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展开1.本次考试物理与化学同堂分卷,化学学科满分65分,2科120分钟完成;
2.答题前请在答题卡上准确填写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号;
3.考生作答时,必须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试题卷由学校收回并保管,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a-40
一、选择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24分)
2023年9月23日,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秉承“简约、安全、精彩”理念,以“数实融合”的形式共同完成主火炬点燃,通过零碳排放的主火炬和电子烟花,火炬被称为“零碳火炬”,是利用空气中已经排放的二氧化碳(废碳)合成为甲醇()作为燃料,体现主办城市的环保意识,展现大国担当,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请从化学的视角回答以下1-3题
1. 亚运会开幕式“数实融合”点火仪式,其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建立数字火炬手模型B. 全息投影
C. “零碳甲醇”的燃烧D. 虚实交互
2. 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亚运”这一理念的是
A. 将废弃牛奶盒转化为纸袋B. 数字烟花代替传统烟花
C. 亚运场馆采用绿色电能供应D. 自驾车前往亚运会现场
3. 下列有关“零碳火炬”燃料——甲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B. 甲醇燃烧不会产生二氧化碳
C. 甲醇属于氧化物D. 甲醇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答案】1. C 2. D 3. D
【解析】
【1题详解】
A、建立数字火炬手3D模型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全息投影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零碳甲醇”的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AR虚实交互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您看到的资料都源自我们平台,家威杏 MXSJ663 低至0.3元/份故选:C。
【2题详解】
A、将废弃的牛奶盒转化为纸袋,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故A符合“绿色亚运”;
B、数字烟花代替传统烟花,可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故B符合“绿色亚运”;
C、亚运场馆采用绿色电能供应,可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故C符合“绿色亚运”;
D、自驾车前往亚运会现场,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可以减缓温室效应,故D不符合“绿色亚运”;
故选:D。
【3题详解】
A、甲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4):(16×1)=3:1:4,则甲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A错误;
B、甲醇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甲醇燃烧会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故B错误;
C、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甲醇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C错误;
D、甲醇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4:1,故D正确;
故选:D。
4. 认识安全标识和规范实验操作对学习化学非常重要。下列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故选项错误;
B、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而不能用胶头滴管搅拌,故选项错误;
C、图中所示标志是节约用水标志,故选项正确;
D、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手不能放在导管上,故选项错误;
故选:C。
5. 日本政府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上百万吨核污水排入大海,多国对此表示反对。核污水中含有的氘、氚与氢互称同位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元素互称同位素),则氘的质子数为
A. 0B. 1C. 2D. 3
【答案】B
【解析】
【详解】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元素。氢的质子数为1,而氚与氢互称同位素,则氚的质子数为1;
故选:B。
6. 自然界中的碳氧循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植物的呼吸作用放出氧气
B. 碳氧循环过程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C.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D.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A
【解析】
【详解】A、动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放出二氧化碳,故A错误;
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有新物质生成,则都是化学变化,故B正确;
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故C正确;
D、光合作用是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和叶绿素的作用下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故D正确;
故选:A。
7. 在实验中发现新的现象是科学研究的开始。如图所示,将表面生锈的铁钉放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变成浅黄色,将试管进行加热后发现溶液颜色立即加深,并产生大量气泡。根据以上现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溶液变成黄色的原因:B. 加热后产生的大量气泡可能是氢气
C. 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D. 可以用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答案】A
【解析】
【详解】A、溶液变成黄色,是因为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故选项说法错误;
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氧化铁反应完,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则加热后产生的大量气泡可能是氢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C、将表面生锈的铁钉放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变成浅黄色,将试管进行加热后发现溶液颜色立即加深,说明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故选项说法正确;
D、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可以用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8. 氯化铵()是农业生产中的一种肥料。80℃时,取固体放入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甲溶液按下图所示进行操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乙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 丙溶液中不含
C. 甲烧杯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乙D. 操作中要用到玻璃棒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图可以知道,20℃时,烧杯底部有NH4Cl晶体析出,所以乙中溶液为NH4Cl的饱和溶液,说法正确;
B、由图可以知道,20℃时,烧杯底部有NH4Cl晶体析出,所以乙中溶液为NH4Cl的饱和溶液,经过X可以得到NH4Cl固体和丙溶液,可以推知经过“操作X”时进行固液分离,因此丙溶液应为NH4Cl的饱和溶液,含有NH4Cl,错误;
C、甲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形成了溶液乙,溶剂质量不变,溶质减少,甲烧杯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乙,正确;
D、经“操作X”后可以得到NH4Cl固体和丙溶液,因此“操作X”进行的是固液分离,“操作X”为“过滤”,实验过程中要用到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溅出,正确。
故选B。
二、(本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其中化学方程式2分,共15分)
9. 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下面我们从多角度认识“水”。
(1)从微观角度分析,下图可以表示构成水的微粒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B. C.
