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重力(分层练习)-八年级下册物理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393470/0-170882214488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7.3重力(分层练习)-八年级下册物理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393470/0-170882214491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7.3重力(分层练习)-八年级下册物理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393470/0-170882214497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7.3重力(分层练习)-八年级下册物理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393470/1-170882215055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7.3重力(分层练习)-八年级下册物理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393470/1-170882215058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7.3重力(分层练习)-八年级下册物理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393470/1-170882215061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力7.3 重力优秀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TOC \ "1-3" \h \u \l "_Tc9" PAGEREF _Tc9 \h 2
\l "_Tc67" 考点01 重力的概念 PAGEREF _Tc67 \h 2
\l "_Tc3947" 考点02 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4
\l "_Tc21406" 考点03 重力的计算与估算8
\l "_Tc3696" 考点04 重心 PAGEREF _Tc3696 \h 10
\l "_Tc29290" 考点05 重力的示意图13
\l "_Tc22623" 16
\l "_Tc28938" 21
考点01 重力的概念
一、单选题
1.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竖直上升的气球不受重力
B.沿斜面下滑的小车,所受重力方向是沿斜面向下的
C.人在蹦床上跳的更高,是因为所受重力变小了
D.一杯水结冰后所受重力不变
【答案】D
【详解】A.在地球上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竖直上升的气球也受重力作用,故A错误;
B.无论是那一种状态的小车,所受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故B错误;
C.人在蹦床上跳的更高,是因为弹性势能转化为重力势能,人的质量不变,所受重力不变,故C错误;
D.一杯水结冰后质量不变,根据可知,所受重力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2.2021年12月9日,神舟十三号乘组三名航天员演示了失重环境下细胞学实验、物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授课项目,如果空间站里的宇航员要在“失重”状态时进行体能锻炼,下列活动中可采用的是( )
A.举哑铃B.做俯卧撑
C.用弹簧拉力器健身D.用单杠做引体向上
【答案】C
【详解】空间站里属于微重力环境,哑铃、宇航员自身的重力都很小,只需要很小的力就可以完成举哑铃、俯卧撑、引体向上等动作,起不到锻炼的作用,但不影响用力拉弹簧,所以可以用拉力器进行锻炼。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B.向上抛出的硬币在上升过程中不受重力作用
C.空中飞行的蜜蜂不受重力作用
D.从树上掉下的苹果,下落时不受重力
【答案】A
【详解】A.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地面附近的物体都受重力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故A正确;
B.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重力作用,则向上抛出的硬币在上升过程中始终受到重力作用,故B错误;
C.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重力作用,则空中飞行的蜜蜂也受重力作用,故C错误;
D.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重力作用,则从树上掉下的苹果,下落时也受重力,故D错误。
故选A。
4.神舟十三号载人航天飞船在运行时距地表约300km,此时,航天器内所有物体都处于失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宇航员可以用钢笔写字B.宇航员可以用天平测物体质量
C.宇航员可以用弹簧拉力器来锻炼身体D.宇航员可以做俯卧撑来锻炼身体
【答案】C
【详解】A.用钢笔写字,是需要重力才能写的,太空中没有重力,所以不可以,故A错误;
B.天平测量物体质量,靠的是两个托盘受到压力的作用。在失重状态下,物体和砝码对托盘没有压力,所以天平无法使用,故B错误;
C.用弹簧拉力器来锻炼身体,靠的是弹簧的形变而产生的弹力,与重力没有关系,可以在空间站正常进行,故C正确;
D.在地面上做俯卧撑克服的是人的体重,太空舱中的宇航员此时重力为零或重力很小,做俯卧撑没有意义,不能起到健身效果,故D错误。
故选 C。
5.如果没有重力,下列现象中会发生的是( )
A.成熟的苹果不会落向地面B.弹簧拉力器将无法使用
C.茶杯里的水仍能倒进嘴里D.天平能正常使用
【答案】A
【详解】A.成熟的苹果在重力作用下落向地面,如果没有重力,成熟的苹果不会落向地面,故A正确;
B.弹簧拉力器使用时用的是拉力以及弹簧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弹力,和重力无关,故它能正常使用,故B错误;
C.如果没有重力,茶杯里的水不会往下落,故茶杯里的水不能倒进嘴里,故C错误;
D.如果没有重力,物体对天平没有压力,故天平不能正常使用,故D错误。
故选A。
6.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全部安全顺利出舱,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183天,他们在失重的太空舱中进行体能锻炼,下述活动中可采用的是( )
A.举哑铃B.在普通跑步机上跑步
C.用拉力带健身D.引体向上
【答案】C
【详解】A.当没有重力时,人可以用很小的力举哑铃,起不到锻炼的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
