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2021-2022学年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2022学年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第1页
    2021-2022学年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第2页
    2021-2022学年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2022学年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10分)
    诗歌是凝练的语言艺术,是思想的集结号。
    读诗,我们读懂了“景语”。读《蒹葭》“ ① ,白露未晞”感受萧瑟冷落的秋景;读《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 ② ”驰目于洞庭湖的汹涌澎湃;读《小石潭记》“青树翠蔓, ③ , ④ ”沉醉于大自然的幽静美丽;读《桃花源记》“阡陌交通, ⑤ ”感慨于世外桃源的安宁祥和。
    读诗,我们读懂了“情语”。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⑥ , ⑦ ”感受到作者开阔的胸襟和乐观的情怀;读《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⑧ , ⑨ ”读出了恋人未赴约的惆怅与幽怨;读《关雎》“求之不得, ⑩ ”我们看到了爱而不得,日思夜想的执著与深情。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10分)
    你好,2022!一年前,当我们跨进2021门槛的时候,心里无不充满着希冀,希望在新的一年里,一切都好。我们做到了!尽管全球经济复苏一波三折,尽管“卡脖子”因素 甲 ,尽管中国发展始终面临攻jiān ① 克难,但我们仍然赋予了2021卓 ② 越的意义。回首来路,尽管险关重重,沟壑道道,但我们用事实证明:社会主义制度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压力无法打乱我们求解共同富裕,乙不能干扰我们迈向民族复兴的定力。我们以坚韧的努力,顽强活出了中国人的尊严与豪迈!
    崭新的一年, 丙 。
    (1)根据拼音为①处选择正确的汉字,为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2分)
    ① (A.坚 B.尖)
    ② (A.zuò B.zhuó)
    (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2分)
    甲 (A.纷至沓来 B.销声匿迹)
    乙 (A.喧嚣 B.喧闹)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3分)
    (4)下列四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在预期中迎接变革与挑战 ②我们比以往更加祈望可预期的生活与秩序
    ③并在大坐标下找到自己的方位 ④因此每个人都要重新认识这些社会进程中的变量
    A.④①③② B.④③①② C.②①④③ D.②④①③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3~4题。(6分)
    式微《诗经﹒邶风》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这首诗用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直抒胸臆,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
    B.诗歌语言凝练,以重章叠句营造特别的氛围,抒发质朴率真的情感。
    C.全诗刻画了在露水中和在泥地里劳作的两个场景,将劳动者的勤劳表现的淋漓尽致。
    D.诗中上下章只变换“故”“躬”二字,却使诗歌语义饱满、押韵和谐。
    4.“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6分)
    明日过桃源县,至绿萝山下。诸峰累累,极为瘦削。至白马、雪涛处,上有怪石,登舟皆踞坐。泊水溪与诸公步入桃花源至桃花洞口。桃可千余树,夹道如锦幄,花蕊藉地寸余,流泉汩汩。溯源而上,屡陟弥高,石为泉啮,皆若灵壁。
    (袁中道《再游桃花源》)
    [注]①踞:蹲坐②锦幄:锦绣织成的篷帐
    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夹道如锦幄 如: (2)桃可千余树 可:
    (3)溯源而上 溯: (4)屡陟弥高 弥: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泊水溪与/诸公步入桃花源/至桃花洞口/ B.泊水溪/与诸公步/入桃花源至桃花洞口/
    C.泊水溪/与诸公步入桃花源/至桃花洞口/ D.泊水溪与诸公/步入桃花源/至桃花洞口/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诸峰累累,极为瘦削。(2分)
