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湖南省长沙市湘江新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湖南省长沙市湘江新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01
    湖南省长沙市湘江新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02
    湖南省长沙市湘江新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03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湖南省长沙市湘江新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湘江新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选择题,基础,阅读理解,习作园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4分)在括号内填入读音为“zà”的字。
    2.(12分)根据拼音和语境在横线里写出正确的词语。
    ㅤㅤ女孩子们穿着缀满珍珠的yī shang ,稍微有点羞涩,在lǜ tǎn 一样的草地上为大家跳起yōu yǎ 的舞蹈。男孩子们则敞开yī jīn ,略带jū shù ,为大家表演摔跤。大家都tá zuì 在这欢乐的气氛之中。
    二、选择题(每题2分,12分)
    3.(2分)下列词语中与戏曲无关的一项是( )
    A.粉墨登场B.有板有眼C.力透纸背D.跑龙套
    4.(2分)不属于“五谷”的一项是( )
    A.稻B.黍C.菽D.粮
    5.(2分)下列词语中的“素”与“素不知道”中的“素”,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素不相识B.艰苦朴素C.荤素搭配D.银装素裹
    6.(2分)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的记性不大好,常常把别人的名字囫囵吞枣地乱喊一通。
    B.经过师傅的指点,我才恍然大悟。
    C.母亲那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微笑。
    D.这件案子涉及面广,关系错综复杂,必须深入调查研究。
    7.(2分)下面这段话中,加点字意思依次是( )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A.思考 认同 解释安慰
    B.思考 解释安慰 认同
    C.解释安慰 思考 认同
    D.认同 思考 解释安慰
    8.(2分)与“红梅正报万家春”最适合的下联是( )
    A.春夏秋冬春为首B.迎春正报千家春
    C.绿竹别具三分景D.梅桃李杏梅占先
    三、基础(14分)
    9.(8分)古诗文运用。
    (1)《书湖阴先生壁》中“ , 。”写出了庭院主人的勤劳、庭院的整洁。
    (2)《过故人庄》中体现主客临窗对饮,畅谈农事的诗句是“ , 。”
    (3)《书戴嵩画牛》一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是:“ 。”从中我明白了: 。
    (4)宋代名臣李纲非常爱国,外敌侵略国土,他这样说:“祖宗疆土, ,不可以 。”
    10.(6分)ㅤㅤ快放寒假了,不少同学觉得假期有大把时间,可用来玩手机或者电脑游戏。请写一份倡议书,倡议同学们不玩手机和电脑游戏。(最后署名统一为:XX小学XX中队全体少先队员)

    四、阅读理解(28分)
    11.(12分)文言文阅读
    ㅤㅤ余①幼时即嗜②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③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④。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⑤。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ㅤㅤ注释:①余:我。②嗜(shì)学:爱好读书。③假借:借。④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读书。弗,不。之,指代抄书。⑤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将序号填在横线里。
    A走送之
    ①跑;②走路;③离开。
    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①以为是这样;②因此。
    (2)作者记叙借书、抄书的事例,是为了说明 。(请用原文回答)
    (3)用“_____”画出文中表现作者幼时抄书艰苦的句子。
    (4)“不敢稍逾约”中的“稍”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5)你还知道哪位名人或身边人好学的故事?请写一个事例说明观点。

    12.(16分)课外阅读
    材料一:北京鲁迅博物馆有关介绍
    材料二:
    故乡(节选)
    ㅤㅤ我问问他(中年闰土)的景况。他只是摇头。
    ㅤㅤ“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ㅤㅤ[背景链接]鲁迅于1919年12月回故乡,目睹农村的破败和农民(以闰土为代表)的凄苦,十分悲愤,1921年1月便以回乡的经历为题材,写了《故乡》这篇小说。表达了他渴望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愿望。
    (1)下面 去“鲁迅博物馆”的时间不合适?原因是: 。
    A.张明7月9日(周六)下午2点去
    B.王红6月3日(周五)上午10点去
    C.琳琳8月8日(周一)上午9点去
    D.刘芳5月8日(周日)中午12点去
    (2)平平想去博物馆了解鲁迅的生平、相关故事、作品,应该主要选择 这几个部分。
    A.1 2 3 6
    B.1 2 3 5
    C.1 2 4 6
    D.1 2 3 4
    (3)鲁迅为什么要写《故乡》这篇小说?

