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展开1.(2分)《礼记•月令》:“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 )
A.温度B.水分C.空气D.土壤
2.(2分)我国的多年生水稻,入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杂志评出的“2022年十大科学突破”。多年生水稻种一次可连续免耕收获3~4年,下列相关生命现象与生物基本特征不相符的是( )
A.水稻的茎中空——生物适应环境
B.水稻季末落叶——排出代谢废物
C.草盛则稻苗稀——生物有应激性
D.腋芽来年再生——能生长和繁殖
3.(2分)地球上的生物千姿百态,由于在不同环境下生存,各种生物与环境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简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所有生物可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B.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食草昆虫→青蛙→蛇
C.草、鹰共有的结构层次是细胞、器官和系统
D.草原生态系统多分布在干旱的地区,缺乏高大的植物
4.(2分)若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四次,每次仅调整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下面各图。试问在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图象的视野由亮到暗的顺序是( )您看到的资料都源自我们平台,家威鑫 MXSJ663 免费下载
A.②①③④B.③②①④C.④①②③D.①④②③
5.(2分)对于动、植物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动、植物细胞共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
B.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
C.煮菠菜时水变成绿色是因为破坏了细胞壁
D.切西瓜流出的红色汁液来自细胞质
6.(2分)玉米种子内储存的化学能来自阳光,大量的玉米种子堆积储存久了会散发热量。这两种能量转化分别是在玉米种子的一些结构中完成的,这些结构是( )
A.细胞膜、细胞质B.叶绿体、线粒体
C.细胞质、叶绿体D.线粒体、叶绿体
7.(2分)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时,展示了干细胞分化出的心肌细胞在失重环境中的收缩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干细胞具有细胞分裂和分化能力
B.干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C.心肌细胞与干细胞形态相同、生理功能不同
D.失重环境中,活的心肌细胞不需要消耗能量
8.(2分)观察、实验是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下列实验中,实验用品与使用目的相匹配的是( )
A.AB.BC.CD.D
9.(2分)草履虫以酵母菌为食。分别吸取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和酵母菌培养液,滴于载玻片的两端,并将两滴液体连通( )
A.能趋向有利刺激
B.通过细胞膜吸收营养物质
C.利用消化器官消化酵母菌
D.具有神经系统,可以感受外界刺激
10.(2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不正确的是( )
A.禾苗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禾苗所结籽粒和人的眼睛都属于器官
C.与人相比禾苗不具有的结构层次是系统
D.禾苗的叶脉和人的血液都属于输导组织
11.(2分)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与死亡等阶段。如图为番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萌发过程中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
B.②为单子叶植物
C.③中的雌蕊由柱头、花柱和胚珠组成
D.④属于生殖器官
12.(2分)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画线标记观察赤小豆幼根生长的过程,一周后幼根生长情况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标记线之间的初始距离是相等的
B.实验说明幼根的各部分生长速率是不同的
C.幼苗的根是依靠根尖向下生长的
D.实验说明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分生区
13.(2分)如图剥开的花生里有四粒种子,发育成这颗花生的花中有( )
A.一个子房、一个胚珠B.一个子房、四个胚珠
C.四个子房、一个胚珠D.四个子房、四个胚珠
14.(2分)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水和无机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缺钾时,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
B.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C.缺少含硼的无机盐,油菜只开花不结果
D.如果过度施用化肥,会导致土壤板结
15.(2分)卷柏又名九死还魂草,根能自行从土壤分离,蜷缩似拳状,遇水而荣,根重新再钻到土壤里寻找水分。因其耐旱力极强,故而得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卷柏靠种子生殖
B.卷柏的根从土壤中不仅吸收水分,还吸收有机营养
C.这种生存方式体现了它对环境的适应
D.卷柏的根只有吸收功能,没有固定功能
16.(2分)如图图示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验装置,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蒸腾作用的强弱与叶片面积的大小密切相关
B.三个塑料袋内壁的水珠由多到少依次是C>B>A
C.蒸腾作用越强,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速度越快
D.将装置置于湿度大的环境中,可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17.(2分)把幼嫩的植物茎掐断,从茎的断面可以看到汁液向上渗出,这些汁液主要来自( )
A.导管B.筛管
C.形成层D.以上均不对
18.(2分)校园中的腊梅尚未长出绿叶,花就已陆续绽放。推测腊梅在开花过程中需要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 )
A.根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的
B.花瓣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
C.以前绿叶光合作用合成的
D.树皮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
19.(2分)下列有关农业生产生活中采取的措施,与其目的不一致的是 ( )
A.合理密植——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B.农田排涝——促进根部的呼吸作用
C.豆粮轮作——降低光合作用的效率
D.晾晒粮食——抑制粮食的呼吸作用
20.(2分)图甲、乙表示绿色植物细胞中两种生理过程,M、N表示物质,①、②表示细胞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M表示二氧化碳,N表示有机物
B.①表示叶绿体,②表示线粒体
C.甲有能量的储存,乙有能量的释放
D.甲和乙不能发生在同一个细胞中
21.(2分)小李家院里的一棵枣树,由于某种原因损伤了树皮,收获的果实反而比其他同种枣树结的果实大且甜( )
