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苏科版(2016)四年级第9课 相亲相爱一家人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心理健康苏科版(2016)四年级第9课 相亲相爱一家人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依托身边显性问题,激发学习兴趣,注重体验式教育方式,润物细无声,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体现以生为本,从小爱悟大爱,引领感悟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相亲相爱一家人
背景分析(从学情、主题两方面)
四年级在小学教育中正好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这时候的四年级孩子开始转变思想,从过去笼统的印象转变为具体的分析,偏重对自己喜欢的事物进行分析。同时,四年级孩子开始从被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转变,心理发生了明显的转变。虽然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极其有限,社交经验缺乏,经常会遇到很多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是不安的开始。如果经过正确引导,孩子可以安然度过这个不安的时期,综合能力得到快速的提高,在学习的旅途中将会实现一次具有人生意义的深刻转折,从此踏上成功的人生之路。
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大促进了少年儿童的智力发育。但伴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随之而来的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孩子身上的变化: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被家人无微不至的爱滋养着、享受着,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已经占据了他们的思想:在班级与同学相处时不懂得谦让、包容;一旦彼此产生矛盾首先责怪别人;做值日时迟到早退……一系列的现象让我们为之担忧,基于此我选择了《相亲相爱一家人》这一活动主题,希望通过本次班会,让孩子们之间能够懂得团结、互助、宽容、谦让、互相关爱、彼此尊重,在我们的小家、大家中都能和谐幸福的学习生活。
活动目标(简洁、具体)
1. 感受团结的重要性,懂得在集体生活中,遇到困难可以互相帮助。
2. 明确在与同学相处时,要学会宽容、谦让、互相关爱、彼此尊重。
3. 知道不管是小家,还是大家,都要做到相亲相爱。
活动准备(从学生、教师等方面)
1.每个小组一盘甜枣、一把长勺子
2.视频:《三个和尚》
3.每人一张心形卡片
活动过程
(每个环节的过程要具体展开,有生成材料)
环节一:照片感悟,相亲相爱一家人(约5分钟)
1.孩子们,瞧,这个字是——家。嗯,特别温馨的一个字,那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预设:家庭、班级、学校、国家。
2.老师用相机记录下了我们在4年6班这个家中一起走过的大半年足迹。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回顾那些幸福的瞬间吧。(播放学生照片)
看着这些照片,你有什么话想说呢?
学生交流。
小结:是啊,正像大家所说,大半年来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一起比赛,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这些幸福的瞬间的确能让我们感受到我们就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出示“家”这个字,是为后面买下伏笔。通过照片回顾幸福瞬间,让学生感受到我们就像家人一样相亲相爱,引出课题。
环节二:故事游戏感悟,体验“团结互助”
1. 那作为家中的一份子,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咱们先来欣赏一个小故事,看看能带给我们哪些启示?——播放视频
看了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话想说?
学生交流,相机板书:团结。
故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你来想象一下,他们三个小和尚今后会怎样做呢?
学生交流。
2.那么孩子们,在集体生活中,你身边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吗?团结或不团结都可以说说。
学生交流。
小结:孩子们,看来我们生活在集体中,不能只考虑自己。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协作,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才能取得成功。正如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所说:小成功靠个人,大成功靠团队。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故事,感受团结的重要性。同时让孩子们敞开心扉,谈谈自己以前在班集体中做过的团结或不团结的事情,有利于孩子自我反思。
3.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团结在集体中的重要性,那下面我们就来玩一个巧吃甜枣的小游戏,考考你们小组的团结力。
出示游戏规则:
小组同学做游戏。
学生发表吃枣感言。
小结:正如这个小组的同学所说,遇到困难的时候,如果我们能互相帮助,那么很多困难就能迎刃而解。那你们平时有没有接受过别人的帮助?你现在想对她说什么?帮助了别人,你的心情怎么样?
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游戏的设计,是让孩子们明确有时候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在集体生活中,我们只有互相帮助,很多困难才会迎刃而解。而后面谈接受别人的帮助,是为了引出帮助别人,还可以快乐自己。
环节三:合作感悟,学会“关爱、谦让、宽容”
在我们这个大家庭中,要做到相亲相爱,除了团结互助外,还需要很多。前几天,老师在整理班级信箱的时候,收到了几封同学的来信,他们向我倾诉了一些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征得他们的同意,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放课件)
请每个小组的同学从中选择一件你们感兴趣的事情进行讨论,谈谈你们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好开始吧!
看大家交流的这么热闹,相信一定收获不小,哪个小组先来交流。
(一)感受“宽容”
学生交流对第二件事情的看法。
小结:如果遇到事情我们能够学会换位思考,对别人多一些理解和宽容,我们就会得到更多的快乐、更多的朋友,就像这枚小小的图钉,图钉尖的一头叫苛刻,阔的一头叫宽容。别拿尖的一头去对人,把它转过来,再摸摸,瞧,多温和,多舒服,是吧?
(二)感受“谦让”
1.学生交流对第一件事情的看法。
小结:的确同学们,谦让是一种美德,懂得谦让的人,才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人,大家才会喜欢你。说到谦让,我想起了2016央视春晚上的一首歌——六尺巷,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它背后的故事。
2.听了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交流。
小结: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短短一首小诗,诠释着谦让的真谛。孩子们,如果我们每人都能做到谦让有礼,生活一定更美好更和谐!
