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茂名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试题生物含解析
展开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要务必填写答题卷上的有关项目。
2.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请考生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沙眼衣原体是一种以活细胞为宿主的病原体,属于原核生物。该衣原体可侵袭人的眼部,引发眼部炎症反应,感染者可能会出现眼睛发红、疼痛等症状。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个细胞中寄生的所有沙眼衣原体属于种群
B. 一个沙眼衣原体只有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C. 沙眼衣原体只能依靠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自身的蛋白质
D. 沙眼衣原体细胞内的某些蛋白质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
2. 下列细胞结构与其包含的主要化学成分,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核糖体——蛋白质和RNA
B. 溶酶体——蛋白质和磷脂
C. 染色体——蛋白质和DNA
D. 中心体——蛋白质和磷脂
3. 钠钾泵是一种特殊的载体蛋白,该蛋白既可催化ATP水解和合成,又能促进Na+、K+的转运.每消耗1分子ATP,就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a+泵出细胞,将2分子K+泵入细胞内.如图为细胞膜部分结构与功能的示意图.依据此图做出的判断错误的是( )
A. 细胞内高K+、低Na+环境依靠钠﹣钾泵和脂双层共同维持
B. 钠﹣钾泵的存在说明载体蛋白对离子运输不具有选择性
C. 细胞膜上的钠﹣钾泵同时具有运输和催化的功能
D. 细胞内K+外流和细胞外Na+内流均不消耗ATP
4. 已知①酶、②抗体、③激素、④糖原、⑤脂肪、⑥核酸都是人体内有重要作用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都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
B. ③④⑤都是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骨架
C. ①②⑥都是由含氮的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
D. ④⑤⑥都是人体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
5. 胞吞和胞吐是物质进出细胞的一种重要方式,如图为胞吞和胞吐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物质通过胞吞和胞吐进出细胞的过程均需要膜蛋白参与
B. 在物质进出细胞的过程中,胞吞、胞吐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并且需要消耗能量
C. 物质通过胞吞和胞吐进出细胞的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 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细胞外的过程属于胞吐
6. 如图表示ATP结构,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 图中A代表的是腺苷B. 图中b、c代表的是特殊的化学键
C. 水解时c键更容易断裂D. 图中a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
7. 为了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某同学将实验材料和用具按下图安装好。以下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装置甲和乙分别探究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B. 可通过观察澄清的石灰水是否变混浊来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C. 实验过程中,甲组装置中石灰水的混浊程度可能比乙组的明显
D. 装置甲A瓶中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是为了吸收空气中的CO2
8. 如图所示为在温度适宜条件下,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曲线中a点转向b点时,光反应增强,碳反应增强
B. 曲线中b点转向d点时,叶绿体中C5的含量降低
C. 曲线中c点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酶的数量,与光照强度无关
D. 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光照和CO2浓度有利于提高光合速率
9. 如图表示某植物的一个叶肉细胞及其相关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的叶肉细胞呼吸释放的CO2量大于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
B. M中NADPH的运动方向是从叶绿体的类囊体到叶绿体的基质
C. M、N都能产生ATP
D. 真核细胞中都含有M、N,原核细胞中都不含M、N
10. 将蚕豆植物放在湿润的空气中,光照一段时间后,取蚕豆叶下表皮制作临时装片,先在清水中观察,然后用0.3g/mL蔗糖溶液取代清水,继续观察,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只有将保卫细胞置于0.3g/ml蔗糖溶液中时,才构成一个渗透系统
B. 刚从清水转入0.3g/ml蔗糖溶液中时,保卫细胞细胞液浓度将逐渐增加
C. 清水中保卫细胞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D. 蔗糖分子扩散进入保卫细胞后,细胞渗透吸水导致气孔关闭
11. 主动运输的能量来源分为3类,即ATP直接提供能量(ATP驱动泵)、间接供能(协同转运蛋白)、光驱动(光驱动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协同转运蛋白具有特异性
B. ATP驱动泵作为载体蛋白的同时,还可以作为生物催化剂
C. 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转运物质时,可逆浓度梯度运输,也可顺浓度梯度运输
D. 主动运输的能量可来源于光能、化学能、离子或分子的电化学势能
12. 下列关于生物科学研究方法和相关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模型构建: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
B. 同位素标记: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
C. 单因子对照实验: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探究光合作用O2来源
D. 差速离心:叶绿体中色素分离和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分离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3. 如图①~④表示物质出入细胞的不同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O2通过图②所示方式运输,甘油通过图①所示方式运输
B. 图①③所示方式均需要由细胞呼吸提供能量