B.没有重力时,对跑步机就没有压力,也就没有摩擦力,无法在跑步机上跑步,故B不符合题意;
C.没有重力时,不影响用力拉弹簧,所以可以用拉力器进行锻炼,故C符合题意;
D.没有重力时,身体不受重力作用,用很小的力就可做引体向上,起不到锻炼的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2023年4月24日是第八个“中国航天日”,我国有望在2030年前实现航天员登月。如果届时航天员用相同的天平和测力计分别在地球和月球称量同一物体,称量的结果是( )
A.天平、测力计示数相同B.天平示数相同,测力计示数不同
C.天平示数不同,测力计示数相同D.天平、测力计示数都不同
【答案】B
【详解】质量不随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月球上的重力比地球上小得多,所以航天员用相同的天平和测力计分别在地球和月球称量同一物体,称量的结果是:天平示数相同,测力计示数不同,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填空题
8.“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春晓》中的诗句。诗中“花落”是指花瓣落地,这是由于花瓣受到了 力作用。小明在墙上挂装饰画时,用自制的重垂线来检查装饰画是否挂正,这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 的。
【答案】 重 竖直向下
【解析】略
9.“天问一号”探测器登陆前,科学家需要结合火星对探测器的引力大小,确定探测器进入火星大气层时的速度。如图所示的是地球、火星上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其质量的关系图像。由图可知,探测器在火星上受到的重力比在地球上的要 (选填“大”或“小”)。
【答案】小
【解析】略
考点02 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1.某兴趣小组在探究“影响物体重力大小的因素”和“判断重力方向”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1)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时,实验记录如表:
①在探究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 。
②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
③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图甲中能正确描述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G与质量m关系的图像是 (选填字母符号)。
(2)该组同学在探究重力方向时,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操作如下:
①将该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后,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α,会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不变,剪断悬线OA,小球 (选填“竖直”或“垂直于木板M”)下落。
②从以上实验现象分析得到:重力的方向总是 。
【答案】 弹簧测力计 天平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B 竖直 竖直向下
【详解】(1)[1][2]由表格中记录的数据来看,需要测量物体的质量和重力,所以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弹簧测力计和天平。
[3]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知,是一个定值,所以可得出结论: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4]表中物体受到重力与质量的比是一定值,即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所以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图像是过原点倾斜向上的直线。
故选B。
(2)[5][6]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所以悬线OA由于受重力的作用就保持竖直方向不变。剪断悬线OA,小球在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下就会竖直向下运动。
2.生活中,我们搬起物体时要克服它的重力。搬起一块大石头要比搬起一块小石头费力得多。由此小军猜想:物体的质量越大,所受重力可能越大。他进行了相关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如表:
(1)在以上实验过程中,需要的两个测量工具是 、 。
(2)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可以验证小军的猜想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3)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小军设计的表格还不能直接反映出重力与质量的定量关系,应再增加一项。增加的一项是 。
【答案】 天平 弹簧测力计 正确 物体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解析】略
3.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的实验中,按照图1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1)表格中的空格应填 ;
(2)如图1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重力,使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 ;
A.钩码的重力
B.钩码和测力计的总重力
C.钩码对弹簧的拉力
D.弹簧对钩码的拉力
(3)实验测量多组数据的目的是 ;
(4)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物体的重力和质量成 比,你判断的依据是 ;
(5)在图2中,以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画出重力与质量之间关系的图线。( )
【答案】 400 C 寻求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 正 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为定值
【详解】(1)[1]重力跟质量成正比,所以当重力是4N时,质量是0.4kg,因此表格中应填写的数据是400g。
(2)[2]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如图所示,钩码受到弹簧对它向上的拉力,同时弹簧也会受到钩码对它向下的拉力,因此使弹簧伸长的力是钩码。
故选C。
