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年中考语文七年级下册一轮复习试题(二十)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年中考语文七年级下册一轮复习试题(二十)第1页
    2024年中考语文七年级下册一轮复习试题(二十)第2页
    2024年中考语文七年级下册一轮复习试题(二十)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年中考语文七年级下册一轮复习试题(二十)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语文七年级下册一轮复习试题(二十),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基础知识综合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铁山宾馆,坐落在安徽芜湖市赭山的南麓。1954年兴建,占地5.6公顷。宾馆里,花木扶疏,岗丘相拱。一池睡莲,两岸翠竹。荷塘碧波,松涛竹韵。曲径通幽,环廊回绕。大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风光,又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诗情画意。
    铁山宾馆,六幢客楼,依山就势,错落有致,诸如梅苑、松苑、竹苑、桂苑、晴岚阁、烟雨楼等。liú璃瓦当,绿荫掩映。站在铁山宾馆颠峰的梅苑,放眼望去,长江如带,镜湖如玉,江城美景,一览无余。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liú( )璃 赭( ) 山晴岚( )阁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3)“岗丘相拱”中的“拱”的意思是 ,
    “依山就势”在文中的意思是 。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换两句类似的诗句

    二、综合性学习
    为落实“双减”政策,某校开展了以“落实‘双减’我担当”为主题的“天下国家”综合性学习活动。请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为解决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各地必须不打折扣地落实。
    “双减”政策落地后,课外学科培训班停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上学年,某中学在9月份和12月份各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通过数据分析来看,家长对“双减”政策的支持率由35%提升至92%,家长的经济负担大大减轻,绝大多数家长的态度由刚开始时的焦虑、怀疑转变为支持、配合。
    【材料二】“双减”政策发布后社会情绪分布图