    (4)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有什么不同?

    (5)朗读“材料二”中闰土说的话,应该怎样朗读,注意些什么?

    (6)结合资料,写一段话,描写中年闰土的外貌。

    五、习作园地(30分)
    ㅤㅤ选择你印象深的一次活动完成一篇习作,注意把活动过程写具体,写好活动场面。(文中不要出现学校校名和人名,可用“××”代替。)
    2023-2024学年湖南省长沙市湘江新区六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运用(42分)
    1.(4分)在横线里填入读音为“zà”的字。
    【解答】噪音:振动不规则,听起来令人感觉不快的声音。
    创造: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或事物按一定方式联系起来,主观地制造客观上能被人普遍接受的事物,以达到某种目的的行为。
    急躁:指性急,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容易激动,缺乏耐心。
    干燥: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
    故答案为:
    噪 造
    躁 燥
    2.(12分)根据拼音和语境在横线里写出正确的词语。
    ㅤㅤ女孩子们穿着缀满珍珠的yī shang 衣裳 ,稍微有点羞涩,在lǜ tǎn 绿毯 一样的草地上为大家跳起yōu yǎ 优雅 的舞蹈。男孩子们则敞开yī jīn 衣襟 ,略带jū shù 拘束 ,为大家表演摔跤。大家都tá zuì 陶醉 在这欢乐的气氛之中。
    【解答】故答案为:
    衣裳 绿毯 优雅 衣襟 拘束 陶醉
    二、选择题(每题2分,12分)
    3.(2分)下列词语中与戏曲无关的一项是( )
    A.粉墨登场B.有板有眼C.力透纸背D.跑龙套
    【解答】A.粉墨登场: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现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B.有板有眼:比喻言语行动有条不紊,富有节奏或章法。
    C.力透纸背:形容书法刚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也常用来形容诗文等作品运力巧妙,内涵深刻。
    D.跑龙套:原指戏曲中拿着旗子做兵卒的角色,后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或专做跑腿、服务性工作;或起次要作用,充当配角。
    故A、B、D与戏曲有关。
    故选:C。
    4.(2分)不属于“五谷”的一项是( )
    A.稻B.黍C.菽D.粮
    【解答】五谷:稻、黍、稷、麦、菽。
    故选:D。
    5.(2分)下列词语中的“素”与“素不知道”中的“素”,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素不相识B.艰苦朴素C.荤素搭配D.银装素裹
    【解答】“素不知道”的“素”意思是本来。
    A.“素不相识”的“素”意思是本来。
    B.“艰苦朴素”的“素”意思是颜色单纯,不艳丽。
    C.“荤素搭配”的“素”意思是非肉类的食品。
    D.“银装素裹”的“素”意思是白色。
    故选:A。
    6.(2分)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的记性不大好,常常把别人的名字囫囵吞枣地乱喊一通。
    B.经过师傅的指点,我才恍然大悟。
    C.母亲那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微笑。
    D.这件案子涉及面广,关系错综复杂,必须深入调查研究。
    【解答】A.囫囵吞枣: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笼统地接受。不符合句子语境。
    B.恍然大悟:一下子完全明白了或觉悟过来了。符合句子语境。
    C.饱经风霜:比喻经历了很多艰难困苦的磨练。符合句子语境。
    D.错综复杂:许多东西交叉牵连,情况多而杂。符合句子语境。
    故选:A。
    7.(2分)下面这段话中,加点字意思依次是( )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A.思考 认同 解释安慰
    B.思考 解释安慰 认同
    C.解释安慰 思考 认同
    D.认同 思考 解释安慰
    【解答】这段话细致地描写了渔夫做出决定前后思考的过程,渔夫矛盾的心理,和他最终作出的担负起了责任的决定,说明他与妻子桑娜一样,有着一颗甘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高尚的心。结合“搔搔后脑勺”可知,“嗯”说明他正在认真考虑,形象地说明渔夫觉得问题严重。“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这是渔夫做出的初步决定,表明渔夫认同妻子的做法。“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说明渔夫在安慰妻子。
