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08,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卡,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卡。
2.考生作答时答案一定作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共四道大题,考试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25道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 下列选项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阳明山林区B. 池塘中所有的水草
C. 草原的土壤D. 湖泊中所有的生物
【答案】A
【解析】
【分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和分解者(主要是腐生的细菌、真菌)。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生态系统,一个湖泊,一条河流等都可以看成一个个生态系统。
【详解】A.阳明山林区即包括了林区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故A正确。
B.池塘中所有的水草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植物, 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故B错误。
C.草原的土壤只包括部分非生物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故C错误。
D.湖泊中所有的生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故D错误。
故选A。
2. 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①鹦鹉学舌 ②蜘蛛结网 ③狗绕道取食 ④公鸡报晓
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
(2)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详解】①鹦鹉学舌、③狗绕道取食是通过后天的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②蜘蛛结网、④公鸡报晓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故选D。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和特点。
3. 日常生活离不开微生物,下表中实例是对真菌合理利用的是( )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蒸馒头、做面包、酿酒等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
【详解】A.细菌可被用于净化污水,在污水和废水中的有机物,如各种有机酸、氨基酸等,可以作为细菌的食物,如甲烷菌属于细菌,可以用甲烷菌制甲烷(沼气),不属于人类对真菌合理利用,A不符合题意。
B.新冠肺炎疫苗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属于人类对病毒的利用,不属于人类对真菌合理利用,B不符合题意。
C.有些真菌可以食用如香菇等,有些真菌是我国的传统药材,如灵芝,属于人类对真菌合理利用,C符合题意。
D.肺炎双球菌是细菌,引起人患肺炎,不属于人类对真菌合理利用,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 通过对化石的研究,下列表述不合理的是( )
A. 体型小的生物进化成体型大的生物
B. 单细胞生物进化演变成为多细胞生物
C. 今天的煤炭主要是古代蕨类埋在地下形成的
D. 根据始祖鸟化石得出鸟类起源于古代爬行类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
【详解】A.高等生物也有体型较小的如蜂鸟,因此体形小的生物→体形大的生物不属于生物进化的趋势,故A错误。
B.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结构简单→结构复杂、低等生物→高等生物,都属于生物进化的趋势,故B正确。
C.在距今2亿年以前,地球上曾经茂盛的生长着高达数十米的蕨类植物,它们构成了大片大片的森林,后来,这些蕨类植物灭绝了,它们的遗体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炭,故C正确。
D.始祖鸟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故D正确。
故选A。
5.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下列哪项不是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的特征?( )
A. 身体呈流线型
B. 前肢特化成翼
C. 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D. 卵外有卵壳保护
【答案】D
【解析】
【分析】多数鸟类营飞行生活,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如前肢变成翼,有大型是正羽,排成扇形,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
【详解】鸟类的身体呈流线型,飞行时减少空气的阻力,A不符合题意;前肢变成翼,翼是鸟的飞行器官,B不符合题意;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C不符合题意;通过产卵繁殖后代,卵外有卵壳保护,但与飞行无关,D符合题意。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
6. 若△、口、☆表示具有血缘关系三类生物,如图示这三类生物的化石在不同地层中的出现情况,则三类生物的进化关系最可能是( )
A. △→口→☆B. ☆→口→△C. △→☆→口D. ☆→△→口
【答案】A
【解析】
【分析】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
【详解】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另外,从图中可以发现△在底层出现的较单一,说明生物较简单、低等,上一层出现“口”较高等,最上一层出现☆说明更高等,因此三类生物的进化关系最可能是△→口→☆,A符合题意。
故选A。
7. 目前采用的生物分类系统主要有7个阶层,从大到小依次是( )
A. 界、门、纲、目、科、属、种
B. 界、纲、门、目、科、种、属
C. 界、目、纲、门、科、种、属
D. 界、门、目、科、属、种、纲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详解】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A正确,B、C、D错误。
【点睛】掌握分类单位是本题解题关键。
8. 水中生活的鲤鱼,其主要的运动方式是( )
