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课后作业题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课后作业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读“几种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特征比较”,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丁代表的交通方式是( )
A.铁路B.公路C.水运D.航空
2.对图中运输方式叙述,正确的是( )
A.运送紧急药品选择乙运输方式B.丙运输方式连续性最差
C.甲运费最低D.丁运输效率最高
2023年秋季学期开学,北京公交试点开行25条通学公交线路。通学公交切实保障了学生高效、便捷通学。下图是某校开通的通学公交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校开通通学专线的影响有( )
①缓解学校周边交通高峰期拥堵②吸引乘坐地铁的学生改乘公交
③改善了北京市的大气环境质量④缩短学校部分师生的通勤时间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4.关于通学公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站点主要设置在商业区附近B.多为10公里左右的长途线路
C.利用遥感技术确定线路走向D.出发车次数量少于普通公交
2023年10月,我国第1000亿件快递产生,比去年提前了39天。北京市启动了城市轨道交通快递运输试运营,这是全国首例利用地铁富余运力运输快递的试点项目。如图为地铁运送快递图。完成下面小题。
5.工作日最适合开展地铁运送快递的时段是( )
A.1:00-3:00B.7:00-9:00C.9:00-11:00D.17:00-19:00
6.地铁送快递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分析合理的是( )
①使得物流配送更加及时快捷 ②提高了地铁的综合使用效率
③客货同一车厢提高运输效率 ④与货车相比,转运次数多,碳排放增加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目前,江苏省13个设区市实现了高铁(各类型动车组)市市相通。下图为“江苏省高铁线路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徐州至苏州的高铁线基本与京杭运河走向一致,主要考虑的是( )
A.已有城市分布格局的影响B.能够避开大型湖泊的影响
C.京杭运河对铁路工程影响D.利于铁路与京杭运河联运
8.未来构建覆盖更广的江苏全域高铁网,其主要目的是( )
A.降低物流运输成本B.优化城市空间结构C.加快乡村城镇化进程D.促进区域发展一体化
下图示意我国辽西某矿区等高线地形。完成下面小题。
9.影响图中建设区选址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市场B.交通C.地形D.气候
10.图中大坝的选址主要因为( )
A.地势最高B.改善河运C.下渗水量少D.库容较大
11.该矿区现已经发展成为当地的大型生产基地,其主要优势条件是( )
A.河网密布B.交通便捷C.人才众多D.科技发达
2017年2月,中欧陆海快线正式开通。来自中国的海运货物抵达比雷埃夫斯港之后,可以直接通过铁路转运至匈牙利、奥地利等欧洲国家。比雷埃夫斯港也在衰败了二十年后一跃成为世界主要大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中欧陆海快线正式开通当月,比雷埃夫斯港( )
A.日出方位逐渐南移B.正午太阳高度渐增
C.日出时刻逐渐推迟D.正午日影逐渐变长
13.比雷埃夫斯港重新成为世界主要大港最主要原因( )
A.经济腹地宽广B.中欧合作政策C.依托首都资金D.优质避风良港
14.有关中欧陆海快线开通对塞尔维亚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包括( )
①增加了出海通道②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发展③扩大了对西欧的影响力
④缩短货物运输时间,提升运输效率⑤推动沿线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的兴起
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④⑤
被誉为“中国最美水上公路”的古昭公路(如图)位于湖北省西部大巴山余脉与巫山余脉交汇处的兴山县,2015年建成通车,该县注重生态和人文环境的保护。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与陆上公路相比,该公路选择布局在水上的主要原因是( )
A.大力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B.减少对河岸山区生态环境破坏
C.避免侵占耕地,稳定粮食产量
D.缩短线路的长度,节约建设成本
16.下列自然条件中,对水上公路桥墩建设成本影响最大的是( )
A.河流水位B.河岸山体滑坡C.河流含沙量D.河流生态环境
二、综合题
1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土耳其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农牧、工业产品大量出口欧洲。近年来受“一带一路”政策影响,土耳其交通等基础设施发展很快。伊安高铁(伊斯坦布尔—安卡拉)是中国在该地区参与承建的高速铁路。
