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单元测试)-高一化学同步学习高效学讲练(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单元测试)-高一化学同步学习高效学讲练(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
    • 解析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单元测试)-高一化学同步学习高效学讲练(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单元测试)-高一化学同步学习高效学讲练(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原卷版)第1页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单元测试)-高一化学同步学习高效学讲练(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原卷版)第2页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单元测试)-高一化学同步学习高效学讲练(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原卷版)第3页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单元测试)-高一化学同步学习高效学讲练(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解析版)第1页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单元测试)-高一化学同步学习高效学讲练(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解析版)第2页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单元测试)-高一化学同步学习高效学讲练(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解析版)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精品单元测试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精品单元测试练习,文件包含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单元测试-高一化学同步学习高效学讲练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单元测试-高一化学同步学习高效学讲练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2022·江苏·南京师大附中高一期末)2021年,“中国天眼”正式对全球开放,它能探测到宇宙边缘的中性氢,重现宇宙早期图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其塔架所用钢材的组成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B.其射电板所用铝合金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
    C.中性氢原子构成的氢气有三种同素异形体
    D.其探测到的中性氢不含电子
    【答案】B
    【详解】A.钢材中含碳元素,A错误;
    B.铝合金表面有致密的氧化膜,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B正确;
    C.中性氢原子构成的氢气只有一种单质,不存在同素异形体,C错误;
    D.氢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D错误;
    故选B。
    2.(2022·上海市宝山中学高一阶段练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B.构成物质的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叫化学键
    C.所有物质中都含有化学键D.化学键是指相邻原子之间的强烈相互作用
    【答案】D
    【详解】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臭氧和氧气,A错误;
    B.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分子间作用力,B错误;
    C.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不含化学键,C错误;
    D.化学键是指相邻原子之间的强烈相互作用,D正确;
    故选D。
    3.(2022·北京朝阳·高一学业考试)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在2006年10月16日宣布,该实验室科学家与俄罗斯科学家合作,利用俄方的回旋加速器设备,成功合成了118号超重元素,并观察到其存在了不到1毫秒时间。该元素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
    A.118B.297C.61D.179
    【答案】C
    【详解】原子符号左上角的数字为质量数,左下角的数字为质子数,则的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297-118=179,核外电子数=质子数=118,故该元素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179-118=61,故C正确;
    故选C。
    4.(2022·江苏·南京师大附中高一期末)下列关于化合物、化学键和氢键、范德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含有阴离子的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阳离子
    B.氯气分子间的范德华力与氯气分子熔沸点高低无关
    C.水结成冰密度增大与水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有关
    D.化学键的形成一定伴随着电子的得失
    【答案】A
    【详解】A.由于物质对外不显电性,所以含有阴离子的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阳离子,A正确;
    B.氯气是分子晶体,熔沸点高低取决于分子间作用力即范德华力大小,B错误;
    C.固体水分子和液体水分子都存在氢键,C错误;
    D.共价键的形成是原子间的共用电子对的偏移,D错误;
    故答案为:A。
    5.(2022·北京平谷·高一期末)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稳定性:B.与反应,比剧烈
    C.碱性:D.酸性:
    【答案】D
    【详解】A.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则水的稳定性强于硫化氢能够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A不符合题意;
    B.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与氢气反应的剧烈程度依次减弱,则氢气与氟气反应的剧烈程度剧大于氯气能够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B不符合题意;
    C.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依次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依次减弱,则氢氧化钠的碱性强于氢氧化镁能够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C不符合题意;
    D.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与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有关,与酸性强弱无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2022·北京·101中学高三阶段练习)下列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原子半径:S>ClB.还原性:H2Se>H2S