A. 爬行B. 游泳C. 跳跃D. 飞行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运动方式也有所不同,表现出对其生活环境的适应,动物通过运动可以主动出击去获取食物,可以逃避敌害和迁移到适宜的栖息场所,还可以完成求偶和交配等,这些都有利于动物的存活,有利于生殖和繁衍种族。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有飞行、游泳、爬行、奔跑等。
【详解】游泳是生活在水中的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如:虾、海龟等靠附肢划水而运动。 蛙和鸭等动物靠后肢的摆动和蹼的张缩在水中运动。 鱼类靠发达的尾部和尾鳍的摆动而运动,尾鳍还确定运动方向,胸鳍、腹鳍和背鳍有维持身体平衡等作用。所以,水中生活的鲤鱼,其主要的运动方式是游泳,因此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9. 生物圈中已知的植物有50余万种,它们形态各异,分属不同类群。下列关于几种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银杏、苏铁种子外都没有果皮包被
B. 海带、地钱都依靠叶进行光合作用
C. 雪松、油松的果实通常称为“球果”
D. 石松、侧柏都通过产生种子进行繁殖
【答案】A
【解析】
【分析】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孢子植物靠孢子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无根,一般具有茎和叶,但是无输导组织;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裸子植物的根茎叶发达,种子裸露着,没有果皮包被,不能形成果实;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
【详解】A.银杏、苏铁属于裸子植物,种子外都没有果皮包被,故A正确。
B.海带属于藻类植物,没有叶的分化,地钱属于苔藓植物,靠叶进行光合作用,故B错误。
C.雪松、油松属于裸子植物,没有果实,故C错误。
D.石松属于蕨类植物,靠孢子繁殖,侧柏通过产生种子进行繁殖,属于种子植物,故D错误。
故选A。
10. 下列关于运动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分析】动物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不同,其运动器官也不同。
【详解】A.鳄鱼属于爬行动物,运动方式是爬行,运动器官是四肢,故A正确。
B.蚂蚁属于节肢动物,运动器官是足,故B正确。
C.金鱼生活在水中,靠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游泳,故C正确。
D.变形虫靠伪足运动,故D错误。
故选D。
11. 下列各项中,属于鲫鱼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征是( )
①卵生 ②用鳃呼吸 ③用鳍游泳 ④体表覆盖鳞片,有黏液
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可以从鱼的体色、体表、体形以及呼吸器官、运动器官、感觉器官等来分析。
【详解】鱼类生活在水中,具有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①鱼身体的颜色上深下浅为鱼的保护色。②身体呈流线型中间大两头小。③身体表面覆盖鳞片,保护身体;鳞片表面有一层粘液,游泳时减小水的阻力。④身体两侧有一行侧线,侧线和神经相连,主要是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⑤鱼的身体长有胸鳍、背鳍、腹鳍和尾鳍是鱼在水中的运动器官。⑥鱼用鳃呼吸。⑦体内有鳔,主要作用是调节身体的比重,鳔在鳍的协同下,可以使鱼停留在不同的水层里。但①卵生不是鲫鱼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征。所以②用鳃呼吸,③用鳍游泳,④体表覆盖鳞片,都是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C正确,A、B、D错误。
【点睛】掌握鱼类的主要特征是本题解题关键。
12. 海岸边的乌鸦用喙衔起螺蛳,飞到一定高度后将螺蛳摔落在岩石上,待硬壳破裂后,再飞下来享受美味。这种行为属于( )
A. 取食行B. 领域行为C. 防御行为D. 攻击行为
【答案】A
【解析】
【分析】取食行为是指动物获得营养的诸多活动,包括寻找、获取、加工、摄入和贮藏食物等过程。
领域行为是指动物用各种方式标记、占有自己的领域,不允许其他动物侵入。
防御行为是指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行为。
攻击行为是指同种个体之间常常由于食物、配偶、领域、等发生相互攻击或争斗的行为,其特点是争斗的双方很少受到致命的伤害。
【详解】题干中描述的乌鸦行为是乌鸦为获取螺蛳中的营养而发生的多种行为,属于取食行为,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本题的重点是区分动物的不同行为。
13. 下列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是 ( )
A. 蚯蚓B. 大山雀C. 黑猩猩D. 牛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获得途径的不同,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因素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不同。
【详解】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就越强。在各选项中的动物中,黑猩猩属于哺乳动物,最高等,学习行为最强,蚯蚓最低等,学习行为最弱。
故选C。
14. 下图所示,某同学投篮手臂伸直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 )
A. 收缩舒张B. 舒张收缩C. 收缩收缩D. 舒张舒张
【答案】B
【解析】
【分析】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如图:
【详解】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如做屈肘动作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在做伸肘动作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投篮动作中,篮球投出时属于伸肘动作,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故选B。
【点睛】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15. 在食物中有我们身体所需要的多种营养物质,其中很多有机物能够提供身体所需要的能量。这些能量被释放出来是通过( )
A. 小肠的消化作用B. 线粒体的呼吸作用
C. 循环系统的运输作用D. 叶绿体的光合作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人体内的有机物中的能量是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为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利用。小肠的消化只是将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物质,有利于人体吸收;人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详解】A.小肠的消化作用能消化食物,把难吸收的物质消化成可直接吸收的物质,不符合题意。