A.树叶制造的营养物质向下运输受阻而供给了果实
B.树皮受伤运输能力更强
C.导管输送给果实更多的水分
D.导管运输有机物,损伤树皮不影响果实的发育
22.(2分)如图表示甲、乙两种植物的二氧化碳相对吸收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情况,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随着光照强度不断增加,光合作用持续增强
B.光合作用受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
C.图中f点时,甲、乙两种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相等
D.其他条件保持不变,若温度适度上升,a、b点位置会下移
23.(2分)如图1中的甲、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绿色植物在夏季晴朗的一昼夜间某些生理活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图2表示气孔的两种状态。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甲曲线代表的生理活动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
B.一天中,b点植物有机物积累的最多
C.乙曲线的bc段过程中,叶片部分气孔呈现图2中②
D.图2中①的细胞处于失水状态
24.(2分)下列不属于我国面临的植被问题的是( )
A.我国森林资源十分贫乏,主要以草原、荒漠为主
B.我国人均森林面积少,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C.我国长期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不够合理
D.我国由于过度放牧,草场退化、沙化严重
25.(2分)我国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等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呼吸作用在白天进行,夜晚停止
B.为人和动物提供食物来源,是消费者
C.进行光合作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
D.可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但不调节气候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8分)我县某生态区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湖中蒲芦丛生,既有鲤鱼、大闸蟹及草鱼、鲢鱼等野生水产品,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中各种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学上,把空气、光照、水分、鱼、虾等影响水生植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 ;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还需要添加的生物成分是 。
(2)图一中共有 条食物链,鹭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 ,鹭和鱼之间的关系是 。
(3)图二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中四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则乙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 。
(4)湖中的大闸蟹鲜、香、嫩、美,如果游客捕捞大闸蟹,导致大闸蟹的数量减少 (填“增加”或“减少”),一段时间后各种生物的数量又趋于相对稳定,这是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
27.(9分)图甲是显微镜的结构图,图乙是制作并观察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相关图片,图丙是植物细胞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中制作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用图乙中标号表示);若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步骤②中滴加的液体是 ,制作黄瓜表层果肉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不需要完成的步骤是 (用图乙中标号表示)。
(2)在观察临时装片的过程中,当视野出现模糊不清的物像时,需调节图甲中的[ ] 才能看到清晰物像;在观察时有位同学发现图乙视野A中有一个污点,若污点在装片上 移动玻片,把污点移出视野之外。
(3)若用图丙表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不应该有的结构是 (用图丙中标号表示),图中 (用图丙中标号表示)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 。
(4)细胞是生物体 的基本单位。
28.(7分)某校生物兴趣小组选用籽粒饱满的小麦种子,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了系列探究活动(如下表)。请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
(1)①处的实验现象是 ,原因是 。
(2)用乙、丁两组作对照,可得出的结论是 。
(3)装置丙和戊两组不能构成对照,理由是 。
(4)每个烧杯放入10粒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其目的是 。
(5)请根据乙、丁、戊三组实验,提出你对农业生产中粮食储存条件的建议 。
(6)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小麦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其质干重和鲜重的变化曲线,曲线 (填“甲”或“乙”)表示的是鲜重的变化。
29.(7分)“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对植物生命周期的生动写照。被子植物的一生可用数轴表示为如图。其中,a、b、c、d表示其一生中的几个关键节点,它们的结构分别如图a、图b、图c、图d所示。请结合相关图示回答问题:
(1)原点0表示受精卵,它经过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发育为种子中的 。
(2)图a菜豆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 ] ,将来可以发育成图b中③;在萌发时[ ] (填图a中的标号和名称)会因营养物质不断消耗而逐渐萎缩。
(3)被子植物花的主要结构是 (填结构名称);由图c发育到图d必须经过 过程。图d中的①是我们常吃的桃子的果肉部分,是由图c中的[ ] 发育来的。在开花季节,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常会造成减产,人们常常进行 。
30.(6分)水是生命之源,生物圈中的水不断地在海洋、大气和陆地之间循环流转,不舍昼夜。绿色植物对维护生物圈中水的循环和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请分析回答:
(1)水分是如何进入植物体的?①植物主要通过根吸收水分,图一中[ ] 是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②根吸收的水分,通过根、茎、叶中的 运送到植物体各处。
(2)植物体内的水分是如何散失到大气中的?①植物吸收的水只有1%~5%保留在植物体内参与各项生命活动,其余绝大部分的水分都通过植物的 作用散失到外界空气中。该作用能降低叶面温度,避免叶片因气温过高而被灼伤。②观察叶片的结构,可以发现图二中[ ] 是植物散失水分的“门户”。
(3)大气中的水分是如何回到地表的?
