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粒 大民生 教学设计及反思 2023-2024学年初中八年级拓展活动式主题班会
展开
这是一份小米粒 大民生 教学设计及反思 2023-2024学年初中八年级拓展活动式主题班会,共9页。
班会题目小米粒 大民生背景分析学情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在我们同学身边吃不饱的现象已不复存在。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浪费,尤其是来自舌尖上的浪费更是让人感觉触目惊心,如网络上的吃播浪费、餐桌上的杯盘狼藉等现象……尤其是在学校餐厅,这种浪费现象更是司空见惯。每当就餐结束,泔水桶内一半一半的馒头、白花花的米饭、咬了一口的包子、丝毫未动的面鱼随时可见,实在是让人心疼。现在班级中的孩子,没有几个人体验过下农田、干农活的艰辛,无法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以及劳动者的艰辛;很多孩子都是在城区长大,即使是乡村的,家长也尽可能满足孩子生活上的一切要求,他们没有挨过饿,不知粮食的可贵和贫困家庭生活的艰辛;几乎没有家庭注重垃圾分类处理,不了解厨余垃圾污染给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的危害;因此节约意识比较淡薄,在学校很多孩子存在着浪费粮食、相互攀比等现象。初二学生已经对节约有了基本认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稍加引导便可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主题解析:基于初二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节班会从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人民;节约社会资源、帮助弱势群体;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命健康三个层面出发,运用数据进行对比,辩论进行强化,计划进行巩固,各环节层层推进,引导学生从明理——认识到小小一粒米,关乎大民生,到践行——自觉树立节粮意识,主动践行节粮行为。《小米粒 大民生》主题班会旨在让学生认清国内粮食现状及形势,意识到一粒米就可以影响到民生问题,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节约粮食、文明就餐的美德和习惯以及学生的家国情怀。班会目标认知目标:通过观看视频、图片和数据资料等,说出目前餐饮浪费的现状。情感目标:通过数据计算与对比,认清国内粮食的形势,树立珍惜劳动成果、节约社会资源、保护生活环境的思想意识。行为目标:通过观点辩驳、计划交流,树立尊重劳动人民、帮助弱势群体、维护生命健康的意识和家国情怀,并付诸行动,为创建节约型社会做贡献。班会准备师生课前进行与主题相关数据资料、图片、视频等的搜集与整理;教师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准备、设计节约粮食践行卡。班会过程环节一: 过目难忘——身边的餐饮浪费生:观看视频《2000亿人民币是什么概念》师:同学们,看了这个视频你有何感想?视频中那些令人震惊的数字是不是耸人听闻呢?下面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主题班会——小米粒 大民生(出示课题),深入探讨一下餐饮浪费的问题。【活动一:现场调查】生:看图片师出示现场调查内容:餐饮浪费现象小调查:1.自己是否见过类似的餐饮浪费现象,是在什么场景见到的。2.自己是否有过餐饮浪费现象。3.分析这些餐饮浪费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总结】非常感谢同学们真诚的交流,大家对餐饮浪费现象确实是感同身受。从大家的交流可以看得出来,我们身边的浪费现象比比皆是,原因也比较复杂。如:某同学所说……(把学生回答中的亮点、有价值的地方借用过来。)这些原因都表明:我们节约粮食的思想意识比较淡薄。设计意图:第一步,由境生情。通过视频引入班会主题——小米粒 大民生。利用视频中呈现相关数字以及生活中餐饮浪费的典型图片,通过身边的图片引发情感的共鸣,给学生形成心灵的震撼与冲击,让学生做到过目难忘。第二步,由情询问。利用现场调查,开始价值追问,提出三个不同层次的问题:自己是否见过、是否做过以及浪费的原因,进行交流,引发学生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初次产生心灵的叩问,进入学习状态。环节二:心中有数——一粒种子看民生【过渡】大家可能会感觉,区区一粒粮食、一碗米饭并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但是,“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唯艰”。