    故选:A。
    8.(2分)与“红梅正报万家春”最适合的下联是( )
    A.春夏秋冬春为首B.迎春正报千家春
    C.绿竹别具三分景D.梅桃李杏梅占先
    【解答】对联要求对仗工整。与“红梅正报万家春”最适合的下联是“绿竹另具三分景”。“红梅”对“绿竹”,“正报”对“别具”,“万家春”对“三分景”。
    故选:C。
    三、基础
    9.(8分)古诗文运用。
    (1)《书湖阴先生壁》中“ 茅檐长扫净无苔 , 花木成畦手自栽 。”写出了庭院主人的勤劳、庭院的整洁。
    (2)《过故人庄》中体现主客临窗对饮,畅谈农事的诗句是“ 开轩面场圃 , 把酒话桑麻 。”
    (3)《书戴嵩画牛》一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是:“ 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从中我明白了: 我们做事不能想当然,应该注意观察生活,做任何事都应该尊重事实,实事求是 。
    (4)宋代名臣李纲非常爱国,外敌侵略国土,他这样说:“祖宗疆土, 当以死守 ,不可以 尺寸与人 。”
    【解答】(1)“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出自宋代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
    (2)“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出自唐代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3)《书戴嵩画牛》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篇散文。用简单的手法叙述了一件事情,并讽刺了凭空想像的外行人一文中,其中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是:“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从中我明白了:我们做事不能想当然,应该注意观察生活,做任何事都应该尊重事实,实事求是。
    (4)“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出自《宋史•列传•卷一百一十七》。
    故答案为:
    (1)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2)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3)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我们做事不能想当然,应该注意观察生活,做任何事都应该尊重事实,实事求是;
    (4)当以死守 尺寸与人。
    10.(6分)ㅤㅤ快放寒假了,不少同学觉得假期有大把时间,可用来玩手机或者电脑游戏。请写一份倡议书,倡议同学们不玩手机和电脑游戏。(最后署名统一为:XX小学XX中队全体少先队员)

    “不玩手机和电脑游戏”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快放寒假了,不少同学觉得假期有大把时间,这种以手机这类以触摸屏为特征的电子产品逐渐成为许多孩子爱不释手的玩伴。但是,随之而来的视疲劳、视力下降和注意力不集中等弊端也正在威胁着我们身心的健康。更严重的是,有的同学利用手机玩游戏,聊天,不分白天黑夜,玩物丧志,精神萎靡不振,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为了保证我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校特别发出倡议:
    一、请家长监督孩子,如果您的孩子不能保证在周一至周五远离手机、电子产品,请及时告知孩子的班主任老师,学校会根据情况安排专人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帮助您的孩子远离手机、电子产品,逐步建立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二、请学生也要合理监督家长,如果发现家长的行为影响到了自己的学习,请孩子及时向班主任反映,班主任要及时报告给学校,由学校安排专人约谈家长,情况严重者,校长亲自约谈。
    三、严格要求自己,从点滴做起,拒绝手机、电脑,提倡学生、家长共同阅读课外书,让书香香满你的家园。
    四、家长同志们,请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请自觉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合理安排好自己和孩子的生活,陪着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同学们,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点滴做起,在日常生活中杜绝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争做文明学生,共建文明校园!