①蒸发到大气中的水,遇冷形成降水。丰茂的森林可截留降水量的20%~30%,草地可截留降水量的5%~13%。绿色植物被称作天然的“蓄水池” 。(答1条即可)
②水循环把生物圈中的水体联系在一起,但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请拟定一则保护水资源的宣传语 。
31.(6分)“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绿色植物为自然界和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了探究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生物小组选取有白斑叶片和正常叶片的牵牛花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提示: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1)实验前,应将牵牛花进行暗处理,其目的是 。
(2)把经过暗处理的牵牛花按图一所示的方式处理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a、b、c、d四片叶子取下,分别放入盛有 的小烧杯②中水浴加热,待叶片变成黄白色后,漂洗 ,观察颜色变化。
(3)该实验能形成 组对照实验。请描述c叶的实验现象 。
(4)b、d叶片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 。
32.(7分)某农科院引进了新品种西瓜,并在大棚内进行试种。为了更好地研究该品种西瓜的生长,研究人员测量并绘制如图。图1是西瓜叶片的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一昼夜某气体浓度的变化;乙表示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西瓜植株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新品种西瓜甜味浓、口感好,这些甜味物质是西瓜叶片通过图1所示的生理过程[ ] 制造的,主要储存在细胞的 (填细胞结构)里。
(2)种植西瓜前,要挖好排水沟,这主要是有利于根的 过程(用图1中的字母表示),请写出该生理过程的表达式: 。
(3)图2中甲图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大棚内,一昼夜某气体浓度的变化,据曲线变化趋势 。一昼夜中在a~b这个时间段(不包括a、b点),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4)乙图曲线a表示西瓜植株在20℃、二氧化碳浓度为0.03%的环境中,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在B点时改变某种条件,试分析在B点时可能是哪些条件发生了改变? (答对一点即可)。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50分)
1.(2分)《礼记•月令》:“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 )
A.温度B.水分C.空气D.土壤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解答】解:立夏季节,温度升高,所以影响上述生物活动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
故选:A。
【点评】掌握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是解题的关键。
2.(2分)我国的多年生水稻,入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杂志评出的“2022年十大科学突破”。多年生水稻种一次可连续免耕收获3~4年,下列相关生命现象与生物基本特征不相符的是( )
A.水稻的茎中空——生物适应环境
B.水稻季末落叶——排出代谢废物
C.草盛则稻苗稀——生物有应激性
D.腋芽来年再生——能生长和繁殖
【分析】生物的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解:A、水稻的茎是中空的,有利于外界空气通过中空的管道到达根,是生物对生活环境的适应。
B、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B正确。
C、“种豆南山下、水分等,体现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的特征。
D、腋芽来年再生,D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3.(2分)地球上的生物千姿百态,由于在不同环境下生存,各种生物与环境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简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所有生物可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B.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食草昆虫→青蛙→蛇
C.草、鹰共有的结构层次是细胞、器官和系统
D.草原生态系统多分布在干旱的地区,缺乏高大的植物
【分析】1.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绝大多数动物)和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
2.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高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箭头指向捕食者。
3.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解答】解:A、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温度等、消费者(绝大多数动物)和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
B、图中的食物链有: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草→鼠→鹰,最长的食物链: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
C、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草是植物,草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D、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草原上的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D正确。
故选:D。
【点评】掌握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是解题的关键。
4.(2分)若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四次,每次仅调整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下面各图。试问在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图象的视野由亮到暗的顺序是( )
A.②①③④B.③②①④C.④①②③D.①④②③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显微镜的使用基本技能方面的知识,只有熟练地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操作才能较容易地完成此类题目。
【解答】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视野就越小,视野也越暗,说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而图③中的细胞体积最小,视野最亮,放大倍数最大。故验过程中所观察到图象的视野由亮到暗的顺序是③②①④。
故选:B。
【点评】有关显微镜使用方面的题都很重要。要想做好此类题目,一定要多动手,多思考,熟能生巧,有些看上去很复杂的问题,如果我们经常操作使用显微镜的话,就会变得十分容易了。
5.(2分)对于动、植物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动、植物细胞共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
B.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
C.煮菠菜时水变成绿色是因为破坏了细胞壁
D.切西瓜流出的红色汁液来自细胞质
【分析】动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线粒体、细胞质;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不同的结构功能不同。它们的异同点如下:
【解答】解:A、线粒体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能将化学能转化为多种形式的能量,A正确。
B、并不是所以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如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无叶绿体。
C、细胞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C错误。
D、液泡内含有细胞液,切西瓜流出的红色汁液来自液泡。
故选:A。
【点评】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6.(2分)玉米种子内储存的化学能来自阳光,大量的玉米种子堆积储存久了会散发热量。这两种能量转化分别是在玉米种子的一些结构中完成的,这些结构是( )
A.细胞膜、细胞质B.叶绿体、线粒体
C.细胞质、叶绿体D.线粒体、叶绿体
【分析】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解答】解: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其中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故B正确。
故选:B。