B.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能通过呼吸作用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储存着能量)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来利用,符合题意。
C.循环系统的运输作用能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不符合题意。
D.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明确线粒体能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同时释放能量,为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利用。
16. 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出版.在此书中,达尔文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阐明了自己关于生物进化的观点.下列不符合达尔文观的是( )
A. 生物普遍具有过度繁殖能力
B. 生物与生物间存在着生存斗争
C.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 生物的变异都能得到积累和加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达尔文认为,生物都有过度繁殖的倾向,A正确;
达尔文认为,生物在生存过程中,既要与自然环境进行斗争,又要与其他生物进行斗争,B正确;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即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正确;
生物在繁衍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变异,变异分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只有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即只有有利变异能得到积累和加强,D错误。
点睛: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17. 多数科学家认为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为( )
①智人阶段 ②能人阶段 ③南方古猿阶段 ④直立人阶段
A. ①②③④B. ③②①④C. ③②④①D. ②①③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人类进化的历程通常可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
【详解】南方古猿能使用天然工具,但不能使用制造工具,是已经发现的最早的原始人类;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是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智人已经学会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进行狩猎和捕鱼。因此,正确的顺序是南方古猿阶段、能人阶段、直立人阶段、智人阶段,C正确;A、B、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解题的关键是要熟记人类进化的历程: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18.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河水、池泥、水藻、植食性小鱼、广口瓶、凡士林等材料制作了一个生态瓶(如图所示)。下列对生态瓶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该生态瓶就是一个微型生态系统
B. 该生态瓶中有一条食物链:水草→小鱼→细菌
C. 若河水被污染,一段时间后小鱼体内污染物含量最多
D. 该生态瓶中的能量转变顺序是:光能→化学能→热能
【答案】B
【解析】
【分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链状的结构叫做食物链。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的越多。
【详解】A.生态瓶中含有河水、池泥、光是非生物部分,水藻是生产者,植食性小鱼是消费者、池泥中的细菌是分解者,水藻、植食性小鱼、池泥中的细菌是生物部分,因此该生态瓶就是一个微型生态系统,A不符合题意。
B.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B符合题意。
C.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的越多,若河水被污染,一段时间后小鱼体内污染物含量最多,C不符合题意。
D.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由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随着物质在食物链中的传递,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最终能量随着有机物氧化解能转化成热能,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9. 蚂蚁是具有社群行为的动物,其集群的原因是( )
A. 蚁群个体数量多
B. 蚁群可以一起攻击敌害
C. 蚁群便于捕食
D. 蚁群的不同成员分工明确,共同维持群体的存在
【答案】D
【解析】
【分析】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
【详解】营社会行为的动物一般有明确的分工,蚂蚁的群体有蚁后、雄蚁、工蚁、兵蚁,需要彼此配合、密切合作才能维持群体的正常生存,可见D正确。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社会行为的特点。
20. “地球,我的母亲,我过去、现在、未来,衣的是你,住的是你。”地球上所有生物共有的家园称为( )
A. 海洋生态系统B. 陆地生态系统
C. 生物圈D. 城市生态系统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地球上的环境以水域环境和陆地环境为主,所以,生态系统可以分为水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
【详解】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由此可见,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1. 我国地大物博,不仅植物资源丰富,也是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但前些年由于环境的改变,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重威胁。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 )