    C.结合质子能力:S2->Cl-D.酸性:H2SO4>H3PO4
    【答案】C
    【详解】A.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就越小,由于原子序数Cl>S,所以原子半径:S>Cl,A项正确;
    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则简单氢化物的还原性越弱,由于非金属性S>Te,则还原性:H2S<H2Te,与元素周期律有关,B项正确;
    C.酸性HCl>H2S,酸性越弱,对应的阴离子越易结合质子,所以结合质子能力:S2->Cl-,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C项错误;
    D.元素的非金属性S>P,所以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H2SO4>H3PO4,与元素周期律有关,D项正确;
    答案选C。
    7.(2022·山东·济南市长清中学高一阶段练习)下列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
    B.质子数为17、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
    C.Na2O的电子式:
    D.NH4Cl的电子式:
    【答案】C
    【详解】A.F-的电子式应在Mg2+两边,用电子式表示MgF2的形成过程为,故A错误;
    B.根据原子构成,左下角为质子数,左上角为质量数,其质量数为17+20=37,可表示为:,故B错误;
    C.Na2O为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和氧离子构成,电子式: ,故C正确;
    D.没有表示出Cl-最外层电子,正确的是,故D错误;
    答案选C。
    8.(2022·北京市第十一中学高三开学考试)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且X与Z同主族,Y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的次外层电子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氧化物的熔点:X>YB.最简单的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Z
    C.X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D.原子半径:Z>Y>X
    【答案】B
    【分析】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X与Z同主族,Y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次外层电子数,说明Y、Z同周期,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X、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结合原子半径可知,X为C,Y为Mg,Z为Si元素,以此分析解答。
    【详解】A.X为C,Y为Mg,氧化物为CO2、MgO,熔点:XZ,故B正确;
    C.X为C,Z为Si元素,X与Z可形成共价化合物SiC,故C错误;
    D.X为C,Y为Mg,Z为Si元素,根据主族元素原子半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从左往右逐渐减小,则半径:Y>Z>X,故D错误;
    答案选B。
    9.(2021·黑龙江实验中学高一阶段练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H4和BCl3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了8电子稳定结构
    B.Na2O2、NaClO中所含化学键类型不完全相同
    C.将某种化合物溶于水,若能导电说明这种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D.氯气与NaOH反应的过程中,同时有离子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答案】B
    【详解】A.CH4和BCl3分子中H原子和B原子的最外层未达8电子稳定结构,A错误;
    B.Na2O2中含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NaClO中含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两者所含化学键类型不完全相同,B正确;
    C.HCl溶于水,水溶液能导电,但HCl为共价化合物,C错误;
    D.氯气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断裂了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形成了离子键、极性共价键,D错误;
    故选B。
    10.(2022·北京·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高一阶段练习)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A.金刚石与石墨B.氧气与臭氧(O3)C.红磷(P)与白磷(P4)D.CO2与CO
    【答案】D
    【详解】A.金刚石、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选项A不符合题意;
    B.O2、O3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选项B不符合题意;
    C.红磷、白磷是由磷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选项C不符合题意;
    D.CO2与CO是化合物,不属于同素异形体,选项D符合题意;
    答案选D。
    11.(2022·北京大兴·高一期末)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S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Se属于第4周期VIA族元素
    B.氢化物的稳定性:H2Se<H2S
    C.核素Se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是78
    D.S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H2SeO4
    【答案】C
    【详解】A.主族元素原子电子层数=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族序数,所以该元素处于第四周期ⅥA族,故A正确;
    B.元素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S的非金属性大于Se的非金属性,所以稳定性,H2Se<H2S,故B正确;
    C.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中子数=78-34=44,该原子的中子数为44,故C错误;
    D.Se的最高价是+6价,故S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H2SeO4,故D正确;
    故选:C。
    12.(2022·北京海淀·高一期末)Pu可用于制造同位素电池。下列关于Pu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94B.中子数为238C.核外电子数为144D.质量数为332
    【答案】A
    【分析】原子符号左下角为质子数,左上角为质量数,质量数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的和,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其原子核内质子数。
    【详解】A.根据原子符号表示的含义可知:Pu的质子数是94,A正确;
    B.根据原子符号表示的含义可知:Pu的中子数是238-94=144,B错误;
    C.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原子核内质子数,Pu的质子数是94,则其核外电子数也是94,C错误;
