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 2.0.4 昼夜更替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学案)-(新高考专用)
展开1、重书本抓主干
从最原始的概念入手,把这些概念都弄清,千万不要混淆一些概念,根底知识,这点来说就是地理成功的一半掌握了,这些根底东西一定要掌握非常好,才能灵敏运用。
2、重原理抓过程
我们必须从根底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如: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生态平衡的条件等。
3、勤归纳会比较
要勤于考虑,注重平时的积累,将知识整理归纳形成主干,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用联络的方法来表达头脑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论,把隐性的知识显性化、可视化。
4、多读图勤考虑
地理学习的灵魂是地图的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是我们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地理学习不可以分开地图。
5、重标准有条理
答题标准、有条理是文科综合的得分重要法宝,因此学生在平时就要注重培养标准做题的才能,以进步得分率。
2024高考一轮考点帮
2.1 基础知识四 昼夜更替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考点解读】
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昼夜更替,从时间尺度看,昼夜更替是一天(太阳日)的周期变化;而昼夜长短的变化是由于地球公转运动产生,是年(回归年)尺度下的周期变化。昼夜变化的直观表现就是光照图,而光照图中,晨昏线的解读是解题的关键。昼夜的起始在晨昏线,即日出日落,昼长与日出日落的相互推理也是高频考点。回归运动的微观表现就是直射点的移动,可通过直射点的位置(或日期)推演昼夜的长短的及其未来变化。
【教学目标】
1.知道昼夜现象、昼夜更替和昼夜长短变化的内在关联;
2.能从点、线、面的视角解构光照图特征,并分析其应用;
3.掌握昼夜长短及其变化的判读规律。
【教学过程】
一、基础检验
昼夜
现象
地球属性
+
昼夜
更替
+
昼夜长短
的变化
变化
变化
光照图
时间尺度
直观表现
(一)地球昼夜及其变化知识体系
(二)光照图的解读
1.光照图中晨昏线的特点
光照图解读的关键:识别出晨昏线。
活动任务1:在上面的侧视图和俯视图中绘制出晨昏线,并尝试描述晨昏线的特点。
【总结】晨昏线的特点:
①由 和 组成的大圆;
② 分界,与太阳光线保持 关系;
③(必)过 ,平分 。
④[两个交点,两个切点]
[两交点] 与赤道有两交点(交点是晨线或昏线的 点);
如右图中的 、 点。
[两切点] 与南北极地各有一个切点(切点是晨线和昏线的 点);
如右图中的 、 点。
2.晨线和昏线的识别
活动任务2:在图中晨昏线的分布,并归纳判读晨昏线的基本方法
[提醒]:先通过切点和交点的分布确定晨昏线的分布。
【总结】: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 进入 的是晨线; 进入 的昏线。
【扩展】时间法:赤道上晨昏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 时的是晨线,为 时的是昏线。
3.晨昏线的变化
先从静态的角度掌握晨昏线的分布,然后再以动态的视角理解晨昏线的移动变化。
(1)晨昏线的日变化——西移
晨昏线由太阳产生,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西移),晨昏线也不断西移,因此总是 先看到日出,以及先进入 。
晨昏线与赤道的 点在不断移动,移动速度为 。
(2)晨昏线的年变化——偏转
活动任务三:观察晨昏线在一年中的变化特点。
<下图为某一段时间变化的截图,课堂整体播放动态图强化>
注:1.图中的红色的虚线代表直射点所在太阳光线,但要注意,太阳光线是无数的。
2.在探讨一年中的移动时,我们是不加入一天中的移动的情况。
【总结规律】1.直射点移动, 线发生偏转,二者要不断保持 关系,偏转角度最大为 。2.晨昏线偏转角度不同,纬线圈上 比例发生变化,出现昼夜长短变化。
3.晨昏线上南、北半球切点的移动是由直射点决定的,两者数值是保持 关系;
4.切点所在位置代表的地理意义是: 的开始或结束。
(三)光照图的应用
1.直射点的运用
(1)推断地方时,直射点所在经线为 时;
(2)推断季节,直射点所在半球为夏半年,另一半球为冬半年;
(3)推断昼夜长短,直射点所在半球为 ;
(4)推断发生 的范围。
在图中找出直射点,判断半球昼夜长短,推算地方时。
2.晨昏线的应用
(1)判断昼夜长短
【结论】跟经线重合则是昼夜平分,此时太阳光线是可看做水平的;若晨昏线是倾斜的,可以作出垂线,太阳光线向上(寓意北)倾斜,说明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向下倾斜则反之。
(四)昼夜长短的判断
1.光照图中纬线圈的昼弧、夜弧比例
(1)读取弧长:晨昏线切割纬线圈的比例,读取弧长比例。
(2)读取时间长:通过观察在昼夜半球中的“份数”。
侧视图一个平面只有半个纬线圈,代表12个小时,注意对面还有一半。
俯视图的为一个纬线圈,代表一天的24个小时。
2.回归运动过程判断昼夜长短
(1)根据直射点的半球位置及移动方向
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过程:
其根本原理在于理解直射点的半球位置及移动方向,借助的手段是日期。
(技巧)考试不一定考察二分二至日,根据材料提供日期,借助太阳一个月大致走8个纬度。知道直射点所在的半球就可以知道某地昼夜的长短。
【总结规律】
① 直射点的半球位置影响昼夜长短:
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直射点在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直射点在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② 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影响昼夜长短的变化:
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的方向移动,哪个半球的白昼就变长夜变短。
(2)二分二至日的光照图特点及昼夜分布
(1)二分日:
光照图特点:二分日,晨昏线平分所有的 (跟经线或地轴垂直)。
昼夜分布:直射 ,全球昼夜 。(12小时)
(2)夏至日:
光照图特点:夏至日,直射点在 ,相切在 。
昼夜分布:北半球 ,且纬度越高,白昼越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皆为 。
(3)冬至日:
光照图特点:冬至日,直射点在 ,相切在 。