(三)感受“友爱”
学生谈对第三件事情的看法。
小结:大家说得真好!一个被人关爱的人是幸福的,一个关爱别人的人是快乐的。老师希望大家都能成为幸福、快乐的人。
孩子们,要成为相亲相爱一家人,你觉得除了这些,还应该怎样做呢?你能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吗?
学生交流,相机板书。
设计意图:案例呈现的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矛盾与冲突,在这里通过小组辨析、班级交流,让孩子们明确同学之间相处,应该做到宽容、谦让、关爱。
环节四:提升感悟,小家大家都要相亲相爱
孩子们,其实我们不光在班集体中要做到团结、互助、宽容、谦让、关爱……在我们的小家和国家这个大家中同样也要做到这些。(出示课件)
小结:爱的温馨与幸福需要我们用心来呵护,用爱来浇灌。
设计意图:从爱班集体到爱小家和国家,是一种思想上的提升。通过这些照片的出示,让学生明确什么是大爱。
环节五:心语心愿,表达爱与祝福
孩子们,一位哲人曾说过,未曾表达的爱从未存在。下面就让我们把心中最想表达的那份爱写到那张小小的心语卡里吧!可以写给爸爸妈妈,可以写给老师同学,也可以写给我们的祖国。
看,一张张心语卡,代表着大家美好的爱与祝福,相信有了大家的齐心协力,一定能把我们的家建设成为最温馨的港湾。
孩子们,祝愿我们在这充满着爱的大家庭里健康幸福的成长。
设计意图:爱家,是我们这节班会课的一个主题,通过书写心语卡,给孩子们表达一个爱与祝福的机会,也让他们学会感恩。
活动后延伸教育活动
制作《相亲相爱一家人》记录本,孩子们发现相亲相爱的事件,随时记录,班会课总结表扬。
活动反思
《相亲相爱一家人》这一课题的产生,来源于平时的观察,发现部分孩子和别人产生矛盾时,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指责别人,心中没有他人,也没有集体。看到这样的一幕,我心中就有了这节课的雏形。课设计好后,对这节课的实际效果充满了期待,虽然不能奢望一节课就能改变孩子们的所思所想,但希望可以通过这节课为他们引路,让他们能学会与同学和睦相处,相亲相爱。执教完这节课,感觉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回顾梳理,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依托身边显性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学间的矛盾属于我们身边的显性问题,选择这样一个活动主题,从孩子们的生活实际入手,孩子的探讨兴趣会更浓厚,参与活动的热情也就更加高涨。
本节课的合作感悟环节,呈现的三个案例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通过让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辨析交流,激发了孩子表达的愿望,充分打开了孩子的心扉,触摸到孩子的内心世界。后面的教育就显得水到渠成,孩子们懂得了同学间相处应该学会宽容、谦让、关爱。只有当孩子敢于说出心里话时,教育才能找到切入口,才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二、注重体验式教育方式,润物细无声
体验式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之一,“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去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班会课更应如此,教育孩子不能只用空洞说教,而要让孩子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
本节课的“巧吃甜枣”游戏就是典型的体验环节,在游戏中只依靠个人的力量根本吃不到甜枣,因为勺子柄太长。这时候孩子们就开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孩子发现,如果互相喂着吃,大家就可以吃到枣。体验让孩子们经历了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比老师的说教教育效果更好。
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体现以生为本
卢梭的《爱弥儿》中指出,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社会的客观需要是教育的归宿点。主题班会正是顺应了这一观点,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策略。
本节课,没有老师的说教,有的只是孩子自己的发现、感受。如在“合作感悟”环节,孩子们自愿的进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进行讨论,没有强迫,没有引导,完全是孩子发自内心的选择。这节课孩子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可以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四、从小爱悟大爱,引领感悟提升
情感是最能触动心灵的药剂,是孩子们成长的最强大动力。我们的教育,如果能触动每个孩子的心灵,那么无疑就是成功的。
这节课,我们就是从班级的小爱开始,和孩子们畅谈如何成为相亲相爱一家人,通过故事、游戏、案例的引导讨论,孩子们总结出结论。那课上到这里就结束吗?我感觉对孩子们应该进行一个情感的提升,从小爱到大爱,所以课的最后我设计了路玉婷、公交车让座、希望小学、汶川地震等图片,就是让孩子们感悟我们在小家要做到相亲相爱,在大家中同样如此,孩子们的情感得到升华,这节课的活动目标也真正得到落实。
虽然本节课我努力去实现教学预设时的美好意愿,但因为课堂是极具动态性的,所以本节课在演绎过程中也有值得商榷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素养,让自己早日成为一名能够灵活驾驭课堂的优秀教师。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心理健康北师大版 (2013)五年级上册第十八课 今天我当家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真实性,独特性,感染性,时代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心理健康北师大版 (2013)二年级上册第四课 我能帮助他教学设计,共4页。
这是一份心理健康第十七课 拒绝诱惑教学设计,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