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 2.2.1 大气的物质基础、特征及其受热过程(课件)-(新高考专用)
展开高中地理与初中的内容相差很大,初中多为是什么,在哪里,而高中是为什么,尤其高一的自然地理部分,学习时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科思维。考生在高三复习中可以在以下方面进展尝试:1、重书本抓主干。从最原始的概念入手,把这些概念都弄清,千万不要混淆一些概念,根底知识,这点来说就是地理成功的一半掌握了,这些根底东西一定要掌握非常好,才能灵敏运用。注重书中特别案例的学习,和特殊国家的自然特征、人文状况的学习。2、重原理抓过程。我们必须从根底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如: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生态平衡的条件等。3、勤归纳会比较。要勤于考虑,注重平时的积累,将知识整理归纳形成主干,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用联络的方法来表达头脑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论,把隐性的知识显性化、可视化。把平时遇到的区域的形成原因及影响因平素总结,把知识归纳成一个系统。4、多读图勤考虑。地理学习的灵魂是地图的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是我们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地理学习不可以分开地图。5、重标准有条理。答题标准、有条理是文科综合的得分重要法宝,因此学生在平时就要注重培养标准做题的才能,以进步得分率。
2.2.1 大气的物质基础、特征及其受热过程
大气的物质能量传输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密切相关。太阳辐射的输入经由大气和地面一系列的传递转化,使得大气产生可感知的温度变化,可借此理解气温的日变化规律。同时大气层对地面有保温作用,在生活生产中有较多的实践应用。
2.知道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其主要特点
1.知道大气的成分及其作用
3.掌握大气受热过程中热量的传递过程及原理应用
4.能从受热过程理解气温的日变化规律
(一)大气的组成及作用
[温室气体]指的是大气中能吸收地面反射的长波辐射,并重新发射辐射的一些气体。如水汽(H2O)、二氧化碳(CO2)、氧化亚氮(N2O)、氟利昂、甲烷(CH4)等是地球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
[温室效应] 温室气体使地球变得更温暖的影响效应。水汽相变:水蒸发成水汽吸收热量,反之释放热量,升华(固态→汽态)吸热,凝华(汽态→固态)放热。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其主要特点
1.大气层的主要分层依据:
大气的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
平流层顶至大气边缘。在 60~500 千米有若干电离层
对流层顶至50-55千米;臭氧层在15-35千米处
8~18千米,因纬度和季节的不同而不同。
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上部冷,下部热
水汽尘埃含量多,天气和气候变化显著
水汽杂质少,天气晴朗,能见度好(适合飞机飞行)
上界因纬度和季节而不同
[纬度]:低纬度:17-18km;中纬度:10-12km;高纬度:仅为8-9km。
探究一:对流层高度的差异性
[季节]:夏季大于冬季。
探究二:推测臭氧在20~30km达到最大值的原因及意义。
在20~30km(平流层上层)的这一位置,由于太阳短波辐射强度大,使氧分子解离成氧原子,并与氧分子结合成臭氧,这一高度有足够的氧分子和氧原子,因此成为臭氧集中的臭氧层。臭氧集中吸收紫外线,使得平流层上热下冷。
(三)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其现实应用
1.大气的受热过程(1)三主体: ; ; 。
(2)受热过程:(输入端) 被大气进行 、、 、 ,合称削弱作用;(传递端)大部分太阳辐射传递到 ,其吸收后又以 的形式对外传递;(接收端)大气中的 、 等能强烈吸收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
(完成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动态的视角进行分析,以热量传递环节为依托,分析一天中温度的变化。
探究1:探究ABCDE各点代表的地理意义。
探究2:分析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存在的时间段,并找出其作用最强的时段。
大气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对外传递热量,其中向地面的部分称之为大气逆辐射。
而辐射与自身温度高低有关。因此大气吸收地面的热量越多,大气逆辐射就越强。
大气逆辐射什么时候最强?