A. 生物多样性就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 生物多样性就是指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 对濒危动物的保护,不能迁出原地进行特殊管理
D.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是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和加强宣传教育。
【详解】AB.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等,故AB不符合题意。
C.迁地保护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它为濒临灭绝的生物提供了最后的生存机会。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建立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都属于迁地保护,故C不符合题意。
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主要的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的主要形式,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和保护措施。
22. 下列关于生态平衡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越多生态系统越稳定
B. 生态平衡是一个绝对平衡,因为生物的种类与数量总是不变的
C. 生态平衡是指生物种类、数量,所占比例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D. “三北”防护林是树种单一的人工林,它比大兴安岭的生态系统更稳定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缺一不可。
【详解】A.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一般情况下,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多,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反之就越弱,但某种生物越多生态系统越不稳定,故A错误。
B.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系统中动物的数量取决于这个生态系统中的植物数量,如在食物链“草→兔→狼”中,如果某种原因造成狼的数量猛减,兔的数量由于天敌减少而增多,兔多草的数量受到严重的破坏,草少了兔就被饿死,兔因饿死数量减少,草的数量就会慢慢增多,草多了,兔因食物充足数量也慢慢增多,但最终草的数量远大于兔的,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并维持一定的比例。因此一种生物的消失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故B错误,C正确。
D.物种类越丰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生物种类越少,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弱。三北防护林是个树种单一的人工林,因此它比大兴安岭的生态系统容易发生虫害,故D错误。
故选C。
23.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自动调节能力,自动调节能力最小的是( )
A. 农田生态系统B. 淡水生态系统
C. 森林生态系统D. 海洋生态系统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的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生物种类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自我)调节能力越弱。
【详解】A.在这几种生态系统中,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最少,因此其营养结构简单,自动调节能力最小,A符合题意。
B.淡水生态系统不仅为人类提供饮用、灌溉及工业用水的水源,在调节气候等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自动调节能力比农田生态系统强,B不符合题意。
C.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以高大的乔木为主,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自动调节能力最强,C不符合题意。
D.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组成,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浮游植物;动物种类很多,大都能在水中游动,海洋生态系统不太受人工控制,自动调节能力强,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关键点:生态系统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越少,自我调节越弱。
24. 一个天然湖泊生态系统中,肉食性鱼比植食性鱼的数量少得多,这是由于( )
A. 湖泊中鱼的密度太大B. 湖泊中氧气不足
C. 水鸟叼食肉食性鱼苗过多D. 能量在食物链中逐级递减
【答案】D
【解析】
【分析】食物链:绿色植物→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中,由前往后,营养级别依次升高,最低的是绿色植物,最高的是肉食性动物。
【详解】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由于生物自身的呼吸消耗,以及植物的残枝落叶和动物的骨骼、皮毛等难以被下一个营养级的生物利用,造成了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地说,在输入到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所以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能量就越少,生物的数量就越少。因此,一个天然湖泊生态系统中,肉食性动物比草食性动物的数量少得多。
故D符合题意。
【点睛】要牢记的一点就是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25. 如果用下图表示各概念间的关系,下表选项中与如图相符的是( )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分析】如图可知①到④的逻辑关系是:④属于③,③属于②,②属于①;或者①到④是一种从大到小的关系。
【详解】A.④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产者,因此④和③无从属关系,A不符合题意。
B.人和动物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B符合题意。
C.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动物为动物进化的顺序,无从属关系,C不符合题意。
