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摸底考】八年级物理(江西专用)-2023-2024学年初中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zip
展开(考试时间:85分钟 试卷满分:8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填空题(共16分,每空1分)
1.河南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贾湖骨笛,是我国出土最早的乐器,被誉为“中华第一笛”。吹奏时,它发出声音是靠空气柱 产生的。超声波可以清洗精密仪器、眼镜等,说明声可以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
【答案】 振动 能量
【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吹奏时,悠扬的笛声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2]超声波可以清洗精密仪器、眼镜等,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
2.在2023年全国田径冠军赛暨世锦赛及亚运会选拔赛男子百米“飞人大战”中,谢震业以10秒09夺冠。以冲过终点的谢震业为参照物,现场的观众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裁判员是采用 的方法来判断运动员的快慢。
【答案】 运动 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
【详解】[1]运动和静止是相对与参照物而言的,由于观众相对于谢震业的位置有改变,现场的观众是运动的。
[2]裁判员是通过运动员跑完100米所用时间的长短来判断运动的快慢,即采用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来判断运动员的快慢。
3.冬天的早上,在室外停车场停了一夜的汽车窗上有一层霜,这是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在汽车前挡风玻璃上喷玻璃水不会凝固,这是因为玻璃水的凝固点比普通水的凝固点 (选填“高”或“低”)。
【答案】 凝华 低
【详解】[1]冬天的早上,在室外停车场停了一夜的汽车窗上有一层霜,这是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了小冰晶,发生了凝华现象。
[2]在汽车前挡风玻璃上喷玻璃水不会凝固,这是因为玻璃水的凝固点比普通水的凝固点低,低于气温,喷到玻璃上后达不到凝固的条件,所以不会凝固。
4.如图所示,公园里有一座桥。桥下水深为2m,桥上一彩灯距水面3m,该彩灯的“倒影”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光的 ,该彩灯的“倒影”距水面 m。
【答案】 反射 3
【详解】[1]彩灯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2]平面镜所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已知彩灯距离水面(物距)3m,所以彩灯的“倒影”距离水面(像距)也为3m。
5.为倡导低碳出行,全国多地增设了多处共享单车取车点,可用手机扫描车桩上的二维码来开启车锁。手机扫描二维码时,手机镜头相当于 透镜,当镜头靠近二维码扫描时,手机屏幕上的像 (选填“变大”或“变小”)。
【答案】 凸 变大
【详解】[1]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手机扫描二维码,二维码在二倍焦距以外,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手机镜头靠近二维码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
6.“入班即静”就是要求同学们在教室养成轻声说话的习惯,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的;严寒的冬天,室外的自来水管容易被冻裂,原因是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在水结冰过程中,体积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 声源 增大
【详解】[1]控制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因此“入班即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2]寒冷的冬天温度较低,此时水会由于发生凝固现象而结冰,凝固前后质量不变,而冰的密度比水小,所以结冰后体积会增大,因此能够把水管冻裂。
7.小明在“测量石块的密度”时,测出几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绘出图象,如图四幅图象中,能正确表示石块“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图象是 ,能正确表示“密度与质量的关系”的图象是 。
【答案】 C A
【详解】[1]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因此图象C正确。
[2]密度不随质量和体积而改变,是一个恒量,因此图象A正确。
8.如图是甲乙两车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s-t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在0~5s内,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为 。两车相距10m的时刻有 次。
【答案】 1∶2 3
【详解】[1]由图可知,在0~5s内甲、乙两车的s﹣t图象均是倾斜直线,说明这段时间内甲、乙两车均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段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为s甲=10m,乙车通过的路程为s乙=20m,则两车的速度之比为
[2]由图知,在5s时甲车通过的路程为10m,乙车通过的路程为20m,在10s时,甲车通过的路程为20m,乙车通过的路程为30m,在第20s时,甲车通过的路程为40m,乙车通过的路程为30m,由此可知,两车相距10m的时刻有3次。
二、选择题(共14分,把你认为正确选项的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9∽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第13、14小题为多项选择,每小题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全部选择正确3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
9.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教室内学生课桌的高度约75cmB.课间眼保健操的时间约45s
C.夏天上课时教室内的气温约60℃D.一名初中生的质量约500kg
【答案】A
【详解】A.教室内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中学生身高的一半,约为75cm,故A符合题意;
