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35,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测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35,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测试卷第1页
    35,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测试卷第2页
    35,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测试卷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35,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测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35,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测试卷,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各有一个正确选项)
    1. 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水结成冰B. 电灯发光C. 光合作用D. 干冰升华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水结成冰,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B、电灯发光,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C、光合作用,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放出氧气,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
    D、干冰升华,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 1.对实验仪器说法正确的是
    A. 烧杯可以直接加热B. 试管可以直接加热
    C. 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D. 量筒可以间接加热
    【答案】B
    【解析】
    【详解】A、烧杯不可以直接加热,需要垫陶土网,说法错误;
    B、试管可以直接加热,说法正确;
    C、锥形瓶不可以直接加热,需要垫陶土网,说法错误;
    D、量筒用于量度液体体积,不可以用于加热,说法错误。
    故选:B。
    3.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中,不正确是
    A. 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B. 木炭还原氧化铜:黑色固体中有红色固体生成
    C. 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热
    D. 镁带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答案】A您看到的资料都源自我们平台,家威杏 MXSJ663 低至0.3元/份【解析】
    【详解】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描述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符合题意;
    B、木炭具有还原性,木炭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黑色固体中有红色固体生成,实验现象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氢气燃烧过程中产生淡蓝色火焰、放热,实验现象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D、镁带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实验现象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 下列二氧化碳的制备装置中,不能起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效果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关闭止水夹,干燥管内压强增大,液面下降,固液分离;打开止水夹后,固液接触,反应进行,能达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的目的,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小试管只能起到液封作用,固体放在锥形瓶中,加入酸后酸和固体不能分离,无法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不能随开随制、随关随停,故选项B符合题意;
    C、可以通过上下移动铜网,使固体和液体接触和分离,达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效果,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D、关闭活塞,试管内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入长颈漏斗中,固液分离;打开活塞后,固液接触,反应进行,能达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的目的,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 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C. 溶质质量分数为10%氯化钠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9
    D. 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A、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混合物,例如蒸馏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不是溶液,故错误;
    B、 若低温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和高温下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相比,溶质质量分数有可能大、可能小、也可能相等。因此必须强调同温度下,同溶质溶剂,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故错误;
    C、10%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10%:(1-10%)=1∶9,故正确;
    D、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小。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的物质,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故错误,故选C。
    6. 对于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分子的体积变大
    B. 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体积非常小
    C. 切开成熟的菠萝蜜能闻到浓浓的香味——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 6000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40L的钢瓶——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答案】A
    【解析】
    【详解】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分子的体积不变,符合题意;
    B、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体积非常小,不符合题意;
    C、切开成熟的菠萝蜜能闻到浓浓的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不符合题意;
    D、6000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40L的钢瓶,是因为加压后,分子间的间隔变小,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 下列有关温泉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清澈透明的温泉水是纯净物
