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上学期高三1月阶段测试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地名文化既能反映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又记录着区域文化特色、社会经济生活、社会变迁等。表是我国某区域地名命名用字(词)分类及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1. 该区域位于我国( )
A. 洞庭湖区B. 舟山群岛C. 南海诸岛D. 三江平原湿地
2. “老粗”是形容岛屿远远望去粗糙的表面,造成“老粗”的主要原因是( )
A. 堆积的沙砾B. 丛生的灌木C. 起伏的火山D. 茂密的草原
3. 该区域人文景观类地名具有民族性,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这些地名是( )
A. 论证领土主权的重要证据B. 研究交通方式变化的资料
C. 推断自然环境变迁的依据D. 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依据
【答案】1. C 2. B 3. A
【解析】
【1题详解】
从该地的自然景观为岛屿、礁和水文景观波、涛可知该区域为群岛,AD错误。“中建”“中业”是1946年中国派遣前往南沙接管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的军舰,B错误,C正确。故选C。
2题详解】
材料里“老粗”是生物类景观,AC错误。远观茂密的草原明显与本题的形容表述不符,南海岛屿的自然环境环境没有茂密的草原,D错误。丛生的灌木,植被垂直分层明显,符合描述,故选B。
【3题详解】
结合第一问可知“中建、中业”是是1946年中国派遣前往南沙接管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的军舰名称, 永乐大帝是明朝著名皇帝,以及东坡、金吒、木吒、哪吒等等,说明该区域自古就是我国的固有领土,和祖国有很深的渊源,故选A。人文景观不能反应自然环境变迁,C错误。材料中人文景观类地名的变化与交通方式和农业区位无关,BD错误。故选A。
【点睛】人文景观,又称文化景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满足一些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需要,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了文化特质而构成的景观。人文景观,最主要的体现即聚落,还包括服饰、建筑、音乐等。建筑方面的特色反映为城堡、宫殿,以及各类宗教建筑景观,具有历史性。
钙华是富含Ca(HCO3)2的地下水出露于地表后,由于CO2逸出而形成的大孔隙次生CaCO3。大规模的钙华沉积可形成壮丽的钙华景观,如九寨沟的火花海钙华景观。2017年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火花海下游的堤坝溃决(见图),火花海几乎完全干涸,仅在湖底保留一条溪流。震后一年多,火花海钙华堤坝及内部钙华丘持续坍塌,之后三年,管理机构对堤坝进行修复并使景观得到了恢复。决口堤坝修复采用改性糯米灰浆,与自然沉积的钙华相比,改性糯米灰浆晶体尺寸小、形状规则、孔隙更小,且最终产物是CaCO3。完成下面小题。
4. 火花海干涸后,钙华堤坝和钙华丘持续坍塌的主要原因是( )
①受到降水的溶蚀作用②因流水冲刷发生滑动
③与空气接触加快了风化④余震引发持续坍塌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5. 人工堤坝采用改性糯米灰浆的最主要原因是改性糯米灰浆( )
A. 结晶体尺寸小B. 结晶体形状规则
C. 结构致密D. 促进钙华自然生长
6. 研究发现,堤坝修复成功后人工堤坝下游地表水中的HCO3﹣浓度随水流方向显著降低,其主要原因是( )
A 堤坝阻挡地表水流动B. 堤坝上下游地表水来源不同
C. 堤坝处钙华快速沉积D. 堤坝下游钙华沉积速度更快
【答案】4. B 5. D 6. C
【解析】
【4题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火花海干涸后,仅在湖底保留一条溪流,因此,该地区的钙华堤坝和钙华丘受流水冲刷作用较小,但该地区位于九寨沟,降水较为丰富,受到降水的溶蚀作用影响持续坍塌,①正确,排除②;同时,火花海干涸后,钙华暴露于空气中,与空气接触加快了风化,因此导致持续坍塌,③正确;该时间为震后一年多,余震可能性较小,因此导致持续坍塌的可能性较小,排除④。故选B。