你知道一粒米来到我们的餐桌上需要经历哪些过程吗?【活动二:一粒种子的旅行】生:交流之后观看视频《一粒米的旅行》师:从一粒种子到家庭中的一粒米,不但要经过至少十五道繁杂的工序,还要经历漫长的时间,继续观看《一粒米的旅行》,边看边计算一碗米饭来到我们餐桌上大约需要多少小时。【即兴访谈】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交流观看后的感悟。【总结】至少15道工序、2521个小时的劳动成果,倒掉仅需1个动作、1秒钟!!!小小一粒米,背后凝结着无数人的辛勤劳动。“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生前曾经说过“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他倾毕生之力研究水稻,让中国人端牢饭碗。除了像袁隆平这样的科学家之外,还有许多农民、工人、司机、厨师等普通劳动者,也在为大家的饭碗问题辛勤劳作。正如同学们所说,我们倒掉的,不仅仅是食物,而是劳动的果实,是人们的汗水!所以节约粮食,不仅仅是珍惜劳动成果,更是尊重劳动人民!【过渡】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我国的农业科技在不断发展,粮食产量不断提高,但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在世界排名仅位居40位左右,可供粮食生长的耕地也在逼近18亿亩红线,粮食形势仍不容乐观。西部的一些贫困地区,目前还是仅仅解决了温饱问题。我们通过一个视频来了解一下那里的孩子们在吃些什么。同学对比自己日常的午餐,和大家交流一下此时的感受。【总结】看得出来,大家看到贫困地区孩子们的饮食状况还是比较震惊、深受触动的。那么,我们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吗?完全可以!我们来算一笔帐就知道了。设计意图:第三步,由问寻数。通过《一粒米的旅行》来做线索,对一粒米来到餐桌上的过程的分析,体会劳动者的不易。关注视频中出现的数字并进行统计、计算,出现前两组数字的对比——至少15道工序、1个动作;2521小时、1秒钟,引发学生的理性思考,从而产生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人民的思想意识。环节三:学而习之——计算辩论得真知师:据估算,1000粒米约重25克,一亿粒米大约重2500千克,我国约有14亿人,如果每人每天节约1粒米,全国一天节约大米约多少千克?一天300克米饭,就可以让贫困地区的孩子吃上饱饭,若按此数计算,全国每人每天节约1粒米,就可解决多少个孩子一天的温饱问题?生:计算。2500×14=35000(千克)35000÷0.3≈116667(个)【总结】如果我们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就可能会帮助11万多孩子解决一天的温饱问题。通过这组数据的计算,接下来你最想采取什么行动?学生回答【过渡】节约粮食,就是节约社会资源。这些节省下来的粮食就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帮助那些的贫困地区的人们解决温饱问题,实现更多的愿望。反过来呢,浪费粮食不但浪费掉大量的社会资源,而且浪费者自身也深受其害。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资料。同学谈看了这些资料的收获。【总结】这些厨余垃圾,不但在处理时耗用大量的人力、物力、社会资源,而且还污染了我们的生活环境,危害了人们的健康。所以我们节约粮食,就是在保护生活环境,维护生命健康。设计意图:第四步,由数解理。本环节先通过贫困地区孩子的午餐与自己的对比,尝试更深一步的人生思考,节约下来的粮食可以去帮助这些贫困人口,接着通过对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这组数据的计算,与西部贫困儿童的就餐问题相关联,产生第三组数字对比——1粒米和116667人!学生自然会将自己的行动指向节约,在生活中践行节约。最后通过探讨厨余垃圾带来的不利影响,让学生意识到节约粮食,就是在保护生活环境,维护生命健康,引导学生自觉向践行节约转轨,体现从量变到质变。【活动三:小小辩论会】师: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寄宿学校,同学们一日三餐都在学校餐厅吃,所以对于节约粮食、反对浪费问题大家更是感同深受、积极赞同。在我们班举行的一次“光盘行动”的主题班会上,同学对“采取什么做法能够有效减轻餐饮浪费?”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主要意见分为两种,屏幕出示:一部分同学觉得“节约粮食道德引领更重要”,可以在餐厅内张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等标语,就餐期间在宣传大屏上循环播放节约粮食的相关视频,制止“舌尖上的浪费”。