C. 图③中的载体蛋白在运输物质时,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后可恢复原状
D. 图④所示方式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图④所示方式运输
14. 某生物兴趣小组欲测定温度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他们将生长状况相同的同种植物随机均分为4组进行实验,在不同的温度下测定叶片质量变化(均考虑为有机物的质量变化)。如图表示在不同温度下,测定某植物叶片质量变化情况的操作流程及结果。如果每天10小时光照,植物长势最好的温度是( )
A. 13℃B. 14℃C. 15℃D. 16℃
15. 光呼吸是在光照下叶肉细胞吸收O2释放 CO2的过程。叶绿体中的 R酶在CO2浓度高而02浓度低时,会催化RuBP(C5)与 CO2结合,生成 PGA(C3)进行光合作用。R酶在CO2浓度低而O2浓度高时,会催化 RuBP与 O2结合在相关酶的作用下生成乙醇酸(光呼吸的底物),通过光呼吸途径合成 PGA重新进人卡尔文循环,还有一部分碳元素在线粒体中转化为 CO2释放。光呼吸会消耗ATP、[H],但可以消除 PG 和自由基等对细胞有毒害的物质。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据信息分析光呼吸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
B. 单独通过抑制光呼吸来达到提高作物产量的目的是不现实的、
C. 光呼吸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环境变化,提高抗逆性而形成的
D. 光呼吸与细胞呼吸相比较,只有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发生
16. 种子质量是农业生产前提和保障。生产实践中常用TTC法检测种子活力,TTC(无色)进入活细胞后可被[H]还原成TTF(红色)。大豆充分吸胀后,取种胚浸于0.5%TTC溶液中,30℃保温一段时间后部分种胚显现红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种胚红色越深,其种子活力越低B. TTF生成速率与保温的温度有关
C. 无氧条件下,种子中不会产生TTFD. TTF只能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
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 成熟的植物细胞是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或失水的。图甲是某渗透装置吸水示意图,其中溶质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图乙是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甲分析,该渗透装置中的漏斗液面上升,发生此现象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备半透膜,二是_____。最终达到渗透平衡时,溶液S1的浓度_____溶液S2的。
(2)已知图乙所示植物细胞正在发生质壁分离,该植物细胞的_____(填序号)相当于图甲中的半透膜。发生质壁分离除了具备图甲渗透装置的条件,还应该具备的条件是_____。
(3)若将某植物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该植物细胞发生的现象是_____。已知该植物细胞在质壁分离及自动复原过程中,其吸水能力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请在下图中画出大致变化趋势(以初始状态的相对吸水能力为1)。_____。
18. 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是否受PH的影响”,实验处理如表格所示,据此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由本实验的目的可知,本实验中的自变量为不同pH;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属于_____,可观察的指标是_____。
(2)此实验设计不够完善是因为缺少_____,为了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你认为需要改善的具体操作是_____。
(3)为了将此次多余的猪肝研磨液保留到下次使用,应对它进行_____处理。
(4)若该酶是胃蛋白酶(最适pH为2左右),酶浓度和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液pH由10逐渐降低到2,则酶催化反应的速率_____。
19. 图1表示细胞呼吸中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M、P表示物质,Ⅰ~Ⅴ表示过程。图2为测定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图3表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速率的关系,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催化过程Ⅱ的酶存在于细胞的____________,物质M表示____________。能产生ATP的过程有____________(填罗马数字)。
(2)一段时间后,图2所示实验装置中墨滴右移,则酵母菌细胞中可能发生图1中的____________(填罗马数字)过程。
(3)运动强度为c时,人体内CO2产生场所是____________。此时,细胞呼吸中葡萄糖中化学能的去向有____________。
20. 植物光合产物的运输会对光合作用强度产生较大的影响。研究人员利用14C标记的CO2探究柑橘光合作用强度和光合产物的运输情况,实验两周后测得的部分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其中A组表示留果处理,B组表示去果处理。回答下列问题:
(1)叶绿体中,与CO2发生结合并固定的物质是_____。
(2)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以_____形式通过韧皮部运输到植株各处。分析实验数据可知,A组柑橘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运输到_____中,B组柑橘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积累在_____中。
(3)与A组相比,B组柑橘的净光合速率较低。从碳反应角度分析,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
(4)本实验采用14CO2的原因是_____。
21. 细胞代谢过程离不开酶的催化,以下为研究酶的相关实验所提供的材料试剂,其他实验条件及用具均适宜且充足。回答有关问题:
供选:(各溶液均为新配制的)质量分数为2%的淀粉酶溶液、质量分数为2%的蔗糖酶溶液、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体积分数为3%的H2O2溶液、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质量分数为5%的HCl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热水、蒸馏水、冰块、斐林试剂、碘液。
(1)欲探究酶具有专一性,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以蔗糖作底物时,一般不能选择上述材料中的碘液来检测实验结果,原因是_____。
(2)研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为避免酸碱对反应物本身水解的影响,选用的反应物较好是_____。
