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课件--2024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展开这是一份第1讲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课件--2024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目录,专题01,课堂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原始社会:旧石器、新石器时代奴隶社会:夏商周(早期国家)奴隶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春秋战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秦汉
社会转型: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5C—公元前4C):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
华夏认同逐渐形成
奠定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
公元前476年三家分晋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
对比地图,从春秋到战国,出现了哪些变化?
①国家数量变少:割据兼并;三家分晋
②一些少数民族消失,逐渐融入华夏族
③城墙的修建:北面城墙——防止少数民族入侵(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碰撞加剧)中原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城墙(征伐加剧,战争频繁)
这一时期为什么政治会出现这些变化?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出现许多井田制公田以外的私田。私田主人控制私田产品,不缴纳给国君,而且改变了对耕田者的剥削方式,即让劳动者交出大部分产品后,可以保留一部分产品。 ——《中国古代史》
②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开始出现;出现不少新兴大城市,封建经济的发展
①生产力进步,铁犁牛耕
春秋大变革(社会转型)
政治: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分封制趋于瓦解;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雏形出现;官僚政治开始形成;经济: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开始形成文化:礼崩乐坏;私学兴起,文化下移;士阶层的崛起;出现百家争鸣;
1.(2020·全国Ⅰ卷高考·24)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注意区分宗法制和分封制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春秋)/ 兼并(战国)。
赵氏、魏氏、韩氏、知氏、范氏、中行氏(六卿专政)
韩氏、赵氏、魏氏(BC403)
BC481年,齐国卿大夫田成子(田常)杀齐简公,专齐之政。
国内斗争激烈,权力下移,宗族制度遭受打击。
春秋时期楚乐师锺仪被囚于晋 , 晋景公“问其族”, 锺仪回答说 “泠人(乐官)也”。思考:这反映了什么?
摆脱宗法束缚,逐渐崛起,社会流动性增强。
1.天子和诸侯: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春秋)/ 兼并(战国)。
2.诸侯和卿大夫:国内斗争激烈,权力下移,宗族制度遭受打击。
3.士阶层:摆脱宗法束缚,逐渐崛起,社会流动性增强。
如何改变社会动荡的现状?诸侯国如何在乱世中生存下来?
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 废分封,行县制。
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一定程度上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推行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土地私有制。
改变了旧的生产关系,促进了秦国农业的发展,为富国提供物质基础。
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实行什伍连坐制,互相纠察告发。
加强对国民的直接控制,为征收赋税徭役提供了保障。
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推动秦国社会转型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改革成功或失败原因: (1)看是否适合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2)看当时力量对比: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3)看改革的政治措施是否行之有效;(4)看改革者是否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5)看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拓展]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1)生产力的发展是各国变法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与推广是生产力发展的显著标志。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进一步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引起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生产力与生产关系)(2)经济基础的变化,对上层建筑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兴地主和自耕农要求打破束缚,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进行变法是满足他们要求的最有效的途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3)法家思想的推动。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法家提倡顺应形势进行变革,主张以法治国,合乎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各国推行变法改革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较比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而自称“华夏”
在频繁交往和密切联系中,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
春秋时期四夷与华夏的区别主要在文化方面,他们的服饰、语言、经济生活、风俗习惯都与华夏明显不同。……通过春秋时期的华夷之争,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成为更加稳定和分布更广泛的族群,最终到秦以后形成了统一而有持久生命力的汉民族。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影响:①华夏族吸收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②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
概括少数民族政权华夏认同的主要表现
华夏认同的具体内涵:血缘认同、文化认同、制度认同
2.(2022·安徽·合肥一六八中学模拟预测)吴国贵族自称是太伯(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长子)之后,但很长时间内却并未表现出亲近华夏的一面。而在春秋时期他们开始强调自身的华夏血缘,吴国获得了华夏的支持。这为吴国进入中原地区,参与其他华夏诸侯国盟会、争霸提供了依据。这反映了( )A.夷狄普遍认同华夏文化 B.吴国贵族具有华夏血统C.周天子的统治日趋稳固 D.政治利益影响华夏认同
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
手工业分工细密;货币流通广泛;出现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工商食官局面被打破(私营工商业兴起)实物借贷普遍,货币信贷出现
结合图片和教材自主梳理知识,填写表格。
井田破坏土地私有税制改革
生产力提高,促进私田的耕种和开垦
生产力提高, 为一家一户为单位的生产提供可能
私有土地的兴起为小农经济形成提供基础
国家给农户授田,促进小农经济形成
农业发展促进社会分工
(1)政治上:小农经济是秦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根源,而中央集权制度又是小农经济的重要保障。(2)经济上: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及脆弱性是“重农抑商”政策和“海禁闭关”政策的根源。(3)科技文化:小农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与之相关的科技发展。同时,小农经济发展的缓慢性阻碍了古代中国科技的突破;文学作品反映了小农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理想和憧憬。(4)民族心理与家庭伦理:小农经济下的中国农民既有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有狭隘、保守的不足;它导致了“重男轻女”“安土重迁”思想观念的产生,也铸就了中国古代注重孝道、重视邻里与家庭和睦的观念。
考点: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的影响
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和自耕农经济。(1)自然经济,最本质的属性是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与商品经济相对立。(2)小农经济,最本质的属性是家庭经营,经营规模较小。小农经济在封建经济中始终占主导地位,是封建社会统治的基础,其稳固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政权的兴衰。(3)自耕农经济,农户耕种的土地是自己的,它又是小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知识梳理:封建土地制度的演变
3.封建社会:(1)原因:A.根本:生产力的发展,铁犁牛耕的出现及推广;B.主要:周王室衰微,兼并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关系进一步发展;C.井田制上耕作的劳动力不断减少,井田制遭到破坏。