D.①裸子植物和②被子植物同属于种子植物,二者无同属关系,③双子叶植物和④单子叶植物同属于被子植物,二者也无从属关系,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综合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26. 观察下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 ]________把两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运动时能减少两骨之间摩擦,使关节更灵活的结构是[ ]________和[ ]________内的滑液。
(2)乙图中这个动作符合杠杆原理,起支点作用的是________。
(3)图中⑦中间较粗的部分称为肌腹,两端较细的部分称为________。
【答案】26. ①. ②关节囊 ②. ⑤关节软骨 ③. ③关节腔
27. 关节 28. 肌腱
【解析】
【分析】图中①是关节头,②是关节囊,③是关节腔,④是关节窝,⑤是关节软骨,⑥是肱三头肌,⑦是肱二头肌。
【小问1详解】
②关节囊属于结缔组织,具有连接作用,把两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⑤是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③关节腔内有关节囊内壁分泌的滑液,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活动灵活。
【小问2详解】
人体任何一个动作的产生必须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才能完成。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小问3详解】
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
27. 下图“进化树”形象而简明地表示了动植物进化的主要历程。据图回答:
(1)仔细观察动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请写出下列序号所代表的动植物类群名称:⑩________;⑭________。
(2)从生物生活环境的变化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________。
(3)地球上的生物多种多样,据估计存在大约500万~1亿种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实质上是________的多样性;生物学家主要是根据生物之间的________,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
【答案】27. ①. 爬行类 ②. 藻类植物
28. 从水生到陆生 29. ①. 遗传##基因 ②. 相似程度
【解析】
【分析】(1)图中:①单细胞动物。②腔肠动物,③扁形动物,④线形动物,⑤软体动物,⑥环节动物,⑦节肢动物,⑧鱼类,⑨两栖类,⑪鸟类,⑫哺乳类,⑬人,⑭藻类植物,⑮苔藓植物,⑯蕨类植物,⑰裸子植物,⑱被子植物。
(2)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非常重要的证据。
【小问1详解】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图中⑩爬行类,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⑭藻类植物无根、茎、叶分化的植物。
【小问2详解】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动物进化过程中,较早出现的单细胞动物和腔肠动物大多数生活在水中,而较晚出现的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动物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说明生物从结构简单、离不开水环境逐渐进化到结构复杂、能够适应在陆地环境中生活。从生物生活环境的变化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水生到陆生。
【小问3详解】
不同种生物的基因有所不同,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的基因也不尽相同,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因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遗传)的多样性。
为了科学地将生物进行分类,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7个不同的等级。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分类的基本等级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28. 图甲是某新型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图乙是某生物学习兴趣小组在该生态系统周边进行野外调查后绘制的部分生物间的食物关系网。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农作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这些物质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作用后,又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返回无机环境,实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
(2)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图甲,该生态农业实现了________,从而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有效减少了燃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和浪费。
(3)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图乙中缺少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
(4)图乙中,鹰占____个营养级,其中同时具有捕食和竞争关系的生物是________。
【答案】(1)物质循环
(2)能量的多级利用 (3)分解者
(4) ①. 3 ##三 ②. 鹰和蛇
【解析】
【分析】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从无机环境开始,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又回到无机环境的过程。主要有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特点是循环流动,反复利用。
【小问1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物质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往返循环;因此,图甲中,农作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又回到无机环境中,实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小问2详解】