    B. 活性炭可用于净化温泉水
    C. 检验温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肥皂水
    D. 过滤可以除去温泉水中难溶性杂质
    【答案】A
    【解析】
    【详解】A、只含一种物质则为纯净物,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则为混合物。自来水虽然外观清澈透明,但其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并非纯净物,故说法错误;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净化温泉水,故说法正确;
    C、硬水与肥皂水作用是有较少的泡沫、并出现浮渣,而软水与肥皂水作用时有较多的泡沫,现象不同,可以区分,故说法正确;
    D、过滤是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故说法正确。
    故选A。
    8. “百合”具有润肺止咳、养颜美容等功效。百合中含有秋水仙碱,其化学式为C22H25NO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秋水仙碱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一个秋水仙碱分子由22个碳原子、25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3个氧分子构成
    C. 秋水仙碱中碳、氢、氧、氮原子个数比为22:25:6:1
    D. 秋水仙碱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秋水仙碱的化学式可知,秋水仙碱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A不正确;
    B、根据秋水仙碱化学式可知,一个秋水仙碱分子由22个碳原子、25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B不正确;
    C、根据秋水仙碱的化学式可知,秋水仙碱中碳、氢、氧、氮原子个数比为22:25:6:1。C正确;
    D、秋水仙碱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12×22):(1×25):14:(16×6)=264:25:14:96。所以秋水仙碱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C。
    9. 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 )
    A. H2B. H2O2C. H2CO3D. H2O
    【答案】A
    【解析】
    【详解】A、H2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故符合题意;
    B、H2O2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C、H2CO3是由碳酸分子构成,故不符合题意;
    D、H2O是由水分子构成,故不符合题意
    10. 元素周期表中镧如图,下列有关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镧是金属元素B. 元素符号是La
    C. 相对原子质量是138.9D. 中子数是57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镧,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右上角的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元素符号是La,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8.9,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7;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7,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8.9,在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中子数≈139-57=82,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1. 下列常见物质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明矾能对悬浮杂质进行吸附,使悬浮杂质沉降,不能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铁粉能被磁铁吸引,铜不能被吸引,能达到预期目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过量的铁粉能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C。
    12. 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中甲和丁的质量比为2:1B. 丙可能是一种单质
    C. 该反应可能是2Cu+O22CuOD. 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5:1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结合表格中的数值,则20g+m+8g+6g=4g+待测+28g+2g,解得:待测=m;分析质量的变化:甲质量减少,乙质量不变,丙质量增加,丁质量减少;质量增加的为生成物,质量减少的为反应物。
    【详解】A、甲质量减少(20g-4g=16g),丁质量减少(6g-2g=4g),反应中甲和丁的质量比为16g:4g=4:1,故A错误;
    B、甲和丁反应生成丙,反应符合“多变一”,所以该反应是化合反应,丙一定是化合物,故B错误;
    C、根据反应2Cu+O2 2CuO,Cu、O2、CuO质量比为128:32:160=4:1:5,与表格中甲丁丙质量比相符,故C正确;
    D、丙增加的质量:28g-8g=20g,丁质量减少(6g-2g=4g),反应中丙和丁的质量比为20g:4g=5:1,而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不一定为5:1,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结合表格中的数值,则待测值;从而判断反应物,生成物。
    13. 下列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
    B.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
    C. 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 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答案】BD
    【解析】
    【详解】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故A不正确;
    B、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故B正确;
    C、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物有气体,生成物不打气标符号,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故C不正确;
    D、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D正确。故选BD。
    14. 烧杯中有铜锌合金粉末10.0g,向其中先后滴加FeSO4溶液和CuSO4溶液各50.0g,剩余固体的质量与滴加溶液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有两种
    B. 向b点固体中加入稀硫酸,冒气泡
    C. m=9.9
    D. 该CuSO4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
    【答案】C
    【解析】
    【分析】铜锌合金,滴加FeSO4溶液,硫酸亚铁和铜不反应、和锌反应生成铁和硫酸锌,结合图像可知,a点两者恰好反应,此时溶质为硫酸锌;再加入CuSO4溶液,锌置换出的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结合图像可知,b点中硫酸铜溶液过量,铁全部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此时固体中只有铜。
    【详解】由分析可知:
    A. a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锌,只有1种,错误;
    B. 向b点固体中只有铜,加入稀硫酸不反应,错误;
    C.