    D.原子符号左上角等于其质量数,则原子Pu的质量数为238,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13.(2022·湖北·襄阳四中高一阶段练习)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A是元素Y的单质,丙、丁、戊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丙是有漂白性的无色气体,戊是常用的绿色氧化剂,丁和戊含有相同的元素种类,A为常见金属且能与强碱溶液反应,甲是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Z的最高价和最低价的代数和等于4。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X>Z
    B.气态氢化物的沸点:X<Z
    C.X与Z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
    D.简单离子半径大小:X<Y<Z
    【答案】C
    【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丙、丁、戊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丙是有漂白性的无色气体,则丙为SO2,戊是常用的绿色氧化剂,则戊为H2O2,丁和戊含有相同的元素种类,则丁为H2O,丙和戊反应生成甲,则甲为H2SO4,根据题图和题干信息A既能和浓硫酸反应又能和强碱反应,则A为Al,乙为Al2(SO4)3。甲是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Z的最高价和最低价的代数和等于4,则Z是S,A是元素Y的单质,则Y是Al,W、X分别为H和O,由此可知W、X、Y、Z分别为H、O、Al、S,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相应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逐渐增强,则XO2->Al3+,D错误;
    故选C。
    14.(2022·北京·北师大实验中学高三阶段练习)科学家利用四种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W、X、Y、Z“组合”成一种超分子,具有高效的催化性能,其分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图,W、X、Z分别位于不同周期,Z的原子半径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大。
    (注:实线代表共价键,其他重复单元的W、X未标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Y单质的氧化性在同主族中最强B.离子半径:Z<Y
    C.Z与Y可组成多种离子化合物D.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X
    【答案】D
    【分析】四种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W、X、Y、Z分别位于不同周期,则W为H元素;Z的原子半径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大,则Z为Na元素;由超分子结构示意图可知,X、Y形成共价键的数目为4、2,则X为C元素、Y为O元素
    【详解】A.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单质的氧化性依次减弱,则氧气的氧化性在同主族中最强,故A正确;
    B.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就越小,则氧离子的离子半径大于钠离子,故B正确;
    C.钠元素和氧元素元素可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氧化钠和过氧化钠,故C正确;
    D.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氢化物的热稳定性依次增强,则水的热稳定性强于甲烷,故D错误;
    故选D。
    15.(2022·江苏·南京师大附中高一期末)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Z处于同一周期且相邻,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B.X、Y、Z三种元素可以组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C.Y的单质的氧化性比Z的强
    D.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强于Z气态氢化物
    【答案】B
    【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Z是O元素,其中只有Y、Z处于同一周期且相邻,Y为N元素,X上一周期的主族元素,只能是H元素,W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W为Na元素。
    【详解】A. 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Z<Y,原子半径:r(X)Y>X
    C.元素W的最高价和最低价代数和为4
    D.Y和Z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不能相互反应
    【答案】C
    【分析】根据图示可知,1~18号元素X、Y、Z、W、R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最低-2价,没有正价,推断为O元素;Y只有+1价,推断为Na元素;Z最高+3价推断为Al元素;W最高+6价,最低-2价,推断为S元素;R最高+7价,最低-1价,推断为Cl元素。
    【详解】A.同周期原子半径从左往右减小,同主族从上往下增大,故原子半径:Na>Al>O,即Y>Z>X,A错误;
    B.电子层数多的离子半径较大,相同电子层数的则核电荷数多的半径小,离子半径:O2->Na+>Al3+,即X>Y>Z,B错误;
    C.据分析,元素W是S,其最高价+6价和最低价-2价的代数和为4,C正确;
    D.据分析,Y和Z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是NaOH和Al(OH)3,二者能相互反应:NaOH + Al(OH)3 = NaAlO2 + 2H2O,D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17.(2022·福建省华安县第一中学高一阶段练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写出表示含有8个质子,10个中子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
    (2)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原子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根据下列微粒回答问题:、、、、、、、。
    ①以上8种微粒共有___________种核素,共___________种元素。
    ②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_。
    ③中子数相等的是___________。
    (4)相同物质的量的与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电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_。
    【答案】(1)
    (2) Li Si
    (3) 6种核素 5种元素 、、 和
    (4) 23∶34 11∶16
    【详解】(1)含有8个质子,10个中子的原子为,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核外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答案为:;
    (2)由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原子为原子序数为3的锂原子和原子序数为14的硅原子,故答案为:Li;Si;
    (3)①核素对应的是原子,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核素种类,则以上8种微粒共有6种核素;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则5种元素,故答案为:6;5;