(3)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建议选用_____为反应物,若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则该酶的最适温度的范围是_____,欲测定该酶的最适温度,下一步的做法是_____。步骤
操作方法
试管A
试管B
1
加质量分数为20%的猪肝研磨液
2滴
2滴
2
加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
1mL
3
加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
1mL
4
加体积分数为3%的H2O2溶液
2mL
2mL
5
观察
组别
净光合速率
()
气孔开放程度
()
叶的相对放射性强度(%)
根的相对放射性强度(%)
果实的相对放射性强度(%)
A组
4.3
41.4
27.1
15.4
38.6
B组
2.8
29.7
48.2
20.8
—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高一生物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要务必填写答题卷上的有关项目。
2.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请考生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沙眼衣原体是一种以活细胞为宿主的病原体,属于原核生物。该衣原体可侵袭人的眼部,引发眼部炎症反应,感染者可能会出现眼睛发红、疼痛等症状。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个细胞中寄生的所有沙眼衣原体属于种群
B. 一个沙眼衣原体只有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C. 沙眼衣原体只能依靠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自身的蛋白质
D. 沙眼衣原体细胞内的某些蛋白质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
【答案】A
【解析】
【分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本质的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的细胞核。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并且DNA作为遗传物质。
【详解】A、在一定区域内,同一种生物的所有个体形成一个种群,A正确;
B、沙眼衣原体属于单细胞生物,一个沙眼衣原体既有细胞层次,也有个体层次,B错误;
C、沙眼衣原体属于原核生物,自身也有核糖体,C错误;
D、沙眼衣原体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也没有核孔,D错误。
故选A。
2. 下列细胞结构与其包含的主要化学成分,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核糖体——蛋白质和RNA
B. 溶酶体——蛋白质和磷脂
C. 染色体——蛋白质和DNA
D. 中心体——蛋白质和磷脂
【答案】D
【解析】
【分析】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RNA构成;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溶酶体是 一种单膜结构的细胞器,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膜上有许多糖,防止本身的膜被水解;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构成。中心体是一种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详解】A、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NA构成,A正确;
B、溶酶体具有生物膜结构,生物膜的成分包括磷脂和蛋白质,B正确;
C、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构成,C正确;
D、中心体不具有膜结构,不含有磷脂,其成分为蛋白质,D错误。
故选D。
3. 钠钾泵是一种特殊的载体蛋白,该蛋白既可催化ATP水解和合成,又能促进Na+、K+的转运.每消耗1分子ATP,就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a+泵出细胞,将2分子K+泵入细胞内.如图为细胞膜部分结构与功能的示意图.依据此图做出的判断错误的是( )
A. 细胞内高K+、低Na+环境依靠钠﹣钾泵和脂双层共同维持
B. 钠﹣钾泵的存在说明载体蛋白对离子运输不具有选择性
C. 细胞膜上的钠﹣钾泵同时具有运输和催化的功能
D. 细胞内K+外流和细胞外Na+内流均不消耗ATP
【答案】B
【解析】
【分析】钠钾泵既是Na+、K+的载体蛋白,又是催化ATP水解和合成的催化剂;逆浓度梯度将Na+泵出细胞,将K+泵入细胞内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详解】A、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a+泵出细胞,将2分子K+泵入细胞内,可维持细胞内高K+、低Na+环境,A正确;
B、钠﹣钾泵的存在说明钠钾泵只能作为Na+、K+的载体蛋白,不能运输其他离子,具有选择性,B错误;
C、钠钾泵既是Na+、K+的载体蛋白,又是催化ATP水解和合成的催化剂,C正确;
D、细胞内K+外流和细胞外Na+内流均为被动运输,不消耗ATP,D正确;
故选B。
4. 已知①酶、②抗体、③激素、④糖原、⑤脂肪、⑥核酸都是人体内有重要作用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都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
B. ③④⑤都是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骨架
C. ①②⑥都是由含氮的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
D. ④⑤⑥都是人体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
【答案】C
【解析】
【分析】1、酶是活细胞合成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2、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其细胞核遗传物质和细胞质遗传物质都是DNA。
3、动物体内激素的化学成分不完全相同,有的属于蛋白质类,有的属于脂质,有的属于氨基酸衍生物。
【详解】A、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激素的化学本质是有机物,如蛋白质、氨基酸的衍生物、脂质等,只有蛋白质才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A错误;
B、糖原是生物大分子,脂肪不是生物大分子,且激素不一定是大分子物质,如甲状腺激素是含碘的氨基酸,B错误;
C、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抗体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连接而成的多聚体,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多聚体,氨基酸和核苷酸都含有氮元素,C正确;
D、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脂肪是机体主要的储能物质,D错误。
故选C。
5. 胞吞和胞吐是物质进出细胞的一种重要方式,如图为胞吞和胞吐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物质通过胞吞和胞吐进出细胞的过程均需要膜蛋白参与