【5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决口堤坝修复采用改性糯米灰浆,与自然沉积的钙化相比,改性糯米灰浆晶体尺寸小,形状,规则孔隙更小,最终产物为碳酸钙,在一定程度上改性糯米灰浆可以促进钙化的自然生长,D正确;结晶体尺寸小、形状规则、结构致密,是糯米灰浆的特点,不是原因,排除ABC。故选D。
【6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堤坝修复后有利于形成碳酸钙,使得河流水中的HCO3﹣不断形成钙化快速沉积,导致人工堤坝的下游中HCO3﹣浓度降低,C正确;堤坝阻挡地表水流动对其影响较小,排除A;地表水来源对HCO3﹣浓度显著降低影响较小,排除B;堤坝处更容易形成钙华,排除D。故选C。
【点睛】钙华是含碳酸氢钙的地下水接近和出露于地表时,因二氧化碳大量逸出而形成碳酸钙的化学沉淀物。 钙华矿物成分主要为方解石和文石;质硬,致密,细晶质,块状,空心或实心球状,厚板或薄层,具纤维或同心圆状结构。钙华体形态异离多变,常见钙华锥、丘、扇、钟乳石等。
受农业劳动力价格、非农就业收入、农业生产资料投入等因素影响,1985年以来我国水果种植区发生了较大变化。表示意我国水果种植面积集中度(CRn-A表示种植面积排名前n的区域种植面积之和占总种植面积的比重)以及种植面积前七位省份,完成下面小题。
7. 1985—2019年我国水果种植区分布呈现明显的( )
A. 集中化、南扩化趋势B. 集中化、西扩化趋势
C. 分散化、东扩化趋势D. 分散化、西扩化趋势
8. 与水果种植面积呈正相关关系的要素是( )
A. 水果产品价格B. 非农就业机会C. 农业投入成本D. 农业劳动力价格
9. 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收入对西北、西南地区水果种植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这是因为非农就业收入增加可以( )
A. 提升果农从事农业的积极性B. 增加政府对水果产业补贴力度
C. 转化为果农水果种植资本投入D. 减轻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程度
【答案】7. D 8. A 9. C
【解析】
【7题详解】
根据图表信息可知,我国水果种植面积集中度在不断降低,因此,种植区域出现明显分散化,排除AB;结合区域分布,水果种植区不断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不断向西扩展,排除C,D正确。故选D。
【8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水果产品价格越高,水果种植面积越大,A正确;非农就业机会越多,水果种植面积越小,排除B;农业投入成本越高,获得经济收益越少,因此水果种植面积越少,排除C;农业劳动力价格较高,投入成本较高,水果种植面积较小,排除D。故选A。
【9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收入对西北、西南地区水果种植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劳动力将非农就业收入投入水果种植生产中,促进水果种植业的发展,C正确;非农就业收入越高,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越低,排除A;非农就业收入增加与政府水果产业补贴力度和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程度关系较小,排除BD。故选C。
【点睛】农业区位分析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一般选择在气候适宜,地形较为平坦,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水源较为充足的地区进行农业生产。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科技等。如今,随着市场需求的改变,交通条件的完善以及技术水平的提高,农业区位因素发生明显变化。
山地光伏电站受地质地貌局限性很大,设计难、施工难、运维难。早期我国一些山地光伏电站由于设计和施工存在缺陷,导致光伏组件存在阴影遮挡问题(如图所示),从而降低了光伏电站的发电量。顺时针转动光伏组件的可调节支架可增大光伏组件与地面的夹角,逆时针转动可减小光伏组件与地面的夹角。完成下面小题。
10. 在不考虑遮挡的情况下,为使光伏组件尽可能多地接受太阳辐射,南向山坡光伏组件的可调节支架从冬至到次年冬至期间应( )
A. 先顺时针转动,再逆时针转动B. 先逆时针转动,再顺时针转动
C. 始终顺时针转动D. 始终逆时针转动
