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周口恒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展开考试时间:75分钟;分值: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下图示意1~47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题。
乙地PAR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
A. 纬度高B. 植被少
C. 地势高D. 云雨少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联系所学知识,应该是考查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影响太阳辐射能的因素有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天气(大气环流),海拔高度(地形)。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昼越长,天越晴,海拔越高,太阳辐射能越多。 图中甲地位于四川盆地,多云雨天气,太阳辐射少,乙地位于内蒙古高原,温带大陆性气候,云雨少,晴天多,所以光合有效辐射(PAR)比甲多。故选D。
点睛: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1.纬度位置:纬度低则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这是太阳辐射从低纬向两极递减的原因之一。您看到的资料都源自我们平台,家威鑫 MXSJ663 免费下载 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由于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阴雨的天气,由于云层厚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弱。如赤道地区赤道低压控制多阴雨天气,而副热带地区副高控制多晴朗天气,所以赤道的太阳辐射弱于副热带地区。
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如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主要就是这个原因。
4.日照长短: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弱。夏半年,高纬地区白昼时间长,弥补太阳高度角低损失的能量。
2. 太阳活动在光球层的主要标志是( )
A. 日珥B. 耀斑C. 太阳风D. 黑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太阳大气由里往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光球层上的太阳活动类型为黑子,色球层上的太阳活动类型为耀斑,所以D正确。
3. 下图是某天体系统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图所示天体系统共有四级
B. 图示天体系统中最高一级是银河系
C. 我国发射的“神舟十号”飞船已经飞出图示最低一级天体系统
D. 图示最高层次的天体系统是人类目前能够观测到的最高层次的天体系统
【答案】B
【解析】
【详解】该图所示有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三级天体系统,A错,B对;目前人类能够观测到的最高层次的天体系统是总星系,D错;“神舟十号”飞船绕地球飞行,在地月系范围之内,C错。
4. 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
A. 天空中飘动的云朵
B. 2021年8月12日天空中出现的英仙座流星雨
C. 2021年9月17日,成功返回地球的神舟十二号
D. 火星
【答案】D
【解析】
【详解】天体是宇宙间的物质存在形式,如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均是天体,天体有其空间性和物质性,即要位于宇宙空间,由物质组成。天空中飘动的云朵位于地球大气层的对流层的水汽凝结物,不属于天体;2021年9月17日,成功返回地球的神舟十二号,在地球表面,不在宇宙空间,不属于天体,AC错误。2021年8月12日天空中出现的英仙座流星雨,是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形成的燃烧的光亮现象,不是物质组成,不属于天体,B错误。火星是太阳系是一颗行星,是天体,D正确。故选D。
5. 有关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引起空气上升或下沉B. 受热使空气膨胀下沉
C. 近地面受热多的地方,近地面形成高压D. 近地面受冷多的地方,高空形成高压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引起空气上升或下沉,A正确;受热使空气膨胀上升,B错; 近地面受热多的地方,近地面形成低压,C错;近地面受冷多的地方,高空形成低压,D错。
6. 受海水温度影响较大的人类活动是( )
A. 到海滨浴场游泳B. 到钱塘江观大潮C. 海轮顺洋流航行D. 开发沿海风能资源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到海滨浴场游泳,人体直接接触海水,如果海水温度太低,则不适宜游泳活动,因此该活动受海水温度影响较大,A符合题意;海水温度不会影响到钱塘江大潮景观,由于观看时人体不直接接触海水,海水温度也就不影响观潮,排除B;海轮顺洋流航行,与海水温度关系不大,排除C;海水温度不直接影响风能资源,对风电设备及运行影响小,因此开发沿海风能资源受海水温度影响不大,排除D。故选A。
【点睛】
7.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离开空间站开展出舱活动,舱外的环境特点是( )
①高真空②弱辐射③强对流④微重力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①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据所学可知,中国空间站运行在大约400公里高度的轨道上,空气极其稀薄,近似真空环境;空间站外缺少大气层对辐射的削弱作用,太空辐射强烈;空气极其稀薄,不能形成对流运动;因远离地球,地球对其吸引力较小,微重力明显。故①④正确,综合起来,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
