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乡愁》学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365141/0-170834863546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4课《乡愁》学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365141/0-170834863552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乡愁余光中学案
展开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课标要求】
1.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文学作品。
2.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
3.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4.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学习目标】
1.通过朗读课文,学习现代诗的基本朗诵技巧,学会划分节奏、标注重音、能有感情的朗读。
2.通过诵读品悟,让学生体会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设计说明:本课学习目标的确定,基于课标要求,目标1在通过朗读课文后对现代诗歌朗读有一定的认知,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通过重读、停顿等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从而更好地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目标2通过对诗中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特殊意象的体会把握抓住作者情感的不同变化,体会作者思乡之情到爱国之情的不断升华。
【评价任务】
完成学习任务一(检测目标1)。完成学习任务二(检测目标2)。
【资源与建议】
《乡愁》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课文。余光中被称为“以乡愁之诗撼动亿万华裔”的诗人,“乡愁”是其众多诗作中念念不忘的主题。《乡愁》对一个抽象的、很难作出描绘却被大量描绘所覆盖的主题作出了新的诠释。在意象上,选用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生活中常见的物象,赋予其丰富的内涵,使原本不相干的四个物象,在乡愁这一特定情感的维系之下,反复咏叹。余光中本人曾说,这首诗是“蛮写实的”:小时候上寄宿学校,要与妈妈通信;婚后赴美读书,坐轮船返台;后来母亲去世,永失母爱。诗的前三句思念的都是女性,到最后一句想到祖国大陆这样“大母亲”,于是意境和思路便豁然开朗,就有了“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一句。
【课前预习】
1.文学常识检测:本文选自《 》,作者 ,台湾作家。
2.查字典,读准字音。
海峡( )
【课中学习】
情境导入——思乡诗文导入
预设:1、马致远的曲《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李白的《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初读感知
学习任务一:请同学们一起欣赏《乡愁》配乐诗朗诵,在音画中感受诗人的情感。听完后说说他读得好不好?如果好,好在哪里?(指向目标1)
评价任务一:通过听录音朗读,同学们一定也融入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里了,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模仿录音朗读。
评价标准:(1)结合课后思考练习三,划分诗歌的节奏。(板书:①节奏)划完的同学可以再小声地把这首诗多朗读几遍。
(2)除了要注意朗读节奏,还要注意什么?谁可以说一说?——重读(板书:②重音)
(3)谁知道要把诗歌读得好,还应该注意什么?——感情(板书:③感情)
请同学们根据以上指导大声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体会诗歌的感情基调。明确:激愤、昂扬和略带哀伤。
3.合作探究——研读诗歌,品味意象
学习任务二:
1、在诗人漫长的生活经历里,乡愁一直萦绕在诗人的心头,可以从哪些词语看出来呢?
(板书: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
2、四个时间词语代表了哪四个人生阶段?
(板书:童年青年中年老年)
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将思乡的愁思寄寓在“明月”当中。读了余光中的这首诗,你觉得诗人在这几个人生阶段是通过什么具体可感的东西来表达乡愁的?
(板书: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4、我们以第一节为例,具体感知意象的创设效果。读一读,想一想,邮票如何能表现乡愁?
(1)请一位同学示范读第一节
教师指导:朗读诗歌要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重读,而将一首诗读出感情,离不开对诗歌的理解。如:“小小”二字必须重读才能凸现其丰富的内涵。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2)邮票如何能表现乡愁?(学生朗读体会)
邮票让人联想到通信。诗人少年在外求学,思念母亲,点点滴滴的眷恋之情,凝聚在这小小的邮票上。邮票虽小,却蕴涵着诗人的乡愁。
(板书:思念母亲)
师:为什么选择邮票呢?如果把邮票改成信纸可以吗?
师:为什么诗人用小小来形容邮票?(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畅所欲言。)师帮助理解释疑:
小小不仅用来形容邮票的大小,也用来形容情感的程度。这时的思乡之情是比较淡的,如轻烟似的,一缕,两缕。
(3)诵读第一节。
评价任务二:1、根据第一节的学习方法,分别说说“船票”、“坟墓”、“海峡”是如何表现乡愁的?(指向目标2)
教师预设:(1)邮票是书信来往,而船票则是两地奔走的结果,凝结着诗人对新婚妻子的不尽相思,比邮票有着更浓的乡愁;(板书:夫妻分离)
(2)坟墓将母亲和“我”生死隔绝,愁思更是浓的化不开,(板书:母子死别)这些都是诗人的“家愁”。
(3)而海峡则把感情推向最高潮,由“家愁”上升到“国愁”。(板书:故乡之思→家国之情)一湾浅浅海峡,将和大陆分隔多年,却割不断人民对祖国大陆绵绵的思念。(板书:游子与大陆分离)
2、请同学们跟着伴奏一起诵读全诗。
评价标准:1.准确找到表示其乡愁的意象。2.准确找到表示其特点的形容词。3.准确说出不同意象代表的不同情感。
小结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事物看起来似乎没有关连,但却是诗人对乡愁的种种感觉:小时候的邮票——长大后的船票——后来的坟墓——现在的海峡。这些词都是客观事物,它们有形状有颜色,具备某种形象。当诗人将它们写入作品中,并融入自己的情感——乡愁时,它们就成为诗歌的意象。我们学习诗歌要从意象处入手。因为诗人往往把自己的情绪隐藏在意象的背后,通过意象将它们暗示出来。理解诗歌的意象,能帮助我们很好地理解诗歌的主题。
【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2、拓展模仿。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乡愁是
友谊是
母爱是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4 乡愁(余光中)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4 乡愁(余光中)学案设计,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了解文学文化常识,掌握基础知识,初步感知文本,探究重点难点,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4 乡愁(余光中)学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4 乡愁(余光中)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走近作者,诵读----感知乡愁,拓展---仿写乡愁,背诵---体会乡愁,课后---延伸乡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4 乡愁(余光中)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4 乡愁(余光中)学案设计,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预习导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e12a1cfd0bb10cada2e3d82e093d90a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