(3)[3]该实验多次测量是为了找到重力和质量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因此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寻求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
(4)[4][5]分析表格数据可知,重力和质量的比值是固定不变的,因此重力和质量成正比。
(5)[6]如图所示
4.做研究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实验中,如图所示,用细线把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处于静止状态。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让物体加速向上运动,测力计示数等于物体的重力
B.让物体减速向上运动,测力计示数等于物体的重力
C.让物体以1m/s的速度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力计示数等于物体重力
D.让物体以0.5m/s的速度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力计示数大于物体重力
(2)利用天平测出几种常见物体的质量,并用测力计测出它们所受的重力,数据如下表,可以分析得出: ;
(3)请设计实验测出一张A4纸所受的重力,简要写出方法: 。
【答案】 C 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见解析
【详解】(1)[1] A.让物体加速向上运动,合力方向竖直向上,测力计示数大于物体的重力,故A错误;
B.让物体减速向上运动,合力方向竖直向下,测力计示数小于物体的重力,故B错误;
C.让物体以1m/s的速度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合力为0,测力计示数等于物体重力,故C正确;
D.让物体以0.5m/s的速度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合力为0,测力计示数等于物体重力,故D错误。
故选C。
(2)[2]由表格中数据得,物体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为定值,说明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3)[3]一张A4纸的重力小于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因此可以采用累积法进行测量,即用测力计测出n张纸的总重量为G,则每一张纸的重力为。
考点03 重力的计算与估算
一、单选题
1.一名中学生的体重最接近( )
A.5NB.50NC.500ND.5000N
【答案】C
【详解】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可知体重约为
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日常生活中,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良好习惯,物理老师倡导同学们对身边些常见物理量进行估测的实践活动,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
A.课桌的高度约75dm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2m/s
C.一枚1元硬币的质量约6mgD.一名中学生的体重约50N
【答案】B
【详解】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8dm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人正常步行时每秒约步行两步,每步长约0.6m,则速度约为1.2m/s,故B符合题意;
C.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10枚硬币的质量约等于1个鸡蛋的质量,则一枚1元硬币的质量约为6g,故C不符合题意;
D.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其体重约
G=mg=50kg×10N/kg=500N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福建省禁止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携带手机进入课堂的规定》自2022年9月起施行。一部智能手机受到的重力约为( )
A.B.C.D.
【答案】C
【详解】智能手机的质量大约0.2kg,重力大约为
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二、计算题
4.放在小明书桌上质量为200g的字典,所受的重力是多少?
【答案】1.96N
【详解】解:字典的质量
由可知字典所受的重力
答:字典所受的重力为1.96N。
5.质量是40kg的小明正在打篮球,篮球的重力是5N,请你计算(g=10N/kg):
(1)小明的重力是多少N?
(2)篮球的质量是多少kg?
【答案】(1)400N;(2)0.5kg
【详解】解:(1)小明的重力是
G1=m1g=40kg×10N/kg=400N
(2)篮球的质量是
答:(1)小明的重力是400N;
(2)篮球的质量是0.5kg。
6.若一字航员质量为66kg,成功登上月球,已知字航员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为在地球上的(g=10N/kg),求:
(1)宇航员在地球上所受重力为多少牛;
(2)宇航员在月球上所受重力为多少牛;
【答案】(1)660N;(2)110N
【详解】解:(1)宇航员的质量m= 66kg,宇航员在地球上所受重力
(2)宇航员在月球上宇航员所受重力
答:(1)宇航员在地球所受重力为660N;
(2)宇航员在月球所受重力为110N。
考点04 重心
一、单选题
1.病人在医院里输液时,液体一滴滴从玻璃瓶中滴下,在液体不断滴下的过程中玻璃瓶,连同瓶中的液体共同的重心将( )
A.一直下降B.一直上升C.先降后升D.先升后降
【答案】C
【详解】在液体不断滴下的过程中,瓶内的液体受重力作用在瓶子底部,玻璃瓶连同瓶中的液体共同的重心在玻璃瓶内,并且重心逐渐下降,当瓶内液体全部流出以后,重心又上升,故ABD不符合题意,C故符合题意。
故选C。
2.如图所示是宇航员从月球带回的环形石头(形状规则),则它的重心在( )
A.D点B.C点C.A点D.B点
【答案】C
【详解】从图形上看宇航员从月球带回的环形石头形状规则,质地均匀,则它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圆环的几何中心为圆心,故它的重心在点A。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3.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赛车车身低,轮子相距远是为了提高稳定程度
B.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它的几何中心
C.重垂线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的
D.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答案】B
