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走进社会生活+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走进社会生活+课件第1页
    2024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走进社会生活+课件第2页
    2024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走进社会生活+课件第3页
    2024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走进社会生活+课件第4页
    2024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走进社会生活+课件第5页
    2024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走进社会生活+课件第6页
    2024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走进社会生活+课件第7页
    2024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走进社会生活+课件第8页
    还剩2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走进社会生活+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走进社会生活+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易误提醒,巧记妙背,联系点,秒懂经典名句,图说知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如何理解“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考点1 个人与社会(亲社会行为)[教材八上P2~9]
    (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2)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2. 为什么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相同的身份(×)
    3.亲社会行为表现在哪些方面?
    (1)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2)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3)有利于体验社会生活,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4)有利于我们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义]
    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
    亲社会行为也是充盈生命的表现。
    1.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主动关心社会,倾力奉献社会
    ——亲社会行为有利于获得他人的接纳与认可
    5.*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1)途径: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2)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节假日期间进行社会调查、研学旅行,参加劳动等)(3)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乘公交或地铁时不躺卧或踩踏座椅,主动给老人让座等) (4)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关注环境问题、到敬老院帮助老人、给儿童福利院捐赠学习用品等)
    1.网络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网络如何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考点2 合理利用网络 [教材八上P10~20]
    (1)让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2)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3)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1)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①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②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③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 (3)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3. 怎样理解“网络是把双刃剑”?[如何认识网络的利与弊]
    ①网络丰富日常生活。②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①网络上存在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②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信息泄露、手机窃听、窥秘偷拍等)。
    4.*怎样合理利用网络?
    (1)理性参与网络生活。①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②学会“信息节食”。③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④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2)传播网络正能量。①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网络有弊端,我们应该远离网络,少在网络上发信息。
    (×)理由: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我们应该扬长避短,合理利用网络,远离网络弊端。
    5.如何做到“信息节食”?
    (1)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2)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
    1. (2023·黄石)从抗战时期为国捐躯的杨靖宇,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雷锋,再到新时代把生命献给脱贫攻坚事业的黄文秀……这些年来,各级政府积极褒扬英烈事迹。这说明(  )①要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②应宣扬个人英雄主义,弘扬民族精神③承担责任是为了获得回报④养成亲社会行为能实现人生价值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 (中考·荆门)荆门市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众多青少年成为志愿者,走入社区打扫卫生,走上街头协助维持交通秩序,走进福利院帮扶老弱病残……青少年志愿者在服务社会中获得成长,展现了青春的风采和力量。这说明(  )①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社会的关爱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③服务社会能促进我们全面发展④ 我们可以通过社会实践养成亲社会行为,积极融入社会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 (2023·宜昌)近来,一些地方的文旅局长“扮相”出镜,或轻舟绿溪,乘风太极;或素袍斗笠,行走天涯……旅游宣传的“招数”让人应接不暇。以下网友的评论中,你最支持的观点是(  )A. 网络信息一定客观真实B. “扮相”出镜必然走红网络C. 发展旅游都应“扮相”出镜 D. “扮相”出镜也要适可而止