8. 岩石圈是指( )
A. 整个地壳B. 地壳和软流层上部C. 地壳和上地幔上部D.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答案】D
【解析】
【详解】岩石圈是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A错,D对;岩石圈不包含软流层,B错;软流层存在于上地幔上部,C选项叙述范围不明确,C错。故选D。
9. 2014年10月8日晚我国上空出现罕见的月全食,下图中正确反映当天月球位置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月全食是月食一种,当月亮、地球、太阳完全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整个月亮全部走进地球的影子里,月亮表面昏暗,形成月全食;根据图中月球、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关系判断,②地会出现月全食,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10. 距离地球4.2光年的恒星比邻星的宜居带内有颗行星(比邻星b),可能存在生命,完成下列关于比邻星b可能存在生命的推测,最全面的是( )
A. 适当的质量,离中心恒星的距离适中B. 适中的公转周期,中心恒星适当的表面温度
C. 适宜的温度,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D. 适当的质量,适中的公转周期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要存在生命必须要有适宜的温度、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液态水,C正确;从表中资料可看出,比邻星b的质量与地球相差不大,离恒星较近,并且质量和离恒星的距离的不是存在生命的根本原因,A错误;与地球相比,比邻星b的公转周期很短,B、D错误;故选C。
【点睛】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基本条件有:适宜的温度、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存在液态水、有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光照稳定。
11. 下图是“陆地与海上风速随高度变化图”。读图回答相同高度的风塔其发电能力( )
A. 海上高于陆地B. 陆地高于海上C. 海上陆上相同D. 无法判定
【答案】A
【解析】
【详解】风塔的发电能力与风力呈正相关,由图中信息可知相同高度海上风力大于陆上,所以相同高度的风塔其发电能力海上高于陆地,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
12. 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太阳成为太阳系中心天体的原因是自己发光
B. 风能、水能、生物能的形成与太阳辐射有关
C. 太阳能量来源于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D. 各种矿物燃料的形成与太阳辐射无关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太阳的了解程度。
【详解】太阳成为太阳系中心天体的原因是太阳质量大,能够吸引众多行星环绕它公转,A错。风能是太阳辐射能导致的冷热不均形成,水能是太阳辐射为动力的水循环过程中产生,生物能是绿色植物的利用太阳辐射进行光合作用形成,因此它们的形成与太阳辐射有关,B对。太阳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而不是核裂变反应,C错。各种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能转化而成,而生物能是绿色植物的利用太阳辐射进行光合作用形成,各种化石燃料的形成都与太阳辐射有关,D错。所以选B。
13. 下列现象同时存在于日食和月食发生时的是( )
A. 日地月三者位于同一直线上B. 日食、月食可以发生在同一天
C. 天空一片漆黑D. 在地球上,有一半以上的地区都可以看到
【答案】A
【解析】
【详解】日、地、月三者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时或者接近排成一条直线时会发生日食或者月食现象,A正确;农历的初一前后可能发生日食,农历的十五前后可能发生月食,所以日食和月食不会出现在同一天,B错误;日全食发生时,仍可看到外围的太阳光,不可能天空一片漆黑,C错误;只要能够看到月亮都能看到月食,但是日食不同,由于月球的影锥很小,不会遮挡住大部分的太阳,故在地球上看到日食的地区面积不大,无法达到一半以上的地区,D错误。故选A。
14. 如图示意某地理研究员绘制的某地区某日某时刻近地面的等温线分布状况,该时刻天气相对较稳定,风向主要受热力环流影响。据此完成下题。
此时水库附近等压面与等温面的分布是( )
A. ①③B. ①④C. ②④D. ②③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据图可知,根据等值线分布原理,水库所在地等温线数值较小,可判断其气温较低,气流下沉,水面空气分子增多,气压较高,形成高压,因此水库所在地由于气温较低,等温面下凹,由于气压较高,等压面上凸,②③错误,①④正确,故选B。
【点睛】热力环流形成过程:
(太阳辐射使)地表受热不均→引起气流的上升或下沉运动→导致水平方向上气压的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热力环流形成。
常见的热力环流及其影响:
①海陆风: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
②山谷风:在山谷和盆地,夜间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
③城市热岛环流:一般将绿化带布局在气流下沉处或下沉距离以内,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业布局于气流下沉距离之外。
