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第5单元《习作例文》(学案)-2023-2024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5单元《习作例文》(学案)-2023-2024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共4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习作例文学案班级: 姓名: 成绩:______一、学习目标 1.默读例文二则,把握主要内容。掌握写法,为本单元习作做准备。2.理清例文的写作顺序,体会过渡手法的作用。二、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根据旁注,理解例文的写法。观察掌握景物特点,了解写景状物的习作方法。【学习难点】按照游览顺序,结合表达特点,掌握写法。三、预习检测1.说说你对颐和园的了解。 2.查找资料:形容风景优美的词语或诗句。 3.标注这两篇例文中不明白的地方或你觉得有趣的语句。 四、共同探究 1.阅读例文《颐和园》,思考下列问题。(1)游览顺序:( )→( )→( )→( )(2)在文中批注过渡句。阅读下面文段,体会画线句子的作用。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3)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2.阅读例文二《七月上天山》,思考下列问题。(1)例文第二到第四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这种写景方法叫什么? 文段: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不断,像天边的霞光那么灿烂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丽夺目。运用 和 修辞手法。运用其中一种修辞手法写一两句话。 (3)这篇例文的行文结构是: ,这样写的好处是: 五、归纳整理 选择一篇例文,写写自己的学习收获。 六、拓展练习 1.作业:借鉴例文写法,选一个自己游览过的地方写一篇小短文。2.要求:按顺序写,语言通顺;交流分享,互评修改。【参考答案】【预习检测】1.颐和园:它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2.词语:青山绿水、山明水秀、花香鸟语、水天一色……诗句举例: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3.略。【共同探究】1.(1)长廊→万寿山→佛香阁→昆明湖(2)画线的句子为过渡句。作用:交代地点的转移,游览的顺序。层次清楚,内容衔接自然。其中“抬头一看”和“向下望”表明观察位置和角度变化。(3)①运用打比方,体现昆明湖水“静”和“绿”的特点。②动静结合:动词“滑”,巧妙地衬托了昆明湖水的“静”。2.(1)第二自然段:写天山的水。第三自然段:写天山的森林。第四自然段:写天山的花海。方法:移步换景法。(2)比喻 排比(3)结构:总——分——总;好处: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归纳整理】1.《颐和园》:(1)结构:借鉴“总——分——总”形式写作。(2)写景物:按游览顺序写。抓住特点,选用方法(说明方法、动静结合等)具体说明、描写。(3)表达:运用过渡句,点明游览路线,内容衔接自然。2.《七月上天山》:(1)“总——分——总”,层次分明,条理清晰。(2)写景方法:①按观察顺序写;②用移步换景法描绘景物;③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景物描写富有美感。(3)抒发情感:表达自己的游赏感受。例如例文结尾反问句,表达了作者对天山的赞美之情。【拓展练习】略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习作例文学案班级: 姓名: 成绩:______一、学习目标 1.默读例文二则,把握主要内容。掌握写法,为本单元习作做准备。2.理清例文的写作顺序,体会过渡手法的作用。二、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根据旁注,理解例文的写法。观察掌握景物特点,了解写景状物的习作方法。【学习难点】按照游览顺序,结合表达特点,掌握写法。三、预习检测1.说说你对颐和园的了解。 2.查找资料:形容风景优美的词语或诗句。 3.标注这两篇例文中不明白的地方或你觉得有趣的语句。 四、共同探究 1.阅读例文《颐和园》,思考下列问题。(1)游览顺序:( )→( )→( )→( )(2)在文中批注过渡句。阅读下面文段,体会画线句子的作用。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3)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2.阅读例文二《七月上天山》,思考下列问题。(1)例文第二到第四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这种写景方法叫什么? 文段: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不断,像天边的霞光那么灿烂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丽夺目。运用 和 修辞手法。运用其中一种修辞手法写一两句话。 (3)这篇例文的行文结构是: ,这样写的好处是: 五、归纳整理 选择一篇例文,写写自己的学习收获。 六、拓展练习 1.作业:借鉴例文写法,选一个自己游览过的地方写一篇小短文。2.要求:按顺序写,语言通顺;交流分享,互评修改。【参考答案】【预习检测】1.颐和园:它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2.词语:青山绿水、山明水秀、花香鸟语、水天一色……诗句举例: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3.略。【共同探究】1.(1)长廊→万寿山→佛香阁→昆明湖(2)画线的句子为过渡句。作用:交代地点的转移,游览的顺序。层次清楚,内容衔接自然。其中“抬头一看”和“向下望”表明观察位置和角度变化。(3)①运用打比方,体现昆明湖水“静”和“绿”的特点。②动静结合:动词“滑”,巧妙地衬托了昆明湖水的“静”。2.(1)第二自然段:写天山的水。第三自然段:写天山的森林。第四自然段:写天山的花海。方法:移步换景法。(2)比喻 排比(3)结构:总——分——总;好处: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归纳整理】1.《颐和园》:(1)结构:借鉴“总——分——总”形式写作。(2)写景物:按游览顺序写。抓住特点,选用方法(说明方法、动静结合等)具体说明、描写。(3)表达:运用过渡句,点明游览路线,内容衔接自然。2.《七月上天山》:(1)“总——分——总”,层次分明,条理清晰。(2)写景方法:①按观察顺序写;②用移步换景法描绘景物;③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景物描写富有美感。(3)抒发情感:表达自己的游赏感受。例如例文结尾反问句,表达了作者对天山的赞美之情。【拓展练习】略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