11. 若南向山坡存在图示光伏组件遮挡现象,则为减少遮挡,a光伏组件的可调节支架应( )
A. 顺时针方向转动或升高支架B. 顺时针方向转动或降低支架
C. 逆时针方向转动或升高支架D. 逆时针方向转动或降低支架
【答案】10. B 11. D
【解析】
【10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顺时针转动光伏组件的可调节支架可增大光伏组件与地面的夹角,逆时针转动可减小光伏组件与地面的夹角,光伏组件与地面的夹角和太阳高度角互余。在冬至日到夏至日期间,太阳高度角不断增大,需要将光伏组件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减小,先逆时针转动光伏组件使太阳光线垂直于太阳能光板获得最大太阳光照,从夏至日到次年的冬至日,太阳高度角不断减小,需要顺时针转动光伏组件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增大,获取更多的太阳光线,B正确,排除ACD。故选B。
【11题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为减少遮挡状况,逆时针转动a光伏组件可以调节支架,使a光伏组件与地面夹角减小,或者降低支架高度可以减少对后方太阳能光板的遮挡,D正确,排除ABC。故选D。
【点睛】太阳高度角是指某地太阳光线与通过该地与地心相连的地表切面的夹角。当太阳高度角为90°时,太阳辐射强度最大;太阳斜射地面程度越大(即太阳高度角越小),太阳辐射强度就越小。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共160分。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香蕉喜高温、潮湿、弱风环境,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地里生长旺盛。20世纪初,美国跨国公司开始在洪都拉斯引种香蕉,随后在加勒比海沿岸(尤其是西部)大面积推广,香蕉成为洪都拉斯主要的出口商品之一,主要输往美国和欧洲。
洪都拉斯人口超过1000万,贫困人口约占32%;天然林资源丰富(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一半),但经济主要依赖农业初级产品出口。科尔特斯港为开敞港口,无防波堤,承担着该国80%以上的货物进出口任务。洪都拉斯与美国、欧盟、墨西哥、中美洲国家签有自贸协定,享有市场准入和关税优惠;洪都拉斯还积极参与中美洲经济一体化发展,是中美洲地区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和商品分销中心。
2023年3月,中国与洪都拉斯正式建交。同年6月,在首届中国—洪都拉斯高级别企业家交流会上,双方就进口农食产品(各种植物、畜牧、渔业产品及其初级加工产品)、纺织产品和赴洪都拉斯投资设厂等达成了合作意向。图示意洪都拉斯的位置及地形。
(1)简析洪都拉斯天然林资源丰富的原因。
(2)简析与洪都拉斯其他地区相比,西北部地区种植香蕉的优势条件。
(3)简析科尔特斯港无需建设防波堤的原因。
(4)从洪都拉斯角度,简述洪都拉斯农食产品出口中国的意义。
(5)简述洪都拉斯吸引中国纺织企业投资的有利条件。
【答案】(1)热带雨林气候面积大,气温高、降水多,适宜森林发育;山地面积广,地形起伏大,且土壤较为贫瘠,因此山地受人类活动影响小,森林得以大量生长。
(2)西北部有沿海平原和河流冲积平原,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区域内的科尔特斯港为国内最大港口,外运能力强;距离美国市场较近,运输成本较低。
(3)纬度低,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大,风浪小;北部有半岛阻挡风浪,风浪小。
(4)拓展农食产品出口市场,保障农业安全;增大出口量,增加经济收入;促进农业及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
(5)廉价劳动力充足;产品进入欧美、中美洲等国际市场障碍小;产业基础较好且有政策支持。
【解析】
【分析】本题以洪都拉斯海洋环境、经济状况、区域略图为载体,涉及农业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国际合作的意义等内容,考查学生区域认知、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
【小问1详解】
影响森林生长的因素主要有气温、降水、土地面积、垂直差异、人类活动等因素。据图可知,洪都拉斯位于热带地区,太阳辐射充足,盛行东北风从加勒比海上带来水汽,降水充沛,水热条件好,适宜森林的生长;该国多山地,海拔高、地势起伏大,可供森林生长的面积大,加上山地垂直地域分异明显,森林种类多;山地地区土壤贫瘠、交通不便,人类活动少,对森林的破坏作用小。