材料二:11月,中欧班列“长安号”第一次跨越里海,通过土耳其安卡拉抵达欧洲市场。而此次土耳其首列对华出口商品货运班列的成功开行,则成为了土耳其铁路运输史上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1)简述中欧班列开通对土耳其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推动作用。
(2)分析伊斯坦布尔市发展石油化工的有利条件。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0多年前,詹天佑主持修建我国首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他在勘测八达岭线路段时,发现该路段坡度(垂直距离与水平距离之比)大,火车爬坡困难。他巧妙地将线路设计成“人”字形(见下图),改变了该段线路的水平距离,不仅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还成为我国铁路建设的一个杰作。
(1)甲、乙、丙、丁四地中,指出站在八达岭关城上能够看到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2)比较甲、乙两地的坡度,并说明判断依据。
(3)依据坡度的定义,简述“人”字形铁路线设计可以降低坡度的原因。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闽江是福建省内最大的河流,全长约570千米,流域面积约占全省陆地面积的二分之一。多年来,受水电站建设等因素影响,闽江基本处于断航状态。2022年底,延平港至闽江口约270千米干流河段全线复航,可通行500吨级船舶。复航以来,闽江航运经济效益初步显现。下图为福建省内闽江流域示意图。
(1)概括图中闽江流域陆路交通网络的分布特征。
(2)说明闽江复航对流域内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3)为进一步提升闽江航运经济效益,从交通运输角度提出可行建议。
2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淮海城市群地处苏、鲁、豫、皖接壤地带,皖北、苏北、鲁南、豫东的8个城市组成了淮海城市群核心区,都是所在省份经济欠发达地区。淮海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为江苏省徐州市,是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华东重要门户城市。下图示意淮海城市群位置。
(1)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淮海城市群核心区经济欠发达的原因。
(2)说明徐州作为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在淮海城市群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
(3)说明淮海城市群对徐州自身发展的意义。
参考答案:
1.C 2.A
【解析】1.结合图中信息可知,丁表示运量大,速度慢,水运符合这个条件,C对;根据运量和速度的关系,可以判断甲为公路,乙为航空,丙为铁路,A、B、D错。故选C。
2.结合所学知识,紧急运送的药品要求时效性高,体积又小,最好选择乙-航空方式,A对;丙运输方式为铁路,可以长时间持续运输,连续性强,B错;甲为公路,运费最低的是水运,C错;丁为水运,运输效率最低,D错。故选A。
【点睛】五种基本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铁路运输运量大,连续性较好,运价较低,但灵活性较差,造价成本高。公路运输灵活性较好,实现门对门服务,但运量小,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单位运价较高。水运运量大,运价低,但运速较慢,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航空运输速度快,但运价较高,运量较少。管道运输主要运输液体或气体物质,连续性较好,运量较大但灵活性较差。
3.C 4.D
【分析】3.结合材料“通学公交切实保障了学生高效、便捷通学”,由此可知通学专线可以缩短学校部分师生的通勤时间,④正确。结合图示可知通学专线主要连接学校周边的通学站点,减少学校周边的私家车辆出行,因此利于缓解学校周边交通高峰期拥堵,①正确。通学专线公交和地铁都属于公共交通,地铁的运行速度较快,且在学校附近也有地铁站店,所以乘坐地铁的学生改乘公交可能性较小,②错误。通学专线影响的区域较小,主要是在学校周围,对北京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影响有限,③错误。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ABD错误,故选C。
4.通学公交主要设置在居住区附近,服务于师生,A错误。公交主要通行于城市中,主要是短途线路,B错误。线路规划及确定主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C错误。通学公交主要服务于师生,主要集中在上学、放学时段,出发车次数量少于普通公交,D正确。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ABC错误,故选D。
【点睛】通学公交车是一人一座一带(安全带),专线快速直达,既能减轻家长接送孩子的负担,又缓解了校园周边交通压力,对学生和家长来说更绿色、更安全、也更便捷。
5.C 6.A
【解析】5.由材料可知,北京市启动了城市轨道交通快递运输试运营,这是全国首例利用地铁富余运力运输快递的试点项目。北京工作日最适合开展地铁运送快递的时段是9:00-11:00,因此时段是工作时间,为非高峰时段,C正确;1:00-3:00地铁不运营,A错误;7:00-9:00是早高峰时段,B错误;17:00-19:00是晚高峰时段,D错误;故选C。
6.地铁送快递对城市发展是使得物流配送更加及时快捷,方便人们的生活,①正确;在非高峰段利用地铁送快递,提高了地铁的综合使用效率,②正确;运输效率并未提高,③错误;与货车相比,利用了地铁富于运力,碳排放减少,④错误;故选A。
