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六校2023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下列古代工艺或技术应用中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钻木取火B.在甲骨上刻文字
C.用石块磨制石斧D.指南针指引航海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B.
C.D.
3.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8mL,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 )
A.等于B.大于C.小于D.无法判断
4.以下是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其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①把装置连接好
②两手紧贴容器外壁使容器内的空气受热膨胀
③观察导管口有无气泡冒出
④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
A.②④①③B.③②①④C.①③②④D.①④②③
5.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部分结冰的蒸馏水B.高锰酸钾加热完全分解后的固体剩余物
C.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稀有气体D.经过沉淀、过滤后得到的矿泉水
6.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
A.二氧化碳B.二氧化氮C.二氧化硫D.可吸入颗粒物
7.下列反应的现象描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
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红色火焰,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8.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B.催化剂可以提高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
C.催化剂可以降低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
D.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9.关于“加热高锰钾制得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取用高锰酸钾将其送入试管底部,目的是防止药品打破试管
B.装有高锰酸钾的试管口要放一小团棉花,目的是防止药品进入试管
C.等到导管排出的气泡均匀时再开始收集,目的是使收集的氧气更纯净
D.反应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停止加热,目的是防止水倒吸炸裂试管
10.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 )
A.水、氯气B.氮气、氧气C.水银、干冰D.硫酸铜、氯化钠
11.“∘”和“•”表示不同的元素的原子,以下图示表示化合物的是( )
A.B.C.D.
12.硅元素在现代信息技术产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硅原子的质子数为14B.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硅D.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8.09g
13.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食盐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B.水分解和水汽化都属于化学变化
C.过滤、消毒是常用净水方法D.硬水通过活性炭吸附后可变为软水
14.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通电时使用直流电
B.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
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a管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的更旺,b管的气体被点燃
D.由电解水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15.下列物质按照带电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是( )
A.、、B.、、
C.、、D.、、
16.如图为构成某物质的分子结构示意图,其中“”代表氢原子,“”代表硫原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物质属于混合物B.此物质的一个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
C.此物质的分子为D.此物质中氢元素与硫元素的质量比是1:1
17.某物质3.2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关于该物质组成的推断正确的是( )
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无法确定
18.某纯净物3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和5.4g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纯净物中含C、H元素,可能含O元素
B.该纯净物中含C、H元素,一定不含O元素
C.该纯净物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44:27
D.该纯净物中C、H原子个数比为1:4
19.如图为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B.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
C.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碳原子、氮原子和氧原子
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20.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的“墨”主要成分是( )
A.B.CC.PD.
21.可用下图装置制取气体的是( )
A.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B.块状大理石和浓盐酸制取
C.粉末状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D.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
22.生活中的下列物质,都含有人体健康构成威胁的有毒成分,其中通过呼吸导致中毒的是( )
A.煤气(一氧化碳)B.假酒(甲醇)
C.霉米(黄曲霉毒素)D.假盐(亚硝酸钠)
23.如图是研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创新实验,①③为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②为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A中滴加的稀盐酸可用稀硫酸代替,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B.装置B中能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的现象是③比①先变红
C.装置B中①③变红、②不变红是因为生成的呈酸性,能使石蕊试纸变为红色
D.装置C中点燃的蜡烛自上而下熄灭,说明不支持燃烧
24.工业上常把液态燃料喷成雾状,从而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其原理是( )
A.使可燃物分子变小B.增加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C.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D.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25.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以下实验(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进行):
①通过炽热的炭层后,恢复到原状态,气体体积不变;
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时,粉末变成红色;
③通过白色硫酸铜粉末时,粉末变成了蓝色晶体;
④通过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和
B.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一定没有
C.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可能含有
D.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可能含有
二、填空题
26.如图是化学实验室常用的仪器。
(1)写出仪器名称:a_______;f_______。
(2)可用作热源的是_______(填序号),若往仪器d中加入块状固体,则应先将该仪器_______(填“平”、“立”或“斜”)放。
(3)量取10mL蒸馏水需用的仪器_______(填序号,下同)和_______。
27.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a_______;b_______。
(2)甲同学利用和制取,发生装置应选_______(字母):该方法制取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属于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反应。
(3)乙同学在收集好的氧气之后,应将集气瓶_______(填“正放”或“倒放”)在桌上。
(4)镁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金属,它在空气中就能被点燃,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5)工业上采取将空气液化再分离氮气的方法制取氧气,这个方法的过程属于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6)丙同学在缺少的情况下,用少量的与较多的量固体混合加热制取氧气,此方法是否可行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
28.如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