还有一部分同学则认为“节约粮食规则约束更重要”,可以安排食堂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同学用餐,发现有丢弃米饭、馒头等浪费行为,发现一次扣班级常规分数10分;连续三次下月生活费多交10元,餐厅办公室当天通知学生的负责老师。你更赞同哪种观点?请大家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出示发言要求)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班级交流。【总结】刚才同学们的发言太精彩了!从交流中我们可以发现,道德引领和规则约束起着不同的作用。杜绝浪费,道德引领可以培养大家节约粮食的意识,规则约束可以规范我们的行为。设计意图:第五步,由理启智。通过生活情境的再呈现,学生进行不同观点的讨论辩驳,让学生再次进入道德思考状态,在道德引领和规则约束两个点中去对比权衡,如何做才会更有效地杜绝舌尖上的浪费现象,为今后生活中的行动指明方向。环节四:融会贯通——道德规则助行动我们身边有类似做法,比方说在自助餐厅常会看到这样的温馨提示:勤拿少取,吃多少拿多少,这就属于道德引领;如果剩餐超标,将扣除餐前的押金,这就属于规则约束。有的餐馆还会推出一系列激励举措:如果顾客没有浪费食物,买单时可享受优惠折扣,还可以领取小礼品等;有的饭店点餐浪费要收取厨余垃圾处理费等,以此鼓励人们文明就餐、勤俭节约。“倡导节约食粮、杜绝餐饮浪费”任重而道远,既需要道德引领,更需要规则约束,甚至法律制约。师:就在今年的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也正式公布实施。该法对何谓食品浪费进行了界定,也对人们的行为作出了规范和要求。(出示节选的相关法律条文)生:读法律条文,说出文中规定的:何谓食品浪费?杜绝食品浪费,法律告诉我们可以如何做?师:节约粮食,不但要有道德引领、规则与法律的制约,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自省自律、在生活中践行。引导学生将如何在生活中杜绝餐饮浪费到写“节约粮食践行卡”上。生:完成《节约粮食践行卡》,在全班交流展示。设计意图:第六步,由智成行。通过呈现相关法律条文,让教育有据可依。最后通过《节约粮食践行卡》的填写交流,起到一个强化、监督作用,从而使学生产生行为的内驱力,能够真正付诸实践,达到融会贯通。【结束语】一颗小米粒,关乎大民生。同学们,民生问题是关乎我们每个人生计和幸福感的问题,我们不仅要明理——知道杜绝舌尖上的浪费不仅仅是对劳动成果、社会资源和生活环境的珍惜与保护,更是对劳动人民的尊重、对弱势群体的帮助、对生命健康的维护;还要践行——严格自律、经常自省,在道德的引领和规则的约束下:相互监督、理智消费、勤俭节约。生:全体起立,向大家发出倡议:我们倡议:一粥一饭 来之不易,光盘行动 从我做起!板书设计:班会后延伸教育活动在学校就餐时,餐饮浪费现象是很多孩子身上普遍存在的问题,班会结束后,录制的班会视频在学校分管校长的倡议下,全校在班会课上中小学生一起观看了这个视频,在学校里轰轰烈烈开展了“打造无声餐厅,杜绝餐饮浪费”的文明餐厅创建活动;学生们也纷纷行动起来,向身边的同学、家长、亲戚朋友进行节约粮食的宣传,让节约成为我们每个人的习惯。班会结束后,学校餐厅内的餐饮浪费情况明显有所缓解,我们还就此继续开展了“杜绝餐饮浪费,共创无声餐厅”活动,将学校文明餐厅的建设更加深入。班会反思本次主题班会从第一次备课到最后一次录制,前前后后经历了将近十次的备课磨课,才由最初的德融数理微课《有多少浪费本可以避免》升华为主题班会《小米粒 大民生》。最初的教学设计只是落脚在怎样避免粮食浪费上,通过过目不忘——对生活中司空见惯的餐饮浪费图片的观察,发现浪费这种现象;然后通过学生的社会调查数据汇总、视频资料查阅、观看,做到心中有数,明白在我们国家餐饮浪费的数字是惊人的,再通过视频感受一粒米的来之不易;学而习之部分学生以每天每人浪费一粒米的数量,来计算每日浪费的粮食总量、以及可以用来作什么,最后通过举例、讲故事、背古诗等达到融会贯通。一次现场观摩和课程录制上下来,总觉得内容比较浅显,对于初中生来说似乎深度有待挖掘,于是考虑怎样“拔高”,学校领导的点拨和人民日报公众号的视频带给了我灵感,餐饮浪费可以和民生问题相结合,恰巧这漫长的备课修改期间又经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的颁布实施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逝世,于是有了今天这节课的样子,让学生从简单的谈餐饮浪费,升华到树立家国情怀,理解一颗小米粒、关乎大民生。整节班会课让学生先明理——知道杜绝舌尖上的浪费不仅仅是对劳动成果、社会资源和生活环境的珍惜与保护,更是对劳动人民的尊重、对弱势群体的帮助、对生命健康的维护;后践行——严格自律、经常自省,在道德的引领和规则的约束下相互监督、理智消费、勤俭节约,不但自己做到,还倡导身边的人节约,一起弘扬良好的社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