15. 2019年1月3日上午10点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艾特肯”盆地中的冯·卡门撞击坑着陆(图2),并通过“鹊桥”中继卫星和地球建立了通信联系。“鹊桥”中继卫星定位于地月延长线上距月球6.5万千米处的拉格朗日L2点附近(图1)。图1中体现天体系统级别的数量为( )
A. 一级B. 两极C. 三级D. 四级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题干材料可知嫦娥四号探测器是人造天体,最终在月球着陆。图1中天体有地球、月球和嫦娥四号探测器和“鹊桥”中继卫星,它们都是以地球为中心的天体系统,因此图1中体系的天体系统级别只有1级。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天体系统,是宇宙各星系的统称。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从而形成天体系统。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它们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按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16. 下图为我国某地局部降雨(雪)分布图。读下图完成问题。
下列对甲、乙两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甲地中雨,乙地中雪 ②甲地小雪,乙地小雨
③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北风,乙地风力较强 ④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南风,甲地风力较强
A. ①③B. ①④C. ②④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图中亚欧大陆为高压控制,表示北半球冬季,雨雪分界线以北为降雪,以南为降雨。看图中信息,甲地位于雨雪分界线以南,图例表示的雨量是中雨;乙地位于雨雪分界线以北,图例表示的雪量是中雪,①正确,②错;图示区域为我国某地,即位于北半球,根据图中等压线数值和形态变化可知,甲、乙两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致由北指向南,风向右偏转形成偏北风,图中乙处等压线较甲处密集,气压梯度更大,风力更大,③正确,④错。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7. 如图表示某中学生在自然博物馆看到的四块动物化石,甲、乙、丙、丁分别为恐龙化石、三叶虫化石、哺乳动物化石和原始鱼类化石。关于图中四块化石年龄由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丁B. 丁乙丙甲C. 乙丁甲丙D. 乙丁丙甲
【答案】C
【解析】
【详解】题意表明,甲、乙、丙、丁分别为恐龙化石、三叶虫化石、哺乳动物化石和原始鱼类化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恐龙生活在中生代,三叶虫繁盛于古生代早期,哺乳动物繁盛于新生代,原始鱼类繁盛于古生代中后期,因此四块化石年龄由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乙、丁、甲、丙,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8. 自然地理环境中最活跃的圈层是( )
A. 大气圈B. 水圈C. 岩石圈D. 生物圈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圈层问题。
【详解】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生物是地理环境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因此生物圈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圈层,D项正确。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不是最活跃的圈层,ABC错误。故选D。
【点睛】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生活在地球的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的该地球表层总称生物圈。它的范围大致包括11km深的地壳和海洋以及15km以内的地表大气层,即包括了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一部分。生物圈中的空气、水、日光、土壤和岩石为生命活动提供了一切必要的条件。
土壤有机碳是土地利用过程中地表动植物残体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与土壤颗粒结合的化合物,泥沙沉积和农业耕作是影响区内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下图示意豫东平原黄河泥沙影响区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垂直分布(黄泛指黄河泛滥区,故道指黄河古河道,其他指除黄泛和故道以外的黄河泥沙影响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图中( )
A. 故道区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最大B. 故道0~20cm深度有机碳含量最大
C. 其他区土壤有机碳垂直变幅最大D. 三个区域的土壤颗粒大小相同
20. 黄泛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土壤颗粒B. 土层深度C. 农业耕作D. 泥沙沉积
21. 提高黄泛区和故道区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可行措施是( )
A. 合理使用化肥B. 推广秸秆还田C. 种植耐旱作物D. 调整作物布局
【答案】19. C 20. D 21. B
【解析】
【分析】
【19题详解】
读图可知,有机碳含量其他区域最大,其次是故道区,黄泛区最小,A项错误;其他区0~20cm深度有机碳含量最大,B项错误;三个区域的泥沙沉积作用存在差异,土壤颗粒大小不同,D项错误;其他区的土壤有机碳垂直变幅最大,其次是故道区,黄泛区最小,C项正确。故选C。