    【材料三】学生参加校外培训作用反馈表

    2.研读【材料二】,就“双减”政策发布后的社会情绪表现,写出你的发现。
    3.“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暑假马上到来,你可能又要面临各类培训。请你站在“天下国家”的高度,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说出至少两个不参加校外学科培训的理由。
    三、诗歌鉴赏
    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首联写农家招待客人,一个“ ”字体现了农家“丰年”的富足,也表达了农家款客的盛情;“莫笑”二字,则道出了诗人对 的赞赏。
    (2)颈联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无根的兰花
    ①顾先生一家约我去费城郊区一个大学里看花。汽车走了一个钟头的样子,到了校园;校园美得像首诗,也像幅画。依山起伏,古树成荫,绿藤爬满了一幢一幢的小楼,绿草爬满了一片一片的坡地;除了鸟语,没有声音。像一个梦,一个安静的梦。
    ②花圃有两片,里面的花,种子是从中国来的。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是白色的雪球;在如海的树丛里,闪烁着如星光的丁香,这些花全是从中国来的呀!
    ③由于这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北平公园里的花花朵朵,与这些简直没有两样;然而,我怎么也不能把童年时的情感再回忆起来。我不知为什么,总觉得这些花不该出现在这里,它们的背影应该是今雨轩,应该是谐趣园,应该是故宫的石阶,或亭阁的栅栏。因为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人的情感也弱了,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
    ④十几岁,就在外面漂流,泪从来也未这样不知不觉地流过。在异乡见过与童年完全相异的东西,也见过完全相同的花草;同也好,不同也好,我总未因异乡事物而想过家。我曾骄傲地说过:“我,到处可以为家。”
    ⑤然而,自至美国,情感突然变了。在夜里的梦中,常常是家里的小屋在风雨中坍塌了,或是母亲的头发一根一根地白了;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我这时才恍然悟到我所谓的到处可以为家,是因为蚕未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即到处不可以为家了。
    ⑥花搬到美国来,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这时候才忆起,故乡土地之芬芳与故乡花草的艳丽。我曾记得,8岁时肩扛小镰刀跟着叔叔下地去割金黄的麦穗,而今这童年的彩色版画,成了我一生中不朽的绘画。
    ⑦古人说:“人生如萍”——在水上漂流;那是因为古人未出国门,没有感觉离国之苦,萍还有水可借;以我看:人生如絮,飘零在此万紫千红的春天。
    ⑧宋末画家郑思肖画兰,连根带叶均飘于空中。人问其故,他说:“国土沦亡,根着何处?”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即行枯萎了。
    ⑨我十几岁就无家可归,并未觉其苦;十几年后,祖国已破,却觉出个中滋味了。不是有人说:“头可断,血可流,身不可辱”吗?我觉得,应该是“身可辱,家可破,国不可忘”。
    5.文中提到“北平”“祖国已破”两个词语,由此判断此文的写作背景应该是 时期。
    6.③段画线的“这些”和“这里”分别指代什么?
    7.③段中写到“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作者为什么要流泪?
    8.⑤段“蚕未离开那片桑叶”有什么深刻含义?
    9.⑦段中描写的“萍”和“絮”的漂泊有什么不同?分别比喻什么?
    10.⑨段划线句表达了作者什的感情?
    【材料一】
    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
    ①人生什么是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②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做分外希望),虽然失意不苦;老、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③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著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困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来。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加重的了。
    ④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去,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⑤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这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感受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⑥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肩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材料二】
    给母亲的一封信
    袁隆平
    亲爱的妈妈:
    ①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
    ②还记得吗?1953年,我要从重庆的大学分配到这儿,是您陪着我,脸贴着地图,手指顺着密密麻麻的细线,找了很久,才找到地图上这么一个小点点。当时您叹了口气说:“孩子,你到那儿,是要吃苦的呀……”
    ③没想到的是,为了我,为了帮我带小孩,把您也拖到了安江。我从来没有问过您有什么难处,我总以为会有时间的,会有时间的,等我闲一点一定好好地陪陪您……哪想到,直到您走的时候,我还在长沙忙着开会。那天正好是中秋节,全国的同行都来了,搞杂交水稻不容易啊,我又是组织者,怎么着也得陪大家过这个节啊,只是儿子永远亏欠妈妈您了……
    ④太晚了,一切都太晚了,我真的好后悔。妈妈,当时您一定等了我很久,盼了我很长,您一定有很多话要对儿子说,有很多事要交代。可我怎么就那么糊涂呢!这么多年,为什么我就不能少下一次田,少做一次实验,少出一天差,坐下来静静地好好陪陪您。哪怕,哪怕就一次也好。
    ⑤妈妈,每当我的研究取得成果,每当我在国际讲坛上谈笑风生,每当我接过一座又一座奖杯,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
    ⑥稻子熟了,妈妈,您能闻到吗?隔着21年的时光,我依稀看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走过稻浪的背影;我还要告诉您,一辈子没有耕种过的母亲,稻芒划过手掌,稻草在场上堆积成垛,谷子在阳光中噼啪作响,水田在西晒下泛出橙黄的颜色。这都是儿子要跟您说的话,说不完的话啊……
    儿:平
    (原文有删改)
    【链接材料】
    ①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临之际,获得国家最高荣誉的袁隆平向记者表示:“荣誉是对我们成绩的肯定,但我们不能躺在功劳簿上,还得继续干活、只要能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个人的荣辱得失又算得了什么,搞科研的人要有使命感,有胸襟。”
    ②袁隆平多次谈及他的两个梦想:“第一个梦是禾下乘凉梦,这是追求水稻的高产梦;第二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我始终都还在努力使梦想成真,也寄希望与你们共勉来共同实现这两个梦想。”
    11.下列说法与材料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引用古语“如释重负”证明了“责任完了”是人生第一乐事。
    B.对于责任,“解除”或“卸却”,结果是一样的。
