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2课19世纪下半期资本主义的扩展(练习)-【中职专用】《世界历史》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试卷 10 次下载
- 第13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新教材课件)-【中职专用】《世界历史》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课件 10 次下载
- 第13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练习)-【中职专用】《世界历史》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试卷 4 次下载
-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新教材课件)-【中职专用】《世界历史》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课件 8 次下载
- 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中职专用】《世界历史》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教案 21 次下载
历史世界历史第13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优质课教学设计
展开【课标要求】
1、了解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和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
2、知道亚非拉地区民族独立运动的史实,
3、理解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意义。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殖民体系的建立
教学难点: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意义
【教学环节】
第一章: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
【名词解释】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指被资本主义压迫、奴役的所有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庸国。
从时间来看,开始形成于新航路开辟,初步形成于工业革命,完全形成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从空间来看,主要指广大的亚、非、拉地区。
殖民扩张先锋:葡萄牙(15世纪末);西班牙(16世纪)
“海上马车夫”:荷兰(17世纪)
“日不落帝国”:英国(18—19世纪)
“世界警察” :美国(20世纪以来)
一、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1、15-19世纪中叶:局限在沿海地区,在西非、中非和南非占领重要的港口和城镇;进行奴隶贸易。——局部殖民入侵
2、工业革命后——全面的殖民入侵(逐步放弃奴隶贸易)
(1)北非
①埃及成为英、法争夺的重点,控制苏伊士运河。
②1882年,英国占领埃及,对苏丹实行武力扩张;
③十九世纪30年代,法国入侵阿尔及利亚,并向突尼斯和摩洛哥扩张。
(2)18 世纪后期到19 世纪后期,欧洲探险者纷纷深入非洲腹地探险,为进一步侵略准备地理人文资料。
到18世纪晚期,尽管欧洲人已在非洲活动长达300多年,但是他们对非洲内陆仍一无所知。在当时欧洲人绘制的地图上,非洲几乎是一片空白。18世纪末19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在欧洲蓬勃进行,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成为一种强大的经济动因,推动着工业资产阶级以新的狂热向世界各个角落进军。了解非洲内陆的市场,原料供应情况,以及地理环境和风俗习惯等,已经成为西方资产阶级的迫切需要。
——王斯德《世界通史》
(3)19世纪后期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争夺
①英、法、德各自制定了侵略计划。
在空前激烈的非洲争夺战中,英国制订了北起开罗南至开普敦的所谓“二C计划”,企图建立纵贯非洲南北大陆的殖民帝国。法国制订了从西非佛得角(塞内加尔)到东非索马里的“二S计划”,企图横断非洲东西大陆。德国企图在赤道两侧建立自己的殖民地。
②1884年柏林会议:
会议期间为各自利益讨论、协商,最后柏林会议瓜分结果产生了一份总决议书。规定:签字国凡占领非洲领土时需要分别通知其他签字国,而且还要保证对所占领土有足够统治权力,否则不算有效占领。
a.背景:抢夺殖民地过程中,列强冲突加剧,为缓和矛盾和进一步瓜分非洲
b.内容:确立了“有效占领”原则;“地图上作业”
c.影响:列强瓜分非洲的速度大大加快。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列强侵占了几乎整个非洲。
(非洲地图显示)图中各国的分界线有什么特点?它反映了什么问题?给非洲带来什么影响?