B.课间眼保健操的时间约5min,故B不符合题意;
C.夏天上课时教室内的气温约30℃,故C不符合题意;
D.一名初中生的质量约50kg,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关于如图所示的实验或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利用声呐确定鱼群的位置,说明超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
B.乙图中噪声检测仪测量的是声音的音调
C.丙图中的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工作的
D.丁图中两个声波的波形图反应的声音的音调相同,但音色不同
【答案】D
【详解】A.声呐利用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方向性好、容易获得较集中的声能等特点,超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远小于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故A错误;
B.乙图中噪声检测仪测量的是噪声的大小,即声音的响度,不是音调,故B错误;
C.回声定位是根据回声到来的时间和方位,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即利用超声波获得信息,故C错误;
D.丁图中两个声波的波形图,都有3个波峰、4个波谷,即它们的振动频率是相同的,说明它们的音调是相同的;从波形图中可以看出,其波的形状都不相同,说明它们的音色不同,故D正确。
故选D。
11.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平面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要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C
【详解】A.小孔成的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可以用光屏接收到,符合实像的特征,不是虚像。故A错误;
B.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故B错误;
C.白光由七色光组成,白光通过三棱镜要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故C正确;
D.只要是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
故选C。
12.日常生活中对密度和质量概念的认识正确的是( )
A.铁比铝“重”,“重”指的是铁的质量比铝的质量大
B.一罐氧气用掉部分后,罐内氧气的质量变小,密度变小
C.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D.利用铝合金材料制作列车车体,因为它的密度大,行驶时列车更稳
【答案】B
【详解】A.生活中说的,铁比铝“重”,实际上隐含了体积相同这一因素,所以,从本质来说,“重”指的是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故A错误;
B..一罐氧气用掉部分后,罐内氧气的质量变小,体积不变,密度变小,故B正确;
C.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不变,故C错误;
D.利用铝合金材料制作列车车体,利用了这种材料密度较小的优点,可以减轻车重,故D错误。
故选B。
13.如图所示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性运用物理知识的情景。对图中所蕴含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蒸馒头时,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将手沾点水,这样手不会被烫伤
B.乙图是新疆坎儿井利用地下水管引水,目的是为了减少水在输送过程中的蒸发
C.丙图中北方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利用了水凝固放热防止菜冻坏
D.丁图中的舞台上白色的淡淡薄雾,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产生的气体
【答案】ABC
【详解】A.甲图中蒸馒头时,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将手沾点水,水汽化吸热,使手的温度降低,这样手不会被烫伤,故A正确:;
B.坎儿井是新疆吐鲁番地区庞大的地下灌溉工程,坎儿井在地下,井内的水温比外界低可以降低液体的温度、减少水暴露在空气中的面积、减慢水面空气的流速,从而减少水的蒸发,故B正确;
C.北方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利用水凝固时放出热量来保存蔬菜的,故C正确;
D.常温下,干冰会升华,在升华过程中吸收周围的热量,使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淡淡薄雾,故D错误。
故选ABC。
14.下列关于各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做固体熔化实验时,发现该种固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则该种固体物质是晶体,熔化时不需要吸热
B.图乙,用力敲击音叉,音叉发出很大声音,乒乓球被弹开较大幅度,说明音调与频率有关
C.图丙,做”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D.图丁,把一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发现纸上会出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说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答案】CD
【详解】A.图甲,做固体熔化实验时,该种固体物质是晶体,晶体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A错误;
B.图乙,声音大说明响度大,乒乓球弹开的幅度大,即振幅大,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故B错误;
C.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故C正确;
D.图丁,把一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发现纸上会出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这个光斑就是凸透镜的焦点,此实验说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故D正确。
故选CD。
三、计算题(共22分,第15,16小题各7分,第17小题8分)
15.元旦期间,小明爸爸自驾带小明到少林寺游玩。途经行驶缓慢路段时,小明爸爸在某一时刻鸣笛,在3s后听到从前方峭壁反射回来的声音(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请根据以上条件计算下列问题:
(1)假设汽车静止不动,求小明爸爸鸣笛时汽车到峭壁的距离。
(2)如果小明爸爸开车以的速度向着峭壁开去,那么鸣笛时汽车到峭壁的距离是多少米?