【详解】A.赛车车身低,轮子相距远,增大了支撑面,降低了重心,可以提高稳定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物体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以及质量分布有关,只有质量分布均匀且形状有规则的物体,其重心才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故B错误,符合题意;
C.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根据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制成重垂检查墙壁是否竖直,检查桌面或窗台是否水平等,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物体受到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下列关于重力和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只有受力物体,没有施力物体
B.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
C.同一物体从地球带到月球上,其重力大小不变
D.铅垂线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工作
【答案】D
【详解】A.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故A错误;
B.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不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故B错误;
C.同一物体从地球带到月球上,其重力变小,故C错误;
D.生活中,铅垂线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工作的,故D正确。
故选D。
5.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C.空心球没有重心
D.物体受到的所有外力,力的作用点一定在重心上
【答案】B
【详解】AC.物体重心的位置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如圆环、空心球它们的重心在中间的空心部位上,故AC错误;
B.只有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它的几何中心上,故B正确;
D.物体受到的所有外力,重力的作用点在重心上,但其它力的作用点可以不在重心上,故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
6.一般情况下,我们把物体重力的作用点称为重心。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通常在其几何中心上,例如圆心、长方形对角线的交点。那么图中的不规则物体的重心是点 (选填“A”“B”“C”“D”或“E”)。
【答案】E
【解析】略
7.电瓶车一般都有主撑(双撑)和侧撑(单撑),它们主要是用来停车的;平时短暂停车时大多数人都喜欢用侧撑,如图所示,侧撑一般做得稍短,撑开时往外张开一些,当用侧撑停车时车稍往侧撑这边倾斜一些,这样做既降低了车子的重心又 ,从而增大了车子的 ,使车子不易倾倒。
【答案】 增大了车子底部支撑面积 稳定性
【详解】[1][2]当用侧撑停车时车稍往侧撑这边倾斜一些,这样做既降低了车子的重心又增大了车子底部支撑面积,从而增大了车子的稳定性,使车子不易倾倒。
8.一个物体的各个部分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对于整个物体,从效果上来看,可以认为物体的各个部分受到的重力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物体的 ;如图所示,是用重垂线来检查墙上的画是否挂正,它实际上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是 来检查的。
【答案】 重心 竖直向下
【详解】[1]一个物体的各个部分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对于整个物体,从效果上来看,可以认为物体的各个部分受到的重力集中于一点,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2]根据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如果画框和重垂线是平行的,画框是竖直的,否则画框不竖直。
考点05 重力的示意图
1.下列四幅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B.
C.D.
【答案】B
【详解】小球所受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与水平面垂直,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不计空气阻力,图中能正确表示空中足球受力示意图的是(表示重力,F表示脚对球的作用力)( )
A.B.
C. D.
【答案】B
【详解】因不计空气阻力,所以空中飞行的足球只受到重力的作用,并且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作图题
3.如图所示,用细线将一块质量分布均匀的半圆形量角器悬挂在天花板上,请用作图的方法找到该量角器重心O点的位置。(A点是圆心,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
【详解】在图中,量角器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细线竖直向上的拉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二力的方向相反,重心在细线拉力的作用线上;已知量角器质量分布均匀,所以从圆心A向右将量角器平均分成2份,分割线一定过重心,此时分割线与拉力作用线的交点就是量角器的重心;如图所示
4.如图所示为踢向空中的足球在上升过程中,画出此时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答案】
【详解】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由于足球是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力在其几何中心(球心)上,故画重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5.如图所示,重5N的小球挂在竖直墙壁上,请在图中画出小球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和墙壁受到小球压力F的示意图(点O是小球的重心)。
【答案】
【详解】形状规则物体的重心一般在物体的几何中心,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过小球重心沿竖直方向画一条线段,末端带上箭头。压力的作用点是球与墙壁的接触点,然后过作用点作垂直于墙壁,并指向墙里面的压力,如图所示