特点:分界线大多平直,没有考虑当地的地理面貌和土著民族的情况。
问题:欧洲列强瓜分非洲,无视非洲国家主权,人为划定疆界。
影响:土著部落、民族的分离,破坏了当地传统政治、经济及人文结构,给非洲国家间的边界、种族等冲突埋下隐患。
二、英国对印度的征服与掠夺
①经济:掠夺大量财富和巨额利润,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之一。
②政治:武力挑拨或侵略。
③结果:到19世纪中后期,英国几乎控制印度全境
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1、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构成:宗主国,殖民地,半殖民地
2.评价(影响)
殖民者:对殖民地的扩张与争夺加剧,孕育着新的更大的冲突
史料: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除了日本,几乎所有的亚洲国家都成为欧美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大陆领土基本上被瓜分完毕,赢得政治独立的拉丁美洲,在经济上又重新受制于列强。欧美列强利用坚船利炮,把全球卷进了世界市场。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了。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
对世界:以西方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联系更为紧密。
史料:在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的贪婪统治下,屠杀极其残忍的漠视行为,造成刚果1000万人死亡。为了给白人帝国让出土地,美洲和澳大利亚的土著人成批死亡……在苏丹南部……为了阻止奴隶的妻子生育,大批妇女惨遭杀害,在商队遭到瓦解或捣毁以后成千上万的奴隶被饿死。对遭受帝国主义统治的国家来说,帝国主义往往是一条通往地狱的道路……
——[美]菲利普·费尔南兹—阿迈斯《世界一部历史》
对殖民地:带来深重灾难,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不断高涨
第二章:殖民地社会的变化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殖民者的掠夺对美洲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材料:殖民者从拉丁美洲殖民地掠夺了巨额财富。据统计,16、17世纪时,西班牙在殖民地开采的黄金白银超过当时世界总产量的2/3。1500——1650年间,西班牙从美洲掠夺的黄金多达180吨,白银多达16000吨。
影响:残酷的统治带来灾难;掠夺金银和垄断贸易限制了拉美经济的发展;发展单一的种植园经济,严重束缚了拉丁美洲的发展。
史料:英国的机制棉纺织品把印度传统的棉纺织工和家庭手工业一齐消灭了,破坏了印度文明特有的村社组织的经济基础,从而消灭了上百万个这样的小小村社,给印度次大陆的农业文明社会造成结构性的破坏……英国人修建铁路和兴修水利,为印度现代社会奠定物质基础。英国在印度开办了近代教育推行英语教育,英语成为印度的官方语言。印度禁止社会恶俗,立法制止杀婴儿祭拜恒河河神的风俗和寡妇殉夫火葬风俗、废除残存的奴隶制度。
——摘编自马克垚的《世界文明史•下》
破坏性:破坏了印度传统社会,逐步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带来深重灾难;
史论:马克思曾经对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进行了科学的评价,他说:“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马克思选集》第2卷
建设性:带来了近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客观上推动印度社会进步
第三章:亚非拉民族的反殖民主义斗争
非洲的愤怒:2003年在南非德班举行的“第三届联合国反种族歧视大会”上,非洲国家普遍认为,欧洲的殖民主义和奴隶制度给非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这是造成非洲贫穷和落后的最主要原因。因此,欧洲国家应向非洲进行道歉并赔偿损失。
美洲的愤怒:在哥伦布发现美洲500年的纪念日,美国一位印第安人领袖遣责说:“这是灭绝种族和悲痛的500年。哥伦布纪念日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悼念日,是一个十分黑暗的日子。”
欧洲的回避:在整个欧美社会,殖民主义的阴暗面被小心翼翼地回避着、淡化着,它总体上仍是一段值得夸耀的光荣史和冒险史,早期的殖民者也仍是被广泛传诵的英雄。
非洲、美洲和欧洲对待殖民主义的态度有何不同?
非洲、美洲:愤怒、谴责
欧洲:回避、淡化、歌颂
为何有这种不同?