【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香蕉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地区生长旺盛,从图中可以看出加勒比海西部地区存在面积较大的河流冲积平原和沿海平原,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香蕉是该国主要的出口商品之一,主要输往美国和欧洲,加勒比海西北地区距离该国的主要港口科尔特斯港较近,有较为便利的海运条件;同时距离目的地美国市场较近,运输成本较低。
【小问3详解】
科尔特斯港无防波堤,说明当地风浪较小,没有建设防波堤的需要。能够削减风浪的因素主要有无风带和外来阻挡两方面。从图中可知,当地位于赤道低压带控制区域,盛行上升气流,风浪较小;图中科尔特斯港西北方向有突出的半岛,能够削减风浪。
【小问4详解】
洪都拉斯农食产品出口中国的意义主要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两方面考虑。经济层面,出口农食产品可以增加洪都拉斯出口量,增加经济收入;社会层面,出口农食产品可以带动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当地就业岗位;还可以拓展农产品出口市场,保障农业安全。
【小问5详解】
纺织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对劳动力数量要求大,洪都拉斯人口超过1000万,贫困人口约占32%,可以提供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从材料得知,洪都拉斯与美国、欧盟、墨西哥、中美洲国家签有自贸协定,享有市场准入和关税优惠,可以减少进入美国等国际市场的障碍;根据材料可知,洪都拉斯是中美洲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和商品分销中心,产业基础较好;中国与洪都拉斯建交后,双方就纺织产品等方面的投资意向达成合作,中国在洪都拉斯建立纺织企业,可以获得当地政府支持。
【点睛】
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树植物是指生长在海岸潮间带淤泥深厚的海滩上,受周期性海水浸淹,具有特化的形态结构和生理适应机制的一类植物。环南海区域位于印度—西太平洋区红树植物分布区的中心地带,其红树植物的地理分布格局与扩散历史非常复杂,物种数量仅次于邻近的大洋洲及新几内亚,远高于全球其他区域。图示意环南海区域红树植物种子季节性(北半球)长距离迁移扩散路线。
注:浅灰色部分是末次盛冰期(约600万年前)时海平面下降120米后出露的陆地。
(1)说明红树植物种子进行远距离迁移应具备的特性。
(2)指出环南海区域红树植物种子迁移方向随季节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其原因。
(3)分析我国海南岛红树植物物种多样性丰富的原因。
(4)推测环南海区域红树植物遗传结构与印度洋、大西洋地区差异大的原因。
【答案】(1)红树植物种子较轻,能浮于海面;耐盐能力较强,能长期保持活力;对温度的耐受性强,能适应较大的温度跨度;遇到适宜环境能够快速生根。
(2)规律:红树植物种子在北半球夏季总体向北迁移,在北半球冬季总体向南迁移。
原因:环南海区域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受盛行风影响形成向北运动的洋流;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受盛行风影响形成向南运动的洋流,在季风和洋流的共同影响下,红树植物种子具有了季节性迁移特征。
(3)海南岛面积较大,海岸线长,适宜红树植物生长的面积广;地势中间高耸,拦截了来自海洋的湿润水汽,形成了大量地表径流;受四周低平的地势以及地表径流的影响,形成了大面积的滨海滩涂,为红树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基础;海南岛位于红树植物种子夏季和冬季季节性迁移的路线上,接受了大量外来的红树植物物种;是红树植物在冰期的重要避难所,红树植物物种多样性较高。
(4)现在的环南海区域大部分地区在末次盛冰期时为大陆,可能发生红树植物物种灭绝事件;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等红树植物迁移扩散通道随着海平面下降而关闭,环南海区域红树植物相对独立并产生遗传分化。
【解析】