    (2)石为泉啮,皆若灵壁。(3分)
    8.选文和《桃花源记》都描绘了桃源美景,但作者借此表达的情感是不一样的,请简要分析。(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3题,(20分)
    渔村的炊烟
    简梅
    ①我的故乡在东南沿海的一个渔村。小时候,最喜欢和伙伴们爬到村后的山上,眺望鳞次栉比的房屋冒出的袅袅炊烟。那欢快、朴素的炊烟,从家家户户烟囱里徐徐而出,飘舞如轻纱,斜飞似绸带……,它们与千变万化的云朵相互映衬,最终消失在海天远处。
    ②早晨、中午、晚上的炊烟各有不同。清晨时,海天还未醒来,零星的炊烟从斑斑青瓦间寂寥地现出身姿,村巷时近时远的鸡鸣声衬得清晨更加宁静。闽江入海口飘来的薄雾,仿佛为炊烟铺了一层底色。炊烟中,可见影影绰绰的人影,传来一两声呼儿唤女、嘱咐添衣的叮咛,以及渔民收拾渔具窸窸窣窣的声响。等到一轮红日豁然展现在村庄的上方,烟色也渐渐浓重起来。而中午时的炊烟,则夹杂着饭菜的香气,大人们早已在案板及灶台前,削、碾、揉、捏、包、捻……忙活了半天,端上一碗碗新出锅的鱼丸、鱼面,滚烫着、蒸腾着。大老远,就能听见乡音俚语欢快地在左邻右舍间蔓延。天色渐渐暗下来了,此时,炊烟再次从灶膛处升腾起来,风一拂动,便在幽深狭窄的村巷中徘徊,或在苔藓斑驳的土路上缱绻,然后化作浅淡的烟缕重返天空,向远处慢慢飘去。
    ③在我的乡愁记忆里,那亲切、轻盈的炊烟,满是温暖的气息。特别是到了逢年过节的日子,不绝如缕的炊烟就会集结成方阵,以一种别样的舒展、高旷,给人以亲情的召唤——那些海上捕捞归来的人,远远地望见炊烟,就仿佛看见家中锅灶旁忙碌的亲人,正在准备着热腾腾的饭菜,那饭菜中饱含着家人的汗水和智慧,氤氲着团聚的期待和喜悦。一瞬间,他们感觉辛劳顿消,浑身都暖和了起来。
    ④炊烟袅袅,迎来送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人们在大海上辛勤劳作,为的就是让渔获满满、炊烟不断。他们经过大风大浪的洗礼,愈加认定:家中灯火的温暖和柴米油盐的充实,便是人生的幸福。然而在过去,地窄、村偏、人穷的渔村,仅靠人的双手在茫茫大海上劳作,收获甚微。听老人讲,过去故乡紧缺柴火,人们得去外县山区找柴砍柴,而后雇船回乡,历经千辛万苦。而找一次柴仅能应付两三个月,一年得往返三四次。每每说起这些,老人们都叹息不已。
    ⑤改革开放后,渔村的生产生活发生很大变化,从单纯从事渔业,转变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除了从事海洋捕捞外,人们大力发展海产品养殖、冷冻加工、造船、织网等产业,收入有了显著提高。大船小船也都装上现代化器械,风风雨雨里,满载而归的日子更多了。接续的奋斗,使许多人家都摆脱了贫困。于是,渔家灶膛的火苗愈燃愈旺了,升腾的炊烟也愈来愈欢了。不少人家,眼看着盖起了新房,收入也稳定了,便开始思量着改善伙食,鸡、鸭、鱼、肉,择日烹饪;锅、碗、瓢、盆,协奏成曲。缭绕、繁忙的炊烟,居然也现出一副喜气洋洋的身姿,轻拂着一家家厅堂,喜跃马鞍墙,俯瞰遍野的梅花……。生活条件改善了,渔村人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
    ⑥如今,家家户户用上了煤气灶,只有在岁末年关的时候,需要大灶蒸年糕,炊烟才从烟囱里重新冒了出来……,缠缠绕绕、蓬蓬松松的炊烟,总在人的心底勾起不尽的乡思与乡情,满溢出童年和时光的味道。这些年,我常回老家看望母亲,每当亲人团聚、朋友相会,或有游子从远方归来之时,村头巷尾,一家家屋内,都会烟气轻笼。亲情的交织,孩子的欢笑,在热腾腾的美味中呈现,让人体会到家的温馨与幸福。
    ⑦缕缕炊烟,慢慢拂过渔村的街巷与人家,在渔村上空轻舞出幸福的味道……
    (选自《人民日报文艺》2022.02.28有删减)
    9.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②段通过对早晨、中午、晚上炊烟的描写,为我们展示了渔村一天的生活图景。
    B.第⑤段加点词“喜气洋洋”不仅形象写出了炊烟的姿态,还写出渔村人民的喜悦。
    C.第⑥段划线句运用描写、抒情表达方式,表达人们的乡思乡情和对成年生活的讨厌。
    D.文章结尾段写炊烟在渔村上空轻舞,既篇末点题,又与第①自然段形成首尾呼应。
    10.文章第④段写渔村过去的生活状况其目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3分)
    11.联系上下文,按照要求赏析。(5分)
    (1)那欢快、朴素的炊烟,从家家户户烟囱里徐徐而出,飘舞如轻纱,斜飞似绸带……(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3分)
    (2)一瞬间,他们感觉辛劳顿消,浑身都暖和了起来。(赏析加点词)(2分)
    12.第⑤段中画线句“渔家灶膛的火苗愈燃愈旺了,升腾的炊烟也愈来愈欢了。”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3分)
    13.作者以“渔村的炊烟”为题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6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12分)
    地球之水天外来?
