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问答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变化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工业上大量制取氧气B.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
C.点燃蜡烛D.品红在水中扩散
2.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氮气难溶于水,可作粮食保护气B.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作制冷剂
C.石墨质软,可作电池电极材料D.酒精有挥发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3.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连接仪器B.检查气密性
C.取用石灰石D.验满
4.甲同学发现家中长期使用的自来水龙头上出现大量水垢,由此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同学家使用的自来水可能是硬水
B.在家中加入肥皂水检验自来水是否为硬水
C.使用过滤法不能将硬水软化
D.生活中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对自来水进行软化
5.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2”表示一个二氧化硫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
B.:“2”表示两个钠元素
C.:“+2”表示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
D.:“2-”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二价
6.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有利于理解科学的本质。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B.将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放在盛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小花能变成红色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并生成白色固体
D.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木条会复燃
7.如图所示的是氧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
B.硫元素和氧元素均为非金属元素
C.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g
D.硫、氧两种元素形成的中硫元素为+4价
8.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风的校园中能闻到梅花的芳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分子体积增大
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D.冰融化成水,说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9.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内发生的某化学反应,测得和时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值小于3B.Q可能是单质
C.该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D.M与N的质量变化比为14:3
10.以下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证明燃烧需要氧气参加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验证铁生锈的条件
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1.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大气中二氧化碳过多会形成“酸雨”
C.焦炭可用于冶金工业
D.、的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
12.婴儿“尿不湿”最关键的材料是聚丙烯酸钠,其吸水性是棉花、纸张的数十倍.它是由丙烯酸()与氢氧化钠经过一系列的复杂反应而制得.下列有关丙烯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是氧化物
B.其中氧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9:1
C.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
D.丙烯酸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13.“碳达峰”是指我国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碳中和”是指到2060年,采取各种方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下列措施不利于“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是( )
A.鼓励民众植树造林
B.加大煤和石油的使用
C.培育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
D.循环利用制造合成燃料、尿素等物质
14.分析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推理必须科学、严谨,符合实验事实。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则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都是离子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C.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是氧化反应,所以所有的氧化反应都像燃烧那样剧烈并发光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15.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变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甲物质中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D.甲的化学式可能为
1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木炭还原氧化铜B.密闭容器中硫在足量氧气中燃烧
C.一定量的镁在足量氧气中燃烧D.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
二、问答题
17.用化学符号表示:
(1)两个氧原子________;
(2)构成氯化钠的微粒:________;
(3)三个亚铁离子________;
(4)标出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5)硫酸根离子________。
18.冬季是流感高发季节,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有助于身体健康。
(1)起床后,测体温。测体温时水银体温计中汞柱会上升的微观原因是________。
(2)外出时,戴口罩。医用口罩生产中采用环氧乙烷(化学式为)灭菌消毒。环氧乙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3)到校后,勤消毒。过氧乙酸用于教室消毒,其化学性质不稳定,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用于手部消毒的酒精溶液属于易燃物,使用时要注意安全,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19.常温下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1)A中固体逐渐减少,发生__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C紫色石蕊溶液中有气泡,溶液颜色变成________色。发生反应的化学表达式为________。
(3)从微观角度:用“”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
①用“”可表示的微粒是________(填标号)。
A.两个氮原子B.一个氮分子
②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下图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________(填标号)。
20.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用来制造闪光灯,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铝锅等铝制品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请写出形成氧化物保护膜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西汉刘安曾记载“曾青(主要成分硫酸铜溶液)得铁则化为铜”,请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下列应用中使用了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使用金、银、铜等制作奖牌;
②使用新型钢材建体育场
③使用碳纤维做体育用品
(5)下列物质①合金②液氧③稀有气体④冰水,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填序号)。
(6)为了防止水龙头生锈,其表面常镀一层铬,其防锈的原理是________。
(7)分解需吸收热量,生成耐高温的MgO和水蒸气。利用这一性质,可将添加到易燃性材料中做阻燃剂。关于能起阻燃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分解要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分解能够降温,使可燃物不易达到着火点
C.分解生成的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了空气
D.分解生成大量水蒸气,降低可燃物周围氧气的浓度
21.我国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为我们提供了能源保障。
(1)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煤B.天然气C.乙醇D.石油
(3)事实上,氢气也是一种清洁能源,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不会污染空气;实验室在制取氢气并试验氢气的化学性质的实验中,点燃氢气前,一定要________。
(4)碳也是重要的燃料之一,它还有另外一种用途:在书写有保存价值的图书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原因是________。
三、实验题