【点睛】交通条件的改善,可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化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7.A 8.D
【分析】7.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京杭运河沿岸地区城市较多,交通运输需求量较大,所以徐州至苏州的高铁线基本与京杭运河走向一致,A正确。避开大型湖泊的影响不一定要与京杭运河走向一致,B错误。京杭运河对铁路工程影响较小,C错误。高铁与京杭运河联运程度较低,D错误。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BCD错误,故选A。
8.构建覆盖更广的江苏全域高铁网,可以提高江苏省不同区域之间的交通通达度,便于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在省内的流通,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D正确。高铁一般不承担货运职能,A错误。构建覆盖更广的江苏全域高铁网对于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影响较小,B错误。构建覆盖更广的江苏全域高铁网对于乡村城镇化进程影响较小,C错误。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ABC错误,故选D。
【点睛】交通运输使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产品、设备、劳动力等要素合理流动,实现空间上的优化配置。交通运输越便利、快捷,经济各要素的流动速度越快、耗时越短、效率越高,实现的产值也就越大。便捷的交通运输缩短了不同区域之间的时空距离,使一个区域的经济活动可以辐射其他区域,甚至世界各地,从而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9.C 10.D 11.B
【解析】9.据图可知,建设区选址考虑的是自然因素不是人文因素,市场与交通不是自然因素,AB错误;建设区沿河谷分布,所以主要影响因素为地形,C正确;气候差异不大,对建设区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C。
10.据图可知,坝址选在水库的喇叭口处,蓄水区域广,保证库容较大,D正确;地势最高处没有蓄水,不是大坝的选址部位,A错误;大坝的选址与改善河运无关,也不是因为下渗水量少,BC错误。故选D。
11.该矿区沿河谷和铁路线分布,且通往沿海城市葫芦岛市,实现海陆联运,交通便利,B正确;图中河流较少,A错误;矿业基地和人才、科技关系不大,且辽西地区人才和科技也不占优势,CD错;故选B。
【点睛】水库应选择在防洪效果强、水能丰富的地区,即水量大、落差大的地区。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使坝身较短,蓄水区域广,工程量小,节省建筑投资。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地质地形复杂地段,尽量少淹没农田,无泥石流、滑坡等危险地质灾害的地方,以保证工程的安全。
12.B 13.B 14.C
【分析】12.2017年2月,中欧陆海快线正式开通。2017年2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但是向北移动,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比雷埃夫斯港的日出方位逐渐北移,A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2月以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渐长,比雷埃夫斯港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B正确;2月以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渐长,日出时刻逐渐变早,C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2月以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比雷埃夫斯港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正午日影逐渐变短,D错误。故选B。
13.经济腹地宽广,辐射范围广,是比雷埃夫斯港原本就具有的优势条件,但是以前衰落下来,所以不是比雷埃夫斯港重新成为世界主要大港最主要原因,A错误;中欧合作重新使得比雷埃夫斯港焕发活力,成为世界大港,中欧合作政策是比雷埃夫斯港重新成为世界主要大港的最主要原因,B正确;比雷埃夫斯港重新成为世界主要大港,主要是依托中方企业投资,C错误;比雷埃夫斯港是优质避风良港,但不是其重新成为世界主要大港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B。
14.读图可知,中欧陆海快线开通增加了塞尔维亚出海通道,有利于加快海陆联运,①正确;中欧陆海快线开通增加了塞尔维亚出海通道,有利于加快塞尔维亚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增加就业机会,②正确;读图可知,中欧陆海快线并没有通往西欧地区,并不能增强塞尔维亚对西欧的影响力,③错误;中欧陆海快线开通可以缩短塞尔维亚出海运输时间,提升运输效率,④正确;中欧陆海快线开通有利于改善塞尔维亚海陆联运,但不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兴起的主要因素,⑤错误;分析答案组合,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约在每年6月22日(夏至)到达北回归线、9月23日(秋分)到达赤道、12月22日(冬至)到达南回归线、次年3月21日(春分)回到赤道,6月22日(夏至)再回到北回归线。