(2)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
(3)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填序号)。
(4)A、B、C、D中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_______(填序号)。
(5)具有稳定结构的粒子是_______(填序号)。
(6)画出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29.已知A、E、F是单质,B、C、D是化合物,它们分别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组成。其中B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D物质很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B和C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则A、F的化学式为:
A:_______,F:______。
(2)请你写出以下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
:_______。
三、计算题
30.小涵同学在实验室里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取68.0g过氧化氢溶液,加入1.0g二氧化锰,待完全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与液体的混合物的总质量为65.8g(不考虑反应过程中水分的蒸发)
(1)该同学制得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g。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
(3)原过氧化氢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_______。
31.老师说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小明在老师的帮助下做了如下验证实验,首先称量粉碎后的贝壳12.5g,然后加入100.0g稀盐酸充分反应,反应后剩余固液混合物共108.1g,实验数据如图所示。
(1)实验中共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
(2)该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A、钻木取火过程中,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
B、在甲骨上刻文字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
C、用石块磨制石斧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
D、指南针指引航海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
2.答案:D
解析:
3.答案:C
解析: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8mL是正确的量液方法,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0mL,仰视读数偏小,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偏大,即剩余体积大于10mL,所以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肯定小于8mL。
故选:C。
4.答案:D
解析:即要检查气体是否只从导管排出,由检查气密性的操作要求,可得把装置连接好,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两手紧贴容器外壁观察导管口有无气泡冒出。
故选D。
5.答案:A
解析:A.部分结冰的蒸馏水中只有水分子,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
B.高锰酸钾加热完全分解后的固体剩余物是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稀有气体中有氦、气、氩、氦、氩等气体,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经过沉淀、过滤后得到的矿泉水中有矿物质和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A。
6.答案:A
解析:空气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和烟尘,主要的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所以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以及可吸入颗粒物都会污染空气,而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不会造成大气污染。故选:A。
7.答案:A
解析: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
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只能烧至红热,而不是产生红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8.答案:D
解析:A、由催化剂的概念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B、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既可加快反应速率,也可以减慢反应速率,故选项说法正确;
C、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既可加快反应速率,也可以减慢反应速率,故选项说法正确;
D、不是所有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不使用催化剂物质也能发生化学反应,如碳在空气中燃烧就不需要催化剂,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9.答案:A
解析:A、取用高锰酸钾时将其送入试管底部,目的是防止药品粘在试管壁上,故A错误;
B、装有高锰酸钾的试管口要放一小团棉花,目的是防止药品进入导管,故B正确;
C、等到导管排出的气泡均匀时再开始收集,目的是使收集的氧气更纯净,故C正确;
D、反应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停止加热,目的是防止水倒吸炸裂试管,故D正确。
故选A。
10.答案:A
解析:水、氮气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分别是由水分子、氮分子构成的,故A正确;
11.答案:B
解析:A、该图示分子为两种构成不同的分子,为两种物质的分子,则图示物质是混合物,故A错误;
B、该图示是由一种分子构成,是一种物质的分子是纯净物,该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所以该图示物质是化合物,故B正确;
C、图中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图所示物质为纯净物;而每个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则该图所示物质为单质,故C错误;
D、图中分子为两种构成不同的分子,为两种物质的分子,图示物质为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B。
12.答案:A
解析:A、硅原子的中子数为:28-14=14,该选项说法正确;
B、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8.09,单位不是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13.答案:C
解析:A.生活中常用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食盐水不能鉴别,故错误;
B.水汽化是由液态的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C.过滤、消毒是常用净水方法,故正确;
D.活性炭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一些染料、色素、异味等,但是不能把硬水转化为软水,故错误。
故选:C。
14.答案:C
解析:A.由于氢氧化钠在水中能解离出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所以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该选项说法正确;
B.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分别是氢气、氧气,体积比约为2:1,该选项说法正确;
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a管的气体被点燃,发出淡蓝色火焰,b管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的更旺,该选项说法错误;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5.答案:C
解析:A.中,碘元素显+5价;中,碘元素显0价;中,碘元素显-1价,不合题意;
B.中,氯元素显+5价;中,氯元素显-1价,中,氯元素显0价,不合题意;
C.中,锰元素显+4价; 4中,锰元素显+6价;中,锰元素显+7价,符合题意;
D.中,氮元素显+5价;中,氮元素显-3价;中,氮元素显+4价,不合题意。
故选:C。
16.答案:B
解析:A.该物质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两个硫原子,共4个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此物质的分子符号为,故选项说法错误;
D.此物质中氢元素与硫元素的质量比1:32,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17.答案:B
解析:4.4g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3.6g水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为:,生成物4.4g二氧化碳和3.6g水中所含碳、氢元素的质量和,,该物质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A、由上述分析可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上述分析可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上述分析可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上述分析,可以确定该物质的元素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18.答案:B