6.重20N的小球正从斜面上滚下,如图所示,请画出该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答案】
【详解】该球所受重力,作用点在其重心,方向竖直向下,可以从球的重心,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有箭头的线段,再标上G=20N,这为该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如下所示:
7.按照题目要求作图如图,在图中画出被投出去的篮球受到力的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答案】
【详解】由于不计空气阻力,被投出去的篮球受重力的作用,篮球受重力的作用点在其重心O上,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表示符号为G,如图所示
一、单选题
1.(2023·西藏·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数据最接近九年级学生实际情况的是( )
A.质量为B.所受的重力为
C.立定跳远的成绩为D.跑完所用的时间为
【答案】B
【详解】A.九年级学生的质量约是50kg,故A不符合题意;
B.所受的重力约为
G=mg=50kg×10N/kg=500N
故B符合题意;
C.立定跳远的成绩为2.1m,故C不符合题意;
D.跑完1000m所用的时间为3min,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023·天津·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建筑工人在砌墙时常用铅垂线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这是利用了( )
A.重力的方向B.重力的大小C.重力的作用点D.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答案】A
【详解】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收到的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故铅垂线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用重力的方向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2023·上海·统考中考真题)以下哪个物体的重力最接近0.5N( )
A.一张课桌B.一个手机C.一个鸡蛋D.一个中学生
【答案】C
【详解】A.一张课桌的质量接近10kg,重力为
故A不符合题意;
B.一个手机大约200g,即0.2kg,则重力
故B不符合题意
C.一只鸡蛋的质量大约50g,即0.05kg,则重力
故C符合题意;
D.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大约50kg,则重力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
4.(2023·四川德阳·统考中考真题)重力的方向总是 的,一物体质量m=10kg,则物体的重力G= N。
【答案】 竖直向下 100
【详解】[1][2]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一个10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
G=mg=10kg×10N/kg=100N
5.(2023·内蒙古赤峰·统考中考真题)小明在科技博览阅读中,查阅了不同星球上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通过图像可知,在甲、乙两个星球上,重力与质量都成 。一物体质量为10kg,它在甲星球上受到的重力为 N。
【答案】 正比 150
【详解】[1]由图分析可知,物体的质量越大,所受的重力越大; 在甲、乙两个星球上,物体受到的重力跟质量的比值都不变, 所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2]由图可知,当质量为8kg时,在甲星球上受到的重力为120N,由于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所以当物体质量为10kg时,重力为
三、作图题
6.(2023·四川巴中·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请在重心点画出小球受到重力和墙壁对小球支持力的示意图。
【答案】
【详解】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墙壁对小球支持力垂直于墙壁向外,作用点均在物体重心上,如图所示
7.(2023·辽宁阜新·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重为0.5N的汤勺在指尖处静止,画出汤勺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答案】
【详解】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汤勺静止,受力平衡,支持力和重力在同一直线上,则重心在支撑汤匙的支点上方;从汤匙的重心画一条带箭头的竖直向下的有向线段,用G表示,大小为0.5N,如图
8.(2023·山东济南·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是我们做过的一个实验:用手拨动左边的簧片,小球和支座间的硬塑料片被弹出时,小球并未随硬塑料片飞出。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画出此时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答案】
【详解】从小球的重心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出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标出重力的符号G,如图所示:
9.(2023·安徽·统考中考真题)如图,一杯水在斜面上保持静止,O点为其重心,请在图中作出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答案】
【详解】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过杯中水的重心O画一条竖直向下的带箭头的线段,符号为G,即为重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四、实验题
10.(2023·湖南长沙·统考中考真题)小明用家里的器材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如图甲、乙所示,小明用布袋装着质量不同的米,用电子秤测其质量,用液晶屏拉力器测其重力,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在图乙中,当米袋静止时,拉力器的示数与这袋米所受重力的大小 ;
(2)分析上表数据可得: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 ,下列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得到此结论的是 。