【点评】掌握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7.(2分)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时,展示了干细胞分化出的心肌细胞在失重环境中的收缩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干细胞具有细胞分裂和分化能力
B.干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C.心肌细胞与干细胞形态相同、生理功能不同
D.失重环境中,活的心肌细胞不需要消耗能量
【分析】(1)细胞的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导致细胞数目增多。
(2)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我们把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称之为组织,如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解答】解:A、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干细胞具有细胞分裂和分化能力。
B、干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变与母细胞一致。
C、心肌细胞与干细胞形态不同,C错误。
D、失重环境中,D错误。
故选:A。
【点评】理解掌握细胞分裂的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8.(2分)观察、实验是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下列实验中,实验用品与使用目的相匹配的是( )
A.AB.BC.CD.D
【分析】(1)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解答】解:A、淀粉遇碘变蓝,检验淀粉的产生利用的是碘液。
B、氧气有助燃的特性,点燃的蜡烛熄灭可以验证呼吸作用消耗二氧化碳。
C、碘液能使细胞核着色便于观察,碘液染色能更清晰地观察到细胞核。
D、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因此观察草履虫实验中放置棉花纤维,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题关键是掌握常见的初中生物学实验过程及原理。
9.(2分)草履虫以酵母菌为食。分别吸取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和酵母菌培养液,滴于载玻片的两端,并将两滴液体连通( )
A.能趋向有利刺激
B.通过细胞膜吸收营养物质
C.利用消化器官消化酵母菌
D.具有神经系统,可以感受外界刺激
【分析】生物对外界各种刺激所发生的反应叫做应激性,应激性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草履虫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并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解答】解: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没有消化器官,通过表膜(细胞膜)呼吸,所以草履虫移动到酵母菌一侧在,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解答此题要掌握草履虫趋向有利刺激的特点。
10.(2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不正确的是( )
A.禾苗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禾苗所结籽粒和人的眼睛都属于器官
C.与人相比禾苗不具有的结构层次是系统
D.禾苗的叶脉和人的血液都属于输导组织
【分析】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解答】解:A、禾苗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正确;
B、禾苗所结籽粒和人的眼睛都是由不同的组织构成,正确;
C、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因此,正确;
D、禾苗的叶脉有运输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功能;人的血液都属于结缔组织。
故选:D。
【点评】掌握器官的含义、人体及动物的结构层次是解题的关键。
11.(2分)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与死亡等阶段。如图为番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萌发过程中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
B.②为单子叶植物
C.③中的雌蕊由柱头、花柱和胚珠组成
D.④属于生殖器官
【分析】(1)图中的①种子萌发、②长成植株、③开花、④结出果实。
(2)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解答】解:A、①萌发过程中需要消耗自身贮存的营养物质。
B、双子叶植物是种子的胚具有两片子叶的植物,所以②为双子叶植物。
C、③花中的雌蕊由柱头。C错误。
D、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种子、茎、叶与植物的营养有关;花、果实和种子与植物的生殖有关。可见④果实属于生殖器官。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种子萌发的条件与过程、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花的结构和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的主要区别。
12.(2分)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画线标记观察赤小豆幼根生长的过程,一周后幼根生长情况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标记线之间的初始距离是相等的
B.实验说明幼根的各部分生长速率是不同的
C.幼苗的根是依靠根尖向下生长的
D.实验说明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分生区
【分析】(1)科学探究是指为了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通俗地说,就是让我们自己去发现问题。主动去寻找答案,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2)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根尖的结构从顶端向上,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解答】解:A、测量标记线之间的初始距离是相等的;
BC、通过观察和测量标记线之间的距离可知:根的各部分生长速率不一样。BC正确;
D、实验说明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故选:D。
【点评】理解根的生长与根的分生区和伸长区有关。
13.(2分)如图剥开的花生里有四粒种子,发育成这颗花生的花中有( )
A.一个子房、一个胚珠B.一个子房、四个胚珠
C.四个子房、一个胚珠D.四个子房、四个胚珠
【分析】果实种子形成过程如图:
【解答】解:一粒花生是一个果实,果实由子房发育来,种子是由胚珠发育来,因此,四个胚珠。
故选:B。
【点评】掌握果实种子形成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14.(2分)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水和无机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缺钾时,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
B.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C.缺少含硼的无机盐,油菜只开花不结果
D.如果过度施用化肥,会导致土壤板结
【分析】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需要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解答】解:A、氮肥促使作物的茎,叶色浓绿,植株矮小瘦弱,A错误。
B、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磷、钾的无机盐。
C、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油菜只开花不结果。
D、合理施肥要做到因土施肥,如果过度施用化肥,D正确。
故选:A。
【点评】掌握氮、磷、钾无机盐对农作物的作用及合理施肥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5.(2分)卷柏又名九死还魂草,根能自行从土壤分离,蜷缩似拳状,遇水而荣,根重新再钻到土壤里寻找水分。因其耐旱力极强,故而得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卷柏靠种子生殖
B.卷柏的根从土壤中不仅吸收水分,还吸收有机营养
C.这种生存方式体现了它对环境的适应
D.卷柏的根只有吸收功能,没有固定功能
【分析】卷柏属于蕨类植物,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且体内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能为植株输送营养物质,以及支持地上高大的部分,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蕨类植物的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生殖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湿处。
【解答】解:A、卷柏属于蕨类植物,错误;
B、卷柏的根从土壤中不仅吸收水分和无机盐。错误;
C、卷柏的根能自行从土壤分离,随风移动,根重新再钻到土壤里寻找水分。
这种生存方式体现了它对环境的适应。正确;
D、卷柏的根不仅有吸收功能。错误。
故选:C。
【点评】只要熟练掌握了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就能轻松答题。
16.(2分)如图图示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验装置,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蒸腾作用的强弱与叶片面积的大小密切相关
