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教案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6章 溶解现象 本章作业(27)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6章 溶解现象 本章作业(27)教案,共3页。
常见的酸和碱复习一、设计思路第七章包含三类重要的化合物酸、碱、盐,其中在第2节中已经学习了常见的酸、常见的碱以及中和反应,这是整个初中化学的重点又是难点,在新授课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这部分内容,但对于酸和碱的化学性质还缺乏系统的认识。本节复习课,通过1个寻宝情景贯穿3个活动将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这三部分内容有机整合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同时为盐的学习打好基础。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复习巩固酸与碱的化学性质,并运用酸碱化学性质加深对中和反应的理解;(2)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作探究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在情景活动中分析总结运用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善用知识、造福社会的责任感。三、重点难点 重点: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难点:运用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分析判定中和反应的情况四、教学过程【梳理脉络、引入课题】回顾第七章的知识脉络,本章包含三类重要的化合物酸、碱、盐,在第2节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常见的酸、常见的碱以及中和反应。这节课,我们将通过3个活动整合本节重点内容,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同时为盐的学习打好基础。【融入情景、探寻知识】活动一: “寻宝人1号”—盐酸,不小心走进了有许多“吃人的野兽”(即能与其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的小山,你能找到他走出小山的路线吗? 1.自主学习,完成学案中的三个任务:在图中画出走出小山的路线,写出盐酸与野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口头总结酸的化学性质。(时间约7分钟)2.展示交流,请学生投影展示路线与化学方程式,其他学生提出质疑,巩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3.教师引导,如果是寻宝人是硫酸呢?学生思考后回答,总结酸的通性,教师板书,进一步引导酸具有共同化学性质的原因是因为酸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加深对酸化学性质的认识。活动二:“寻宝人2号”—氢氧化钠,同样不小心走进了有许多“吃人的野兽”的小山,你能找到他走出小山的路线吗?1.自主学习,完成学案中的三个任务:在图中画出走出小山的路线,写出氢氧化钠与野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口头总结碱的化学性质。(时间约5分钟)2.展示交流,请学生投影展示路线与化学方程式,其他学生提出质疑,巩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3.教师引导,如果是寻宝人是氢氧化钙呢?学生思考后回答,总结碱的通性,教师板书,进一步引导碱具有共同化学性质的原因是因为碱溶液中含有大量的OH-,加深对碱化学性质的认识。活动三:“寻宝人1号”—盐酸与“寻宝人2号”—氢氧化钠都走出了小山,不期而遇,同时发现宝藏,两人厮杀起来,从化学角度预测会出现哪几种情况?1.从寻宝情景与化学角度(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两种视角出发,学生提出猜想: = 1 \* GB3 ① NaCl(两败俱伤,恰好中和) = 2 \* GB3 ② NaCl、HCl(酸强碱弱,酸过量) = 3 \* GB3 ③ NaCl、NaOH(碱强酸弱,碱过量)2.运用化学试剂判定是哪种情况,小组合作,比一比,哪个小组想出的方案又多又好。3.口头展示方案,最后师生共同梳理,加深对中和反应的认识,进一步巩固运用酸、碱的化学性质。【课堂结语、升华主题】两位寻宝人为了宝藏争得你死我活,那同学们的宝藏又是什么呢?是的,知识,老师希望同学们像蜜蜂一样勤劳,将知识掌握在我们的手中,善用知识,造福社会,最后,用我们学校的校训“厚德博学、做人成才”与大家共勉。附板书设计常见的酸和碱复习 H+ 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