【20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泥沙沉积和农业耕作是影响区内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黄泛区因河水泛滥泥沙沉积,沉积层较厚,受人类活动影响小,土壤的有机碳含量小,故选D。
【21题详解】
生物残体为土壤提供有机质,所以秸秆还田可以提高黄泛区和故道区土壤的有机碳含量,B项正确;合理使用化肥、种植耐旱作物、调整作物布局对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不大,ACD项错误。故选B。
【点睛】土壤的有机质来源主要是各种动物、植物、微生物残体以及有机肥料。
读“某海区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22 该海区位于( )
A. 北半球B. 南半球C. 东半球D. 西半球
2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处有暖流经过B. ②处有寒流经过
C. ①②两处均有暖流经过D. 该海域海洋生物资源较丰
24. ①洋流流经的沿岸地区( )
A. 分布大面积的沙漠B. 气候变得更加温暖湿润
C 海岸线变平直D. 经济发达, 人口密集
【答案】22. A 23. D 24. B
【解析】
【22题详解】
赤道纬度低,海水获得太阳辐射量最大,表层海水水温最高,由赤道往南往北海水温度降低,该海区越往北水温越低,为北半球,无法判断东西北球。故选A。
【23题详解】
①处等温线向高温处凸出,由低温海区流向高温海区,为寒流,AC错误。②处等温线向低温处凸出,由高温海区流向低温海区,为暖流,B错误。该海域处在暖寒流交汇处,海水扰动,有利浮游生物生长,海洋生物资源较丰富,D正确。故选D。
【24题详解】
据上分析可知,①洋流流经的沿岸地区位于北纬50-60度附近的大陆东岸,受季风影响大,没有分布大面积的沙漠,A错误。受海洋影响大,气候变得更加温暖湿润,B正确。北美该区域受冰川作用大,海岸线曲折,C错误。纬度较高,人口较少,D错误。故选B。
【点睛】等温线图上温度值相同各点的连线称为等温线,根据等温线弯曲部位的凸向特点,总结出解答此类问题的“高低规律”,即所谓“高”,是指等温线的弯曲部位向高值方向凸出,即每一条等温线弯曲的凸出部分指向等温线数值递增的方向,这时弯曲所示部位为低值(相对)区域,“低”则与“高”相反,即等温线弯曲部位向低值凸出,弯曲所示部位为高值(相对)区域。
25. 读世界某大洋温度盐度分布图,完成问题。
海水盐度与温度的分布及原因正确的是( )
A. 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蒸发量和降水量之差
B. 海洋表层的海水盐度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递减
C. 海水温度由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各自南北两侧的高纬、低纬递减
D. 在海洋,赤道一带降雨量大,温度较低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蒸发量和降水量之差,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海区海水盐度高,蒸发量小于降水量的海区海水盐度低,A正确;读图可知,海洋表层的海水盐度由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各自南北两侧的高纬、低纬递减,不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递减,B错误;读图可知,海水温度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递减,不是由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各自南北两侧的高纬、低纬递减,C错误;在海洋,赤道一带降雨量大,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也较多,因此温度也较高,D错误。故选A。
【点睛】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4小题,50分)
26. 读“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最贫乏的是( )。
A.珠江三角洲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长江三角洲
(2)读上图,兰州的纬度比广州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广州丰富的主要原因。
(3)某校(40°N)一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本地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调查后,发现热水器的倾斜角度是一个固定值,他们提出一个改进方案,将图中的支撑杆设计成可调节的活动杆。你认为改进的理由是 。那么热水器集热板合理的倾角为 到 之间。
【答案】(1)C
(2)天气状况良好,晴天较多。
(3)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通过调节支撑杆,使太阳能热水器的受热面始终与太阳光线保持较大角度,从而获得更多的太阳能。 16.5° 63.5°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
【详解】(1)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天气状况、昼夜长短、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太阳辐射在地表面分布不均匀.四川盆地由于地势低,水汽丰富,多阴雨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成为我国太阳辐射能最贫乏的地区。故C正确。
(2)该题主要考查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兰州的纬度比广州高,但是兰州降水量小,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所以年太阳辐射总量比广州丰富。