图甲中,农作物的秸秆可以养蘑菇,养蘑菇的废弃物、农作物的秸秆、动物的粪便等可以作为沼气池的原料生产沼气(燃料),这些事实说明,该生态系统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使能量持久、高效地流向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又避免了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
【小问3详解】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图乙食物网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因此,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图乙中缺少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
【小问4详解】
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相互关联,就形成了食物网。图乙食物网中共有7条食物链,在“农作物→鼠→鹰”这条食物链中鹰属于第三营养级,在“农作物→食草籽鸟→蛇→鹰、农作物→鼠→蛇→鹰、农作物→蚱蜢→食虫鸟→鹰、农作物→蚱蜢→青蛙→鹰”这4条食物链中鹰都属于第四营养级,在“农作物→蚱蜢→青蛙→蛇→鹰,农作物→蚱蜢→食虫鸟→蛇→鹰”这2条食物链中鹰都属于第五营养级,所以,图乙中,鹰占 3个营养级。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鹰以蛇为食,鹰和蛇又都以食虫鸟为食,因此,鹰和蛇同时具有捕食和竞争关系。
29. 科学家发现繁殖期的雄鸟,会载歌载舞,尽其所能地吸引雌鸟。一旦过了繁殖期,即使面对原来的钟情者,也会视而不见;科学家还发现普通家鼠,雌性之间以及雌雄之间很少打架,而雄鼠之间特别是成熟的雄鼠最易发生冲突。为了弄明白其中的原因,科学家排除了雄鼠体内的雄性激素,发现雄鼠不再冲突而会和平相处。如果再把含有雄性激素的药丸植入它们的体内,恢复雄性激素的含量,它们之间会立即发生攻击、殴斗行为。若再取走药丸,大部分雄鼠又会立即停战。
(1)从行为类型来看,雄鸟尽其所能吸引雌鸟属于________行为;从行为获得途径来看,雄鼠的冲突行为和繁殖期的雄鸟表现属于________行为。
(2)上述动物行为的发生与什么物质有关?________;这种物质是由动物的_____系统分泌的。动物的行为除了受上述系统调控外,还受________系统调控。
【答案】(1) ①. 繁殖 ②. 先天性
(2) ①. 激素 ②. 内分泌 ③. 神经
【解析】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小问1详解】
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称为繁殖行为,所以从行为类型来看,雄鸟尽其所能吸引雌鸟属于繁殖行为,从行为获得途径来看,雄鼠的冲突行为和繁殖期的雄鸟表现是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
【小问2详解】
由资料可知,上述动物行为的发生有关的物质是激素,这种物质是由动物的内分泌系统分泌的,动物的行为除了受上述系统调控外,还受神经系统调控。
30. 吸烟有害健康,因香烟燃烧时会产生许多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香烟烟雾PM2.5、一氧化碳等。香烟烟雾PM2.5是室内空气主要污染源之一。某研究小组开展了“香烟烟雾对绿萝的生长是否有影响”及“绿萝对香烟烟雾PM2.5是否具有净化作用”的探究活动,步骤如下:
①用玻璃制成长、宽、高均为60cm的实验舱,其上方的玻璃盖可移动,以便放入绿萝。放入绿萝后,在接口处涂抹凡士林密封。实验舱一侧开有圆孔,以便通入香烟烟雾。通入烟雾后,用胶布密封圆孔;实验选用生长旺盛、长势基本一致的绿萝;通入的香烟烟雾量是由2支同型号香烟完全燃烧产生的。
②实验具体操作及72小时时绿萝呈现的状态见下表:
③实验中,每2小时测定实验舱中PM2.5浓度并记录数据。实验重复3次。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后绘制成如图曲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③实验结果应当取3次重复实验数据的________,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从图中分析实验舱中的绿萝在________情况下吸收PM2.5的速率最快。
(2)BD作为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
(3)A、B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________,从表中分析,该变量主要对绿萝的________(填植物器官)造成了影响。
【答案】(1) ①. 平均值 ②. 间隔通风
(2)香烟烟雾对绿萝的生长有影响吗
(3) ①. 绿萝 ②. 叶片
【解析】
【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小问1详解】
因为一次实验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取3次重复实验数据的平均值,这样多次实验的结果,可以减少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从图中分析C组实验舱中的绿萝在间隔通风情况下吸收PM2.5的速率最快。
【小问2详解】
B、D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有无香烟烟雾,探究的问题是:香烟烟雾对绿萝的生长有影响吗?
【小问3详解】
A、B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绿萝。从表中分析,B组多数叶片发黄,叶面多见水渍状斑点,说明该变量主要对绿萝的叶片造成了影响。选项
A
B
C
D
微生物
甲烷菌
新冠肺炎病毒
灵芝
肺炎双球菌
实例
沼气
新冠肺炎疫苗
药材灵芝
致肺炎
选项
A
B
C
D
动物类别
鳄鱼
蚂蚁
金鱼
变形虫
运动结构
四肢
足
尾部
鞭毛
选项
1
2
3
4
A
生物圈
生态系统
生产者
绿色植物
B
系统
器官
组织
细胞
C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动物
D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
组别
绿萝
香烟烟雾
密闭情况
绿萝呈现状态(截至72小时)
A组
无
通入
密闭
/
B组
放置
通入
密闭
多数叶片发黄,叶面多见水渍状斑点
C组
放置
通入
间隔通风
少数叶尖发黄,叶面偶见水渍状斑点
D组
放置
无
密闭
个别叶尖微黄,叶面未见水渍状斑点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72,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份中所列的一级保护植物, 微生物与我们人类关系十分密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永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7页。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