因此保温作用应用的基本原理就是增加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从而增强大气逆辐射,给地面进行保温。
增加大气中的CO2浓度,增加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增强逆辐射
反向利用,增大昼夜温差,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反射光线,增色
主题:以大气的受热过程走进丁真的世界
丁真,四川省甘孜州理塘县人,因凭借又甜又野的长相而走红网络,一起走红的还有他的家乡理塘。甘孜州理塘县平均海拔4000米,生活在这里的丁真因皮肤黝黑、清澈眼神、帅气的脸庞迅速走红网络。理塘年平均气温3.0℃,年平均地面温度5.9℃,无霜期仅5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637.7小时。但其近些年打造的“极地果蔬”(指生长在青藏高原上的有机果蔬品质优异)不仅满足本地群众的需求,还远销内地城市和港澳,使得当地实现脱贫。
探究一:请你从所学的大气受热的过程的原理分析其皮肤黝黑原因?
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白天太阳辐射强,长时间接受太阳辐射照射。
探究二:针对理塘种植业发展中热量不足的情况,提出改善热量的合理对策?
①利用大棚,改善热量条件;②铺设地膜,提高地温;③利用熏烟法等减少霜冻影响
(2023年高考广东卷)2019年5月28日,某科研团队利用往返式探空气球,在长沙观测站(28°07′N,112°17′E)收集了四个不同时刻释放的气球所记录到的太阳短波辐射量变化信息(图a)。图b为其中某一时刻对应的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部分代表黑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图a中,符合图b示意时刻所释放气球接收到的太阳短波辐射量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2.这次探测结果显示,白昼期间气球接收到的太阳短波辐射量随高度增加而增多,是因为随高度增加( )A.CO2量减少 B.空气温度降低 C.大气越稀薄 D.人类干扰越小
(2022·浙江·统考高考真题)大气散射辐射的强弱和太阳高度、大气透明度有关。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大气散射辐射日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3.有关该城市大气散射辐射强弱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夏季大于冬季 ②郊区大于城区 ③冬季大于夏季 ④城区大于郊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下列现象与大气散射作用密切相关的是( )①晴天天空多呈蔚蓝色 ②朝霞和晚霞往往呈红色③深秋晴天夜里多霜冻 ④雪后天晴阳光特别耀眼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当空气经过较暖的下垫面时,底部的大气增温形成比周边温度高的“热泡”,并不断向上运动,这是一切对流现象的基础。“热泡”超过凝结高度就会形成云层,海面上的云层在夜间常常会发生强烈对流,形成雷雨天气。下图为甲地下垫面附近“热泡”上升运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造成夜间海面上云强烈对流的原因有( )①云底接受海面辐射,降温慢 ②云顶长波辐射,冷却剧烈③云底向下垫面辐射,降温慢 ④云顶水汽蒸发,冷却剧烈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1·浙江·统考高考真题)秀珍菇生产需避光遮阳。浙江某地在秀珍菇生产大棚上搭建光伏发电系统,实现了棚内种菇、棚顶发电.形成了“农业+新能源"生态高效生产方式。完成下面小题。7.该生产方式会使棚内( )A.太阳辐射减弱B.地面辐射增加C.大气吸收增加D.地面反射增加
07讲 大气组成和大气垂直分层与大气受热过程(复习课件)-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美课件(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07讲 大气组成和大气垂直分层与大气受热过程(复习课件)-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美课件(全国通用),共1页。
专题10 大气的分层与受热过程(精品课件)-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 这是一份专题10 大气的分层与受热过程(精品课件)-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深解读,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必备知识当堂清,关键能力看拓展,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热岛环流,高考真题回头看,典型例题随堂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第1讲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受热过程考点2大气受热过程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第1讲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受热过程考点2大气受热过程课件,共5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清教材·固基础,研析考题·明方向,深化整合·提素能,对点训练·促提升,课堂巩固·即时练,太阳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地面辐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