    由化学方程式体现的关系可知,生成铁的质量为5.6g
    第二步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0.8g,则m=9.1+0.8=9.9g;
    正确;
    D. 参加反应的硫酸铜的质量未知,该CuSO4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无法确定,错误。
    故选C。
    15. “低碳”是全世界的主题,某同学查阅资料得到:以下流程是通过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实现“低碳”。
    根据上述流程判断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 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CO2
    B. 分离浓缩得到CO2过程一定涉及化学变化
    C. 石油的分馏原理是利用各成分沸点不同
    D. 复合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产物是混合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据流程图,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复合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有机燃料,有机燃料燃烧及机动车尾气又可生成二氧化碳,故CO2可循环利用,说法正确;
    B、分离浓缩得到CO2过程中,可利用物质状态的改变,得到二氧化碳,不一定通过化学变化,该过程中不一定涉及化学变化,说法错误;
    C、石油的分馏原理是利用各成分沸点不同,说法正确;
    D、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复合催化剂的作用下的反应产物有液化石油气、汽油、甲醇等,属于混合物,说法正确。
    故选B。
    16. 下列图像中,不能正确反应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固体氧化镁,反应前后镁元素的质量不变,故图像正确;
    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镁>锌>铁,与硫酸反应时镁的速率最快,在坐标中斜线最陡,铁的反应速率最慢,在坐标中斜线最平缓;根据反应关系、、可知,等质量的镁,锌,铁,分别跟足量的稀硫酸在室温下起反应,则镁生成的氢气最多,锌生成的氢气最少,故图像正确;
    C、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少,有氢氧化钙析出,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减小;随着反应结束,温度恢复至室温,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增大,溶质质量分数又开始增大,最终所得溶液仍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与反应前相等,故图像错误;
    D、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实验过程中氮气不参加反应,质量不变,而气体的总质量减小,所以气体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直到不变,故图像正确。
    故选C。
    二、填空题(共7小题,共21分)
    17. 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氢原子____。
    (2)保持氯化钾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
    (3)三个铵根离子____。
    (4)+4价氮元素的氧化物____。
    【答案】17. 2H 18. K+、Cl-
    19.
    20. NO2
    【解析】
    【小问1详解】
    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两个氢原子表示为2H;
    【小问2详解】
    氯化钾是由钾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的,所以保持氯化钾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钾离子与氯离子;离子符号表示为K+、Cl-;
    【小问3详解】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三个铵根离子表示为;
    【小问4详解】
    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合价数值约到最简交叉写在元素右下角。氮元素显+4价,氧元素显-2价,其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O2。
    18. 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以下过程:
    (1)以赤铁矿为原料的高炉炼铁原理________。
    (2)“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为我国湿法炼铜原理,其中曾青为硫酸铜溶液,请写出反应原理_____。
    (3)铝制品耐腐性强的原因_________。
    【答案】(1)
    (2)Fe+CuSO4═FeSO4+Cu
    (3)4Al+3O2=2Al2O3
    【解析】
    【小问1详解】
    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中的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CuSO4═FeSO4+Cu;
    【小问3详解】
    铝的化学性质活泼,但铝制品抗腐蚀性强,是因为在常温下,铝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阻止内部铝的进一步氧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
    19. 空气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
    (1)空气可以用来生产氮肥是因为空气中含有____,它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
    (2)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物质中被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_____。(填序号)
    ①二氧化碳 ②二氧化硫 ③一氧化碳 ④二氧化氮 ⑤氧气
    【答案】19. ①. 氮气 ②. 78%
    20. ②③④
    【解析】
    【小问1详解】
    空气可以用来生产氮肥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氮气,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
    【小问2详解】
    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被定为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故选②③④。
    20. 小明利用12种元素制作了一张如图所示的“元素钟面”。
    (1)这些元素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_______不同。
    (2)钟面上时针、分针和秒针指向的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_____(用化学式表示)。
    【答案】(1)质子数 (2)Mg(OH)2
    【解析】
    【小问1详解】
    元素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核内质子数不同,故填:质子数;
    【小问2详解】