B. 在物质进出细胞的过程中,胞吞、胞吐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并且需要消耗能量
C. 物质通过胞吞和胞吐进出细胞的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 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细胞外的过程属于胞吐
【答案】C
【解析】
【分析】1、胞吞作用是细胞从胞外获取大分子和颗粒状物质的一种重要方式,胞外物质通过质膜包裹,质膜内陷并形成膜包被的囊泡,囊泡与质膜脱离进入胞内并在胞内产生一系列的生理活动和生理功能。
2、胞吐:它是通过分泌泡或其他膜泡与质膜融合而将膜泡内的物质运出细胞的过程,是细胞内大分子物质运输的方式。
3、大分子物质一般通过胞吞和胞吐的方式进行运输,它们均需要消耗能量,并且能够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
【详解】A、物质通过胞吞和胞吐进出细胞时,需要细胞膜上蛋白质的识别作用,因此需要膜蛋白的参与,A正确;
B、在物质进出细胞的过程中,胞吞和胞吐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该过程涉及膜融合,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
C、物质通过胞吞和胞吐进出细胞的过程涉及膜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C错误;
D、分泌蛋白属于生物大分子物质,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细胞外的过程属于胞吐,D正确。
故选C。
6. 如图表示ATP的结构,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 图中A代表的是腺苷B. 图中b、c代表的是特殊的化学键
C. 水解时c键更容易断裂D. 图中a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析图可知A表示腺嘌呤,a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b、c表示特殊的化学键。ATP的结构简式为A-P~P~P,其组成元素是C、H、O、N、P,其中A代表腺苷,T 是三的意思,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特殊化学键。水解时远离A的磷酸键易断裂,释放大量的能量,供给各项生命活动,所以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详解】A、图中A代表的是腺嘌呤,A错误;
B、图中b、c代表的是特殊的化学键,B正确;
C、图中b、c代表的是特殊的化学键,其中远离腺苷的特殊化学键c更容易断裂,C正确;
D、图中a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D正确。
故选A。
7. 为了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某同学将实验材料和用具按下图安装好。以下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装置甲和乙分别探究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B. 可通过观察澄清的石灰水是否变混浊来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C. 实验过程中,甲组装置中石灰水的混浊程度可能比乙组的明显
D. 装置甲A瓶中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是为了吸收空气中的CO2
【答案】B
【解析】
【分析】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酒精,还产生少量的二氧化碳。
【详解】A、由于甲组左侧连接气泵,通过不断通入氧气,进行有氧呼吸,可用于探究酵母菌的有氧呼吸;乙组没有氧气通入,用于探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A正确;
B、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二氧化碳,所以不能通过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混浊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B错误;
C、由于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二氧化碳,且在相同时间内,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少,所以甲、乙两组中澄清的石灰水都变浑浊,甲组浑浊程度更大,乙组浑浊程度更小,C正确;
D、由于空气中有CO2,所以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是为了吸收空气中的CO2,避免对实验的干扰,D正确。
故选B。
8. 如图所示为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曲线中a点转向b点时,光反应增强,碳反应增强
B. 曲线中b点转向d点时,叶绿体中C5的含量降低
C. 曲线中c点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酶的数量,与光照强度无关
D. 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光照和CO2浓度有利于提高光合速率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需利用单一变量的原则,如b点和d点的光照强度相同,而二氧化碳浓度不同;再如a、b、c三点的二氧化碳浓度相同,而光照强度不同。并且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反应,二氧化碳浓度直接影响暗反应。
【详解】A、曲线中a点转向b点时,光照强度增强,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增加,促进暗反应还原C3,暗反应增强,碳反应增强,A正确;
B、曲线中b点转向d点时,CO2浓度降低,CO2与C5固定生成C3的反应减弱,C5消耗减少,而C5还在正常的生成,因此叶绿体中C5的含量升高,B错误;
C、曲线中c点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酶的数量、也可能是温度等其它条件,与横坐标的影响因素无关,C正确;
D、ab段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速率提高,b点与d点相比,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光合速率增加,所以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光照和CO2浓度,有利于提高光合效率,D正确。
故选B。
【点睛】
9. 如图表示某植物的一个叶肉细胞及其相关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的叶肉细胞呼吸释放的CO2量大于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
B. M中NADPH的运动方向是从叶绿体的类囊体到叶绿体的基质
C. M、N都能产生ATP
D. 真核细胞中都含有M、N,原核细胞中都不含M、N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图解:图中M表示叶绿体,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N是线粒体,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图中看出,线粒体有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除了供给叶绿体光合作用以外,还有部分扩散到细胞外,说明有氧呼吸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