B.三个塑料袋内壁的水珠由多到少依次是C>B>A
C.蒸腾作用越强,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速度越快
D.将装置置于湿度大的环境中,可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分析】1、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活的植物体内,通过植物体表面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2、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通常叶片越多,蒸腾作用越旺盛,植物散失的水分越多。
【解答】解:A、主要分布在叶片上的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A正确;
B、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蒸腾作用越旺盛。所以可预测该实验该的结果是叶片最多的A袋壁内水珠最多;无叶片的C袋壁内水珠最少,三个塑料袋内壁的水珠由多到少依次是A>B>C;
C、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但不能促进对无机盐的吸收;
D、该实验中、B、C三个密闭的塑料袋中,不会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蒸腾作用的相关知识,属理解层次,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对选项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
17.(2分)把幼嫩的植物茎掐断,从茎的断面可以看到汁液向上渗出,这些汁液主要来自( )
A.导管B.筛管
C.形成层D.以上均不对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解答时可以从导管的位置、功能、无机盐的利用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导管是由一种死亡了的,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它位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内,运输方向自下而上,从茎的断面可以看到汁液向上渗出,主要来自茎的导管。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导管的位置和功能。
18.(2分)校园中的腊梅尚未长出绿叶,花就已陆续绽放。推测腊梅在开花过程中需要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 )
A.根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的
B.花瓣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
C.以前绿叶光合作用合成的
D.树皮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
【分析】绿色植物利用光能,通过叶绿体,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就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解答】解: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用于进行各项生命活动。C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和实质。
19.(2分)下列有关农业生产生活中采取的措施,与其目的不一致的是 ( )
A.合理密植——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B.农田排涝——促进根部的呼吸作用
C.豆粮轮作——降低光合作用的效率
D.晾晒粮食——抑制粮食的呼吸作用
【分析】(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内,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3)植物通过根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并通过根、茎、叶的导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植物需要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解答】解:A.合理密植是使植株行间距和株距科学合理。合理密植,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植物叶片相互遮盖,种植过稀,光能利用率低。
B.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水把土壤缝隙中的空气排挤出来了,根毛无法呼吸。因此,是为了让植物的根得到足够的氧气,B正确。
C.每种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的种类及其含量的多少是不同的,则其所需的土壤中的无机盐等营养元素会很快耗尽。所以应提倡轮作。可见,主要目的是充分利用农田里的无机盐。
D.种子晒干后保存是为了减少水的含量,降低种子的代谢速率,D正确。
故选:C。
【点评】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生活中的应用。
20.(2分)图甲、乙表示绿色植物细胞中两种生理过程,M、N表示物质,①、②表示细胞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M表示二氧化碳,N表示有机物
B.①表示叶绿体,②表示线粒体
C.甲有能量的储存,乙有能量的释放
D.甲和乙不能发生在同一个细胞中
【分析】(1)光合作用的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
(3)图甲、乙表示绿色植物细胞中两种生理过程,其中甲表示光合作用,乙表示呼吸作用,M表示二氧化碳、N表示有机物,①表示叶绿体,②表示线粒体。
【解答】解:A、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和水,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水和二氧化碳,乙表示呼吸作用,N表示有机物;
B、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内的叶绿体,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细胞内的线粒体,B正确;
C、甲表示光合作用储存能量,C正确;
D、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分别在同一个细胞的叶绿体和线粒体中进行的,D错误。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并且能正确识别图中的两个过程所代表的生命活动。
21.(2分)小李家院里的一棵枣树,由于某种原因损伤了树皮,收获的果实反而比其他同种枣树结的果实大且甜( )
A.树叶制造的营养物质向下运输受阻而供给了果实
B.树皮受伤运输能力更强
C.导管输送给果实更多的水分
D.导管运输有机物,损伤树皮不影响果实的发育
【分析】植物体有两种输导管道﹣﹣导管与筛管。导管位于植物体茎内的木质部中,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向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
【解答】解:A.损伤了树皮,说明收获的果实获得有机物更多,损伤了树皮后,树叶制造的营养物质向下运输受阻而供给了树上的果实。
B.损伤了树皮后的果实大而甜是因为树叶制造的营养物质向下运输受阻而供给了果实,B错误。
C.树皮损伤后,说明收获的果实获得有机物更多而不是导管输送给果实更多的水分。
D.植物运输有机物主要通过筛管而不是导管。
故选:A。
【点评】分清植物体中两种运输物质的管道﹣﹣导管与筛管,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功能及区别。
22.(2分)如图表示甲、乙两种植物的二氧化碳相对吸收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情况,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随着光照强度不断增加,光合作用持续增强
B.光合作用受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
C.图中f点时,甲、乙两种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相等
D.其他条件保持不变,若温度适度上升,a、b点位置会下移
【分析】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内,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解答】解:A、结合题干曲线图可知:在一定的范围内随光照强度增加,当光照强度达到饱和后,光合作用也不再增强;
B、光合作用受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不能体现光合作用受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
C、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同时,而呼吸作用释放的部分或全部二氧化碳未出植物体又被光合作用利用,在光照下测定的二氧化碳的吸收量称为表观光合速率或净光合速率。具体表达为:光合作用消耗总二氧化碳=从外界吸收的二氧化碳+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在光照强度为零时;在图中e点时。说明,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强度比乙植物的更强;
D、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低呼吸作用就越弱,若温度适度上升,释放的二氧化碳增多、b点位置会下移。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属理解层次,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3.(2分)如图1中的甲、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绿色植物在夏季晴朗的一昼夜间某些生理活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图2表示气孔的两种状态。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甲曲线代表的生理活动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