    钟面上时针、分针和秒针指向的三种元素分别为氢、氧、镁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氢氧根,氢氧根显-1价,镁元素显+2价,根据正价在左负价在右,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合价数值约到最简交叉写在元素右下角,故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Mg(OH)2。
    21. 如图,室温时,质量均为50g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均有固体剩余,如图一所示:剩余固体物质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二所示。
    (1)a点表示的含义________。
    (2)t0℃时,将甲、乙烧杯中的物质倒入到另一个大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甲的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a、b、c三点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
    (4)根据图二,分别将100gt2℃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
    A. 甲、乙都是饱和溶液B. 所含溶剂质量:甲=乙
    C. 溶液质量:甲>乙D. 溶质质量分数:甲乙。选项错误 ;
    C、降温乙有溶质析出,甲溶液质量不变,所以溶液质量:甲>乙。选项正确;
    D、t2℃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如图,甲溶解度变小,因此所得的为甲在t1℃时的饱和溶液,而乙溶解度增大,降温则变为不饱和溶液,t1℃甲乙的溶解度相同,形成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此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的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即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甲>乙。选项错误;
    故选C。
    22.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让我们领略了无穷的冰雪魅力,如图“雪花”顶角上的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A、B、C都是常见的氧化物,D是紫红色的金属,E由三种元素组成,F是一种单质气体(图中“—”表示物质间能相互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能发生转化)。
    请写出你的推断:
    (1)A的化学式为_____。
    (2)反应D-F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
    (3)请写出反应C-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答案】(1)CuO (2)化合反应
    (3)Ca(OH)2+CO2=CaCO3↓+H2O
    【解析】
    【分析】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A、B、C都是常见的氧化物,D是紫红色的金属,所以D是铜,F是一种单质气体,F会与铜反应,所以F是氧气,A和铜可以相互转化,所以A是氧化铜,氧化铜会转化成C,所以C是二氧化碳,B会转化成氧气和E,所以B是水,E由三种元素组成,E是氢氧化钙,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小问1详解】
    由分析可知,A是氧化铜,化学式为:CuO;
    【小问2详解】
    反应D—F是氧气和铜加热生成氧化铜,此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
    【小问3详解】
    反应C—E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23. 四氧化三铁通常用作颜料和抛光剂,也可用于制造录音磁带和电讯器材。以高硫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Fe2O3、SiO2,其他成分不考虑)为原料,生产四氧化三铁的工艺流程如下:
    (资料: Al2O3、Si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溶于水的NaAlO2、Na2SiO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1中矿石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
    (2)步骤2中加入NaOH溶液,反应之一是2NaOH+ Al2O3=2NaAlO2+X,X是__。
    (3)步骤3中得到的滤液溶质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______。
    (4)步骤4中的滤渣中含有的大量Fe2O3与FeS2混合后在缺氧条件下高温焙烧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更充分 ②. H2O ③. NaAlO2 、Na2SiO3 ④.
    【解析】
    【详解】(1)步骤1中矿石粉碎,可以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快反应速度,使反应更充分。故答案为: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更充分;
    (2)步骤2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相同。则反应前有2个钠原子、5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2个铝原子,反应后有2个钠原子、2个铝原子、4个氧原子。相差了1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则X是H2O。故答案为:H2O。
    (3)根据资料:Al2O3、Si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为溶于水的NaAlO2、Na2SiO3知,步骤3发生的反应是氧化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则得到的滤液溶质主要成分化学式是NaAlO2 、Na2SiO3。故答案为:NaAlO2 、Na2SiO3。
    (4)步骤4中的反应,通过题干可知,Fe2O3与FeS2在缺氧的条件下高温焙烧,通过图示可知,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硫气体和可以被磁选的四氧化三铁,则反应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共12分)
    24.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是____。
    (2)若实验室利用A、E装置组合制取二氧化碳,则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产生气体应从E装置的___(选填“a”或“b”)端通入,不用B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______。
    (3)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硫燃烧”的实验:观察到____色火焰。用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得到亚硫酸钠(Na2SO3)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1)长颈漏斗
    (2) ①. ②. a ③.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发生反应
    (3) ①. 蓝紫 ②.