15.B 16.A
【解析】15.中国最美水上公路注重生态环境和人文居住环境的环保理念,水上布局是为了减少对河岸山区坡地植被生态的破坏,B正确;主要原因不是为了发展旅游,A错误;没有缩短路线,仍是顺河而建,随着河道弯曲,D错误;图示是大巴山余脉与巫山余脉交汇处,山地居多,耕地较少,C错误。故选B。
16.水上公路桥墩的高度受河流水位季节变化的影响(往往取决于丰水期水位),这也是其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A正确;河岸山体滑坡在桥墩建设后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对于桥墩早期建设成本影响不大,B错误;该地生态良好,河流含沙量小,影响小,C错误;河流生态环境对桥墩的建设成本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A。
【点睛】建桥时应考虑的区位因素:首先应考虑当地的地形地质情况,是否适合建桥;其次,建桥还就满足于当地的交流与发展,如果当地人口少、交流少,就没有必要去建桥;第三,建桥时还应考虑特殊环境中所需的材料,修建时的成本、技术等。
17.(1)促进了当地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发展;促进沿线经济发展;同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缩短运输距离,节省时间,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2)靠近波斯湾和俄罗斯石油产区;接近欧洲,市场广阔;有便利的管道运输和海运条件;工业基础好;劳动力充足等
【分析】本题以中欧班列开通为材料,设置2道小题,涉及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的影响、工业区位因素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详解】(1)中欧班列开通完善了土耳其的交通运输网络,促进了当地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土耳其的对外联系,便于农牧、工业产品大量出口欧洲,利于促进沿线经济发展;铁路开通有利于带动沿线相关产业发展,同时由于便于农牧、工业产品大量出口欧洲,也有利于农牧业和工业发展,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可以缩短土耳其语欧洲、中国等的运输距离,节省产品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2)伊斯坦布尔市位于土耳其北部,靠近波斯湾和俄罗斯石油产区,可以就近获取原料;接近欧洲经济发达的地区,市场广阔;伊斯坦布尔位于沿海地区,有便利的管道运输和海运条件;伊斯坦布尔工业基础较好,人口较多,劳动力充足。
18.(1)丙地;理由:丙海拔较高,且视线沿线没有海拔高过丙地的地形部位阻挡视线。
(2)坡度:甲地比乙地大。依据:甲地等高线密集,乙地等高线稀疏。
(3)坡度指垂直距离与水平距离之比;“人”字形铁路线可以延长路程(水平距离);在垂直距离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降低线路坡度。
【分析】本题以京张铁路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等高线判读、交通运输区位因素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详解】(1)读图可知,甲地和八达岭关城之间有山峰阻挡,乙、丁两地和八达岭关城之间有山脊阻挡,丙地海拔较高,沿途没有遮挡物,可以眺望到八达岭关城,所以选择丙点。
(2)由所学知识可知,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越密集的地方,坡度越大;等高线越稀疏的地方,坡度越小。读图可知,甲地等高线比乙地密集,甲地坡度比乙地大。
(3)坡度的大小可以用垂直距离与水平距离的比值表示,水平距离越大,坡度越小。“人”字形铁路,能够在保持垂直距离不变的前提下,延长水平距离,所以可以降低坡度。
19.(1)空间分布不均;交通干线多呈西北—东南走向,与闽江流向基本平行;高速公路的里程和密度比铁路大;以延平港附近为中心放射;流域西部交通网络密度较低,缺南北走向(东北—西南走向)干线。
(2)加强了闽江沿岸的水运联系,丰富运输方式的选择;水运成本低、运量大,能扩大流域内的运输规模,降低运输成本;加强闽江上、中、下游的交流,促进产业分工合作与转移;降低闽江流域陆路交通网络的运输压力;带动物流、贸易、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资源开发,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就业机会,增加收入。
(3)优化布局铁路、公路,完善与闽江水运的接驳,实现水陆联运;建设深水航道和良港,实现与海运的衔接;优化闽江流域港口布局,形成有序的港口分工体系;提升闽江支流航道等级,形成水运网络;在水电站完善船闸,提高翻坝效率;引进新能源船舶,降低燃料成本。
【分析】本题以闽江为材料,涉及交通运输线区位因素、交通对区域发展影响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闽江流域陆路交通网络空间分布不均匀,西部的路网密度较低,东部、南部和北部的路网密度稍高;铁路、高速公路等陆路交通干线多呈西北—东南走向,与闽江干流流向基本一致,其它走向线路分布较少;高速公路的路网密度、通车里程要高于铁路;该区域陆路交通网大致是以延平港为中心向周围放射状延伸;几乎没有贯穿南北的干线,缺少南北向交通干线。