A.计算每一次实验中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比值
B.计算每一次实验中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乘积
【答案】 相等 正比 A
【详解】(1)[1]当米袋静止时,拉力器对米袋的拉力和米袋的重力是平衡力,二力相等,米袋对拉力器的拉力(等于拉力器的示数)与拉力器对米袋的拉力是相互作用力,二力相等,故拉力器示数等于米袋的重力。
(2)[2][3]由表格中的数据得,计算每一次实验中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比值
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其质量的比值是定值,则结论为: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一、单选题
1.(热点)如图所示,固体颗粒放入容器中,颗粒间有孔隙。材料学上把孔隙体积与颗粒和孔隙总体积的比值称为孔隙率ε,把颗粒质量与颗粒和孔隙总体积的比值称为堆密度。将同种物质制成的大小不同的颗粒分别装满相同容器,下列描述堆密度、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与孔隙率ε的关系图线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详解】AB.孔隙体积与颗粒和孔隙总体积的比值称为孔隙率ε,假设容器的体积为V ,装满后,颗粒的体积为(1-ε)V;整体的质量等于颗粒的质量
m=ρ实(1-ε)V
堆密度
由于颗粒实心的密度不变,则堆密度ρ堆与孔隙率ε成一次函数关系,且随着ε的增大而减小,故A错误,B正确;
CD.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等于容器重力和颗粒物的总重力
F=G容+mg=G容+ρ实(1 - ε)Vg
也是成一次函数关系,且随着ε的增大而减小,故CD错误。
故选B。
二、作图题
2.(热点)图是悬挂在课桌旁的文具袋。请在图中标出文具袋重心O的大致位置,并以O为作用点画出文具袋静止时的受力示意图。
【答案】
【详解】文具袋静止时的受力重力和拉力,作用点都在重心O处,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拉力的方向竖直向上,且二力平衡。根据悬挂法知道,文具袋重心O,应在悬点的正下方,结合文具袋的形状比较规则知道,由对称性知道,重心的位置如下图
三、实验题
3.(新素材)利用一根长橡皮筋自制简易测力计,装置如图1所示。在制作测力计刻度面板时,小明和小华的方法不同。
小明:在回形针上挂6个50g的钩码,记下指针静止时的位置,等分刻度,画出的刻度线如图2所示。
小华:在回形针上每次加挂一个50g的钩码,分别记下指针静止时的位置,画出相应的刻度线如图3所示。
(1)实际操作后发现两人的刻线并不完全重合,你认为图 的刻度较准确;若采用小明的测力计测力,读数为2.0N,则测量值 真实值;
(2)小华想在原有刻度基础上进一步画出分度值是0.1N的刻线,但未找到10g的钩码。他注意到拉力越大,橡皮筋形变 ,于是想通过探寻形变与拉力的定量关系进行细分刻度。他测量了每根刻线到零刻线的距离L,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他在坐标纸上画出对应的F-L图像如图4所示,请你利用图像信息在图5中标出2.2N力对应的刻度线;( )
(3)小华将钩码逐个取下,测量每次指针到零刻线的距离L,画出拉力逐渐减小过程的F-L图像,如图6中图线②所示,与拉力逐渐增大过程的图线①不重合。若用此测力计连续不间断测量两个大小不等的拉力(小于3N),为使测量准确,请针对此橡皮筋的特性提出操作要求。
【答案】 3 小于 越大 先测量较小的力,紧接着测较大的力
【详解】(1)[1]由小华的方法可知,受到拉力时,橡皮筋的实际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不成正比,则刻度不均匀,所以,一次挂6个50g的钩码后,记下指针位置再等分刻度,误差较大,故图3的刻度较准确。
[2]若采用小明的测力计测力,读数为2.0N,由于橡皮筋受到的拉力越大,橡皮筋形变程度越大,则真实值要大于2.0N,故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2)[3]由图3可知,拉力越大,刻度线的间距越大,说明橡皮筋形变程度越大。
[4]由图4可知,当拉力F=2.2N时,刻线到零刻线的距离为5.90cm,故作图如下所示
(3)[5]由图6可知,小华将钩码逐个取下,发现图线②与图线①不完全重合,说明拉力减小时,橡皮筋不能完全回复到原来的形状。若用此测力计连续不间断测量两个大小不等的拉力(小于3N),为使测量准确,应先测量较小的力,紧接着测较大的力。被测物体
质量m(kg)
重力G(N)
(N/kg)
物体1
0.1
0.98
9.8
物体2
0.2
1.96
9.8
物体3
0.3
2.94
9.8
实验次序
物体
物体体积
物体质量
重力
1
石头
0.12
1.2
2
石头
0.24
2.4
3
木头
0.08
0.8
4
木头
0.24
2.4
质量m/g
100
200
300
500
重力G/N
1
2
3
4
5
质量m/g
100
270
300
330
450
500
重力G/N
1
2.7
3
3.3
4.5
5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电子秤的示数/g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拉力器的示数/N
0.98
1.96
2.94
3.92
4.90
拉力F/N
0.5
1.0
1.5
2.0
2.5
3.0
刻线到零刻线的距离L/cm
1.00
2.20
3.60
5.20
7.00
9.00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2 弹力优秀精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a href="/wl/tb_c77645_t7/?tag_id=28" target="_blank">7.2 弹力优秀精练</a>,文件包含72弹力分层练习-八年级物理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原卷版docx、72弹力分层练习-八年级物理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1 力优秀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a href="/wl/tb_c77641_t7/?tag_id=28" target="_blank">7.1 力优秀测试题</a>,文件包含71力分层练习-八年级物理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原卷版docx、71力分层练习-八年级物理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人教版7.3 重力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物理人教版<a href="/wl/tb_c77642_t7/?tag_id=28" target="_blank">7.3 重力课时作业</a>,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