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老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老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自读课文,探究问题,课堂训练,能力拓展,教师概述,归纳总结,布置作业,巩固加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指名认读本课生字,看读音的准确性,教师适当点拨。
2.指名说出本文的结构,用简洁语言表述每部分的意思。
3.指名简要概述文章写了老王哪些方面的“苦”。
⑴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文化大革命”期间,载客的三轮车被取缔,他的生计就更加窘迫,只能凑合着打发日子;⑵他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⑶他住在荒僻的小胡同里,小屋破破烂烂的;⑷眼睛瞎了一只,另一只又看不清;⑸他的一生凄凉艰难。
4.教师概述,导入新课。
师述:
文章写了老王的“苦”和“善”两方面的内容,我们已经知道了老王的“苦”,那么,他的“善”又表现在哪些地方呢?文章仅仅是突出老王的“善”吗?下面就让我们翻开课本去探个究竟吧。
二、自读课文,探究问题。
(一)熟读课文,合作研讨。
1.文中作者的善良表现在哪里?老王的善良又表现在哪里?
明确:
作者的善良表现: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作者的善良还表现在关心老王生活,三轮改成平板三轮,生意不好做,作者关切地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作者的女儿也像她一样善良,知道老王有夜盲症,送给他大瓶鱼肝油。
老王的善良表现:“愿意给我们带送”冰决,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老王的善良更表现在,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
2.你怎样看待文中作者一家对老王的关爱?
明确:
从文章看,最主要的是平等观念。在作者那里,人是生而平等的,各人境遇不同,甚至差别很大,不过是幸运与不幸造成的差别。所谓幸与不幸,包括天赋条件、成长条件、生理条件,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有平等意识,才会有平等对话,才会感觉人家上门来“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是很抱歉的。
3.本文段落安排有什么特色?
明确:
作者对琐碎材料的组织以成有机整体,是兼用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来编排的。开头四段写老王的三点基本情况是按逻辑顺序,正因谋生的困难,收入少,所以生活清贫。
(二)再读课文,品析句子。
结合文章相关内容和主旨,按括号里的要求品析句子。
句子1:“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该句突出了老王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忠厚、老实。
句子2:“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这一句表明老王是怎样一个人?“大概”一词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明确:
这一句是对前面“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的一个补充说明,表明老王从来没有想到过要占“我们”的便宜或是欺负“我们”,可见老王是一个老实忠厚的人。“大概”一词不能删去。因为“大概”表示一种猜测,它并非是老王的想法,而是“我”根据自己的观察而作出的一种猜测。
句子3:“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这句话属于什么描写,说明了什么?)
明确:
肖像描写,表现老王久病之后的干瘦、脱形。(比喻手法。其作用是该句借僵尸、骷髅外表的恐怖、干枯形象以及不经打的特点,形象而贴切地写出了老王因病痛的折磨而变得外表恐怖、干瘦和衰弱的特点。)
句子4:“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老王送来的鸡蛋再多,总也有个数量,为什么说多得数不清?)
明确: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谊重”。作者记住的不是老王所送鸡蛋的多寡,而是其中蕴含的沉甸甸的情谊。这份情谊无法用冷冰冰的数字表示。
句子5: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强笑”是什么意思,我为什么要强笑?)
明确:
勉强的笑,对老王送我们东西感到于心不安,也为老王的善良和不幸感到凄怆与高兴,故而欲笑又笑不出,只能“强笑”。
三、课堂训练,能力拓展。
1.教师创设情景,学生积极讨论交流。
爱是人间的春风,是生命的源泉,缺乏爱心的社会将会是一片沙漠,一片荒原。通过与街头墙角那些摆小摊、扫大街、捡破烂的沟通、交流,对你一定很有触动,请说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2.学生自由举手回答,其他学生评价,教师适当点评。
3.教师举例,以供学生参考。
示例:当时下着倾盘的大雨。路上的人个个披着雨衣,撑着伞,匆匆忙忙地回家了。这时候,我望见了我家门口的垃圾堆旁,有一个人,在那清理垃圾,是谁在那儿呢?这么大的雨应该不会是清洁工人吧?带着疑问,我走了过去。只见一位满脸是尘埃的阿姨,穿着破烂的雨衣,她十分认真地清理着垃圾。我吃惊极了,我从小到大,从没见过一位清洁工人能在这么大的雨下,如此认真地为我们清理垃圾。他左手拿着铲子,右手拿者笤帚,用笤帚把垃圾扫进铲子上,用笤帚把铲子夹着;再用铲子把垃圾“送”进垃圾车里。
4.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老王的“善”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
具体表现在:“愿意给我们带送”冰块,车费减半;在“文化大革命”那样荒唐动乱的年代,钱钟书被诬为“反动学术权威”,被造反派打翻在地。然而老王丝毫没有影响,照样尊重钱钟书夫妇。他认准他们是好人。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太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老王善良更表现在: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
5.文章仅仅是在表达老王的“善”吗?
明确:
不是,从作者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作者对老王有深刻的同情和怜悯心,从这点出发,也暗示了作者“善”的一面。
四、教师概述,归纳总结。
师述:
这篇散文以平淡似水的笔调,记述了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普通人老王的艰辛生活琐事、人生经历,尤其是与作者一家的交往,热情讴歌了老王不畏艰辛、任劳任怨、待人忠厚、舍己为人的金子般的心,含蓄地提出了关注不幸者的社会问题,寄托了作者对普通劳动人民的同情、敬佩和热爱之情。
五、布置作业,巩固加深。
课后熟读课文,仔细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七年级下册老王第一课时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开篇激趣,导入课题,预习课文,基础积累,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堂训练,能力提升,布置作业,加深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老王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自主预习,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老王教案设计,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