    ①水是生命的源泉。地球上有生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地球上有大量的水。水存在于辽阔无边的海洋,存在于纵横交错的江河,存在于星罗棋布的湖泊,也存在于地下……
    ②那么,地球上的水是哪里来的?
    ③对这个问题,科学家仍一直在探索。一种普遍流行的观点是:地球上的水是在地球形成时,从那些宇宙物质中分离出来的;而在地球形成以后,从地球内部不断析出水分聚集在地表。这由今天的火山活动可以得到证实。从地下分离出水的规模现在还很大。一次火山爆发,它喷出的水蒸气就可达几百万公斤。可以想见,在漫长的地球历史发展过程中,这样产生的水是很多的。此外,地球的重力比较大,它能把水吸引住;地球上的温度也有利于水的存在,如果地球表面温度太高,水就会被汽化跑到太空去了,如果温度太低,水都变成冰了。
    ④近来,科学家又有一个重要发现:地球上的水源靠‚天外来客‛不断得到补充。
    ⑤据美国科学家最近在美国地质物理协会的一次会议上宣布,卫星观测表明每天有成千上万个小型冰球撞击地球大气层,它们带来的水分进入了地球大气和海洋,对地球上保持充足的水源起到了重要作用。
    ⑥美国依阿华大学的物理学家路易斯·弗兰克于1986年首先发现了这一现象。1996年2月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射的极地探测卫星又发现,每隔5至30分钟,就会有直径在12米左右的小型冰球撞击地球外层大气,每天撞击地球大气层的冰球总数最高达4.3万个。
    ⑦科学家解释说,这些冰球由冰和宇宙尘埃组成,实际上也就是小彗星。当距离地球660公里到2.4万公里时,冰球就分裂成小碎片。当这些碎片暴露在阳光下时,就地迅速汽化,成为厚达48公里左右的云层,然后或被风吹散或形成降水。弗兰克博士估计,每隔一万到两万年,来自太空的冰球可以使地球海平面升高2.54厘米。
    ⑧天文学家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认为陨冰(如余杭陨冰)可能就是这些未汽化的冰球。
    1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③段中划线句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突出了火山喷出的水蒸汽之多。
    B.“地球的重力较大”和“地球上的温度适中”有利于地球上水的存在。
    C.小型冰球撞击地球大气层是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射的极地探测卫星首先发现的。
    D.第⑧段中加点词“可能”在句中表示猜测,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5.根据第⑦段的介绍,把冰球撞击地球大气层,给地球带来水分的形态变化过程填写完整。(3分)
    冰球→→→→被风吹散或形成降水
    16.本文运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请根据行文思路简要分析。(6分)
    (五)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19题。(10分)
    材料一:
    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在某一个时间点达到历史峰值,其间碳排放总量依然会有波动,但总体趋势平缓,之后碳排放总量会逐渐稳步回落。碳中和则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手段,抵消掉这部分碳排放,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提上日程,发达国家纷纷意识到只有降低能源消费,才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同时为加快化石能源替代创造条件。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纷纷加大对节能和提高能效的重视,采取措施努力降低本国能源消费。
    材料二:
    材料三:
    经过艰辛努力,2006-2019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下降了42.5%,环比累计节能22.2亿tce。相当于欧盟27国一年的能源消费之和。如果不重视节能减排工作,我国的资源难以保障、环境难以承载、经济难以负担、安全难以维护。