    ②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则互为同位素的是、、,故答案为:、、;
    ③的中子数为14—6=8,的中子数为18—8=8,则中子数相等的原子为和,故答案为:和;
    (4)的摩尔质量为46g/ml、含有的电子数为22,的摩尔质量为68g/ml、含有的电子数为32,则相同物质的量的与的质量之比为1ml×46g/ml:1ml×68g/ml=23:34,电子数之比为1ml×22:1ml×32=11:16,故答案为:23:34;11:16。
    18.(2022·福建省长泰第二中学高一阶段练习)下面是同学们熟悉的物质: ①O2; ②金刚石; ③NaBr; ④H2SO4; ⑤Na2CO3; ⑥NH4Cl; ⑦Ne;
    (1)这些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既含有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的是_______;不存在化学键的是_______;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_______。
    (2)将NaOH溶于水,破坏了NaOH中的_______,写出其电离方程式_______。
    【答案】(1) 3 5.6 7 3.5.6
    (2) 离子键 NaOH=Na++OH-
    【分析】①O2、②金刚石、⑦Ne都为非金属单质,其中①O2、②金刚石中都含有共价键,⑦Ne中不含有共价键; ④H2SO4为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只含有共价键;③NaBr、⑤Na2CO3、⑥NH4Cl都为离子化合物,但③NaBr中只含有离子键,不含有共价键;⑤Na2CO3、⑥NH4Cl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
    (1)由以上分析可知,这些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的是③NaBr,故选3;既含有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的是⑤Na2CO3、⑥NH4Cl,故选5.6;不存在化学键的是⑦Ne,故选7;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③NaBr、⑤Na2CO3、⑥NH4Cl,故选3.5.6。答案为:3;5.6;7;3.5.6;
    (2)NaOH中,Na+与OH-间含有离子键,O、H间含有共价键,将NaOH溶于水,生成Na+和OH-,破坏了NaOH中的离子键,其电离方程式为NaOH=Na++OH-。答案为:离子键;NaOH=Na++OH-。
    19.(2022·湖北黄冈·高一期末)Ⅰ.元素周期表在学习研究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请画出该部分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___________。
    (2)请写出Al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Ⅱ.镓是一种低熔点、高沸点的稀有金属,有“电子工业脊梁”的美誉,被广泛应用到光电子工业和微波通信工业。回答下列问题:
    (3)镓(Ga)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
    (4)GaN是一种直接能隙(directbandgap)的半导体,自1990年起常用在发光二极管中。一种镍催化法生产GaN的工艺如图。
    ①“热转化”时Ga转化为GaN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②“酸浸”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
    (5)As与Ga同周期,与N同主族,GaAs也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①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___________ (填字母)。
    a.碱性: b.非金属性:As>Ga
    c.酸性: d.热稳定性:
    用原子结构理论推测,GaAs中As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②废弃含GaAs的半导体材料可以用浓硝酸溶解,主要产物为、和,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答案】(1)
    (2)2Al+2OH-+2H2O=2AlO+3H2↑
    (3)第4周期第ⅢA族
    (4) 2Ga+2NH32GaN+3H2 除去GaN中混有的少量Ni
    (5) c -3价 GaAs+11HNO3=Ga(NO3)3+8NO2↑+H3AsO4+4H2O
    【解析】(1)可以在周期表中给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区,其中虚线左下方是金属元素,虚线右上方是非金属元素,因此该部分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为。
    (2)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3H2↑。
    (3)镓(Ga)的原子序数是31,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4周期第ⅢA族。
    (4)①“热转化”时Ga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氨气反应转化为GaN,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Ga+2NH32GaN+3H2。
    ②由于反应中使用了催化剂镍,则“酸浸”操作的目的是除去GaN中混有的少量Ni。
    (5)①a.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则碱性:,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a不符合;
    b.同周期自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则非金属性:As>Ga,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b不符合;
    c.酸性:与元素周期律没有关系,c符合;
    d.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简单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减弱,则热稳定性:,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d不符合;
    答案选c。
    同周期自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则非金属性:As>Ga,所以GaAs中As元素显负价,As得到3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则其化合价为-3价。
    ②废弃含GaAs的半导体材料可以用浓硝酸溶解,主要产物为、和,As元素化合价从-3价升高到+5价,N元素化合价从+5价降低到+4价,则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GaAs+11HNO3=Ga(NO3)3+8NO2↑+H3AsO4+4H2O。
    20.(2022·广东广州·高一期末)元素周期律是重要的化学学习工具。随着原子序数变化,8种短周期元素(用字母表示)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化合价或最低负化合价的变化如图所示。
    (1)b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周期_______ 族。 8种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___ ( 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同),与d处于同一主族的是_______。
    (2)b和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较强的是_______ (用化学式表示) 。