立场不同
非洲、美洲:站在被侵略者的立场上(殖民主义给殖民地带来的灾难)
欧洲:回避、站在侵略者的立场上(殖民主义给欧洲带来巨大利益)
一、拉美独立战争概况
第一阶段
(1)法属海地独立(1791——1804)(序幕)
领导人:杜桑.卢维杜尔
(2)西属拉美(1810——1826)
在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等人领导下,经过16年征战,1826年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取得独立运动的胜利。
(3)葡属巴西独立:1822年巴西摆脱葡萄牙的统治,获得独立,建立帝制(佩德罗一世。)
第一阶段的特点:赶走殖民者,获得民族独立。
第二阶段
(1)巴西:1888年,巴西帝国废除了奴隶制,1889年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2)墨西哥:1910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在农民起义军的支持下,推翻本国独裁统治。1917 年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
第二阶段的特点:推动民主改革,巩固独立成果,促进国家进步和发展。
拉美民族独立运动的影响
1、积极
①推翻西、葡长达三个世纪的封建殖民统治,建立新兴国家。
②独立后后大多数建立了共和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③打击西、葡封建势力,配合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
2、消极:
没有铲除封建主义,只完成了民族独立,未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面临继续 进行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
二、非洲的抗争
1.概况
(1)埃及抗英斗争 (1882年)
①祖国党提出 “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
②1882年,阿拉比领导埃及军民进行了英勇无畏的抵抗。
③抵抗失败,阿拉比被俘,英国占领埃及。
④埃及的抗争特点:
A.建立政党组织唤醒民族意识;
B.爱国军官领导武装反抗斗争;
C.失败
(2) 苏丹马赫迪起义 (1881年)
①1881年,苏丹爆发反英大起义。起义领导人自称“马赫迪”,号召人民起来斗争,赶走外国侵略者。
②起义持续近20年,曾占领苏丹大部分地区,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
③起义失败后,英军控制了苏丹。
“马赫迪”原意为传说中伊斯兰教的救世主,起义的领导者穆罕默德 •阿赫迈德 •伊本 •赛义德 •阿布达拉,自称是马赫迪,有利于发动群众,驱逐异教徒,即英国殖民者。
苏丹的抗争特点:
①利用伊斯兰教传说号召、组织民众进行斗争。
②宗教领袖领导武装反抗:
③规模大、持续时问长。
④沉重打击了侵略者。
(3)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①时间:1894-1896
②领导者: 孟尼利克二世(埃寒俄比亚皇帝)
③纲领文献:发表 《告人民诏书》号召人民抗击侵略者,保卫国家的独立。
④重要战役
阿杜瓦战役(1896年3月)是埃塞俄比亚反抗意大利侵咯的决定性战役。孟尼利克二世亲自率军战胜了意军迫使意大利承认埃塞俄比亚为独立国家,并赔款1000万里拉。
⑤结果:迫使意大利签署和约,承认埃塞俄比亚是独立国家。
⑥埃塞俄比亚的抗争特点:
A.封建统治者发表诏书动员民众,亲自领导武装斗争;
B.全国民众团结一心、英勇抵抗;
C.打败意大利侵略者,保持了国家独立。
材料:武装斗争和武装起义是反殖民主义斗争的主要形式,其范围和水平已经不再是孤立的、自发的部落起义或地区斗争,而是发展成有组织的、规模很大的、持久的武装反抗,甚至有的发展成为全民性的卫国战争。……武装斗争和武装起义几乎都是由封建统治阶级或传统社会的统治者领导的。……非洲人统治阶级最早是想利用伊斯兰教来巩固其统治,但在客观上伊斯兰教却起了团结非洲人、推动他们进行反帝斗争的作用。……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编》
非洲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有哪些重要特点?
从领导阶级看:领导力量多元化,如宗教领袖,封建君主,仍属于传统的社会阶层
从抗争水平看:有组织的、大规模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宗教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革命性质看:以传统社会统治者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为主,仍属于旧式民族斗争
从经济基础看:非洲经济具有较强的依附性,工业近代化进程缓慢,经济的落后使非洲反侵略斗争水平相对较低。
对比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美民族独立运动的异同。
(1)相同点:
①都有武装斗争的形式反对外来侵略;
②亚洲和拉丁美洲斗争中出现了新的阶级力量——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不同点:
①亚洲的觉醒主流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民主革命,也存在着旧式的反帝反封建起义;
②非洲的斗争水平相对落后,主要是旧式的反帝民族斗争;
③拉丁美洲主要是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中职历史部编高教版(2023)世界历史第七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的新变化第21课 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独立国家的发展精品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中职历史部编高教版(2023)世界历史<a href="/ls/tb_c4037676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七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的新变化第21课 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独立国家的发展精品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重点难点,教学环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高教版(2023)世界历史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精品教案: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世界历史<a href="/ls/tb_c403767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精品教案</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重点难点,教学环节,透现象看本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历史部编高教版(2023)世界历史第18课 美苏冷战公开课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中职历史部编高教版(2023)世界历史<a href="/ls/tb_c403767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18课 美苏冷战公开课教案设计</a>,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重点难点,教学环节,随堂测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