22.进入秋冬季节,甘蔗出现在德州的大街小巷,它是做蔗糖的原料。蔗糖是常用的调味品。对蔗糖的制备及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a.蔗糖的工业制备:工业制备蔗糖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1)操作A是实验室常用基本操作之一,该操作名称是________,进行此操作时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2)糖汁呈棕黄色,工业上可加入________对糖汁进行脱色处理。
(3)由甘蔗制得蔗糖的整个过程中主要是__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b.蔗糖组成探究
【资料卡片】绿色植物吸收空气中的和先合成葡萄糖,再将葡萄糖转化为蔗糖。
【成分探究】蔗糖可能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实验1:点燃蔗糖,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烧杯壁有水雾,从此现象得出蔗糖中一定含________元素。
实验2:取下烧杯迅速加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从此现象得出蔗糖中一定含________元素。
实验3:隔绝空气高温加热蔗糖,可分解,容器内壁也出现水雾,从此现象得出蔗糖中还含________元素。
通过以上实验能判断蔗糖中所含元素,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
23.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友情提示:以下所选装置均填装置序号)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
(2)写出实验室中可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①A装置中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________;
②收集较干燥的该气体可选用的一种装置是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________和________,可采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如果用C装置代替B,优点是________。
(4)若直接用装置G收集,应由________口进入(填c或d),
(5)实验室用加热无水乙酸钠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制取甲烷气体,在通常情况下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要制取较纯净的甲烷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
四、计算题
24.化学实验小组同学为测定生铁中铁的含量,现将14g生铁样品加入到100g稀硫酸中恰好反应(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杂质中不含铁元素),实验过程及测得数据如下:
(1)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是________;
(2)求该生铁中铁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工业制氧气是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加以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异味,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点燃蜡烛,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品红在水中扩散,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答案:B
解析: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粮食保护气,A错误;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作电池电极材料,C错误;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杀菌消毒,D错误。
3.答案:B
解析:A、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向试管中装石灰石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石灰石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使用带火星的木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4.答案:D
解析:A、硬水是含较多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天然水,容易产生水垢,故A项正确;
B、鉴别硬水和软水可以使用肥皂水,泡沫较少浮渣较多的是硬水,故B项正确;
C、过滤只能除去难溶性杂质,使用过滤法不能将硬水软化,故C项正确;
D、生活中可以采用煮沸的方法对自来水进行软化,故D项错误。
故选:D。
5.答案:A
解析:A、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中的“2”表示1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中的“2”表示钠原子的个数为2,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中的“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中的“2”表示一个硫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负电荷,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6.答案:D
解析:A、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为: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气体不显酸性,则将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放在盛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小花不能变成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为: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氧气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则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木条会复燃,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7.答案:B
解析:A、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结构示意图可知:氧原子核外有8个电子,故错误;
B、硫、氧均属于非金属元素,故正确;
C、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而不是“g”,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故错误;
D、硫、氧两种元素形成的中硫元素为x,则x+(-2)×3=0,x=+6,故错误。
故选:B。
8.答案:A
解析:A、由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无风的校园中能闻到梅花的芳香“京 结果,故A正确:
B、由于分子间有间隔,受热时间隔变大,所以,压得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分子的体积不变,故B不正确:
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故C不正确;
D、冰融化成水是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分子种类没有改变,故D不正确。
故选C。
9.答案:D
解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建,x的值为:(51+9+3+17)-(23+3+51)=3,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所以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故A选项说法错误;
B.M和N生成Q,所以Q一定不是单质,故B选项说法错误;
C.由A和B两项分析可知,该反应可能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则属于化合反应,故C选项说法错误;
D.M和N的质量变化比为:(51g-23g):(9g-3g)=14:3,故D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0.答案:D
解析:A、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为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置换反应是指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而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空气,尾部酒精灯的作用为处理尾气,不能撒去,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氧化铁为红色,生成的铁粉为黑色,则玻璃管中固体由红色变黑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一氧化碳不纯加热时容易发生爆炸,则实验时,先通入纯净的一氧化碳,除去装置中的气体后再点燃酒精喷灯加热,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1.答案:C
解析:A、只含有碳这一种元素,属于单质,A错误,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溶于水会导致正常雨水呈酸性,二氧化硫和氨氧化物才是形成酸雨的原因,B错误,不符合题意;
C、焦炭可以在冶金过程中产生还原性物质,比如在高炉炼铁中焦炭能产生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得到铁,C正确,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元素相同,但是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答案:C
解析: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内烯酸含碳、氢、氧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错误;
B、丙烯酸中氧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6×2):(1×4)=8:1,错误;
C.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正确:
D、丙烯酸由丙烯酸分子构成,每个丙烯酸分子由3个碳原子、4个氧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错误。
故选C。
13.答案:B