    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下一步应该如何推进,也成了今年全国两会上备受关注的话题。对此,政府工作报告中给出了答案,“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完善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政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17.据材料,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中“碳达峰”和“碳中和”这两个概念指的都是二氧化碳“净零排放”。
    B.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在采取措施努力降低本国能源消费。
    C.从材料二可知,2021年全国节能宣传周的主题是“节能降碳,绿色发展”。
    D.2006-2019年,我国累计节约的能源相当于欧盟27国一年的能源消费之和。
    18.根据以上材料,归纳出能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措施。(4分)
    19.重视节能减排对我国有什么重要意义?请结合材料三简要概括。(3分)
    (六)名著阅读。(6分)
    20.班级开展《傅雷家书》名著阅读活动,请你填写阅读记录卡的空缺处。
    三、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缕缕炊烟/拂过渔村的街巷/轻舞出渔村幸福的味道∥咿呀咿呀/弥散在赵庄的夜晚/哼唱出儿时幸福的味道∥茂腾的后生/隆隆的安塞腰鼓/捶烈出高原人幸福的味道∥衣白褂红马甲/挺身而出负重前行/谱写出最浓烈最幸福的中国味道……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和感悟?请你以“幸福的味道”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读后感。
    要求:自定文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10分)
    ①蒹葭萋萋②波撼岳阳城③蒙络摇缀④参差披拂
    ⑤鸡犬相闻⑥海内存知己⑦天涯若比邻⑧纵我不往
    ⑨子宁不嗣音⑩寤寐思服
    2.(10分)
    (1)①A②B(2)甲A乙A
    (3)【示例】压力无法打乱我们求解共同富裕的步伐(“计划”、“脚步”、“规划”等)。
    (4)C【解析】四个句子只有选项②“比以往”是承接上文“崭新的一年”,所以②是第一句,第①句紧接②中的“可预期”,第④句关键词“重新认识变量”承接第①句“迎接变革与挑战”,第③句总结。故选C。
    二、阅读(70分)
    (一)(6分)
    3.(3分)C【解析】这首诗歌意在表现受劳动者的非人处境,故C选项表述有误。
    4.(3分)【示例】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1分),表达服役者的苦痛心情(1分),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或他们反抗的决心)(1分)。
    (二)(16分)
    5.(4分)(1)像(2)大约(3)逆流而上(4)更加
    6.(3分)C
    7.(5分)
    (1)山峰连续不断,而且很陡峭。(“极”1分,句意通顺1分)
    (2)石头被泉水侵蚀,都像峭壁一样。(“啮”、“若”各1分,句意通顺1分)
    8.(4分)甲文抒发的是作者对黑暗现实生活的不满(1分),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1分);乙文抒发作者对眼前美丽景色的喜爱陶醉之情(2分)。
    翻译:第二天经过桃源县,到了绿萝山下。山峰极多,而且很陡峭。到了白马雪涛(可能是一个景点名)前,因为上面有怪石,所以船上的人都蹲坐在船中,(不敢起身)。船停泊在溪水旁,我和其他人步行进入桃花源,到了桃花洞口,桃树大约有上千棵,在道路两旁像锦绣织成的篷帐,花瓣堆压在地上有一寸多高,泉水细细的流淌。沿着水逆流向上寻找源头,越走越高。石头被泉水侵蚀,都像峭壁一样。
    (三)(20分)
    9.(3分)C(解析:“对成年生活的讨厌”不正确。)
    10.(3分)要点与评分:对比1分;作用1分,结构1分。
    示例:把渔村人民过去生活的艰苦,与下文改革开放后生活改善形成对比,突出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为下文渔村生活发生变化作铺垫(或“引出下文”)。
    11.(1)(3分)要点与评分:手法、特点、情感各1分。
    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炊烟比作轻纱、绸带,形象生动地写出炊烟的轻盈(或“飘舞时的轻快”),表达作者对炊烟的喜爱之情。
    (2)(2分)要点与评分:意思、内容各1分。
    示例1:“暖和”在句中是“温馨”(或“温暖”)的意思,它形象地写出了炊烟让海上捕捞归来的人在团聚的期待和喜悦中,感受到一种家的温馨(或“温暖”)。