(3)同一地点的不同季节正午太阳高度相差很大,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将太阳能热水器的支撑杆设计成活动杆,目的是通过调节支撑杆,使太阳能热水器的受热面始终与太阳光线保持较大角度,从而获得更多的太阳能。当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为26.5°,热水器集热板合理的倾角为63.5°,当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73.5°,热水器集热板合理的倾角为16.5°。
【点睛】太阳辐射的能量巨大,对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高值和低值中心都分布在北纬22°~35°之间,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青藏高原能成为太阳辐射的高值中心,主要是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含有的尘埃量较少,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而四川盆地为低值中心的原因在于: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水汽含量多,阴天、雾天较多,从而造成日照的时间短,日照强度弱,太阳能资源贫乏。
27. 读 “地球圈层示意图”和 “中纬度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是__________,其范围渗透到其他圈层之中的是__________。
(2)为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在下列四地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最迟从莫霍界面传来地震波的是( )
A. 高雄B. 成都C. 拉萨D. 北京
(3)岩石圈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4)读“中纬度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补绘B层气温变化曲线_____________。该层22-27千米高度处_____________含量达到最大值,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该层由于_________,适于飞机飞行。
(5)A层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该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大气圈 ②. 水圈 ③. 生物圈 (2)C
(3)E+D (4) ①. ②. 臭氧 ③. 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5) ①. 地面 ②. 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大气以对流运动为主 ③. 几乎所有的水汽和杂质多集中在对流层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地球圈层示意图和 中纬度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大气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大气的垂直分层以及特点相关知识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培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特点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在外部圈层中,大气圈厚度最大;水圈是一个连续但又不规则的圈层;生物圈渗透到其他圈层之中;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小问2详解】
地质运动的巨大能量将地幔的部分变成变质岩,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所以一般在高海拔地区,地壳都非常厚。拉萨位于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4000多米,是世界屋脊故青藏高原处地壳最厚。高雄位于台湾,成都位于四川盆地、北京位于华北平原,三地的平均海拔都低于青藏高原,故在青藏高原到莫霍界面厚度最厚,地震波传播路程长所花时间最长,C正确。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地球的内部结构,软流层以上,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为岩石圈。对应图中的E和D。
【小问4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B层为平流层,该层22-27千米高度处臭氧含量达到最大值,臭氧吸收紫外线,被称为生命的保护伞,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臭氧吸收紫外线增温,故平流层大气的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增,如下图。该层由于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适于飞机飞行。
【小问5详解】
A对流层集中了大气质量的四分之三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厚度随纬度变化而变化。特点: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大气温度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
【点睛】岩石圈包含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之上都为岩石圈),岩石圈比地壳厚。
28.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数据显示,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的水体面积及水位已连续多年呈递增趋势。青海湖的生态环境呈现出持续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