【详解】A、分析题图可以推知,细胞中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除了供叶绿体M使用外,还释放到外界环境中,则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大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A正确;
B、叶绿体中[H](NADPH)的运动方向是由叶绿体的囊状结构(光反应)到叶绿体的基质(暗反应),B正确;
C、M可以进行光合作用,N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两者都可产生ATP,C正确;
D、蛔虫细胞中不含线粒体(N),叶绿体只分布在植物的绿色细胞中,根细胞中没有叶绿体(M),D错误。
故选D。
10. 将蚕豆植物放在湿润的空气中,光照一段时间后,取蚕豆叶下表皮制作临时装片,先在清水中观察,然后用0.3g/mL蔗糖溶液取代清水,继续观察,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只有将保卫细胞置于0.3g/ml蔗糖溶液中时,才构成一个渗透系统
B. 刚从清水转入0.3g/ml蔗糖溶液中时,保卫细胞细胞液浓度将逐渐增加
C. 清水中保卫细胞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D. 蔗糖分子扩散进入保卫细胞后,细胞渗透吸水导致气孔关闭
【答案】B
【解析】
【分析】渗透作用指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隔以半透膜(允许溶剂分子通过,不允许溶质分子通过的膜),水分子或其它溶剂分子从低浓度的溶液通过半透膜进入高浓度溶液中的现象。或水分子从水势高的一方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一方移动的现象。
【详解】A、保卫细胞放在任何溶液中都可能成为渗透作用系统,A错误;
B、刚从清水转入0.3g/ml蔗糖溶液中时,保卫细胞发生渗透失水,细胞液浓度将逐渐增加,B正确;
C、清水中的保卫细胞发生渗透失水,会导致气孔关闭,但保卫细胞仍然可以进行呼吸作用,C错误;
D、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蔗糖分子不会进入保卫细胞,D错误。
故选B。
11. 主动运输的能量来源分为3类,即ATP直接提供能量(ATP驱动泵)、间接供能(协同转运蛋白)、光驱动(光驱动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协同转运蛋白具有特异性
B. ATP驱动泵作为载体蛋白的同时,还可以作为生物催化剂
C. 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转运物质时,可逆浓度梯度运输,也可顺浓度梯度运输
D. 主动运输的能量可来源于光能、化学能、离子或分子的电化学势能
【答案】C
【解析】
【分析】主动运输: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详解】A、协同转运蛋白只能运输特定的物质,具有特异性,A正确;
B、ATP驱动泵既可以作为载体蛋白运输物质,也可以作为酶催化ATP的水解,为物质运输提供能量,B正确;
C、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度的运输,C错误;
D、依据题图信息,能够产生ATP的能量来源可以使光能、也可以是化学能;协同转运间接供能能量来源于离子或分子的电化学梯度所产生的势能,故主动运输的能量可来源于光能、化学能、离子或分子的电化学势能,D正确。
故选C。
12. 下列关于生物科学研究方法和相关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模型构建: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
B. 同位素标记: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
C. 单因子对照实验: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探究光合作用O2来源
D. 差速离心: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和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分离
【答案】D
【解析】
【分析】1、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的规律,例如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2、模型法: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于具体的实物或其他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
【详解】A、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属于物理模型,A正确;
B、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的规律,可以用3H标记的亮氨酸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的过程,B正确;
C、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探究光合作用中O2的来源,该实验中采用了单因子对照实验法,C正确;
D、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方法是纸层析法,差速离心法常用于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分离,D错误。
故选D。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3. 如图①~④表示物质出入细胞的不同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O2通过图②所示方式运输,甘油通过图①所示方式运输
B. 图①③所示方式均需要由细胞呼吸提供能量
C. 图③中的载体蛋白在运输物质时,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后可恢复原状
D. 图④所示方式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图④所示方式运输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图形,方式①是由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载体协助,不消耗能量,所以为协助扩散;②物质由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协助,不消耗能量,是自由扩散;③物质由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载体蛋白和消耗能量,是主动运输,④为生物大分子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胞吐。
【详解】A.O2和甘油通过图②所示方式(自由扩散)运输,A错误;
B.图①所示方式为协助扩散,图③所示方式为主动运输,协助扩散不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而主动运输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B错误;