昼夜分布:北半球 ,且纬度越高,白昼越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皆为 。
3.日出日落时间判断昼夜长短
昼长=日落 — 日出
昼长= 12,昼夜平分;(6时日出,18时日落)
昼长<12,昼短夜长;(6时早于日出,18时晚于日落)
昼长>12,昼长夜短。(6时晚于日出,18时早于日落)
【技巧】某个日期范围,如果知道昼夜长短的变化也可以知道日出日落是提前还是推迟的变化规律。(日出日落时间的提前或推迟要跟昼长的变化挂钩进行理解)
二、真题演练
(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某中学地理社团组织成员开展月相观测。2021年2月19日农历正月初八,有同学用肉眼在湛蓝的天空中观测到了日、月同天景象,并作记录。同时,部分同学还从网上查到,位于(0°,105°W)的地点可观测到月球正在地平线落下。完成下面小题。
1.此时,赤道与晨、昏线交点的经度最接近的分别是( )
A.15°W、165°EB.105°W、75°EC.165°E、15°WD.75°E、105°W
(2020·江苏·统考高考真题)2020年4月8日22时,小明在上海观赏了“超级月亮”。下图为“月亮视直径最大与最小时的对比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与此时全球昼夜分布状况相符的是( )
A.B.
C.D.
(2023·浙江·统考模拟预测)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决赛将于当地时间(东三区)12月18日18时在多哈(51°34'E,25°15'N)进行。香港的小明及家人计划到现场全程观看决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决赛开始时,地球表面的晨昏线(图中虚线)最接近( )
A.B.
C.D.
(2019·江苏·统考高考真题)雾灵山位于北京与承德交界处,海拔2118米,素有“京东第一峰”的美称,是观赏日出和日落的理想之地。下表为“雾灵山部分日期的日出和日落时刻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四个日期中,太阳直射点最靠近赤道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三、总结归纳
参考答案(或解读)
一、基础检验
(一)不发光;不透明;地球自转;日;地球公转;年
(二)图可参考
晨线;昏线;昼夜;垂直;地心;赤道;中;A;B;分界;C;D
2.夜半球;昼半球;昼半球;夜半球。【扩展】6时;18时
3.(1)东边;黑夜;交(点);15°/h。
(2)晨昏;垂直;23°26′;昼夜;互余;极昼、极夜
(三)1.12时;昼长夜短;极昼极夜
(四)2.(1)纬线圈;赤道;平分;
北回归线;极圈;昼最长、夜最短;长;极昼
南回归线;极圈;昼最短、夜最长;短;极夜
二、真题演练
【答案】1.A
【解析】1.上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上半月的上半夜,月面朝西,位于西半天空,在105°W看到月球正在地平线落下,说明105°W地方时为24时(0时),赤道与晨、昏线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18时,与105°W相差90°(6*15)、270°(18*15),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分别向东90°、270°,赤道与晨、昏线交点的经度最接近的分别是15°W、165°E,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答案】2.A
【解析】2.4月8日为北半球夏半年,北极圈以内小范围出现极昼,南极圈以内小范围出现极夜,由此可排除BC选项;此时北京时间为22时,即120°E的地方时为22时,所以150°E为0时,且为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大致与A图对应,D图错误。综上分析,与此时全球昼夜分布状况相符的是A图,故选A。
【答案】3.C
【解析】3.东三区的区时是45°E经线上的地方时,决赛于当地时间(东三区)12月18日18时进行,此时,多哈(51°34′E)的地方时约为18时26分;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多哈位于北半球,也是昼短夜长;18时26分时多哈已经进入黑夜,但是进入黑夜不久,晨昏线的昏线位于多哈西侧;昏线呈西北-东南方向延伸(确保北半球昼短夜长),故图中C图晨昏线的位置与当日昼夜分布一致,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答案】4.B
【分析】4.当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昼夜等分,昼长为12个小时,当太阳直射点最靠近赤道的时候,地球上的点昼长应当接近12个小时,因此可以计算四个日期的昼长时间,最接近12小时的即为太阳直射点最靠近赤道的日期。①昼长为9小时36分,②昼长为11小时44分,③昼长为14小时54分,④昼长为9小时27分,因此正确答案选B。
日期
日出时刻
日落时刻
①
7:32
17: 08
②
6:31
18:15
③
4:45
19:39
④
7:22
16:49
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 2.2.2 气温的影响因素和逆温现象(学案)-(新高考专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 2.2.2 气温的影响因素和逆温现象(学案)-(新高考专用),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内容解读,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描述语言,答案及解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 2.0.5 太阳方位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学案)-(新高考专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 2.0.5 太阳方位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学案)-(新高考专用),共1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太阳方位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1部分 第2章 第3讲 课时10 昼夜长短的变化(含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1部分 第2章 第3讲 课时10 昼夜长短的变化(含解析),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