材料二:青海湖的流域图
(1)青海湖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
(2)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分析青海湖湖水盐度高的原因。
(3)对于青海湖的水资源保护,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1)陆地内循环
(2)青海湖流域地处内陆,气候干旱少雨,湖水补给量少,但蒸发旺盛;青海湖为内流湖,盐分随径流汇入而不断积累。
(3)合理规划沿岸地区的农牧业生产,防止入湖河水减少及土地沙化;加强宣传,提升民众及游客的环保意识;加强监管,防止水污染。
【解析】
【分析】本题涉及水循环及水资源合理利用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及地理实践能力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指海水蒸发后以降水的形式降落到地表上,然后汇入河流等地表径流,最终注入大海的水分交换过程。海上内循环指海洋面上的水蒸发成水汽,进入大气后在海洋上空凝结,形成降水又回到海洋的局部水分交换过程。陆地内循环是指降落到大陆上的水,其中一部分(指外流区域)或全部(指内流区域)通过陆面、水面蒸发和植物蒸腾形成水汽,被气流带到上空,冷却凝结形成降水,仍降落到大陆上的水循环。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地区,为内陆咸水湖,参与的是陆上内循环。
【小问2详解】
青海湖为内陆咸水湖,解答本题可从水循环的降水、蒸发、径流三个环节入手分析。青海湖地处内陆地区,降水少,湖泊补给量少;深居内陆,气候干旱,蒸发量大;青海湖为内流湖,只有径流流入没有径流流出,径流汇入带来的盐分随时间不断积累,致使盐度增高。
【小问3详解】
青海湖为内陆咸水湖,主要靠冰川融水补给,保护青海湖,首要的任务是保护入注青海湖的河流,使它们源源不断地流入青海湖。为此,应合理规划沿岸地区农牧民的生产活动,防止入湖河水被过度引用。入湖河水含沙量增加会导致湖泊萎缩、水质变差,为此,应确定合理的载畜量,防止因超载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引起湖泊周围土地荒化。沿岸居民生活、生产排污及游客的一些不当行为会破坏青海湖水质,为此,应加强宣传和监管,防止水污染。
29.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左图为某时刻海陆等压面示意图,右图为四川某地传统民居穿堂风(穿堂风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在炎热的夏季能取得较好的纳凉效果)示意图。
(1)读图,比较①②③④数值并由大到小排序。气压________,气温________。
(2)判断图示时刻①②两地的降水概率大的地区,并分析原因。
(3)屋前石子地面屋后种植林木,可以明显增强夏季穿堂风。请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加以解释。
【答案】(1) ①. ②>①>③>④ ②. ①>②>③>④
(2)①;海洋水汽充足;图示时刻为夜间,由于海洋比热容比较陆地大,夜晚降温慢,气温较高,盛行上升气流,气流遇冷凝结,易降水。
(3)石子地面比热容小(吸热快),升温快,林地比热容大(吸热慢),升温慢;不同地表使屋前屋后的温差增大,加强了屋前屋后的气压差,加大了空气流动。
【解析】
【分析】本题以等压面意图和民居穿堂风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了三个小题,涉及到热力环流知识,考察了学生对该知识的掌握情况。
【小问1详解】
气压值排序分析:由左图等压面分布情况可知,②地位于所有等压面最低的位置,因为气压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所以②地气压最高,气压值排序为:②>①>③>④。气温值排序分析:近地面形成冷高压、热低压的分布规律,同为地面附近的①地为低压,故气温高于②地;又据对流层海拔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故①>②>③>④。
【小问2详解】
根据等压面的分布状况可知,①②两地分别是低气压和高气压。①地低压,垂直方向气流上升,容易遇冷形成降雨;②地高压,垂直方向气流下沉,晴朗天气。故降雨概率大的是①地。
【小问3详解】
石子地面比热容小,吸热升温快,放热降温快。林草地面比热容大,吸热升温慢,放热降温慢。比热容差异使屋前石子地面和屋后林场地面的温差增大,气压差也增大,从而明显增强了夏季穿堂风,使屋内得到降温。
【点睛】质量
与恒星距离
温度、光照
空气、水
公转周期
中心恒星温度
地球
1
1.5亿千米
适宜
可观
365天
6000K
比邻星b
1.3
700万千米
适宜
可观
11.2天
小于3000K
30,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周口恒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30,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周口恒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4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周口恒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周口恒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甲、乙两地区,内蒙古太阳能资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周口恒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周口恒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黄赤交角的存在产生了,下列图示能正确表示冷锋过境的是,亚洲独有的气候类型是,读图,据图示信息推断,下图示意基岩海岸及其各种地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