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高中心理健康北京版高二上册第一节 解读心境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心理健康北京版高二上册第一节 解读心境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感恩父母 拥抱亲情
背景分析
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做人的起码修养。如今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呵护中长大,尽管他们被浓浓的亲情包围着,却很少从父母的角度去体谅父母的艰辛与不易,认为父母的辛勤付出都是理所当然,甚至还常常埋怨父母的唠叨、麻烦。由此而设计了本节主题为《感恩父母拥抱亲情》的校本课,力图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为了让学生在感受平凡而又伟大的亲情同时,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父母的无私,亲情的伟大,以唤起学生感恩亲情的行为。
活动目标
1.感受爱。通过交流让学生知道感恩,唤醒孩子们的良知,培养感恩意识,让学生感受爱的情绪。
2.体验爱。引导学生体验感悟在自我反思,合作交流的学习中,认识到做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3.拓展爱。通过拓展延伸,让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引导学生提高感恩父母的意识,体会父母的辛劳,明白感恩父母的道理,用实际行动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活动准备
1. 学生搜集成长经历中的一些感恩事件。
2.准备反映父母爱的《感恩的心》和《烛光里的妈妈》等歌曲。
3.准备震撼心灵的母爱故事。
4.制作相关课件。
活动过程
(每个环节的过程要具体展开,有生成材料)
环节一:
(一)亲情故事,理解亲情。
谈话:同学们,是谁把我们带到这个美丽的世界?是谁在危机来临时愿意付出生命的代价,来守护我们平安幸福?(多媒体显示:父母)
父母,这是一个永远也说不完的话题,那就让我们从一个故事说起吧。老师配乐讲述《感恩的心》故事。
一个小女孩,一个小小的生命,如此珍惜自己,以一棵感恩的心面对生活中的坎坷磨难。听完故事让学生谈谈体会和感受,并引导学生说一说什么是感恩?你对感恩是怎么理解的?
同学们,为了不再让我们的生命中留下这样终身无法弥补的遗憾,让我们从现在就开始:感恩父母 拥抱亲情(多媒体显示)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到情境中,让学生感受真情,感悟事理,不知不觉中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随后让他们在情境的渲染下谈一谈自己感受,使其懂得他们生活在父母的身边,被父母关心、关爱的感觉是幸福的、是快乐的,从而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
环节二:
(二)亲情测试,体验亲情
1.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上你在这个世界上最爱的五个亲人。
2.说说,你在写下他们的名字的时候,你的心里是什么感受?
3.拿起笔,听清楚要求:在我们最爱的人当中,请你划去一位。
4.再划去一位,师生交流。
5.师小结:是啊,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什么都没有带来,是爸爸妈妈日夜为我们操劳,给我们吃,给我们穿,供我们上学,所以我们心存感激才不忍心划去他们,这说明我们同学内心具备了一种美德——感恩回报。感恩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美好的情感。
设计意图:
通过这个测试让学生重温一下父母为自己所做的点点滴滴,体会到父母不仅给予我们生命,父母的爱也时刻伴随我们成长,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
环节三:
(三)亲情回放,回报亲情
1.回想亲人的关爱
引导:同学们,感恩父母,让我们先从了解父母对我们的爱开始吧。提问:有谁知道,父母对我们的爱到底有多深?老师搜集一部分关于亲情的故事。
故事一:1999年在贵州发生的揽车事故中,揽车以疯狂的速度坠落,在撞击地面的一瞬间,一对年轻夫妇用双手举起两岁半的儿子,年轻夫妇失去了生命,这个孩子却未受半点伤,成了唯一的幸存者。
故事二:当年唐山大地震,人们在清理废墟时,发现一位母亲割破自己的血管用热血哺育怀抱中的婴儿。
故事三:在汶川大地震中,搜救队员在废墟中发现了一位母亲:她一动不动卧在废墟中。透过那一堆钢筋水泥的间隙,人们可以看到她倒下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得变形了,看上去惨不忍睹。救援人员确认她已经死亡,但救援队长却在她身下发现:“有个孩子,还活着!”废墟被清理开,在她身下出现了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面包裹着一个大概三四个月大的婴儿。因为母亲的庇护,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还安静地睡着。随行的医生解开小被子准备做些检查时,发现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手机屏幕上是一条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落泪了,手机在人群中默默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在低声的饮泣。