B.一天中,b点植物有机物积累的最多
C.乙曲线的bc段过程中,叶片部分气孔呈现图2中②
D.图2中①的细胞处于失水状态
【分析】1.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3.图1中甲呼吸作用、乙光合作用。图2中①表示气孔开放、②表示气孔闭合。
【解答】解:A、图1中,代表的生理活动是呼吸作用,光合作用需要光,错误;
B、一天中,a点到d点,植物积累大量的有机物,植物呼吸作用增强开始分解有机物,d点植物有机物积累的最多;
C、乙曲线的bc段光合作用减弱,叶片部分气孔关闭,正确;
D、图2中①表示气孔开放,错误。
故选:C。
【点评】掌握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含义及气孔的开闭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24.(2分)下列不属于我国面临的植被问题的是( )
A.我国森林资源十分贫乏,主要以草原、荒漠为主
B.我国人均森林面积少,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C.我国长期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不够合理
D.我国由于过度放牧,草场退化、沙化严重
【分析】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1)长期以来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不够合理。
(2)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
(3)森林生态系统出现衰退趋势。
【解答】解:A、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有以下几种:草原、热带雨林、落叶阔叶林。除西北部荒漠,其他地区植被都以森林为主,占据主体地位的是森林。
B、我国人均森林面积少,B不符合题意。
C、我国不仅人均森林面积少,伐优留劣,使森林生态系统呈现衰退的趋势,C不符合题意。
D、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生机勃勃的大草原,在狂风的侵蚀下很快变成了荒凉的沙漠。土地沙漠化已对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构成了严重威胁。
故选:A。
【点评】掌握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解题的关键。
25.(2分)我国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等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呼吸作用在白天进行,夜晚停止
B.为人和动物提供食物来源,是消费者
C.进行光合作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
D.可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但不调节气候
【分析】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①是食物之源;②能维持大气中碳氧平衡;③能稳定生物圈的水循环等。
【解答】解:A.呼吸作用在白天和晚上都能进行。
B.绿色植物是生产者,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不仅满足了植物生长的需要,B错误。
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C正确。
D.绿色植物在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净化空气,D错误。
故选:C。
【点评】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重要的考点,要理解掌握。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8分)我县某生态区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湖中蒲芦丛生,既有鲤鱼、大闸蟹及草鱼、鲢鱼等野生水产品,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中各种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学上,把空气、光照、水分、鱼、虾等影响水生植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 生态因素 ;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还需要添加的生物成分是 分解者 。
(2)图一中共有 4 条食物链,鹭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 水生植物→蟹→鹭 ,鹭和鱼之间的关系是 捕食和竞争 。
(3)图二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中四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则乙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 浮游动物 。
(4)湖中的大闸蟹鲜、香、嫩、美,如果游客捕捞大闸蟹,导致大闸蟹的数量减少 增加 (填“增加”或“减少”),一段时间后各种生物的数量又趋于相对稳定,这是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自动(自我)调节 能力。
【分析】1.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因素。
2.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绝大多数动物)和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
3.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4.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5.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解答】解:(1)在生物学上,把空气、水分、鱼,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温度等、消费者(绝大多数动物)和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其他的动物是消费者。
(2)图一中的食物链有4条,水生植物→蟹→鹭,水生植物→浮游动物→虾→鹭。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是单向,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最高营养级的生物获能越少,最高营养级的生物获能越多,白鹭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是最短的:水生植物→蟹→鹭,鹭和鱼又都以虾为食。
(3)有些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在生物体内是难以被分解,因此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传递并逐级富集积累,图二可以反映出的食物链是:丁→乙→甲→丙,图二中的乙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浮游动物。
(4)湖中的大闸蟹鲜、香、嫩、美,如果游客捕捞大闸蟹,短时间内浮游动物由于缺少天敌,一段时间后各种生物的数量又趋于相对稳定。
故答案为:
(1)生态因素;分解者。
(2)4;水生植物→蟹→鹭。
(3)浮游动物。
(4)增加;自动(自我)调节。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的概念、能量流动和生物富集的特点以及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27.(9分)图甲是显微镜的结构图,图乙是制作并观察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相关图片,图丙是植物细胞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中制作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②→①→③ (用图乙中标号表示);若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步骤②中滴加的液体是 生理盐水 ,制作黄瓜表层果肉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不需要完成的步骤是 ③ (用图乙中标号表示)。
(2)在观察临时装片的过程中,当视野出现模糊不清的物像时,需调节图甲中的[ ② ] 细准焦螺旋 才能看到清晰物像;在观察时有位同学发现图乙视野A中有一个污点,若污点在装片上 下 移动玻片,把污点移出视野之外。
(3)若用图丙表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不应该有的结构是 ③ (用图丙中标号表示),图中 ④ (用图丙中标号表示)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 发育和遗传 。
(4)细胞是生物体 结构和功能 的基本单位。
【分析】图甲:①粗准焦螺旋、②细准焦螺旋、③目镜、④转换器、⑤反光镜。
图乙:①盖、②滴、③染;A是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B人的口腔上皮细胞、C黄瓜表层果肉细胞。
图丙: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核、⑤液泡、⑥细胞质。
【解答】解:(1)制作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记为:擦→②滴→撕(或刮)→展(或抹)→①盖→③染。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必须滴加与体液浓度相同的0.9%的生理盐水,在制作黄瓜果实表皮临时装片不要用碘液染色。所以制作黄瓜表层果肉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不需要完成的步骤是③染色。