    12.(3分)要点与评分:内容1分,用意2分。
    示例:通过对火苗和炊烟的描写,体现了改革开放使渔村人家摆脱贫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或“渔村人家的生活越来越红火”)。
    13.(6分)要点与评分:答出一点得2分,共6分,大意相近即可。
    示例:(1)文章以“渔村的炊烟”为线索贯穿全文,串联起对故乡渔村的描述。
    (2)交代了文章的写作对象。
    (3)题目“渔村的炊烟”激发了读者阅读的兴趣。
    (4)借助“渔村的炊烟”的描写,表现渔村人民辛勤劳作,对生活充满了期待与喜悦。
    (5)通过“渔村的炊烟”的描写,突出了改革开放重大意义,改革开放让渔村人民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的生活。
    (四)(12分)
    14.(3分)C(解析:美国依阿华大学的物理学家路易斯▪弗兰克于1986年首先发现了这一现象。)
    15.(3分)要点与评分:答对一个得1分。
    要点:小碎片、汽化、云层。
    16.(6分)要点与评分:说明顺序2分,分析4分(一点1分,答对三点满分)。
    示例:本文运用了逻辑顺序。(2分)文章先从“地球上有大量的水”说起,引出“地球上的水是哪里来的?”这个问题。(1分)围绕这个问题,作者接着分别从“地球上的水是在地球形成时,从那些宇宙物质中分离出来的;而在地球形成以后,从地球内部不断析出水分聚集在地表。”(1分)和“地球上的水源靠‘天外来客’不断得到补充。”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1分),这种由现象到本质进行说明的顺序是逻辑顺序。(1分)
    (五)(10分)
    17.(3分)A(解析: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在某一个时间点达到历史峰值,其间碳排放总量依然会有波动,但总体趋势平缓,之后碳排放总量会逐渐稳步回落。)
    18.(4分)要点与评分:措施每点1分,答出4点即可。
    示例:①降低能源消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②加快化石能源替代;③建设绿色建筑;④提倡绿色出行;⑤推进节能提效;⑥注重循环利用;⑦使用节能产品;⑧完善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政策等。
    19.(3分)要点与评分:用原句2分,正面概括3分。
    原句:“如果不重视节能减排工作,我国的资源难以保障、环境难以承载、经济难以负担、安全难以维护。”给2分。
    示例:重视节能减排有利于保障我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减轻我国发展过程中的环境和经济负担,维护我国的资源安全。(3分)
    (六)(6分)
    20.①(1分)要点与评分:答对得1分。
    要点:傅聪
    ②(1分)要点与评分:答对得1分。
    要点:音乐(或钢琴)
    ③(2分)要点与评分:能举出体现父爱的例子即可。
    例:得知儿子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后,傅雷提醒儿子在成功的时候不要让自满和骄傲的情绪抬头,以致被胜利昏了头脑。
    ④(2分)要点与评分:点到“学会做人”即可得分。
    要点:以此教育儿子在做学问或学艺术时要先学会做人。
    三、作文
    略能力层次
    阅读材料
    阅读任务
    识记
    “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
    句中的“你”是:①,他在②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
    理解
    有人评价:《傅雷家书》是一部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对此评价,“我”可以举原著中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③
    分析
    傅雷1954年12月27日在给儿子的信中,借《人间词话》强调人的‚性灵‛作用,批判为学不“通”。
    阅读批注:作者强调人的“性灵”作用,批判为学不“通”的目的是:④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默写,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作文,其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