C.在主动运输的过程中,离子或分子与载体蛋白结合后,在细胞内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推动下,载体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就将它所结合的离子或分子从细胞膜一侧转送到另一侧并释放出来,载体蛋白随后又恢复原状,又可以去转运同种物质的其他离子或分子,C正确;
D.图④所示方式为胞吞,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某些小分子物质也能通过图④所示方式运输,D错误。
【点睛】本题着重考查了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异同点,考生识记相关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可准确作答。
14. 某生物兴趣小组欲测定温度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他们将生长状况相同的同种植物随机均分为4组进行实验,在不同的温度下测定叶片质量变化(均考虑为有机物的质量变化)。如图表示在不同温度下,测定某植物叶片质量变化情况的操作流程及结果。如果每天10小时光照,植物长势最好的温度是( )
A. 13℃B. 14℃C. 15℃D. 16℃
【答案】B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呼吸作用速率=单位时间内无光处理前后质量减少量=M-(M-X)=X,因此X表示呼吸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单位时间内有光处理前后质量增加量=(M+Y)-(M-X)=Y+X,因此Y+X表示净光合作用速率。真正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X+Y+X=2X+Y。
【详解】据图分析:呼吸作用速率=单位时间内无光处理前后质量减少量=M-(M-X)=X,因此X表示呼吸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单位时间内有光处理前后质量增加量=(M+Y)-(M-X)=Y+X,因此Y+X表示净光合作用速率。真正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X+Y+X=2X+Y。其中,长势最好指的是净光合最高,每天有24小时,10小时光照,14小时黑暗,综合一天有机物累积量:10(X+Y)-14X,带入数据可知,当温度为14℃,结果为22,此时长势最好。
故选B。
15. 光呼吸是在光照下叶肉细胞吸收O2释放 CO2的过程。叶绿体中的 R酶在CO2浓度高而02浓度低时,会催化RuBP(C5)与 CO2结合,生成 PGA(C3)进行光合作用。R酶在CO2浓度低而O2浓度高时,会催化 RuBP与 O2结合在相关酶的作用下生成乙醇酸(光呼吸的底物),通过光呼吸途径合成 PGA重新进人卡尔文循环,还有一部分碳元素在线粒体中转化为 CO2释放。光呼吸会消耗ATP、[H],但可以消除 PG 和自由基等对细胞有毒害的物质。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据信息分析光呼吸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
B. 单独通过抑制光呼吸来达到提高作物产量的目的是不现实的、
C. 光呼吸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环境变化,提高抗逆性而形成的
D. 光呼吸与细胞呼吸相比较,只有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发生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题图分析可知:图示表示光合作用暗反应和光呼吸的过程,光呼吸需要用到RuBP为原料,光合作用在暗反应阶段又生成了RuBP化合物,实现了该物质的再生,而光呼吸最终将该物质彻底氧化分解成CO2,光呼吸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
【详解】A、光呼吸过程中C5与O2反应生成了生成乙醇酸,乙醇酸通过光呼吸途径合成 C3重新进人卡尔文循环,在叶绿体基质进行,同时光呼吸会生成二氧化碳,在线粒体中进行,即光呼吸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A错误;
BC、光呼吸会消耗ATP、[H],但可以消除 PG 和自由基等对细胞有毒害的物质,在外界CO2浓度低或叶片气孔关闭时,光呼吸释放的CO2能被C3途径再利用,以维持光合碳还原环的运转,光呼吸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环境变化,提高抗逆性而形成的,单独通过抑制光呼吸来达到提高作物产量的目的是不现实的,BC正确;
D、光呼吸必须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进行,细胞呼吸在有无光照的情况下都能进行,因此光呼吸与细胞呼吸相比较,只有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发生,D正确。
故选A。
16. 种子质量是农业生产的前提和保障。生产实践中常用TTC法检测种子活力,TTC(无色)进入活细胞后可被[H]还原成TTF(红色)。大豆充分吸胀后,取种胚浸于0.5%TTC溶液中,30℃保温一段时间后部分种胚显现红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种胚红色越深,其种子活力越低B. TTF生成速率与保温的温度有关
C. 无氧条件下,种子中不会产生TTFD. TTF只能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
【答案】B
【解析】
【分析】题意分析,TTC法是用来检测种子活力的方法,TTC(无色)进入活细胞后可被[H]还原成TTF(红色)。从而说明种子具有活力,若没有颜色变化则说明种子无活性。
【详解】A、在相同时间内,种子活力越高,呼吸作用越强,产生的[H]越多,生成的TTF越多,红色越深,因此,可根据相同时间内红色深浅判断种子活力高低,A错误;
B、细胞呼吸中产生[H],而温度影响细胞呼吸酶的活性,故TTF生成速率与保温的温度有关,B正确;
C、无氧条件也产生[H],故无氧条件下,种子中会产生TTF,C错误;
D、细胞呼吸过程中,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均可以产生[H],所以TTF既可以在细胞质基质生成,也可以在线粒体基质中产生,D错误。
故选B。
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 成熟的植物细胞是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或失水的。图甲是某渗透装置吸水示意图,其中溶质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图乙是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甲分析,该渗透装置中的漏斗液面上升,发生此现象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备半透膜,二是_____。最终达到渗透平衡时,溶液S1的浓度_____溶液S2的。
(2)已知图乙所示植物细胞正在发生质壁分离,该植物细胞的_____(填序号)相当于图甲中的半透膜。发生质壁分离除了具备图甲渗透装置的条件,还应该具备的条件是_____。
(3)若将某植物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该植物细胞发生的现象是_____。已知该植物细胞在质壁分离及自动复原过程中,其吸水能力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请在下图中画出大致变化趋势(以初始状态的相对吸水能力为1)。_____。
【答案】(1) ①. 溶液S1的浓度高于溶液S2的 ②. 大于
(2) ①. ②④⑤ ②. 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
(3) ①. 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 ②.