    C.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所得到的快乐也会增加几倍。
    D.袁隆平很忙,后悔没有坐下来好好陪陪妈妈,不过他始终觉得对他影响最深的人是妈妈。
    12.下列对以上材料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材料一】的标题指出了论题,第一段运用设问,引出中心论点:“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B.【材料一】第③段从具体的生活情境开始,论述了“人的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这种苦将无法排解。”贴近生活,容易引起读者共鸣。
    C.【材料一】第⑤段引用孟子、曾子的话,论证了尽责方能得“苦中真乐”的道理,与论题相照应。
    D.【材料二】尾段描绘了想象中的美好画面,表达了袁隆平对母亲的怀念、愧疚之情,同时也凸显了他对梦想的执著追求与坚守。
    13.“君子有终身之忧”,越是心怀天下,肩上的责任就越重,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读完以上材料,你认为袁隆平的责任和快乐分别是什么?
    五、文言文阅读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①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②,意怡如③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④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节选自《王欢安贫乐道》)
    【注释】:①耽:极爱好。②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③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的。④哂:讥笑。
    14.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有仙则名: (2)往来无白丁: (3)无案牍之劳形:
    (4)其妻患之: (5)时闻者多哂之:
    15.翻译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16.【甲】文是从 、 生活情趣三个方面论述了陋室不陋的。
    17.【甲】文的刘禹锡和【乙】文的王欢都安贫乐道,刘禹锡甘居陋室,情趣高雅,怡然自得;王欢是 、 、终有所成。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活板
    沈括
    ①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②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③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18.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蜡和纸灰( ) (2)更互用之( )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薄如钱唇( ) (2)不以木为之者( )
    (3)瞬息可就( ) (4)字平如砥( )
    20.翻译下面句子。
    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21.“活板”的“活”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根据文段内容简要回答。
    22.文章结尾段仅一句话,交代毕昇死后“活板”的下落。这句话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六、名著阅读
    阅读《骆驼祥子》节选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①祥子在前边走,高妈在后边叨唠,一同进了书房。曹太太也在这里,正给先生裹手上药,见祥子进来,她也“哟”了一声。
    ②祥子托着右肘,不动。书房里是那么干净雅趣,立着他这么个满脸血的大汉,非常的不象样,大家似乎都觉出有点什么不对的地方,连高妈也没了话。
    ③“先生!”祥子低着头,声音很低,可是很有力:“先生另找人吧!这个月的工钱,你留着收拾车吧:车把断了,左边的灯碎了块玻璃;别处倒都好好的呢。”
    ④“先洗洗,上点药,再说别的。”曹先生看着自己的手说,太太正给慢慢的往上缠纱布。
    ⑤“先洗洗!”高妈也又想起话来。“先生并没说什么呀,你别先倒打一瓦!”
    ⑥祥子还不动。“不用洗,一会儿就好!一个拉包月的,摔了人,碰了车,没脸再……”他的话不够帮助说完全了他的意思,可是他的感情已经发泄净尽,只差着放声哭了。辞事,让工钱,在祥子看就差不多等于自杀。可是责任,脸面,在这时候似乎比命还重要,因为摔的不是别人,而是曹先生。假若他把那位杨太太摔了,摔了就摔了,活该!
    2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内容。
    24.请根据选段内容,概括祥子的性格特点。
    七、作文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
    我想我已经知道答案了。
    请以以上文字作为开头或结尾,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参考答案:
    1. 1)琉 zhě lán (2)颠峰 巅峰 (3)耸起,隆起,弯曲成弧形 指按照山势、坡度建筑房屋 (4)提示: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或: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意思对即可)
    2.①人们对“双减”政策落实的讨论和关注度比较高;②少部分人对“双减”政策持赞成期待;社会上依旧有少部分人对“双减”政策抱有怀疑的态度。(意思对即可) 3.不参加校外培训能够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不参加校外培训能够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缓解家庭经济压力。(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4.(1) 足 农村淳朴民风
    (2)写了山西村的乡土风俗,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田园生活的喜爱、依恋和陶醉。
    5.抗日战争 6.从中国来的牡丹、雪球、丁香,费城郊区的大学 7.在异国见到故乡的花木,勾起对战乱中故国的无限思念 8.人没有离开祖国 9.萍,有水可借,比喻没离开祖国;絮,无依无靠,比喻漂泊海外 10.强烈的爱国
    11.B 12.A 13.责任:追求水稻高产,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
    快乐:①为实现梦想而奋斗、奉献一生的快乐;②因为尽责而取得杂交水稻事业的丰硕成果,解决了百姓温饱问题而快乐。
    14. ①出名、著名 (2)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3)官府公文 (4)对……感到担忧 (5)他,指王欢(意思对即可) 15.(1)这是简陋屋舍,只(因)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2)王欢坚守志向更加牢固,终于成为一位博学的人。 16. 居室环境 交往人物 17. 甘守贫困 专心治学(意思对即可)。
    18. huò gēng 19. 边缘 ……的原因 完成 磨刀石 20.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贮存这些活字。 21.字印活;排版活;印刷活;字印数目活;选用活;做法活;拆版活。 22.这句话既照应第②段开头毕昇“又为活板”,使文章结构完整,使事情前因后果明确,同时“至今宝藏”也显示出这一发明在当时已经引起人们重视,受到人们珍爱。从另一方面讲,这记述也足以证明毕异的发明是真实可信的。(答出两点即可)
    23.祥子因拉车时摔伤曹先生而辞工。 24.质朴善良、勇于承担责任
    25.答案
    对于任何一个人,同一个问题都会有不同的答案,他们所赋予答案的内涵也就不同。

