道算式中,商最大的是,下面的运算顺序是加→乘→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春开学摸底测试卷-数学三年级下册苏教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注意卷面整洁,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下边竖式中箭头所指的“2”表示,下面各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找规律,填一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