(2)自然界中的水通过蒸发、降水、渗透等物理作用由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如下图所示)。水蒸发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______。
A. 分子大小B. 分子能量C. 分子间距离D. 分子种类
(3)通过电解水实验可探究水的组成。电解水时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______。
(4)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请写出一条你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______。
【答案】(1)B (2)BC
(3) ①. 增强水的导电性 ②. 1:8
(4)用洗菜水浇花等(合理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从微观角度分析,每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如图可以表示构成水的微粒的是B。
【小问2详解】
水蒸发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能量升高、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大小和分子种类均不变,故选:BC。
【小问3详解】
纯水的导电性很弱,电解水时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4:32=1:8。
【小问4详解】
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一水多用,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例如利用洗菜水浇花等(合理即可)。
10. 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太空飞船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Ⅰ.航天材料
(1)氮化铝()陶瓷可以做航天工业的耐热材料。氮化铝()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Ⅱ.生命保障
(2)太空舱的氧气常用过氧化钠()制取,原理是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同时生成碳酸钠,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3)航天员呼出的水蒸气经冷凝、净化可作为核心舱中的饮用水,净化采用反渗透膜(只允许水分子和少部分离子通过),原理类似于实验操作中的______(填操作名称)。
Ⅲ.能源系统
(4)四氧化二氮()是神州十六号火箭燃料的氧化剂,在该物质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精确到)。
【答案】10.
11.
12. 过滤 13. ①. ②.
【解析】
【小问1详解】
氮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设氮化铝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可得(+3)+x=0,则x=-3,因此氮化铝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小问2详解】
CO2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2Na2O2=2Na2CO3+O2;
【小问3详解】
过滤是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操作,航天员呼出的水蒸气经冷凝、净化可作为核心舱中的饮用水,净化采用RO反渗透膜(只允许水分子和少部分离子通过),原理类似于实验操作中的过滤;
【小问4详解】
四氧化二氮(N2O4)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4×2):(16×4)=7:16;
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1.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验证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Ⅰ.打开,先通入,一段时间后,再点燃酒精灯,红磷不燃烧。
Ⅱ.关闭,熄灭酒精灯冷却到室温,加入适量过氧化氢溶液至凹槽内。
Ⅲ.再次点燃酒精灯,红磷燃烧。
(1)步骤Ⅰ中通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Ⅰ和Ⅲ实验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条件之一为______。
【答案】(1)排净装置内的空气
(2)
(3)与氧气接触
【解析】
【小问1详解】
空气中含有氧气,步骤Ⅰ中通入N2的目的是排净装置内的空气,与步骤Ⅲ作对比;
【小问2详解】
关闭K,熄灭酒精灯冷却到室温,加入适量过氧化氢溶液至凹槽内,过氧化氢被二氧化锰催化生成水和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Ⅰ中通入N2,排尽了装置内的空气,红磷没与氧气接触,不燃烧;Ⅱ中过氧化氢产生了氧气,红磷与氧气接触,所以Ⅲ中红磷燃烧,故对比Ⅰ和Ⅲ的实验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条件之一为:与氧气接触。
三、(本题共2个小题,每空1分,其中化学方程式2分,共12分)
12. 气体的制取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以下是某实验小组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1)选择药品。实验小组取等质量碳酸物与足量稀盐酸、稀硫酸设计了以下三组反应,并将得到的数据绘制成“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曲线图,如图所示。
上表中实验Ⅲ对应如图中的曲线______(选填“甲”、“乙”或“丙”),实验小组同学综合分析决定用实验_________(填写实验编号)的药品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选择发生装置。为了解“装置优点”的原因,在装置中连接压强传感器,测定实验中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化的情况(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①段长颈漏斗中液面逐渐上升
②段石灰石与稀盐酸脱离接触
③点的对应操作是关闭活塞
(3)选择收集装置。下图是气体的收集装置。
①可以选装置______(填字母序号)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②中国航天员在空间站需要氧气,若在空间站失重状态下收集制取的氧气,可以选择装置、中的______(填或)。
【答案】(1) ①. 丙 ②. Ⅱ ③.
(2)①②##②① (3) ①. ②.