    我们的口号:不玩手机和电脑游戏,拒绝手机游戏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倡议人:全体少先队员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解答】范文:
    “不玩手机和电脑游戏”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快放寒假了,不少同学觉得假期有大把时间,这种以手机这类以触摸屏为特征的电子产品逐渐成为许多孩子爱不释手的玩伴。但是,随之而来的视疲劳、视力下降和注意力不集中等弊端也正在威胁着我们身心的健康。更严重的是,有的同学利用手机玩游戏,聊天,不分白天黑夜,玩物丧志,精神萎靡不振,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为了保证我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校特别发出倡议:
    一、请家长监督孩子,如果您的孩子不能保证在周一至周五远离手机、电子产品,请及时告知孩子的班主任老师,学校会根据情况安排专人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帮助您的孩子远离手机、电子产品,逐步建立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二、请学生也要合理监督家长,如果发现家长的行为影响到了自己的学习,请孩子及时向班主任反映,班主任要及时报告给学校,由学校安排专人约谈家长,情况严重者,校长亲自约谈。
    三、严格要求自己,从点滴做起,拒绝手机、电脑,提倡学生、家长共同阅读课外书,让书香香满你的家园。
    四、家长同志们,请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请自觉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合理安排好自己和孩子的生活,陪着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同学们,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点滴做起,在日常生活中杜绝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争做文明学生,共建文明校园!
    我们的口号:不玩手机和电脑游戏,拒绝手机游戏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倡议人:全体少先队员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四、阅读理解(28分)
    11.(12分)文言文阅读
    ㅤㅤ余①幼时即嗜②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③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④。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⑤。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ㅤㅤ注释:①余:我。②嗜(shì)学:爱好读书。③假借:借。④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读书。弗,不。之,指代抄书。⑤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将序号填在横线里。
    A走送之 ①
    ①跑;②走路;③离开。
    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②
    ①以为是这样;②因此。
    (2)作者记叙借书、抄书的事例,是为了说明 余幼时即嗜学 。(请用原文回答)
    (3)用“_____”画出文中表现作者幼时抄书艰苦的句子。
    (4)“不敢稍逾约”中的“稍”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不可以。体现出“我”还书必守期,对待还书这件事极其重视,所以别人才愿意再借。
    (5)你还知道哪位名人或身边人好学的故事?请写一个事例说明观点。
    我还知道匡衡好学的故事,匡衡家中贫穷没钱买灯烛,他在墙壁上凿个洞借邻居家的烛光读书。这就是著名的凿壁借光,后用“凿壁借光”来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解答】(1)考查字词解释。A走送之:马上跑去还书。走:跑。故选①。
    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因此有很多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以是:因此。故选②。
    (2)考查内容理解。阅读文段可知,作者记叙借书、抄书的事例,是为了说明“我”年幼时就非常爱好读书。即:余幼时即嗜学。
    (3)考查内容理解。阅读文段可知,冬天非常寒冷,砚台里的墨汁都结了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即表现作者幼时抄书艰苦的句子是“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4)考查字词理解与赏析。不敢稍逾约:不敢超过约定的期限。稍:稍微。“稍”字起强调作用,体现出“我”还书必守期,对待还书这件事极其重视,所以别人才愿意再借。
    (5)考查拓展延伸。结合自己的积累写一写即可。示例:我还知道匡衡好学的故事,匡衡家中贫穷没钱买灯烛,他在墙壁上凿个洞借邻居家的烛光读书。这就是著名的凿壁借光,后用“凿壁借光”来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故答案为:
    (1)A①B②;
    (2)余幼时即嗜学;
    (3)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4)不可以。体现出“我”还书必守期,对待还书这件事极其重视,所以别人才愿意再借。
    (5)我还知道匡衡好学的故事,匡衡家中贫穷没钱买灯烛,他在墙壁上凿个洞借邻居家的烛光读书。这就是著名的凿壁借光,后用“凿壁借光”来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12.(16分)课外阅读
    材料一:北京鲁迅博物馆有关介绍
    材料二:
    故乡(节选)
    ㅤㅤ我问问他(中年闰土)的景况。他只是摇头。
    ㅤㅤ“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ㅤㅤ[背景链接]鲁迅于1919年12月回故乡,目睹农村的破败和农民(以闰土为代表)的凄苦,十分悲愤,1921年1月便以回乡的经历为题材,写了《故乡》这篇小说。表达了他渴望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愿望。
    (1)下面 C 去“鲁迅博物馆”的时间不合适?原因是: 周一闭馆 。
    A.张明7月9日(周六)下午2点去
    B.王红6月3日(周五)上午10点去
    C.琳琳8月8日(周一)上午9点去
    D.刘芳5月8日(周日)中午12点去
    (2)平平想去博物馆了解鲁迅的生平、相关故事、作品,应该主要选择 A 这几个部分。
    A.1 2 3 6
    B.1 2 3 5
    C.1 2 4 6
    D.1 2 3 4
    (3)鲁迅为什么要写《故乡》这篇小说?