    点拨:“一定客观真实”观点绝对化,A说法错误;“必然”观点绝对化,B说法错误;“都应‘扮相’出镜”观点绝对化,C说法错误;题干启示我们“扮相”出镜要适可而止,D说法正确。故选D。
    答案: D
    4. (2023·鄂州)互联网为我们交友提供了新的平台,它超越时空限制,开辟了交友的新通道,让我们能结交更多的新朋友。以下对网上交友认识正确的是( )A. 网上可以随意结交朋友B. 网络虽是虚拟空间,但网上交友也要遵守法律、法规C. 网上交友要真诚,个人信息不应保密D. 网上结交的朋友都不可信
    点拨: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网络虽是虚拟空间,但网上交友也要遵守法律、法规,B正确;网上交友要慎重,A错误;网上交友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个人信息要保密,C错误;“都不可信”说法太绝对,D错误。故本题选B。
    答案: B
    5. (2023·宜昌)国家反诈中心为了提高人们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特别提醒:“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转账汇款多核实。”最适合补充在省略号处的一句是(  )A. 网络消息多发布B. 网上朋友多交往C. 个人信息不透露D. 他人关心不理睬
    6. (2023·眉山)“光明影院”是我国首个以高校师生为志愿者主体的无障碍电影公益项目。截至目前,“光明影院”已在31 个省区市进行了公益放映和推广,将无障碍影视产品送到2 000 多所特殊教育学校,让许多视障人士领略到光影世界的魅力。材料说明,亲社会行为的养成需要做到(  )A. 守信重诺,推己及人B. 身体力行,热心友善C. 为人着想,合作谦让D.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 (2023·北京)打开手机软件,系统自动读屏,并一一给出语音提示;看新闻,靠文字识别技术“读”出资讯;想购物,图片转语音“描绘”商品详情……借助信息无障碍技术,视障者可以在工作、生活中,更好地使用互联网产品。这说明(  )A. 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B. 网络丰富日常生活,“信息节食”很重要C. 技术使网络环境更加便利、包容、温暖D. 信息无障碍建设成为各行业的自觉行动
    点拨:材料说明技术使网络环境更加便利、包容、温暖,C正确;题干没有体现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A不符合题意;“信息节食”在题干中没有体现,B不符合题意;信息无障碍建设并没有成为各行业的自觉行动,D错误。故选C。
    答案: C
    8. (2023·连云港)针对晓楠的烦恼,你的建议是(  )晓楠日记2023 年4 月16 日 周日 晴今天本打算花半小时上网看新闻,不知不觉半天过去了。结果,没时间写作业,约好的篮球赛也忘记了,好烦啊!A. 传播网络正能量 B. 学会“信息节食”C. 遵守网络法律规定 D. 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9. (2023·德阳)我们身处“人人都有麦克风”的网络时代,享受更多元的表达、聆听更丰富的声音,但网上也出现了毒化网络风气、污染精神家园的人肉搜索、言论过激、跟风起哄、辱骂攻击等网络暴力行为。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刻不容缓、人人有责,作为网民应该(  )①增强依法维权意识,及时处置网络违法犯罪②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负责的网络参与者③把控好权利自由的边界,自觉履行公民义务④加强网络治理,切实保障广大网民合法权益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点拨:结合教材知识可知,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刻不容缓、人人有责,作为网民应该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负责的网络参与者,把控好权利自由的边界,自觉履行公民义务,②③正确;公民没有处置网络违法犯罪的权力,①错误;④不是公民角度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选C。
    10. (2023·岳阳节选)【治理网络环境,建设法治中国】近期,全国多地警方发布了多个“AI诈骗”的典型案例。“AI 诈骗”是指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冒充他人的身份或声音,通过视频或语音的方式实施诈骗的行为。其常见手段有两种:声音合成和AI换脸。记者调查发现,目前有不少电商平台提供定制AI 换脸视频服务,仅需消费者提供正面半身照即可, 成本低至数十元,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不法分子实施“AI 诈骗”提供了便利。“AI 诈骗”对他人合法财产和个人信息安全等造成严重危害。
    结合材料,运用法治知识,请你对如何预防和减少“AI 诈骗”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示例:公民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公民要增强法律意识,要依法维权;公民要自觉守法,法律规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
    11. [新课标·责任素养形成]青少年在社会中成长,应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A. 将捡到的100 元钱捐献给受灾群众B. 就垃圾分类问题向环保部门提建议C. 在风景区的石壁上刻励志语D. 在观看球赛时给对手喝倒彩

    相关课件

    专题09 走进社会生活-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精品课件:

    这是一份专题09 走进社会生活-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精品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专题索引,课标链接+对应考点,知识清单,知识网络,直通中考典例解析,备考指导,对应考点,直通中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课件课时11 走进社会生活(第一单元) (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课件课时11 走进社会生活(第一单元) (含答案),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CD,ABC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考点讲解与训练课件 走进社会生活(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考点讲解与训练课件 走进社会生活(含答案),共1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