解析:加大煤和石油的使用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利于“碳达峰”和“碳中和”。
14.答案:D
解析:A、、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但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都是离子,也可能是稀有气体的原子,故选项推理错误。
B、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都是催化剂,可能是杂质,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推理错误。
C、不是所有的氧化反应都像燃烧那样剧烈并发光,如缓慢氧化不剧烈且不发光,故选项推理错误。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故选项推理正确。
故选:D。
15.答案:D
解析:A、反应前乙是氧分子,变成了丙-二氧化碳分子和丁-水分子,因此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由于A的构成不能确定,分子的个数是否变化不能确定,故选项错误;
B、由微粒的构成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C、生成的丙、丁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可知甲物质中一定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选项错误;
D、甲的化学式可能是和氧气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符合微观示意图的反应关系,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6.答案:C
解析:A、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生成了气体,故剩余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小,但是不会减少至零,不符合题意;
B、密闭容器中硫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
C、一定量的镁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镁的质量逐渐减小至零,生成氧化镁的质量逐渐增大,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符合题意;
D、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不是质量比,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7.答案:(1)2O
(2);
(3)
(4)
(5)
解析:(1)元素符号前面加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则2个氧原子表示为2O;
(2)由;构成:
(3)离子符号前面加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亚铁离子符号为,则3个亚铁离子表示为;
(4)设中的化合价为x,其中K为+1价,O为-2价,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1)+x+(-2×4)=0,x=17,元素的化合价表示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则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
(5)一个硫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离子符号为。
18.答案:(1)汞原子间有间隔,温度升高间隔变大(注:写微粒间有间隔,温度升间隔变大也可)
(2)6:1
(3);
解析:(1)水银体温计测体温,温度升高时,汞原子间间隔增大,汞柱上升,故填:间隔增大;
(2)环氧乙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6:1,故填:6:1;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C、H、O的原子个数分别为4、8、6,反应后C、H、O的原子个数分别为4、8、4,所以一个X分子中含2个氧原子,化学式为;酒精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
19.答案:(1)物理
(2)红色;
(3)B;C
解析:(1)A中固体逐渐减少,是干冰升华,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物理变化;
(2)C中有气泡,二氧化碳能与水化合生成了碳酸,溶液颜色变成红色。发生反应的化学表达式为:;
(3)从微观角度:用“表示氨原子,“”表示氧原子;“”可表示的粒是一个氮分子;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氦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4:1,则氮分子和氧分子的个数比也是4:1,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C。
20.答案:(1)
(2)
(3)
(4)①②
(5)②④
(6)隔绝氧气和水分
(7)A
解析:(1)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①金、银、铜属于金属材料,符合题意;
②钢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符合题意:
③碳纤维是由无机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而成,属于复合材料,不符合题意。
故选①②:
(5)①合金是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
②液氧是液态氧气,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
③稀有气体是由氖气、氦气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
④冰是固态的水,冰水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属于纯净物的是②④;
(6)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接触,为了防止水龙头生锈,其表面常镀一层铬,其防锈的原理是:隔绝氧气和水;
(7)A、氢氧化铁分解吸热,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着火点是一个定值,不能被降低,符合题意:
B、氢氧化镁分解吸热,可降低温度,使可燃物不易达到着火点,故达到灭火的目的,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镁分解生成的氧化镁耐高温,可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达到火的目的,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镁分解生成水蒸气,水蒸气可降低可燃物周围氧气的浓度,达到灭火的目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1.答案:(1)
(2)C
(3);验纯
(4)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解析:(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A、煤是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B、天然气是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C、乙醇可以通过粮食、植物秸秆等物质发酵制取,属于可再生能源;
D、石油是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故选C;
(3)氢气燃烧的产物是水,化学方程式为:;不纯的氢气点燃会发生爆炸,故点燃前要验纯;
(4)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所以使用碳素墨水可以保存时间更长。
22.答案:(1)过滤;引流
(2)活性炭
(3)物理
【成分探究】:H(或氢);C(或碳);O(或氧)(注:此处填H、O氢氧元素也可);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解析:(1)操作A为将甘蔗渣与糖汁分离,属于固液分离,则为过滤操作;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为引流,防止液体溅出;
(2)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则可在糖汁中加入活性炭进行脱色处理;
(3)甘蔗制蔗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物理变化;
(4)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发生变化;
实验1:点燃蔗糖,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烧杯壁有水雾,说明蔗糖燃烧生成,水是由H、O两种元素组成的,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则说明蔗糖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实验2:取下烧杯迅速加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蔗糖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由C、O两种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则说明蔗糖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实验3:隔绝空气高温加热蔗糖,可分解,容器内壁也出现水雾,则说明蔗糖反应后能产生,该反应中反应物只有蔗糖一种物质,则蔗糖中一定含有H、O两种元素;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发生变化,该定律为确定物质组成的依据。
23.答案:(1)铁架台;长颈漏斗
(2)
①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②E
(3)大理石;稀盐酸;B或C;;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4)d
(5)A;D
解析:
24.答案:(1)0.4g
(2)11.2g
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是:14g+100g-113.6g=0.4g;
(2)解:设铁的质量为x
x=11.2g
答:铁的质量为11.2g。
物质
M
N
P
Q
时的质量/g
51
9
3
17
时的质量/g
23
3
X
5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宁津县第四、第五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简答,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宁津县第四、第五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简答,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育新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