解析:根据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等于,水中氢元素的质量等于,因此氢元素和碳元素的质量之和是,说明该物质仅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该纯净物中碳元素、氢元素质量比为;该纯净物中C、H原子的个数比为。
故选:B。
19.答案:D
解析:A.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氮气,反应条件是催化剂,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故A选项说法正确;
B.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故B选项说法正确;
C.由上图可知,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碳原子、氮原子和氧原子,故C选项说法正确;
D.由上图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故D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20.答案:B
解析:“墨”的主要成分是炭黑,化学式为C。
故选:B。
21.答案:A
解析:A、因使用块状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则符合利用启普发生器来制取气体,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可利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A正确;
B、因浓盐酸容易挥发,则收集的二氧化碳不纯,则不能选用浓盐酸来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故B错误;
C、利用启普发生器不能选用粉末状物质,无法在停止反应时使固体与液体分离,故C错误;
D、因通常情况下是粉末状的,停止反应时无法快速地使固体和液体分离。则用双氧水制备氧气不用启普发生器,故D错误;
故选:A。
22.答案:A
解析:A、煤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它通过呼吸进入体内,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运输氧的能力而中毒,所以正确。
B、假酒的成分主要是甲醇,它通过消化道进入体内,造成失明或死亡,所以错误。
C、霉米中黄曲霉素,也是通过消化道进入体内,引起肝癌等病症,所以错误。
D、假盐一般为亚硝酸盐,它们有毒,也是通过消化道进入体内,引起中毒,所以错误。
故选A。
23.答案:B
解析:A、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硫酸钙会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所以装置A中滴加的稀盐酸不可用稀硫酸代替,故选项说法错误。
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呈酸性,能使石蕊试纸变红,喷水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且③比①先变红,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C、①③为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②为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②不变红,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试纸变红;①③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呈酸性,能使石蕊试纸变红,故选项说法错误。
D、装置C中点燃的蜡烛自上而下熄灭,说明的密度比空气大,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24.答案:C
解析:A.把液态燃料喷成雾状,可燃物分子的大小没有变化,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一般不变,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把液态燃料喷成雾状,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故C选项符合题意;
D.可燃物着火点属于物质的属性,不会改变,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5.答案:B
解析:碳和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一氧化碳,会使气体体积增大一倍,根据①可知,混合气通过碳后气体体积不变,可以知道混合气中一定不含二氧化碳;通过氧化铜后,固体变成红色,说明混合气中存在还原性气体,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通过氧化铜后生成了水,可以确定原混合气中有氢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可以确定原混合气中有一氧化碳,所以可以确定原混合气中一定没有二氧化碳,一定含有氢气和一氧化碳,故B正确,
故选B
26.答案:(1)铁架台;烧杯
(2)h;平
(3)c;g
解析:(1)a是铁架台;f是烧杯。
(2)可用作热源的是酒精灯,若往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则应先将该仪器平放。
(3)量取10mL蒸馏水需用的仪器量筒和胶头滴管。
27.答案:(1)铁架台;试管
(2)B;;分解
(3)正放
(4)
(5)物理
(6)可行;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的二氧化锰可以催化氯酸钾的分解
解析:(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名称和作用可知,a是铁架台,b是试管;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利用和制取,发生装置应选B,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3)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在收集好的氧气之后,应将集气瓶正放在桌上;
(4)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镁,化学方程式为:;
(5)工业上采取将空气液化再分离氮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6)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生成的二氧化锰可以催化氯酸钾的分解,所以该方法可行。
28.答案:(1)19.00
(2)20
(3)BC
(4)AB
(5)CD
(6)
解析:(1)据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可知,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00;
(2)元素周期表信息中最左上角的数字表示的是原子序数,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0;
(3)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属于同一种元素,B、C核内质子数都是17所以是同种元素。
(4)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粒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A与B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化学性质相似。
(5)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属于稳定结构,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CD;
(6)氧原子是8号元素,核内质子数为8,核外有2个电子层,第一层2个电子,第二层6个电子,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29.答案:(1);C
(2);
解析:B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根据已有知识可以确定B是水;C、D是化合物,它们分别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中几种组成,D物质很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水和C,可以确定D是碳酸,C为二氧化碳,E、F是单质,均可以与A反应,分别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确定A是氧气,E是氢气,F是碳,因此:
(1)A是氧气,化学式为:;F是碳,化学式为:C;
(2)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反应的方程式为:;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
30.答案:(1)3.2
(2)6.8g
(3)7.2g
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
(2)设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
(3)原过氧化氢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为。
31.答案:(1)4.4g
(2)80%
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2)设该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贝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贝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湖南省益阳市2023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附答案: 这是一份湖南省益阳市2023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附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益阳市2023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附答案: 这是一份湖南省益阳市2023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附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物质变化无处不在, 小明的湿衣服在阳光下晒干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