【分析】本题以环南海区域红树植物种子季节性(北半球)长距离迁移扩散路线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影响植物的因素、生物多样性、地理环境整体性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红树植物的种子随洋流运动进行远距离迁移,推测红树植物种子质量较轻,能浮于海面;海水具有一定的盐度,种植生存需要耐盐能力较强,能长期保持活力;迁移范围较广,跨纬度较大,种植生存需要对温度的耐受性强,能适应较大的温度跨度;生存适性要强,遇到适宜环境能够快速生根。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夏季,环南海海域盛行西南季风,受西南季风影响形成向北运动的洋流,红树植物种子在北半球总体向北迁移;冬季,环南海海域盛行东北季风,受东北季风影响形成向南运动的洋流,红树植物种子在北半球总体向南迁移;故在冬夏季风和洋流的共同影响下,红树植物种子具有了季节性迁移特征。
【小问3详解】
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屿,陆地面积较大,海岸线较长,适宜红树植物生长的范围广;岛屿地势中间高,四周低,中间的山脉阻挡了来自海洋的湿润水汽,形成地形雨,增加了地表径流;受中高周低的地势以及地表径流的影响,形成了大面积的滨海滩涂,为红树植物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间;位于红树植物种子夏季和冬季季节性迁移的路线上,其接受了大量外来的红树植物物种,红树植物物种丰富;海南岛地处热带,所处纬度较低,是红树植物在冰期的重要避难所,红树植物物种留存较多等,红树物种多样性程度较高。
【小问4详解】
读图可知,现在的环南海区域在末次盛冰期时大部分区域为大陆,而红树植物适合生长在海岸潮间带,可能发生红树植物物种灭绝事件;末期冰期期间,随着海平面下降,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等红树植物迁移扩散通道关闭,环南海区域红树植物与外界物种交换减少,自身相对独立演化并产生遗传分化,故与印度洋、大西洋地区差异较大等。主类
亚类
主要用字(词)
地名总数/个
占比/%
自然景观类
地形地貌类
岛、屿、礁、滩、牛轭、梅九等
166
45.23
水文类
波、淀、洪、涛、鬼喊、现(劳牛劳)等
15
4.08
生物类
珊瑚、龙、赤瓜、参、海马、老粗等
12
3.27
位置类
东、西、南、北、尾、头、半路、乙辛等
46
12.53
其他
东新、西新等
5
1.36
人文景观类
经济活动类
全富、南钥、无乜(没有)等
7
1.91
历史事件类
永乐、晋卿、琛航、中建、中业、校尉等
23
6.27
寓托类
宪法、一统、本固、礼、忠孝、盟谊等
24
654
人名类
东坡、金吒、木吒、哪吒等
29
7.90
诗词语言类
月、长风、流霜、春风等
40
10.90
年份
CR5-A/%
CR7-A/%
区域分布
1985
54.03
64.76
山东、河北、辽宁、广东、河南、四川、福建
1990
52.24
62.99
河北、山东、广东、辽宁、陕西、福建、四川
1995
49.78
61.59
河北、山东、广东、陕西、福建、广西、新疆
2000
50.02
61.20
河北、广东、广西、山东、陕西、福建、河南
2005
47.10
5771
河北、广东、广西、陕西、山东、福建、四川
2010
46.04
56.68
陕西、广东、新疆、广西、河北、山东、四川
2015
44.05
54.75
陕西、广西、新疆、广东、四川、河北、山东
2019
43.49
54.50
广西、陕西、广东、新疆、四川、云南、贵州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四校联考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四校联考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2023-2024学年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周口恒大中学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docx、高三地理参考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9年,未来将持续增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项城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项城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