(3)若小明爸爸开车以的速度远离峭壁开去,求听见回声时汽车到峭壁的距离。
【答案】(1);(2)540m;(3)525m
【详解】解:(1)根据题意可知,3s声音传播的距离为
假设汽车静止不动,小明爸爸鸣笛时汽车到峭壁的距离为
(2)如果小明爸爸开车以20m/s的速度向着峭壁开去,汽车在3s内行驶的路程为
鸣笛时汽车到峭壁的距离为
(3)如果小明爸爸开车以10m/s的速度远离峭壁开去,汽车在3s内行驶的路程为
听见回声时汽车到峭壁的距离为
答:(1)假设汽车静止不动,求小明爸爸鸣笛时汽车到峭壁的距离为;。
(2)如果小明爸爸开车以的速度向着峭壁开去,那么鸣笛时汽车到峭壁的距离是540米;
(3)若小明爸爸开车以的速度远离峭壁开去,听见回声时汽车到峭壁的距离为525m。
16.为了有效遏制酒后驾车行为,上杭交警做了以下实验: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80m处有障碍物。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75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了15m的距离。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30m,用时3s才能停下(如图所示)。
(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m/s?
(2)从司机发现险情到完全停止,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3)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若司机酒后按(1)中的速度行驶,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撞上障碍物?
【答案】(1)20m/s;(2)12m/s;(3)会撞上障碍物
【详解】解:(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
(2)从司机发现险情到完全停止,汽车运行的时间为
汽车运行距离
汽车平均速度
(3)司机酒后反应时间
由于
所以,酒后司机制动前汽车运行距离
从看到险情到汽车完全停止,汽车运行距离
所以酒后司机开车汽车会撞上障碍物。
答:(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20m/s;
(2)从司机发现险情到完全停止,汽车的平均速度是12m/s;
(3)汽车会撞上障碍物。
17.小红家是个体运输户,最近签订了一份为某建筑公司运送大理石和木材的合同。如果他家汽车的最大载运量是10t,汽车货箱的最大容积是12m3。请问:
(1)他家汽车一次最多能运输多少立方米的大理石?
(2)他家汽车一次最多能运输多少吨的木材?