    在鲁迅的记忆中,故乡是美丽的;但他回到故乡时感到的是故乡悲凉、落寞的凄惨景象,在那个时代大背景下,农民的生活越来越苦,农村已经无可避免的走向了没落。“我”回忆中的故乡是一个带有神异色彩的美的故乡。写《故乡》这篇小说,表达了作者渴望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愿望。
    (4)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有什么不同?
    样貌和性格不一样。在样貌上,闰土由原来“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的活泼可爱的少年变成了一个眼睛“肿得通红”、脸色“灰黄”并“刻着许多皱纹”的“石像”。在性格上,由原来活泼刚健、聪明热情、见多识广、讲起农村见闻来滔滔不绝的农村少年,变成了一个虽是勤劳质朴,却生活困苦、麻木迟钝、愚昧落后的“木偶人”。
    (5)朗读“材料二”中闰土说的话,应该怎样朗读,注意些什么?
    应该用气缓声沉的语气去读,读出为难、无可奈何样子。读时要注意声速缓慢,伤感。
    (6)结合资料,写一段话,描写中年闰土的外貌。
    身材增加了一倍,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提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解答】(1)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通读材料,结合题目中给出的选项可知,选项中的“C.琳琳8月8日(周一)上午9点去”不合适。原因是周一闭馆。
    (2)考查对材料一内从的理解。通读材料一,结合题目中给出的选项可知,平平想去博物馆了解鲁迅的生平、相关故事、作品,应该主要选择基本资料、展厅、鲁迅传记、交通这几个部分。故选A。
    (3)考查对材料二内容的理解,并回答问题。通读材料二,结合《故乡》原文可知,在鲁迅的记忆中,故乡是美丽的;但他回到故乡时感到的是故乡悲凉、落寞的凄惨景象,在那个时代大背景下,农民的生活越来越苦,农村已经无可避免的走向了没落。“我”回忆中的故乡是一个带有神异色彩的美的故乡。写《故乡》这篇小说,表达了作者渴望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愿望。
    (4)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通读《故乡》原文,结合材料和查询资料可知,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得不同表现在:样貌和性格不一样。在样貌上,闰土由原来“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的活泼可爱的少年变成了一个眼睛“肿得通红”、脸色“灰黄”并“刻着许多皱纹”的“石像”。在性格上,由原来活泼刚健、聪明热情、见多识广、讲起农村见闻来滔滔不绝的农村少年,变成了一个虽是勤劳质朴,却生活困苦、麻木迟钝、愚昧落后的“木偶人”。
    (5)考查朗读。通读材料二,对于文中的“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这段话应该用气缓声沉的语气去读,读出为难、无可奈何样子。读时要注意声速缓慢,伤感。
    (6)考查形象分析。通读《故乡》原文可知,中年闰土与少年闰土相比,身材增加了一倍,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提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故答案为:
    (1)C 周一闭馆;
    (2)A;
    (3)在鲁迅的记忆中,故乡是美丽的;但他回到故乡时感到的是故乡悲凉、落寞的凄惨景象,在那个时代大背景下,农民的生活越来越苦,农村已经无可避免的走向了没落。“我”回忆中的故乡是一个带有神异色彩的美的故乡。写《故乡》这篇小说,表达了作者渴望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愿望;
    (4)样貌和性格不一样。在样貌上,闰土由原来“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的活泼可爱的少年变成了一个眼睛“肿得通红”、脸色“灰黄”并“刻着许多皱纹”的“石像”。在性格上,由原来活泼刚健、聪明热情、见多识广、讲起农村见闻来滔滔不绝的农村少年,变成了一个虽是勤劳质朴,却生活困苦、麻木迟钝、愚昧落后的“木偶人”;