(2)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外,还能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调节图甲中的②细准焦螺旋才能看到清晰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所以,若污点在装片上,把污点移出视野之外。
(3)图丙表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结构模式图,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透明无色,④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4)除病毒外,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故答案为:
(1)②→①→③;生理盐水;③。
(2)②细准焦螺旋;下。
(3)③;④;发育和遗传。
(4)结构和功能。
【点评】掌握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植物细胞的结构是解题的关键。
28.(7分)某校生物兴趣小组选用籽粒饱满的小麦种子,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了系列探究活动(如下表)。请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
(1)①处的实验现象是 不萌发 ,原因是 胚已死亡 。
(2)用乙、丁两组作对照,可得出的结论是 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
(3)装置丙和戊两组不能构成对照,理由是 变量不唯一 。
(4)每个烧杯放入10粒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其目的是 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 。
(5)请根据乙、丁、戊三组实验,提出你对农业生产中粮食储存条件的建议 贮藏种子应该在低温、干燥条件下 。
(6)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小麦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其质干重和鲜重的变化曲线,曲线 甲 (填“甲”或“乙”)表示的是鲜重的变化。
【分析】(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设计原则是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
(2)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
【解答】解:(1)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胚是活的。甲组的种子已经煮熟,所以①处的实验现象是不萌发。
(2)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可知,乙和丙,可构成对照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小麦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3)对照实验只能有一个变量,装置丙和戊两组不能构成对照,有水分和空气两个变量。
(4)实验中种子的数量过少,可能由于种子自身条件不满足而影响实验结果,减小实验误差。
(5)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可知:乙和丁,只有温度一个变量,只有种子是否有水一个变量。因此可以归纳出影响种子萌发的非生物因素有温度,因此在农业生产中要储存种子需要在低温,可以降低呼吸作用,延长种子寿命。
(6)当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逐渐转运给胚根、胚轴,突破种皮;胚轴伸长,芽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干重(主要指有机物含量)应该先减少再增加,因此,曲线乙表示的是干重的变化。
故答案为:(1)不萌发;胚已死亡;
(2)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3)变量不唯一;
(4)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
(5)贮藏种子应该在低温、干燥条件下;
(6)甲。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掌握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及对照实验的特点。
29.(7分)“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对植物生命周期的生动写照。被子植物的一生可用数轴表示为如图。其中,a、b、c、d表示其一生中的几个关键节点,它们的结构分别如图a、图b、图c、图d所示。请结合相关图示回答问题:
(1)原点0表示受精卵,它经过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发育为种子中的 胚 。
(2)图a菜豆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 ③ ] 胚根 ,将来可以发育成图b中③;在萌发时[ ④ ] 子叶 (填图a中的标号和名称)会因营养物质不断消耗而逐渐萎缩。
(3)被子植物花的主要结构是 花蕊 (填结构名称);由图c发育到图d必须经过 传粉和受精 过程。图d中的①是我们常吃的桃子的果肉部分,是由图c中的[ ⑤ ] 子房壁 发育来的。在开花季节,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常会造成减产,人们常常进行 人工辅助授粉 。
【分析】图a中的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⑤种皮;图b中的①叶、②茎、③根;图c中的①柱头、②花药、③花丝、④花柱、⑤子房壁、⑥胚珠;图d中的①果皮、②种子。
【解答】解:(1)受精完成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原点0表示受精卵、分裂和分化发育为种子中的胚。
(2)在种子萌发初期,胚根生长最快,随后胚轴伸长,所以图a菜豆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③胚根。一般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营养物质贮存在子叶中,所以在萌发时④子叶会因营养物质不断消耗而逐渐萎缩。
(3)花蕊(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是花的主要结构。物质从植株长成到果实和种子形成要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受精完成后,子房壁发育成果皮,是由图c中的⑤子房壁发育来的,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为弥补这种不足。
故答案为:(1)胚
(2)③胚根、④子叶
(3)花蕊;传粉和受精、人工辅助授粉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种子萌发的条件与过程、花的结构和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过程。
30.(6分)水是生命之源,生物圈中的水不断地在海洋、大气和陆地之间循环流转,不舍昼夜。绿色植物对维护生物圈中水的循环和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请分析回答:
(1)水分是如何进入植物体的?①植物主要通过根吸收水分,图一中[ 1 ] 成熟区 是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②根吸收的水分,通过根、茎、叶中的 导管 运送到植物体各处。
(2)植物体内的水分是如何散失到大气中的?①植物吸收的水只有1%~5%保留在植物体内参与各项生命活动,其余绝大部分的水分都通过植物的 蒸腾 作用散失到外界空气中。该作用能降低叶面温度,避免叶片因气温过高而被灼伤。②观察叶片的结构,可以发现图二中[ ⑤ ] 气孔 是植物散失水分的“门户”。
(3)大气中的水分是如何回到地表的?
①蒸发到大气中的水,遇冷形成降水。丰茂的森林可截留降水量的20%~30%,草地可截留降水量的5%~13%。绿色植物被称作天然的“蓄水池” 植物茎叶承接着雨水,能大大减缓雨水对陆地的冲刷,使更多的雨水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或植物的根系和枯枝落叶对地面土壤有很好的固定和保护作用,能吸纳大量的雨水) 。(答1条即可)
②水循环把生物圈中的水体联系在一起,但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请拟定一则保护水资源的宣传语 不要让地球上最后一滴水成为我们的眼泪 。
【分析】图一中:1成熟区、2伸长区、3分生区、4根冠。图二中:①叶脉、②上表皮、③叶肉、④下表皮、⑤气孔、⑥保卫细胞。
【解答】解:(1)①植物主要通过根吸收水分,根尖的结构从顶端向上、分生区。成熟区细胞停止伸长,部分细胞具有输导作用,扩大了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面积,图一中1成熟区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②根、茎、叶中导管的功能是由下向上运输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因此根吸收的水分、茎、叶中的导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
(2)①水分以气体的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失到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其余绝大部分的水分都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到外界空气中,因此蒸腾作用能够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植物因气温过高而被灼伤。