【解析】
【分析】1、渗透作用概念:指水分子(或者其他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扩散:
(1)具有半透膜,可以是生物性的选择透过性膜,如细胞膜,也可以是物理性的过滤膜,如玻璃纸;
(2)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2、图乙分析: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膜、③是细胞核、④是液泡膜、⑤是细胞质、⑥是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间的空间、⑦细胞液。
【小问1详解】
图甲是渗透装置,该渗透装置中的漏斗液面上升即漏斗中的S1溶液发生渗透吸水,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备半透膜,二是溶液S1的浓度高于溶液S2的浓度。最终达到渗透平衡时,漏斗中液面更高,溶液S1的浓度仍然大于溶液S2的浓度。
【小问2详解】
成熟的植物细胞中原生质层(包括②细胞膜、④液泡膜、⑤两膜之间的细胞质)相当于图甲中的半透膜。发生质壁分离的内因一是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原生质层,二是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
【小问3详解】
若将某植物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细胞先失水,且由于细胞能吸收KNO3,之后细胞又会吸水,故该植物细胞发生的现象是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植物细胞在质壁分离及自动复原过程中,其吸水能力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是因为开始不断失水发生质壁分离,故相对吸水能力先增大,后随着质壁分离复原又减小,故大致变化趋势如图
18. 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是否受PH的影响”,实验处理如表格所示,据此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由本实验的目的可知,本实验中的自变量为不同pH;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属于_____,可观察的指标是_____。
(2)此实验设计不够完善是因为缺少_____,为了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你认为需要改善的具体操作是_____。
(3)为了将此次多余的猪肝研磨液保留到下次使用,应对它进行_____处理。
(4)若该酶是胃蛋白酶(最适pH为2左右),酶浓度和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液pH由10逐渐降低到2,则酶催化反应速率_____。
【答案】18. ①. 因变量 ②. 相同时间内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量(或试管中气泡产生的速率)
19. ①. 空白对照组 ②. 再增加C试管,在加入盐酸和氢氧化钠的步骤中加入1mL的蒸馏水,其他步骤与A、B两试管操作一致
20. 冷藏 21. 不变
【解析】
【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
【小问1详解】
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是否受pH影响,自变量是pH,因变量是随着自变量的改变而改变的量,实验中的因变量是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可观测到的指标是相同时间内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量(或试管中气泡产生的速率),无关变量包括过氧化氢的浓度、反应的时间、猪肝研磨液的浓度、反应温度等。
【小问2详解】
分析实验操作步骤可知,该实验缺少空白对照组,应增加C试管,在加入盐酸和氢氧化钠步骤中加入1mL的蒸馏水,其他步骤与A、B两试管操作一致。
小问3详解】
过氧化氢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高温处理时,变性失活,而冷藏时,只是活性受到抑制,在适宜条件下,其活性能恢复,因此可以将此次多余的猪肝研磨液冷藏保留到下次使用。
【小问4详解】
若该酶是胃蛋白酶,胃蛋白酶最适pH为2左右,反应液pH为10时,pH过高,胃蛋白酶已经失活,其空间结构被破坏,是不可逆的,反应液pH由10逐渐降低到2,则酶催化反应的速率不变。
19. 图1表示细胞呼吸中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M、P表示物质,Ⅰ~Ⅴ表示过程。图2为测定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图3表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速率的关系,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催化过程Ⅱ的酶存在于细胞的____________,物质M表示____________。能产生ATP的过程有____________(填罗马数字)。
(2)一段时间后,图2所示实验装置中墨滴右移,则酵母菌细胞中可能发生图1中的____________(填罗马数字)过程。
(3)运动强度为c时,人体内CO2产生场所是____________。此时,细胞呼吸中葡萄糖中化学能的去向有____________。
【答案】19. ①. 线粒体内膜 ②. 丙酮酸 ③. Ⅰ、Ⅱ、Ⅳ
20. Ⅰ、Ⅱ、Ⅲ、Ⅳ
21. ①. 线粒体基质 ②. 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乳酸中的化学能、以热能形式散失
【解析】
【分析】1、分析图1:Ⅰ表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Ⅲ、Ⅴ表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Ⅱ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Ⅳ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M为丙酮酸,P为无氧呼吸产物酒精;
2、分析图2:装置中清水不吸收二氧化碳,也不释放气体,因此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细胞呼吸产生二氧化碳量与消耗氧气的差值;
3、分析图3:可以通过氧气的消耗速率计算有氧呼吸的相关值,通过乳酸含量计算无氧呼吸的相关值,进而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进行对比。
【小问1详解】
图1中,过程Ⅱ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于细胞中的线粒体内膜上,所以酶位于线粒体内膜;M为丙酮酸;能产生ATP的过程有有氧呼吸三个阶段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产生能量,所以有过程Ⅰ、Ⅱ、Ⅳ。
【小问2详解】
图2装置中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细胞呼吸产生二氧化碳量与消耗氧气的差值,墨滴右移代表酵母菌产生二氧化碳量大于消耗氧气量,说明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的无氧呼吸,参与的过程有Ⅰ、Ⅱ、Ⅲ、Ⅳ。
【小问3详解】