【解析】
【小问1详解】
实验Ⅲ中块状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阻止反应的进一步发生,则上表中实验Ⅲ对应如图D中的曲线丙;
实验Ⅰ中的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反应速率过快,不易收集,则实验小组同学综合分析决定用实验Ⅱ的药品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大理石中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①ab段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入长颈漏斗中,则长颈漏斗中液面逐渐上升,故①正确;
②bc段压强不变,固体与液体分离,反应停止,则石灰石与稀盐酸脱离接触,故②正确;
③c点的对应操作是打开活塞,气体导出,压强减小,而不是关闭活塞,故③错误;
故选:①②;
【小问3详解】
①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可以选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②国航天员在空间站需要氧气,若在空间站失重状态下收集制取的氧气,不能利用密度大小的原理进行收集,可选用真空袋收集,则可以选择装置G、H中的H。
13. 臭氧()在通常状况下是淡蓝色,有鱼腥臭味的气体,不稳定,一旦受热极易转化成氧气(),并放出大量的热,臭氧的氧化性比氧气更强。若将通过臭氧发生器,在放电条件下,氧气可以转化为臭氧。臭氧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研究人员通过实验研究臭氧浓度与其杀菌效果如图所示。
(1)氧气和臭氧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盛有臭氧的集气瓶中,可看到______的现象。
(3)在臭氧发生器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由图可知,臭氧浓度与其杀菌效果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
【答案】(1)构成氧气和臭氧的分子不同,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2)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比在氧气中燃烧更旺
(3)
(4)臭氧浓度越高,杀菌率越强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臭氧是由臭氧分子构成的,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因此氧气和臭氧化学性质不同;
【小问2详解】
臭氧(O3)的化学性质不稳定,一旦受热极易转化成氧气(O2),放出大量的热,氧气具有助燃性,因此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盛有臭氧的集气瓶中,可看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比在氧气中燃烧更旺;
【小问3详解】
O2通过臭氧发生器,在放电条件下,氧气可以转化为臭氧,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由图可知,臭氧浓度与其杀菌效果的关系是臭氧浓度越高,杀菌率越强。
四、(本题共2个小题,每空1分,其中化学方程式2分,共14分)
14. 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属于中和反应,反应中无明显现象,但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探究其中发生的变化。
(1)温度的变化。如图甲,向烧杯中滴加足量稀盐酸后溶液颜色变化情况是______,烧杯中溶液温度变化如坐标图乙所示,根据图像可以判断中和反应是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的变化。图丙是随着盐酸的滴入,烧杯中溶液的变化情况。曲线上点时溶液的溶质是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查阅资料得知,在中和反应中溶液的导电性也发生变化。已知导电率是衡量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在相同条件下,导电率与离子浓度(单位体积内的离子数)成正比。根据图丁回答问题:
①溶液中单位体积内的离子数最少的是______点。
②点表示的反应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
(4)交流反思
①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中和反应可以从热量、酸碱性、酸碱度、产物、导电性等方面进行探究。
【答案】(1) ①. 溶液颜色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 ②. 放热
(2)
(3) ①. ②. 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4)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
【解析】
【小问1详解】
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滴有无色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呈红色,盐酸与氢氧化钠中和生成氯化钠和水,故向其中滴入足量的稀盐酸会将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掉,溶液会由碱性变为中性最后变为酸性,故溶液颜色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
由图像可知反应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说明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
【小问2详解】
盐酸与氢氧化钠中和生成氯化钠和水,A点时溶液pH为7,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生成的氯化钠,氯化钠化学式为:NaCl;
【小问3详解】
①由图像可以看出溶液在M点时导电性最弱,说明此时溶液中单位体积内带电粒子最少,故溶液中单位体积内的离子数最少的是M点;
②氢氧化钠和盐酸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水以分子形式存在,即单位体积内的离子数减少,M点时单位体积内的离子数最少,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小问4详解】
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氢氧根离子和水分子,稀盐酸中含有氢离子、氯离子和水分子,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此时溶液中含有钠离子、氯离子和水分子,则中和反应发生的实质是酸中的氢离子和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
15. 纳米碳酸钙被广泛应用于造纸、电缆、食品和医药等行业,以下是利用鸡蛋壳和毛蛤壳(主要成分)制备纳米碳酸钙的一种工艺流程。工厂用含杂质20%的鸡蛋壳与毛蛤壳的混合物来制取纳米碳酸钙。
(1)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反应②的基本类型是______
(2)该工艺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4)有关纳米碳酸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纳米碳酸钙易溶于水
b.纳米碳酸钙储存时应避免与酸性物质接触
c.纳米碳酸钙化学性质已与普通碳酸钙完全不同
(5)该工厂理论上可以制得纳米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_。
【答案】(1) ①. ②. 化合反应
(2)二氧化碳##CO2
(3)
(4)ac##ca (5)
【解析】
【小问1详解】
反应①中,高温条件下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②中,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符合“多变一”特点,属于化合反应;
【小问2详解】
该工艺流程中二氧化碳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故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
【小问3详解】
反应④中,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是:;
【小问4详解】
a、纳米碳酸钙难溶于水,故选项不正确;
b、纳米碳酸钙储存时应避免与酸性物质接触,是因为碳酸钙能和酸反应,故选项正确;
c、纳米碳酸钙化学性质与普通碳酸钙的微观构成相同,化学性质相同,故选项不正确;
故选:ac;
【小问5详解】
原料中的碳酸钙最终完全转化成碳酸钙,该工厂理论上可以制得纳米碳酸钙的质量为0.5t×(1-20%)=0.4t。A.禁止吸烟
B.搅拌液体
C.节约用水
D.连接仪器
实验编号
药品
Ⅰ
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
Ⅱ
块状大理石与稀盐酸
Ⅲ
块状大理石与稀硫酸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简答,科学探究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自然界中的碳氧循环如下图所示,氯化铵,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