②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叶片的基本结构包括:叶肉、表皮三部分,保卫细胞控制气孔的张开和闭合,气孔张开,气孔闭合,也是二氧化碳和氧气等气体进出叶片的通道。
(3)①蒸发到大气中的水,遇冷形成降水,草地可截留降水量的5%~13%、叶承接着雨水,使更多的雨水渗入地下;植物的根系和枯枝落叶对地面土壤有很好的固定和保护作用。所以绿色植物被称作天然的“蓄水池”。
②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不要让地球上最后一滴水成为我们的眼泪。
故答案为:(1)4成熟区;导管;
(2)蒸腾;⑤气孔;
(3)植物茎叶承接着雨水,能大大减缓雨水对陆地的冲刷,补充地下水(或植物的根系和枯枝落叶对地面土壤有很好的固定和保护作用;不要让地球上最后一滴水成为我们的眼泪。
【点评】掌握根尖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植物蒸腾作用的过程和意义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31.(6分)“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绿色植物为自然界和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了探究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生物小组选取有白斑叶片和正常叶片的牵牛花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提示: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1)实验前,应将牵牛花进行暗处理,其目的是 将叶片内原有淀粉运走耗尽 。
(2)把经过暗处理的牵牛花按图一所示的方式处理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a、b、c、d四片叶子取下,分别放入盛有 酒精 的小烧杯②中水浴加热,待叶片变成黄白色后,漂洗 碘液 ,观察颜色变化。
(3)该实验能形成 三 组对照实验。请描述c叶的实验现象 叶片绿色部分遇碘变成蓝色,白斑部分遇碘不变蓝 。
(4)b、d叶片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 二氧化碳 。
【分析】(1)该实验的方法步骤:暗处理→遮盖后,光照射→几小时后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液→冲洗观察叶色现象。
(2)图一所示的实验中有三组对照实验,分别是a叶的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变量是光;c叶的白色部分和绿色部分,变量是叶绿体;b瓶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d瓶中放的是清水,b和d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图二中①大烧杯盛有清水,②小烧杯盛有酒精;图三表示滴加碘液染色过程。
【解答】解:(1)实验前,应将牵牛花进行暗处理。
(2)酒精能够溶解叶绿素,淀粉具有遇碘变蓝的特性,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②中水浴加热,叶片变成黄白色,滴加碘液后观察颜色变化。
(3)图一所示的实验中有三组对照实验,分别是a叶的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c叶的白色部分和绿色部分;b瓶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b和d是一组对照实验。c叶的绿色部分含有叶绿体,遇碘变蓝,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所以c叶的实验现象叶片绿色部分遇碘变成蓝色。
(4)b瓶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瓶中无二氧化碳,因此。
故答案为:(1)将叶片内原有淀粉运走耗尽。
(2)酒精;碘液。
(3)三;叶片绿色部分遇碘变成蓝色。
(4)二氧化碳。
【点评】解题关键是掌握对照实验的设置特点及光合作用相关实验。
32.(7分)某农科院引进了新品种西瓜,并在大棚内进行试种。为了更好地研究该品种西瓜的生长,研究人员测量并绘制如图。图1是西瓜叶片的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一昼夜某气体浓度的变化;乙表示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西瓜植株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新品种西瓜甜味浓、口感好,这些甜味物质是西瓜叶片通过图1所示的生理过程[ C ] 光合作用 制造的,主要储存在细胞的 液泡 (填细胞结构)里。
(2)种植西瓜前,要挖好排水沟,这主要是有利于根的 A 过程(用图1中的字母表示),请写出该生理过程的表达式: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
(3)图2中甲图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大棚内,一昼夜某气体浓度的变化,据曲线变化趋势 二氧化碳 。一昼夜中在a~b这个时间段(不包括a、b点),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 大于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4)乙图曲线a表示西瓜植株在20℃、二氧化碳浓度为0.03%的环境中,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在B点时改变某种条件,试分析在B点时可能是哪些条件发生了改变? 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或温度适当升高等) (答对一点即可)。
【分析】1、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在细胞叶绿体中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有机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
2、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
3、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4、图1中A是呼吸作用、B是蒸腾作用、C是光合作用。
5、由图2甲可知,曲线表示的气体白天浓度降低,夜晚浓度升高,因此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解答】解:(1)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并产生氧气,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糖类物质)。液泡中具有细胞液,因此西瓜中的甜味物质主要储存在细胞的液泡里。
(2)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植物的呼吸作用能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要挖好排水沟,使土壤的间隙更大。呼吸作用的表达式为: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3)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必备条件是光,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强;夜晚光合作用停止。因此据图2甲曲线变化趋势。ab段所处的时间为6~18点,因此该时间段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4)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有光照、二氧化碳,由乙图曲线可知,光照强度相同的条件下,因此在B点时发生变化的条件可能是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故答案为:(1)C光合作用;液泡
(2)A;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3)二氧化碳;大于
(4)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或温度适当升高等)
【点评】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实验名称
实验用品
使用目的
A
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酒精
检验淀粉是否产生
B
验证呼吸过程中气体的变化
点燃的蜡烛
检验呼吸产生氧气
C
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碘液
更清晰地观察到细胞核
D
观察草履虫
棉花纤维
为草履虫提供食物
甲
乙
丙
丁
戊
实验装置
处理措施
种子情况
煮熟
不作处理
不作处理
不作处理
不作处理
环境条件
适量水
适量水
过量水
适量水
无水
25℃
25℃
25℃
4℃
25℃
实验现象
萌发情况
①
萌发
不萌发
不萌发
不萌发
相同点
不同点
植物细胞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
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动物细胞
没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实验名称
实验用品
使用目的
A
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酒精
检验淀粉是否产生
B
验证呼吸过程中气体的变化
点燃的蜡烛
检验呼吸产生氧气
C
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碘液
更清晰地观察到细胞核
D
观察草履虫
棉花纤维
为草履虫提供食物
甲
乙
丙
丁
戊
实验装置
处理措施
种子情况
煮熟
不作处理
不作处理
不作处理
不作处理
环境条件
适量水
适量水
过量水
适量水
无水
25℃
25℃
25℃
4℃
25℃
实验现象
萌发情况
①
萌发
不萌发
不萌发
不萌发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共4页。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共4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