    (5)应该用气缓声沉的语气去读,读出为难、无可奈何样子。读时要注意声速缓慢,伤感;
    (6)身材增加了一倍,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提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五、习作园地(30分)
    ㅤㅤ选择你印象深的一次活动完成一篇习作,注意把活动过程写具体,写好活动场面。(文中不要出现学校校名和人名,可用“××”代替。)
    【解答】范文:
    一次难忘的活动
    岁月像湍湍激流,不断冲刷我的记忆,多彩的校园生活中许多事情已经模糊,但在我心灵深处,有一件事,一直令我难忘。
    记得那是去年的秋天,老师为了让我们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培养我们的观察力,组织了一场拔河比赛。老师把我们分为两个队,一个是“猛虎队”,另一个是“雄鹰队”。我被分到了“雄鹰队”。两队实力相当,互不相让,同学们一个个英姿飒爽、昂首挺胸,一场针锋相对的比赛即将展开了。随着老师的哨声,比赛开始了。双方队员握紧绳子,他们一个个脚蹬着地,身体向后倾,拼命向自己的方向拽绳子。绳中间的红绸带一会儿移向“猛虎队”,一会儿又移向“雄鹰队”,互不相让。双方啦啦队的队员们,也齐声呐喊,不停地为自己队擂鼓助威。我的手都拽红了,可绳子还是不动一下,双方进入僵持状态。此时,我方的队员们一个个都红了眼,有的人脸憋得通红,有的人龇着牙、咧着嘴在较劲,还有的人双手紧握绳子铆足了劲向自己方向拉。最后,我们队使出了全力,随着啦啦队的喊声,红绸一下子移向了我方,我们“雄鹰队”胜了。后来两局我们队乘胜前进,连续获胜,最终我们取得了胜利。
    这次拔河比赛,使我明白了团结力量大的道理,更激励我在走向未来的道路上,要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次拔河比赛。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4/2/22 9:58:02;用户:15206639784;邮箱:15206639784;学号:42556275( )音
    创( )
    急( )
    干 ( )
    中文名称
    北京鲁迅博物馆
    目录
    1.基本资料
    建立时间
    1956年
    2.展厅
    开放时间
    9:00~16:00(周一闭馆)
    3.鲁迅传记
    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宫门口二条19号
    4.文库工程
    荣誉
    新中国最早建立的“人物传记博物馆”
    5.美食
    级别
    中国国家一级博物馆
    6.交通
    噪 音
    创 造
    急 躁
    干 燥
    中文名称
    北京鲁迅博物馆
    目录
    1.基本资料
    建立时间
    1956年
    2.展厅
    开放时间
    9:00~16:00(周一闭馆)
    3.鲁迅传记
    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宫门口二条19号
    4.文库工程
    荣誉
    新中国最早建立的“人物传记博物馆”
    5.美食
    级别
    中国国家一级博物馆
    6.交通
    相关试卷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共5页。

    湖南省长沙市湘江新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湘江新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语文试题,共4页。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博才咸嘉小学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博才咸嘉小学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共3页。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