    【解析】
    【小问1详解】
    标有①的仪器是长颈漏斗;
    【小问2详解】
    若实验室利用A、E装置组合制取二氧化碳:
    A中发生反应为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则产生气体应从E装置的a端通入;
    不用B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发生反应;
    【小问3详解】
    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硫燃烧”的实验:高锰酸钾加热生成氧气,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得到亚硫酸钠(Na2SO3)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5. 化学某兴趣小组对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
    (1)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成分可能有三种情况:
    猜想1:只有CO
    猜想2:_________。
    猜想3:CO和CO2
    【查阅资料】
    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试纸遇到CO2不变色,但遇微量CO立即变为蓝色,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装置如图(夹持仪器已省略)
    【实验步骤】
    ①打开弹簧夹,先通一会儿干燥纯净的氮气;
    ②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加热固体混合物;
    ③加热数分钟后,观察到装置A中黑色固体变红;
    ④实验结束。
    【结论及讨论】
    (2)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__。
    (3)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得出结论猜想3正确。
    (4)B、C装置不能交换位置,其原因是_________。
    (5)甲同学提出:上述实验设计从环保角度考虑,还存在不足之处,请提出一种解决方案______。
    (6)进一步实验,测定产生的CO与CO2质量比为14:11,写出装置A中的总化学方程式:_______。
    【答案】(1)只有CO2
    (2)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干扰产物的鉴别
    (3)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和装置C中氯化钯试纸变蓝
    (4)CO、PdCl2和H2O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会干扰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检验
    (5)用气球收集##点燃
    (6)
    【解析】
    【小问1详解】
    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会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中的一种或两种,猜想1:只有CO,猜想3:CO和CO2,则猜想2:只有CO2;
    【小问2详解】
    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实验开始时,先通一会儿干燥纯净的氮气的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干扰产物的鉴别;
    【小问3详解】
    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试纸遇到CO2不变色,但遇微量CO立即变为蓝色,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猜想3正确,即生成的气体是CO和CO2,则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和装置C中氯化钯试纸变蓝;
    【小问4详解】
    B、C装置不能交换位置,因为CO、PdCl2和H2O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会干扰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检验;
    【小问5详解】
    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空气,分析实验装置可知,实验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是没有尾气处理装置,解决方案是用气球收集或点燃;
    【小问6详解】
    根据产生的CO与CO2质量比为14:11可知,生成CO与CO2的分子个数比为:=2:1,木炭与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
    四、计算题(共1小题,共5分)
    26. 现有镁粉和硫酸镁粉末的混合固体5g,化学兴趣小组想测出其中镁粉的质量。将混合固体全部放入烧杯中,将40g稀硫酸分4次加入,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请计算:
    (1)混合固体中镁粉的质量______。
    (2)实验结束后,烧杯内溶液中硫酸镁的质量分数。
    【答案】26. 解:设混合固体中镁粉的质量为x,
    答:混合固体中镁粉的质量为2.4g;
    27. 解:设生成硫酸镁质量为y,
    实验结束后,烧杯内溶液中硫酸镁的质量分数为:
    答:实验结束后,烧杯内溶液中硫酸镁的质量分数为32.6%。
    【解析】
    【分析】由表中前三次加酸产生的氢气质量可知,10g硫酸完全反应生成氢气质量为0.06g,40g硫酸完全反应生成氢气应为0.24g,但实际第四次加入10g硫酸后只产生了0.2g氢气,说明此时硫酸有剩余,镁全部被发应只能产生0.2g氢气。
    【小问1详解】
    见答案;
    【小问2详解】
    见答案。选项
    物质
    杂质
    所用方法
    A
    CO2
    CO
    将混合气体点燃
    B

    异味和色素
    用明矾吸附
    C
    铁粉
    铜粉
    用磁铁吸
    D
    CuCl2溶液
    FeCl2溶液
    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20
    2
    8
    6
    反应后质量/g
    4
    待测
    28
    2
    A.镁在空气中燃烧
    B.等质量镁、锌、铁分别跟足量同温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
    C.少量氧化钙放入过量饱和石灰水中并恢复至原温
    D.红磷燃烧测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每次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10
    10
    10
    10
    产生气体总质量/g
    0.06
    0.12
    0.18
    0.20

    相关试卷

    69,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69,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3元/份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31,重庆市育才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31,重庆市育才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育才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重庆市育才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