(3)为了既不超限超载,又使每一趟运输量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汽车的运输质量和容积,提高汽车的利用率,每一趟需要搭配装载多少m3大理石和多少m3的木材,才能达到上述目的(假设大理石、木材之间没有缝隙)。(ρ石=2.5×103kg/m3,ρ木=0.5×103kg/m3)
【答案】(1)4m3;(2)6t;(3)V石1=2m3,V木1=10m3
【详解】解:(1)由得,他家汽车一次最多能运输大理石的体积为
(2)由得,他家汽车一次最多能运输木材的质量为
m木=ρ木V载=0.5×103kg/m3×12m3=6×103kg=6t
(3)假设每一趟需要搭配装载大理石和木材的体积分别是V石1、V木1,根据题意有
ρ石V石1+ρ木V木1=m载
V石1+V木1=V载
代入数据有
2.5×103kg/m3×V石1+0.5×103kg/m3×V木1=10t=10×103kg
V石1+V木1=12m3
联立解得
V石1=2m3,V木1=10m3
答:(1)他家汽车一次最多能运输4立方米的大理石;
(2)他家汽车一次最多能运输6吨的木材;
(3)每一趟需要搭配装载2m3大理石和10m3的木材,才能达到上述目的。
四、实验题(共28分,每小题7分)
18.亲爱的同学,请你根据自己掌握的实验操作技能,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小红同学用自制的刻度尺(刻度准确)来测量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距离,她的刻度尺存在的缺陷是 ,测得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距离是 ;
(2)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前,观察到水平桌面上的天平指针在虚线范围内摆动(如图乙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 ;
(3)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 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其液柱所处的高度就可以反映外界温度,其原理中蕴含了 方法的思想。如图丙所示是一种新型温度计,从温度计上可知,人体感觉比较舒适的温度范围是 ;
(4)图丙中停表的示数是 s。
【答案】 漏标单位 17. 0cm左右 将游码归零 液体热胀冷缩 转换 18℃~24℃ 184.3
【详解】(1)[1]由图可知,她的刻度尺存在的缺陷是只有刻度数,而没有单位。
[2]由图可知刻度尺分度值为1cm,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距离,起点为20.0cm,终点为37.0cm,因此这个距离为
l=37.0cm-20.0cm=17.0cm
(2)[3]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前,观察到水平桌面上的天平指针在虚线范围图内摆动,说明此时天平左右两边质量相等,此时游码没有归零,可知当游码归零后,天平左边将重一些,分度盘指针将偏向左侧,接下来的操作是移动游码至左端归零,向右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天平水平平衡。
(3)[4]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5]外界温度的大小通过液柱所处的高度来反映,是一种转换法的思想。
[6]由温度计表盘信息可知,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人体感觉比较舒适的温度范围是18℃~24℃。
(4)[7]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一个小格代表,指针在“”和“”之间的前半格,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由于分钟指针在“”和“”之间的前半格,秒钟指针读数为0到30s之间,在秒表的大表盘上,之间有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指针在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因此读数为184.3s。
19.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时,实验小组的同学分别从图甲、乙两套实验装置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
(1)为了尽快完成实验,他们最好使用 (选填“甲”或“乙”)装置。在安装器材时,最后安装的是 (选填“酒精灯”或“温度计”)。
(2)同学们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丙a、b所示,则图 (选填“a”或“b”)是水沸腾前的情况。
(3)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3min后停止读数,数据记录如下表,从实验数据可知,水沸腾时温度的特点是 。
(4)撤去酒精灯后,水仍能继续沸腾一小段时间,其原因是: 。
(5)实验过程中小明不小心碰到了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感觉很烫。于是,小明改进实验装置,如图丁所示,将烧瓶内水沸腾时所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A中,过一段时间,你看到的现象是:试管A中有小水珠出现,温度计C的示数升高,这个实验说明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时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答案】 乙 温度计 b 保持不变 石棉网温度仍高于水温,水能继续吸热 液化 放出
【详解】(1)[1]乙实验中烧杯上覆盖的中心有孔的硬纸板的主要作用是减少热量散失,可以节省实验时间,故选乙。
[2]实验时需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安装器材时要按照从下而上的顺序安装,所以最后安装的是温度计。
(2)[3]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所以b图是沸腾前的现象;a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a是沸腾时现象。
(3)[4]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4)[5]酒精灯加热时,铁圈和石棉网的温度升高,高于水的温度,当移开酒精灯时,水还会从铁圈和石棉网吸收热量,继续沸腾一小段时间。
(5)[6][7]通入试管A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时,温度计示数会升高,说明液化会放出热量。
20.小明在复习凸透镜成像的知识时想到了2021年12月9日“太空教师”王亚平给我们展示的“天宫课堂”中的水球成像实验,于是利用水透镜(注射器和弹性膜制成的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等器材进行探究,小明在测量水透镜焦距时发现:当向水透镜里注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小;当从水透镜里抽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大。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射向水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水透镜的焦距为 cm;