(2)闽江复航能够提高闽江沿线地区的交通通达度,能够提供水运运输条件,丰富了交通运输方式,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水运的运输成本较低、运量较大,闽江复航能够提高流域内的运输能力,扩大运输规模,降低运输成本;能够加强闽江上中下游之间的信息交流与物资往来,促进区域内部的产业转移与分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能够分担一部分陆路交通运输的压力,缓解陆路交通运输紧张状况;能够带动与水运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能够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促进当地居民就业,提高当地居民经济收入。
(3)根据第一题分析可知,该地陆路交通布局不均匀,应优化铁路和公路布局;随着闽江复航,要完善陆路交通与闽江水运的联运和接驳,完善水陆联运;在沿海地区合适的点位建设深水良港,实现河海联运、海陆联运,提高区域对外交通通达度和便捷性;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闽江支流范围较大,要提升闽江支流通航能力,形成区域内水运网络体系;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闽江河道水电站较多,要完善水电站的船闸系统,缩短船只过坝或货物翻坝时间,节省运输时间成本;引进新能源船只,降低传统燃油船只的占比,降低燃料成本;合理规划闽江流域内的港口分布,使得港口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宜,为区域经济发展助力。
【点睛】
20.(1)距离省会城市或经济中心城市较远,接受的辐射带动作用小;均位于各省边界地带,与省内其他城市联系相对较少。
(2)徐州作为国家综合交通枢纽,交通枢纽地位明显高于周边地区;通过便利完善的交通网络加强城市群内部要素联系,促进产业合作与分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增强与周边城市群之间的联系,促进区际物质、人才等要素流动。
(3)城市群的建设减少了行政壁垒,加强了徐州与其他城市间的联系;城市群为徐州带来大量人流和物流,扩大了腹地范围,成为徐州市发展的依托;城市之间加强产业分工合作,促进徐州市产业升级。
【分析】本题以淮海城市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理位置、城市化的影响因素及意义、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1)题干要求“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该区域经济欠发达的原因”,因此主要从城市的相对位置角度考虑。根据材料“ 淮海城市群地处苏、鲁、豫、皖接壤地带”,由此可知淮海城市群核心区距离各省的省会城市或经济中心城市较远,接受的辐射带动作用小,因此经济欠发达。且位于各省边界地带,位置相对偏远,远离经济发达地区,且交通相对不便,与省内其他城市联系相对较少。
(2)根据材料“江苏省徐州市是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华东重要门户城市”,由此可知徐州的交通枢纽地位明显高于周边地区,在淮海城市群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交通运输对城市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可以从产业联系发展、要素联系与流动等角度分析。通过便利完善的交通网加强城市群内部要素联系,促进产业合作与分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据图可知该地交通网密集,通过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可以扩大徐州的服务范围,有利于吸引人口、产业向徐州集聚,可以增强与周围城市群之间的联系,促进区际物资、人才等要素流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等。
(3)城市群是在特定地域范围内,以1个及以上特大城市为核心,多个城市为构成单元,依托发达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所形成的空间组织紧凑、经济联系紧密并实现高度一体化的城市群体。淮海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是江苏徐州市,对徐州自身发展的意义主要从经济角度阐述。城市群的建设减少徐州与周围城市间各种不利的行政制约即行政壁垒,有利于提高区际联系效率,加强了徐州与其他城市间的联系;淮海城市群内丰富的资源和劳动力,为徐州带来大量人流和物流,扩大了腹地范围,成为徐州市发展的依托;有利于城市之间加强产业分工合作,不同发展水平的城市发展不同的重点产业,促进徐州市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相关试卷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练习,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复习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同步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与高铁相比,,梅汕高速铁路运营后,会, 影响岛内公路布局的主要因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