(2)过程:公元前594年,鲁国“初税亩”改革,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收税——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前356,前350年,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3)形式:①国有土地所有制(均田制);②君主土地所有制(补充);③自耕农土地所有制(附庸)④地主土地所有制(主体)。
(4)特点:土地可以转让或买卖
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2.奴隶社会(夏商周)时期:井田制(国有土地),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或买卖;同时要向国王缴纳贡赋;庶民和奴隶在贵族封地上耕种。
3.(2019·江苏高考·1)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这一记载反映了( ) A.井田制度松动 B.世袭制度解体 C.抑商政策弱化 D.礼乐制度崩坏
注意:井田制瓦解的原因的多样性
4.(2018·全国Ⅲ卷高考·24)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图7。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 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 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
5.(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6.(2019·新课标全国2卷文综· 24.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1)含义: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开始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后历代专制王朝沿用。
直接目的:维护小农经济,确保赋税和兵役徭役的征派
根本目的: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君主统治
(3)历代抑商政策的具体措施
①战国秦国首倡:商鞅变法②西汉至唐代: 全面强化 a. 法律贱商人:在政治上歧视商人,“入市籍不为官”,降低其社会身份 b. 重租税以困辱之:商人赋税加倍 c. 发展官营商业,打击富商大贾:盐铁官营③宋代:有所松弛④明清:限禁极严
积极作用:(古代社会的前期起积极作用为主)①经济: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强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从而巩固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②政治:有利于安定人心和对农民的控制,进而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封建国家的政治稳定。消极影响:(古代社会的后期起消极作用为主)长期的重农抑商政策,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它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从而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7.(2019·天津高考·12)(1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孔子称赞管仲辅佐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孔子企望周之复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孟子提出“定于一”,尊新王。“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他希望改朝易姓之后,重现孔子所说“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盛世。 ——据《论语》《孟子》 问题:依据材料一,指出孔子与孟子主张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异同的原因(8分)
相同:实现国家统一,恢复礼乐制度。不同:孔子主张复兴周王朝;孟子主张由推行仁政的诸侯建立新的王朝。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天下战乱,民心思定。春秋时期,周王室仍有影响力,孔子对周天子抱有期望;战国时期,诸侯纷纷称王,孟子对周王室不再抱有幻想。
[史料一]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左传·昭公二十年》
[史料二]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摘编自司马谈《论六家要旨》
(1)根据史料一指出治理国家的方法,并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其所反映的政治伦理思想。(2)史料二中司马谈如何评价三家思想?
(2)儒家注重社会人伦秩序,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墨家倡导节俭,注重农业发展,不可废;法家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1)方法:以民为本;政治伦理思想:宽以待民,社会和谐。
史料1:“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代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史料2:人类在二十一世纪还要生存下去的话,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吸取孔子的智慧。——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发表的联合宣言
依据右侧两段史料并结合所学,谈一谈百家争鸣的意义。
思路提示:①对当时的中国②对后来的中国③对当今的世界
百家争鸣的意义: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3)法家思想中的法不阿贵、勇于变革的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1)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仁、礼)。
(2)道家思想构成了2000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2.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3.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先秦成为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4)墨家锄强扶弱、平等和平、勤俭艰苦等,反映了广大民众的利益诉求。
8.(2021·全国甲卷·24)老子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孔子则说,“不学礼,无以立”,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反映出,当时他们( )A.反思西周的礼乐文化 B.迎合封建贵族政治诉求C.主张维护夏商周制度 D.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9.(2022·湖南高考·1)儒家起于鲁,传布于齐、晋、卫;墨家始于宋,传布于鲁、楚、秦;道家起源于南方,后在楚、齐、燕有不同分支;法家源于三晋,盛行于秦。这( )A.促进了政治统一 B.维系了“学在官府”的局面C.冲击了贵族政治 D.导致了各诸侯国之间的矛盾
【探究】从“唯物史观”角度考查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
史料一 封建社会中,知识本为贵族所专有,但因封建制度的渐趋破坏,贵族的后裔降为平民的日渐增加,知识也因而流入民间。加以王室衰微,政治无主,传统的文化渐已不能支配人心,因此独立的思潮开始抬头,这情形在春秋末期已甚显著。……诸夏文化的范围也随之扩大,并吸收相当成分的外族文化。这些新因素,更刺激新思想的产生。 ——傅乐成《中国通史》(1)根据史料一,概括促使春秋时期新思想产生的基本因素。
①(政治)分封宗法制瓦解,诸侯争霸,变法图强。 (传统政治秩序遭到破坏,各国纷纷变法)②(经济)铁犁牛耕推广,井田制破坏,土地私有制形成。③(文化)学在官府被打破,私学兴起。④(社会)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士阶层崛起。
探究: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的比较(1)相似性:所追求的目标都是治国平天下之道;意图重塑一个有序的社会。孔子重塑的是遵循周礼的旧的奴隶制社会。(2)差异性①在治国理念上:儒家主张“仁政”“德治”,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道家主张“无为而治”。②在人性观上:孟子主张“人无有不善”,而荀子、韩非子主张“人之性恶”。③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即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改造自然;而老子和庄子则主张顺应自然,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存。④在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则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强调“超脱”;墨家提倡“非命”,即不从命;阴阳家提出“天命观”。⑤在社会成员关系上:儒家主张尊卑有序;墨家主张“兼爱”“非攻”。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第3讲 春秋战国时期(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春秋战国时期,考查频率,阶段特征,时空坐标,BC771年,东周建立,BC256年,东周灭亡,BC221年,秦统六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2讲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总复习,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情分析及备考指导,阶段特征,基础梳理,历史概念华夏文明,富国强兵,进步性,局限性,社会转型,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得到推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1讲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课件--2024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目录,专题0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