    他依然忘不了他的政治老师,那是在四年前,他还是一个令所有老师都为之头疼的学生,所有的老师对他的评价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无可救药。老师对于他的唯一解释、答案就是他太过于调皮以至于许多他所认识的人都认为他有没有多动症,他却不以为然,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他的政治老师。

    他的政治老师是一个中年男子,和蔼可亲的,一脸的笑容。他起初也是用对待其他老师的方法对待政治老师--上课捣蛋,扎老师的车胎,背后给老师起外号……然而他的政治老师却从来没有对他生气依然对他抱有“孺子可教”的态度,老师的政治课很有自己的特色,他不拘泥于书本上的知识,他所需要的知识并不只是课本上的那些,他渐渐的喜欢上政治老师,不再调皮捣蛋,每天都规规矩矩的,直到有一天他的心中闪现出一个疑问,他要亲自问老师。

    他很惊讶为什么所有的老师不能像他一般呢?他是一个敢想敢做的人,“老师,为什么您的教育风格不同于别人呢,要是别的老师都能向您似的多好呀!?”“你说如果所有的老师都像我似的多好?!你错了,其实每一位老师都有独特的风格,我只不过是用我自己的方式去教授你们知识,只要你努力学习,就会喜欢上其他的老师。”“可是,老师。”“唉?别说了,再说我要生气了。”他第一次见到老师那么生气,老师给他的答案仅仅就是这些吗?此时他无法用恰当的言语来形容,只觉得“满纸辛酸泪,一把荒唐言”或许用在这里不是那么恰当,但是他依然还是津津有味的念叨。他想尝试一下,他下定决心要学好每一门科目,只有这样才能知道老师的答案真正的内涵。

    时间犹如白驹过隙般,转瞬即逝,终于来临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想要展翅翱翔在最美的蓝天。今天便是最后一节政治课了,他的政治老师若有其事的拿出一张调查表,“请同学们用五分钟完成这张调查表。”教室里充满奇怪的叹息,只有他做完了全部。“其实,这些试题是没有答案的,今天便是我最后一次代你们了,我先说的就是,其实答案在不同人的心理有着不同的答案,不同人的对不同的事物有着不同的看法,希望你们在今后能够做到接受不同的事物,真正的答案是应该适应潮流的。”

    直到现在他的脑中依然回想着点点滴滴,刹那间他突然明白为什么老师不让他问下去了,我想我已经知道答案了。

    相关试卷

    2024年中考语文九年级下册一轮复习试题(二十):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语文九年级下册一轮复习试题(二十),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中考语文九年级上册一轮复习试题(二十):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语文九年级上册一轮复习试题(二十),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中考语文八年级上册一轮复习试题(二十):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语文八年级上册一轮复习试题(二十),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作文,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