故事中的三个孩子得救了,是父母用自己生命挽救了他们的生命,是亲情创造了奇迹,这就是父母最无私的爱,是天底下最崇高伟大的爱。听了老师的讲述,你想说点什么?生倾诉父母对自己的爱。
2.交流怎样回报亲情
师:乌鸦有反哺之义,羊羔有跪乳之恩。爸妈为我们儿女费尽了心血,奉献了自己的青春,知恩不报非君子,你觉得你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才能表达你的感激呢?现在请大家拿出纸卡,写出爸爸妈妈爱你、让你感动的五件事。
下面,请选择一件最能体现爸爸妈妈爱你的一件事来说一说,让我们大家也一起来分享爸爸妈妈对你的爱。
学生交流:多陪爸爸妈妈聊聊,聊自己,聊爸爸妈妈的工作及生活。劝父母注意身体健康;多做点家务;帮父母洗脚,为父母捶背;吃的,喝的先想到爸妈;给爸妈写一封感谢信,把感激的话说给他们听;给爸妈做一张贺卡或一张祝愿卡或送一件小礼物;了解家里的困难,主动为父母分忧;好好学习,听爸爸妈妈的话,不让爸妈操心等。
师:听了同学们温馨的故事,老师感觉到,其实,父母 对子女喜笑怒骂皆是爱,这平凡的爱,虽没有轰轰烈烈,却点点滴滴,如涓涓细流,我们相信,无长地久,这点点滴滴,将汇聚成爱的汪洋大海,融入我们生命的底色,滋润我们健康成长。
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通过回想父母的关爱和怎样回报亲情两个环节,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的父母虽然没有做出这样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事情,但父母的爱无处不在,唤起学生埋藏在心底的感恩情怀,体会到亲情的博大和深远,增强学生感恩意识。
环节四:
(四)亲情升华,感恩亲情
请同学们自我反思,看看你是否有如下行为和思想:
1.不顾父母劝阻,长时间上网,荒废功课,甚至逃学。
2.放学迟迟不愿回家、贪玩。
3.长时间看电视
4.和父母吵架。
5.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6.经常抱怨父母。
7.觉得父母养育自己理所当然。
8.大手大脚花钱,与人比吃穿。
同学们,现在老师给大家一个忏悔的机会,说说最让你后悔的一件事。
师: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其实,感恩体现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一句话语、一个行动,都能表达和诠释感谢的真谛;一份努力、一份进步都能传达一份真情与心愿,都能让父母感到安慰和快乐。同学们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一起合唱《感恩的心》这首歌来表达对父母的恩情吧!播放歌曲《感恩的心》,在乐曲中结束本课。
结束语:父母用爱托起了我们的生命之舟,父母用爱温暖着我们整整一生,同学们珍惜这份爱吧!因为这种爱只有今生,没有来世。请全体起立,让我们一起向我们至亲至爱的父母庄严承诺:亲爱的爸爸妈妈,我们向你们郑重承诺,在思想上让你们安心,在学习上让你们放心,在生活上让你们省心,我们要“不负天下父母心”。
除了父母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关心我们的人,我们的老师、同学和朋友,我们的祖国都是关心我们的。所以只有互相付出爱,一个家庭才能美满,人们在学校里、在社会里才能和谐相处;国家才能兴旺发达;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设计意图:
通过自我反思活动,对照行为,说出最后悔的一件事,向父母承诺。然后由感恩父母拓展到感恩关心我们的人,我们的老师、同学和朋友,我们的祖国。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身体力行,更加热爱生命,热爱学习,关爱他人,回报社会。
活动后延伸教育活动
1.做一做:每天为父母、老师、同学等最少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表达你对他们的感激之情。
2.写一写:周末写一写,回忆一周以来你所要感激的人及你为别人做了什么?
活动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给予引导、指导和帮助。教学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悟,讨论。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在畅所欲言中感受真情,感悟事理,在不知不觉中拨动情感之弦,受到感染和教育。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生活的家庭充满了爱心,充满了温馨和快乐,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培养感恩意识。
相关教案
高中北京版第一节 多样的自我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北京版第一节 多样的自我教案,共10页。
高中心理健康北京版高一上册第二节 新起点新目标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心理健康北京版高一上册第二节 新起点新目标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
高中心理健康北京版高二上册第二节 走过花季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心理健康北京版高二上册第二节 走过花季教学设计,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