图3中运动强度为c时,氧气消耗速率等于乳酸含量,说明人体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二氧化碳,产生于线粒体基质;葡萄糖经有氧呼吸彻底氧化分解后产生大量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部分储存在ATP中,葡萄糖经无氧呼吸不彻底氧化分解,能量大部分储存在不完全氧化产物乳酸中,少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和储存在ATP中。所以,葡萄糖中化学能的去向为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乳酸中的化学能、以热能形式散失。
20. 植物光合产物的运输会对光合作用强度产生较大的影响。研究人员利用14C标记的CO2探究柑橘光合作用强度和光合产物的运输情况,实验两周后测得的部分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其中A组表示留果处理,B组表示去果处理。回答下列问题:
(1)叶绿体中,与CO2发生结合并固定的物质是_____。
(2)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以_____形式通过韧皮部运输到植株各处。分析实验数据可知,A组柑橘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运输到_____中,B组柑橘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积累在_____中。
(3)与A组相比,B组柑橘的净光合速率较低。从碳反应角度分析,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
(4)本实验采用14CO2原因是_____。
【答案】20. 五碳化合物
21. ①. 蔗糖 ②. 果实 ③. 叶片
22. B组柑橘的气孔开放程度较低,CO2供应不足,碳反应速率较低
23. CO2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原料(合理可给分)
【解析】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CO2和H2O合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小问1详解】
叶片固定CO2的过程是二氧化碳和五碳化合物反应生成三碳化合物。
【小问2详解】
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以蔗糖形式通过韧皮部运输到植株各处。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A组柑橘果实的相对放射性强度最高,则其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运输到果实中;B组柑橘叶的相对放射性强度最高,则其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积累在叶中。
【小问3详解】
与A组相比,B组柑橘的净光合速率较低。根据表中数据,从碳反应(暗反应)角度分析,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B组柑橘的气孔开放程度较低,CO2供应不足,暗反应速率较低,进而影响了净光合速率。
【小问4详解】
由于CO2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原料;14C具有放射性,可被检测,因此本实验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
21. 细胞代谢过程离不开酶的催化,以下为研究酶的相关实验所提供的材料试剂,其他实验条件及用具均适宜且充足。回答有关问题:
供选:(各溶液均为新配制的)质量分数为2%的淀粉酶溶液、质量分数为2%的蔗糖酶溶液、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体积分数为3%的H2O2溶液、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质量分数为5%的HCl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热水、蒸馏水、冰块、斐林试剂、碘液。
(1)欲探究酶具有专一性,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以蔗糖作底物时,一般不能选择上述材料中的碘液来检测实验结果,原因是_____。
(2)研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为避免酸碱对反应物本身水解的影响,选用的反应物较好是_____。
(3)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建议选用_____为反应物,若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则该酶的最适温度的范围是_____,欲测定该酶的最适温度,下一步的做法是_____。
【答案】(1) ①. 不同的底物或不同的酶 ②. 蔗糖与碘液无颜色反应,使用碘液无法证明蔗糖是否被酶分解
(2)H2O2溶液 (3) ①. 可溶性淀粉溶液 ②. 20~40℃ ③. 在20~40℃内设置一系列更小的温度梯度,用同样的方法比较不同温度下该酶的活性
【解析】
【分析】 酶的特性:①高效性:酶能显著降低反应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②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③酶的作用条件温和。
【小问1详解】
探究酶的专一性时,可以设置相同的酶,不同的底物来实验,也可以设置相同的底物,不同的酶来实验。一般不选择碘液来检测实验结果的原因是蔗糖与碘液无颜色反应,使用碘液无法证明蔗糖是否被酶分解。
【小问2详解】
要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选用的反应物最好是过氧化氢溶液,以避免酸碱对反应物本身水解的影响。
【小问3详解】
温度升高会加快H2O2的分解,影响实验结果,因此选用可溶性淀粉溶液来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图乙中30℃时酶活性最高,则该酶的最适温度的范围是20~40℃,欲测定该酶的最适温度,需要进一步做正式实验,在20~40℃内设置一系列更小的温度梯度,用同样的方法比较不同温度下该酶的活性。步骤
操作方法
试管A
试管B
1
加质量分数为20%的猪肝研磨液
2滴
2滴
2
加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
1mL
3
加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
1mL
4
加体积分数为3%的H2O2溶液
2mL
2mL
5
观察
组别
净光合速率
()
气孔开放程度
()
叶的相对放射性强度(%)
根的相对放射性强度(%)
果实的相对放射性强度(%)
A组
4.3
41.4
27.1
15.4
38.6
B组
2.8
29.7
48.2
20.8
—
广东省茂名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茂名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茂名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广东省茂名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29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