(2)将实验器材按图乙位置放置,并让烛焰、水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处于 ;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与生活中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原理相同;
(3)在图乙所示的实验情景下,小明同学向水透镜中注水,应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看到清晰的像;
(4)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 ;
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D.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5)王亚平在天宫课堂上展示了一个中间充有气泡的水球,透过这个水球我们可以看到“一正一倒”两个缩小的像,如图丙所示,中间气泡中形成的缩小、正立的像 (填“是”或“不是”)凸透镜成像的结果,倒立的像是水球所成的倒立、缩小的实像,若王亚平靠近水球,倒立的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12.0 同一高度 照相机 左 D 不是 变大
【详解】(1)[1]透镜的焦距是透镜光心到焦点的距离,最小最亮的光斑就是焦点,所以由图可知透镜的焦距为12.0cm。
(2)[2]实验室应让烛焰、水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处于同一高度,使像成在光屏中央便于观察。
[3]由图乙可知,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
(3)[4]向水透镜里注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小,对光的折射能力变强,所成的像靠近透镜,要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左移动。
(4)[5]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透镜的其他部分仍然可以透过光,仍然可以成清晰的像,只是由于透过的光线变少,所成的像较暗,故D符合题意。
(5)[6]水球被气泡分成了两部分,中间是空气,周围是水,中间的气泡相当于一个凹透镜,故不是凸透镜所成的像。
[7]周围的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凸透镜成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靠近水球物距变进所以所成像变大。
21.小聪所在的课外兴趣小组配制了密度为1.15g/cm3的盐水。
(1)为检验盐水是否合格,小聪设计了如下方案:
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②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
③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V;
④利用ρ=计算得出盐水的密度;
(2)小组成员认为该方案会使测量结果 (选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 ;
(3)小组成员改进了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需将 (选填“左”或“右”)调节;
②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 g(如图乙所示);
③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盐水的体积为 mL(如图丙所示);
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为13g:
⑤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 g/cm3;
(4)为配制合格的盐水,需要继续向盐水中加 (选填“盐”或“水”)。
【答案】 偏大 烧杯中有残留,使体积偏小 右 59.4 40 1.16 水
【详解】(2)[1][2]在测量过程中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时,盐水会在烧杯中有部分残留,导致测得的盐水的体积偏小,由可知,测得的盐水的密度偏大。
(3)①[3]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左右两侧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②[4]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
m2=50g+5g+4.4g=59.4g
③[5]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
V=40mL=40cm3
⑤[6]量筒中盐水的质量
m=m2-m1=59.4g-13g=46.4g
盐水的密度为
(4)[7]因为测得盐水的密度大于1.15g/cm3,所以需要加水以减小盐水的密度。
时间t/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T/℃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99
99
99
【开学摸底考】八年级物理(深圳专用)-2023-2024学年初中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zip: 这是一份【开学摸底考】八年级物理(深圳专用)-2023-2024学年初中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zip,文件包含八年级物理开学摸底考深圳专用解析版docx、八年级物理开学摸底考深圳专用考试版docx、八年级物理开学摸底考深圳专用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八年级物理开学摸底考深圳专用答题卡A3docx、八年级物理开学摸底考深圳专用答题卡A3pdf等5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开学摸底考】八年级物理(江苏专用)--2023-2024学年初中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zip: 这是一份【开学摸底考】八年级物理(江苏专用)--2023-2024学年初中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zip,文件包含八年级物理开学摸底考江苏专用解析版docx、八年级物理开学摸底考江苏专用考试版docx、八年级物理开学摸底考江苏专用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八年级物理开学摸底考江苏专用答题卡A3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开学摸底考】八年级物理(广州专用)-2023-2024学年初中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zip: 这是一份【开学摸底考】八年级物理(广州专用)-2023-2024学年初中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zip,文件包含八年级物理开学摸底考广州专用-解析版docx、八年级物理开学摸底考广州专用-考试版docx、八年级物理开学摸底考广州专用-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八年级物理开学摸底考广州专用-答题卡A3docx、八年级物理开学摸底考广州专用-答题卡A3pdf等5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