    (3)d和f形成的化合物为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该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属于_______化合物(填“离子”或“共价”)。d、e的单质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中存在的化学键有_______。
    (4)e和a可以形成化合物,该物质与水反应生成一种气体,该气体可能是_______。
    (5)能说明h的非金属性比碘元素强的反应事实是_______(写一条)。
    【答案】(1) 第二 ⅣA Na S
    (2)HNO3
    (3) Al2O3 离子 离子键和共价键
    (4)H2
    (5)Cl2 + 2I-=2Cl- +I2
    【分析】根据图示,短周期元素随着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半径及对应最高正化合价或最低负化合价的变化可知,a是H元素、b是C元素、c是N元素、d是O元素、e是Na元素、f是Al元素、g可能是Si、P或S元素、h是Cl元素,据此答题。
    (1)b是C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ⅣA族;元素的金属性同周期从左往右减小,同主族从上往下增大,8种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Na;d是O元素,与其处于同一主族的是S。
    (2)b和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是H2CO3和HNO3,HNO3是强酸,H2CO3是弱酸,故酸性较强的是HNO3。
    (3)据分析,d和f分别是O和Al,二者形成的化合物为Al2O3; 该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属于离子化合物; d、e的单质分别是O2、Na,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的化合物Na2O2中存在的化学键有Na+与间的离子键和O与O间的共价键。
    (4)e和a分别是Na和H,二者可以形成化合物NaH,NaH与水反应生成一种气体,该气体是H2,反应的方程式:NaH +H2O=NaOH +H2↑。
    (5)据分析,h是氯元素,根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又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故能说明Cl的非金属性比碘元素强的反应事实是:Cl2 + 2I-=2Cl- +I2。
    21.(2022·陕西·长安一中高一阶段练习)I.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1)将钠、钾、镁、铝各1 m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0.1 ml·L-1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与盐酸反应最剧烈,_______产生气体量最多。
    (2)将NaOH溶液与NH4Cl溶液混合生成NH3·H2O,从而验证NaOH的碱性大于NH3·H2O,继而可以验证Na的金属性大于N,你认为此设计_______(填“是”或“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_______。
    Ⅱ.利用如图装置可以验证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3)干燥管D的作用是_______。
    (4)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S,实验室中现有药品Na2S、KMnO4、浓盐酸、MnO2,则装置B中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装置C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
    (5)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Si,则A中可否加入盐酸_______(填“可”或“否”)、B中加Na2CO3、C中加_______,则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答案】(1) 钾 铝
    (2) 不合理 用碱性强弱比较金属性强弱时,一定要用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比较,NH3·H2O不是N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3)防止倒吸
    (4) 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产生黄色浑浊
    (5) 否 Na2SiO3 CO2+SiO+H2O=H2SiO3↓+ CO
    【解析】(1)同一周期元素,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弱,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同一主族,原子序数越大,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酸或水反应越剧烈,所以金属性K>Na>Mg>Al,则K与盐酸反应最剧烈;钠、钾、镁、铝在反应中分别失去1、1、2、3个电子,因此相同条件下所得气体体积比是1:1:2:3,Al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量最多,故答案:钾;铝;
    (2)用碱性强弱比较金属性强弱时,一定要用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比较,NH3·H2O不是N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所以方案不合理,故答案:不合理;用碱性强弱比较金属性强弱时,一定要用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比较,NH3·H2O不是N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3)气体溶于水时容易引起液体倒流,所以干燥管D的作用是防止倒吸,故答案:防止倒吸;
    (4)由于没有加热装置,则利用高锰酸钾制备氯气,所以装置B中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氯气能把硫化钠氧化为单质S,所以装置C中的实验现象为产生浅黄色沉淀,故答案: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产生浅黄色沉淀;
    (5)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Si,则可以借助于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由于盐酸易挥发,则A中加硫酸、B中加Na2CO3,硫酸和碳酸钠的反应来制取CO2;C中加Na2SiO3.,CO2与硅酸钠反应产生硅酸,C中可以发生反应: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产生白色胶状沉淀,故答案:否;Na2SiO3;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
    B
    C
    N
    O
    F
    Al
    Si
    P
    S
    Cl
    Ga
    Ge
    As
    Se
    Br
    In
    Sn
    Sb
    Te
    I
    Tl
    Pb
    Bi
    P
    At

    相关试卷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化学键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化学键课时练习,文件包含431离子键精准练习-高一化学同步学习高效学讲练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431离子键精准练习-高一化学同步学习高效学讲练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习题,文件包含413核素精准练习-高一化学同步学习高效学讲练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413核素精准练习-高一化学同步学习高效学讲练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